《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国学古籍 > 子部 >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08-12-1
ISBN:9787101063929
作者:[魏]王弼注,楼宇烈校释
页数:224页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26页 - 第四十七章

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是以圣人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8页 - 第三章

常使民无知无欲 使夫智者不敢为也。
这段话 真的是非常的...无数年后的 很多人都提到过这个话题 我们比较熟悉的就是鲁迅先生的铁屋子...
封锁的国度未必不能出现伟大的哲学家 但是他们缺少听众 缺少舞台 他们终归消沉。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29页

第四十九章“ 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 德善。 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圣人在,天下歙歙,为天下浑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 圣人皆孩之。” 看了08年第一次印刷和 11年第四次的印刷,发现皆少“百姓皆注其耳目”这句话。不解!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八十章 - 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此句,或有人以为非老聃原句。《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文字起源正有“结绳”一说。故而按其本意及句式,应为“虽有文字,无所用之”。然而考其原因,为何无所用之,或许正是源于文字初期的贵族化倾向。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22页 - 道德經·上篇·十章

【默記原文】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
專氣致柔,能嬰兒乎?
滌除玄覽,能無疵乎?
愛民治國,能無知乎?
天門開闔,能無雌乎?
明白四達,能無為乎?
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提煉關鍵詞】道德經 10
【有感】
1、嬰兒
2、長而不宰
3、玄德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0页 - 道德經·上篇·四章

【默記原文】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銳,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提煉關鍵字】道德經 04
【有感】
1、沖——盅
我更傾向這個含義,而且是本義。
2、淵、湛
3、挫其銳
4、象帝之先
(象,帝,先)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20页 - 道德經·上篇·八章

【默記原文】上善若水。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提煉關鍵詞】道德經 08
【有感】
1、上善若水
2、故幾於道
3、七個善
4、無尤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3页 - 道德經·上篇·五章

【默記原文】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
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提煉關鍵字】道德經 05
【有感】
1、不仁
2、芻狗
3、橐籥【聯繫易經的系辭,可能孔子的引用來自此】
4、數窮
5、守中(結合五行之說)
同易經所言之同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6页 - 道德經·上篇·六章

【默記原文】穀神不死,是謂玄牝,
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
緜緜若存,用之不勤。
【提煉關鍵詞】道德經 06
【有感】
1、穀神
2、玄牝
3、第二個門:衆妙之門、玄牝之門
4、天地根
5、緜緜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8页 - 三章

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太理解,所谓奇货可居。如何能做到使难得之货而不贵呢?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00页

七十六章(41)
人之生业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居下,柔弱居上。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6页 - 道德經·上篇·二章

【默記原文】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
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提煉關鍵詞】道德經 02
【有感】
1、美
2012年3月31日,讀南懷瑾的《老子他說》,講到關於”倪雲林“的故事,方覺這句話還是有深意的,並非簡單的,美惡之分,而是有無相生的關係。美過了就是惡,善過了就是不善了。
-------------
爱美成癖,癖好便是大病。从历史经验的个人故事来说:
元朝末期的一位大名士——大画家倪云林。他非常爱美好洁。他自己使用的文 房四宝——笔、墨、纸、砚,每天都要有两位专人来经管,随时负责擦洗干净。庭 院前面栽的梧桐树,每天早晚也要派人挑水揩洗干净,因此硬把梧桐树干净死了。 有一次,他留一位好朋友在家里住宿,但又怕那个朋友不干净,一夜之间,亲自起 来视察三四次。忽然听到朋友在床上咳嗽了一声,于是担心得通宵不能成眠。等到 天亮,便叫佣人寻找这位朋友吐的痰在哪里,要清理干净。佣人们找遍了所有地方, 也找不出那位先生吐痰的痕迹,又怕他生气骂人,只好找了一片落叶,稍微有点脏 的痕迹,拿给他看说找到了。他便立刻闭上眼睛,蒙住鼻子,叫佣人把这片树叶送 到三里外去丢掉。
元末起义的张士诚的兄弟张士信,因为仰慕倪云林的画,特地派人送了绢和厚 重的金币去,请他画一张画。谁知倪云林大发脾气说:“倪瓒(云林名)不能为王 门画师。”当场撕裂了送来的绢。弄得士信大怒,怀恨在心。有一天,张士信和一 班文人到太湖上游乐,泛舟中流,另外一只小船上传来一股特别的香味。张士信说: “这只船上,必有高人雅士。”立刻靠拢去看个清楚,不料正是倪云林。张士信一 见,便叫从人抓他过来,要拔刀杀了他。经大家恳求请免,才大打一顿鞭子了事。 倪云林被打得很痛,但却始终一声不吭。后来有人问他:“打得痛了,也应该叫一 声。”倪云林便说:“一出声,便太俗了。”
倪云林因为太爱美好洁了,所以对于女色,平常很少接近。这正如清初名士袁 枚所说的:“选诗如选色,总觉动心难。”但有一次,他忽然看中了金陵的一位姓 赵的歌姬,就把她约到别墅来留宿。但是,又怕她不清洁,先叫她好好洗个澡。洗 完了,上了床,用手从头摸到脚,一边摸,一边闻,始终认为她哪里不干净,要她 再洗澡,洗好了又摸又闻,还是认为不干净,要再洗。洗来洗去,天也亮了,他也 算了。
-----------------------------------------
2、善
3、音聲
“音”
聲也。生於心,有節於外,謂之音。宮商角徵羽,聲;絲竹金石匏土革木,音也。从言含一。凡音之屬皆从音。於今切
“聲”
音也。从耳殸聲。殸,籒文磬。書盈切
----------------
音和聲,是有內外之別。
4、教——不言之教
教《說文解字》:上所施下所效也。从攴从孝。凡教之屬皆从教。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21页 - 道德经·上篇·九章

【默记原文】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梲之,不可長保。
金玉滿堂,莫之能守。
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
【提煉關鍵詞】
聯繫“五行”——水、木、金、火、土。
土,歸中。由水出發,一邊是(木),一邊是(金),都推而及(火)。
所以最終還是要以“土”德為道。——功遂身退,天之道。這也是道家的重要原則之一。
【有感】
之前沒有好好理解和聯繫的時候,覺得這幾句話挺難聯想的,最後的“功遂身退,天之道“,由如何從之前的幾句而得?
早上再多讀幾遍,就發現用五行來聯想。而且再想,古人對萬物自然的觀察,也是集中精力在這些隨處可見之物。也或許,後人,從老子之詞,而得五行。
1、持而盈之
以水之德來形象表達。捧著滿滿的水,自然要“損”。讓我想到後面的章節提到的“益之而損,損而益之”。
2、揣而梲之
3、自遺其咎
4、功遂身退,天之道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9页 - 道德經·上篇·七章

【默記原文】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而能長生。
是以圣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提煉關鍵詞】道德經 07
【有感】
1、天長地久
2、自生
3、無私
4、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页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玄之有玄,众妙之门。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页

校释p1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
帛书p222甲乙本:无名,万物之始也,有名,万物之母也。
显然无名和有名不等无和有,而是对无和有的名(思维规定)。无和有是被名所规定的。没有命名规定的有和无是同一个东西(同出。命名之后还是同一个东西,但名不同了(异名,一个名无,一个名有)。
始介于还没有命名与具体命名的万物之间。所以无和有之名既不是没有命名,也不是万物的具体命名。而是思维规定介入认知的开始。
在普遍意义上万物的命,即有名,是特殊意义上的某一万物的命名之母。普遍意义的母和普遍意义的始是同一个东西,因为始和母是同一普遍整体。始和母区别于有区别的特殊万物之一的具体命名。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页 - 道德經·上篇·一章

【默記原文】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而又玄,衆妙之門。
【提煉keywords--利於背誦】
【有感】
1、玄=哲學。
“哲學”,是舶來詞,從國外到日本,在從日本舶來中國。
其實,我們早已有了等同哲學的詞彙。
但也正如“玄而又玄”。可名了,就並非其道了,道不可窮已。
2、觀
[說文解字]諦視也。从見雚聲。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95页 - 三十七章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化而欲作,我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无名之朴,夫亦将无欲。不欲以静,天下将自定。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27页 - 道德经·第十二章

【默记原文】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
【关键词】
人的五感世界,取舍的标准是:为腹不为目。
【感受】
1、五
五色:青白赤黑黄
五音:宫商角徵羽
五味:甜酸苦辣咸
驰骋畋猎:休闲娱乐
难得之货:奢侈品,虚荣心
2、为腹不为目
不如说是,真实与表面的区别。
彼:为目的那些,此:为腹的这些。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8页 - 道德經·上篇·三章

【默記原文】不尚賢使民不爭;
不貴難得之物,使民不為盜;
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
故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
為無為,則無不治。
【提煉關鍵字】
【有感】
1、欲--亂
2、聖人之治:
3、無知無欲,智不敢為
4、為無為,則無不治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26页 - 道德經·上經·十一章

【莫及原文】三十輻為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
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
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
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提煉關鍵字】
有之以為利:三十輻、埏埴、鑿戶牖
無之以為用:車、器、室
【有感】
1、當其無
2、埏埴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的笔记-第186页 - 第七十七章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第一百九十页,“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輿,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第一百九十一页,“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


 老子道德经注校释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