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历史》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管理 > 一般管理学 > 工作的历史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8
ISBN:9787121140792
作者:理查德·唐金
页数:340页

书很实在,有共鸣

认识作者,很实在的一个人,生活在基层,与琐事打交道,却能保持内心的丰富与洁净。相信读过后会觉得值得。现在玩花活得人太多了,但我们需要那些粉饰生活吗?不需要,我们只需要有营养的东西,哪怕很少,要披沙拣金,也坚定不移

外延丰富 但缺乏清晰的逻辑主线

在图书馆看到此书,被书民所吸引,遂借阅一看。看了若干章,发现作者的视野极其开阔,深入细致地分析了自远古时代以来人们对于工作的认识及工作形式的变迁,但遗憾的是总觉得作者的语句显得比较啰嗦,很多时候的描述分析与文章主题无关或关系不大,读书的本身感觉并不痛快,可能是自己的阅读习惯所致,也可能是阅读的不够深入细致,未能全盘吸收书中的精髓,希望在接下来的阅读中能够深入理解!简单来说,本人觉得工作就是一种实现人生意义的手段,通过工作我们可以实现价值,创造价值,积累财富满足需求,追求更深层次的自由。理解工作本身就是在理解价值,理解信仰,理解人生意义。

以史为鉴,可知人之不完美

以史为鉴,可知人之不完美经历过许多事,看过很多书,突然想到,力求一场事业,或人生只理想的完美实现,是多么天真。社会演进到当下,人类依然有如此多的人为了生存而放弃自由去投入所谓工作,人又有如此多地面临未来的不确定。这是一个大发展的社会,不要畏惧变化,不要害怕自由,更无须担心失败,因为人生如此短暂,历史的长河多少勇敢的心,无论是否各领风骚,却也曾奋力击水中流。书中的改革与实验家,无论是否成败,他们依照内心的无论宗教理想抑或人生追求都去努力追求与实践,福特与泰勒,就算他们现在多么受到尊崇与贬低,他们都不是完美的,但就算没有像他们一样成功的失败者,他们都尽力去实践了他们的想法,无论成功失败,他们都推动了历史,比无数默默无闻的工作,没有过为自己人生可能带来成功或失败的想法勇敢努力追求与尝试的可怜虫伟大幸运的多。跑题了。。。

缺乏主线的内容、不负责任的导读

不好意思,给出了这本书的第一个差评。我给差评的理由有:1、书的内容基本上就是标题的字面意思,即工作的历史;其中虽然不乏有趣、新鲜和未知的事实,但只是一些片段而已,缺乏一条清晰有逻辑的主线将这些事实穿起来(唯一沾上“线索”的边的,估计也只有按时间叙述这点了)。这样写书会导致一个结果:读过就忘。2、和第一条一脉相承,作为一本易忘、让人抓不住重点的书,每章的导读就非常之重要了,可惜这本书的导读只是从章节中选摘了几句话。这样不负责任的导读,加上大多数不知所谓的章节名和每章开头的装逼引语,让人读起来愈发摸不着头脑。总之,现代人的时间很宝贵,读这样的书是为了学习知识,而不是为了在一大堆无组织的历史事实中打转后表示自己虽然读不懂但是很有感悟的。

非常感慨。。。。。。

虽然刚开始读,但是字里行间透漏着一种平实、感觉能找到一种崭新的状态、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虽然写的是工作方面的事情,但是读起来可以对当下的生活有启发,继续读ing ,读完了再和大家分享。

找寻你的巴拿马

找寻你的巴拿马读《工作的历史》读完这本厚厚的书,有一种说不出的畅快感,很想把它推荐给朋友。的确,在这个如书中所说的“信息焦虑”的时代,能找到一本兼具思想性和可读性的书并非易事。本书跨越了从原始社会到信息时代的人类文明史,用工作将之贯穿起来。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管理等诸多领域,让人感觉丰富又不散漫,轻松幽默的笔调背后却是严肃的话题,引发我们对自己一直以来习以为常的工作方式、工作观念的反思。作者深受韦伯的影响,把现代的工作观定义为新教伦理主导的工作观。本书分析了这种工作观的诞生和发展,指出其过去的进步意义和现在的局限性,告诉读者应该对这种工作观念进行深刻的反思、批判、扬弃,进而发展出适合我们这个时代的工作观。新教伦理的工作观产生了资本主义,给人类带来了机器大工业和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的不断深入,这种工作伦理导致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最显著的问题就是,我们人类社会变成了一部机器,成为了自己创造物的奴隶。人们的生产不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而变成了一种为了生产而生产的畸形状态。由此而产生的诸多社会问题,如贫富分化、环境污染、战争,深深困扰着今天的人们。作者在书中借用了一个大胆的假设,“直立行走究竟是解放了手还是束缚了脚”,暗指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机会成本。在技术不断进步的同时,人类也丢弃了很多宝贵的东西。比如精美的绘画和手工艺品。作者颠覆了我们一些传统的观点,他追溯工作的源头,用考古资料证明人类在原始社会就已经掌握了复杂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分工,但并没有工作的概念。进而作者指出工作只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现代的工作观念主要产生于工业革命时期,清教徒不堪忍受欧洲的宗教歧视来到北美寻找自己的伊甸园,他们把对上帝的信仰融入到劳动当中,创造出了伟大的工业社会,并由此产生了主导后来几个世纪的工作观念,这种观念随着资本主义影响遍及全世界。典型的代表就是泰勒制的创始人弗雷德里克•泰勒。他创造的工作制度成为机器大工业时代的标准,并引起了工业研究的热潮。新教伦理的工作观把工作当成了一种信仰,当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它崇尚勤劳忙碌,反对娱乐和休闲,认为虚度时光是一种可耻的行为。这种观念主导下,西方社会经历了工业的奇迹,创造出了过去人类社会从未有过的物质财富,但是这种观念也有其阴暗的一面,工人在这种制度的压迫下生活极端贫困,终日劳作仅得温饱,不满情绪在日益滋生,阶级矛盾尖锐因而工人组织和社会主义运动在西方蓬勃兴起,并随着世界市场的形成而传遍全世界。这种状况要求西方的先驱们进行改革,提高工人的生活水平,化解阶级矛盾,福特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他的工厂率先提高工人的工资,使他们能够买得起耐用的消费品比如汽车,成为有产阶级,从而安抚了工人的情绪。这种工作观同时也被纳粹接受,成为迫害其他种族的思想工具,扮演过不光彩的角色。作者指出在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工作观来指导我们。我们不再需要整日劳作不得休息,也不需要用劳动来拯救自己的灵魂。工作应该有新的内涵,不能与生活对立,应该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书中作者提到了一个寓言:一只熊和一只老虎本来幸福地生活在河边一间小木屋里,可是有一天他们突然捡到了一个从河的上游飘过来的盒子。盒子闻起来有香蕉的味道,盒子的一侧上刻着“巴拿马”几个字。盒子上的香蕉味太美妙了,以至于他们认为巴拿马也是个美妙的地方,是他们的梦想之地。他们就出发去寻找这个地方。一路上,他们遇到了更多动物,结交了很多新朋友。其中有一个朋友有一张非常舒适的沙发。他们经常会看到有些装着小纸条的瓶子顺流而下,但从没有人捡起瓶子看看里面写的是什么。最后他们找到了一个房子,杂草丛生,有些破旧。房子旁有一个倒掉的指示牌,上面写着“巴拿马”。就是这里,这就是他们的梦想之地。当然,这就是他们的原来的房子,只是他们没认出来罢了。他们买了一张和朋友那张一样舒服的沙发,从此过着快乐的生活。但他们一开始就是快乐的,他们的梦想之地就是他们的家园。但有些事情还是改变了——他们交到了新朋友,还有了一张舒服的沙发。这个故事对很多人的生活做出了隐喻,我们生命中有很多擦肩而过的机会——就像那些顺流而下的瓶子。我们每个人都在以不同的方式寻找自己的美好生活,但经过不懈地追求我们发现其实幸福就在身边,比如家庭的和睦、朋友的友爱、平静的生活,只不过我们没有觉察。经过漫长的追求我们往往发现自己又回到了原点,真正可贵的却是这个追求的过程,这个过程让我们学到了很多新东西,结识了很多新朋友,使我们的生活变得丰富多彩,也是这个过程在推动社会的发展,使人类一步步走到了今天。有些时候我们不应该被自己的野心和欲望所蒙蔽,忽略了我们已经拥有的美好事物。同时也不要安于现状,而是要努力追求自己的梦想,努力去寻找属于自己的“巴拿马”。这就是符合新时代的工作观。

工作:禁锢,还是自由?

这个时间是周六下午七点四十五,我还在公司加班。旁边的工位上还有三个姑娘,分别忙着各自的事情。有谁的手机响了,似乎是有朋友约出去吃饭。她没有拒绝,也没有立即答应出去,只说稍后再看。经常在晚上下班赶末班地铁的时候,看到许多同样疲惫的年轻人,站在车厢里,不言不语,甚至闭着眼睛。你看不出他们是开心,还是不开心。很多人说,工作不就这么回事嘛,赚一份钱,过一种生活。但工作真的如此单纯吗?仅是一种谋生的方式?只在半年之前,我还是“憎恨加班人群”中的一员。偶尔的over time都会有些不情愿。但如今,却恍然成了名副其实的“加班帝”。偶然的周末去超市采购一下生活用品,都是欢欣的期待。我不敢说是这本书让我发生了如此的转变,但这本书中关于工作形态的梳理,关于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的工作状态的描述,关于人性、社会、管理等诸多观念的理清,让我知道了:在这个信息当道的时代,你已经不可能将工作和生活切割开来。工作时间,你会接到私人电话、逛淘宝、跟朋友线上聊天;私人时间,也可能收发公司邮件,为积累客户或者订单去social。如果你还试图将两个维度完全切割开,定然是不太可能了。经常有朋友问我,《工作的历史》究竟写了什么?洋洋洒洒几十万字,承载的内容浩瀚如海,几句话真的不太能总结出来。在前言中,作者就提出了许多设问,一些我们所有身在职场的人都不停问自己的问题:什么才是工作?我为什么工作?我为谁工作?有可能在工作于生活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吗?我跟老板是对立阶层吗?做自由职业者是不是真的那么令人艳羡呢?……对于许许多多的问题,或许你读到最后也不会找到什么明确的答案。但是历史上的人和事,制度与规则,荣耀与落寞,良善与不堪,却能让你因为自己的经历而有不同的发现。什么才是工作呢?Work, job, career, 三个词汇都跟工作相关,但具体代指的内容又明显不同。如果让我们寻找工作这个词汇的反义词,你会想到什么?生活?休闲?学习?在澳大利亚北部约克角半岛的科曼河口居住的土著居民伊尔约龙特人,在1903年第一次与欧洲传教士接触之前,一直停留在石器时代的技术层面。既然工作是一个十分有历史感的概念,那么这古老的族群对工作的概念也应该是最原始的了。他们的语言中有一个单词是”Woq”,指的是生活中除了娱乐之外的“杂务”,但这个杂务中却不包含“狩猎”——他们物质生活最重要的来源。同样,在古希腊这个追求“休闲与学习”的社会,工作与休闲也没有明确的区隔。古希腊人将快乐定义为可以“发挥潜能,创造生命的品质和深度”。显然,这样的东西在工作中也可以寻找到。有许多人将工作视为一种禁锢。特别是当校园教育跟职业生涯牵扯到一起的时候。孩子们努力读书,学习外语,为的就是未来有一份体面且收入不错的工作。曾有国外的教育学家讽刺地将教室里的孩子形容为“被图钉固定的蝴蝶”,这种描述不仅是空间上的藩篱,也是对“精神同质化”的担心。而且,《圣经》中早就下了这样的定语:“你必汗流满面”“上帝要人来工作以救赎原罪”。显然,《圣经》将工作定位为一种“劳苦”。考虑到《圣经》出现的时代,特权阶层的存在与底层阶级的穷苦之对比,这种描述也不为过。但如今的工作条件已经有了巨大的改善,人们仍觉得工作是“劳苦”:拥挤的地铁与公车,客户的善变与挑刺,各种不可预知的阻碍,在心灵上让“工作者”不自由。同时,德国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指出:“我们在消费为主的物质社会里,自愿、理性地成为囚徒。”《新劳动法》的颁布,让受雇方有了更多的自由,但你真的随随便便地舍弃一份工作吗?自由不自由,说到底,都是个相对的概念。说到“为什么工作的问题”,很容易就会转到那个无解的终极命题:你为什么活着?你人生的最大目标是什么?五一假期的时候,一个小城的同学来京,我们一起吃饭。聊到人生目标,他说,我就想当“X银行X区的副行长”,因为他自己判断自己的背景不足以成为正职;而我说,我在追求“自由”。他说我理想主义,我说他狭隘。但如今想来,他的念头一点错都没有,毕竟这个现实的可以落地的理想是可以达到的,而“自由”又在哪儿呢?他的工作目标就是他的人生目标,而我没有将精神追求与现实手段实现契合。你也许会说“工作就是为了工资”,但马斯洛心理学指出了“实现自我价值是人心理层面的最高追求”。而这种自我价值的实现,在家庭中可以实现,同样也可以在工作中实现。本书的第十四章提出了“工作使人自由”的观点。这个观点的提出以二战时期的集中营为背景。那些犹太人知道,自己只要还能工作,就有机会摆脱死亡的命运。当生命和工作画上了等号,工作就是最大的自由了。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大家都很熟悉了,辛德勒拯救那些人的时候,也是给他们提供了工作的机会——甚至伪造工作能力。回归到如今,如果没有工作,没有那一份收入(当然,富二代官二代除外),房租都付不起的你,还敢奢求自由么?所以说,自由才是世界上最奢侈的东西,要付出好多代价去换。书中讲了一个名为“通往巴拿马之路”的故事,一个寻找天堂或者幸福终点的寓言。很多人绕弯圈子之后,才发现最好的就在七点。许多人都想避免职业选择的错误,那不如借鉴一下阿波罗神庙里柏拉图的两句名言:“了解自己”和“凡事适度”。知道自己喜欢的擅长的,不要轻易选择,也不要轻言放弃。当时间够久,你会发现,“坚持”是最有力量的一个词汇。“新教工作伦理”是此书中反复提到的概念,当然,我们不可能像清教徒一样苦修,也不可能觉得“玩乐就是罪恶”。但当你无法拒绝某事的时候,不如敞开胸怀,接受并尝试喜爱。当你发现自己负担的责任、实现的成果被认可的时候,那就是自由出现、禁锢消除的一刻了。

知识的力量

感谢这本书,作者用丰富的知识为我们带来的对于“工作”这件事的来龙去脉,从人类祖先下树的思考解放手与禁锢脚的思考到近代乌托邦实验、泰勒科学工作法再到信息时代工作现状与未来的思考,让这件与几乎每个人都息息却又未曾深入了解甚至思考过的事事情,有了一种深刻、丰富的认识。这是一本不太薄的书,作者搜集了大量与工作相关的史实,加以深入的洞见和思考,让我们以工作本身的视角审视我们曾经的历史,对与未来有了更加清晰的判断。读书像与作者谈话,而好书更是作者学识与思想成果的坦诚分享,让读者不必亲自搜罗信息,组织,思考与推论,就可以避免浅薄无知和偏见自负,甚至对与未曾思考过的事有超越常人肤浅的洞见与思考。当它对你的现实生活产生影响,甚至改变你的行为与选择,从中真正领会到其价值。这本书足够丰富、深入、有洞见,影响了我对未来工作的选择。当知识真正对现实生活发生影响,让一个人因之获得一种自信时,会对书籍和作者生出一种感激与敬畏,自身也获得一种深刻的阅读乐趣!而当你用行动小心翼翼地,而又有一种特别的知识赋予的自信去做出新的选择,获得不曾有过的收获时,我们发现和获得了一种新的知识的力量。当我们越来越越自信的运用知识去应对生活中的挑战时,我们将变得理性而强大。如果对当下的生活与工作有些迷茫和不满,建议找来读一读。我是偶然在图书馆看到的,耐着性子一点点把这本不太薄的书读完了,让自己对工作这件事有了更丰富和深刻的认识。书非借不能读,不需要一定买下来,记下来,而是会在头脑里种下一些东西,悄悄影响和改变着你。

本以为是大部头

本以为是大部头的历史书籍,就放了许久才拿起,看起来有点意思:男人天生就有烤肉基因~人究竟是工作的奴隶,还是工作是人的努力~作者的知识面很广,我还有点吸收不了.拿到的书封面和这个不一样,奇怪。


 工作的历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