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图学思想史》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业技术 > 一般工业技术 > 中国图学思想史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8
ISBN:9787030216649
作者:刘克明
页数:639页

地理之学,非图不明。

地理之学,非图不明。图样是科学技术界的语言,它既是人类语言的补充,也是人类智慧和语言在更高级发展阶段上的具体体现。 〈地图〉凡兵主者,必先审知地图。轘辕之险,滥车之水,名山、通谷、经川、陵陆、丘阜之所在,苴草、林木、蒲苇之所茂,道里之远近,城郭之大小,名邑、废邑、困殖之地必尽知之。地形之出入相错者,尽藏之。然后可以行军袭邑,举错知先后,不失地利,此地图之常也。 制图六体,是晋代制图学家裴秀提出的绘制地图的六条原则。  裴秀(公元224~271年)字秀彦,河东闻喜(今属山西省)人,晋武帝时官司空,后任宰相。他根据“六军所经,地域远近,山川险易,征路迂直”,校验了魏国留下的旧图。由于旧图绘制粗略,加之地名改变,他在门客京相璠的帮助下,编制了我国最早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地形方文图》。他总结了前人制图经验,提出了地图制图的六条原则,即“制图六体”:1. “分率”,用以反映面积、长宽之比例,即今之比例尺;2. “准望”,用以确定地貌、地物彼此间的相互方位关系;3. “道里”,用以确定两地之间道路的距离;4. “高下”,即相对高程;5. “方邪”,即地面坡度的起伏;6. “迂直”,即实地高低起伏与图上距离的换算。  裴秀认为,制图六体是相互联系的,在地图制作中极为重要。地图如果只有图形而没有分率,就无法进行实地和图上距离的比较和量测;如果按比例尺绘图,不考虑准望,那么在这一处的地图精度还可以,在其它地方就会有偏差;有了方位而无道里,就不知图上各居民地之间的远近,就如山海阻隔不能相通;有了距离,而不测高下,不知山的坡度大小,则径路之数必与远近之实相违,地图同样精度不高,不能应用。这六条原则的综合运用正确地解决了地图比例尺、方位、距离及其改化问题。


 中国图学思想史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