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

当前位置:首页 > 港台图书 > 經濟管理 > 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

出版社:Cite Publishing Ltd.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9861247311
作者:OHMAE Kenichi

前言

  台灣、中國,誰怕「M型社會」  吳惠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對於著作等身、每小時演講索價五萬美元還有人排隊等著的全球知名趨勢專家大前研一,台灣人民不只不陌生,而且還呈現出正負兩極的看待,尤其當「中國究竟是在崛起,還是正在崩潰」議題在台灣上空兩極交火之際,更是如此。  誰在製造M型社會?  長期而言,任何一個專制體制終究抵擋不了市場力量的衝擊,自由民主、自由經濟社會都會來到,中國也不會例外,可是過程中所支付的代價高低卻有天壤之別,這才是重點所在。關於中國的放權讓利、改革開放,最大的盲點就在中央專制獨裁力量的持續存在,有些觀察家高度贊揚其「高行政效率」,殊不知它所顯露出的「決策錯誤、資源高度浪費,以及不顧絕大部份人民死活」的重大缺失之恐怖。  自一九七八年底迄今近三十年的改革開放,不談中共在戕害人權、拑制人民自由和迫害生命,以及社會貧富懸殊和系統性貧腐的缺失,就是所謂「純經濟成長」,亦即以國民所得指標衡量、但也被高度質疑造假的「高經濟成長率」來說,即便是真的高成長,也是耗用資源,以被有意忽視的極高代價得到的。  為了維持表面亮麗的高成長數據,中共不但掏空大陸本身原本不太豐富的寶貴資源,更以磁吸而來的全球資金高價購買全球資源揮霍,充斥全球的中國製「價低質劣,甚至是黑心產品」以及其國內大興士木的諸多高樓大廈、公共建設等等,極可能就是正掏空全球資源、引發全球氣候異常、水深火熱、天災不斷所換來的。其中的根源就是極權專制共產體制。  管制就是問題根源  很遺憾的是,具宏觀視野的大前研一忽視了中國的關鍵角色,或許他認定再過幾年中共專制就會被全球化夾帶的市場龐大力量沖垮,可是這幾年所將產生的不可估量代價怎麼能不顧及呢?其實,大前研一在這本《M型社會》新作中所剖析的日本中央集權下的現象,正是各國未來的縮影呢!幸運的是,日本早已民主化,但政府的管制政策卻也讓日本陷於深重危機。  關於日本政府管制政策缺失及其引發的不幸後果,大前研一早已一談再談,舉他在二○○二年出版的《成功者構思》(Kachigumi No Kosoryoku)一書中〈後記〉,就說他在一九八○年代就發覺日本的情況可能會像今天這麼嚴重,所以曾屢次提出警告和改善方案,但都不受青睞,因而死了心而從事別的事務,自己開學校、創辦企業,不太想在報紙或電視上談論政治和經濟,因為「多說無益」,而且該說的都已在以前的書中說過了。  但是,他發覺最近坊間的言論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或許就因為有這種「過去言論在現時已開始發揮功效」跡象,且現在已經有些改革人士出現,為了順勢加一把勁,大前研一才願意再接受田原這位資深新聞人的訪談,把「以前說過的話」再一點一滴地重複一次,而已經聽過很多人意見的田原先生,卻看不出聽膩的樣子,這也表示很多讀者一定也有興趣傾聽。  認清M型社會積極適應  既然還有很多人願意聽,大前研一就再一次藉著這本《M型社會》探討當今少子化、高齡化社會、中產階級流向中下階級,以致出現與從前差異極大的不同社會現象時,又將他的一貫看法以另一種方式再提出。中心點還是在「政府角色扮演錯誤,導致當今的結構性問題」。  他認為除非政治改革能像美國一九八○年初雷根的大刀闊斧開放、鬆綁諸多不必要的管制,讓民間活力充分展現,否則難有快速的改善。在大前研一眼中,當今日本的經濟復甦是依賴中國經濟,不很實在,不過,一般人所擔心憂慮的M型社會,或者貧富懸殊擴大、且中下層擴大的課題,他認為不是問題,即便是中下層,所得相對於其他國家而言仍是高的,只是在以往管制、保護政策下,日本的物價相對高且日本人已被豢養成「唯政府命令聽從」、「具偏見(歧視外國產品)」的所謂「提詞人種」,於是心甘情願過著「愛用高價國貨、房價昂貴」等等清苦生活。  同時大前認為,日本的企業經營者大都不會觀察社會結構的改變,無法從「學院派營生者」(不知權變的乖乖牌)轉為「街頭營生者」(具彈性、隨時因應環境變遷作靈活調整者)。而個人,大前研一也似乎認為受到過去「終身僱用制」的影響,頭腦身體都僵固,不會思考讓自己的生活更充裕,只會按部就班過著一成不變的生活,於是大前研一急呼並敦促大家要追求生活上「質的變化」。為了達到目標,大前研一認為「教育改革」最為重要,必須將「教」(teach)轉成「學」(learn),其實這也就是「學而時習之」、「做中學」(learning by doing)的概念,亦即沒有標準答案,必須在錯誤中不斷學習改進、養成獨立思考的人格。  無國界的全球化其勢難擋  回過頭來對照台灣的現狀:貧富懸殊擴大、所得分配不均化提高、少子化、高齡化社會等問題也響徹雲霄。但我認為,台灣人民和企業經營者的活力和彈性有目共睹,迥異於日本,只是政府的自由化、開放鬆綁政策與日本相近,而外匯存底也過多。  就此課題,大前研一的藥方適用嗎?特別是大陸政策的鬆綁。如果全球像是大前研一憧憬的「一制多國」,而此「一制」是「自由民主體制」,則開放政策絕對是最好的靈丹妙藥,但如今中國仍施行專制共產體制,高度經濟成長之下,隱含著深重危機,太依賴彼岸來解決台灣社會的M型化發展,將愈形危險。然而,大陸不可擋的磁吸效果不是區區政府管制可以阻止的,不只台灣如此,對日本也適用,甚至於全球皆同。看來唯一的解決之道是,大家同心協力讓中國政治體制儘速和平地轉成「自由民主制度」!

内容概要

1943年生。早稻田理工學院學士、東京工業大學碩士、麻省理工學院博士。曾任職日立製作所,於1972年進入麥肯錫顧問公司。歷任日本分公司總經理、亞太地區董事長、總公司董事。於1995年離職。其後,1996-97年擔任史丹福大學客座教授。現任澳洲邦德大學客座教授、大前協會董事,以及政策學校「一心塾」、創業家商業學校的創辦人。除了在《SAPIO》雜誌的連載之外,還有《新.企業參謀》、《異端者的時代》、《民族國家的興起》、《無國界的世界》以及商周出版的《中華聯邦》、《思考的技術》、《創新者的思考》等著作。

书籍目录

前言序章  面對現實,看清未來老是政治戲碼,改革呢?不堪一擊的拼經濟「打地鼠」式改革不是修正現象,而是修正原因別自認是中產階級從自覺到自救第1章  M型社會來了景氣會騙人「舊模式」的經濟理論不管用景氣還在「長期衰退」欠一屁股債的政府執政者的觀念誤國中低階級的時代來到了八成人口中低收入中產階級社會全面崩潰邁入M型社會的證據改革機會只有現在二〇二五年,社會中堅為五十歲「高負擔時代」的可怕事實因應中下階層時代的對策第2章  中下階層時代的企業戰略先知先覺者,贏家通吃百貨公司為何門可羅雀M型美國的榮枯盛衰憧憬自由之丘讓製程的效率發揮到極限讓耐久產品有多次生命週期支撐「高感覺低價格」的成本結構新奢華商品抬頭的背景中下階層改變了汽車產業中下階層的市場四成多的人口分析五大消費群M時代的行銷戰略因應消費兩極化你要做誰的生意中低階層市場的行銷戰略不進行流通革命就退場誰能贏家通吃第3章  中下階級的意識改革從根本重新認識生活形態高齡社會的煩惱正在崩潰的中產社會為什麼大家這麼執著想買房子?「郊外購屋」或「租房子+週末渡假小屋」都市人一定要買車嗎?該為孩子教育付出的不是錢重新檢視無謂的支出經營管理自己的生活型態偏見讓生活變得貧瘠充滿矛盾的狂牛症對策不相信自己舌頭的日本消費者日本人的「國產信仰」拋棄偏見,生活品質大躍進第4章  過好日子的處方物價昂貴的真相土地可以進口一年所得就夠蓋一棟房子官商利益共同體認證制度是為了養活公務員換成人民來找碴從中上階層躍向上流階層物價早該下跌了中下階層如何幸福別成為「題詞人種」拋開期待,自己行動!第5章  這才是真正的結構改革發覺改革的真相「政治改革」是真正的改革嗎?政府e化的真面目債留子孫的景氣對策政黨輪替,腦袋沒換阻礙改革的結構問題政府,不准亂花我的錢不能讓大家都想做公務員九成公務員都該走該民營化的是……教師最該選優汰劣如果只能改革一件事街頭營生者造就「新榮景」第6章  新繁榮法則讓政府變有錢的簡單方法別再針對年輕人高齡社會只要兩種稅別吃定上班族徵加值稅就不該課的稅中央別跟地方搶錢無國界時代的繁榮條件用別國的錢來繁榮本地大陸變六國、北美變五十國經濟繁榮的最少人口數十一個經濟圈--不獨立、走出去每個人都成為改革者美、中為何強起來市場開放正是全球最大課題把地方當成「繁榮的單位」思考總結光是除舊,不足以布新「突出的個人」是國家繁榮的關鍵扭轉「出生即負債」的方法

作者简介

你自認是中產階級嗎?請自問三個問題:一、 房貸造成你很大的生活壓力嗎(或是你根本不敢想購屋置產)?二、你打算生兒育女嗎(或是你連結婚也不敢)?三、孩子未來的教育費用讓你憂心忡忡嗎(或是你連生孩子也不敢)?三個問題,只要你有一個的答案是負面的,我們就必須跟你明講—您不算是、不再是中產階級了,富裕和安定,正離你愈來愈遠……。該怎麼辦?你必須看看大前研一這本撼動日本上班族的新書!
大前研一這本書今年初在日本出版,直指目前日本及全球普遍的發展趨勢,對照台灣的現狀,令人警醒驚懼。代表富裕與安定的中產階級,目前正快速消失中,其中大部分向下沈淪為中、下階級,導致各國人口的生活方式,從倒U型轉變為M型社會。大前研一大量引用數據與數字來佐證他的理論,並提出解決的辦法,其實,商機也正浮現出來,少數有洞察力的企業已經開始獲利了。一九八五年開始的「新經濟」浪潮,是造成M型社會的最大原因。一進入九○年代,經濟即陷入長期衰退—其實不是衰退,而是經濟社會結構已經變了,不再是經濟學家傳統的定義方式了。是要坐視自己朝著更衰退的道路前進?還是要走向「新的繁榮大道」?分歧點就在現在。

图书封面


 M型社会-中产阶级消失的危机与商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你是中产阶级吗,请自问三个问题: 1、房贷是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 3、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 这是压力。身在上海,这种焦虑,浮躁和无望是避免不了的,我很想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不是已经是趋势? 我不愿沉沦,也不觉得可以完全超脱,但缩紧了自己完全为钱奔波也是不愿。还想保持思考的尊严,自由的快乐是不是可以呢? 这是我读这本书的初衷此书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1。为什么会出现M型社会?- 大前麦肯锡的出身可见一斑了,图表和数字简洁清晰,很漂亮。他从社会结构入手,分析了日本社会的老龄化,消费结构,政策导向),直指财富积聚的2/8效应正在发生:中产沦落.这并不是日本的一家之言,比照来看,美国10年前已经发生,英国指出新一代是IPOD(insecure, presure, overtaxed, debted)。。。2。M型社会的生存之道(政府,企业和个人)- 更深刻的背景应该是“新经济“和“全球化”,大前“世界公民“的宣言也意在于此。他恳切提出时代的改变。领导人必须打破封闭的僵局,以开放的心态融入全球经济体.政治上他倡导日本重新划分11个“道”,以地缘亲和各自定位和融入亚太经济圈,经济上他提出改革税制,恢复中小企业活力); 对于企业,他认为应更加务实的应对变化的消费群体,把握他们心理变化的实质,不仅强化组织的效率,还要提供时尚而体面的商品,以抓住务实但又价格敏感的新贵们(他非常推崇ZARA的流程制造效率和时尚敏锐度,以及另外一家日本名品折扣店的策略);个人则面临观念的巨变:比如房产,他提倡不为了迁就通勤而购置高昂物业成为“房奴”,租房+乡村度假房是他的推荐; 比如教育,他不赞成为应对竞争的补习加班战略,让孩子在“丛林法则“中学会独立和竞争最好的战略;生活休闲他也认为要巧妙规划,实现更好的放松,开阔眼界和培养兴趣(这个我超级同意:)书摘新经济- 4维一体(市场,技术,资源和资本的一体化);新经济是02,03年随着网络经济崛起的热名词,它也许更着重于技术和市场层面,其实软件和电讯革命,包括印度崛起都可以归此之下;“全球化“是更广义的说法,其实亚洲四小龙,包括中国崛起,以及爱尔兰等欧洲新贵也都得益于此新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传统的货币(降息)和财政政策(公共支出)刺激都已不管用,全球化似乎时时在输出"通货紧缩”我的感想看来大前是支持"小政府"的,发挥自由经济的活力-凯恩斯经济学真的过时了吗?联合阅读《写给生存不安的人们〉《OFF学》《即战力〉《无国界的国界
  •     M型社会是在中产阶级占主力的纺锤型后出现的社会形态,中国现在连纺锤型都还没到,当然更谈不上M型。不过,抛开这点,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倒是一直都有M型的。关注这本书,是因为现在经济全球化太厉害,这样的M型社会在日本出现,其间的经济、社会影响会扩散到全球。作者大前研一曾经是麦肯锡公司的日本区总经理。应该说,他不是我们日常所想到的那种日本人,而是一个国际人,也就是主要从国际的视野来看待问题,而把民族、国籍问题放在第二位的人。当然,之所以把国籍民族的问题放在第二位,并不意味着不爱国,而是他认为国际化和全球化更能够给他的国家和民族带来益处。同时,大研也是企业出身的咨询人士,因此,在他的著作中,主要从企业、行业等具体的方面来论述问题,而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因为相关的问题作者以前也曾经写过文章,因此作者在这本书里仅仅是简要的谈论了M型社会的产生和原因,当然原因也不外乎就是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日本人口问题造成的老龄化等。作者高屋建瓴,是非常出色的战略家,书中主要的篇幅都用在了企业、个人、政府如何应对日本出现的M型社会的问题上,有很多很多的建议,极具参考意义。有两点想法,一就是M型社会其实只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于某个或某些国家,而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全球并没有M型,即其实日本的高收入人群仍然居于全球的高收入阶层;但是由于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低附加值的工作机会被发展中国家如中印等的人民所取代,中产阶级的收入下降,因此他们在国内由中等收入下降到中低收入,但是在全球的位置中仍然是中等收入的,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工资收入提高到了全球中等甚至中上收入的位置;而全球的低收入阶层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数量的中低收入人民。因此,从全球的角度来看,M型的社会并不存在。当然,从全球来衡量的收入差距就更扩大化了。但是,当年的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即在经济大幅发展和剧烈变革的早期,总是会扩大收入差距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反而会缩小。另外,就是觉得亚洲国家真是太像了,和西欧国家,尤其是美英,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论是经济还是在政治上,都是非常相像的。日本人经济发展的诸多弱点,如权贵资本主义、官僚体系、大企业集团等等在今天的中国都清晰可见,一点都不少,甚至更多,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将随着日本的模式亦步亦趋。而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经济今后20年的高速发展当然仍然可期,但是肯定无法超越美英等老牌了。尤其是如果15-20年后,中国、印度这样的亚洲国家在如同日本一样经济成功发展到巅峰,东亚、东南亚的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50%以上,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拥有了强大的话语权,而政治方面仍然如同今天的日本,这样的一个全球性的罗马会不会被某些可笑的政治形态占据了上风,而走向衰落呢?这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想象。书中有很多可爱和让我印象深刻的小细节,尤其是对于我这个平常对日本这个奇怪的民族充满好奇的人而言,印象最深的:1、美国在70年代左右也经历了M型社会的过程,后因为数字经济的出现而复苏。呵呵,看来历史总是重复自己,新鲜事物不太多。2、日本奇贵无比的农产品,引以为傲的国产货并不咋地,而仅仅是人的观念造成的,如大米其实味道不比进口的好、神户牛肉其实是西方认为高脂的不健康食品、号称无农药的绿色蔬菜仅仅是使用了所谓低毒的农药品种而已。而现在日本的大米在中国卖天价,更不要说高档日本餐馆的神户牛肉了。3、大前的建议中,认为关于食品的缺乏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购买国外如澳洲的土地种植来实现,完全不必要保护日本奇贵无比的农产品。这个让我想到了现在政府全力提倡的所谓力保18亿亩耕地的政策,而这个政策正是造成今天大陆房价飞涨的根源。
  •     书中提到的内容让我想到了奔驰,近些年20-30万就能买到奔驰车,外形时尚流畅,性价比高。是不是奔驰公司把定位也降低到了中低阶级呢?阅读这本书之前,我看着满大街的奔驰,感概现在的有钱人真多,舍得花钱的人也好多。其实也不是开奔驰的人多有钱,而是车子便宜了,稍微在现有基础上努力下就能买的起了。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其实动物园是一种中国作为世界工厂背景下的伪H&M和ZARA主义,也就是您说的“我以较低的价格享受了感觉如中高阶层的商品”,但是这并不是衡态,中国不会永远扮演这种角色。所以悲剧的还在后面。
    P.S. 我也喜欢去动物园
  •     另一种视觉看待日本;在世道面前,适时宜才是商机。
  •     逛上海七浦淘衣服的人飘过
  •     许小年:中国不需要凯恩斯,中国需要的是邓小平
  •       这本书是刚看的,但说述理论早已经在网路上熟知,并阅读了许多在此基础上的延伸作品,买书的原因是想尝尝原菜系的风味,以免被鲁川淮粤能菜系大厨给改走了味儿。
      
      M型社会在日本或许还是刚刚出现,但在中国大陆,这无非是解读的一种新形式新名词而已,我们的M型社会到现在已经成型差不多二三十年了吧,改革开放前,大陆的社会结构形似一个幅度不大的圆弧,农民阶层圆弧的尾段,活在生存线上下,城市工人阶层算是伪中产阶级,在国家福利制度下享受着贫穷的安逸,前面的极少数属特权阶层,更多的幸福感不是来自资本,而是无处不在的超国民待遇。
      
      改革开放后,大陆社会便迅速地成了M型社会,事无巨细的国家福利制度,按部就班的升迁体系作为被改革对象迅速被打破,泛特权阶级利用自己的特权迅速在商业社会崛起,崛起的还有原来非特权阶层的一些不安于现状的人,以个人的努力,通过合法的或者非法的手段成为M型社会的第一个肩膀,商业社会造就的一大批的白领,其中一些也成为了M型社会的第一个肩膀,而更多的人在福利制度和旧有升迁体系崩塌以后,成为M的第二个肩膀,当然也包括一些在新社会形成的白领,而农民和城市平民则组成了M的第二个底。
      
      正是因为这样的结构,媒体在讨论中产阶级的时候会经常性地陷入名词解释上的混乱,有时候说的中产阶级是第一个肩膀,有时候说的中产阶级是第二个肩膀,大家都在说中产阶级,但说的却根本不是同一拨人,大前研一给了我们另外一个视角,就是在目前的中国大陆,根本就不存在中产阶级。
      
      如何解释这个社会对普通人而言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社会中作为一个普通人,该怎么样成为M型社会的前一个肩膀,避免成为M的后一个肩膀。如果这本书没有副题,或者副题仅仅为“中产阶级的危机”,恐怕这本书的流行程度会大打折扣。
      
      这本书名枯燥的书,引起了女朋友的兴趣,因为书中举了她最喜欢的两个服装品牌:H&M和ZARA,这两个品牌不仅横扫日本,也横扫了北京上海这些国内一线城市,H&M几乎成了我女朋友想去上海逛一逛的唯一理由(H&M在上海有专卖店,在北京没有,北京只有ZARA)。大前研一在解释两个品牌横扫世界的理由时,谈到了“憧憬自由之丘”,也就是提供价格便宜,感觉如在自由之丘(日本东京市内的高级住宅区)的商品以及服务,让大多数人享受向往却承受不起的自由之丘气氛,再简单一点,就是“价格如中低阶层,感觉如中高阶层”。女朋友对这个解释深为认同,ZARA的设计漂亮时尚,但价格却又不是高高在上(b+ab是女朋友喜欢的另外一个品牌,一件T恤的价格经常在300元以上,而ZARA的却有很多在100元上下),在ZARA的价格范围内,有没有其他的品牌可以做得到如此的漂亮时尚(诸如美特斯邦威这些国内品牌)。
      
      想想这套策略在中国其实也早已经大行其道,在中国比较成功的以消费者为终端的外资企业,多是卡准了这个领域,较早的比如麦当劳肯德基,近些年的比如哈根达斯冰淇淋,宜家家具等,莫不如此。
      
      原意买价格便宜质量低劣的消费者并不多,大家都原意用稍高的价钱来购买能有中上阶层感觉的产品和服务。
      
      这就是大前研一告诉我们的商机,他在书中给我们的道路是:全球化,并且在书中恨铁不成钢地对日本国民只爱买日本国货这件事大加抨击。
      
      这让一个中国读者再次感觉到了错位感,中国是经济全球化的最大受益者之一,中国人从来没有只买国货的习惯,大前研一在书中抨击的事情,在中国根本不存在。
      
      作为一个经济全球化的受益者,我的表现主要集中在,买衣服从来不去专卖店,当然也从来不去美特斯邦威这样的专卖店。
      
      我去的是:动物园批发市场。
      
      这里不说引领,起码也是紧紧跟随全球服装潮流,各大服装品牌的最新款式在此均可搜罗到,其价格是专卖店的十分之一,或者更低。换句话说:我以较低的价格享受了感觉如中高阶层的商品。
      
      当然,享受这项服务的前提是,你得有足够的慧眼来辨别A货、高仿、尾单……
      
      我没有这个慧眼,但很幸运,我的女朋友有。
      
      所以,我想到的M型社会商机就是:开个服装店。
      
      首发http://liuxinzheng.blog.sohu.com/75816533.html
  •     看完剩不下什么的一本书。大前研一也不外如是。
  •       书我拿回了:)
      
      大陆的出版业还是太落后,间接证明言论还是不够自由,这本书其实挺值得读的,但由于书里有对北京过激的言论所以不被出版,其实可以做一下修改再出版的嘛,据说,90年代的台湾出版业几乎引进了当时西方全部有价值的出版物,这是宝岛人民的幸运.不能全部引进,就意味着学习先进文明过程中可能犯片面化和误读的错误,会让我们落后于世界,走弯路,大陆的出版业什么时候能做到按国外的ISBN全部引进呢,真叫人无奈...
  •     了解社會發展的人必看之作
  •     作为一个有良知又有深厚研究功力的学者,大前研一的确很有先见。2006就预见了即将颠覆原有社会结构体系并提供了应对措施(虽然不见得都在中国适用),几年后的今天提及的情况真的出现在香港台湾乃至中国部分城市,值得一读!
  •     对日本原来了解得很少,基本没看懂,所以也没看完。。。。。
  •     人類的命運都如此相似...
  •     看大前研一真的是可以学到一些全球思维的,我还有一点印象很深,就是他说日本人太渴望获得别人提供的答案,而其实真正需要的是自己提出好问题,自己再提出解决方案的人.
    这本书附了一个小册子,不好意思由于借给同学看,没有连书一起借给你,那上面讲了大前如何教育两个儿子,就说到了上述问题,所以我觉得,大前关于全球化背景下的解决方案是很有创见的,而且有说服力的证明了放松管制,贸易自由的合理性.我感觉今天的中国政府不同于朱容基时代(大前在<全球新舞台>和<M型社会>里都分析了朱的方法),具有左派倾向,在大前思维的影响下,你很难再相信新左派和旧左派有真正本质的区别,我倒希望看到一个足够厉害的左派人士出来,和倡导自由化的人士辩论.
  •     应该是zara吧
  •     第二、三章
  •        這世界有三種人:先知先覺,後知後覺及不知不覺者。第一種先知者,除了自身的學問閱歷,還需要具備靈敏於常人的社會嗅覺和銳利目光,方能洞察先機。日本學者大前研一算是此列高人之一。牛人是要有可以炫耀的資本的。大前博士在麥肯錫任職多年做策略分析,后擔任史丹佛大學客席教授并常受邀于各美國大學演講,其全球化觀點被英國學界四位大師David Held、A. McGrew、D.Goldblatt、J. Perraton 歸類為「超全球化學派」的新自由學派之一。在全球化發展趨勢上自有其獨特視野。《M型社會》在2006年出版,即被臺灣翻譯成中文出版。雖然他主要是圍繞日本的經濟和社會形態進行分析及提出對策,然而時至2010年,M型社會的趨勢在臺灣、香港乃至在中國的許多一線城市都已呈現這一特徵。
      
       大前研一把世界根據經濟特徵分成四個空間,譽為【新經濟】大陸包括:
      
      1. 延續舊世界的“實體經濟”空間;
      2. 金流、訊息流可以穿越國境自由流通的“無國界經濟”空間;
      3. 由包含網際網路在內的各種通訊技術所產生的“數位經濟”(Cyber Eco)空間;
      4. 以自己資金之百倍、千倍之倍數資金流動的“倍數經濟”空間。
      
       在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第二到四個空間都發展得相當完善,在體制上和操作系統上相對會更成熟,如美國、日本,香港台湾也属此列。
      
       在日本,曾經以中產階級為社會主流,現在慢慢轉變為富裕與貧窮兩個極端(中產階級逐漸消失),整個社會架構呈現M型。證據有:
      
      1. 非正式員工增加(即大量使用外包式或合同制進行雇傭勞動力,這點與《世界是平的》的作者Thomas L. Friedman的觀點一致,也是全球化一大趨勢)
      
      2. 產業的收入差距(在日本,頭三位最賺錢的產業依次是大眾傳媒、金融保險證券以及建築不動產;同期畢業生因行業不同加上公司規模的差異,20年後薪酬差距可達2.5-5倍以上!!傳媒業居然這麼賺錢,匪夷所思=_=!!!)
      
      3. 年功序列主義的崩潰(曾經是日本興國三大企業法器之一的制度崩潰,意味著25歲小職員想熬到60歲坐拿高薪退休養老的美夢破滅了。好消息是,小猴子頭上不必一輩子頂著老猴子的屁股;壞消息是,等自己成了老猴子時已經不能掛在同一棵樹上過活了!)
      
       對於老齡少子化異常嚴重的日本,這種運營方式的變化無疑是種雪上加霜的打擊。加上巨額負債,這些都會造成日本國民的負擔加劇,Y世代在就業上的消極態度更令到國家未來的競爭力衰退。在大前研一的眼裡,BRICK【金磚四國】即Brazil、Russia、India、China及土耳其、越南、泰國等國家將會是新興國家。而在2025年,中國的人口年齡中位數大約是35歲,是比較年輕力壯的勞動力充足人口分佈。
      
       市場消費者的劃分也根據收入資產水平,和選擇性消費及支出高低,分為六大消費群:
      
      1. 富裕高齡者(兩者皆高)
      2. DOM(dirty old man的縮寫,比喻那些喜歡包養年輕女孩的有錢老男人,囧#。這類人僅次於富裕高齡者)
      3. 敗犬族(⊙﹏⊙b汗!不用解釋了吧……不知道的可以去看看台劇“敗犬女王”)
      4. 寄生蟲(比敗犬更低收入但被高收入者包養的爬行類生物。)
      5. 養小孩、供房子世代(高低收入都有,但選擇性消費和支出都受現實所限制而偏低)
      6. 飛特族、尼特族(Need: Not in Employment, Education or Training; FREETER, 畢業后無固定工作,靠打工維持生計的年輕人。他們成為收入和支出雙低人士,構成了社會的底層。大前研一似乎把最後一種人排除在消費人群以外了,即市場策略基本不考慮的對象……=.=# )
      
       針對以上人群制定的市場策略是讓製造的效率發揮到極致,減少中間環節的產品配送過程;以“高感覺低價格”的成本架構打造“新奢華”(New Luxury)即價格和感覺中上的商品,如西班牙衣服品牌Zara(在香港很受歡迎,的確是以款式超多貨色換得超快,價格中等,質量很深圳東門或廣州上下九)
      
       一度被捧為社會精英的白領階層由於運營模式的轉變面臨隨時失業的巨大壓力,淪為知識型失業人士或高級勞工,其實并不會比底層的藍領過得輕鬆。對此,書裏面提了幾個建議,部份是針對患有潔癖癥包裝癖好的日本國民,中國香港臺灣等地類似病患可以看看是否能治好這種曾一度自我感覺良好尚未意識到危機來臨的“小資病”:
      
       * 房屋負擔是對生活形態影響的關鍵因素,郊外購物或者城內租房週末郊外度假也是一種可以解決住房問題的方式。“房奴”是背上頂著大大的殼反應緩慢的蝸牛,要應付隨時變化的社會形態要比沒有房子壓力的人要慢好多倍。雖然不少炒樓致富或者抱著安居樂業心態的人可能會反對,不過在香港甚至在深圳上海,在公司有穩定收入的兩夫婦要供一套房子絕對不是件容易的事,尤其在有了孩子以後。當同時面對供房、養孩子加上與老人同住的話,上面提及的第五類消費者境況有多么窘迫可想而知。“沒那麼大的頭就不要戴那麼大的帽子”嘛。
       * 車不是一定要買的必需品。公共交通工具既能省錢又環保,在香港搭地鐵小巴上班的公司老闆聽說也不是珍稀動物。
      
       * 改變消費習慣和偏見,不要做無謂的支出。消費觀念的改變,回到低碳質樸的簡單生活,其實對身心都是一件好事。個人是很贊同的。
      
       對於“人才”的看法,大前研一定義為“能以自己的力量思考、行動的自立型人才,而不是只會讀書聽話的好孩子,因為當無範本可參考照做的混亂時代,好孩子就會失去方向,街頭營生者就會勇於嘗試而成功。”的確,曾有順應社會規則而生的“精英”們應該審視在社會變革的過程中是否會喪失原有的優勢,又或許,應該抱著怎樣的心態去面對到來的社會危機。最後,引用一下大前研一的話“只有把自己放逐到批判的漩渦之中,以‘不能輸’的精神奮戰,才能持續磨練自己”來總結面對這個社會的變革。
      
      
  •     myidear的书;全球化下的经济新发展造成的新阶层分化
  •     1,大多数人,八成左右是会沦落到中低层阶层。这丝毫不奇怪,历来就是【二八法则】。只不过现在社会加速度式的发展更加形成【赢家通吃】的类似【一九法则】而已! 2,【郎咸平】也有类似的说法与之佐证:现在就是M型社会,所以郎得出的结论是:做高端或者低端生意皆可,就是不要做中端定位,否则可能屎得很难看。。
  •     催生新的东西比单纯打破旧的事物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
  •     和下流社会一样,本质上都在说中产的消失和阶层的下流化,不同的是三浦展的研究是这个阶层本身,而大前研一则像个国师一样,立足于此,为企业、国家和个人开列处方。
  •       歐美及日本早以是m型社會的結購了,中國大陸更不說了,而台灣地區,因為政治因素,中產階級更是快速的消失當中,新貧階級逐漸在各階層發效!!
      
       因應m型社會結購,"先買再賣"的租借社會將形成一股新的消費文化!!
      
      愈來愈多人上網賣掉不想要的二手貨,從ebay及淘寶網上數以千萬計的二手網拍物件及可驗證!!
      
       這股趨勢開始鼓勵人們改變消費習慣,買東西只為了暫時使用!
      
      歡迎加入"租借"的一代!!
      
  •       M型社会是在中产阶级占主力的纺锤型后出现的社会形态,中国现在连纺锤型都还没到,当然更谈不上M型。不过,抛开这点,从中国历史来看,中国倒是一直都有M型的。关注这本书,是因为现在经济全球化太厉害,这样的M型社会在日本出现,其间的经济、社会影响会扩散到全球。
      作者大前研一曾经是麦肯锡公司的日本区总经理。应该说,他不是我们日常所想到的那种日本人,而是一个国际人,也就是主要从国际的视野来看待问题,而把民族、国籍问题放在第二位的人。当然,之所以把国籍民族的问题放在第二位,并不意味着不爱国,而是他认为国际化和全球化更能够给他的国家和民族带来益处。同时,大研也是企业出身的咨询人士,因此,在他的著作中,主要从企业、行业等具体的方面来论述问题,而不是从经济学的角度。
      因为相关的问题作者以前也曾经写过文章,因此作者在这本书里仅仅是简要的谈论了M型社会的产生和原因,当然原因也不外乎就是经济的全球化、数字化、日本人口问题造成的老龄化等。作者高屋建瓴,是非常出色的战略家,书中主要的篇幅都用在了企业、个人、政府如何应对日本出现的M型社会的问题上,有很多很多的建议,极具参考意义。
      有两点想法,一就是M型社会其实只是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存在于某个或某些国家,而从全球经济的角度来看,全球并没有M型,即其实日本的高收入人群仍然居于全球的高收入阶层;但是由于全球化的过程中,由于低附加值的工作机会被发展中国家如中印等的人民所取代,中产阶级的收入下降,因此他们在国内由中等收入下降到中低收入,但是在全球的位置中仍然是中等收入的,而部分发展中国家的人民工资收入提高到了全球中等甚至中上收入的位置;而全球的低收入阶层仍然是发展中国家的巨大数量的中低收入人民。因此,从全球的角度来看,M型的社会并不存在。当然,从全球来衡量的收入差距就更扩大化了。但是,当年的资本主义早期发展时,也曾经出现过类似的情况,即在经济大幅发展和剧烈变革的早期,总是会扩大收入差距的,但是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收入差距反而会缩小。
      另外,就是觉得亚洲国家真是太像了,和西欧国家,尤其是美英,完全是两个概念。不论是经济还是在政治上,都是非常相像的。日本人经济发展的诸多弱点,如权贵资本主义、官僚体系、大企业集团等等在今天的中国都清晰可见,一点都不少,甚至更多,可以想见,如果没有特殊情况,中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将随着日本的模式亦步亦趋。而果真如此的话,中国经济今后20年的高速发展当然仍然可期,但是肯定无法超越美英等老牌了。尤其是如果15-20年后,中国、印度这样的亚洲国家在如同日本一样经济成功发展到巅峰,东亚、东南亚的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占到了全球经济总量的50%以上,对全球的经济、政治拥有了强大的话语权,而政治方面仍然如同今天的日本,这样的一个全球性的罗马会不会被某些可笑的政治形态占据了上风,而走向衰落呢?这可真是一个可怕的想象。
      书中有很多可爱和让我印象深刻的小细节,尤其是对于我这个平常对日本这个奇怪的民族充满好奇的人而言,印象最深的:
      1、美国在70年代左右也经历了M型社会的过程,后因为数字经济的出现而复苏。呵呵,看来历史总是重复自己,新鲜事物不太多。
      2、日本奇贵无比的农产品,引以为傲的国产货并不咋地,而仅仅是人的观念造成的,如大米其实味道不比进口的好、神户牛肉其实是西方认为高脂的不健康食品、号称无农药的绿色蔬菜仅仅是使用了所谓低毒的农药品种而已。而现在日本的大米在中国卖天价,更不要说高档日本餐馆的神户牛肉了。
      3、大前的建议中,认为关于食品的缺乏问题完全可以通过购买国外如澳洲的土地种植来实现,完全不必要保护日本奇贵无比的农产品。这个让我想到了现在政府全力提倡的所谓力保18亿亩耕地的政策,而这个政策正是造成今天大陆房价飞涨的根源。
  •     有声书。大前研一真是牛逼的人,他的书有着明显的个人风格,哪怕只听有声书都可以知道是他写的。内容每本各不相同,而且绝不是时评般浅显的观察,也非励志和态度的反复论述,本书从中产阶级的生活方式入手,讲经济危机后中产阶级两级分化的现状,同时批评了日本政府的做法,最后告诉大家如何面对生活上的危机,给出了他推荐的生活方式。最后一部分和《OFF学》的思想一脉相承,有少许内容的重复。想去看书。
  •       你是中产阶级吗,请自问三个问题:
      
      1、房贷是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2、你是否不敢结婚,或不打算生儿育女?
      3、孩子未来的教育费用是否让你忧心忡忡?
      
      - 这是压力。身在上海,这种焦虑,浮躁和无望是避免不了的,我很想知道自己的感觉是不是已经是趋势? 我不愿沉沦,也不觉得可以完全超脱,但缩紧了自己完全为钱奔波也是不愿。还想保持思考的尊严,自由的快乐是不是可以呢? 这是我读这本书的初衷
      
      此书主要回答了两个问题:
      
      1。为什么会出现M型社会?
      - 大前麦肯锡的出身可见一斑了,图表和数字简洁清晰,很漂亮。他从社会结构入手,分析了日本社会的老龄化,消费结构,政策导向),直指财富积聚的2/8效应正在发生:中产沦落.这并不是日本的一家之言,比照来看,美国10年前已经发生,英国指出新一代是IPOD(insecure, presure, overtaxed, debted)。。。
      
      2。M型社会的生存之道(政府,企业和个人)
      - 更深刻的背景应该是“新经济“和“全球化”,大前“世界公民“的
      宣言也意在于此。他恳切提出时代的改变。领导人必须打破封闭的僵局,以开放的心态融入全球经济体.
      
      政治上他倡导日本重新划分11个“道”,以地缘亲和各自定位和融入亚太经济圈,经济上他提出改革税制,恢复中小企业活力); 对于企业,他认为应更加务实的应对变化的消费群体,把握他们心理变化的实质,不仅强化组织的效率,还要提供时尚而体面的商品,以抓住务实但又价格敏感的新贵们(他非常推崇ZARA的流程制造效率和时尚敏锐度,以及另外一家日本名品折扣店的策略);个人则面临观念的巨变:比如房产,他提倡不为了迁就通勤而购置高昂物业成为“房奴”,租房+乡村度假房是他的推荐; 比如教育,他不赞成为应对竞争的补习加班战略,让孩子在“丛林法则“中学会独立和竞争最好的战略;生活休闲他也认为要巧妙规划,实现更好的放松,开阔眼界和培养兴趣(这个我超级同意:)
      
      
      书摘
      
      新经济- 4维一体(市场,技术,资源和资本的一体化);新经济是02,03年随着网络经济崛起的热名词,它也许更着重于技术和市场层面,其实软件和电讯革命,包括印度崛起都可以归此之下;“全球化“是更广义的说法,其实亚洲四小龙,包括中国崛起,以及爱尔兰等欧洲新贵也都得益于此
      
      新经济下的经济政策- 传统的货币(降息)和财政政策(公共支出)刺激都已不管用,全球化似乎时时在输出"通货紧缩”
      
      我的感想
      看来大前是支持"小政府"的,发挥自由经济的活力-凯恩斯经济学真的过时了吗?
      
      联合阅读
      《写给生存不安的人们〉
      《OFF学》《即战力〉
      《无国界的国界
      
      
  •     应该是 zara吧 什么都是心态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