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恨犯罪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刑法 > 仇恨犯罪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301176450
作者:(美)雅各布,(美)波特
页数:254页

前言

  后记  2003年,我在美国纽约大学做豪瑟全球法律研究人员时,雅各布教授是我的合作导师。因想更多的了解这位著名的美国刑事法学教授的学术思想,我从图书馆借阅了雅各布教授撰写的多部著作,其中《仇恨犯罪一刑法与身份政治》极大地吸引了我。  早在20世纪80年代,在美洲和欧洲大陆仇恨犯罪就已是刑事法学领域颇有争议的新犯罪现象,作为刑法学泰斗高铭暄教授的弟子,我却从未涉猎于此,为填补学术上的孤陋寡闻,我便与雅各布教授商量翻译此书,并得到教授的大力支持与帮助,此为翻译本书初衷之一。其次,我始终认为偏见与歧视、仇恨犯罪、身份政治仅仅是美国这个多元文化移民国家的产物。然而,当通读并回味全书时,我意识到这是个国际问题,仇恨事件不仅仅发生在美国,在世界各个角落都时有仇恨事件发生,诸如加拿大、欧洲、亚洲等,唯一的问题是似乎缺乏一个统一的仇恨犯罪概念,唯一可显现的是一种因身份形成的社团、团体的从属关系与犯罪之间的关联性,为了探寻这种关联性,我决定翻译此书,此为翻译本书初衷之二。再次,虑及我与教授之间亦师亦友的关系,出于教授对我学业和生活上关怀的感激,更希望教授深邃的学术思想得以传播,此为翻译本书初衷之三。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部著作高度凝练,其所阐述的繁杂法律内容应五倍于其篇幅……成为仇恨犯罪法起源、政治及其执行必不可少的指南。  ——《纽约时报书评》(The New York Times Book Review)  这部佳作填补了学术文献的真正空白。它是一部综合性专著,充分剖析了存追诉卑劣犯罪行为过程中并未发觉的高尚事业……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作者巧妙地将不口丁知论植入仇恨犯罪整体事业和多元文化的文化雷区,最终展现给我们一个全新的有力指控犯罪的风格,以及一个蕴含法治中立原则的整体信念。  ——《纽约法律杂忐》(New York Law Iournal)  这是一部在一个严肃问题上引领我们注意力的重要著述……该书为那些当选官员、渴望采取批判性审视改革仇恨犯罪法的尝试提供了重要的资源。  ——《天主教国民周刊》(National Catholic Register)

内容概要

  詹姆斯·B.雅各布(James B.Iacobs),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教授,法学和社会学博士,纽约大学法学院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主任。  吉姆伯利·波特(Kimberly Potter),原为美国纽约大学法学院犯罪与司法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现为纽约执业律师。

书籍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什么是仇恨犯罪
第三章 仇恨犯罪法
第四章 仇恨犯罪泛滥的社会解释
第五章 仇恨犯罪法的政治
第六章 仇恨犯罪法的正当性
第七章 仇恨犯罪法的执行
第八章 仇恨言论、仇恨犯罪与宪法
第九章 身份政治和仇恨犯罪
第十章 政策性建议
参考文献
案例
索引
附录
译后记

作者简介

《仇恨犯罪:刑法与身份政治》内容简介: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美国联邦政府以及大多数州仇恨犯罪法的出台并非因为刑法在这方面尚付阙如,或者因为一些骇人听闻的罪犯不能依照现有法律充分受到起诉和处罚。刑法的缺失或者不当的宽缓并不是令美国政府头疼的一个问题,执法人员当然拥有起诉那些实施杀人、强奸、伤害或其他犯罪的恰当方法,无论这些犯罪是否以偏见为动机。20世纪90年代初期,法学家们开始使用“仇恨犯罪”和“偏见犯罪”的术语。
作者通过追溯仇恨犯罪的起源、界定仇恨犯罪的定义及对仇恨犯罪立法价值的分析,对仇恨犯罪的泛滥展开了社会属性、政治属性及其正当性的解释。在进一步分析仇恨犯罪法执行、仇恨犯罪与宪法、仇恨犯罪与身份政治的冲突与碰撞后,作者指出,刑法及其执行在创造一个更加宽容的和谐社会中发挥的作用非常有限。建立一个更加和谐的社会至关重要的是,警察和其他刑事司法机构在执法中,既要公正对待犯罪行为的被害人,也要公正对待犯罪行为人。厘清广泛存在特殊犯罪背景下的偏见可能发生在不同团体成员之间毫无意义,相反,它很可能导致分化,产生冲突并造成相反的社会和政治效果。封面图片说明
1957年9月初,美国阿肯色州小石城地方法院根据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中种族隔离的决定接纳9名黑人学生入学,遭到白人种族主义分子的激烈反对。在州长的纵容下,上千名种族主义分子包围学校,殴打黑人记者,并把黑人学生赶走。最终最高法院裁决该州违宪,艾森豪威尔总统于24日派美军精锐部队第101空降师1000人赶赴小石城,“保护”黑人学生入学。

图书封面


 仇恨犯罪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法律方面的,这一系列书都不错。
  •     这是一本内容独特的好书。“仇恨犯罪”这个词对于很多人包括中国法学界人士来说都是新鲜的。但这个词,以及同义词“偏见犯罪”,所指涉的现象,在中国也是普遍存在的,即不少人基于地域、种族、信仰、习惯、宗教、政治理念等因素,对另一群人有着极大的偏见和仇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诉诸暴力,导致犯罪。例如,以爱国主义名义对所谓“汉奸”实施漫骂、殴打、捣毁其财产(如日系车)甚至危及其生命(致残等)。对于这样的犯罪行为,是否应该罪加一等,这就是本书所探讨的话题。本书从犯罪学、法理学、法社会学、身份政治学、政治哲学等多方面的角度,运用美国社会和司法实践中极为丰富的案例,对这一重大问题进行了探讨。读到这本书,中国学人和网民都应该感到汗颜。不论我们持何种立场,但我们在讨论同一个话题的时候,学术含量和技术含量却总是远远少于美国同行。本书不仅是一本关于偏见与犯罪的专业书籍,而且也是一面镜子,能找出我们在思维上的漏洞。
  •     案例堆砌
  •     一般还行吧。本来这本书涉及的问题应该说还是挺前沿的,不过很遗憾翻译不太好,感觉就像是直接从英文用google翻译出来的,读不懂,费劲!这应该不是王秀梅老师的水平呀?难道翻译人物太多了,所以直接在网上翻译然后转过来?有很多地方可能还是应当采用意译的方式,这样可能更好理解。
  •     not bad
  •     美国社会、文化、政治结构的综合反映。也许,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地方性知识。但不管怎么样,是个不错的切入点和新的视角。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