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变迁与美国宪法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 > 法的理论 > 概念变迁与美国宪法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8
ISBN:9787561772072
作者:波考克
页数:233页

章节摘录

矛盾很少会出现在对明显不一致或直接对立的信仰的表述中,而常常出现在同一信仰体系之内的两个或多个信仰的引申含义或非预期的结果中;或是出现在信仰和特定行为或惯例(包括这些行为或惯例的非预期结果)的对抗中;或是出现在两种信仰体系之间的断层中,这两种体系都要争取那些试图同时持有两者的人,等等。构成这些不同的信仰、信仰体系、行为和惯例的概念因此便陷于矛盾之中。批评使这些矛盾表面化一即到达思考和表达的层面。面对自己发现的或被他人指出的矛盾,人们不得不做出改变,矛盾就可能通过信仰、行为或惯例的改变而解决。变化还可能进入人们的语言和他们持有的概念,因为它们构成了我们的信仰、行为和惯例,从而帮助使政治生活成为可能。概念变化和政治变革将同时进行。在从政治角度理解概念变化之前,我曾尝试避免完全依靠逻辑和科学,从而避免过于理性主义地描述矛盾和批评。我也曾打算避免任何一种宣称在不依靠语言或政治信仰的政治或社会结构中发现和批评矛盾的结构主义。在宪法或一般法的语境中,最有疑问的结构主义是批判法学派(Critical Legal Studies),至少是邓肯·肯尼迪(Duncan Kennedy)早期的方法论。在一篇关于《布莱克斯通评注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Blackstone's Commentaries)的法律评论文章中——其中揭示了布莱克斯通“隐藏的政治意图”,“结构”有归因于它们的“动机”,解释法律的“所有(明确的)计划”都被证明是“谎言”——肯尼迪声称不仅发现了结构上的矛盾(复数形式),还发现了所有社会生活中的“基本矛盾”,即“同他人的关系对我们的自由而言既不可或缺又互不相容”。因此这一根本矛盾是事物的本性,其存在无关乎个人的信仰或与之有关的经验,也无法得到解决,即使批判法学派也做不到这一点。

前言

2005年,《剑桥学派思想史译丛》出版之后,引起了国内学术界对“剑桥学派”的关注,这说明以斯金纳为代表的“剑桥学派”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也得到了国内学界的认可。为更加系统和全面地引介“剑桥学派”思想史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经过一段时期的研读、思考与准备后,我决定选择将“概念史”作为主题,组织同行选译与此有关的重要学术著作。因为“概念史”不仅是“剑桥学派”思想史研究的重点,而且国内学术界对此也较少关注。在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的支持帮助下,现在“剑桥学派概念史”这套译丛终于得已面世。斯金纳在他思想史研究的三卷本论文集《政治的视界》中这样说道,在历史研究中,我们不仅要承认概念变化的事实,而且还要将它作为我们研究的中心。从20世纪50-60年代开始,“概念”在历史进程中所表现出的这种时间性和多重性日益受到思想史家们的重视,由此逐渐开辟了概念史研究,并成为具有独特理论和方法支撑的专门领域。

内容概要

译者:谈丽 编者:(美国)特伦斯·鲍尔 (美国)约翰·波考克 丛书主编:李宏图李宏图,历史学博士,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复旦大学中外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从事欧洲近现代史、欧洲思想史研究,曾出版关于西欧近代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研究等著作。[美]特伦斯·鲍尔(Terence. Ball),明尼苏达大学政治学教授,著有《转换政治话语》一书,曾主编《政治理论与实践》、《马克思之后》和《政治变革与概念变迁》等书。[美]约翰·波考克(J. G. A. Pocock),“剑桥学派”代表性人物之一,曾在剑桥大学任教多年,后为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学哈里·C·布莱克讲座教授,发表和出版多部具有影响的论著。谈丽,历史学博士,现任教于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主要研究方向为美国政治思想史,美国史学史。

书籍目录

序言1  绪论  特伦斯·鲍尔J·G·A·波考克2  概念变迁与宪法变革  詹姆斯·法尔3  constitution:17世纪初到1 8世纪末的词义演变  杰拉尔德·施图尔茨4  国家、共和国和帝国:早期现代视野中的美利坚立国  J·G·A·波考克5  州主权与宪法的制定  彼得·s·奥努夫6  詹姆斯·威尔逊赋予主权的新含义  加里·威尔斯7  《联邦主义者系列文章》中的官能心理学术语  丹尼尔·沃克·豪8  “一个共和国——如果你们能维持它”  特伦斯·鲍尔9  美国立国时期的“平民”与“共和国”:作为新美国混血儿的民主共和主义  拉塞尔·L·汉森10  关于道德与革命思想源起的若干再思考  兰斯·班宁注释

编辑推荐

《概念变迁与美国宪法》是剑桥学派概念史译丛之一。

作者简介

《概念变迁与美国宪法》内容简介:主权、国家、道德、共和、民主、宪法……这些构成政治生活和政治语言的核心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特别是在重大的政治变革时期,它们的含义都会发生重要的变迁在美国革命和立宪时期激烈的政治论争当中,上述概念都被重铸,从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美国政治用语《概念变迁与美国宪法》所收录的一系列学者的文章,分别对上述概念的含义在这一历史时期所发生的变化进行了剖析,从而有助于理解概念变化的方式,以及政治概念变迁与政治变革之间的诸种关系

图书封面


 概念变迁与美国宪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关于原书:维特根斯坦是很难懂,奥斯汀讲了什么三言两语是说不清楚。但以我菲薄的语言哲学修养,我也知道这个论文集的大部分论文是在忽悠人。不错,民主、自由、共和、宪政这些观念确实经历了历史变迁,但是你们诸位大小教授,花了一整本书几十万字也没有说清楚到底是怎么变迁的。其中斯图尔茨和班宁的两篇文章似乎要说清楚问题,可惜经过一层不那么高明的翻译,最终也是不知所云了。关于翻译:这本书很偏门:第一,它本身是会议论文集,一群人七嘴八舌讨论个主题、然后申请一笔经费就可以出版了的那种。第二,它讨论的主题在政治哲学领域远远算不上热门,说得好不好影响不大。客观的说,可能确实比较难翻译。用语言来剖析语言当然难了,还要用汉语来解释英语对英语的剖析。要我说,这本书根本没有翻译的价值,因为它的合格受众极少,研究美国政治思想史的概念问题?一般的历史学、政治学、法学硕士生都没有这个需求。真需要的话直接看原文好了。既然翻译,也得像个样子。为啥非要把联邦党人文集这一约定俗成的称谓翻译成联邦主义者系列文章?virtue或者Virtù这个概念翻译成美德也许有点问题,但翻译成道德就更不合适了。还有state,老老实实翻译成州要比州国混用更易懂些。constitution翻译成宪法、宪政、宪制都凑活,但翻译成政体就有点离谱了。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从概念角度谈论美国宪法。
  •     美国宪法是人类政治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个神话,多年来的研究论著,用汗牛充栋来形容毫不为过。此书独辟蹊径,将美国宪法置于概念史的视野之下,值得读者期待。
  •     1987年宪法两百周年会议论文汇编,讨论共和主义、主权、国家共和国帝国、宪法等概念与美国革命至宪法制定期间政治变动的关系。翻译概念史著作很难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