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章节试读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3-12
ISBN:9787108047267
作者:邓英淘
页数:322页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120页 - 住宅建设对就业的影响

我们分三个层次分析住宅建设对就业的影响。
先看住宅建设的前部门。他们包括钢铁、冶金、建筑设备、水泥、玻璃、建筑服务(科研、设计)。砸这个层次里,主体是建材行业,一般而言,在住宅建设加速发展的阶段,建筑行业的产值约占工业产值的4%到5%,我们取5%这一比例来估计建材行业的就业情况。由前文的分析可知,我国今后50年住宅建设的尼娜均规模相当于2000年的2倍左右 。2000年,我国第二产业的从业人员16219万人,其中工业为14116万人(当年工业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87%),以此乘以5%,得到建材行业的从业人员为706万人, 其中74%是为住宅提供建材的,人员数为522万人;以此乘以2得数1044万人。也就是说,今后50年,住宅部门可以多吸收500多万人的就业,年均总规模达到1000多万人。
次看住宅建设中的部门。它们包括建筑预制件加工和建筑劳动,其中的就业主体是建筑劳动。2000年我国建筑业从业人数为2741万人,其中74%从事住宅建筑,人数为2028万人,以此乘以2,得数4056 万人。也就是说,今后50年住宅建筑部门可以多吸收2000多万人的就业,其从业人员的年均总规模为4100万人左右。
再看住宅建设后的部门。他们包括住宅区设施及公共设施(如水、热、电、气等供应部门),住宅管理、住宅服务与住宅围护(含住宅装饰),住宅金融、住宅保险等部门。他们多属于第三产业。
为此,我们采用一种特殊的近似估算方法。2000年我国住宅(含居住)的消费和投资支出占GDP的10%左右,同年第三产业的就业人数为19566万人,以其乘以10%得数为1957万人。到2050年我国住宅(含居住)的消费和投资支出在GDP中的所占比重可能达到66%,设同年从业人数占总人口的比重约为50% ;如果届时全国人口总量为16亿,则有16亿*50%*66%*20%等于1.056亿。这意味着在住宅建设的后部门中的从业人数将比2000年的水平增加8000万人左右。这个估计可能有些偏高,低估一些的话有可能达到比2000年的水平增加5000万至6000万人。
总之,在住宅建设的产前、产中和产后的部门中,今后多吸纳的就业人数可能达到8000万至1亿这个水平。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140页 - 鹤岗经验的普适性

鹤岗是一座因煤而兴、因煤而立的城市。在“八五”期间,随着全国煤炭供给从紧张走向缓和,限产压库、煤价下滑,使得以原煤采掘为主导产业的鹤岗经济增长跌入了低谷。其原煤产量从原来的1300万吨左右下降至1000万吨左右。
当时鹤岗经济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经济增长速度慢:在整个“八五”期间,全市GDP年均增长速度仅为3.7%,比全省低4.2个百分点,比全国代8.3个百分点。二是就业压力大:1995年,全市停产半停产企业235户,占全市企业总数的56%;下岗职工3.5万人,占职工总数的20%。三是城市功能差: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恶化,道路、公共设施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欠帐多,进一步影响和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在这种情况下,鹤岗市启动了以城市住宅建设为中心的“518”工程,即每年建50万平米经济适用住宅,修5条城市干道;建10万平米康居工程,完成一项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八万平米以上的公益福利商业服务设施。从1996年初开始,经过五年的努力,城市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五年来,全市总投资68.5亿元,用于城市建设的投资达54.8亿元,其中城市住宅建设投资19.6亿元,大型公益福利设施投资4.85亿元,大型市场商业服务设施投资6.17亿元,城市基础设施投资24.2亿元。这样大的投入,地方财政仅拿出6000万元,占总投资的1.09%。
五年来,全市共建设住宅300万平米,有三万户居民喜迁新居,人均居住面积年均增长0.62平米,由1995年的5.5平米增至2000年的8.6平米。五年建房的总量是鹤岗建市55年福利建房总和的6倍。几年时间里,鹤岗先后修建46条主次干道(修建道路面积72万平米),新建十个城市广场花园(12万平米);全市的供水、供热能力翻了一番。基本解决了人民吃水难、供热难、行路难、入厕难等问题。目前在建的一座可以复盖200万平米的热电联产装置即将竣工,可以创造一片全部电气化的住宅小区。
五年的大规划和大建设使得鹤岗的城市面貌发生了天翻地复的变化,用一句形象的话来说:即鹤岗市每年建100栋大楼。笔者所到之地,处处可见工地,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对于一个只有70万人口的城市,若非亲眼目睹,实在令人难以想象。
形成新的经济流程
鹤岗城市住宅建设及与之配套的商业服务设施和公益福利设施(包括商用房等)的建设,大大推动了建筑、建材和装修等行业的发展,增加了大量的就业岗位。例如,1995年鹤岗市共有18家建材企业,其中17家亏损;而自1996年以来,不仅原来的18家建材企业家家盈利,还新发展了30多家建材企业。现在,不仅原有的1.5万名建筑行业职工有了活干,而且还使三万多名下岗职工(绝大部份是煤矿工人)实现了再就业;同时还新增了一万多城镇第三产业就业人员。
换了新房就得装修。例如,1996年全市装饰材料销售比上年增长40%;其中居民消费占57.1%,比上年增长49%。同时,住房的更新还带动家俱、家庭用品、耐用消费品等的全面更新,按鹤岗人的话来说:换了新房后,除了老婆不换,其他全换。以1996年为例,鹤岗居民住房消费的投入达到以往的最高点,当年人均住房支出为377.8元,比上年提高了2.1倍,住宅支出在全部消费支出中的比重达到13%。
在这样的循环推动之下,全市20多个相关行业共同发展。1996年至1999年,鹤岗经济年均增长速度高达11.4%,是其“八五”期间的三倍多,这个速度不仅高于全省、也高于全国(8.3%),从而完全扭转了“八五”期间经济增长的颓势。由此,我们不难看到鹤岗市已经形成了一个新的经济流程。
以往鹤岗经济流程的循环主要是靠原煤采掘来支撑的。这个旧的流程有两个主要特点:其一,原煤产量的绝大部份为外销。以1300万吨产量计,本地消费不过150万吨左右(每人消费1吨标煤,每吨标煤折1.4吨原煤,全市共计110万人),所占比例不超过12%,当外需从1150万吨降至850万吨时,降幅近30%;这对因煤而立的鹤岗经济的影响,不问可知。
其二,原煤采掘行业对本地经济的产业关联度不高。鹤岗市不过一万多平方公里,人口只有110万人;像矿山机械制造、治金等行业的需求只能靠外部供给来满足,无法在本地形成一个相互关联的产业群体。一旦煤炭采掘这个支柱行业萎缩,产业结构单一的弊端便立即显现出来。
相比之下,以城市住宅和商业服务用房为核心的新经济流程,其前向联系的产业有建筑、建材等,后向联系的产业有装饰装修、城市基础设施(如供水、供热、供电等)等,旁侧联系的产业有城市服务业、商业等;而这些产业的产品多数为本地市场(如水泥、石灰、砖石的经济运输半径通常都不大)。也就是说新经济流程的特点正好与旧流程的特点相反:其一,内销为主;其二对本地产业的关联度高。正是由于这些众多相互关联的、具有本地市场性质的行业之兴起,使鹤岗经济增加了5至6万个就业岗位(占市区就业人员的20%左右)。而这些有效就业的增长使该市经济的收入总流量增加(注意:总需求是收入的函数),于是新的流程便得以形成和循环流转起来。这就是鹤岗经济在“九五”期间得以高速发展的奥妙所在。
过渡时期的地租分配
鹤岗市政府在大规模启动城市住宅建设的初期(即1996年至1998年)全部减免了当时应有的24项收费,并对住房用地实行了零地价,这涉及到一个住房商品化过程中的地租溢价及其分配问题。如何处理这个问题,关系到住宅供给的有效程度。
众所周知,我国城市住宅原先实行的是数量配给、福利分房的体制,住宅消费的收入不在工资收入之中。自1978年之后,各种消费品不断地商品化了;住宅商品化在近十年也不断加快,然而与住房配给相对应的收入货币化进程却明显滞后于住房商品化进程。这是房价高、收入低(所谓的3:1至6:1的法则)这一矛盾的基本根源。不解决好这一问题,住房的有效供给就很难较快地增长,住宅对整个国民经济增长的潜在强拉动力也就无法实现。
1995年鹤岗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收入约为2000元左右,3口之家总计年收入约为6000元左右,以6:1计,房价约为36000元。按人均10平米居住面积算,总计为30平米,折合建筑面积60平米(30÷0.49)。按当时1400元/平米价格计,房价为84000元,相当于户均年收入的14倍;如以房改后的600元/平米的价格计,房价为36000元,是3:1至6:1法则的上限。显然,前者明显超出了当时城市居民的收入承受力。这正是“八五”期间每年建四万平米住房还闲置和积压的原因。
鹤岗市政府在房改初期的零地价政策,实际上是把住宅商品化过程中的地租显化溢价的一部份分配给了广大城市居民,以此弥补了房价和当时工资收入之间的巨大缺口,这就为过渡时期的住宅有效供给的高速增长扫除了一个根本性的障碍,并由此带动了全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初看起来,这似乎是地租的流失,其实不然。
一来,级差地租应为公有,其实质是应为全体公民所有,而非为少数国人所有。就此而言,由于鹤岗房改惠及千家万户,故地租并未流入少数个人之手。
二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就业岗位大量增加,居民收入普遍增长,城市生产和生活环境不断改善;城市整体价值也随之增殖,级差地租还会产生新轮次的更大增值。这些都可以通过适当的税费科目回到政府之手,以再用之于全体居民(鹤岗市政府在1999年之后恢复了十一项收费)。但若没有第一阶段的零地价政策,而后的地租溢价全都是画饼而已。将予取之,必先予之,此之谓也。
三来,鹤岗原是一个穷市,无法实行某些地方对房价与收入之间的缺口采用货币补贴的办法;因此,零地价政策也可以说是实出无奈。
总之,零地价政策,使鹤岗市在低收入阶段,大规模启动了城市住宅建设,为经济发展的转型赢得了一个大先机,使公平和效率相得益彰,可谓一着棋动,全盘皆活。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221页 - 基础循环与发展方式跃迁

近些年来 ,信息技术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推动了生物技术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1世纪二三十年代,随着工业产业时代的终结,即将来临的是生物产业的时代——一个生物产业化和产业生物化的时代。整个人类的发展方式将出现一次整体性的跃迁。
工业产业时代的基础,建立在石油、煤炭、金属和非金属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的一次性掠夺式开发利用上。开发利用矿产等不可再生资源,大规模的企业组织形态是先决条件,集中资金、人力、物力的所谓资本主义“大工业”由此而来。这些有限资源,在全球的分布是很不均匀的。因此,帝国主义的殖民、跨国公司的扩张应运而生;而且,围绕着石油等“战略资源”衍生出一系列民族与民族之间、国家与国家之间、集团与建团之间经济上、政治上、军事上错综复杂的关系和没完没了的冲突。中东产油国家经济政治上的任何变动,马上影响西方列强的国家安全,就是典型的一例。这些千百万年乃至上亿年积累沉淀的有限资源,从整体上说,再有50到100年的时间,将会逐渐消耗殆尽。它们用玩了就没有了,来晚了就轮不上了,这是掠夺性的西方工业产业时代的致命伤。随着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西方掠夺式发展方式日益走向尽头。代之而起的计算机推出的信息产业市道,其原料是沙粒,俯拾即是,计算机推动的是生物产业时代的到来。与掠夺式的工业产业时代的本质区别在于,生物产业时代建立在对可再生资源的重复利用的基础之上。
其一,以现代的太阳能高效利用方式为依托(例如非成像光学技术可使地球表面 阳光辐射强度提高几千乃至上万倍),被称为超级太阳炉),对生物、物种资源进行全面深度开发,使广义的农林牧副渔业成为新时代的主要资源基础,辅之以新型材料产业的开发和运用(如碳化硅、氧化硅的陶瓷基复合材料),逐步替代原有的可耗竭能源和矿物产业,使整个社会的资源基础重新建立在可更新能源之上。
其二,以生物化学、基因工程和智能加工系统为核心,形成小型的高效、无废弃物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体系;对上述可更新资源的产出和新材料进行加工;形成新型的制造业,替代传统的,以不可更新资源为基础的制造业。例如,森林化工系统可由木材制取人造丝,可以替代许多石油化工的纺织原料,如聚酯涤纶和聚丙乙烯等。
其三,在可再生资源、技术和产业的基础上,形成一个范围较小的社区(如县、乡)内,就可做到基本的资源、技术和产品的内部自主循环、回收、重复利用,乃至再生。以集中分布的矿物能源而产生的商品分配功能为基础的传统商业,将被限制在极其有限的范围里;传统商业和银行将为无库存、占地极少的信息化的网上商业和银行所取代。同时,运用现代化的高效通信手段(如光纤和卫星),以信息流动替代大部分人流和物流;促进和实现教育(包括高等教育)的分散化和普及化(如网上远程终身教育),由此形成的新型的第三产业。
其四,在可再生资源、技术和产业的基础上,逐步扬弃一集中化的管理技能和科层体制为基础的组织形态;具有不断重组灵活性的小型化的新型经济组织应运而生。组织内部合作、互惠是的全员参与和管理具有更高的效率。通过新型组织内部公平和效率互补的共生的基本途径,在社区内实行政治和社会的自制和民主管理,顺理成章,水到渠成。
以上述四点为特征的后现代城乡复合区域的社会肌体中,环境、生态和人类的生存发展不再是竞争的,而是互补的。可以设想:在这样的区域内,周围都是林木灌草,城镇中有一林草为原料的化工厂和食品厂(运用生物化工技术分解林草等生物质能,转化为单糖,作为新型食品加工系统的原料),太阳能或生物能源供应系统,以及循环供水系统和废弃物循环利用系统。这样的社区将与自然界的生态循环复合为一体,它不仅不破坏自然循环,而且能从加强和改善自然循环中获利。
比起石油、煤炭等不可再生资源,太阳能资源、风能资源、水能资源与生物资源在全世界的分布是分散的和均匀的,而且可以再生和重复利用。不存在用一点,少一点,来晚了就没有了的问题,用不着高度集中资金、人力、物力的资本主义“大工业”,也犯不上你争我夺,用不着为了争夺普照的太阳能,非锝打的头破血流,你死我活不可。相反。这是用的着的倒是:中国悠久的“桑基鱼塘”所体现的“天人合一”的经营哲学;弥补自然界的缺憾,“赞天地之化育”的博大精神;人与人、人类与自然之间和谐共生的“天下大同”的仁爱之心。“平物我之情,而”息天下之争,此之谓也。
2000年4月22日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149页 - 住宅经济概观之三——有效供给创造需求

城镇住宅产业具有吸纳就业的巨大潜力,它完全可以成为我国今后经济增长的第一推动力。但是相对于收入而言的过高房价严重阻碍着住宅产业的发展和就业的巨大潜能的实现。道理很简单,房价过高,大多数人就买不起房、租不起房;住宅产业规模的扩张就受到制约,其吸纳就业的效能将明显减弱;由此,收入水平的增速将受到限制,这又进一步限制了住宅产业的发展。这样,供给—就业—收入—需求—供给流程将陷入不良循环之中。反则,反之。
.........
总之,在我国目前发展阶段,对于像住宅这样的大众消费品,如想使其尽快发展起来,要务是尽可能地在经济的范围里降低其门槛(零低价和年租制度大幅度降低了住房消费门槛),使大多数人能住的进来,消费的起。如此,城镇住宅产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吸纳就业的巨大潜能才能得以充分释放,就业总水平和人均收入才能持续增长,税基和税源也就不断产生和扩大;城市就会变成不断增值的财富源泉,而这正是成功地运营城市的关键所在。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167页 - 住宅经济概观之四——“拟城市人口”城市化的流程

农民进城,在完成从拟城镇化向城镇化的转化过程中,对城镇住宅产业将产生巨大的需求,这部分需求将成为未来我国城市化过程基本完成之前城镇住宅需求的主体。在这一转化过程中,城镇房地产价格是制约其速度和质量的主要因素。由于城镇住宅市场价价格制约所导致的城市化进程的减缓或城市化质量的降低,将反作用于城镇的房地产市场,巨大的潜在需求将难以转化成对其的有效需求,使其难以形成良性的互动。
城镇住宅市场价格持续上涨的态势,从“拟城镇人口”城镇化的角度看,这种态势加速了农民的边缘化,这对于我国加速城市化进程来说,绝对是有害的。在我们正致力于拆除城乡分割的体制性篱笆的同时,事实上正在用高房价筑起一道经济城墙,将农民挡在了城外,而这将严重损害我国经济发展过程的潜能发挥和质量提升!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132页 - 住宅经济与新的经济主导循环流程

城镇房价居高不下的的状态将会对住宅产业和经济发展产生什么样影响呢?简而言之,那就是降低住宅产业的增长速度,进而降低国民经济的增长速度。粗略的说,以40%的贡献份额计算,住宅产业增速每降低2.5个百分点,将使GDP的增长率下降1个百分点。那么本文开篇是所描述的前景将无法实现。
其逻辑和机理是:相对于收入而言,房价过高,抑制了住宅需求,将使得多数人买不起或租不起相应的住房,或者只能买和租小旧房;于是住宅产业的市场难以加速扩张,其增速只能放缓(供给受到抑制);这对住宅产业所能带动的几十个产业的市场和增长将发生倍乘性的紧缩效应,与此同时,由住宅产业吸纳的就业的规模也无法达到应有的水平,相关产业的就业扩张也受到不利影响;最后收入与支出的总水平也将受到抑制。这是一幅不良循环图景。反之,在原有的收入水平上,降低房价,将刺激住宅需求扩张,随之导致住宅供给扩张,然后是就业总水平不断提高,最后是收支总水平加速上升,刺激住宅需求与供给进一步扩张。这是一幅良性循环的图景。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118页 - 住宅对产业的影响

住宅的产业链特别长,他的生产流通和消费,直接对几百大类几万个品种的产品提出需求,它与建材、冶金、化工、纺织、机械、仪表、公用事业、金融保险、家用电器、商业服务等近百个部门的经济活动密切联系。
住宅产业通过“后向联系”(拉动),即住宅产业作为需求市场,带动钢铁、建材、森工、机械、化工、陶瓷、纺织等产业的发展;它通过“前向联系”(推动),即通过住宅的开发和建设,直接推动建筑、装饰、通信、电力等产业的发展;它还通过“旁侧联系”(扩散),影响到家用电器、厨房用具、家具、商贸、服务业的发展。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291页 - 工商业调整与陈云模型

在1949年底到1950年初,横行中国十数年的恶性通货膨胀被治服了,用时不过半年,实为经济史上一大奇迹。但由此又引出新的问题,由于当时为打破通胀的恶性螺旋上升,财政和金融等方面紧缩力度很大,致从1950年3、4月份开始,货币流通量减少,流速降低,接着而来的是私营工厂停工,商店歇业,市场萧条,工人失业激增。......这是一种什么局面呢?这是通缩,是经济萧条。真可谓前门打虎,后门进狼。
当时,工商业困难的一个主要表现是产品卖不出去。因此有人认为工业品生产过剩了,断定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扩大,主张从降低工业品价格促销入手来解决问题。可以设想,那时如果按照这一思路来操作,必将出现恶性的通缩螺旋上升,讷么中国经济将陷入更加严重的萧条乃至衰退状况。
........
对于这样一个两难局面,陈云见人之所不易见,为人之所不易为,胜人之所不易胜。在1950年4月出召开的七大城市工商局长会议上,受邀参加的工商业资本家纷纷反映存货过多,希望准许出口外销,各地工商局长则反映农村土特产品没有销路,希望政府收购。陈云了解到这些状况后,明确指出这是十二年战争和通货膨胀使城乡物资交流阻塞所造成的后果,商品不是过多而是过还少;并当即命人指挥各地开展城乡物资交流大会。这样,陈云就敏锐的把握住了城市过剩的工业品和农村没有销路的土特产品之间的内在联系,即农产品收不上来,农民手里没有钱,工业产品也就销不出去;通过重建和发展当时已基本不存在的城乡贸易流程这一关键环节带动了整个经济链条。
......
针对当时要求降低工业品价格,以缩小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的意见,他指出:现在的问题,不是把每匹布的价格降低几毛钱,以减少农民的一点支出,而是如何尽快恢复和搞活城乡物资交流,使农民手中的农副土特产能尽快卖出去,以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购买力。
.......
陈云在1950年11月的一次会议上,对这个问题作了进一步阐述:“扩大农副土产品的购销,不仅是农村问题,而且也是目前活跃中国经济的关键。半年来的财经工作完全证明,城市繁荣是农村经济转动的结果。农副土产品卖出去了,就增加了农民的购买力,促进了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减少或消灭城市失业现象,城市购买力也跟着提高;工商业繁荣,又增加了国家税收,减少了财政上的困难,物价更趋稳定;这样进一步促进工商业的发展,打击投机,使城乡交流更趋活跃,这是一连串的收获。因此,我们说扩大农副土产品购销,是目前中国经济中的头等大事。这段话清楚的表明,陈云已从用扩大城乡贸易治理暂时的通缩,进一步将其推广到恢复和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完成了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乃至用其能动的指导新的实践和飞跃,三年经济恢复工作的成功,即其明证。“头病腿治”,打通经济机体的经络循环,如此医国圣手,令人心神往之, 追昔抚今,令人不甚唏嘘。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217页 - 一、基础循环与发展方式跃迁


实际上,生物的物质、能量循环(或流转)是由保持相对平衡的功能单元所组成的系统,它把进入本系统的各种物质转化为有机物和被机体排出体外的代谢产物(本节的描述详见〔4〕)。
可用一个由生物圈的三种基本功能单元——生产性生物、消费性生物和还原性生物,组成一个简化的循环系统;并分别用A、B、C来表示上述三种单元(为简便起见,在下述分析中未涉及水、氮、磷、氧等基本循环)。
生产性生物代表植物界,它们在光合作用的过程中从大气圈吸收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氧气;此外植物还需要从土壤的腐殖土中吸收各种有机物(R)。生产性生物的活动可表示为A:(R、CO2)→(O2 WA),变换式中WA表示相应活动生成的植物物质。
消费性生物代表动物界,它们是异养生物,其生存需要消费植物物质和氧气(忽略食草和食肉动物的差别),同时排出二氧化碳;其活动可表示为:B:(O2 ,WA)→(CO2 ,WB),式中WB表示相应活动生成的动物物质。
最后,还原性生物(如细菌、真菌等)把死亡的动、植物转化为腐殖层中的有机化合物、以及有机矿物(M),如煤、石油等,这一过程可表示为C:(WA,WB)→(R,M)。
由上述各式可知,除有机矿物M外,A、B、C三个单元输出端的生命活动产物,与其输入端的产物完全相同。如把剩余物M忽略不计,则作为由A、B、C这些功能单元组成的生物圈(∑)的活动,可由下述更简化的“反应”式表示∑:X→X,其中∑=(A、B、C),X=(R,CO2,O2,WA,WB)。
另外,我们也可把生物圈本身∑看为:一种把A式(生产性生物反应式)左侧所隐含的太阳能转换成有机矿物M的太阳能转换器。如此,生物质、能的循环就可看为这种转换的一种机制;而生物圈的功能作用在这里可表示为E→M反应式(E为太阳能)。
整个循环系统越完善,特别是因不可逆过程的结果而退出循环的物质越少,地球上的生命进化条件也就越有利。有机物矿化过程(如煤石油等矿物沉积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自然循环失调率,仅占百分之几。以生物圈各种不同功能单元之间的交换过程为前提条件的物质和能量循环(或流转),保证着生物圈的存在及完整性。
在前农业社会里,人类以采集和狩猪为生。其主要特征是从WA和WB的年流量中取出一部分W供人类生存之用,如植物界可供食用的天然果实及一部分动物。只要W的年取出量不大于自然界中动、植物的年生长量,上述生物圈的质能循环与流转就可以正常持续下去。这个条件在当时的人口状况和消费水平下,是容易保证的,所以前农业社会持续的时间最长,要以万年计之。
然而,由于人类这个特殊的生物种群的总量不受一般食物链关系的制约;再加上人不能直接吃草,故而在生物圈的年生物总量中只有很小一部分可供人类直接食用;因此,随着人口的增长,前农业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不得不发生变革。
在农业社会里,原有的采集——狩猎附加循环(W)已不再居于主导地位,取而代之的是人工种植的作物和人工养殖的牲畜;这是一个新的附加循环,即(a,b)。虽然该循环的可直接食用部分的比例很高,但整个生物圈的年生物总量却有所降低(如因过牧、滥垦)。尽管如此,它仍与原有生物圈的质、能循环方式相去不远;因此,农业社会持续的时间也相当长久,要以千年计之。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农业社会的生产和消费方式也不得不发生变革。这时候,工业社会登场了。在这个社会里,原有的附加循环(W)和(a、b)全都退到了次要或无足轻重的地位;代之而起的是一个不具循环或流转特征的开环生产——消费系统(m)。它的基础是在地质时间尺度里积累下来的矿物和能源。对于人类而言,这些矿藏全是可耗竭的;尽管它们中的很大部分(m)仍是生物圈E→M反应式中的产物。简言之,工业社会这个生产——消费系统(M)是靠消耗没有或来不及补充的库存物资或靠吃“本金”来过日子的。
工业变革对生物圈原有的质能循环影响很大,其中最重要的影响是它极大地降低了其年生物总量,这从森林面积的大幅度减少可见一斑。另外,从能量利用的角度来看,工业社会的生产——消费系统的能量效率是最低的;例如,在前农业社会和农业社会里,用不到一卡的矿物卡路里能便可生产出一卡食物能;但在工业社会里却要为此投入10卡矿物能。这正是人们所说的“石油农业”和“石油社会”的形象数量表征。在这样一种能量收支极不平衡的状态下,且人类种群总量又高达60亿人以上,工业社会的寿命只能是前述三个社会中最短的一个,看来它的持续时间只能以百年计之。
旧的工业化之路是从减弱生物圈质能循环中获“利”,是少数人发达和现代化之路,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是一条死路。新的发展之路则要从加强生物圈质能循环中获利,即要把旧技术体系下形成的生态和生产、生活三个子系统的竞争关系扭转过来,通过更新重整技术体系,使上述三个子系统变成互补的良性耦合扩展的循环体系。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28页 - 关于“三农”问题的几点再思考

中国农业的大变局体现在,我国几千年来以种植一年生粮食作物为主的农业将发生巨大的变化,畜牧业将成为农业的主导,并且"人畜同粮"的畜牧业生产方式将被"人畜不同粮"的生产方式所取代,多年生的饲料作物的种植将会取得较快的发展,这将彻底改变我国的食物生产方式。再进一步说,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以粮、草、秸杆等大农业产品为原料的新能源、新化工正在蓬勃兴起,方兴未艾,为大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前景。
城乡关系的转换意味着农民向城市的大幅度转移。没有城乡关系的大转换,我国农业实现历史性的转折就难以实现。这是因为,在旧的城乡格局之中,大多数人住在乡村里、挤在农业上,以畜牧业产品为主导的食品消费新格局就难以真正形成;"人畜同粮"的农业旧格局与城乡关系的旧格局,其实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同时,没有城乡关系的大转换,"三农"问题就难以得到根本的解决,或者换句话说,"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同农民进城并且成为新的城市居民联系在一起的。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35页 - 大农业的发展道路:为农业生产开辟更广阔的天地

观察我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发生的变化,我们这里所提出的大农业,其外延和内涵都更进一步扩展了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概念,而将农业生产看着是一种广义的资源的获得。尤其是在以石油为代表的化石能源价格高涨的状况下,以及为保持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京都议定书的实施,都使得以广义农产品为资源的能源、化工生产从理想、实验成为现实。

从目前国内国际科技、工业发展的状况看,农产品已经广泛地成为了能源、化工生产的原料。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燃料乙醇的生产和推广使用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例子。种能源、种塑料已成为大工业生产的现实,秸草灌木将俱成神奇。特别要指出的是,在不太久的将来,亩均产粮多少的农业效率概念将会被亩均生物产量多少的大农业效率概念所取代。
大农业的观念,使得农业生产的目的从满足全社会食物需求扩展到了为全社会的生活和生产提供资源、农业生产的范围也从20亿亩耕地扩展到包括60亿亩草场和20亿亩林地。从大农业的观点出发,大农产品加工业以及相关的产业将有可能成为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它也使得我们可以有更开阔的视野来分析和观察我们所面对的三农问题,以寻求符合我国经济发展规律的解决办法。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3页 - 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在哪里?

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实现农业格局的大转换,绝不是使现有多数人口仍旧滞留在农村,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农牧产品供给潜力。只有通过城乡关系的大转换,大幅度转移农村人口进城,使其进入新的高收入流程,才能打破低收入水平下形成的农牧产品的需求制约,也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农民问题和三农问题。大幅度转移农村人口进城,就必须加速城市化的进程,在这个进程中,我们面临着两个基本的问题:一是加速城市化的动力是什么?二是大量新增加的城市人口的就业机会在哪里?尤其是在我们已经面临着沉重的城市就业压力的前提下。我们认为,解决上述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逐步调整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模式,由出口导向向内需拉动转变、由加工制造业主导向城市化进程带动转变。
.....
以城市化带动我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内在需要和国际经济环境变化的历史性选择。大规模的城市化和高水平的城市生活,将为内需发展型的资源工业提供巨大的发展机遇,后者将为前者的水、电、气、热、冷等物质需求提供坚实的基础;资源开发工业将替代出口导向的轻型加工制造业,成为内需拉动型发展方式下工业发展的主角,而资源开发工业与城市化两者本质上就是不可分割、相辅相成的。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城市化进程有着天然的、密不可分的联系,第三产业将成为吸纳大量新城市人口就业的主体。

城市化的加速必然伴随着大量农民的进城(这一趋势已经发生),但这仅仅意味着就业地点的变化,进城并不意味着定居。从进城到定居是一个过程,是就业、消费、居住流程的一个转变过程,只有农民真正融入城市高收入流程,才能真正完成从农村居民到城市居民的转换,才能形成新的农牧产品消费格局。也只有如此,才能达到减少农民,并通过农业生产的大变局,提高从事农业生产居民的收入,从而解决三农问题.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的笔记-第122页 - 城乡住宅建设与消费的差别

就目前以及今后情况看,就业和定居分离的迁移模式的成因,除了有城镇户籍制度等方面的限制因素外,日益重要的影响因素是相对于农村外出打工人口的收入而言,城镇房价过高,戏言之,所谓“米珠薪桂,居大不易”。也就是说,农村外出人口在城镇就得了业,但买不起房,定不了居。于是,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在城镇打工挣钱,在农村定居盖房,即就业和定居相分离。
对于每个住房单位而言,我国目前城乡住宅建设及其对相关产业的影响力有着很大的差别.......在当前这个阶段,相比于农村的住房建设,在城市多件一个单位的住宅,其对住宅产业自身和国民经济的影响力要比农村高出数倍。
未来我国城镇住宅市场的需求主体是由农村迁入城市的人口;而一平方米的住房建在城市、还是建在农村,其对住宅产业自身及相关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拉推动力要相差若干倍。因此,“拟城镇人口”的居住消费模式将减弱城镇住宅需求及住宅总需求的强度,从而弱化住宅建设与消费对国民经济增长的拉推作用,最终减缓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
以自然村(原来的小队)为单位,、居住极为分散的农村居民提供一定水平的公共服务和公用设施(教育、商业和金融网点 、水、电、气、热、通信、垃圾和污水处理等),其单位投入成本将比城镇大的多。同时,随着日益增多的农村人口迁入城镇,这部分投入将有相当部分变成沉没成本。


 为了多数人的现代化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