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部之乱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550245789
作者:朱岳
页数:167页

内容概要

朱岳,1977年生,毕业后先做律师,后转行从事编辑。曾出版短篇小说集《蒙着眼睛的旅行者》(新星出版社,2006)、《睡觉大师》(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爱好哲学,曾发表“哲学随想录”,收入《多元 2010分析哲学卷》。

书籍目录

原路追踪 1
默片人 23
说部之乱 27
黄金 41
词隐 45
儿子 53
星际远征 55
食竹记 67
写作计划 69
再见 81
泽尔尼克之死 85
救鱼 95
咽牙 99
仙药、黑人、月亮 101
古老童话 109
迷宫制造大师 111
双眼 127
隐士游戏 129
草原礼貌 137
在海边 139
鱼腹 147
白发 151
回信 157
四元素 159
后记 165

作者简介

他们想在那一切不外是谜的地方找到答案。
——帕斯卡尔
本书收入朱岳24篇未曾结集出版过的小说。
小说控制人类造成的末日危机;文学阅读可以转化为战斗力的 微型宇宙;词语之间的战争与玄秘境界;迷宫制造大师之间的疯狂竞争……稀奇古怪的发明、志趣诡异的怪人、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 小说以独特的风格,丰沛的想象力,创造出—个个怪诞而富有诗意的世界。
..........................
※2015获得荣誉※
★ 豆瓣读书2015年度榜单/中国文学
★ 荒岛图书馆岛民选出的2015年度书单
★ 方所2015年度十大好书
★ 新京报2015年度好书入围/新京报书评周刊上半年好书榜
★ 凤凰好书榜2015年度优秀小说30种
★ 南方都市报阅读周刊2015年度百本好书
★ 金华晚报2015年好书榜
★ 百道好书榜2015年榜/文学类TOP100
...........................................
※作者 × 书评人 × 媒体推荐※
“幻想”是博尔赫斯小说最重要的关键词之一,而在想象力方面,朱岳无疑是一位高手,大概用“惊人”二字形容也并不为过。他在小说里描述了各种稀奇古怪的发明、志趣诡异的怪人、子虚乌有的历史事件,而这些令人兴趣盎然的杜撰和想象常常又被涂抹上一层幽默色彩,其效果十分有趣。
——著名书评人,比目鱼《刻小说的人》
我很喜欢朱岳的文字,简练、轻快,且充满自信以及对读者的信任,这些恰恰都是短篇小说弥足珍贵的品质。
——青年文学批评家,张定浩《批评的准备》
朱岳小说中的潜规则常常建基于高度的智性或超凡的想像,对于读者而言,它是一种邀请,也是一种挑战——读者有时不得不如侦探一般,翻译这些潜规则。
——著名书评人btr


 说部之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2条)

  •     朱岳这个人很多人应该都没有听过,在没有读过《说部之乱》之前,我也是只知《说部之乱》,而不知朱岳。但是朱岳这个人名气不大,野心却不小。在《说部之乱》这本小说集的第一篇《原始追踪》中,作者就借书中人物之口说了这样一句话:知道吗,我追踪你很久了,我了解你的刀法,我还跑去请教巫师,但请教之后就觉得有点儿小题大做了。你主要读爱伦·坡、博尔赫斯的东西,对吗?之后说这句话的人又对爱伦·坡和博尔赫斯进行了一番诋毁,大意是依靠读他们写的那些没有营养的文章而学会的本事,都是一些皮毛,并不具备伟大的力量,接着他就要开始和主人公决斗。主人公整个过程中连哼也没有哼一句,他瞧不起这位挑战者,根本没有把他放在眼里,挑战者华而不实的刀法也丝毫难以伤及他。就像关羽斩颜良一样,主人公不费吹灰之力,将挑战者一刀劈死,送进黄泉。挑战者死的时候张着嘴巴,好像还要发表声明长篇大论,但是却一句没有说出来就死了。挑战者诋毁爱伦·坡和博尔赫斯,而深谙爱伦·坡和博尔赫斯的作品精神的主人公,轻轻松松地拿下了挑战者。所以我们不难猜测出挑战者死之前没有吐露出的话:饱读爱伦·坡和博尔赫斯经典并学以致用的你确实厉害!作者这样写,到底用意何在?很明显,他就是在比肩爱伦·坡和博尔赫斯。张文江在《钱钟书传》中写道,钱钟书的作品一开始就带有世界性的眼光,因而钱钟书其实是在平视毛姆。这是后人写的传记里面提及的,钱钟书本人并没有这样说过,甚至可能也没有这样想过。但是朱岳这个名不见经传的人,却在文学上,风风火火地要比肩爱伦·坡和博尔赫斯,其“狂妄之至”,可见一斑。当然这里面还有另一层意思。赵普第二次当宰相时对宋太宗说,老臣当年用半本《论语》帮太祖平定天下,现在要用后半部《论语》帮您治理天下。朱岳读了点爱伦·坡和博尔赫斯的书,就敢像赵普一样出来卖弄,那么,他做到了吗?或者他能做到吗?在《说部之乱》之前,如果不出意外,国内是没有类似的作品问世的。在古代,我们有《聊斋志异》这样的短篇合集,但是在现当代,这类作品很少,即便有,也应该没有《说部之乱》这样绚丽诡异、怪诞而又充满想象力的作品。所以说,如果要给《说部之乱》定位,那他可能就和《盗墓笔记》之于盗墓类作品、《诛仙》之于玄幻类作品一样,具有某一领域中的开创性的作用——但是当然,《说部之乱》在文学上的意义,要远远大于《盗墓笔记》和《诛仙》。《说部之乱》还有一个特别鲜明的特点,即技巧性写作要大于故事性写作。所以我们在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往往读着读着,突然一篇小说就不明所以地写完了,至于结局是什么样子,我们都没有想到、甚至也没有读懂,因此在阅读的过程中会经常有意犹未尽的感觉。我们通常读一本小说,其实是在读什么?当然是读一个故事。但是《说部之乱》另辟蹊径,它不跟你比故事性,而是比写作技巧,所以你会发现整本小说里面没有特别华丽的辞藻堆砌,没有真真切切的故事,而是全由平实的语言通过一定的技巧写成的创意短篇。这种技巧性地写作方式,在国内也不多见。朱岳对此自然有他自己的看法,在《回信》这篇里面他这样说道:你让我想想经历过什么奇怪的事,提供给你做小说素材,我想趁此机会跟你说说我的想法。我认为小说创作不应该总是去找怪事来写。你似乎一直很迷信想象力,但是如果你的阅读面足够广,你会发现你想到的很多东西,远在古代就有人想过了。况且,以想象力取胜,是“拳打少壮”,靠它能源源不绝地一直写到暮年吗?而写法平实的作家,进入老境还会有佳作问世,那不是硬想出来的。在《写作计划》中朱岳对自己的技巧性写作计划进行了详细地介绍,结合上面的这段话,不难总结出朱岳的写作观。朱岳认为,如果想依靠充满想象力的“故事”来写作,那肯定会江郎才尽的,更无法成为大家,他的言下之意就是,通过相反的方法,就能收获相反的效果。尽管在这里他继续给自己吹个一个牛皮,但是也还算是能够自圆其说。假如我们理性地去思考他的这番话,会发现它确实是正确的。朱岳在这段话里面也一直在说,不要迷信想象力,这是就他的写作观来讲的,但是当你读《说部之乱》时就会发现,书中的奇思妙想我们长这么大可能闻所未闻,比如在《原始追踪》里面,人们通过吃书就可以获得功夫,吃的书质量越好、越厚,获得的功夫就越大;在第三篇《说部之乱》中,人们则得了一种怪病,不停地大段大段地背诵小说中的段落,人类并因此而面临灭绝的危险;《草原礼貌》这篇小说极其之短,但是却透过狮子极其猎物之间的一句“对不起”和一句“没关系”,道出了自然法则……尽管不是每一篇都可以成为经典,但是总体上来说,这本书的几乎每一篇都会带我们进入一个神奇的世界。从上面几点来说,朱岳作为一名纯粹的中国人去比肩爱伦·坡和博尔赫斯,确实是做到了,至少在某种意义上做到了其中的一部分。而他的勇气不仅体现在这本书的创意上,还体现在自身的精神上——据说《说部之乱》遭受出版社的多次退稿,原因可能是“不成体统、不知道在写什么”。但是朱岳从来没有放弃过,一直在寻求出版机会。就像当年《平凡的世界》被两次退稿,之后又被高瞻远瞩的编辑看中才得以出版,最后被证明是经典一样,《说部之乱》在出版之后收获了很多好评,成功入围了15年的新京报年度好书。
  •     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朱岳在这个庞大的题目下,我写下一些不成系统的思索,许多地方不够准确。但这也并非一篇好读的杂文,它需要特别有耐心与宽容心的读者。1我认为不存在一种“私人的认知”。假如对世界的认知意味着“正确的认识”,那么也就表明存在一种规则,根据此规则才有正确与错误的区分。规则是属于一个共同体的,没有一种私人规则,因此也就没有私人的认知。所以谈论“认识”、“认知”、“了解”,就已经将我们卷入一个共同体,规则并不一定是一些条文,它体现于共同体中各个主体的相互矫正。我想,小说恰恰是一种无所谓正确或错误的表达方式,它从虚构出发,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假命题。它不是对事实乃至世界的表述,它使用叙述性的话语,却又超越了此类话语。那么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世界吗?2多年以来我一直纠结于到底有没有独立于概念的“客观存在”,譬如,如果我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太阳系”这样的概念,那么还有所谓太阳系这么一个东西吗?最近得出的结论是,“x是事实。”则意味着“x相对于任何认识者都是如此这般。”如果“并非x相对于任何认识者都是如此这般”,则不能说“x是事实。”但对事实的认识则总是相对于特定认识者(共同体)的,知识总是相对的。也就是说,即使人类自始至终没有“太阳系”这一概念,仍可能有太阳系;但是“有太阳系”,仅相对于有“太阳系”这一概念者才是知识。3我想,所谓“现实主义小说”,并非指陈述事实的小说,而是说它虚构而不歪曲、夸大。其实,意境比实境更为迷人。意境总是显现出一种空性,有点像是梦境。4有人说“当下”就是最“现实”的,但作为一个“瞬间”的当下恰恰是无法经验到的,因为“经验”本身就需要一个时段,一次经验起码已经包含了过去和现在。所以,“当下”在认识论上并不比“过去”、“未来”优越。5有时候我们假想一个外在于世界的视点,并以此为出发点,想象世界的整体,这往往导致谬误。以“永恒轮回”的想法为例,当我们设想宇宙历程不停重复的时候,就是假设了一个时间以外的视点,一个外在于宇宙历程的视点,在那里看着“事情”一次次发生。但不可能有这样一个外在视点。那么此类问题就肯定是不可判定的:“我们轮回到第几次了?”但这并不是说整个宇宙历程只能出现唯一一次,这里谈论“一次”、“多次”都没有意义。 6那么我们能否想象世界的整体?不存在一个脱离相互影响的视点,任何观察都是一种介入、扰动,都在改变世界的形象,同时被周围世界的种种因素所改变。所以无法给出一个完备、确定的决定论世界图景。我们对世界的描画存在一种逻辑上的制约。7再简单总结一下人与世界的关系,首先世界作为“对象”和人发生关系。其次,人是世界的一个构成部分,具有整体和局部的关系,“我”与“周围世界”是配套的。最后,从根本上看,人与世界万物具有一种通性,这种通性无法描述,因为描述总是建立在“差异”和“区分” 的基础上。从一般意义上讲,“了解世界”只涉及第一种关系,但另外两种关系似乎更为根本。小说写作是一个向内求真的过程,也许更多是基于后两种关系而形成的一种“体悟”。8对于世界、现实下断言,给出某种特别明确的世界观,一定是有问题的,世界扑朔迷离,相信没有哪个小说家能确切把握。9所有事物,从其与他者的关联来看,都是有缘由的,但将全部事物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就会发现此整体“无缘由”,由此无缘由,再看每一事物,也会洞察其“无缘由”。而我们恰恰无法将全部事物作为一个既定的整体来看,我们的世界图景总是残缺的、动态的。10我认为除了外感官,眼耳鼻舌身,还有一些内感官,比如我们可以区分做梦还是现实,这种分辨,不是基于用眼睛看、耳朵听,而是一种直接的分辨。内感官和外感官不是相互独立的,而是一个串联的系统。所有感官都在寻求令自身满足的刺激,同时也可能变得更为敏锐。我猜想,有一种专司审美的内感官,它与眼耳鼻舌身相联,又不能完全还原于它们。它确实能分辨出“美”。但我并不想把“美”设想为一种外在于时空的共相。它就蕴含于时空对象之中,由特定的内感官加以分辨。但作为一种“知识”,审美判断也是相对的,比之事实陈述,相对性更强。11想象不是“胡思乱想”,而是一种认识方式,它不直接描述现实是如何的,却通过给出一种可能情况,让人们意识到原来现实世界只是诸种可能世界之一,并由此发觉世界本身的形式特点和潜在规则。12假如爱因斯坦将相对论隐藏在一部小说里会怎样?13我把世界视为一个巨大的谜,但当我正襟危坐,试图去把握它的时候,总是不得要领,没有感觉。但在一些偶然时刻,它忽而掠过我的心头,却令我惊讶、不安。这大概就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那种“惊异”。维特根斯坦说,谜是不存在的。的确,谜不能作为一个问题被表达。“世界为何存在?”是一个假问题。小说写作也可以是把握谜的一种方式,不是去“认识世界”,而是体会世界作为谜的一面。但它也并非把谜表达为一个具体问题的方法,更非解决它的方法。写作只求更为深切地体会谜,并由此获得一份释然。14我写下上面的话,并非想为小说提供一种新的功用。我不想赋予小说任何“意义”、“价值”。这里没有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或许只暗示了某种方法……我预计它们从一开始就会被忽略,或者很快被忘记。(应 方所 之邀而写,收入《方所 NO:25》)
  •     昨晚看到豆瓣上有人在分享这本书,其意觉得有趣,于是立马找来便读。起初以为是长篇,顺着首篇剧情深入,兴奋地期待着一个或壮阔或绵柔的故事,然而读至一半,戛然而止。仔细回味后发觉,这确实是一个故事啊,懂不懂得其中意味,又是另外一回事了。阅读随后的十来篇时,跟首篇的感受是一样的。作者语言风格有些现代年轻小说作家的轻快诙谐,语句不晦涩。每个故事都比较小巧,然而脑洞很大,带点玄幻和迷奥,颇有不经设计,想到啥就下笔写啥的意味,管它科学不科学。开头几篇题材比较丰富,古今中外以及外太空都有涉及,往后几篇多类似山野妖狐奇谈,于我兴趣乏乏。这本书就像是看电影时口中的爆米花,在干正事之余,可以翻一翻解解闷。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很多文学幻想,可以安利给文学青年读一读,搞不好清高的文学青年读完后,为了反驳作者,为文学讨说法,写出另一本文学幻想小说
  •     【2017No3】第一次看这类文学幻想类型,森森地觉得作者脑洞很大,本人一下子难以适应,虽然前几个故事还挺喜欢,还是决定合上书本缓口气……
  •     喜欢脑洞
  •     好像看完了又好像没有看完,这种薛定谔的读真的是太秃顶,啊不对太朱岳了~
  •     我喜欢单纯讲故事的,就像阿城,但是我不喜欢这样隐晦和不明就里的故事,就像学佛,总要你去努力地悟,没到那个境界,所以打不了这个分数~
  •     太迷人了,欲罢不能地一口气读完了。尤其喜欢说部之乱,词隐,写作计划,迷宫制造,双眼等几篇。
  •     作者脑洞大得可以。喜欢第一篇,读过的书可以变成你的技能水平,idea赞
  •     脑洞真的是大到惊人!哇这个脑洞真的是服气。
  •     喜欢!要买全集!
  •     有两三篇还不错,但是开脑洞和写出好的文学作品还差十万八千里呢。有的作品莫名其妙,叫人怀疑写作者的态度。
  •     太迷人,乌立波的继承者。“Horseman, pass by!”出来的时候已经彻底被放倒了。
  •     深刻,哲学
  •     ?!?!
  •     天马行空 趣味横生 想象的过山车 脑洞的万花筒 很有意思的小说 文笔中能感受到作者对于文字、小说的热爱 除此之外文中竟然还有作者对于写作技巧与心得的说教 像是一篇午后闭上眼的冥想随笔
  •     每个故事都是无意义的有意义,可爱。
  •     诡异惊奇的让我以为作者嗑药了
  •     哈哈哈哈哈,我真是好喜欢朱岳!读到脑洞大开眉飞色舞辗转深思拍案大笑毛骨悚然~以及,最后的后记真的已是他最好的注解。
  •     有伍迪艾伦的影子
  •     可能是我理解力不够,就是文字和逻辑挺天马行空的,待心静了再复读一遍看看。
  •     不疯不成魔,不悟不成佛
  •     去年的时候在豆瓣上看到了试读版本。今年看了全册。只能说,好看到炸裂!!!
  •     精彩。“假如一件事本身渗透出诗性,在叙述时,修辞上就该避免渲染。写诗是制造一个语言里的诗性事件,小说却是对诗性事件的模拟。”《写作计划》有几个计划太有趣了让人手痒><
  •     可能还是我文化修养不够,确实不太喜欢这种类型的小说
  •     行文简洁流畅,比如《写作计划》等的不少短篇写的很有趣;《迷宫制造大师》《说部之乱》等能看到很多对卡尔维诺、博尔赫斯的致敬甚至戏仿
  •     牛逼的高级掉书袋派传人,关于文字小说和写作计划的那些都很惊艳,有几篇没搂住
  •     想象力太超群了,叹为观止,相见恨晚!而且超有画面感,每一篇我都想给画一幅暗黑的画出来。
  •     那种好像有意要用一次次失败摧毁自己的理想主义却又总也摧毁不了的人 原来博尔赫斯读过施耐庵的书还写过关于施耐庵的文章
  •     迷宫制造大师好喜欢。
  •     从香港回来的航班上除了睡觉就是看完这本光怪陆离的书。
  •     有趣
  •     对文学很敬畏
  •     因为这个跑去看《芬尼根的守灵夜》的只有我一个人吗(笑哭)
  •     一边看一边想 作者是做了多少光怪陆离的梦 才会有这么光怪陆离的故事
  •     像作者说的一样,这是一本幻想文学。实验性质很浓。几个故事确实很不错,很诡异,很出人意料。但总的来说离现实很远,不太走心。
  •     21世纪已经快二十年了的今天,一个作者居然还要为写出了一部分读者看不懂的作品而辩解一番,我觉得这是很悲哀的事。我乐观地断言:这是仅在中国才会有的事情。
  •     天啦噜 我好多都没看懂
  •     梦呓
  •     好独特的观感
  •     灵动的意象画
  •     看了《原路追踪》和《说部之乱》两章,好看有深意
  •     读不懂阿…作者想象力实在惊人,完全跟不上他的点,倒是挺喜欢《词隐》那篇。
  •     大多数篇章觉得很无趣
  •     只有第一篇感觉尚好。
  •     100 语言简洁,有的脑洞好大好大
  •     有几个故事好棒啊 最喜欢《鱼腹》和《草原礼貌》
  •     当你纠结有无意义时 已经失去了一个美好的清晨
  •     作者脑洞大如黑洞啊,哈哈哈
  •     读完一脸懵逼,很少读幻想类的作品,有些脑洞确实大但感觉完全有点儿为了幻想而瞎写的感觉啊。特别是《再见》,看完我只想说,我有橘麦麻皮不知当讲不当讲。
  •     一口气看完。真是一个脑洞清奇的人。
  •     还是不太能接受这种异类小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