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习录全鉴(第2版)

出版社: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1
ISBN:9787518001521
作者:王阳明
页数:336页

内容概要

王阳明,名守仁,字伯安,浙江余姚人,生于公元1472年,卒于公元1529年。因曾隐居绍兴会稽山阳明洞,后又创办阳明书院,所以世称阳明先生。后世一般称他为王阳明,其学说世称“阳明学”。他死后,明穆宗诏谥文成,故又称王文成公。
迟双明,笔名东篱子,男,1968年生,河北省邯郸市人。1992年毕业于吉林大学中文系,现任北京鸿图巨基公司总编。主要作品有:《首席执行官》、《诸葛亮日记》、《边读边悟<菜根谭>》、《听李叔同讲禅机得潇洒人生》、《读史有学问全集》等。

书籍目录

◎ 钱德洪序——成书之缘 /
一、徐爱录——心即是理
◎ 1徐爱引言 /
◎ 2亲民与新民 /
◎ 3至善是心之本体 /
◎ 4求孝道于内 /
◎ 5此心纯乎天理之极 /
◎ 6知行合一 /
◎ 7行是知的功夫 /
◎ 8格物致知,止于至善 /
◎ 9尽心即是尽性 /
◎ 10身之主宰便是心 /
◎ 11去其心之不正 /
◎ 12知是心之本体 /
◎ 13“礼”即是“理” /
◎ 14天理人欲不并立 /
◎ 15虚文胜而实行衰 /
◎ 16务本尚实,反朴还淳 /
◎ 17因时致治 /
◎ 18事即道,道即事 /
◎ 19孔子删《诗经》 /
◎ 20徐爱跋 /
二、陆澄录——格物无动静之分
◎ 1主一之功 /
◎ 2念念存天理 /
◎ 3相下得益,相上遭损 /
◎ 4人心天理浑然 /
◎ 5心如明镜 /
◎ 6义理无定在,无穷尽 /
◎ 7人须在事上磨 /
◎ 8下学与上达 /
◎ 9唯精唯一 /
◎ 10知行不分 /
◎ 11以循理为生 /
◎ 12三子是有意必 /
◎ 13志与功 /
◎ 14心即性,性即理 /
◎ 15理不容分析 /
◎ 16反省慎独 /
◎ 17性、理关系 /
◎ 18省察与克治 /
◎ 19非鬼迷,心自迷 /
◎ 20定是心之本体 /
◎ 21孔子正名 /
◎ 22毁不灭性 /
◎ 23有是体即有是用 /
◎ 24阳明与易经 /
◎ 25存养夜气 /
◎ 26动静无端 /
◎ 27“道”无所谓上下 /
◎ 28仁者恻隐心怀 /
◎ 29权变之道 /
◎ 30自愿原则 /
◎ 31良工心独苦 /
◎ 32“治生说”误人 /
◎ 33阳明与道教 /
◎ 34克制私欲 /
◎ 35哭则不歌 /
◎ 36防微杜渐 /
◎ 37儒家与科技 /
◎ 38后天修养之功 /
◎ 39道无精粗 /
◎ 40私欲如尘土 /
◎ 41克己功夫 /
◎ 42道无方体 /
◎ 43阳明的自然观 /
◎ 44随才成就 /
◎ 45做学问要有源泉 /
◎ 46贯通古今 /
◎ 47心统五官 /
◎ 48一念发动 /
◎ 49静中体悟 /
◎ 50持其志 /
◎ 51圣人如天 /
◎ 52理在心性中 /
◎ 53已发与未发 /
◎ 54颜子没而圣学亡 /
◎ 55现成良知 /
◎ 56本体不动 /
◎ 57主客消融 /
◎ 58心外无物 /
◎ 59时时用力 /
◎ 60“格”为“正” /
◎ 61做功夫的目标 /
◎ 62孝悌为仁之本 /
◎ 63阳明批评佛教 /
三、薛侃录——一以贯之
◎ 1心之神明 /
◎ 2不假外求 /
◎ 3不能“只管求” /
◎ 4王朱异同 /
◎ 5纯乎天理方是圣 /
◎ 6朱子之悔 /
◎ 7侃去花间草 /
◎ 8为学头脑 /
◎ 9志向真切 /
◎ 10主宰常定 /
◎ 11不务空名 /
◎ 12以改之为贵 /
◎ 13道德实践 /
◎ 14体用一源 /
◎ 15不肯移 /
◎ 16善用俱是 /
◎ 17主体性觉醒 /
◎ 18体未立,用安从生 /
◎ 19在心地上用功 /
◎ 20立志贵专一 /
◎ 21无所偏颇 /
◎ 22居敬穷理 /
◎ 23知是理之灵处 /
◎ 24本体无一物 /
◎ 25戒惧慎独 /
◎ 26尊孟贬荀 /
◎ 27保全真己 /
◎ 28贵目贱心 /
◎ 29萧惠好仙、释 /
◎ 30真知即是行 /
◎ 31死生之道 /
◎ 32性、道、教 /
◎ 33解偏救弊 /
◎ 34功夫是恢复明德 /
一、答人论学书——知行合一
◎ 1特倡诚意 /
◎ 2与空虚顿悟之说相反 /
◎ 3功夫次第 /
◎ 4知行合一的理论基础 /
◎ 5阳明的进学路线 /
◎ 6合心与理为一 /
◎ 7学、问、思、辨、行 /
◎ 8格物致知说之意旨 /
◎ 9诚意、致知、格物 /
◎ 10道之大端易于明白 /
◎ 11知行合一之功 /
◎ 12拔本塞源之论 /
二、答周道通书——在事上磨炼
◎ 1心意之所向 /
◎ 2何思何虑 /
◎ 3圣人气象 /
◎ 4能实致其良知 /
◎ 5格物是致知功夫 /
◎ 6身体实践 /
◎ 7性气一体 /
三、答陆原静书——良知学说
◎ 1妄心与照心 /
◎ 2良知无起处 /
◎ 3精、一、理、气 /
◎ 4元神、元气、元精 /
◎ 5良知即是未发之中 /
◎ 6理无动者 /
◎ 7未发与已发 /
◎ 8良知的情感因素 /
◎ 9戒慎恐惧为良知 /
◎ 10照心妄心 /
◎ 11去欲存理 /
◎ 12儒佛之辩 /
◎ 13去此病自无此疑 /
◎ 14明则诚矣 /
◎ 15良知即是道 /
◎ 16乐是心之本体 /
◎ 17无所住处 /
◎ 18钱德洪跋 /
四、答欧阳崇一——万物皆备于我心
◎ 1良知与见闻 /
◎ 2在良知上体认 /
◎ 3素其位而行 /
◎ 4先知先觉 /
五、答罗整庵少宰书——正心诚意
◎ 1实有诸己 /
◎ 2古本之复 /
◎ 3不可不辨 /
◎ 4公道、公学 /
◎ 5不敢缕缕 /
六、答聂文蔚——人即天地之心
◎ 1圣人之治天下 /
◎ 2良知之学不明 /
◎ 3思以此救之 /
◎ 4以天地万物为一体 /
◎ 5彷徨四顾 /
◎ 6伏枕草草 /
◎ 7全在“必有事焉”上用 /
◎ 8必有事就是致良知 /
◎ 9天地间只有此性 /
◎ 10本体即是良知 /
◎ 11孝为人的良知本性 /
◎ 12良知乃无“执”之大知 /
◎ 13“尽心”三节 /
◎ 14至当归一 /
七、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贵在引导
八、教约——神而明之
一、陈九川录——戒慎恐惧在心念
◎ 1破数年之疑 /
◎ 2格物犹造道 /
◎ 3无欲故静 /
◎ 4虽闻见而不流 /
◎ 5在事上磨炼做功夫 /
◎ 6合内外 /
◎ 7只是粗些 /
◎ 8理障说 /
◎ 9人胸中各有个圣人 /
◎ 10功夫愈久,愈觉不同 /
◎ 11人人自有 /
◎ 12委曲谦下 /
◎ 13只要解心 /
◎ 14事上为学 /
◎ 15有诗别先生 /
◎ 16伤食之病 /
◎ 17学知与生知 /
二、黄直录——阳明四句教
◎ 1学存此天理 /
◎ 2学思非两事 /
◎ 3四句教 /
◎ 4阳明格竹 /
◎ 5童子格物 /
◎ 6强调“合一” /
◎ 7知觉便是心 /
◎ 8格物即慎独戒惧 /
◎ 9尊德性 /
◎ 10致广大 /
◎ 11见性 /
◎ 12声色货利之交 /
◎ 13实去用功 /
◎ 14后天的感应 /
◎ 15超越见闻 /
◎ 16致良知是必有事的功夫 /
◎ 17一掴一掌血 /
◎ 18何足为恃 /
◎ 19立命功夫 /
◎ 20性相近即性善 /
◎ 21着不得一念留滞 /
◎ 22灵明 /
◎ 23严滩之辩 /
◎ 24不择衰朽 /
◎ 25无我自能谦 /
◎ 26唯变所适 /
◎ 27故曰非助 /
◎ 28国裳请题字 /
◎ 29见在良知 /
◎ 30圣贤非无功业气节 /
◎ 31随人分限所及 /
◎ 32一念发动就是行 /
◎ 33圣人本体明白 /
◎ 34善恶只是一物 /
◎ 35诚意之极 /
◎ 36分上事 /
◎ 37动静只是一个 /
◎ 38矜持太过终是弊 /
◎ 39作文作诗 /
◎ 40是无轻重也 /
◎ 41此心廓然 /
◎ 42佛氏不着相 /
三、黄修易录——生之谓性
◎ 1既去恶念,便是善念 /
◎ 2良知存久 /
◎ 3无根之树 /
◎ 4调习此心 /
◎ 5不为心累 /
◎ 6气亦性,性亦气 /
◎ 7随人毁谤,随人欺慢 /
◎ 8天植灵根 /
◎ 9与人为善 /
◎ 10卜筮是理 /
四、黄省曾录——良知是造化的精灵
◎ 1义即是良知 /
◎ 2思无邪 /
◎ 3道心人心 /
◎ 4因人施教 /
◎ 5自家本体 /
◎ 6看穿生死 /
◎ 7毁谤自外来的 /
◎ 8不厌外物 /
◎ 9因人而异 /
◎ 10简化“知识” /
◎ 11圣人之志 /
◎ 12与物无对 /
◎ 13只是致良知三字无病 /
◎ 14内外两忘 /
◎ 15道即是教 /
◎ 16人心与天地一体 /
◎ 17顺其良知之发用 /
◎ 18养心不离事物 /
◎ 19告子病源 /
◎ 20同此一气 /
◎ 21心与物同体 /
◎ 22尽性至命之学 /
◎ 23剜肉做疮 /
◎ 24实落用功便是 /
◎ 25至诚前知 /
◎ 26能处正是良知 /
◎ 27天理即是良知 /
◎ 28重功夫不重效验 /
◎ 29巧、力非两事 /
◎ 30是非之心 /
◎ 31日之余光未尽处 /
◎ 32七情与良知 /
◎ 33知行即是功夫 /
◎ 34本体未尝有动 /
◎ 35不妨有异处 /
◎ 36父子讼狱 /
◎ 37其心只空空而已 /
◎ 38自家经过 /
◎ 39元声只在心上求 /
◎ 40自家解化 /
◎ 41在心上用功 /
◎ 42善与人同 /
◎ 43良知妙用处 /
◎ 44无未发已发 /
◎ 45圆融的人性论 /
◎ 46不为气所乱 /
◎ 47狂者的胸次 /
◎ 48反其言而进之 /
◎ 49须做得个愚夫愚妇 /
◎ 50泰山和平地 /
◎ 51念谦之之深 /
◎ 52天泉证道 /
五、钱德洪跋——辗转刊行
主要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传习录》是王阳明的问答语录和论学书信集,是一部儒家简明而有代表性的哲学著作。《传习录》不但全面涵盖了王阳明的哲学思想,还体现了他辩证的教学方法以及生动活泼、善于用譬、常带机锋的语言艺术。因此该书一经问世,便受到世人的推崇。
本书延续并发展了“国学全鉴系列”的特点,专门向读者介绍《传习录》,内容丰富,材料充分,配以通俗易懂的解译,让读者能够轻松地领会《传习录》的精髓,是一部学习国学传统经典的好书。


 传习录全鉴(第2版)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四部丛刊的底本~~
  •     白话注释太弱,哥不是挑字幕组毛病,实在是机翻出书乃觉不觉得不太讲究?.....
  •     哲学著作,多思考,对于做各种事情,对于如何生活,都会有更深入的了解。 对于王阳明的理论,从小在课本上学的负面印象较多。主要批判在于唯心主义。 其实,心外无物,并不是像字面说的所有物质都是由精神决定的。物,事也。我们需要处理的事情,面对的所有道理,不应该从外界索求,而应该求诸内心。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天理,将遮蔽本心的物欲格去,就能发现做事的真正道理。 从这个角度说,我觉得心学,可以学一学。
  •     太多重复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