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之乐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5
ISBN:9787506061445
作者:傅佩荣
页数:53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这是学《庄子》最难的地方,要跳脱人类的规则、自然的规律,超脱这一切之上,不作判断。南郭子綦神情漠然好像忘了自己,就是在此刻不特意去下判断,顺其自然接受发生的一切,这就是“天籁”。天籁需超越比较之心,化解因果观念,并且由“所听的声音”转变为“能听的主体”,只有通过个人的觉悟,才能明白天籁之意。 所觉悟者,在此是兼指万物之不齐与万物之齐。从不齐来看,有人籁、地籁、天籁,从齐来看,这一切都是天籁;从不齐来看,双胞胎也有不一样的地方,从齐来看,白人、黑人也都是人。当我们从两面去看,才能化解人所设定的差异,很多时候这些差异是不必要的,只会制造困扰。不过,人生总会经历过这种区分,如果太早对中学生说不要在意功课好不好,他也不知道人生该奋斗些什么,反而容易得忧郁症。就像蛹之生,为了减低蛹挣扎的痛苦而把茧剪破,反使它无法健全发展,蜕化成美丽的蝴蝶。每个人觉悟的时间不同,教育最好的方法是循循善诱。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大言炎炎,小言詹詹。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与接为构,日以心斗。缦者、窖者、密者。小恐惴惴,大恐缦缦。其发若机栝,其司是非之谓也;其留如诅盟,其守胜之谓也;其杀若秋冬,以言其日消也;其溺之所为之,不可使复之也;其厌也如缄,以言其老洫也;近死之心,莫使复阳也。喜怒哀乐,虑叹变恕,姚佚启态;乐出虚,蒸成菌。日夜相代乎前,而莫知其所萌。已乎,已乎,旦暮得此,其所由以生乎!  大知识广博通达,小知识精细分明;大言论疏淡平凡,小言论喋喋不休。人们睡觉时心思纷扰,醒来后形体不安,与外界事物纠缠不清,每天钩心斗角。有人善于伪装,有人心机深沉,有人思虑细密。小恐惧提心吊胆,大恐惧失魂落魄。他们发动攻击时,好像射出利箭,专门针对别人的是非来下手;他们按兵不动时,好像赌咒发誓,要求每一次都非胜不可;他们精神衰颓,好像季节步入秋冬,一天天地消沉下去:他们耽溺于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办法回复本性;他们头脑闭塞,好像被箱子封住,愈来愈老朽枯竭;像这种接近死亡状态的心,是无法让它恢复生机了。他们时而欣喜,时而愤怒,时而悲哀,时而快乐,时而忧虑,时而叹息,时而反复,时而恐惧,时而轻浮,时而放纵,时而张狂,时而作态;这些表现就像声乐从虚孔中发出,又像茵类由地气蒸发而成。它们尽管日日夜夜不停地轮流出现,却不知道是从哪里萌生的。算了吧,算了吧,一切都是偶然如此,大概这就是它们出现的缘由了!

前言

在先秦儒家与道家的经典中,篇幅最冗长、内容最驳杂、思想最深刻的,就是《庄子》。    以篇幅来说,现行《庄子》版本共有三十三篇(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全书七万多字,出自庄子及其后学之手。有些观念与术语在不同脉络中再三出现,不免让人觉得冗长。以内容来说,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说庄子“其学无所不窥”,可见庄子对当时各家各派的著作皆有所涉猎,他本人的作品固然秉承老子的启发并且推陈出新,但是其中谈到的奇闻轶事甚多,再以寓言的笔法表达,于是难免驳杂之讥。不过,学习《庄子》所侧重的主要是思想,而这方面的深刻程度则让人惊讶。    一般而言,道家思想给人“玄之又玄”的感觉,这不是因为老子故意说些抽象的话,而是因为他真正了解“有一个作为万物之来源与归宿的道”存在,依此可以从根本上化解在乱世中潜滋暗长的虚无主义。试想,如果没有这样的“道”存在,人生何异于南柯一梦?人生所有的成就与理想又何异于镜花水月?换言之,没有“道”,一切都是虚幻的,人生也只剩下无谓的热情罢了!    老子说:“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老子》第二十五章)这句话中的“人亦大”值得仔细考虑,因为由形体大小而论,人怎能与“天、地”并称为大?因此,人的心灵成为关键。只有开发心灵能量,孕生独特的智慧,才可觉悟人之大。《庄子》全书第一篇是《逍遥游》,一开始就连续以三段大同小异的笔法,描写“鲲之大,转化为鹏之大,高飞至丸万里”,他所表述的其实是:“人”的生命容量有无限大的潜能,可以转化提升,直到逍遥无待的境界。    一个杯子有多大,要看它能装多少水。人的心灵有多大,要看他能否体悟“道”。这种体悟,显然需要特别的修炼。在老子看来,方法是虚与静,亦即“致虚极、守静笃”(《老子》第十六章)。在庄子笔下,则进一步说明这种修炼的初步成效是“形如槁木,心如死灰”(《齐物论》)。问题是:当身体与心智皆停止运作,人的生命不是随之瓦解了吗?情况恰恰相反,庄子认为这时人的“精神”反而展现了光明。他使用“灵台”、“灵府”、“真君”等极其高尚优雅的名词来描写这样的精神,并且直接论断“精神生于道”。人的“大”至此完全得到肯定。    《庄子》全书多次出现一段有关古人智慧的描述,他说:古人的智慧达到了顶点,“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齐物论》)。这是怎样的领悟,能让庄子如此赞叹?答案只有四个字:“未始有物”。筒而言之,庄子认为:只要领悟“从来不曾有物存在”,就代表抵达了至高智慧。但是,果真如此吗?我研习西方哲学四十多年,明白西方哲学家所关怀的核心问题是:“为什么是有而不是无?”因为“无”是万物的根本真相,“有”反而造成各种困扰。体认了“无”,人生无所执著,心灵不受束缚,从此可以自在逍遥。我们依此可以判断:庄子的聪明与悟性实属不凡,而《天下》所描绘的庄子亦非虚语,就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以及“上与造物者游”。    “造物者”或“天地精神”,所指的都是“道”。道是万物的来源与归宿,同时。道又遍在一切。学习道家而能明白此理,人生各种复杂的难题不是可以迎刃而解了吗?我在长期教学的过程中有些心得,现在尝试以四句话总结道家(尤其是庄子)的思想:一,与自己要安;二,与别人要化;三,与自然要乐;四,与大道要游。至于如何引申发挥这些要点,则在本书会有详细的论述。    我详解一系列儒道经典的最后一本即是《庄子》。且不考虑其篇幅之冗长与内容之驳杂,《庄子》的深刻思想,是值得我们一生向往与时时品味的精神盛宴。

内容概要

傅佩荣,1950年生,祖籍上海。毕业于台湾大学哲学系,曾师从哲学大师方东美先生。美国耶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曾任台湾大学哲学系主任兼哲学研究所所长,比利时鲁汶大学与荷兰莱顿大学讲座教授。
傅教授治学严谨,其学识融贯古今中西,创见迭出。他多年潜心研究传统经典,撇开成见和定论,求真务实,追本溯源,多有建树,已重新译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老子》、《庄子》、《易经》等。展现温故而知新的哲学智慧,对于经典的当代诠释有相当重要的影响。另有《哲学与人生》、《儒道天论发微》、《成功人生》、《易经入门》、《国学的天空》、《西方哲学史》等专业著作共一百余种。
傅教授在教学、研究、写作、演讲、翻译各方面皆有卓越的成就。曾被台湾《民生报》评选为大学最热门教授,获台湾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颁发教学特优奖。《成功人生》获台湾最高文艺奖,《儒道天论发微》获中正文化奖。至今在台出版图书逾百种。
长期以来,傅教授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普及,引领听者解读中华经典。推广国学的现代诠释。站在中西文化的至高点上来诠释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意义,视野辽阔深远;打通各个精神领域,打通中西哲学;真诚的态度,幽默的语言,清晰的道理,使听者不倦,相悦以解,从而把国学讲得生动而又贴近人心,并为当代人提供阅读国学原典的简易方法。

书籍目录

自  序  逍遥自在的快乐
前 言
内篇
逍遥游 第一
齐物论 第二
养生主 第三
人间世 第四
德充符 第五
大宗师 第六
应帝王 第七
外篇
骈 拇 第八
马 蹄 第九
胠 箧 第十
在 宥 第十一
天 地 第十二
天 道 第十三
天 运 第十四
刻 意 第十五
缮 性 第十六
秋 水 第十七
至 乐 第十八
达 生 第十九
山 木 第二十
田子方 第二十一
知北游 第二十二
杂篇
庚桑楚 第二十三
徐无鬼 第二十四
则 阳 第二十五
外 物 第二十六
寓 言 第二十七
让 王 第二十八
盗 跖 第二十九
说 剑 第三十
渔 父 第三十一
列御寇 第三十二
天 下 第三十三

编辑推荐

《逍遥之乐:傅佩荣谈庄子》编辑推荐:大陆首发,傅佩荣是央视《百家讲坛》、凤凰卫视《国学天空》的嘉宾主持及山东卫视《新杏坛》首席主讲专家。傅先生是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早年师从方东美先生,后于耶鲁深造,受教于余英时大师,继而执教欧洲,兼具中西文化之深厚教养,集四十余年潜心研学之心得,以哲学建构和逻辑分析的眼光,打通通往古代思想之路。他态度严谨,著述甚丰,创见迭出,是当代华人世界公认的一流国学研究大师。继严谨学术的“傅佩荣译解经典”系列之后,东方出版社与傅佩荣教授继续合作,推出新的国学解读书籍“傅佩荣详说经典”系列,将国学领域中地位最高的“四书三玄”包含在内:《大学》、《中庸》、《孟子》、《老子》、《庄子》、《易经》、《论语》,以讲座式的雅俗共赏风格和通俗易懂的文字娓娓道来,学理与实用并存,帮助读者在现代的生活环境中理解古典智慧的精髓,完善自己的人生。在先秦儒家与道家的经典中,篇幅最冗长、内容最驳杂、思想最深刻的,就是《庄子》。李白、苏东坡等,对《庄子》推崇备至;金圣叹更称《庄子》为“六大才子书之第一本”,对后代的哲学与文学影响深远。四十年来,傅佩荣教授首次在大陆公开自己详说庄子的文稿,展现“第一奇书”奇妙想象力与妙笔交织的魅力,带领读者遨游庄子无限广阔的逍遥天地。

作者简介

《逍遥之乐:傅佩荣谈庄子》内容简介:《庄子》一书,为战国时庄子所作。今日我们所读版本为晋代郭象删定,原文近七万字,共三十三篇。庄子是道家老子的后学,对于“道”另有独树一帜的看法。他博览群书,深通人情世故,领悟高明智慧,自有一套人生哲学。《逍遥之乐:傅佩荣谈庄子》是傅佩荣解读庄子本人思想和《庄子》一书所蕴含哲理的全新作品。读者在傅佩荣通俗生动的阐述中,思庄子何以能“忘我,顺其自然,入世而超世”,便不难得知其答案在于对“道”的领悟。认清这一点,我们便可以与庄子一起逍遥而游了。


 逍遥之乐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不知道傅佩荣是什么人,但显然这个人是乱来的。或者说,他是随意阐释庄子,偏见太多。第19页,耦注音错误应为ou,注成了yu。第168页,“金石不得,无以鸣”,金石,在初中历史大家都学过,金指编钟,石指编磬。这位专家居然直接翻译成金和石,不知道是为什么。第七页,关于蜩与学鸠笑之曰这一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郭象说:小大虽殊,其逍遥一也,这个理解源于郭象对“之二虫又何知”的二虫与他人不同,但是这个理解的境界也相当广阔。但是这么好的解释,在这个书中完全没有,只剩下傅佩荣自己的狭隘之见,而且他还在末尾使用了这样的语气:“这两个小东西有知道些什么呢?”如此主观,不是解读大作经典应有的态度。除注音不全、译文多处有误之外,对与每段原文的解释,也有非常浓重的主观色彩、心灵鸡汤味道。即便我不想成为一个庄子的研究人员,也不想花这么大工夫读庄子却被专家误导了,因此此书读完三分之一,果断弃之。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包装书时能注意点吗 一本厚书到手都成了两瓣 我怎么珍藏 还给书上来塑料包装 很明显是工作人根本就没哪怕是大致地看一下书
  •     书是好书,就是书面破了
  •     读了120页,太差
  •     不知道傅佩荣是什么人,但显然这个人是乱来的。第19页,耦注音错误应为ou,注成了yu。第168页,“金石不得,无以鸣”,金石,在初中历史大家都学过,金指编钟,石指编磬。这位专家居然直接翻译成金和石,不知道是为什么。第七页,关于蜩与学鸠笑之曰这一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郭象说:小大虽殊,其逍遥一也,这个理解源于郭象对“之二虫又何知”的二虫与他人不同,但是这个理解的境界也相当广阔。但是这么好的解释,在这个书中完全没有,只剩下傅佩荣自己的狭隘之见,而且他还在末尾使用了这样的语气:“这两个小东西有知道些什么呢?”如此主观,不是解读大作经典应有的态度。除注音不全、译文多处有误之外,对与每段原文的解释,也有非常浓重的主观色彩、心灵鸡汤味道。即便我不想成为一个庄子的研究人员,也不想花这么大工夫读庄子却被专家误导了,因此此书读完三分之一,果断弃之。
  •     这本是图书馆借的哈。读了很多傅佩荣的书,如今仔仔细细的看完这本庄子解读,觉得没有他解读其他的哲学书好。傅佩荣是中西方哲学的专家,但是对于庄子的解读不够有深度,也不够精准。不过,也看的出来他花了一翻心思来写这本书。总体一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