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2
ISBN:9787020049943
作者:[苏] 弗·克·阿尔谢尼耶夫
页数:288页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第一章玻璃沟
第二章初遇德尔苏
第三章打野猪
第四章朝鲜屯见闻
第五章勒富河下游
第六章兴凯湖上的暴风雪
第七章启程前的准备和考察队的装备(1906年)
第八章溯乌苏里江而上
第九章翻山越岭到科克沙罗夫卡村去
第十章伏锦河谷
第十一章穿过原始森林
第十二章大森林
第十三章翻过锡霍特山脉到海边去
第十四章奥耳加湾
第十五章阿尔扎马索夫卡河畔历险记
第十六章弗拉基米尔湾
第十七章德尔苏・乌扎拉
第十八章阿姆巴
第十九章里伏锦
第二十章该诅咒的地方
第二十一章返回海滨
第二十二章鹿鸣
第二十三章猎熊
第二十四章与红胡子遭遇
第二十五章林中大火
第二十六章冬季行军
第二十七章到伊曼去
第二十八章困难的处境
第二十九章从瓦贡别到帕罗沃齐
附录
植物索引

作者简介

弗·克 阿尔谢尼耶夫考察西伯利亚原始森林时,遇到了一位赫哲族猎人德尔苏·乌扎拉,请他做向导。流浪猎人乌扎拉譬觉灵敏 对山林无比熟悉能嗅到动物的气息。辨别人和动物的足迹等等。他凭借高超的生存本领,数度帮助阿尔谢尼耶夫和他的队伍渡过难关,多次救了阿尔谢尼耶夫等人性命。两个男人在森林探险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5年以后,阿尔谢尼耶夫把德尔苏带到生活无虞的城市居住。可老猎人处处与现代化的社会发生冲突。最后,属于大自然的德尔苏·乌扎拉返回莽林中,不幸死于盗贼之手。
  
本书是对一个善良朴实平凡的人的终极关怀,是一曲普通人的生命的挽歌。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二十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瓦尔登湖》相媲美的绿色文学经典,全书分为《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原名《乌苏里地区之行》)和《德尔苏·乌扎拉》两部分。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根据该书改编的电影 《德尔苏·乌扎拉》引起国际影坛轰动,获得1975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看到书里夹着的书展门票,才猛然发现这书已经买了六年快。第一次去书展,在99读书人展位买的,性价比很高,还入了个会。然后就一直放在外公家,始终没看。也不知道为什么会买,可能就是因为很便宜的关系吧。110803晚外公家
  •     Wjmonk推荐《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幸甚高铁路途之中读完,窗外时而层峦叠嶂起伏满目皆绿,时而田地点缀瓦房人形三五点点,相比城市书房更能应景入境。此外,本人素好BBC的自然纪录片,因此文字跃然纸上,莽林想象脑海之中,高铁行程恰似探险之旅。《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俄国地理考察队队长亚森尼耶夫的工作报告,加以文学润色改编而成,工作性质注定亚森尼耶夫行程所至,都是人迹罕至的原始自然,路途之中,既有温情大自然的绮丽风光,也有无情大自然的风雨雪暴。如果哥伦布一路是跨国海洋发现新大陆的先遣军,那么亚森尼耶夫一辈则是人类迈向旧大陆深处的别动队,使人类的生存空间不断向纵深扩张。除了完成地图的绘制,亚森尼耶夫的另一个收获该是偶遇丛林猎人德尔苏·乌扎拉,并在其帮助下完成了探险之旅。德尔苏·乌扎拉独自在大森林打猎为生,没有房子,失去亲人,所有资产都在背在身上的猎枪和生活杂物。就是这么一个莽林中的蛮人,不论是朴实价值的修养,还是通天象观自然察动物的本事,让人颇受触动。队长亚森尼耶夫在行进途中,每当日出启程过夜休息之处,都不会对简陋的帐篷设施稍加打理,乃至如毁尸灭迹一般清理现场,比如把剩余的木头全部烧掉,原因很简单,探路者的行程都是单行线,没有回头的机会,也就没有必要留下什么。而德尔苏·乌扎拉每每都会独自把所有这些事情打理好,把帐篷棚顶加固一下,把剩下的木头留下,并包住一些米盐留下,因为“如果有人来了,不至于会饿死冻死”。德尔苏·乌扎拉在丛林生存,除了百步穿杨一般的神射技术,也还有(也是更有趣的)对自然了然于胸的本领,一块树皮、一个脚印、一片鸟叫、一缕夕阳、一丝肉香……这些城里人熟视无睹的视网膜视觉影像,在德尔苏·乌扎拉眼里,却是和沉默大自然对话的暗号。德尔苏·乌扎拉经常对探险队员说的是,你们长的眼睛,却看不见自然。有赖德尔苏·乌扎拉对自然的敏感,亚森尼耶夫才能在孤立无助下,躲过强暴风雪的灭顶之灾,探险队也能在躲过自然的迷惑走在正确的路上。在德尔苏·乌扎拉身上,我也看到了经验成长的价值曲线。德尔苏·乌扎拉和现代人类完全不同,对于未知的自然,没有望远镜看天文,没有互联网去百度,认识自然的唯一途径是独自、不懈的观察、归纳、总结。而一旦对自然系统的认识建立,哪怕文明人背负先进的装备,也仰赖莽林人原始知识的指引。此外,小说改编电影一起看完,建议舍弃电影回归原著。一来电影摄于70年代,摄影质量与BBC纪录片相差甚远,而且聚焦静态自然与人,少了动物这个元素,因此很多德尔苏·乌扎拉和自然动物“对话”的经典内容都无从表现。二来原著翻译信雅达相当到位,字里行间有自然清新之风、文字玩味之乐,查来译者黄树南背景,原来是大师手笔所为。附译者:黄树南(1932-2009年)外文系俄语语言文学教授。江苏宜兴人。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俄语专业研究生班。曾任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兼职教授、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俄语教研室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主任、江苏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外语教学》杂志副主编。1988年至1989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苏联莫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进修半年。曾开设“俄语词汇学”、“俄语句法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俄语语言国情学”等课程。文革以后,黄树南教授主持翻译了一批文学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中诞生的》、《岁月-布哈林狱中绝笔》、《乌苏里山区历险记》等。他还曾译校马列经典著作、文学史、语言学、史学著作和俄苏文学作品多部,其中有学术意义巨大、难度也大的《列宁文稿》、《苏联历史百科全书》、《俄国文学史》、《永恒的召唤》等黄树南夫妇都从事外语教学和文学翻译,为人都很低调。黄树南的女婿彭京介绍,他与黄树南的女儿黄可梅谈恋爱时,去他们家感受最深的是,“晚上,他们一家四口每人占一个书桌,非常安静地在看书。岳父话不多,但句句是真言,我喜欢和他聊天,很舒服。”
  •     我看这本书是在高三的时候,同学买的,我花了一个多星期把两本看完。书中的森林,野兽,湖泊。。。书本完全以一种记录的笔端爱讲述,但就像新闻写作中的“用事实说话”,却更为引人入胜。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为我们国家曾经的领土,现在却成为别人家的花园。而德尔苏,却给我一种类似英雄却又有点偏离的形象感觉。今天在这里想起海上钢琴师,他们都难以适应社会,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伟大。。

精彩短评 (总计76条)

  •       我看这本书是在高三的时候,同学买的,我花了一个多星期把两本看完。
      
      书中的森林,野兽,湖泊。。。
      书本完全以一种记录的笔端爱讲述,
      但就像新闻写作中的“用事实说话”,
      却更为引人入胜。
      同时,在阅读的过程中,
      为我们国家曾经的领土,现在却成为别人家的花园。
      
      而德尔苏,却给我一种
      类似英雄却又有点偏离的形象感觉。
      今天在这里想起海上钢琴师,他们都难以适应社会,
      但并不妨碍他们的伟大。。
      
  •     神秘的丛林生活!
  •     那块土地和考察的旅程,感受到另一个世界的不同与跋涉;德尔苏老了、又死去时,永别了,德尔苏!
  •     很好看但是有点看不懂,土著是很有实践经验生活经验的
  •     適合路上看
  •     太美了!
  •     估计懂地理和植物学的人会看得很爽。
  •     很好的游记,文笔和瓦尔登湖差不多吧哈,高度当然不能比
  •     德蘇!
  •     德尔苏·乌扎拉
  •     毫无疑问,这是今年读到的最好的旅行书。完全被带入到另一个世界,沉浸其中忘记现实的存在。入选年度十佳。
  •        最近到书店给外甥女挑儿童读物,几个小时硬是挑不出几本合适的,无非是简单重印名著、罗列资料的科普,或者就是漫无边际无营养的漫画。自己看了这本《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后,竟然觉得实在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儿童读物。
       人类在地球上已经压倒一切其他生物,生存环境也已经过剧烈改造,世界上各族人民的生活状态越来越趋同,西方现代文明席卷全球,中国人和美国人的差别不大。而《在乌苏里的莽林》却描绘了一个完全有别于现代人日常生活环境的世界,亚洲大陆东北角的莽原。那里不但地理地貌和动植物新鲜奇特,而且居住着数量众多的不同民族的居民。自然的神奇、慷慨和残酷,人类生活状态的多姿多彩,人性的复杂和永恒,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与耻辱,这些都深深地打动着我。作者的行文,始终保持着对自然好奇和热爱,对人的感情则质朴而公正。万物有灵、保护自然、各族神祗、正直的中国人、中国人对土著的残酷剥削、俄国移民的影响、日本人的活动等,作者基本能够客观描述。我想,把这本书推荐给喜欢读书的小朋友,再适合不过了。
       乌苏里莽林中的一切,一经记录便注定成为历史。作者在德尔苏死后两年去寻找德尔苏的墓地,却发现当地的森林已经被新兴城镇的工地代替,墓地已不知所踪。
       作者个人的记录很美好,历史却充满了血腥。书中对中国人的描写不免令人感慨。乌苏里江地区原先住着多个土著民族,后来中国人来了,开辟中国路,种植中国粮,山水沟沟取的中国名,险峻的山路用中国人的名字命名,因为这个人是第一个死在这里的中国人。连对中国移民颇为反感的作者都不得不承认,中国人有开拓精神,善于经营财富。现在这些中国名都改成俄国名了。
       1902到1910年,这是本书记录作者考察的主要时间。让我们来看看这前后中国发生了些什么。
      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沙皇俄国乘人之危,强迫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第一条就要求将乌苏里江以东(包括库页岛在内)约四十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强行划归俄国。本书作者的考察活动主要就发生在这个区域里。
      1894年,中齤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
      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
      1900-1901年,八国联军侵华。
      1904年,俄日两国为争夺在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利益而开战,清政府宣布“局外中立”,日俄战争在中国爆发。
      1905年,晚清政治改革。
      1911年,辛亥。
      1917年,俄国十月革齤命。
      该地区少数民族,包括汉族在斯大林时期几乎被清洗殆尽。
      
      中苏交恶时期,处于人生低谷的黑泽明受前苏联邀请,根据本书改编拍摄了一部电影:
      德尔苏·乌扎拉 Дерсу Узала (1975)http://movie.douban.com/subject/1300034/
      艺术水准高超,用心十分险恶
  •     十八岁时没读下去。
  •     打个飞的 开个卧车 来到旅游景点门票一买前门儿进后门儿出,结了~这是一种玩法。而书中提供的是另一种玩法,一步一步走出来踏踏实实的苦旅。对前一种毫无兴趣,对后一种心向往之~
  •     动物图片不了解,大致看了一下,差不多没问题;但植物图片有一些配错了。
    不过也可以理解。毕竟配图者不是专业人士——现在相关的专业人士已经很难找了。
  •     一个天生属于自然的人
  •       本书所写的莽林就是指乌苏里江东岸地区,这一地区的核心城市是乌苏里江入黑龙江交汇处的哈巴罗夫斯克,中国叫伯力。那么为什么叫哈巴罗夫斯克呢,就在这里看看俄罗斯著名的民族英雄的“事迹”
      注意在此文回复中有150周年大庆的盛况
      
      http://www.backbird.com/dispbbs_10_380173.html
      
      
      
      
  •     本书是苏联地理学家阿尔谢尼耶夫于二十世纪初在乌苏里地区考察后写出的地理考察报告,也是一部堪与《瓦尔登湖》相媲美的绿色文学经典。
  •     难得的好文
  •     真是非常棒的一本书,读起来也不费力。接着看下部去。
  •     一段令人神往的旅行(如果没有蚊虫)
  •     人们将被淹没在钢筋混凝土中。
  •     好吧,脚下只准垫鞋垫,呵呵。
  •     挺有趣的,外乌苏里原来是那个样子
  •       Wjmonk推荐《在乌苏里的莽林中》,幸甚高铁路途之中读完,窗外时而层峦叠嶂起伏满目皆绿,时而田地点缀瓦房人形三五点点,相比城市书房更能应景入境。此外,本人素好BBC的自然纪录片,因此文字跃然纸上,莽林想象脑海之中,高铁行程恰似探险之旅。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俄国地理考察队队长亚森尼耶夫的工作报告,加以文学润色改编而成,工作性质注定亚森尼耶夫行程所至,都是人迹罕至的原始自然,路途之中,既有温情大自然的绮丽风光,也有无情大自然的风雨雪暴。如果哥伦布一路是跨国海洋发现新大陆的先遣军,那么亚森尼耶夫一辈则是人类迈向旧大陆深处的别动队,使人类的生存空间不断向纵深扩张。
      
      除了完成地图的绘制,亚森尼耶夫的另一个收获该是偶遇丛林猎人德尔苏·乌扎拉,并在其帮助下完成了探险之旅。德尔苏·乌扎拉独自在大森林打猎为生,没有房子,失去亲人,所有资产都在背在身上的猎枪和生活杂物。就是这么一个莽林中的蛮人,不论是朴实价值的修养,还是通天象观自然察动物的本事,让人颇受触动。
      
      队长亚森尼耶夫在行进途中,每当日出启程过夜休息之处,都不会对简陋的帐篷设施稍加打理,乃至如毁尸灭迹一般清理现场,比如把剩余的木头全部烧掉,原因很简单,探路者的行程都是单行线,没有回头的机会,也就没有必要留下什么。而德尔苏·乌扎拉每每都会独自把所有这些事情打理好,把帐篷棚顶加固一下,把剩下的木头留下,并包住一些米盐留下,因为“如果有人来了,不至于会饿死冻死”。
      
      德尔苏·乌扎拉在丛林生存,除了百步穿杨一般的神射技术,也还有(也是更有趣的)对自然了然于胸的本领,一块树皮、一个脚印、一片鸟叫、一缕夕阳、一丝肉香……这些城里人熟视无睹的视网膜视觉影像,在德尔苏·乌扎拉眼里,却是和沉默大自然对话的暗号。德尔苏·乌扎拉经常对探险队员说的是,你们长的眼睛,却看不见自然。有赖德尔苏·乌扎拉对自然的敏感,亚森尼耶夫才能在孤立无助下,躲过强暴风雪的灭顶之灾,探险队也能在躲过自然的迷惑走在正确的路上。
      
      在德尔苏·乌扎拉身上,我也看到了经验成长的价值曲线。德尔苏·乌扎拉和现代人类完全不同,对于未知的自然,没有望远镜看天文,没有互联网去百度,认识自然的唯一途径是独自、不懈的观察、归纳、总结。而一旦对自然系统的认识建立,哪怕文明人背负先进的装备,也仰赖莽林人原始知识的指引。
      
      此外,小说改编电影一起看完,建议舍弃电影回归原著。一来电影摄于70年代,摄影质量与BBC纪录片相差甚远,而且聚焦静态自然与人,少了动物这个元素,因此很多德尔苏·乌扎拉和自然动物“对话”的经典内容都无从表现。二来原著翻译信雅达相当到位,字里行间有自然清新之风、文字玩味之乐,查来译者黄树南背景,原来是大师手笔所为。
      
      附译者:
      黄树南(1932-2009年)外文系俄语语言文学教授。江苏宜兴人。1954年毕业于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俄语专业研究生班。曾任黑龙江大学俄语系兼职教授、哈尔滨外国语专科学校俄语教研室主任、南京师范大学外文系主任、江苏省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外语教学》杂志副主编。1988年至1989年以高级访问学者身份赴苏联莫斯普希金俄语学院进修半年。曾开设“俄语词汇学”、“俄语句法学”、“翻译理论与实践”、“俄语语言国情学”等课程。
      文革以后,黄树南教授主持翻译了一批文学作品。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暴风雨中诞生的》、《岁月-布哈林狱中绝笔》、《乌苏里山区历险记》等。他还曾译校马列经典著作、文学史、语言学、史学著作和俄苏文学作品多部,其中有学术意义巨大、难度也大的《列宁文稿》、《苏联历史百科全书》、《俄国文学史》、《永恒的召唤》等
      黄树南夫妇都从事外语教学和文学翻译,为人都很低调。黄树南的女婿彭京介绍,他与黄树南的女儿黄可梅谈恋爱时,去他们家感受最深的是,“晚上,他们一家四口每人占一个书桌,非常安静地在看书。岳父话不多,但句句是真言,我喜欢和他聊天,很舒服。”
  •     上面网址过期了,在这里http://www.qmhistory.cn/read.php?tid=29597&page=1&toread=1
  •     为什么我觉得像流水账。。。。现在已经没有德尔苏那样的人了吧
  •     一边游长白山 一边看这本书 很带感
  •     推荐一本旅行探险书,刚看完。讲的是一个世纪前一个俄国军官在西伯利亚和我国东北的考察经历,很不错
  •     很早之前关于乌苏里地区的记录。那时的乌苏里多好。
  •     最初是上下两册都叫这个名。
    这个版本拆成两本,另一本叫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88902/ 德尔苏·乌扎拉。
    楼上内个信基督的台独份子看来我们早就见过么。
  •     拿李敖垫一下也没什么不可以的:P
  •     附:早在1977年,商务印书馆以内部发行资料形式印发此书获得好评,到2005人民文学再次出版,除附以相关旧作与电影资料外,还在书末附上文中提到的大量植物与鸟类彩色照片,为读者提供了更通畅的阅读通道,可叹的是这样一部强作初版今年只印了7000本。
    而且还在外面打对折!:)
  •     德尔苏·乌扎拉是个很好的人 万物有灵
  •       “忽然我滑倒了,膝盖重重地磕在石头上。我呻吟着坐起来,揉着摔痛的腿。不大一会儿,莱希又跑过来,蹲在我身旁,黑暗中我看不见它,只能觉出它温暖的呼吸。腿疼得轻了一些。我站起来,朝着不太黑的地方走去。还没走出十步,又滑倒了。这样接二连三地摔了好多次,于是,我干脆用手撑着地朝前爬。一声喜悦的喊叫从我胸中迸发出来:我竟摸到了小路,尽管身子疲乏,腿痛,我还是继续前进。
      
       ‘这一下可不会迷路了,’我心里想,‘这条小路总会把我引到一个地方。’”
      
      
      不知道是不是可以用尘封已久这个词
      重新翻开《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乌苏里山区历险记》,发现自己完全找不到上次的地方,这种感觉,好象迷路,又像是有什么东西“灭失”了,找不到缘由,也没有遗迹.
      
      据说,物质是守恒不灭的.
      
      没有关系. 从头来过,当作重新认识一个地方、一个人,就当从来没有发生过.
      
      《乌》一书中多次写到迷路,我想那是因为阿尔谢尼耶夫总是在路上的缘故. 如果你从来不曾出发,始终在一个地方,那就无法设想这样的事情.
      
      我们知道阿尔谢尼耶夫这些迷路的经历,那是因为,他一次又一次地找到了回来的路,又或者是找到了新的一条再进入这个人的世界的道路. 可是,每一次正当迷路的时候,他都不知道会不会找到回来的路.
      
      阿尔谢尼耶夫一次又一次离开城市上路,每次都是兴致勃勃,有如迎接一个个节日,显然他对人的世界之外的地方更感兴趣,并且无可取代;同时,在一次又一次迷路的时候,他也都在努力回来.这里的窘境是,无论如何,离开了人的世界,便无可能生存. 这个人最后死在了城市里,死在一个布满道路四通八达的地方. 假使不是这样,假使在又一次迷路之后、找到路之前,死亡已经漠然迫近,不由分说,那么,他会在日记中记下这一次的经历,就如同以往每一次. 当上帝最终逼迫他放弃的时候,当恐惧被消耗殆尽、明白终究就是这样的时候,他的心里,将会是多么莫大的释然.
      
  •     人民文学出版社之后又出了一套两册(上、下)的版本之后,我在99书城就是以差不多对折的价买的.
  •     书展买 电脑前看 http://book.douban.com/review/5049109/
  •     德尔苏乌扎拉
  •     科普性极强的书,更重要地是宣扬了土著人对环保、互助、可持续发展的重视,这反而是我们这些现代人缺失的。喜欢那片纯净的土地!
  •     “我献给读者的这部作品,是我1906年在锡霍特山区旅行的通俗性的概述。书中包括行进路线的地理记述和旅行日记。在我的书里,读者将会看到对这个地区的大自然和居民的描绘。其中许多记述已经成为过去的事情,只具有历史的意义了。”
  •     好看。近期口味偏地理。
  •     看过。黑泽明自己很重视这部电影。但看这个电影还是不如看书。
  •     LS也觉得这本书的出版说明写得不好?焚书坑儒也不至于吧。
  •     极为有价值的田野考察笔记。作者对这块被清朝割让给俄罗斯的土地上的中国人,朝鲜人,赫哲人,乌德海人,俄国人的生活都有客观的描写,虽然是为了俄国实行确实统治的摸底,但是它宝贵的记录下了这些已经几乎消失的生活方式和历史。
  •     曾经是我们的
  •     全五星推荐,一百多年前俄罗斯的旅行家写的自然旅行笔记。对深入自然的徒步旅行又多了一份神往。在读书的同时看了《野性俄罗斯》第六集乌苏里江地区,同时看了《被水淹没的森林秘密》以及《多瑙河:欧洲的亚马逊》对书里的描写有了更直观立体的认识。有机会还会再读。
  •     唉,多么好的一块儿地给俄国人占了
  •     真是不喜欢这本书的纸张,不过内容还不错,写考察的经历时文笔非常流畅,就是地理、动物及植物上的名词需要好好消化一下。
  •     看了黑泽明的电影,很期待这部书,已经在孔网上淘了,没有两本啊,只有一本叫《在乌苏里的莽林中》……
  •     这两本书能遇到你这样的知音,我很高兴。
  •     如此好看 可是为什么有上下两本...
  •     我觉得没必要拿李敖当垫脚,不是一码事。
  •     没记错的话,黑泽明 以这两本书为剧本,拍摄了一部电影《德尔苏 乌扎拉》。 也值得去看。
  •     随便垫的话,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被不知道谁放脚底下垫的。
    我是这个意思。
    如果自己不想被人垫,不能随便垫人先,哈哈哈哈哈哈
  •     读这本书其实机缘巧合,在哪本书里面见到了也就拿来看看。当时读来,文字有些晦涩难懂,但是描写细致入微。只是后来发觉这里面很多描写均是在中国领土上,有些难过。
  •       
      
      同事托我在我家附近的“天天艺术”买《钢琴基础教程》,买来后我想作为礼物送给她的孩子,同事不肯,我就提议从她办公室的书架上找两本书换。她是编辑,扔在办公室没带回家的书基本都是别人送的,她当然同意啦。结果我找到一套《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是俄国人弗·克·阿尔谢尼耶夫的乌苏里地区考察报告,报告共有两本,一本叫《乌苏里山区历险记》,还有一本叫《德苏尔·乌扎拉》,是讲他的赫哲族向导的。我说这肯定是好书,同事有点狐疑地翻了一下,结果只准我拿走第一本,第二本她准备带回家看看。
      第二天我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就着下午的阳光静静地看书。我的直觉没错,没读几页我就被深深打动。作者文笔生动,译者的文笔风格我也很喜欢,他们都有一种天真的味道。我喜欢这样的描述:晚霞挣扎了半天,还是争不过黑夜,败下阵去。星星们眨着眼睛,仿佛在庆幸自己终于摆脱了太阳的束缚。我记得我小时候写作文也是这样写的,这让我很有亲切感。
      第二本我当然也找来看了。德苏尔·乌扎拉是个让人难忘的人。吃晚饭时,考察队员把一块吃不了的肉扔进火里,德苏尔赶紧把它抢出来,“怎么可以把它白白烧掉!我们的明天走了,别的人会来——他的吃。把肉扔到火里,他的就完蛋了。”在这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还会有什么人来?德苏尔回答:“貉子啦,獾啦,还有乌鸦啦……乌鸦的没有——老鼠的来,老鼠的没有——蚂蚁的来。深山老林,各种各样的人,有的是。”在鸟类聚集的兴凯湖边,一夜暴风雪,德苏尔靠着丰富的经验救了作者一命,第二天起来他叹:“昨天晚上许多人的死了。”这时作者已经能明白:这些“人”是长羽毛的。
      出版说明中说这是可以和《瓦尔登湖》媲美的“绿色经典”。《瓦尔登湖》我翻过,觉得气味不太对,感觉是在比较偏激地宣教,但却并没抓住事情的要害。好像什么都要分个高低贵贱,我读得不舒服,但是奇怪竟有这么多文雅之士喜欢。已故好友苇岸当初就激赏梭罗,曾与之谈及“大自然”与“大的自然”,所谓“大的自然”包括普遍的人性,人类不断发展的文明,单把“绿色”标榜出来,我觉得并不值得有什么道德优越感。谦逊的苇岸兄当时也对这种说法表示赞同,但他一直没法适应农业文明之外的生存状态。
      上次,让我觉得好看的书是大卫·妮尔的《一个巴黎女子的拉萨历险记》,也是质朴道来,胸怀宽广,而且生动有趣,充满普通人的情趣。每当书中描写黄昏宿营独自静观自然美景时,总让我如同身临其境。最主要的是,这类文字淡忘功利,对于人类前途、地球环境什么的,不会流什么鳄鱼的眼泪。还有作者和当地人“斗智斗勇”也常让我莞尔,让我感到文明人、野蛮人、活佛、百姓、还有动物们,虽姿态各异,习性其实都差不到哪里去,善恶的标准正如康德所说,如头上的星空一样自然。掩卷时,我常常并不是对“文明的地狱”咬牙切齿,而是心境澄明,看着窗外的白云感到它依旧就是那纯洁的白云,心底油然升起对生命和人生的信心。看这些书,还让我觉得李敖这样的人实在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2005-10-1
      
  •     非常好。作者在一个世纪前已经考虑人和自然如何和谐共处的问题了。
  •     看了评分 我觉得我跟你们看的不是一本书 果然我还是太年轻嘛 完全看不下去
  •     文笔流畅但记录枯燥 风景猎奇 最揪心的是那些乌尔海人的命运 受尽磨难渴望仲裁 但后记里也没下文 善胜于恶 只有虚构作品中有了 这世上 终究恶太多
  •     在Amstelveen河边小树林读完这本书真是快事啊...
  •     大自然将森林里的一切都合理利用,没有一点浪费
  •     说一个书的好,不必以另一书做踮脚,否则就成焚书坑儒了
  •     经典评论。。。
    不过我还是乐意去抓住“功利”。
  •     这是我唯一从初中一直到现在还在看的两套书之一
  •     好吧,你说得也有理。我写这篇的时候李敖正热,顺口表达了一下看法。
  •     好友的一本书
  •     不忍心再看第二遍的书
  •     我有点搞不清这书为什么这么被追捧,流水账一般的记录这能让那么多人共鸣?
  •     万物有灵
  •     一直想写这样的游记,所以一直放在身边,哪怕临摹也好。
  •       一百年前的沙皇俄国,军官阿尔谢尼耶夫受命前往日本海岸边的乌苏里地区行科学考察。被划入俄国版图后,乌苏里地区俄国移民数量相当少,在原始密林、深山与大海边占优势的人群依然是中国人,还有相当数量赫哲人。阿尔谢尼耶夫富有野外生活经验,且是出色的博物学家,出于工作责任心,他专心于记录考察日志,绘制地图,观察人土风物。因此阅读此书,可以获得相当丰富的人类学、地理学、植物学和动物学知识,别处不可觅。随着现代学科划分日细,旅行观念的变迁,如此博览众小的行走与记录方式注定成为绝响。书中还记录了沼泽雪暴,原始林大火,与狗熊面对面等目击场面,其朴素的笔法与内容相得益彰。
      
      本书最大的魅力却不在博学上。作者对自然和人类的体察,兼具学者的放达之心,探险者的勇敢精神与文人的细腻情怀,勇士才有能力走入那荒蛮之地,放达的人才能在那里放低自己去倾听自然的声音,客观评价人类的生存状态,敏感的心才能收获真正自灵魂深处的欢声与哀鸣。难得的组合结出了难得的硕果。
      
      除大手笔横扫地形与动植物分布外,作者常静静观察密林中的动物。他看到一只獾在忙活“这种獾是日本獾的近亲,本地常见。毛色灰褐并杂有黑色,颜面灰白,眼睛旁边有几条纵纹。獾是杂居动物,不群居。……它一次又一次地抬起前腿,用后腿直立着,抓取上面的东西。究竟是什么东西,却看不清楚。它一心一意忙着,根本没有发觉我们。……獾听到响声后,窜向一旁,很快不见了。”在这里心无旁骛的獾儿跃然纸上,它正在小心而专注地忙碌着自己的生活。不难想像,当作者发现乌苏里部分地区陷于滥猎状态时,文字间是何等痛楚焦苦。
      
      和作者心有灵犀,一样热爱与尊重自然的,是猎人德尔苏。德尔苏是乌苏里山脉里最后的赫哲族猎人,他的形象勇敢而机敏,富有生命力。他的智慧和大山本身一起,成为此书最有吸引力的部分。以他名字拍摄的电影,成为黑泽明的名作之一。德尔苏把自然界的万物看成“人”,他与它们分享丛林。风起风止,云来雨去,虎哮与参须,他都拿来做某种自然灵魂的传达,顺应它尊重它利用它。在长年山林生活中,德尔苏形成了独特的精神世界,那里的法则足以让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汗颜。我承认我一度跳转篇幅,急切地期待德尔苏的再次登场。数年之后,他果然回到考察队身边为他们带队,途中经过游满大马哈鱼的大河,飞禽吃死鱼,走兽吃活鱼。狗熊坐在砾石堆上一心用前掌抓鱼,棕熊只吃鱼头,黑熊只吃鱼肉。另一个地方野猪们津津有味吃鱼尾,再往前走不远,狐狸抓了一条大鱼,为了预防不测,它没有就地享用,把鱼拖到灌木丛中去了。德尔苏把自己对生物圈循环的观点用蹩脚俄语说出来:“一种人吃另一种人,鱼别的东西吃,野猪鱼的吃,现在该咱们野猪的吃。”说话间他一抢撂倒了野猪,那东西吼叫着向上一蹿,“刚要往森林里跑,当即倒下摔了个嘴啃地,四肢乱动地挣扎着。”鸟儿们惊飞,鱼像发疯似地在河里乱游。德尔苏扛着野猪回去吃肉了。
      
      有人说这本书的记叙对象常在德尔苏与自然环境间跳跃。这可能取决于作者的态度,在书中作者巧妙地让自己消失,他像透明人般穿越在乌苏里丛林中,带领读者静听倾听山野的声音。德尔苏也好,密林也好,鸟兽也好,都是自然的灵魂在低呤浅唱,而沼原上的暴风,将小船碾碎的冰河,或者原始密林中惊天的野火,不过是大自然有时翻身作怒罢了。
      
      随书在丛林中做那样的穿行,是何等叫人神迷。
      
      附:早在1977年,商务印书馆以内部发行资料形式印发此书获得好评,到2005人民文学再次出版,除附以相关旧作与电影资料外,还在书末附上文中提到的大量植物与鸟类彩色照片,为读者提供了更通畅的阅读通道,可叹的是这样一部强作初版今年只印了7000本。
      
      
      
      
      
      
  •     小时候看过
    找了很久,终于订到了
  •     先看的后文附录,有几句话我很同意,就算说破天,云“自银河系诞生以来”的领土,人家该打该抢该怎样就怎样,落后就挨打。想起初中特好玩一件事,两个男生把txt文件放进文曲星里tts,自习课上我就听到诸如“冥王星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敦促华盛顿邪恶轴心小不死投降”“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联合国为恐怖组织”之类的话,整整一篇文章都是荒诞不经却巨好笑的,初三六班人才济济。德尔苏,自然的沧桑与纯粹的可爱。【我问他为什么要把海豹撵跑。德尔苏说这海豹在数岸上来了多少人。人可以数数有多少动物,可是海豹怎么能数人呢?!这件事大大触犯了这位老猎人的自尊心。】
  •     看这本书时N次让我觉得自己不但是个地理白痴而且生物也学得太差了…但是我依然向往着那种与自然与山林融为一体的生活。
  •     景色描写很棒,一些间接的人类学描述非常有意思,森林探险大概是每个人的梦想
  •     等着写读书笔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