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上的斑点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2-7
ISBN:9787533916343
作者:[英] 弗吉尼亚·伍尔夫
页数:158页

作者简介

收录伍尔夫的一个中篇和十个短篇作品。读者从她的创作中可以看到一个对小说大胆革新的作家。她的触觉是如此敏锐,使读者也跟着她经受一次次智性上的冒险。


 墙上的斑点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因为一旦一件事发生以后,就没有人能知道它是怎么发生的了。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准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为了证明我们对自己的私有物品是多么无法加以控制——和我们的文明相比,人的生活带有多少偶然性啊—— 我只要列举少数几件我们一生中遗失的物件就够了。就从三只装着订书工具的浅蓝色罐子说起吧,这永远是遗失的东西当中丢失得最神秘的几件——哪只猫会去咬它们,哪只老鼠会去啃它们呢?再数下去,还有那几个鸟笼子、铁裙箍、钢滑冰鞋、安女王时代的煤斗子、弹子戏球台、手摇风琴——全都丢失了,还有一些珠宝,也遗失了。有乳白宝石、绿宝石,它们都散失在芜菁的根部旁边。它们是花了多少心血节衣缩食积蓄起来的啊!此刻我四周全是挺有分量的家具,身上还穿着几件衣服,简直是奇迹。要是拿什么来和生活相比的话,就只能比做一个人以一小时五十英里的速度被射出地下铁道,从地道口出来的时候头发上一根发针也不剩。光着身子被射到上帝脚下!头朝下脚朝天地摔倒在开满水仙花的草原上,就像一捆捆棕色纸袋被扔进邮局的输物管道一样!头发飞扬,就像一匹赛马会上跑马的尾巴。对了,这些比拟可以表达生活的飞快速度,表达那永不休止的消耗和修理;一切都那么偶然,那么碰巧。
  •     那斑点也可以是一直在那里 却没有人发现有什么问题的污渍就像性别问题和女性主义在那个时候 那种社会作者隐晦的表达了她对这个斑点感到的不适应 却向人表达不出她为何感到不适而站在读者部分,如果我们对于斑点的不懈,对斑点的疑惑,对作者开始半信半疑的信任,顺着作者的思路寻找,都是比喻了一个事件的崛起。读者对这个作品的理解不论是站在什么角度,都正好贡献了这个作品的完整性。她是伟大的女性主义学家她有着惊人的先知能力
  •     同事不太会写的一篇论文,为之代笔,仅供笑谈。---------------------------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因为传统写法以及创作手段、更或者说是作者内在体验的不同,而无法表现出如同伍尔芙作品般那种紧追意识、心灵以及美的、如同照片或一连串影像的叙述。而在这里,我们特别将伍尔芙的《墙上的斑点》一文作为一个展现作者伍尔芙“心灵永动性”的特例,来对其与一般传统叙事小说中的描写进行一个比较。一、 灵动的结构首先,我不在这里特别点出一般的叙事当中,一个故事是如何被完整的描述下来的;但为求一种明晰的理解,我将具有时间顺序的“起因、经过、结果”作为比较的对象,来展示伍尔芙作品叙述结构当中尚未被谈及的美的层面。意识流作品往往以脱离时间顺序、不顾及人物场景的“心理时间”为动机来不断进入到新的叙事层面当中,而伍尔芙最为独特的部分在于——她的作品甚至比一般的作品更有组织性与生命力。如果我们假设一个作品是一种被描述的客体,与作者主体间的关系是一种照镜子,那么伍尔芙就是“本人进入了镜子”。所以我们在阅读的时候,往往会因为无法快速跟随作者的思维转换而跳出了阅读的文本之外,进入到了自己的回忆中。而这个结构的奥秘、以我本人的观点来看,应为作者伍尔芙掌握了某种“意识的节奏”有关。在意识当中,某种不断的追忆、或透过一个联想进入到更为深邃的境地中,可说是一种被反刍后,又积极作为新的经验对象加以体验的产物。现在让我们仔细阅读《墙上的斑点》,便可知道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首先伍尔芙先回忆自己第一次看到墙上的斑点的时间,于是借此追忆在那天她都看到了什么。她审视了这一切,于是又开始想到关于“思绪”的问题。接下来她继续去想这个斑点是做什么用的。她假设了斑点的可能性,联想到一些场面,之后又开始琢磨起“观察以及思维”本身这件事情来了。而之后、她想到了自己的生活、甚至联想到了来世……而每一次思维发散出去,联想停止的时候,伍尔芙就会继续赋予斑点可能性,并展开新的联想。所以假如说一般叙述小说是一种直线结构,那么这种叙事中的螺旋线结构似乎更加符合人们对于美的形象化的理解。而在小说结尾最终,“我”终于知道这个斑点是什么了,由此又给予了本文一个有趣的、带有某种影射、乃至双关性的解读逻辑——从钉子(nail)到蜗牛(Snail)。而多了的这个“S”似乎就正好隐喻着文本本身所具有的美之结构——S形螺旋。二、圆融的意象上一段中,我们谈及了《墙上的斑点》的螺旋线结构,而这一段主要截取几个意象来加以讨论作者在创作中特异而优雅的审美性。本文中,有一些伍尔芙本人特有的比喻形态,以及联想出的光与色彩交织的世界——例如第一段落中,被比喻成“城堡塔楼上飘扬的红色旗帜”、“无数红色骑士潮水般地骑马跃上黑色岩壁侧坡”的“火红的炭块”;第三段中将生活比喻成“从地下铁道中高速射出的人”,第四段中“来世的比喻”,都揭示出作者在创作体验当中所具有的独特的丰富性。显然,这些比喻有的本身并不直接,甚至有些抽象、但同时又令人感觉贴切、符合、或是奇想。伍尔芙幼年饱读诗书,或许跟这不无干系,而我们却无法以一个人幼年的经历来与其所使用的比喻之美、或表达出的圆融意象搓成一对。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考虑两种可能性——一种是作者本人在尚未动笔之前,就已经有了这番联想;而另外一种可能则是——这些优美而富有灵性的言辞来自于作者类似于某种“高峰体验”般的东西,而在那一个当下被写出来的,就是我们看到的本文。另外如果我们愿意深究这些意象本身,甚至可以说它们与荣格心理学所揭示出的“原型”具有某种互通性。而本文的重心则是尝试讨论作者在创作时的心理变化,所以对此就不再予以更为深入的追究。三、 体验的视野有相当一部分的作者曾透过书面记录告知我们,一位创作者确实会如同“身临其境”般地“看到”、或恍如体验到故事人物所体验到的东西。而对于伍尔芙的意识流作品来说,则又可能是一个特例。这些记忆显然是一些碎片,而有的比喻则突发奇想,无法真的“见识过”,或是感受过。那么这一切又是如何被伍尔芙所撰写下来的呢?更有意思的是——这些想像并非构成了虚构性的“故事”,而是构成了某种“映像”。或者可以说,想象力在一瞬间凝缩成了某种如同梦境般的景象,在作者不断回忆并记录下回忆与回忆的间隙中,被瞬间捕捉到了。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几种可能性:首先,这种体验可能来自于作者对于这些记忆本身的归纳、集结、例如透过记忆来回忆起自己在某个时间、场所、曾经想到过、或跃入脑中的一幕;其次,这些回忆会具有互渗性,在被回忆的时候,又再度进行了某种加工;再次,这些回忆本身可能被错接在了某个意象当中,而其中可能是曾经听到过的话、记忆中的书本的描写,但又以再度变形的形式与某个回忆完成了搭桥;最后,这些回忆有可能是作者在起初就曾细细构思过的,但却因为创作中的某个状态发生了剪裁性的变化,使得成为其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样貌。然而最终不得不指出的是,伍尔芙作品中最易被觉察到的,是隐藏在作品背后的强烈的情绪起伏。这情绪便构成了伍尔芙的体验之秘,因为作者的客观性与主观性本身似乎发生了些微的融合,叙述也变得不再单纯,由此也可以更好的指出为什么这样一部小说当中,有些文字看似更接近议论文或明辨思想,而不是单纯的进行理智的描绘了。我们在这里很难指出究竟是伍尔芙在创作之前,便已有了一股情绪,于是提笔写作,还是透过创作中的不断追忆激起了某种情绪,从而抒发自己的思想。但又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这连绵起伏的情绪就如同体验之外的推手或潮水,不断地将伍尔芙的意识驱赶至回忆中的现实以外,并再度总揽入现实感受的包裹当中。情绪显然是主观性的,但却隐蔽在了逻辑的叙述之下,而不是凭借故事情节来加以展示,此点不能不说会引起人们的注意。其中最为关键的是——《墙上的斑点》一文、“我”在单纯的回忆当中,很难发现这种“情绪”的迹象,但却可以在试图讨论一些观点的段落中,容易发现这种直白而干脆的抒发情感的内心独白。由此我们可以引出两个部分——一种是就回忆而言的,视像化的叙述不断展现的部分,而另外一部分则是携带着情绪体验的议论或独白。这两个层面不断交替,就是我们所说的“体验的视野”。它可以用荣格心理学中,对于人格的划分来加以阐释——第一部分糅合了感官与直觉,而第二部分则糅合了情绪与思维。若用四元素加以比喻,土象的感官形态的厚重无法满足于火象的直觉形态的迸裂,于是就向柔软的水象情绪以及变化多端的风象思维迈入。而这一不和谐情况(一般来说,火象与水象制衡、而风象与土象制衡)则构成了一种推进力,使得作者得以不断地以某一心理动机、或者说心理能量的释放形式去完成整部作品的写作。四、 心灵的永动现在唯独无法解释的一个问题就是——为何伍尔芙的作品会在这种不和谐的心理能量的推动下,去完成一部完整的作品?如果我们假设一个人只有在写作时,才拥有所谓的“心理变化”,那么将会使得这一提法步上死路。所以答案相当简单——伍尔芙完整地拷贝了一个人可能所具备的一般性的心理活动,并将其写成作品。我们可以试想一个人如果无法不将自己当成一位研究对象,会很难做到这一点。而这种对于其主观性的自主观察,将会是与不断观察“外部客体”的作者们的最大分歧。有为其做传的作者反映,伍尔芙有主动去观察脑中不断涌现的思绪的习惯,而本人也具有极为细腻的敏锐度以及对于思维本身的超高觉察度。所以我们可以了解到,个人特质化的特征成就了伍尔芙作品的独一无二,而伍尔芙的作品则印证了人们心灵世界的永动机制。

精彩短评 (总计47条)

  •     天哪 你的意识里,那流动的自傲 流动的孤独
  •     弗吉尼亚·伍尔芙构述的情节,简明流畅,不拖泥带水,也不流连于“环境小说”和“社会小说”等无关紧要的叙述,她善于刻画人物内心的意识流动,尤其是典型人物的塑造,用语一点也不客气。
  •     彻底的坦白
  •     本以为会晦涩难懂,读完觉得就像一个老人坐在屋里的摇椅上絮絮叨叨的自言自语,跳跃的思绪却又像个调皮的孩子,准确的比喻又似不惑之年口吐莲花的长者,值得品读
  •     前面的短篇有些不甚理解
  •     军训时就是通过这种状态度过每一次站军姿的
  •     意识流读起来有点累..
  •     hin奇怪。。。每次想到哈利波特里Harry盯着前座姑娘流动的金发发呆/小天狼星坠入的帷幕后面 就会想起伍尔芙这本意识流
  •     意识流与女性主义
  •     1意识流鉴赏不能。2虽然薄,确是我目前为止遇到的催眠最佳利器,睡着n次。3翻译水平参差不齐。
  •     不太懂得从文学鉴赏的角度去欣赏这类意识流的文章,但就结合自己的经历,我也时常因为一些小小的细节幻想出一个庞大的故事,回过神的时候时而意犹未尽时而胆战心惊。墙上的斑点少冗长的外国人名,并且我认为译本还对味,挺好。
  •     …………
  •     其他的短篇充斥着一股地摊文学,中学生读物的味道。
  •     启蒙
  •     怎么说呢,其实不大符合自己的胃口
  •     意识流接触开始读过的,甚至一遍遍地看,想仿写自己的,至今只开了头,情节构思早有了,没时间写。考完研写!
  •     “男性的观点支配着我们的生活,是它制定了标准……”由墙上的斑点展开;电影时时刻刻,才了解伍尔夫这个人,意识流的代表……最后自杀了
  •     还记得语文课上读这篇课文读到要疯掉的感觉。。
  •     意识流不是我的菜。
  •     如果记录人复杂的思想轨迹是人类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那伍尔夫已经很接近这一目标了,至少看上去是接近了~
  •     只读过《墙上的斑点》,这篇中学课本里也有收录,以前没看懂,现在依然没全懂,但是阅读的时候不会再感觉烦躁了,慢慢学着跟随作者的思路走,每到一个新的节点就跟着她发散开来,天马行空地开想,不用担心“跑题”,也挺有意思的。
  •     多看限免了一部"民翻"版-《存在的瞬间》。好几篇都没读明白,也许是因为看的时候也没静下来,作者太多的心思都藏在了放任意识而落笔的词句中。
  •     一首好歌,倾泻而下
  •     高中课本选文
  •     ........催眠的意识流
  •     深深地被伍小姐打败,意识流作品可能只需要感受到与作者一样的心潮起伏就好。
  •     好傻哈哈哈哈哈
  •     看起来很流畅,我喜欢
  •     还是有些难以欣赏
  •     想要拥有这样一个弹幕密集的脑袋
  •     于~意识流不加阻挡的飘荡着
  •     2012.9.27 无逻辑看懵,其实自己就老这样
  •     她永远善于捕捉常人无论如何也留意不到的细微之处。
  •     当我读她的小说《墙上的斑点》,我能感到她敏感的个性和她几近疯狂的精神特质,但她随笔中的从容、优雅、高贵和汪洋恣肆,却是她的另一种深富学识和修养的特质。虽然弗吉尼亚在还没有老迈时就因不堪精神疾患的折磨而自杀,但我还是要说,上天是厚爱她的,上天慷慨地给了她两种对立的特质,像两支火把,她用来燃烧了她全部的天才。
  •     高中还是初中选读课文。太讨厌了!!又长奇怪的名字又多还要求背诵段落
  •     意识流
  •     目录: 墙上的斑点/1 楸园杂记/10 星期一或星期二/18 在果园里/20 新装/23 合与分/33 爱同类者的人/40 镜中女士/47 三个画面/54 遗产/58 弗拉希/66 编后记/156
  •     我记得伍尔夫说过一句话:不要耍廉价的花招。我怎么觉得他就是耍花招第一人呢?!
  •     这本书2007年读过,后知后觉到现在才明白书中的一些意义。
  •     还真挺喜欢的,很顺畅,思维像波浪一样到处飘的感觉。
  •     意识流神马的我需要消化反应一下(;′⌒`)
  •     很喜欢《镜中女士》,但是意识流真的是很霸道的文体,容不得你一点点走神……
  •     飘
  •     意识流动 颅内高潮
  •     高中语文外国文学课外读本里面最喜欢的一篇,比骑桶者,沙之书都喜欢
  •     第一次读意识流,追着自己的意识跑,有种濒临精神崩溃的赶脚。
  •     十个短篇 一个中篇 中篇就是阿弗小传阿!!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