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行之王——怡和

出版社: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0-2
ISBN:9789620429002
作者:刘诗平
页数:512页

内容概要

  劉詩平  畢業於武漢大學、北京大學,曾在北京、香港等地工作。現在新華社從事財經新聞報導,同時從事近代以來中國經濟金融史研究。  著有【敦煌百年】(廣東教育出版社,2000年;台灣:遠流出版公司,2002年)、【金融帝國】(香港:三聯書店,2009年)等,發表調查性報導、史學論文及文藝作品多篇。

书籍目录

目  录
第一部 鸦片帝国
第一章 走向东方
01 渣甸:18岁出门远行
02 广州夷馆区与外商私人生活
03 易贪腐的粤海关
04 东方巨富:十三行行商
05 广州的跨国“红顶”商人
06 “行外”商人的衍生与成长
07 鸦片的涌入
08 渣甸的个人贸易
09 渣甸辞职“下海”
10 马地臣:在东方的早期经历
第二章 澳门、黄埔与伶仃洋上
01 变化的贸易图景
02 澳门与黄埔:龙头地位的争夺
03 广州:宝顺洋行前世
04 北京:皇宫里的鸦片吸食者
05 澳门:贿赂基金的设立
06 渣甸与马地臣早期的鸦片买卖
07 “叶恒澍案”引发的禁烟行动
08 “艰难”抉择:伶仃洋鸦片基地的确立
09 鸦片:“最有绅士气派的投机生意”
10 渣甸与马地臣在伶仃洋
第三章 鸦片基地与沿海走私网
01 渣甸•马地臣行正式诞生
02 两个怡和洋行的不同命运
03 早期探索:鸦片直销东南沿海
04 最佳鸦片翻译:传教士郭士立
05 制胜武器:鸦片飞剪船队
06 泉州鸦片基地的经营
第四章 律劳卑之死
01 时代之变:东印度公司垄断终结
02 派遣驻华商务监督:英国政府的反应
03 强硬者抬头:渣甸等散商的反应
04 大清朝野的懵然无知
05 律劳卑:傲慢强硬与劳苦卑下
06 律劳卑之死
07 矛盾公开化
08 马地臣返英连手工商界
第五章 从禁烟到战争
01 鸦片泛滥:在禁与弛之间
02 鸦片•白银•瘾君子
03 钦差南下与渣甸离华
04 禁烟风暴与马地臣缴烟
05 为战争奔走呼号的渣甸
06 鸦片战争爆发
07 林则徐、琦善和义律相继免职
08 与渣甸’马地臣亲密接触的璞鼎查
09 战时鸦片生意
10 怡和洋行的胜利
第六章 香港上海时代
01 鸦片贸易:合法与非法
02 怡和洋行总部栘港
03 香港的起死回生
04 香港:新鸦片集散中心(一)
05 上海:新鸦片集散中心(二)
06 金钱、土地与权力:返英后的渣甸和马地臣
07 子侄们:两个家族的权力交接
第二部 大陆风云
第七章 逐鹿航运
01 东西方贸易巨变
02 鸦片帝国的终结
03 败退后的转型
04 长江争夺战
05 打造津沪航线
06 重返长江
07 顺势扩张
08 世纪之交:新机遇与新对手
第八章 铁路悲欢
01 拆毁了事:中国第一条铁路的命运
02 骡马拖载:中国自建铁路的步伐
03 津沽铁路:首开借外债筑路先河
04 太监牵引:中南海里的小铁路
05 强强联合:中英公司的组建
06 频频得手:赢取多条铁路修筑槽
第九章 金融强权
01 贷款:结交清朝权贵的媒介
02 西征借款:怡和得与失
03 日益壮大的水险与火险
04 中法战争与怡和
05 合资银行的流产
06 涉足中国矿山
07 角逐旅顺防务工程
08 黄河决口与郑工借款
09 太后的机密财务官
第十章 工贸制胜
01 世纪之变:从合伙制到股份公司
02 怡和大班兰杜的上海岁月
03 双喜临门:1992年的怡和
04 无所不包的进出口贸易
05 门类众多的工厂
06 作为纺织业巨头的怡和
07 工人罢工与怡和业务
08 与张作霖父子的军火生意
09 凯瑟克兄弟在上海
第十一章 转折年代
01 不祥之兆:怡和大班遇袭
02 香港陷落与怡和受创
03 蒋介石怒斥怡和大班
04 英国接收香港与怡和重建
05 怡和大略:战后复兴
06 转折:从中国大陆撤离
第三部 得失香江
第十二章 无远弗届
01 香港新时代:帝国余辉与桥头堡
02 上市:怡和新面孔
03 置地:中环再造
04 九仓:尖沙咀变革
05 重振金融雄风
06 舞动资本市场
07 保险业蓬勃发展
08 繁荣东移:置地在铜锣湾的扩张
09 国际化:海外发展第一波
第十三章 风雨飘摇
01 华商崛起:包玉刚与李嘉诚
02 前兆:中环地铁投标“意外”失手
03 拐点:痛失九仓
04 汇丰与怡和斗法?
05 怡置互控:纽壁坚的“连环船”策略
06 冒进:置地疯狂扩张
07 150周年庆:危机四伏与乐观自信
08 从“地王”到“债王”
09 高层地震:纽壁坚下台
第十四章 黯然撤离
01 撒切尔夫人摔跤:历史进入过渡期
02 怡和震荡:迁册百慕大
03 忍痛割爱出售“港灯”
04 结构重组:危局初解
05 收购置地攻防战
06 政改之争与怡和“真面目”
07 加速海外投资:国际化第二波
08 第一上市地位移往伦敦
09 全面撤离香港股票市场
10 “九七”交接:怡和大班摔断脚骨
第十五章 欲去还来
01 回归:怡和的最终选择
02 高管本地化:置地任命首位华人总裁
03 成功拓展中国内地市场
04 大中华与东南亚:亚洲的多元化集团
附录
0l 怡和中的渣甸一凯瑟克家族成员
02 渣甸一凯瑟克家族成员出任怡和合伙人及董事时间一览
03 怡和集团主要成员及基本结构
04 人名、机构名译名对照表
05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回忆与感谢

作者简介

作为一家“百年老店”,怡和洋行是《南京条约》(1842年)之前成立于中国的唯一延续至今的外资企业,并且以惊人的弹性拓展了广阔多元的业务范围。如今,作为全球500强的怡和业务广泛,渗透于人们的衣食住行:零售(惠康超市、7-Eleven便利店、万宁、Pizza Hut、美心饮食)、地产(置地)、酒店(文华东方)、航运(空运货站、机场服务、货柜码头)、建筑(金门建筑)、保险(JLT)、投资银行等。同时,它也悄无声息地进入了中国……
怡和于1832年靠建立“鸦片帝国”起家。在剧烈变化和咆哮奔流的这段历史河流中,怡和逃过了无数次危机的打击,并以惊人的弹性拓展了广阔多元的业务领域,呈现了一个“百年老店”的别样经历和掀起各种风浪的多样画面。
本书从1830年代直至当下,完整地叙述了怡和170多年的发展历程。本书内容以史实和采访为主,并以故事的形式展开,展示了一家英资公司在东方的冒险及其成败得失的多彩历程,以及包括港人在内的中国人的奋斗历程,如1970年代末怡和与华商包玉刚、李嘉诚,以及汇丰之间的斗法;1983年置地从“地王”到“债王”以至与怡和互相拖累;以及各种收购攻防战等经过,让人看得惊心动魄。


 洋行之王——怡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本书,把中国近代史和一家公司的命运捆绑在一起,让人看起来不忍释手。以前的历史书把人物都讲得很片面,没有考虑他们处在的环境。比如宋朝的蔡京总被说成大奸臣,而其实他是个很精彩的人。从这本书里,我们能看到清政府是多么无奈地一步步被列强逼到灭亡,其实清政府在很多地方还是充满骨气的,但那个时代就是让人觉得叹息。一家180年的公司,在有史以来最为颠覆的时代19-20世纪(尤其在中国),经历了无数次战争,最终屹立不倒。今天,虽然经历的低谷,怡和的经营复杂程度已经大得无法统计,因为其子公司已经多如牛毛,如同今天的招商集团。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招商局在李鸿章的支持下,居然能和英资集团激烈竞争毫不落败,不愧今天招商旗下的公司仍带有中国最佳公司的基因。
  •     文/左页1776年,苏格兰人亚当•斯密出版了他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部像迷一般的作品为之后整个资本主义的狂飙突进扬起最坚实的理论旗帜。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按照马克思对亚当•斯密的批判来认识这位哲人和他的著作,直到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开始衰落,亚当•斯密依然被认为是资本主义的桥头堡。但是,很少人去反思这位典型的苏格兰式的启蒙哲人写作初衷里强烈的现代民族国家理念。在“论君主或者国家的费用”的一章中,亚当•斯密开篇这样写道,“君主的义务,首在保护本国社会的安全,使之不受其他独立社会的暴行与侵略”。 就在1776年亚当•斯密的传世著作出版当年,詹姆斯•瓦特把改良了的蒸汽机投入了商业使用,并把人类带入“蒸汽时代”,从此资本主义的发展获得了强大的机械动力。而此时的中国正在经历从未有过的虚假繁荣和封闭时代,“天朝物产丰富,无所不有,不需与外夷互通有无”。杰克•戈德斯通在《为什么是欧洲?》一书中说,这绝对是个历史的偶然。因为这太戏剧化了,当地球的一边正在全球范围内搜索和寻求可以争夺的资源时,地球的另一边却陷入从未有过的骄傲和自闭之中。一直到1840年的“鸦片战争”,我们面临的正是这样一种对手,它由最现代的世俗民族国家组织理论和最精良的战争武器装备而成,而此时的中国,作为一个世俗的民族国家组织还未真正发育起来。1838年,鸦片的毒害在整个中国迅速蔓延,林则徐带着道光的殷切嘱托南下广州。此时的林则徐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尤其对几个鸦片头号贩子,即所谓的“夷目”尤其关注,还在京城时,就暗中派人查访和打探,准备一网打尽。其中一名叫做威廉姆•渣甸(William Jardine)的苏格兰鸦片贩子就被列为“奸猾之尤”。不过在林来广州之前,渣甸就已经回到了苏格兰老家,买下了大片土地,准备出任国会议员,他已经把公司交给了他忠实的贸易伙伴詹姆斯•马地臣(James Matheson)打理经营。此时的渣甸正在为发起一场针对中国的民族主义扩张战争奔走呼告,当大批鸦片商的利益在中国的这场禁烟运动中受到损害时,渣甸以及由他代表的激进的主战派建议得到了大部分议员的支持。其实早在1834年,律老卑来中国时的傲慢和无礼就得到了来自苏格兰和北方势力组成的激进的辉格党成员渣甸和马地臣的极力鼓噪,决心给这个“野蛮民族”一个下马威。这似乎也奠定了由渣甸和马地臣开创的“怡和洋行”在中国170年的贸易史的主要基调:政治、战争、民族主义始终与利益的追逐纠缠难清。刘诗平最近出版的《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把怡和在中国的经验视为一部东方冒险史:“在中国历史上,没有一家外国企业像怡和这样,如此深刻地影响过中国的内政与外交。”从早年卑鄙的鸦片贸易开始,怡和主动或被动地卷入了中国的“鸦片战争”、“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上海大罢工”、“军阀混战”、“二战”、“改革开放”、“香港回归”等等,一系列攸关民族存亡的历史大事件,而它也渗入了中国人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零售、航运、地产、饮食、军火、纺织、交通、金融、矿产,等等。一部怡和洋行的历史,就能折射出整个中国近代化历史的进程是一点也不夸张的。刘诗平说,“在这里,人们或许同样能感受到近代以来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以及包括港人在内的中国人的奋斗与探索”。作为一本历史书籍,作者没有明确指出近代中国与世界交往时的“差距”,其核心到底是什么,而中国又该如何去奋斗与探索。历史学家徐中约说,“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是一种对西方的被动反应,而是一场中国人应付内外挑战的主动奋斗,他们力图更新并改造国家,使之从一个落后的儒家普世帝国,转变为一个国际大家庭中拥有正当席位的近代民族国家”。对此,笔者深以为意,藉此纵观整个怡和洋行的中国之行,我们也能得出同样的结论,这是一艘装备了现代民族国家新式武器的商业战船,它一次次历经政治和战争风险而屹立不倒,其核心的秘密在于,它背后不是所谓的苏格兰的亚当•斯密式的自由市场理念,而是苏格兰式的现代世俗民族国家背后残酷的优胜劣汰原则。1984年,中英正就香港未来的谈判正酣,怡和集团主席西门•凯瑟克突然宣布,怡和将把公司注册地从香港迁移到英属百慕大,一家香港本土老店即将变成一家外资公司。随后,怡和发起了一系列的风波和斗争,1987年发行B股风波;1990年制造回购自身股份事件;1991年要求上市豁免。而1992年,最后一任港督彭定康发起一轮强硬的政改风波,而怡和更是幕后支持者。中国国家通讯社-新华社发表措辞强烈的评论文章说,“它不但在谋取特权、损人利己方面表演得淋漓尽致,而且在政治上为敌视中国、破坏香港平稳过渡的反华势力帮忙帮闲,唯恐天下不乱”。作为一个新式的现代中国,中国人在历经了一个半世纪的艰苦旅途后,已经基本上学会了如何在一个世俗民族国家组织丛林里捍卫自己的利益。近代中国,面对现代商业,这个有着古老的民族总是找不准它跳动的脉搏,惊慌失措而无法准确掌握在现代商业社会里的生存法则。回顾整个的近代史,我们可以找出无数的理论来解释中国人商业上的“失败”:缺乏资本主义精神;没有理性的公司结算制度;过分讲究人情世故;崇拜计划反对市场,等等。但是人们总是羞答答地不愿意承认一点,那就是对于一个世俗的民族国家而言,在现代商业中生存的法则应该是利益的不断扩张和最大化。《洋行之王——怡和与它的商业帝国》 刘诗平 著 中信出版社2010年11月版刊稿于 南方都市报 10.12.26
  •     新中国成立前,怡和曾深入影响着中国内地和香港,它的罪恶崛起和发展历程,值得后人研究和借鉴——一家靠疯狂售卖鸦片起家的世界第一个恐怖组织,缘何会变成对近代中国影响深远的商业巨头?从这些往事中,我们感受到近代中国与世界的差距;也丰富呈现了诸多怡和大班们的风采以及渣甸、马地臣家族的内情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2011/01/04~01/07
  •     商业就是阴谋吗
  •     寫得很用心的一本書,絕非粗製濫造之作。
  •     论文啊这是
  •     想看一本商业教科书,结果看成了历史书。。。。。
  •     要玩就玩大的,错了可以在来。否则没有机会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