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三千年》书评

出版社:究竟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13-3
ISBN:9789861371689
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 Simon Sebag Montefiore
页数:696页

耶路撒冷的人间和天堂

小时候妈妈早上送我上学会路过西宁市最大的清真寺,门口有一副大大的壁画,妈妈当时告诉我画的是伊斯兰圣地耶路撒冷。那时我上小学一二年级吧,然后不断的由新闻联播里反复得听这个名字。这个名字带给我另一次冲击是我给一个外国基督家庭的女儿当汉语老师,男主人一天跟我说:他的父亲,一个70多岁的韩裔美国人,学了好多年阿拉伯语,终于要去耶路撒冷朝圣了。我听了目瞪口呆,以色列政局一直不稳定,一个古稀的老人怎么选择这么危险的地方。 我不是无神论者,年纪越大越敬天畏命。对每一个人所敬仰的宗教都无比尊重。但为什么所有的教派都选择了耶路撒冷。东方每次朝代更替都是家天下换位,西方的历史王朝紧紧伴随着宗教,耶路撒冷的历史是整个世界的历史。这本是我现在还没有读完,因为读的特别烧脑,很多历史读一读就在记忆里断档了,只好在翻出来欧洲史,两个结合的读。之前数个书友给我介绍这本,其中一个人告诉我,历史渣慎入。这个城市八次摧毁,八次重建,他是一个神的圣殿,两个民族的首都,三大宗教的圣地,兴旺过,萎缩过,浪漫过,虽然浪漫中带着鲜血。这本书没有读完,下本我己经找好,我翻出来了龙应台和儿子安德烈的对话文集,这样的书看完,我需要人间温情好好综合一下。

耶路撒冷三千年

《耶路撒冷三千年》[英]賽門•蒙提費歐里上有天堂,下有耶路撒冷。公元前15世纪左右,得到上帝(耶和华)的召唤,摩西带领被奴役的希伯来人,躲避埃及国王的残暴统治,前往上帝的应许之地。经过长达四十年的寻探,终找到了它——耶路撒冷。他们短暂地完全拥有过它,之后,耶路撒冷曾被叙利亚、埃及、巴比伦、波斯、罗马、拜占庭、伊斯兰的阿拉伯人、约旦所统治过,历经两千多年的苦难之后,直到二十世纪后期,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它终于重归犹太人的怀抱。早在希伯来人到来之前,其实已有迦南人定居于耶路撒冷,他们是闪米特民族的一支,血缘上与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相近。以色列人的一支派犹大支派征服了迦南人,便雅悯占领该城。以色列王国的第一代国王大卫筹备建立圣殿,由继位的国王所罗门在耶路撒冷摩利亚山(圣殿山)兴建第一座圣殿。随后,第二座圣殿于波斯王国统治下的公元前515年完工。直至公元70年,犹太人反抗罗马帝国暴政,圣殿被焚毁,仅留下西边一道50米长的围墙。这道墙,便是著名的哭墙,又称西墙,被迫流亡的犹太人回到耶路撒冷后会来此祷告,诉说流亡之苦的圣地。直到20世纪后期,第三次中东战争之后,以色列才重新拥有了耶路撒冷。耶路撒冷备受瞩目自然是该城市的神圣之性,为什么?它被奉为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三大亚伯拉罕宗教(或称“三大天启宗教”)的圣地。“对三大宗教来说,这场地狱般的灾难使耶路撒冷变成末日的发生地,同时也显示天国的来临。”(P84)当审判日到来时,人类都将灭亡,而后上帝挑选他的的选民复活。信徒相信只要死后能埋葬在圣殿附近,越接近圣殿,他的复活就更快。也就是说,在死亡到来之后,新的生命希望就寄放此地。但这三大宗教在耶路撒冷的出现,是有先后顺序,又有联系的。首先,犹太教。是犹太人最先把自己的国家,及最高的宗教信仰根植于耶路撒冷。圣殿里,存放过陪同犹太人出走埃及的圣物——约柜——摩西从上帝处得来的两块十诫石板,而《塔纳赫》也就是《圣经旧约》即时犹太教的“圣经”。可是,无人能独享他。随后,是基督教。耶稣出生于耶路撒冷附近的加加利地区拿撒勒城,三十岁开始传道,当脾气极好,爱护众生的他,见到圣殿里有人在这里贩卖物品,兑换货币,罕有地发怒推倒商贩的柜台,他无法忍受这些世俗的人做这些世俗的事情来玷污神圣所在之地。传道三年之后,耶稣的人气奇高,自称上帝之子,犹太教看不过眼,将他以“自称神的儿子基督”的亵渎的罪名控告耶稣,处他死刑,将他钉在十字架上面。自此,耶路撒冷便成了基督教朝圣之圣地。耶稣传道只是三年,基督教并没有在其间建立。而后出现的保罗,才把基督教发扬光大,“保罗在安提阿的叙利亚改信者,就是第一批被称为‘基督教’的信众。”、“保罗的书信是新约的主要部分,约占了所有篇幅的四分之一。”(P173)另一个体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关系的,是《圣经》里许多故事来自犹太人的神话。但,无人能独享他。4世纪,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控制期间,耶路撒冷变成了一个天主教中心,建造了圣墓教堂。无人能独享他,之后,是伊斯兰教。它将变成了伊斯兰教的圣地,来自麦加的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得到真主的启示,夜行云霄见到了摩西等圣人,他相信圣地就在圣殿山。当穆罕穆德在伊斯兰教的第一圣地麦加受到排挤,于是他来到第二圣地麦地那,在这里得到了犹太人盟友的支持,他们融合成一个新的社群,并和当地的犹太氏人共同创立了第一座清真寺。“时为六二二年,伊斯兰历纪年的开始。”(P237)由于这个新成立的小国受到多方的威胁,需要自卫和对外征服,“圣战——奋斗——即是一种内在的自我掌控,也是神圣的征服战争。”(P237)伊斯兰教和犹太教一样都行割礼,本来相处得很好,可是,当犹太教人不愿意该信伊斯兰教之后,穆罕默德旋即翻脸,《古兰经》宣扬的就是消灭异教徒。687年到691年,由第9任哈里发阿布杜勒•马里克在圣殿上面建立了圆顶清真寺(萨赫拉清真寺),也就是现如今拥有金色塔顶的清真寺,它成为耶路撒冷的标志。这就是三个宗教的矛盾源来。这神圣之圣地,所在何方?耶路撒冷位于巴勒斯坦中部,介于死海与地中海中间,坐落于犹大山南部高原地区。因其宗教地位之崇高,它被誉为世界的中心,是人间与天堂最接近的地方。这个城市现在的居民分四个部分:犹太人、基督徒、穆斯林和亚美尼亚人。犹太人主要住在哭墙上方的山坡上(东南),基督徒主要住在圣墓教堂附近(西北),穆斯林主要住在圣殿山附近(东北),亚美尼亚人主要住在西南(传统上是一性论派基督教徒)。如此这般耗费了一千多字,才勉为其难厘清了耶路撒冷的粗略宗教历史线条。上面也提到过,在这漫长三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甚多的王国统治过耶路撒冷,又有非常多显赫的家族控制耶路撒冷的运转,其圣名远播世界,引来过欧洲国家十字军,又有俄国借正教(基督教分派)徒之名插足进来,甚至我元朝时代的突厥人也慕其黄金丰富之名声前来此地。非常笼统来说,大多数情况下,耶路撒冷是在王国统治下的一个城市,实际上有王国派遣到此的军队将军,有掌管圣殿事务的宗教祭司,有管理日常政府事务的市长,还有政府下属的执法军事队伍首领。这几种力量不断在博弈,调谐,维持着耶路撒冷的正常运作。虽然耶路撒冷出产品质极好的葡萄干、香蕉和松,可它的主要收入来自朝圣者和旅游者,它还要依靠王国给予的经费,大家族的捐赠,以及宗教领袖所支持的外国势力的捐输来运作,谁给钱谁就想有话事权,纷争由此而甚。又因其地理位置之重要,来自外在的威胁非常多,周边地区的王国的侵犯,其他王国的勃勃野心,也与其神圣之名息息相关,其宗教的巨大魅力大到人人想独占之。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这座圣城城内的面貌:街道狭窄,肮脏凌乱,百姓生活极度困窘。与此相反,官员们肆意勒索朝圣者,为了求得更多收入,苛政对待平民,残暴行径令人发指;宫廷生活奢靡;妓所遍布;宗教斗争此起披伏,互相残杀,永不停歇。所有这一切都与神圣无关,甚至辱没其名。“软弱的容易受欺负、富有的容易受嫉妒。”(P268)这就是真实的耶路撒冷。即使是高贵的欧洲国家的达官贵人行至于此,也很快被这种社会风气所影响,极速融入这种生活,是因为最肮脏的地方,越能凸显宗教之尊贵吗?耶路撒冷在希伯来语和阿拉伯语中,均是“和平之城”之意。可和平却总是远避它。时至今日,巴以冲突还未能平息。首先,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由来已久。其次,11世纪初期到13世纪末,西欧国家先后在罗马天主教教皇的授意下,以收复失地为口号,发动8此十字军东征,企图摧毁伊斯兰教在耶路撒冷的统治,可均告失败,且造成了穆斯林和基督教之间的矛盾深化。到19世纪初,英国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巴勒斯坦成为英国的托管地,耶路撒冷是巴勒斯坦托管地的首府。锡安主义即犹太人复兴主义首先被英国所利用,它宣称将帮助犹太人建立自己的国家,回到耶路撒冷。但由于英军无法控制巴勒斯坦局势,最终宣布从巴勒斯坦撤走,并将这一问题提交联合国,联合国决议通过在巴基斯坦分别建立犹太人国家和阿拉伯国家,讲耶路撒冷国际托管,使它成为像梵蒂冈那样的神权国家。可还是失败了,因为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矛盾似乎是生而存在,谈判总是告吹,以色列发动战争,抢占了所谓的中立地带,与1948年建立自己的以色列国,剧增犹太人与阿拉伯人的矛盾。究竟都有什么原因,让这和平之城不和平呢?也许可以试着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能力有限,阅读量不够,有些内容求助于网络):一、地理位置。耶路撒冷一直是联系欧洲和中东北非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中转中心,而且地势较高,易守难攻,盘踞了耶路撒冷,即可轻易控制整个地区,因此耶路撒冷成为冷兵器时代列强反复争夺的要地。耶路撒冷的战略地位导致它先后8次毁于战火,这在世界城市史上也是罕见的。(来自度娘)二、经济。耶路撒冷是一座宗教圣地,一直以来其统治阶级都致力于用最好最昂贵(大量的黄金珠宝源源不断流入)的材料装饰圣殿。耀眼的黄金,吸引着无数贪婪者的目光。而前文已经提过,耶路撒冷的经济来源单一,主要依靠朝圣者和旅游业的支撑,尽管战火始终萦绕,朝圣者与旅游者依然络绎不绝,是一个财富丰腴之地。在以色列建国之后,此经济来源更加稳健和可观,它吸引的都是来自欧美国家的有钱阶层。而对于土地贫瘠、矿产和水资源缺乏、自然条件较差的巴勒斯坦来说,旅游将是振兴和发展的最大动力。因此,也必然是巴以双方争夺的战略资源。三、宗教信仰。每个宗教都把耶路撒冷当做最崇高的圣地,这种情节使得他们无法和平共处。他们不能容忍由异族人、异教人来统治、占领他们的圣地,他们无法接受去分享他,纯粹得难以融入一颗沙子。每次重大的宗教庆典之日,祭祀活动通宵达旦,聚集了世界各地前来朝拜的教徒。这个时候往往容易引发各个宗教之间的矛盾,每每以械斗,残杀收场,随之而来的就有相互之间的报复——无辜的信徒遭到残忍的屠杀,死伤者不计其数。其极端者,非穆斯林的圣战莫属。书中提及,英国派驻耶路撒冷的一位将领谈到巴以问题时,曾说过:“耶稣都解决不了这个问题?我们怎么解决?还是将它交给上帝吧。”说了这么多不轻松地话题,显得这本书似乎就是一本历史书,并不好读。不好意思,确实是内容太多,我消化不了,才造成这样的错觉。本书作者賽門.蒙提費歐里就是一个犹太人。写作中,作者带着科学求真知的态度,翻阅了很多资料,查证细节,他又带着对耶路撒冷的崇敬之情,娓娓而谈其丰富的历史故事,不乏有趣的小故事,使得书中的历史人物因此形象立体,有血有肉,每一个人都因其独有的性格、性情造就了他们的人生命运。此书读来不曾觉得枯燥,只是实在不容易读懂。王国朝代的更迭频繁,书中历史人物的名字又非常难记,而且如果读者对《圣经》和《古兰经》没有一定的了解,要去弄明白其中一些引经据典的内容更是难上加上。读来也就觉得很难啃,更遑论消化了。为了体现书中的有趣之处,特别列举两个小片段,缓解一下严肃的气氛:一、耶路撒冷冷热病,1930年后也被称为“耶路撒冷症候群”。“因接近耶路撒冷圣地而产生的宗教兴奋,之后所引发的心理代价。”(P442)因为罹患这中病症的的朝圣者、旅游者人数很多,所以耶路撒冷还很早就出现了专门收留治疗这些人的医院。二、哥伦布。十五世纪,哥伦布像当时的斐迪南国王及其妻子请愿航海,希望能航越大西洋找到印度河中国。当时他有两个梦想,“以是西航到西印度群岛,另一个梦想则是解放东方的耶路撒冷:从一开始,他就想连接这两者。‘我想两位笔下倡言这次航行带来的一切好处,都将用来征服耶路撒冷。’”(P385)当然,最后哥伦布留下了大量的财富,却梦想落空。但我必成承认,虽然不乏有趣的故事可以间或驱赶此书阅读中存在的压迫感,但我仍付出了很多努力去帮助理解,为了起码读懂字面上的意思,我穿插地读了《圣经故事》,上网查了很多伊斯兰教的相关内容,还看了电影《上帝之子》,以及一些关于耶路撒冷的纪录片,还有随书附送的DVD光盘。但其实要读好它,除了要有一些初步的关于耶路撒冷的历史、宗教知识的涉猎,还需要借助各个时期的耶路撒冷地图来参照帮助理解。但老实讲其实我做的还远远不够,所以这次的读书笔记,很不满意。无论如何,这次阅读,算是我的第一次主题阅读,希望日后着意去补充这一块内容的知识,然后把它重读一次,或许才能真的读懂这本书。

《耶路撒冷三千年(台版)》有声书

《耶路撒冷三千年(台版)》我念的。评论太短,居然还有这样嫌弃的。。。。

耶路撒冷的《资治通鉴》

这书,盛名之下,其实难读。时间顺序记史,有点像资治通鉴。不过读起来,没有资治通鉴有趣。读到1200年时,便实在读不下去了。完全是混乱的历史呀。难以理解那种虔诚的宗教观。满篇的欺诈与战争,血与泪……屠杀,屠杀,屠杀……建议作者出个精简版。对绝大多数来说,只要几个关键的节点就成。为什么犹太教会没落?基督教为何恨犹太教胜过恨罗马?伊斯兰教又是如何在基督教上建立自己的根基的……等等。或许,我应该再去翻。对于记那么多皇帝的名字没有兴趣。但很想知道上面的那些问题……

我读耶路撒冷

巜聖經》最初章节只是无名作者为了揭示犹太民族与上帝的关系而写。以色列人原是为埃及法老建造城市的奴隶,在上帝的帮助下,在一个叫摩西的王子的带领下他们逃出埃及,上帝授予摩西十诫,说如果犹太人做到了,就把迦南之地赐予他们。摩西至死都未踏上这块应许之地,但他问到了上帝的名字,上帝的回答是:“我就是我”,耳背的教徒把它错拼成耶和华。给上帝起了名当然还不够,经过几个世纪的努力,大卫宣布在耶路撒冷建了个“上帝之家”,作为上帝在人间的居所,并做了个名为“约柜”的木匣子送给上帝贮存他的贵重物品,以增加神秘感供人膜拜。在建造圣殿的过程中,所罗门功不可没,但他更看重自己的荣誉,因此花了十三年打造自己的宫殿,而只花了七年帮上帝建圣殿。但上帝不会只关照以色列人,耶路撒冷也不可能只是犹太人的圣所。于是,这个被犹太人理解为只是应许给犹太人的地方,引来了几乎是诸方争夺。犹太人自创造上帝后,上帝就注定不仅仅是犹太人的上帝。当耶稣终于被钉死在十字架时他说:“成了”,有点如愿以偿的味道,他在耶路撒冷的死使其成为了圣子,传达上帝的旨意到达耶路撒冷以至整个人间,而他的生则整饬了时间,成为公元元年。以至于说每一轮新日皆有基督之光芒。基督之后又过了六百年,一个最初笃信基督的叫穆罕默德的梦想家,宣布自己一个晚上就夜行千里到达耶路撒冷、并登上九宵聆听神的旨意,从此创立伊斯兰教,排斥基督教的三位一体而独信一神,并通过所谓圣战的血腥暴力占领麦加,向阿拉伯地区强行传教。之后其追随者最终占领耶路撒冷并指定为伊斯兰圣地,以此确立穆斯林是凌驾于基督教之上的犹太教的合法继承者。当岩石圆顶清真寺建成后,穆斯林们嘲笑旁边的基督教堂是“粪堆”是牛屎。从此,耶路撒冷真正成了世界的中心,三大圣教圣地,上帝最先眷顾的地方,世人魂牵梦绕之所,自然也就注定成为一块“唐僧肉”,对文明的争夺带来的没完没了的文明的冲突。耶路撒冷三千年编年史,其中被犹太人独占了一千年,被基督徒独占了四百年,被伊斯兰教徒独占了一千三百年。二千年以来,犹太民族一直被驱逐、被屠戮,特别是纳粹德国的大屠杀,更是坚定了他们要成为土的上的自由人民的决心。终于在1948年5月14日,赢得了独立的以色列建国,并将耶路撒冷定为国家首都。而巴勒斯坦从1974年开始成为联合国观察员,直到1988年11月15日巴勒斯坦国宣告成立,也将耶路撒冷定为国都。巴以冲突不可避免。而耶路撒冷很难分割,如同佩雷斯说的,“耶路撒冷更像是一道神圣的火焰,没有人可以分开火焰,也没有人可以独占神圣,”。可实际上针对分割或共享的方案已多达几十种,有的甚至细化到土地表层和表层以下的不同归属。耶路撒冷,或许是上帝留给人类的一个无法解开的麻花辫,让人相思千万年。“西街卖花女,不解兰花意”。我想我无须去做那解语花,无意中看到一个朋友的微信名叫“耶路撒不冷”,虽是戏语,也代表一个美好的祝愿。东西方文化原本没有说谁高谁低,但耶路撒冷已然走进了一个死胡同,以此观照或有借鉴。无论基督教、犹太教的信上帝,伊斯兰教的真主安拉,都是一神教,以此带来的偶象崇拜,独树一帜必导致绝对的不惜手段排除异己,根本就是没有大智慧的偏执狂。说句大不敬的话,以色列人是传错了上帝的意思。且看我们东方,包括印度教等亚洲国家都是多神教,牛马皆可以是偶像,咱中国不仅仅是道教都对大自然充满喜乐感激,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即使是尊一神,这一神亦是可以有千百万的化身,化身在一枝一叶里而融进天地万物。诚如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也就是说神无方。所以我说的上帝或许不是和基督徒所说的同一个。我们更愿意说的是“天生丞民、有物有则”里的“天”,是“天丧予”里的“天”,是历代帝王郊祀万物所祭拜的“天”,是老天爷不长眼的“天”,这个“天”是藏在万物背后、从不发言的“天”。再说到基督是道成肉身,上帝的旨意要通过神才能到达,所以要不断祷告忏悔。而咱们东方的宗教则讲究一个悟,无论身处红尘还是停云坐看,只要你打开了你的心扉,你即可与山川大地一体。这就如同鲁子曾在一首诗里所说的,“炊烟,起自凡尘,却直达天庭”。如此,似乎就能找到打开耶路撒冷死症的钥匙了,这需要有点真正的革命精神,因为革命就是牺牲。再说大不敬的话,把那些所谓的神圣的一切物的东东一个炮弹轰了,(何必恋尸呢?)上帝没了个具体的落脚,才能真真正正地永驻人的心里,这样的文明才是真真正正的文明,这样耶路撒冷才能真真正正地一一不冷。作者 鲁子“湘人曾氏,笔名鲁子,职业捕快,业余诗人,无疆行者。回复写回复

被简体中文的翻译毁了

这本书被简体中文版的译者毁了。首先自我澄清一下,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完,准确的说,写下这些文字的时候,刚刚开头。其次我买了Kindle版的简体中文正版、台版(究竟)的纸版,然后有网上的英文电子版(抱歉,盗版)。所以,我想,我无法评价内容,但是对比一下翻译还是靠谱的。下面只是摘抄书中“序幕”的开头一段,大家体会下:简体中文版:犹太历阿布月8日,即公元70年7月下旬,罗马皇帝韦斯八芗的儿子、率领大军围攻耶路撒冷达四个月之久的罗马将领提图斯,命令全军做好在黎明时分进攻犹太圣殿的准备。第二天,恰好是五百多年前巴比伦人摧毁耶路撒冷的日子。当时,提图斯统率四个军团,总共六万名罗马士兵和当地的辅助部队,决意要给这座持续抵抗且已伤痕累累的城市最后一击。在耶路撒冷城内,忍饥挨饿、苟延残喘的犹太人可能有五十万:其中一些人是宗教狂热分子,一些人是四处劫掠的强盗,但大部分是无法逃脱困境的无辜百姓。……繁体中文版:犹太历五月八日,西元七〇年七月下旬,罗马皇帝维斯帕先之子提多围攻耶路撒冷已有四个月的时间,此时他下令全军做好准备,在拂晓时分一举攻下圣殿。第二天刚好是五百年前巴比伦人摧毁耶路撒冷的日子。提多率领四个军团,总计六万名罗马士兵与当地的辅助部队,他们急欲给予这座坚持抵抗但已残破不堪的城市最后一击。城内约有五十万名饥饿的犹太人仍在残酷的环境下苟延残喘:他们有些是狂热的犹太教徒,有些是杀人越货的盗匪,但绝大多数是身陷这座巨大死亡陷阱的无辜百姓。英文版:On 8th of the Jewish month of Ab, in late July AD 70, Titus, the Roman Emperor Vespasian's son who was in command of the four-month siege of Jerusalem, ordered his entire army to prepare to storm the Temple at dawn. The next day happened to be the very day on which Babylonians had destroyed Jerusalem over 500 years before. Now, Titus commanded an army of four legions - a total of 60,000 Roman legionaries and local auxiliaries who were eager to deliver the final blow to the defiant but broken city. Within the walls, perhaps half a million starving Jews survived in diabolical conditions: some were fanatical religious zealots, some were freebooting bandits, but most were innocent families with no escape from this magnificent death-trap. ...客观的说,简体中文版不能说错了,但是很明显,两个中文版的翻译取向是不同的,反映出来的中文功底也有差异。简体中文版简直都是欧化语言,但诡异的是,有些地方照搬英文版结构(比如Titus的长定语),有些地方又反而把顺畅的语句复杂化(比如“perhaps half a million starving Jews survived”)反正给我的感觉是,简体中文译者喜欢长定语,认为书是拿来看而不能读出来的。台版终于在说人话了,主、宾的长度比较均衡,气顺畅很多。以上都是手敲,有错误的话烦请指出。BTW,我是实体店买的台版,好像比中亚定价便宜不少,台版还送张光盘,还没看,似乎是以色列的宣传片。四星评分是给台版的。

评《耶路撒冷三千年》

这书是关于耶路撒冷的历史,看过前几章感觉,这其实也是讲犹太教、基督教、异教和伊斯兰教的历史,某种意义上其实是对圣经的翻译和解读,看到各种“犹太国、犹大国、亚述国、埃及法老、巴比伦、大卫、所罗门”各种势力之间的争斗。耶路撒冷被各种势力统治和占有过,它处于整个纷争漩涡的中心,各种历史以这个小小的城市为中心上演。


 耶路撒冷三千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