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阿含经》校释(全八册)》章节试读

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7-1
ISBN:9787567505346
作者:王建伟,金晖
页数:3720页

《《杂阿含经》校释(全八册)》的笔记-序 - 序

增加一篇序吧。
  汉译《杂阿含经》(刘宋·元嘉二十年(443),中印三藏求那跋陀罗译)是四部阿含之一,在国际佛学研究领域,它被佛学史家认为是最接近早期佛经原貌的佛陀言论集,其语言简约,意义深邃,基本完整地体现了佛陀思想的原貌。全经内容包括:四圣谛、十二因缘、蕴、处、界、八正道、三十七道品、涅槃、慈悲喜舍、自利利他等,是以后佛教各乘各宗建立其理论体系的最原始依据,如《大毗婆沙论》、《阿毗达摩俱舍论》、《中论》、《瑜伽师地论》以及大乘诸经等。此经也是研究佛教历史、哲学和古印度哲学、文化史以及中国佛教、哲学、禅宗等学科的必研经典,而对它的解读正确与否,将直接关系到对整个佛教历史、哲学乃至其他相关文化现象的把握。
  
  然而,如此重要的典籍,却在中国佛学史上一直为代表中国佛学主流的大乘学者及以后的大多数研究者们所误解,贬之为小乘经,也因此使这部经典在流传中没有得到很好的保存而发生经卷次第颠倒、缺失、误补等现象,这部伤痕累累的经典在积满尘垢的书架里悄无声息地留存至今。时至近代,支那内学院吕澂先生在对《瑜伽师地论》的研究中发现了《杂阿含经》的原始编次和论释(即所谓“本母”),著《<杂阿含经>刊定记》,对《杂阿含经》的经名、品目文段次第等进行了刊定。以后印顺法师在此基础上对《杂阿含经》又作了进一步研究,著《杂阿含经论会编》,又著有《佛法概论》等,以《杂阿含经》为原始经典依据,揭示出佛法之原始精神,以及对后世经论展开的影响,使《杂阿含经》从小乘经之蒙尘状态中抖擞而出,为世瞩目。到上世纪末叶台湾佛光出版社参考印顺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对《杂阿含经》进行了重新整理出版,大陆也相继出版了简体横排标点本《四阿含经》(宗教文化出版社)和印顺的《佛法概论》(先后由中国佛协和上海古籍出版,2000年上海古籍又出新版)。
  
    以上两部《四阿含经》虽已问世,但尚存不足之处,主要有:(1)佛光版《杂含》的注释和校勘均有失当之处(包括汉、巴校注的误会及底本的明显错误未作订正,等)(2)宗教版《四阿含》的文字排印错误较多,有些错误甚至是很严重的,标点亦多有舛误,且无校勘、注释,不利解读。(3)《杂阿含经》是早期汉译作品,语句汉梵交杂,译字不规范(同词异译等),专用名词查考困难,而佛光版对其中许多难字、难词、难句均无注释。(4)据专家考证,《杂阿含经》第23、25卷原失佚,后人误将《无忧王经》补入。对此,宗教版《杂阿含经》一仍其误,未作任何说明;佛光版虽指出其误,但对此二经保留原卷號,内容從缺。(5)古籍的校释标点是古籍整理工作的最后阶段,也是最重要的阶段,通过校释标点,原来属内的专业研究成果将转化为属外的服务于大众的文化产品。这个工作的主要目的就是方便读者阅读理解。而以上两种版本的《杂阿含经》所存在的缺陷给现代读者带来许多不便,不能满足广大读者(包括研究者)的需求。
  
  校释将针对这些缺陷,在整编过程中努力尝试对其进行弥补,并在整体上达到一个新的水平。主要工作是:
  
  (1)对次第紊乱的经卷依《杂含》本母等原始资料作复原,并对全经进行校勘(精选10种校本,包括巴利本)、标点、注释;
  
  (2)在注释方面,则比照巴利经,以《阿含》注《阿含》的方式为主,以阿毗达磨及其他论疏作注为辅。努力使其在最大程度上忠于经文的原义,以期改变在佛学研究中对以《杂阿含经》为代表的《四阿含经》的误解,纠正佛教大乘、小乘两家对原始经教的误会。
  
  (3)另外应当着重指出的是,为忠于经文原义并使读者能更清楚地接近、读懂经典原意,作者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深入巴利语三藏,进行汉、巴文的校勘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对已失佚的经卷作了补译(译自巴利三藏《杂尼迦耶》的相关经文)。(参见《<杂阿含经>校释·凡例》)
  
  编辑思想:(1)分类。对全部经文进行分类,分类后的经文均标示出原经、卷号和新经、卷号。(2)校勘。底本选取《高麗藏》,校本选取:《房山石經》、《趙城藏》、《碛砂藏》、《資福藏》、《普甯藏》、《嘉興藏》、《洪武南藏》、《永乐北藏》、《巴利三藏》、《大正新修大藏經》之《阿含部》中相關經典、無著《瑜伽師地論》的《杂含》本母部分等,主要工作是校正文字错愆,凡伪、衍、脱、舛等文字,一律订正之,凡改订处皆出校,并说明依据或理由。另外,对经文中有文字讹误而无他版藏经可校对者,若经确定纯属传写、排印错误,则依前后经文、巴利本或其他汉译异译本,或删增、或改订,并出校记。另外,還對流通較廣的大正本、佛光版《雜含》以及《會編》中的錯誤作了訂正。(3)正字。将底本中之异体字、缺笔字和部分通假字均依《汉语大字典》统一正作常用繁体字。(4)标点。对全部经文重新断句,并采用现代汉语标点符号系统对其进行标点。(5)题解。《杂阿含经》经文简约,语言特殊,经义晦涩难懂,又因种种历史原因,过去对它的解说往往多有偏颇,不切经文原意。为了方便读者正确阅读理解,本选题对在每一(或一类)经文下作扼要的题解,阐释要义、辩正误说。(6)注释。对经文中的难字、难词、难句和专用名词等均作注解。注解原则是:以《杂阿含经》注释《杂阿含经》为根本,其次参考《中阿含经》、《长阿含经》、《增一阿含经》和《巴利三藏》;再次,以《俱舍论》、《大毗婆沙论》等阿毗达磨论典(包括南传论典),及《中论》、《瑜伽师地论》等为参考(其他参考资料见《附:主要参考资料》)。注释形式:(1)专用名词的注释将以《杂含词典》的形式附于全书末,以便查询。(2)字、词、句的解释将注于所属经文之下。

《《杂阿含经》校释(全八册)》的笔记-後記 - 後記

對〈後記〉的按語:
1. 文中稱「《法句經》(梵dharmapada)」,其實,現今存本的梵文《法句經》是「Udānavarga」。
2. 文中稱「《因緣集》(梵nidānasaṃyukta)」、「《雜阿含經·因緣集》」,其實,梵、巴「nidānasaṃyukta, nidānasaṃyutta」一般譯作「因緣相應」,「《雜阿含經·因緣集》」則古本《雜阿含經》即作「雜因誦」。
3. 文中稱「《雜尼迦耶》」,略有語病;台灣學界、教界稱此為「《相應部》」、「《相應尼柯耶》」,如無絕對必要,不宜又出新名詞,以循前譯而減少讀者記憶新詞的負擔 。

《《杂阿含经》校释(全八册)》的笔记-後記 - 後記

梵文《法句經》(Udānavarga)是19世紀末發現的有部的本子,但這不是現存唯一的古本。另外,《因緣集》(或《因緣相應》)在漢譯50卷本《雜阿含經》中在《雜因誦》之下,“雜因誦”是它上一級的品目,包含“五陰”、“六入處”、“因緣”等集。還有,“雜尼迦耶”是已有現成的翻譯,並不算特為的標新立異,只是一種已經通用的譯語(如同“比丘”和“苾芻”的關係),再者異譯並不算是“語病”一類的吧。呵呵……

《《杂阿含经》校释(全八册)》的笔记-第475页 - 后记

后记
  此书近因,可推1999年的《杂阿含经》讲习,当时的备课笔记算是第一次粗浅功夫。一年下来,发现不少问题,其中最主要的是底本错讹、不明之处较多,给研习带来不少障碍,而求之现存的校点注本,又未能满足所需。为遣此难,发心自编一本校释。此书正式发端在2000年春,从刻本收集、底本确定及相关汉巴梵资料的搜寻、遴选开始,历十五春——学习巴利、钻研三藏、译补缺佚、校点经论、注释文义、编辑词典,众缘和合,乃得脱稿。付梓之际,略表馀情,以为後记。
  首先说明,尽管初起因缘决定了本书的工作性质和导向,即以古译经论及本母、巴利三藏(包括注疏)为基础对《杂阿含经》的经义、名词作尽可能合乎原始教义的解释,框定概念、免生歧义、启发正思惟,但同时佛法的实践亲证原则又决定了这些文字的解释并不能究竟了义,执著概念、偏好解释将会误入歧途。这是我们对文字解义的基本认识。
  其次,本书在利用巴、汉文献及现代研究成果方面是比较全面的,但由於时间、精力等条件所限,在梵、藏文献方面,这次没能将《杂阿含经》的梵本断片和藏文相关文献收归利用是一个小小的缺憾,希望未来能有机缘圆满此事。又,案头尚有部分保存相对完好的梵本经论(断片)未列入本书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如《因缘集》(梵nidānasaṃyukta)、《大般涅槃经》(梵mahāparinirvāṇasūtra)、《法句经》(梵dharmapada)、《法蕴论》(梵dharmaskandha)等,其中《因缘集》可与《杂阿含经·因缘集》前分对应,最为珍贵。因为体例和篇幅的关系,这些梵本残片的原文对照没有作为重点出注,还需後时另作安排。
  再次,在本书撰著过程中,我们陆续对相关的经论作了校点注释,其中有不少经文(阿含)出自阿毗达磨等论藏,不仅有经有论,而且均为玄奘等大译家的手笔,遗珠历历!对此,我们计划在原有校点、注释的基础上扩大范围,完整地将这些文字编辑成书,经论合璧、校点注释,以飨读者。此项工作将与原计划中的《杂尼迦耶》的翻译同步进行,望有生之年得遂所愿。
  最後,谨向十多年来一直支持、关心我们和我们工作的亲友、老师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其中特别要感谢我们尊敬的善知识达默迪纳长老长期以来的教授、指导,感谢他远隔重洋为我们提供重要的巴利文献,并为本书作序。同时,还要感谢徐文堪、胡晓明两位教授热心推荐本书,感谢徐老审阅本书部分文稿并为作跋。还要感谢华东师范大学图书馆的吴平老师、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罗颢老友、上海玉佛寺图书馆的慧静法师为本书的资料采集提供了方便。特别感谢阿含学苑的全体同仁无私奉献、风雨同舟,感谢海外好友张安楠、温凤珠两位居士的长期支持!又,此书成就,得益于诸多前贤的研究成果,各类电子佛教文献研发制作者的辛勤工作也是重要的助力,在此我们一并表示深深的谢意!
作者
二〇一四年六月十八日

《《杂阿含经》校释(全八册)》的笔记-第190页 - 第二冊 719經 (《大正藏》456經

緣內可知:
這個「內」字,要到第五冊的358頁才找到「校勘異讀」。
「石經」與「元、明藏」異讀作「內空」。
《瑜伽師地論》「本母」:
《瑜伽師地論》卷96:「黑闇為緣施設光明。不淨為緣施設清淨。色趣為緣施設虛空。如是名為有相違故。」(CBETA, T30, no. 1579, p. 847, b21-23)
《雜阿含456經》卷17:「彼光界者,緣闇故可知,淨界緣不淨故可知,無量空入處界者,緣色故可知,無量識入處界者,緣[9]內故可知」(CBETA, T02, no. 99, p. 116, c19-22)
[9]內+(空)【元】【明】。
《瑜伽師地論》卷96:「由緣有量狹小境識以為緣故,施設識無邊處。」(CBETA, T30, no. 1579, p. 847, b24-25)
此一「有量狹小境識」就是《雜阿含456經》的「內」字,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85:「緣『邊際』故施設識無邊處界者,『邊際』謂空無邊處。」(CBETA, T27, no. 1545, p. 438, a3-4)
================
印順法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中冊,169頁,將「內」字作「空」字。
(《雜阿含經論會編》中冊,171頁:「空」,原本作「內」,元本改為「內空」。依『相應部』及『論』,乃是(虛)「空」。
今謂「內」為「空」之上部──「穴」之訛寫;古寫經本,應有作「空」者,元本乃兩存之。今改正。)

《《杂阿含经》校释(全八册)》的笔记-第473页 - 第八册 跋


《雜阿含經》為四阿含之一,是原始佛教的基本經典,對佛教史、佛教哲學、中國文化史等的研究都極為重要。但由於此經在流傳過程中,發生次第顛倒、缺失、誤補等現象,為了恢復其原貌,非常需要對照巴利原本,進行校勘、標點和注釋。上世紀末,大陸和臺灣雖分別出版了四阿含的現代版本,受到讀者歡迎,但仍存在許多缺憾,有待彌補。
本書作者王建偉、金暉先生長期潛心研究佛典,並曾師從斯里蘭卡著名學者學習巴利三藏,他們在吸取呂澂、印順等前輩學者和日本、西方、印度、斯里蘭卡等學術界已有成果的基礎上,以《高麗藏》為底本,選取《房山石經》、《磧沙藏》、《趙城藏》、《大正藏》等進行校訂,並與巴利藏對勘,對全書進行標點,詳加注釋,調整卷次,完成了達350萬字的巨著,從而使得我國對《雜阿含經》的研究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具有國際先進水準。全書體例完善,並且編制了專門的《雜阿含經詞典》。
本書不僅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而且為廣大佛學研究者和愛好者提供了一個可能是迄今為止最好、最可靠的《雜阿含經》的新本,因此是一部學術性和普及性兼具、社會效益良好的創新專著。
是為跋。

徐文堪
二〇一四年元月二十日

《《杂阿含经》校释(全八册)》的笔记-第3页 - 前言

前言
  以《杂阿含经》(《相应部》)为本的“四部阿含”(四部可以别配四悉檀),是佛法的“第一义悉檀”,无边的甚深法义,都从此根源而流衍出来[1]。
——印顺
  原始佛教在佛灭一百年后开始产生不同部派,其三藏从此随著各部派僧团在印度本土的扩大分布而流传开来。公元前3世纪阿育王时期三藏开始远播,逐渐形成南北分流之势,其中上座部和有部所传最力,南路跨海传至斯里兰卡及缅甸、泰国等地(现存上座部完整三藏及注疏),北路由印度西北有部重镇克什米尔等地沿丝绸之路传至中国(现存有部经典最丰)。唐义净在《南海寄归传》中如是描述:南印乃至狮子国(今斯里兰卡)所传皆上座部,北印及南海诸国(今东南亚)皆传有部。二部盛极当年可见一斑。
  北传汉译《杂含》(亦作“杂阿笈摩”、“相应阿笈摩”)为有部传本,由法显从斯里兰卡取回,印度高僧求那跋陀罗汉译[2],是北传四阿含中唯一梵本译作,被认为是最接近早期佛经原貌的佛陀言论集。而与之对应的南传巴利本《杂部》(亦作“杂尼迦耶”、“相应部”)则完整保留了二千三百年前上座部佛经的原貌(包括语言),是现存最古老的佛经[3]。
  《瑜伽论》云:“事契经者,谓四《阿笈摩》:一者《杂阿笈摩》,二者《中阿笈摩》,三者《长阿笈摩》,四者《增一阿笈摩》。《杂阿笈摩》者,谓於是中世尊观待彼彼所化,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界、处相应,缘起、食、谛相应,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学、证净等相应,又依八众说众相应。後结集者为令圣教久住结嗢拕南颂,随其所应次第安布。当知如是一切相应略由三相。何等为三?一是能说,二是所说,三是所为说。若如来、若如来弟子是能说,如弟子所说佛所说分;若所了知、若能了知是所说,如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及道品分;若诸苾刍、天魔等众是所为说,如结集品。如是一切粗略标举能说、所说及所为说,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是故说名《杂阿笈摩》。即彼相应教,复以馀相处中而说,是故说名《中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馀相广长而说,是故说名《长阿笈摩》。即彼相应教更以一、二、三等渐增分数道理而说,是故说名《增一阿笈摩》。如是四种师弟展转传来於今,由此道理是故说名《阿笈摩》。是名事契经。”[4]
  由此可见,《杂含》(相应教)是阿含的根本,中、长、增三阿含皆从此出。《瑜伽论》是印度大乘佛教成熟期的作品,就体例和完整内容来看,其基础仍是部派(或有部)的经、律,不拘引经还是论义,阿含教法贯穿始终,而《杂含》尤是核心(论中唯取《杂含》之“修多罗”、“祇夜”二分为作专论)[5]。这种以《杂含》为核心的理念当是承古而来,南传上座部对主传《杂部》的大迦叶尊者推崇备至,亦可为证[6]。而《杂含》的语言形式、组织结构也显示,它应当最接近第一次结集後契经的原始定式。因此,後世无论以何种方式看重《杂含》或者以为核心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如果在更大的背景中考察,《杂含》在经藏中的地位就显得更加突出。据义净《南海寄归传》所述,佛灭後一千多年,印度(包括周边国家)佛教大小乘并存,其中上座部、有部势力最大,分传南北。然其大小乘的差别仅在於是否礼拜菩萨、读大乘经,行斯事者名大,否则号小,馀皆同也,所谓“律捡不殊、齐制五篇、通修四谛”[7]者是。《瑜伽论》的体例、内容恰应此说,《菩萨地》仅在原始经、律基础上别出一门[8],并无脱离三藏另立新宗之事。此在早期大乘作品《大智度论》中亦有迹可循,论中安立“修多罗”为阿含、大乘二分,而以大乘经为三藏外别说者,同时将自宗“空门”与“阿毗昙”等并提[10]。又,玄奘除了翻译《瑜伽论》等大乘经论之外,还翻译了大量有部论著,从古论到注释书,这也是当时佛教实况在文献上留下的一个注脚。即此遍观,足知即使在大乘分支以後,一切法义不离三藏,三藏要义摄归《杂含》。所以,印顺法师的断语是十分允当的:“无边的甚深法义,都从此根源而流衍出来”。
  遗憾的是,《杂含》珍本自来中国,即以“小乘经”蒙尘,千载沧桑,固次第颠倒、经卷残失、讹写误补、面目难辨矣。直至近代,方有吕澂、印顺等前辈对此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杂阿含经校释》即在此基础上辛劳拓展,以求还原,接力之作耳。
  《校释》的主要工作有三:一、编类补佚、勘订足本。依玄奘、义净等译典所记体例,重编类目、还原卷次;以《高丽藏》为底本,《房山石经》、《赵城藏》等近十种刻本为校本,辅以汉巴经论,校勘全文,确切标点;由巴利本译补两卷佚经。二、汉巴精对、以古注古。南以巴利三藏,北以本母、阿含异本、诸部(有部为主)阿毗达磨、律书等文献,互参汇注,不避不漏,译名从古(近、淳、笃、信故),悉心遴选,不令教义源流失迹无考,并由此集为词典。三、南北相较、证其同源。全面、深入比较研究汉巴早期经论,修订对经(多有新选),详录例证,显示南北阿含实出同源,其词、句、文、义皆具极高互释性,实令後期经典望尘莫及,而其流变差别则能证印土大乘初兴之端倪及斯国原典固守之本色。
  今由校勘、整编、补佚,全经总得四分、七诵、五十六集八千四百九十一经,由“修多罗”、“祇夜”、“记说”三分教摄[14]。
  全书工程浩大、头绪繁多,作者倾二人薄力、得善缘和合、尽十四春秋告成。此书流通,望能给深研佛法者带来方便,令诸学子正见增明!
     阿含学苑
二〇一四年二月十四日(元宵)
[1] 参见《华雨集》第4册P30。
[2] 参见《法显传》卷1(大·51·865c)、《历代三宝纪》卷10(大·49·91a)、《出三藏记集·求那跋陀罗传》卷14(大·55·105 c)。
[3] 参见《词典》“杂阿含”条。
[4] 参见《瑜伽论》卷85(大·30·772c-773a)。
[5] 《瑜伽论》除《摄事分·契经事》卷85-98(《杂阿含经》本母)外,还有《思所成地》卷17-19是《杂阿含经·八众诵》的偈文和释论,吕澂谓其“尽摄《杂含》八众诵一切伽他之义”。参见《刊定记》(《吕澂佛学论著选集》P15-16)。
[6] 参见《校释·序》。
[7] 参见《南海寄归传》卷1(大·54·205c)。
[8] 佛经晚期十二分教之“方广”一分,有部说是“以正理广辩诸法”一类的阿含经,及至瑜伽部则发展成为“说菩萨道”的大乘经了(或谓“菩萨藏相应言说”)。参见《顺正理论》卷44(大·29·595a)、《瑜伽论》卷81(大·30·753b)、《杂集论》卷11(大·31·743c)。
[9] 教、学界对印度大乘佛教的实际存在状况历来缺乏研究,限於篇幅,此不详述,待另文讨论。
[10] 参见《大智度论》卷100(大·25·756a-c)、卷18(大·25·192a-b)。
[11] 南《杂部》、北《杂含》所存在的异同很值得深研细究,限於篇幅,此不详述,待另文讨论。
[12] 四分:五阴六处因缘分、道品分、弟子所说佛所说分、伽他分。
[13] 七诵:五阴诵、六处诵、杂因诵、道品诵、弟子所说诵、佛所说诵、八众诵。又,巴利本(S.1.1 Oghataraṇa)注作“伽他品、因缘品、蕴品、六处品、大品五品(巴sagāthāvaggo, nidānavaggo, khandhakavaggo, saḷāyatanavaggo, mahāvaggoti pañcavaggo hoti)”,此当为《杂含》早期分类形态,即未出“弟子所说”、“佛所说”二品。参见《词典》“杂阿含”条。
[14] 参见《校释·校释说明》。

《《杂阿含经》校释(全八册)》的笔记-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 超越男女相的分别


  一天,佛陀在王舍城附近的灵鹫山,与大众比丘开示涅槃法的微妙殊胜,魔王波旬知道后,即起恶念:“佛陀在王舍城向比丘们赞叹涅槃之法,成佛者多则魔子魔孙减少,我一定要前往阻挠。”
于是魔王变现出一百位男女前去,这一百人中有五十位相貌端正庄严,另五十人却丑恶恐怖。
正在专注听法的比丘,见到突然涌进来的一百位男女,都感到十分惊讶,也很纳闷:“为什么这些人之中,有人长得庄严、有人长得丑恶,差异如此悬殊?”
  
  佛陀早知这一百人是魔王所变现,欲来扰乱说法,便对魔王波旬说:“你长久以来一直在无明中轮回生死,这些庄严的、丑陋的相貌,都是你过去累世的形相,为何你还不觉悟,从此精进修行,反而颠倒行事,来此清净讲堂惑乱大众?”
“如果众生惑业未尽,还贪着男女色相,你这样的变化或许能达到吓阻的效用,可是,我已经圆证佛果,成就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超越男女相的分别,所以你变化出这些众生形相,根本起不了作用。”
魔王见佛陀不为所动,只好仓皇离去。


 《杂阿含经》校释(全八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