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停止生长时

出版日期:2015-8
ISBN:9787532157369
作者:赵志明
页数:243页

内容概要

赵志明,江苏常州人,从事过出版、餐饮、影视等业。1998年起开始尝试小说创作,2013年出版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获得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项。现居北京。
经典由后来者规定,赵志明即是这类有能力规定何为经典的天才性作家。无论古典传统、现代主义 抑或历史不长的当代写作都能在赵志明那里找到存活的空间,且生机勃发。种种湮灭的可能在他手里死而复生,全仰仗了一种复合而单纯的创造性写作。以上所说并非预言,不过是正在展开的一个美丽现实,就在你我的眼前。
——韩东 (作家、诗人)
赵志明的小说是一种对现实忍无可忍的写作,但却剔除了多余的愤怒和不安,带着一种气定神闲地与之互视、互玩的类似心态,平静而又离奇魔幻地将这块土地上的一种常态极端逼真地写了出来。
——朱白(资深媒体人,腾讯“大家”专栏作者)
他直书他们的卑微与辗转,拒绝美化乡村。他对所写的乡野人物没有居高临下,没有概念先行,他“作为”他们中的一员,爱着他们的所爱,恨着他们的所恨,无力无奈于他们的无力与无奈。这样的乡村书写,无论是和前辈还是一些同辈作家相较,均透出独异之处。
——木叶(青年评论家)
他讲述的都是最贴近人间世的故事,却能写出一种“非凡间”、“不蒙尘”的质地。这种纯净让我心惊,并且势必在读者的心中形成巨大的魔力效果。
——李壮(青年评论家)

书籍目录

说书人的滋味(序)
渔夫和酒鬼的故事
小德的假期
夜雨蛤蟆
小镇兄弟
万物停止生长时
乡关何处
晚稻禾歌
雪地白菜
头上长角的人
到别桥去(代后记)

作者简介

从前的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就有了打鱼的和打猎的。有一天,打鱼的和打猎的因为酒桌上的戏言而打了一个赌,而就是这一次打赌,引发了后来一连串的意外……(《渔夫和酒鬼的故事》);
一个叫小德的少年,在漫长而无聊的暑假里,因为母亲的撺掇而开始钓团鱼(甲鱼),他与各种人合作,成功地钓到了一只又一只的团鱼,随着假期的临近尾声,他们钓团鱼的“事业”也戛然而止,然而,在他身边的人与事,却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小德的假期》);
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不仅仅只有快乐的回忆,也会有一些不那么美好的体验和感受,《夜雨蛤蟆》里就讲述了一个孩子,在他少年时代里经历的惊魂一刻;
如果有这样一个生命,在他降生之初不幸就已宣告降临,在他眼睛里所看见的世界里,万物都似乎停止了生长和流动,那他会经历什么样的命运,他身边亲人们的生活又会因此发生怎样一种或悲或喜的变化……(《万物停止生长时》)
这是一桩发生在宗族里,未曾张扬过的谋杀案,在故事的尾声,除了受害人,整个宗族都沉默着生活了下去,直到村庄最后消亡的那一刻。(《乡关何处》)
……
2014年度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获得者赵志明,携十篇全新作品登台亮相,前一秒欢笑后一秒悲伤,再次为我们送上那些独特而宝贵的,光阴的故事。
这是一部与故土记忆有关的小说集,作者以一种独特的笔触,为我们带来了十个存在于光阴里,既魔幻,又无比真实的故事。从这些故事里,你能看到曾经立于世间的那些鲜活的你和我,也将感受到那久未相逢的那份真诚和深情。
当代难得一见的天才说书人,豆瓣阅读高分人气作者,饱含赤子之心,用十个故事再次为你寻回逝去的时光,以平实的语言娓娓道出充满魔幻却又无比现实的故事。
第12届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最具潜力新人奖”获得者赵志明的全新中短篇小说集,蒋一谈作序,韩东、徐则臣、阿乙、曹寇等知名作家推荐。


 万物停止生长时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我们总是乐意赞美勃勃生机的,毕竟只有草长莺飞,万象更新的开端,才算是世界正常运转的迹象。可是生命本身,终究不过是某种“高级集合”——每一成分,聚集在一起,才成就生命整体的丰厚。想要让生命的存在更加体面和丰满,“万物生长”总是要遵循利己法则,那并不是什么美丽、值得赞美的东西。又是赵志明,写了一本依旧很惊艳的小说集。9个故事的背景依旧是今天愈加空旷的乡野——每一座已经荒废的舞台,也都曾上演过精彩纷呈的故事。离土地最近的人们,他们的生老病死、聚散离合,也许在旁观者看起来有些粗鄙无理,可生命在最原初条件下的努力生存,彰显的一定是它最本能,也最真实的特质。尽管取材来源相同,但赵志明的书写却是多变的。9个故事里,有的充满志怪风格(《渔夫和酒鬼的故事》、《乡关何处》),有的则是特立而写意(《小德的假期》、《夜雨蛤蟆》、《雪地白菜》、《晚稻禾歌》),有的则是通过人物命运的颠沛流离,折射出人性的本质与人自己的脆弱不堪,以及或许可以挽救人的东西(《小镇兄弟》、《万物停止生长时》、《头上长角的人》)。但尽管风格多变,但归根结底,明确一个作者风格的,只能是“他的局限”(曹寇语)。赵志明的“局限”,在于他对故事本身的看重与驾轻就熟。于是作品风格便在这一点上实现了统一:不论要写怎样的情绪,一个耐看的故事,总是赵志明的作品首先可以实现的。甚至可以这样讲,与其说“故事”是作者的风格,倒不如说是证明了他的天赋。“说书人的滋味”(蒋一谈语),是赵志明所迷恋,且始终称职的。既然是“说书”,自然就离不开“善恶到头终有报,人间正道是沧桑”了,可赵志明“善恶报”,因为在小说里呈现,则更多是趋近于隐喻。像是《小德的假期》里,小德钓了一假期的团鱼,经历了丰富的人情世故,最后却免不了认出“团鱼是丑陋的”这样的滋味,临近开学,想念与兴奋可以冲淡一切;而在与小说集同名的故事《万物停止生长时》里,喜庆和喜欢两兄弟尽管一生下来便迥然不同,但罹患重病而“停止生长”的哥哥,终究是弟弟生命的全部意义,与忙于赚钱、“生长”的其他家人和同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赵志明的作品往往是令人惊艳,可这种惊艳却无比现实,而非故弄玄虚。像是在集子的最后一篇作品《头上长角的人》中,一个男孩因为自己的“善良”办了恶事,而背负了一辈子的罪恶——这样的故事从来都不缺乏,再小的社群,都要有人来“背负十字架”。临到终了人们会替他感到唏嘘,更多的却只是清醒,清醒自己的命运,不致被十字架压垮。人言可畏,只因人心不善良。任何生机都伴随着掠夺,于是万物生长,包裹的却是人们不愿点破的悲凉。倘若有一天,任何人都可以坦然宣称自己无罪,那不过是因为没有人无辜罢了。“病树前头万木村”,乱坟岗上,总是芳草烂漫。你要赞美这样的景象,还是为之哭泣呢?
  •     看完了《万物生长》,又等来了《万物停止生长时》。后一本像是前一本的续集,其实八竿子打不着。之所以这么说,意思还是《万物停止生长时》。后一本,让我觉得前一本没什么看下去的必要。当然反过来也可以说,随便看看也没什么不好。不过我们是来说后一本的。《万物停止生长时》的作者是赵志明。他有个外号叫小平,也许是因为长得像小平的缘故吧。我们不很熟,我瞎猜的,后经考证事实如此。我说过很多次,喜欢他的小说。这么说有点挺把自己当回事的嫌疑。确切地说,我是他的粉儿。他是我读过最多的国产作家了。他在国产里边,还是个初出茅庐的,算不上大江南北都知道的。我读他第一个小说是《还钱的故事》,看完后,我是羡慕嫉妒恨,然后踌躇满志,想写这样的小说。后来又读了一些,比如《村庄落了一场大雪》《IamZ》《钓鱼》,每每读完,总忍不住要掩卷沉思一番,自从考上大学后,我已经很少掩卷沉思了。后来得知小平出了书,是一本叫《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的集子,很快就看个没完。这次是《万物停止生长时》,至今我还没看完。也许是不想那么早看完。我是那种把好食物放在后面吃的人。不过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那本《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真是好得不得了。也不是说后一本不好,后一本延续了前一本的一些东西,也更民间了,甚至更诡异了。小平说,毋宁说民间性,不如说民间立场。真该击节赞赏,对这个有多喜爱,对那种什么知识分子关注底层就有多讨厌。这是《三言两拍》和《聊斋》的路子。学了那么多技巧,还是觉得讲故事是好的,而且讲故事要老实,别耍什么花招。现当代文学大干快上到今天,我看是越来越缺好故事了,就是我们中国的故事,民间的故事。《万物停止生长时》就是这样的好故事。让我们来说说这本书。有几个故事还很长,我看了几个,简单乱说一气。《渔夫和酒鬼的故事》不像个小说,不长,只有几页,说了个打猎的和打鱼的,偶尔还有个“我”插科打诨一下,更重要的是那条鱼。这条鱼不是海明威那条鱼,作者无意于此,鱼就是鱼,而且是条鱼精。打猎的因为与打鱼的打赌,结果淹死,鲶鱼吃了打猎的身体,因而被打鱼的追杀,但何尝不是打猎的借这条鲶鱼,要了打鱼的命。最后一句说,有的时候,人类的罪恶,真是一言难尽啊。我想到了聊斋,还想到了芥川龙之介。接下来是《小德的假期》,这个小说是我熟悉的那个赵志明写的,之前读得不少都是这个味道。说小德放假了,无所事事就去吊团鱼的故事,没讲什么跌宕起伏的事儿,小说结束时这么说,整整一个暑假,他都没有想过团鱼以外的事情,这样的热心真是恐怖,又说起开学,心里痒痒的,特别舒服。我很羡慕这种叙述的能力。印象比较深的,还有《头上长角的人》,说了个叫杨户头的人,弑父逼母,卖妻杀女。这么说以为作者要玩点深刻的了,其实不然,两个鬼突然出现了,还有还魂的事儿,像一个个玩笑。最后孤苦无依,何以为生呢,抬材冥婚夭葬等等,后来就死了,留了一封遗书,烧化后第二天艳阳高照,土房子也倒了,人人都绕着走。后记也是个小说《到别桥去》,与我心有戚戚焉,说的是迷失记忆之类的,我想到了鲁尔福,像一个走丢了的梦。最后我还要想一想,就是掩卷沉思吧。《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有点忧伤,眼泪团团转。到了《万物停止生长时》就躲在后面偷笑,甚至有点阴险了。
  •     鬼魅的民间演绎家——读赵志明小说集《万物停止生长时》赵志明的小说是耐读的,这在他上一本小说集《我亲爱的精神病患者》里就有充分体现。其中有些短篇散发着鬼魅、超凡的吸引力,印象最深刻的是一篇关于两个老太太的故事,写得悬殊婉转,令人唏嘘。手头这本新小说集《万物停止生长时》,读完前三篇,生生觉得更像杂文散章,不像是小说了。无非是家长里短,人情往来的叨来叨去,把个童年琐事写得详尽趣味,顺水乘舟式的流线型叙述模式,让人不忍半途断开,一路读下去,一直到达目的地。小说集我读了两遍,一是生怕漏掉任何精彩的地方;二来,使人欲读两遍的小说本不多,抓住了就要珍惜嘛。评论自然不敢,读书感悟还是可以拿出来跟朋友们一道分享的。赵志明是个讲故事的老手,太婆婆级别的,小孩子们围在他的脚边听故事会上瘾,却又不会纠缠在单一的故事层面,往纵深打井的功力不可小觑。打开第一篇《渔夫和酒鬼的故事》,就被开头顺畅的叙述吸引了,一环套一环,娓娓道来,正是蒋一谈在本书前序里提到的“了不起的说书人”那种感觉。前面平淡无常叙述了两个人物之间怪异倔强的情义,其中不乏两人诙谐的争斗,在制造矛盾、解决矛盾这些片段里带着黑色幽默的情调,后面却突然安插了一个吃人的大鲶鱼精,与之战斗的画面让我想到周星驰的《西游之降魔篇》,最后用传奇志怪的方式结束了小说。表面上借鱼讽人,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小说并没有过多纠结于批判人类的罪恶(一笔带过),更像是一篇高山流水觅知音,歌颂情义的侠客小说(其实我是想说,赵志明写人物之间关系的微妙高人一筹)。《小德的假期》此篇的人物角色就像是我们身边的童年玩伴,甚至我能把“虎扣”看做我自己的童年玩伴“小宝”,把“小德”看做“鹏鹏”,近似同一代的记忆让我对赵志明的小说有着感同身受的共鸣。此篇放大了细节描绘,最突出的是对人情世故的详尽描写,把人性从内里透出来,让读者自然而然去体会。《夜雨蛤蟆》看起来真不像小说,更像散记,但气质相通。一次小事件引发感伤自怜,作者借物抒怀,清早起床踩到鞋子里的蛤蟆,又看到整个院子都趴着癞蛤蟆,这不是一个人对单一某物的恐惧,而是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恐惧和隐忍。《小镇兄弟》借一对性格鲜明、命运错杂的兄弟俩,书写了一个小镇的地理变迁和风情变化,融进七零后八零后的记忆元素,让我们这个年龄段的读者重拾自己的乡镇记忆。改革开放,兴起的录像厅,乡镇理发店,修鞋师傅,李小龙成龙,小虎队四大天王,这些世界元素冲击着乡镇,俘获人心,日新月异的变化令每个人充满希望也心存疑惑。变化没有让一些人慢慢靠近,而是变成了“沉默寡言人”。《万物停止生长时》写了亲子、婆媳、妯娌、兄弟、狱友等各种关系大集合 ,年代跨度大,故事量多,系统化跟余华的《活着》有些类似,也有丰富的情感描写,跌宕起伏的命运安排。最后对巨变的故乡做了一个缅怀仪式,云、树、水、花、鸟所有的万物都不似从前,依然还是要响亮地喊出它们。作者面对悲剧一副冷眼旁观的笔调,异常冷静不带一丝主观意念,这是他的高明之处。故事里最显著的是兄弟情义,安插在兄弟之间的“西湖雨笛”情结,似有一丝煽情意味,也不失为人与人之间最紧密的亲情象征。《乡关何处》启用三个序列,故事环环相扣,把一个线索的前世今生都写全了,带有寻根的情结,这一篇的结构与其他的有所不同,看得出来作者驾驭题材的全面能力。《晚稻禾歌》看起来一点也不像小说,前面大段的铺垫——关于插秧的风情——像是放科普电影似的。接着带出的角色“野猫头”夫妇和老人们以及他们之间凡俗的过节,又是叙述地慢条斯理,轻轻巧巧,跟什么中心思想、矛盾冲突,所谓教科书上传授的那些考试需要掌握的劳什子东西不相交集,却还是散发一股韵味,悠悠然吸引你读下去。角色间风趣的对话似乎带出了《红楼梦》的气息,结尾更是结了大地气,“一个老人唱起一首民谣,所有人都笑了”,生出一点诗意的美妙呢。绕过书中较平淡的一篇《雪地白菜》,必须说道一下非常出彩的《头上长角的人》。主人公杨户头命运多舛,父死母弃,其妻放荡,女儿自杀,村里人一直排挤他敌视他,故事情节通通指向人性的刻画(小说里多处描述群体恶的情形),所有的枝节藤蔓最后都回到写人,只有写“人”才是硬道理。有些章节仿佛读《聊斋》那般肆意快慰,和俩鬼交集被后者忽悠,仙婆子作法不利等等细节。其中有一段提到“诸位,难道一个人真能像畜生一般过活吗……其实不过是众人将自己的恶都让他来承担而已。”这一段跟蒲松龄每篇小说后面的“异史氏曰”异曲同工,虽是统领全文,却犯了写小说全盘托出的弊端,少了些留白意味,不失为一种写作惯性使然。此种诟病出现次数不少,在小说集第一篇也是留了一个尾巴,其他几篇也有这种结尾,其实,这种写法也无法直言好坏,由着看官各种喜好自我认定吧。赵志明似一个手艺纯熟的大厨,慢火炖鸡汤,前面做好铺垫,不急不躁,徐徐道来,节奏和气息把握地恰到好处,让你喝得舒服,回味起来舒畅。赵志明还是一个不耍花拳绣腿的手艺人,不耍花招胜似花招,一招一式,看起来平淡无奇,有板有眼,确是那么引人入胜,最后一睹手艺人的藏手,暗暗佩服。赵志明也带了一点杂耍的气质,但又不是俗套的杂耍家,没有对着你表演什么口吞剑,嘴喷火,躺在钉子板上玻璃渣子上,胸口碎大石等,这些看着热闹喜庆的东西,看看也就得了,过后也没什么回味。而赵志明把杂耍玩得含蓄多了,他能让你回过头再细细想一下,这个耍头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耍得这么漂亮?如果不这么耍还会怎么耍呢。乡村老嬷嬷讲故事已经够油滑精彩了,赵志明干倒了一大拨乡村老嬷嬷,他称得上是一个优秀的民间演绎家。民间故事在赵志明的描绘下重新散发耀眼的鬼魅,是的,只能用鬼魅来形容他的小说。那些可能从老一辈口口相传的故事,在他的调色操控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多了枝丫更加丰满,探讨触及人性的更深处。他的故事根植乡村,为童年记忆做了深加工。在水乡江南,每个村子临河而居,河上那些人的争斗,生老病死,喜笑怒骂,连同鲜明的南方气质,让我这个北方人更有了解的欲望。有几个情结反复出现在不同的小说里,比如水里捞到花圈,比如在大锅里洗澡,这些少年记忆构成的乡村符号起到了一脉相承的作用,证明这是一本个人乡村回忆录。忘了哪位作家说过,大意是,每个人的写作都离不开写自己。赵志明写得不止是自己,还可以延伸到所有那个年代走过来的人们。如果说到小说集带有哪些经典作品的影子,少不了要提到奈保尔的《米格尔街》,也是把故事构架在一个特定的地方,作者笔下的人物透过几个细节就变得活灵活现;此类作品还有舍伍德的《小城畸人》,其中的人物个性鲜明。很多后来的作家都在经典那里吸取了营养,化作自己的动能,赵志明吸取养分的同时,并没有陷入经典的阴影里,而是走出了属于自己的一条光明小道,这是难能可贵的。读完这本小说,赶紧把微妙的体会同一个要好的小说家前辈来分享,他说赵志明写得勤奋,也在上流,但是古典底子薄。也许他是对的。赵志明正在上升期,爬坡总是要流些汗水的,且不要迷了眼睛,看准前面那棵千年老树,蒲松龄正在树下开茶拉呱,我们都去那里坐坐吧,因为还有更多好故事,需要继续演绎下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写乡村故事的文字并不很吸引人,能写好就更不容易了。但是广阔的农村才是蕴含更多的故事的地方,那里的人和事更淳朴,简单,也更接近人的本性。 我是一个喜欢听故事的人,说书人把一个个故事娓娓道来,不急不慢,或喜或悲,都让我这个听书人跟着他起起伏伏,兴趣索然,然后戛然而止,且听下回分解。
  •     感觉像是一个老朋友,在给你讲他们村子的故事,他小时候的故事
  •     有些有趣,但又不算新奇。
  •     睡前读物
  •     丑恶也好真实也罢,都是终将停止在记忆中生长的东西。
  •     充满恶趣味的乡村小说。有意思。
  •     有特点,但是没有太大的感觉。
  •     赵志明的小说集里最喜欢的一本,每一篇都喜欢,封面也喜欢的不得了。
  •     特别喜欢其中乡村人性的恶。不要再说乡村人的纯朴了,只要有人的地方便有恶意,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
  •     刚开始只是冲着题目去,最先读没什么太大的感觉,总觉得有点不明就里,可是等到读了中间部分开始后慢慢领会了作者的用意,有点用超现实笔法来表达现实的感觉,越是越是荒诞不经,越是显示出现实的荒谬与沉重,但是这种沉重又不是令人窒息的,所以还是值得回味一下的
  •     江苏的农村故事,有点奇幻,却也真实。近来无论是看电影还是看小说,总觉得题材无需惊心动魄,荡气回肠,只要能娓娓道来,家长里短、油盐酱醋,也值得一品。
  •     每个故事刚有了兴趣的时候就结束了。总觉得美中不足。觉得最后一个故事《头上长角的人》写得最好。
  •     书是一条乡下的小河,没有大波澜,只是愿意长长坐在河岸上。
  •     苏南回忆录,一些方言教我想起苏北家乡。戛然而止...
  •     很土很过时的一种写法
  •     我觉得不好看。。。
  •     三星半,初时对赵志明这种“一上来先漫无目的地介绍背景或是选一个奇特的角度切入,然后接一段让人忍不住想要知道后续发展的情节,最后莫名其妙地戛然而止”的风格感到很惊喜,看到后来审美疲劳了,感觉是形式大于内容,实际上故事本身不怎么吸引人。而且说实在的,他的文字功力只能说扎实,不算是深厚。
  •     【2016读书计划•壹玖叁】江南版本的李娟,接地气,有点散。
  •     惊喜
  •     No.22|
  •     其实本想给三颗星的,但冲着作者的潜力多给一星,感觉大有可为空间,希望以后能看到作者更好的作品!
  •     赵志明是一个很冷静的小说家,他有深厚的蕴藏、如长者一样的熟练、宽阔而细致的观察,当然好的作者都会让你内心翻滚复杂莫名而又真切具体的感受,这是小说的人物故事和生活给我们带来的直接影响,进一步是感慨联想与思考,赵志明的文字质朴而平实,准确生动,文字背后的精神世界更让人钦佩。
  •     平淡中有深刻。人世间本来就是充满了各种小恶毒,所有恶都会随风而去,然后由新的恶继往开来。
  •     很喜欢
  •     好看
  •     隔壁老乡系列,语气亲切,太近无感…要这都能获奖,我奶奶随口都能拿好几个… ps提供了一种有意思的阅读思路,这个不能说坏了
  •     不错的小说,不暖心,却是一个个有逻辑又随意的故事,这个作者真的会讲故事
  •     我爱赵志明!我要给赵志明当果儿!最爱《雨夜蛤蟆》那篇 P.S.豆瓣阅读版本《万物停止生长时》一篇P227有错,此处应为“毛倌和玉英互生好感”,而不是“和彩凤”,彩凤为毛倌之妹。
  •     哈哈哈很有趣!序言是败笔。想起了我的乡下。
  •     随手读的小短篇。最近一个月的精神状态太不好,只能读这种容易停下来的短篇。文风其实算是平淡又奇特。乡村的小故事,奇妙又有趣却有时候会想挺多。最喜欢最后那篇 头上长角的人 。三星半。
  •     好单纯好不做作的一本书
  •     三星半,有几篇很值得一读,尤其是短点的,丑陋的人性还是不要写得太淋漓尽致的好。
  •     无论城市还是乡土,天下人性似乎都是一般的。众人是不是都有将自己的恶让别人承担的趋向。
  •     沉重
  •     如幻觉如梦呓
  •     乡村魔幻现实主义。像是酒桌上说故事,没有寓意没有暗指,仅仅是在说故事而已。
  •     陆陆续续,当读者文摘看完的。
  •     2017年3月16日。多数篇章描述中国当代农村在社会变革与价值观更新时期的动荡与传承,少数则是对过往农村的回忆。文字很老成,但谋篇布局又略显稚嫩——当然,这是与那些写同类型作品的大家相比的结果。每一篇都有亮点,不过标题作实在是有如神助,写出了宿命感,完全凌驾于所有篇章之上。
  •     唤醒了我内心很多关于童年在农村待过一段时间的记忆,很奇妙的感觉。
  •     温暖的小故事。
  •     才看了开头几篇 但是很接地气 结局也是出乎意料 值得回味 很吸引人的短篇集
  •     建了一个阅读分享的公众号,某天一位关注者分享这本书的读书笔记。因为要写介绍,开始阅读这本书,很惊喜。刚看完,又将杨户头遗书看了一次:“大家都活得太苦了 ,我就是这苦的化身 。但元我死了之后 ,不在有母亲毒杀父亲 ,妻子对丈夫不好 ……”
  •     2016.07
  •     万物停止生长时、头上长角的人、乡关何处第一部分。
  •     最爱“头上长角的人”,还剩后记没有读,还书的时间到了。
  •     这近在咫尺的人生,这终将消失的一切。
  •     小德的假期 小德的夏天hhh
  •     没什么。 就是这名字。
  •     乡村神怪玄奇。
  •     每一个故事都很耐人寻味,很喜欢作者的表述方式。有些故事虽有神鬼的出现,但并不觉得离奇,反而好像本就是这样。给我触动很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