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的真实故事系列丛书

出版社:未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541748646
页数:120页

章节摘录

身世之谜    公元701年,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皇帝武则天在位之时。武则天以67岁高龄登上皇位,改国号为“周”,到此时已即位11年。她在位时平定了边疆之患,眼见得当时政局稳定,政通人和,年事渐高的武则天立儿子李显为太子后,便志得意满起来,逐渐耽于享乐之中。    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诗仙”李白,就诞生在这一年。    李白的诗歌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上至古稀老人,下至牙牙学语的孩童,没有人不知道“诗仙”李白的大名,没有人不会背诵几首李白的诗歌。一代一代的少年,伴随着“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吟诵声慢慢长大;一代一代的中年人,在“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的感慨中逐渐老去。    可是,关于李白的身世,却历来众说纷纭,没人能真正说清楚。    首先是出生之地。最常见的一种说法,李白出生于西域一个叫碎叶的小城。碎叶城现在已属于吉尔吉斯斯坦,但当时它在大唐安西都护府的管辖之下,是安西四镇中最西边的一座城镇。   李白在碎叶生活了几年,受到当地西域文化的熏陶,领略了大漠胡地的景色。在公元705年,也就是李白5岁这一年,李白全家从碎叶搬迁到了剑南道绵州(今四川江油市),并在此定居下来。    但也有人认为李白本就出生于绵州,从小就一直生活在蜀地,而不是从西域搬迁而来。    无论是哪一种说法,李白不是胡人是蜀人这一观点却是大家所公认的。幼年李白就在绵州青莲乡长大成人,这里虽然是荒江僻野之地,却也是一处山清水秀、风景秀丽的世外桃源。这里的灵山秀水,滋养了诗人李白诗歌中的浪漫情怀。    李白曾在其《赠张相镐二首》诗中说:“本家陇西人,先为汉边将。”李白的亲友李阳冰和范传正也曾在作品中提及过,李白是五胡十六国时期的西凉武昭王李蒿的九世孙,也就是西汉名将李广之后。李广的后裔有一支定居于陇西成纪,后来成为唐代著名郡望中的陇西李氏。李唐皇室就出自于陇西李氏,所以按照这种说法,李白和皇室竟是同宗的关系。隋末时,李白的先祖因战乱或其他原因流落西域,直到李白的父亲携家眷迁入蜀地。    但这种说法并没有得到所有人的认同,在唐代时,家世对于文人入仕来说有不可估量的作用,许多出身贫微的寒士都会为自己找一个好的家族世系,希望能得到别人的引荐。所以有人认为李白诗中自称为李广后裔,并不一定就十分准确。    另一种说法认为李白的父亲是从西域归来的一位富商,更有甚者认为李白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兄弟李建成或李元吉之后,玄武门兵变后在李渊的保护下逃往西域。    这种种说法都有人支持,也有人反对,形成了众说纷纭的局面。各种说法都有其证据,但都无绝对的铁证证明,所以至今对李白的身世仍无定论。李阳冰、范传正等的记载和李白本人诗文所述都似有难言之隐,最终有颇多难解之处。李白的父亲在蜀地时一直隐瞒着自己的真实名字,因自己是外来客而被称为“李客”,似乎也为其身世添加了一份神秘色彩。但由于此种说法有李白的自述,所以相信的人最多,李白是李广后代的说法,也是目前流传最广的。    不管怎样,李白自幼家世良好,也曾受到过良好的汉文化教育,这一点是肯定的。研究李白的身世,并不是我们研究李白的目的,而只是一种了解李白的手段。李白之所以为世人瞩目,终究还是因为他那流传千古的诗歌,所以,我们还是不要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过多吧!    少年时代    西蜀在唐代是很富庶的地方,当时的成都更是闻名遐迩的大都市。绵州地广人稀,群山阻隔,虽然离成都不远,但交通并不是十分便利。李白一家寓居于青莲乡,生活过得安宁而平和。    李白天资聪颖,很小时父亲就开始教他读书认字了。5岁时,李白就通习天干地支等六甲之术,六七岁时更是将“五经”等背得滚瓜烂熟。父亲对汉文化很熟悉,并不只是教他些正统的儒家之术,而是兼顾各家学说。到10岁时,李白已通晓诸子百家。    李白的父亲常常教他诵读《子虚赋》,司马相如大赋那华丽的铺排和恢弘的想像让幼年的李白赞叹不已。15岁时,李白模仿司马相如写下了《明堂赋》,歌颂了一番当时正蒸蒸日上的大唐王朝,又模拟江淹的《恨赋》写下了《拟恨赋》。这两篇赋虽然还稍显稚嫩,但已初步显示出李白那不拘一格的气势和渊博的知识。    少年李白很早就显示出了自己的文学才华。他每每与人谈论,都能出口成章,被人们称为才子。这个时期的李白已经开始写作诗歌,虽然还是以模仿为主,但他写的诗如春葩丽藻,气贯长虹,已经开始初具自己的风格。    在读书之余,少年李白还很喜欢剑术,很有任侠之风。他常常一边研读《史记·游侠列传》,一边神往着那些侠士们的非凡气概,渴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仗义直行,匡扶正义,做出不平凡的事情来。李白舞剑时常身穿戎装,他挥剑起舞,令人眼花缭乱,叹为观止。在后来的生涯中,李白常常把剑带在身边,每逢酒酣耳热,心有感慨时,便会抚剑扬眉,起舞吟啸,以寄托他的抱负。剑,和酒一样,是李白一生悲愤情绪的寄托,他几乎从未和剑分离过。    李白在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相当广泛,除了上面说的儒家经典之外,还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唐代时尊崇道教,蜀中道风颇盛,绵州西南有一座山叫作紫云山,是当时的道教名山。紫云山附近的一些小山,也都受其影响,道观颇多。少年李白闲来无事时,就常到附近的山中游览。就是在这段时间,李白结识了道友元丹丘。元丹丘住在山中,李白不时到访,两人就在一起谈诗论道。道士隐居山中,行踪不定,有时李白前去见不到好友,便只能在山上闲等。    这一日,李白又来到道观寻访元丹丘。清幽的道观并不大,只有几间小屋。李白走上前去,才发现门竟然上了锁。李白在门口的松树下等了半晌,也没见好友回来,就捡起树枝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访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吠水声中,桃花带露浓。树深时见鹿,溪午不闻钟。野竹分青霭,飞泉挂碧峰。无人知所去,愁倚两三松。    当然,当时的蜀地山中遍地都是道观,和李白交游的道友也不止元丹丘一个。道家思想的影响,一直体现在李白的诗歌创作中,道家的自然观、神学观与政治观在李白诗歌里勾勒出的自然之美,呈现出的神思妙想与蕴涵着的人生态度,成就了李白大量不朽的作品,而这些作品也以其独特的魅力向世人诠释着“道”的奥妙。P3-7

前言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典诗歌犹如灿烂群星,以其独具的魅力辉耀时空,久传不衰。而唐诗无疑是这浩瀚星空中一颗璀璨夺目、闪射异彩的超级明星。盛唐是唐诗发展至顶峰时期,题材广阔,流派众多。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和现实主义诗人杜甫,即是这一时期最杰出的代表。他们的诗雄视千古,无论是律诗、绝句,还是古风歌行,皆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成就,正如韩愈所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    李白被后人称为“诗仙”,他怀抱着安世济民、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并毕生为之奋斗,历经挫折,百折不回。他的诗格调高远,想像新奇,语言清新明快,意境奇伟瑰丽,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的高峰,为唐诗的繁荣与发展打开了新局面,开创了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    杜甫被后人尊为“诗圣”,他自青年时期就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理想,并为之奋斗终身。他的诗歌创作,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这条主线,真实地反映了唐帝国由盛转衰的历史,因而被称为一代“诗史”。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使人景仰,催人奋进。本书主要介绍这两位伟大诗人的身世和生平经历,在坚持历史真实性的原则下,又照顾到可读性,希望读者能从中领略到隐藏在他们诗歌背后的伟大的人格魅力。

书籍目录

李  白  身世之谜  少年时代  蜀地初游  辞亲远游  入赘许府  初入长安  酒隐安陆  移居东鲁  召为翰林  力士脱靴  遭谗被疏  赐金还山  李杜之情  金陵之行  北上幽州  遍游皖南  安史之乱  暮年从军  流放夜郎  中途得赦  重病而逝  永远的诗仙杜  甫  不凡的家世  童年时代  出游翰墨  南下吴越  齐赵漫游  筑家娶妻  再试失利  困守长安  落拓为官  安史乱起  再返长安  拾遗获罪  贬谪华州  辞官归去  成都草堂  再度流亡  幕府生活  滞留云安  夔州时代  湘楚流离  悲凉结局  不朽的诗圣

编辑推荐

李白与杜甫的诗歌,散发着永恒的魅力,使人景仰,催人奋进。魏广振、云飞扬主编的《李白杜甫》主要介绍这两位伟大诗人的身世和生平经历,在坚持历史真实性的原则下,又照顾到可读性,希望读者能从中领略到隐藏在他们诗歌背后的伟大的人格魅力。

作者简介

时间的流逝和时代的更迭悄无声息,让人不以为意。然而,翻开人类历史的漫漫长卷,我们总能听到许多年前传来的声声巨响,那些重要人物的出现和他们的作为,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改变了人类文明的进程。这些伟大人物传奇的一生令我们感动和震撼!
当我们为人类所创造的辉煌文明骄傲时,我们怎能忘记那些曾经为此作出过巨大贡献的历史名人。魏广振、云飞扬主编的《李白杜甫》能让今天的读者感受到名人们所处的气势磅礴、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感受到名人们为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而进行的史诗般的创造历程,感受到心灵的启迪、激励和荡涤,更能让我们多一份深深的思考。
谨以《李白杜甫》向影响世界文明进程的名人们致以崇高的敬意!
也向阅读此书的所有读者致以崇高的敬意!


 名人的真实故事系列丛书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