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

出版日期:2016-1
ISBN:9787513319332
作者:[德] 约阿希姆·费斯特
页数:192页

内容概要

约阿希姆·费斯特(Joachim Fest,1926-2006):
德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作家之一,纳粹德国研究权威,曾出任北德意志广播电视台主编、《法兰克福汇报》发行人,另著有《希特勒传》《施佩尔传》《第三帝国的面目》等。

书籍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 / 大战揭开序幕 .........9
第二章 / 必然产物或浩劫:德国历史中的希特勒 ........38
第三章 /“战争输掉了!”........50
第四章 / 最后一笔 ........73
第五章 / 死亡筵席 ........87
第六章 / 决意崩溃 .......128
第七章 / 投降 .......140
第八章 / 世界末日 .......165
关于参考书目 .......172
参考书目 .......177
人名索引 .......180

作者简介

★ “我们在崩溃时,要带上整个世界。”——希特勒
★ 最权威、最受人尊敬的希特勒传记作者,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细节描 写详尽惊人。
★ 真正的崩溃所带来的破坏和损失,是远远超过人们所见的。
★ 作者曾担任2005年奥斯卡奖同名最佳外语片提名电影顾问。
====================================================================
在约阿希姆·费斯特的《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之前,除了少数几本细节描写已属陈旧的之外,几乎没有一本可供阅读的书,用全新的知识叙述那几个星期里所发生的令人难以置信的事。
通过大量史料进行收集、梳理、甄别后,费斯特以事关人性的角度,逼真再现了历史人物的心理活动,并通过描述希特勒及其第三帝国行将灭亡的最后十四天里发生的事,揭示了“一个极端状态下的国家”是如何制造历史旋涡,影响欧洲及世界的。


 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多年前看过一部由汤姆·克鲁斯主演的一部影片,《目标希特勒》。这部影片将第三帝国频临崩溃前夕的场景展现开来。而手头的这本书,《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则将这末日乱象生动地再现出来。这部以崩溃前夕的第三帝国时期为背景的大众历史读物,以逼真再现历史人物的心理动态和刻画人物形象而著称。本书作者约阿希·费斯特为德国知名的历史学家,他在大量史料的基础上进行了梳理和甄别。这本只有170页的书看似格局略小,但却以细节描写和剖析历史问题而见长。作者对一些场景的描述,相当详尽,而对人物的刻画,也足够清晰。在作者的笔下,不仅那位曾经不可一世最后落魄凄凉的元首希特勒得到了较为真实的还原,而且诸如戈林、希姆莱、威廉·布格道夫(希特勒的副官长,一位激进的党内将军)等较为重要的历史人物,也都得到了生动的再现。而这些人物描写和细节刻绘,因其文字生动形象,所以它们给这本以记叙第三帝国崩溃前夕的乱象为主题的历史书增加了许多文学性。但是,正因为其文学色彩较为浓重,因而会使读者多少对历史细节的真实性有所疑问。不过,鉴于这位作者是研究纳粹德国领域的权威人士,我们有理由相信,它在历史真实性上应该是没有瑕疵的。在作者的笔下,第三帝国里那些曾经耀武扬威的人们尽显落魄又落寞的窘态。但是,在整个德国,那些满目疮痍的土地上,有多少普通百姓过着更为苦痛的生活。在战场上,又有多少年轻而无辜的性命为这行将灭亡的第三帝国陪葬?这场战争不过是历史发展到必然阶段而出现的悲剧,即便没有希特勒,也会有其他人登上历史的舞台。但是不论谁登上那权力的巅峰,一场大战的爆发都是必然。人究竟还是无法战胜历史发展的规律。只是,第三帝国崩溃前的场景被作者描述得越详细,便越是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战争之残酷,迎面扑来,那遍布战场的尸身,那城镇里因空袭而丧生的平民,那些惨遭蹂躏的妇女和失去双亲的孤儿,他们仿佛是一个个阴魂,从书中跳出来,久久都不散去。当然,这种逼真的再现、生动的还原,并非是要我们如看热闹一般地去看“别人家”的热闹,而是警醒着我们:战争这玩意相当残酷无情,不要以为在网上叫嚣几句“灭了某国”就是彰显自己的“民族情怀”。对于平民百姓来说,无论是战胜国还是战败国,他们在战时的境况都很悲惨。这末日一般的乱象,最好还是尽量少上演吧。
  •     http://epaper.xxsb.com/showNews/2016-01-11/286910.html已发稿“即使是我的手抖动,即使连我的头也抖动,我的心永远也不会抖动。”曾经不可一世第三帝国的掌门人,如今有着肿胀起来的脸部,还有厚的已呈灰黑色的泪囊,越来越醒目地向前突起。他佝偻着,走路奇怪地左摇右晃,像是要寻找支撑物似的,紧贴着地下室的墙壁摸索着向前移动。你能把这个衰朽不堪的老人形象与战争狂人希特勒联系起来吗?但他的确是最后日子里的希特勒。没有人之将死,其言也善,没有对战败的理性的认识,这个一贯的偏执狂、战争贩子仍旧制造着一个个深不见底的历史漩涡,影响着德国、欧洲乃至整个世界。《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是德国最重要的历史学家、作家、纳粹德国研究权威约阿希姆·费斯特收集了大量历史素材,其中包括众多第一手资料进行整理后,然后截取了从一九四五年四月十六日以幽灵般探照灯光作为序幕的柏林战役,到希特勒在帝国总理府下的地下避弹室自杀身亡的历史片段写就的作品。这段历史绝不仅仅是一座城市的陷落,不仅仅是希特勒政权的简单结束,希特勒早在1930年代初关于即将到来的战争设想中就有过预言:“那么我们就自己灭亡,并拉着半个世界跟我们一道走向灭亡。”他确实是这样做的。在最后的日子里,这个行将就木的老人仍然保持着一以贯之的疯狂、固执。要想追溯他的癫狂行为的源头,该始于一九三三年,他上台时,当时由于他极富煽动性的演讲和独特的竞选手法,整个柏林几乎万人空巷,狂热的人们喊着四句话:一个元首;一个政党;一个民族;投一个人的票——阿道夫·希特勒。当时的德国民众民族复仇心理强烈,希特勒大谈侵略扩张的言论极其符合当时德国人的心理。他提出要向法国、英国复仇。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德国与法国的矛盾,提高德国的国家地位;他还信誓旦旦地架构了未来的生存观。德国未来的生存空间,生存空间是在东方,就是东欧地区。他说德国必须再次沿着古代条顿骑士团的道路向俄国进军,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这些癫狂的构想对继承了普鲁士的军国主义传统的德国人很是受用。希特勒上台后就按照自己的宏伟蓝图大刀阔斧地干了起来,直至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他才开始走下坡坡路,让他没想到的是,巅峰一去不返,自1943年开始,德国开始遭受一连串打击。到1945年初,在苏联红军的步步紧逼下,德国已经步入穷途。《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从一九四五年春天的柏林入手,以在帝国总理府地下避弹室的希特勒及周边的人物为主,将第三帝国将要走向灭亡的最后十四天里发生的事条分缕析出来,透过那些仿佛冒着呛人的烟雾和刺鼻的烧焦人肉味的文字和满步箭头的战势图、元首地下避弹室的平面图,读者仿佛亲历1945年即将坍塌的柏林城。在这十四日中,终日躲在地下的,无法实时掌握外界的局势,听见最真实战势回报,意识已经有些混乱的希特勒依然凭借他自己的想象,将历史的使命感和高度集中的意志力两者合一,这让他在此经历充沛,而吞噬着他的猜疑是另一种激励,他仍视自己为孤胆英雄,富有捍卫幸福和拯救因地位丧失而失去的荣耀。而忠于这个政权的战士们,怀着难以描述的顽强,必胜的信念,随时准备付出生命,这种用“生存或死亡”的危机感制造出的扭曲的热情直接导致了从未有过的无数人的丧命,那么多的城市被毁坏,那么多的地方遭蹂躏。这就是第三帝国最后的日子。是的,第三帝国的天真的塌下来了。
  •     “在真正的崩溃中,丢失的东西总是远远多于人们所见。”历史学家约阿希姆·费斯特如此评价纳粹政权的终结。回顾二战历史,除了纪念那些里程碑式的事件和贡献巨大的人,更重要的,是要捡起丢失的细枝末节,反思能为今用的种种。譬如战场以外的杀伤力、政治制度的流弊、以及统治者人格的影响。《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是研究希特勒的珍贵史料,通过大量新的一手史料还原了帝国陷落的最后时光。在一系列记录奥斯维辛的作品中,幸存者常常用“活死人”来形容集中营里处于灰色地带的人。讽刺的是,这也成为希特勒自己命运的写照,地下避弹室的工作人员都害怕待在下面,觉得“就像是待在一口棺材里”。还有人称自己是“住在验尸房里的居民”,只是“佯装活着”。以为自己可以只手遮天的希特勒,最终毫无特权。费斯特用小说般扣人心弦的叙事语言呈现了一幅希特勒速写像。地下避弹室的希特勒已然不复当年的意气风发,困兽犹斗,可眼前这个灰心丧气踟蹰难行的人,已全无抗击的自信和勇气。这一幕从未出现在他的想象中,末路穷途,度日如年,投身于闭目塞听的幻想,不得不面对的时候,希特勒惟有一死。所有外界赋予他的形容词都不重要了,此时的希特勒终于回到了他最真实的样子:危难当头色厉内荏,他只是个天命之年的普通人。费斯特笔下的希特勒既不是喜欢他的人眼中的军事天才,也不是仇视他的人眼中的精神变态。他幸运地在野心勃勃的年纪找到了登上舞台的机会,醉心于打造他心中的帝国。就像一个沉迷军事游戏的男孩,翻云覆雨间,只贪眼前的盛况,视他憎恶的如草芥,消灭人口的迫切甚或有几分卡内蒂笔下“慕男狂”的影子。书中穿插的四个思索性章节里,费斯特试图为局面做出解释。为什么希特勒有这么多死忠的拥趸?为什么负隅顽抗的追随者欣然赴死?这些问题并不新鲜,但是费斯特抛开对希特勒的成见,窥见了人性的共性,诸如对德国民族的洞见:“顺从和狭隘意识的幽灵到处游荡,这个民族暗中的野心,并不能逃过睿智的目光。许多表面看起来柔情脉脉的画面背后,躲藏着对暴行的嗜好和对世界的憎恨,对回归‘森林’的思念。”掀起惊涛骇浪的希特勒不是孤例,他的善与恶,跟其他灵魂的善与恶并没什么两样。梁文道在对瓦西里·格罗斯曼《生存与命运》的解读中,谈到对战的双方——苏联和纳粹德国其实是“互为镜像的关系”。斯大林和希特勒互为镜像,历史的某些片段互为镜像,人性中的共性互为镜像。费斯特聚焦于一个历史事件,却像步入一间装满镜子的房间,折射出无数重叠的细节。历史的真实令人惶恐:触到了灵魂的温度,最后也竟看见了现在和将来。现有的史料足够对希特勒盖棺论定,然而我们要的不是单纯的褒贬。倘若没有观照现实的反思、深切的忧患意识,这样的论定便了失去价值。——乙未年读阿希姆·费斯特《第三帝国的最后十四天》

精彩短评 (总计34条)

  •     篇幅很短,驳斥了各种元首没死的阴谋论
  •     对比下来哈夫纳写的简直好到天上去,叙事太乱了,元首这种明显的psycho居然能活到现在简直了。德军最后的毁灭性跟一战一毛一样。真是极端的代名词。精英脸面害死人
  •     怎么说呢,把毛子描写得… 嗯… 但是神经质的希特勒像画出来一样清晰。
  •     比较真实的还原历史~
  •     疯狂之末。颇有可读性的现代史读物。
  •     翻译不是很好
  •     真实地重现第三帝国最后的末日~
  •     越是深受其害越是要说服自己相信投身于其中的是一项高于生命的伟大事业。我从开始就看到了结局,人们自语道。与其当一个懦弱不敢言又将战犯推上神坛的愚民,不如死在自欺杜撰出的悲剧英雄传奇中。于是愚昧成为信念,罪恶成为美德。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题外话,希特勒应该很喜欢尼采吧。
  •     这本小书真是自带视频……元首发怒的场景简直历历在目。穷途末路的政权,总在死亡时不缺陪葬者。兴,亡,百姓苦。不过最后为帝国买单的正是当初把希特勒推上神坛的普通国民,这么一看也算求仁得仁。
  •     电影帝国的毁灭即视感,作者的希特勒传也很不错,不过已经是删节版了
  •     攻击柏林第一役朱可夫万炮齐轰坦克再前未挪动一步;海因里希崩溃论正确但希特勒无视,他在地下室逼仄地狱氛围作出与现实脱节的奇怪命令;与其说他是浩劫毋宁说是德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这个民族的暴力和野心被文明压抑而回归森林才是释放;市民缺乏自我意识蛰伏极权形态他国合围小题大做;以为独特之路以为天助神意以为高人一等;他的演讲、组织能力、极端性绝无仅有,要开辟种族乌托邦的新世界,把人当工具欺骗践踏以实现个人野心;戈培尔促其死守柏林成就历史;自述遗憾德英联盟不成民族性动摇东扩准备不足与意友谊误事不够无情和坚持;美苏握手使之绝望预言西方输给东方;戈培尔夫妇最后时刻动摇已晚;45430下午10桶汽油焚尸;焦土败亡甚至德民族灭绝证明不如东方人;攻克柏林红军付出30万人。整合众多材料而成的本书具有权威性也好读。
  •     魔法少女阿道夫和爱娃希特勒之死 是一部伟大的剧本
  •     好烂的翻译...
  •     描摹了希特勒最后的狼狈,以及第三帝国内部的末日表现,细节到位、渲染氛围,整体很流畅,兼有一定的思考。可惜170页实在太少了点,没法构建更宏大的格局,对德国以外的战争局势少有涉及,也没能更深地去挖掘历史根源,几个大国的矛盾纷争,还有希特勒留给世界的“遗产”,他带给政治、思想、文化领域以及人性本身的剧烈动荡。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描述➕讨论,翻阅完,还可以,结合那部电影来看会更明晰,电影的细节书里都有描述
  •     揭开了希特勒这个“冒失的小巷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真正面目,描绘了第三帝国毁灭前的地堡里的人们。在这里重逢网络恶搞经典选段《元首的愤怒》令人惊奇,《帝国的毁灭》其实是部不错的电影。
  •     并非纯叙事性作品。考据和评论见功力。赞一个。
  •     在电影上映之前,这本书带给人们视角是不可想象的。是非常不错的历史著作
  •     细腻的白描,也有讨论的章节,只是薄薄一册只见掠影,意犹未尽
  •     欣赏这种扒开面具谈人性的方式叙述历史,个人中心的希特勒、奸诈的斯大林、流氓痞子的苏军。
  •     写的很精彩,就是太短。
  •     之前看过几章,昨晚上又拿出从头开始。嗯,适合深夜阅读。其中有几段描写希特勒的,特好笑。
  •     翻译依旧有时候让人读不懂= =
  •     2017第9本。关于此书的内容,题目足以概括,更值得说的,是作者在书中的两个观点。第一,自结构主义兴起,历史学家似乎关注社会背景甚于叙述,这就导致都在着眼小处,不敢进行宏观研究。第二,没完没了的注释,会打断阅读。关于第一点,我也说的很多,不再赘述。第二点我也很同意。作为历史学家,甄别史料,本是基本功。然而现在的趋势,是罗列排比,似乎占有完全。然而细看之下,一则毫无分析功力,把历史学家应做的工作转嫁给了读者。再则为罗列而罗列,很多重复,虚假,毫无意义的使用,只是为了显示自己看得多。本书可以作为一个历史叙述范例
  •     如果可以知道自己的生命和事业仅剩十四天,不同的人会做出怎么样不同的举动。一个癫狂的天才用毁灭一切的行为留下了影响世界半个多世纪的政治遗产,这影响了多少人的命运。
  •     希特勒和戈培尔还算有种,全家自杀。好歹没有被战胜国羞辱一把再送上绞架。比起东条英机、墨索里尼这样的烂人强太多了。
  •     翻译有点糟糕
  •     原来是《帝国的毁灭》母本,简直像把电影重温了一遍。翻译的中文语感略糟糕。
  •     起这么大的题目,相比来说内容太少也没啥新意。
  •     叙事部分非常好,生动再现了第三帝国的崩溃时刻;议论的章节高深了,是典型的欧洲人的思维逻辑。作者认为希特勒就是“一个暴发的黑帮头子”,受强者生存的史前文明行为准则驱使,有天生的毁灭倾向,他要毁灭的不仅是犹太人、布尔什维克,还有整个德意志民族,并因此获得满足感。深以为然。
  •      “我们在崩溃时,要带上整个世界。”——希特勒
  •     内容有点儿少,主要关注点是地堡的最后几天
  •     可惜篇幅有点短。
  •     内容略显混乱。希特勒最后阶段其实已经没了主心骨,也就是一个濒临死亡的凡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