锌皮娃娃兵

出版日期:2014-8-15
ISBN:9787510830834
作者:S.A.阿列克谢耶维奇
页数:320页

内容概要

斯韦特兰娜·亚历山德罗夫娜·阿列克谢耶维奇 Svetlana Alexandravna Alexievich
白俄罗斯作家,1948年生于乌克兰,毕业于明斯克大学新闻学系。她用与当事人访谈的方式写作纪实文学,记录了二次世界大战、阿富汗战争、苏联解体、切尔诺贝利事故等人类 历史上重大的事件。
她曾多次获奖,包括瑞典笔会奖(1996)、德国莱比锡图书奖(1998)、法国“世界见证人”奖(1999)、美国国家书评人奖(2005)、德国书业和平奖(2013)等。因为独立报导和批判风格,她的独立新闻活动曾受到政府限制,代表作《锌皮娃娃兵》曾被列为禁书。1992年,她在政治法庭接受审判,后因国际人权观察组织的抗议而中止。她还曾被指控为中情局工作,电话遭到窃听,不能公开露面。2000年,她受到国际避难城市联盟的协助迁居巴黎,2011年回明斯克居住。
获得2015年诺贝尔文学奖。目前她的作品已在19国出版,并创作有21部记录片脚本和3部戏剧(曾在法国、德国、保加利亚演出)。

书籍目录

【前 言】
我对自己说,我再也不愿意写战争了 002
我已置身于真正的战场上 005
我们彼此太贴近了,任何人都休想逃避 012
【第一天】
作者的话 020
谁第一个开枪,谁就能活下来 022
阿富汗治好了我轻信一切的病 029
人们在那边靠仇恨生存 032
他们永远不会知道这一切 041
我们好像已经是死人了 043
我们在忏悔 048
为什么逼我回忆 054
这里造就的都是扭曲的人 058
我感到羞耻 064
我的小太阳 075
如今我什么也不信了 078
忘掉你曾有过两条腿 084
人死的时候完全不像电影里那样 087
你们不要叫我儿子的名字 090
我把自己的一生全忘了 098
【第二天】
作者的话 102
杀人就是为了能回家 104
我仍然在哭泣 109
我不愿意当政治错误的牺牲品 114
活着回家 117
我在等他回来 124
我想像个正常人一样活下去 132
我在那边杀过人吗 144
我们出发时从不握手告别 147
他们死的时候不声不响 153
你听见我的声音了吗? 159
我把自己的儿子交给了什么人 163
只有完全绝望的人才能说出一切 169
这里的人都不愿意谈起未来 174
人身上能有多少人味 177
您浑身都沾着我儿子的鲜血 185
死亡就是这样 190
我要活着 194
【第三天】
作者的话 200
请在坟头上挂块牌子 202
为什么我只能想起可怕的事 205
我梦见的是棺材 212
朝着地雷前进 215
活石头 222
“快把我妈妈还给我” 226
“我想把儿子留在家里” 230
也许她还活着 233
我以为所有人都能变得善良 239
难道我能说“我怀疑” 243
什么是真理 249
为什么我要忍受这么大的痛苦 252
我没有人可以等待了 255
我有眼睛时比现在瞎得更厉害 262
“我亲爱的妈妈” 268
【后 记】
我是通过人说话的声音来聆听世界的 280
阿列克谢耶维奇和她的纪实文学/高莽 301

作者简介

1979年12月,苏军入侵阿富汗。很快,阿富汗各派游击队逐渐结成联盟,同入侵者和阿富汗政府军展开了游击战争。本书记录了阿富汗战争中苏联军官、士兵、护士、妻子、情人、父母、孩子的血泪记忆,是20世纪纪实文学经典作品。


 锌皮娃娃兵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8条)

  •     合上这本《锌皮娃娃兵》,依旧感到一阵阵的反胃——“一处是头颅,一处是胳膊,一处是大腿。。。。。还有剥下来的皮。。。一堆肉替代了一个健壮英俊的小伙子。。。”锌,质地坚硬,前苏联用它来做棺材的外壳,而装在里面的,是在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中,数以万计的二十岁左右的娃娃兵。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像当年的前辈一样都是抱着满腔报国的热忱并以为自己是去为一场正义战争献身的。实际上,这场战争后来被更多的人用 “错误”、 “不合理”、“非正义”加以形容。然而,这对于战争的参与者,这些娃娃兵而言并不公平——他们付出了代价,没了手没了脚没了命,原以为自己可以至少换来光荣,却只落了个“愚蠢的错误执行者”的鉴定。我记得空间有一段时间刷着“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说得只要国家一声令下这些“键盘侠”就会拿起步枪冲向前线。但是当你真正触碰到战争时,那是无法想象的冷,冷得就像AK47的7.62mm子弹扎进你的胸口,翻滚,破裂,再翻滚,最后如同手雷一样连着骨楂肉碎在你的躯干炸开一个溅射着鲜血的口子后之后,殷红的鲜血在阿富汗的沙地上无声地蔓延,直至家乡的方向。但有一天你得知,那些被地雷“炸成一块一块”的弟兄换来的,只不过是教科书上的一句短短的话“这是一场错误的战争”。这种痛,现在的孩子,现在坐在空调房里喝着饮料看着动漫没事吹一波“XX大法好”“广电去死”的孩子有多少人知道,甚至去理解去感受去为这些同龄的娃娃兵流下哪怕一滴同情的眼泪?我想几乎没有,因为我们离战火实在太远了,远到连对那些军人最基本的感觉都消失殆净,但是那些人,那些孩子,那些遗体连医生都认不出到底有多大的娃娃兵,他们躺在那里,述说着那段历史,但是没人倾听,每个人在忙着,每个人都忙着掩盖真相。“有两条路可走:一是认识真理;二是回避真理。莫非我们要再次遮遮掩掩?”S•A•阿列克谢耶维奇在书里挥舞着手臂大声疾呼。然而,揭穿一场以国家名义发动的战争得血淋淋真相,需要怎样的强大勇气,是某些局外人难以想象的。然而,S•A•阿列克谢耶维奇笔下每一篇对战争血淋淋的控诉如一把钢制匕首直刺读者内心最隐秘的地方——战争就是战争,无论以怎样的名义。还原这场真正意义上的战争,无疑会站在人道主义的高度上,无论战争正义与否,对人的伤害都是惨重的。尽管阿列克谢耶维奇一再声明“我是通过人说话的声音来聆听世界的”,但她所呈现出的“声音”却是别样的,在素朴的不露痕迹的文字背后,暗含了作者精心的加工,全书在挖掘人物的心灵和思想方面的水准达到了高度的统一,而这一点,仅凭对口述的忠实记录是无论如何难以望其项背的。阅读这本书的过程如同回到那个战场一般,只有钻心的疼痛和迷惘。这些,如果不是你如同在那个战场上亲耳听闻、亲眼所见,只会如下午老教授在黑板上写下的无聊板书一样被瞬间遗忘。有母亲的痛呼——“孩子小,需要的坑也小。可是,我抚养大的不是一个小伙子,是一棵大橡树啊!有两米高。”有精神失常的小兵的执着——“从喀布尔开始他就乱挖,手里有什么东西就用什么挖,不管是铁锨、叉子、棍子,还是自来水笔。”从战场回来的人去拔牙,拔了一颗又一颗,他在休克中疼得突然嚷了一句,女医生瞧着,近乎厌恶地说:“满嘴是血,还说话……”于是,“我心想,从今以后,我再也不会讲真话了,因为人人都这么看待我们,满嘴是血,他们还说话……”战争的惨烈触目惊心。在被残酷笼罩的黑色幕布下,战争留下的孩子的惨叫、士兵的叹息、妇女的哭泣,应该被世界听到。阿列克谢耶维奇掀开了这肮脏幕布的一角。只是,这样的声音,听到的人太少太少。
  •     静静的村庄飘着白的雪阴霾的天空下鸽子飞翔白桦树刻着那两个名字他们发誓相爱用尽这一生有一天战火烧到了家乡小伙子拿起枪奔赴边疆心上人你不要为我担心等着我回来在那片白桦林……天空依然阴霾依然有鸽子在飞翔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雪依然在下那村庄依然安详年轻的人们消逝在白桦林长长的路呀就要到尽头那姑娘已经是白发苍苍她时常听他在枕边呼唤来吧亲爱的 来这片白桦林在死的时候她喃喃地说我来了等着我 在那片白桦林……而小伙子啊,你的敌人,即将死在你枪下的人,又何尝不是和你一样的小伙子,他在奔赴战场之前,又何尝不是与心爱的姑娘在白桦林中告别。他们拿起枪奔赴边疆——或者,不是他们,而是她们。可是为什么?为什么大好的年轻人,要去送死,要在恐惧和屈辱中,带着尖叫和鲜血的记忆破碎地苟且此生?他们投入沙场,参加战争,可是战争到底是为了什么?他们为了光荣而牺牲,可是光荣是什么?多占领土地,就是战争的意义吗?占领那片土地又是为了什么?那片土地上的人,不是本来在好好地恋爱,跳舞,抱着孩子享受热腾腾的晚餐吗?为了国家的召唤而赴死,就是光荣吗?可是国家不应该是保护我们的吗?它真的是一件没有意义的事。坦克、冲锋枪、手榴弹、刺刀,鲜血、残肢、一桶桶的肉浆……那里躺着一个垂死的小伙子,他在一个劲儿地叫妈妈,可是妈妈已经没有了……“有一位老年妇女,每天都打开窗户,用小勺子向马路上泼水,一次次地,越泼越远。起初人们以为:‘哦,她大概精神不太正常。’在围困期间是无奇不有的。可是人们到她家去之后,才弄清是怎么回事。你们听听她是怎么说的:‘如果法西斯进了列宁格勒,走在我们的大街上,我就用开水浇他们。我老了,再不能干些什么了,可我能这样,拿开水来烫死他们。’她这是在演习……日复一日……”到底是什么,到底是什么,让慈爱的母亲、天真的儿子、温柔的爱人,变得只知道杀啊,杀啊,直到老了,直到什么都没有了,还在像老旧的机器一样,吃力而本能地试图执行着杀戮?有没有相爱的人呢?不是敌人,不是俄国人、德国人、阿富汗人,而只是人,这样的事情有没有呢?“在巴格拉莫附近,我们走进一个村子,请村民给点东西吃。按照他们的教规,如果一个饿肚子的人来到你家,你不能拒绝给他热饼吃。妇女们让我们坐在桌前,给了我们吃的。我们离开后,全村人用石头和棍棒活活把她们和她们的孩子给砸死了。她们本来知道自己会被打死,但是并没有把我们赶走……”“告诉你吧,我最亲爱的……人不可能有两颗心,一颗是为了恨,另一颗是为了爱。每个人都只有一颗心,而我永远都在想的,是如何保护我的这颗心。”《弟子规》里说:“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第一次看见这段话时,觉得是废话。然而,看了这些故事之后,还能够对这句话保持平静吗?“痛苦就是一种孤独,像聋子一般地与世隔绝……”作为一个生长在和平年代的年轻人,我对战争、杀戮和血腥一无所知。我没有办法去评论,我只有不断的疑问。我只想对阿列克谢耶维奇说:谢谢。谢谢你不再沉默,谢谢你让她们不再沉默。感谢她,让我们在和平年代,读到这些带着火药和血腥味的记忆,让我们不至于遗忘,让我们不至于因自己的无知,而嘲笑那些深夜里尖叫着醒来的人。“我把苦难作为与生命奥秘有直接联系的最高信息形式,苦难直接联系着生命的奥秘。所有的俄罗斯文学都是关于苦难的,俄罗斯文学写痛苦远远多于写爱情。她们对我所讲的痛苦就更多了……”“我想写的是这样一本战争的书:让人一想到战争就会恶心的书,一想到战争就会产生反感、感到疯狂的书,要让将军们都会觉得不舒服的书……”愿这记忆永远存在。愿它永远只是记忆。
  •     她说,我再也不想写战争了。但谁,又真正想看到战争呢?“像《斯巴达克斯》里奴隶起义的叛军在晨雾中遥望罗马大军摆阵,所有的战争片中最恐怖的一幕,因为完全是等待。”我们在前言里看到,引用了一句莎士比亚在《理查三世》中的,“人世间的悲痛有百种反映。”小说的每一节,缺失的心悸,无息的诉说,暗涌着悲痛在人世的映射。像坟墓里亡魂不肯睡去,久久盼回。自我意识与历史现实存在格格不入,而我们的期待从未得到妥协。到了不得已悬崖勒马,才发现和跌出悬崖抑或无异了。绝望的、沉闷的、死寂的空间里,躁动的只有不安的喘息。每一封信的笔者,都是我没有见到过的绝望与孤独的人。有人忏悔,有人祷告,有人呆滞,有人痛哭失声,有人不言不语。这场生死赌局里,人人成了古罗马角斗士,眼睛怒得发红,呼吼咆哮,一身腥血污浊。如果杀人是为了回家为了生存,那战争的意义在何?那人生的存在有什么价值呢?于是他们生还却不语,唯一得到医治的只有轻信一切的病。没有什么值得纪念和留存的。经历过的人们不忍回忆,甚至对未来都闭口不提。争论不休,人物内心的咆哮挣扎,苦难与血战,没有任何缓刑可言,所有杀戮也是对人格的一种大屠杀。人性的扭曲与罪孽,不得讲和,不能减缓,沉重碾压沉沦,一切都是没有光泽的。这样的文字换做是我当然是写不来的,我也不太喜欢。沉重的史实顷刻铺盖了阴暗与昏沉,唇齿间呼之欲出成了翻云覆雨的血光之灾,惨然灰暗已溢于言表。你还未准备就绪,就被踉踉跄跄推向了枪林弹雨下,不情愿地成了后人口中的英勇烈士。冲动之余总是有矛盾的。我们需要看到不美好。世界上繁芜陈杂都有,现实要在不断调和与磨合下,日后更美好。“多一个人看奥威尔,就多一份自由的保障。”正是反乌托邦的现实意义所在。黑暗本身从不是无意义的。因为在黑暗深处,我们能看到光。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用历史的眼光,才能看到真相(并不),才有可能做出正义与否的判断(也不)(战争都令人痛心)。请颁和平奖。
  •     不喜欢,也不想看二手时间了。不想看战争的东西
  •     依旧对话访谈形式,虚假的爱国主义洗脑,对这群无知无畏的少年兵及家人造成的伤害永无休止。“第一个开枪的人才能活下去”,劫后余生国家把你抛弃。
  •     无论战争有着什么样正义的标签,它都是可耻的,反人类的。
  •     不知道是翻译问题还是什么 这本不得我心
  •     极度爱国主义……。
  •     艰难,看这种书需要勇气
  •     看的挺快的。。战争的残忍,母亲的绝望
  •     这学期看的第一本书,遣词造句确实没什么好看的,但是我看得很难受,有好几个人的讲述都让我忍不住哭。我的理想是——世界和平。
  •     跳过后记 我终于憋着读完了 并不是很喜欢
  •     “我在南方海滨看见几个小伙子在沙滩上,用手扒着沙地,向大海爬去……他们的腿数量比他们的人数还少。” “难道人们能像书里和电影里死得那么漂亮吗?子弹击中头颅,大概还能跑十多米,一边跑一边想把脑浆塞回去。” 战争从来都没有浪漫主义。
  •     和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一样,不适合一口气读完,但是也足够了。和自己最近的一些感受有关:人的命运确是在受时代左右的——你的思想,你的遭遇。破除桎梏看穿一切真的很难,我不奢求活得最好,我只希望我守护住珍爱的东西。
  •     所有的战争都是母亲的战争。
  •     这本书贵在真实,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不仅体现在硝烟里,更多是在心灵上。《血战钢锯岭》里面德斯蒙德的老爹就是一个典型。
  •     了解苏阿战争的一部纪实文学。战争给予参战双方的除了苦难没有其他。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
  •     看完了第一本巜锌皮娃娃兵》。 锌,前苏联用它来做棺材的外壳,而装在里面的,是在历时十年之久的苏联对阿富汗的侵略战争中,数以万计的二十岁左右的娃娃兵。 本系列书曾经一度被列为禁书。 战争的惨烈触目惊心。亲身经历的人所付出的惨痛代价以及他们的所思所想,应该被世界听到。 只是,这样的声音,听到的人太少太少。
  •     以前对战场想得太简单了。随着人类武器的精进,人在战场上的死状也会越来越可怕。如果我以后想从事写作了,也许会想要走文献文学这条路。
  •     【2017.3.22】快速翻完
  •     真实的让人痛恨。
  •     真实地残忍得让人不忍读下去。“我在他面前跪下,他是我最珍贵的人”我最爱的人,为什么是以这样的方式归来?为什么天地之间,我如此不幸?
  •     新的写作手法,新的历史领域…
  •     读这本书之前,苏联入侵阿富汗 只是历史课本中的一个历史事件,作者如此真实的记录这个历史事件有关的人的回忆与感想 从不同角度 不同阶层真实的反映那 段历史 文章发表后有人赞扬 有 人感谢 有人咒骂 有人批判 与中 国的文化大革命事件 何其相似,开始没有人敢写真实的文革,后来人们才开始反思
  •     “锌皮”不是镀了锌的皮肤,而是装“娃娃兵”尸体的锌皮棺材;“娃娃兵”指的是,参加1979年12月末开始、长达10年的阿富汗战争的苏联士兵,大多都是十多二十岁的大孩子。
  •     战争,永远背负着死亡与悲伤。这样的书是被需要的。
  •     不喜欢这种类型的诺奖。
  •     内容关注点佳,直指人心,但是真的,她的书每本看两篇就够了。
  •     2015 女版巴别尔,多的是战争的残忍和控诉,少的是人性的复杂与鲜活
  •     只有战争时才能理解和平的可贵。珍惜眼前人、生活,及时行乐,谁都无法预知今晚的月亮在哪边升起。明天的世界格局,国家走向,政治立场是我们普通人不可参与,不可抗拒逆转的。而都想永远地称雄称霸,这样任性、胆大妄为、霸道只为一己私利的游耍行为,最后总是需要有无数具毫无话语权的尸体来买单。
  •     看到参战者妻子或者母亲的口述都忍不住心里的痛 战争无论是否出于正义 牺牲却是同样的残酷
  •     很真实的再现阿富汗战争,苏联士兵的故事。对和平的渴望,对战争的厌倦,战争实在太残酷。
  •     #8-2017
  •     只记录讲话的纪实文学有种左史记言的感觉,不过这本叙述和文字不如《切尔诺贝利》(当然翻译感觉都不怎么好)。作者似乎有很多选择性删削(必然),也有不少批评,但特定的某种声音被查禁本身就证明了什么。
  •     生活教会我勿轻易结论,此书所谈无疑最佳佐证。
  •     这本书读起来很沉重
  •     【电子书】断断续续的17个小时读完,跨越了将近3个月。以一线烈士的家属及伤残军人的访谈形式呈现,看一场战争夺取的年轻生命背后的故事。mark给我自己的几个关键词:卡列马、希波克拉底、安部公房、有限人数、梅里姆斯基中将。
  •     新年读完的第一本书
  •     有这么一位作家是世界的幸运。
  •     想读《战争中没有女人》!
  •     看,他们满嘴是血,他们还在说话……
  •     伟大的书
  •     高莽的翻译和99年乌兰汉的翻译基本没差,感觉就是再版了一下而已。书的本身倒是挺好的,纵观每个人对待战争的不同态度,有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的感觉
  •     11 不能说不好,就是看多了这种访问体后,就慢慢无感了。当然战争是残酷的,也会有些受教。我自己觉得不太好的是,用“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这样的分段,它这样剪裁标准是什么,我看到的就是材料的堆砌,没有层次感。
  •     愿世上再无战争。
  •     读的第二本阿列克谢耶维奇的书。发生在切尔诺贝利之前的阿富汗战争,两场都是战争,每一个数字后面都是活生生的人,教科书上的每一句话都是由无数鲜血书写的。
  •     “文明动摇不了伊斯兰宗教”(p250),多么痛的领悟和多么血泪的教训,却又有多少人记得
  •     宣传手法没变,现在仍然有效
  •     因为这些书我爱上了即使文学,不会再有其他的文学比纪实文学更鲜活,更纯粹。这本书将一场现代战争铺在我眼前,那么真实,那么残酷。感谢这样的作者,感谢这样的作品
  •     诺奖的取向。我倒是挺喜欢这个题材。
  •     字里行间都是战争的荒诞和政治的虚伪,年轻人们的身体或是心灵都像花儿一样凋零。阿列克谢耶维奇一贯的口述式语言平实,又偶尔会有只言片语蕴含着巨大的力量会直抵内心。
  •     最大的特点就是真实。看了一个个真实的悲惨故事,震撼于战争的残忍冷酷,无法想象二十出头的娃娃兵如何渡过精神和肉体的双重煎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