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佛教史

出版社: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
出版日期:1997
ISBN:9789575983574
作者:圣严法师
页数:277页

内容概要

【風雪中的行腳僧 聖嚴法師】
1930年,聖嚴法師出生於江蘇南通,1943年於狼山廣教禪寺出家。1949年來台,1961年至高雄山中閉關六年。1969年留學日本,獲東京立正大學文學博士學位,1975年應邀赴美弘法。
1985年,聖嚴法師回台,相繼創辦「中華佛學研究所」、「僧伽大學」、「法鼓佛教學院」,並積極籌建「法鼓大學」。1989年創建法鼓山文教禪修體系,2005年「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落成。
聖嚴法師主張以大學院、大普化、大關懷三大教育來推動全面教育,除辦學外,也以豐富的禪修經驗、正信的佛法觀念和方法指導東西方人士修行。更著重以現代語言和觀點普傳佛法,陸續提出「心靈環保」、「四種環保」、「心五四運動」、「心六倫」等社會運動,並與各領域菁英舉行對談,乃至與不同宗教進行合作。
聖嚴法師是一位思想家、作家暨國際知名禪師,曾獲台灣《天下》雜誌遴選為「四百年來台灣最具影響力的五十位人士」之一。著作豐富,中、英、日文著作百餘種,先後獲頒中山文藝獎、中山學術獎、總統文化獎等。
聖嚴法師非常重視佛教音樂陶冶人心的功能,多年來陸續撰寫過不少歌詞,例如〈四眾佛子共勉語〉、〈法鼓頌〉、〈法鼓山〉、〈慈悲〉、〈智慧〉等,文字淺顯易懂,但發人深省。聖嚴法師曾說:「我不是認為我的歌詞最好,而是我寫的歌詞,都是為法鼓山的理念及道場而寫,……通過佛曲演唱來共同讚揚三寶功德,宣導人間淨土的莊嚴。」法師的歌詞,就像一則則慈母的叮嚀,時時提醒我們運用慈悲與智慧,成長自己,成就大眾。
http://www.eslite.com/product.aspx?pgid=1004119701920935

作者简介

佛教如今已是一個遍佈全球五大洲的世界性宗教,然在其發源地──印度,如今卻凋零不振。無論如何,在佛教史上,印度永遠都具有獨特的地位。這不僅因為她是釋迦牟尼佛的故鄉,更重要的是今日世上各主要佛教宗派,如北傳、南傳及藏傳佛教的思想教義,均在佛教行之於印度的一千七百多年間完其大備。 在此期間,印度更發展出豐盛的佛教藝術,不論是雕刻、建築、繪畫、文學都是今日世人的文化瑰寶。本書從不同層面,深入淺出地介紹佛在印度的整個發展過程當可做為有心深入佛法人士的「溯源」之入門。
在线阅读http://www.mba.net.my/budddatabase/foxuewenji/shengyan/ShengYan002Content.htm


 印度佛教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应导师要求看《印度佛教史》,京东当当亚马逊都没有这本书,于是在淘宝上找到了一个以结缘书名义卖佛珠的店,订了这本书。是线装竖排版,福建莆田广化寺的结缘书。拿到书的时候,虽然它有些旧了,线边也有些破,但是黄色的封面、金印的“印度佛教史”五个大字,以及线状竖排的版本也让我很惊喜。看后再评。v7月.7日看至第八章《初期的大乘佛教》。实际上第五章《部派佛教的分张》和第六章《大众部及有部的教义》基本没有看懂,部派佛教的分类实在太过复杂,我的书又是竖排版本;教义这章通篇很多名词既陌生又不好理解,因为都是梵语音译。现稍作梳理。第一章,绪说。1、印度的环境地理人种语言等基本情况、2、印度的宗教:四吠陀----梨俱吠陀、沙摩吠陀、夜柔吠陀、阿闼婆吠陀四阶级----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神的信仰----雅利安人的信仰根据吠陀而来。通常说雅利安人崇拜太阳、天、雨、空气、火。3、印度的哲学:分期----吠陀时期、史诗时期、经典时期、注疏时期三大圣书----吠陀经、奥义书、薄伽梵歌六派哲学----略。第二章,释迦世尊。1、释尊的时代背景奥义书与佛教----由于时代思潮,奥义书有反传统的锋芒。佛教也曾首此书的熏陶。时代思潮----反吠陀的沙门团----之前介绍的六派哲学是传统学派的繁衍,它们均承认吠陀的价值;此处沙门团则是否认吠陀价值的革新派。六师外道----当时最有名的外道沙门。六十二见----当时的沙门团及婆罗门之学说加以整理分类,共得六十二种见解。综合之后又可分为两说十类,说过去世五类十八见、说未来世五类四十四见。2、释尊的降生与成道佛陀的年代有多种说法,现在一般公认佛灭在西纪前380多年。释尊的释迦家族,他的父亲是净饭王。其母是摩诃摩耶。菩萨降生七日,摩耶夫人病逝,由摩耶夫人之妹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菩萨。释尊十四岁出城郊游,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和沙门,兴无常感;十九岁纳妃,生一子叫罗睺罗。后来离开皇宫出家修行,六年苦行无果后在树下悟透了一切无非缘起,缘起的一切法毕竟是无我的道理,成就正等正觉。3、转法轮成道后的释尊在四七日间于附近树下自己受用解脱之乐后,赴鹿野苑像五比丘初转法轮。法轮内容----四圣谛、十二因缘、惑业苦、八正道,戒定慧(六度,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五蕴。4、释尊的教团及行化释尊度了五比丘后有了教主教法和教团三宝具足。接着有度了数十人,成为离欲阿罗汉。后来又度了许多此后有名的人,如舍利弗、目犍连、摩诃迦叶、难陀、阿那律、阿难、提婆达多、优婆离等。佛陀的僧团有七众: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佛陀四十五年化度,最后度了须跋陀罗后,捨寿入灭。佛陀即将入灭时做最后教诲:是故比丘,无为放逸,我以不放逸故,自致正觉。无量众善,亦由不放逸得。一切万物,无常存者。此是如来末后所说。“第三章,原始佛教与三藏圣典1、原始佛教佛教史的分期----原始佛教的教理简单朴实原始佛教的世界观----佛陀并不要使你先了解一切,而是要使你完成解脱涅槃,你自然会云开月见而真相大白。 然而,在佛典中确有关于世界观的介绍,但我们考察其来源时,则发现这大体是由于婆罗门教的吠陀世界观及唯物思想的混合产物。我们的心----心不能自主,因为心的特性是念念相续地活动变异,故无为常,无常即主体可觅,故为无我。不动的清净心,仅一个名词就够了,变异不已的染污心,细考其状态,那就多了。根据原始资料,予以分类归纳,其名目约有十二项:略。2、王舍城结集初次结集,结果简略说是经律论三藏。大迦叶邀请五百位上作比丘。富兰那长老未被邀请,有意见。3、毗舍离城结集第二次结集原因在于阿难提出佛陀入灭前遗训,却忘记没有请示佛陀关于微细戒的范围(即日常生活中细节的规定)。七百结集----上座部讨论出十事非法。十事指的是佛灭后一百年印吠舍离地方跋 族比丘在戒律上提出的十项革新见解。这十项见解遭到保守教团反对,因而举行七百结集。自此,东方系的大众部和西方系的上座部就此隐然出现。第三结集----传说有第三次结集。4、初期的圣典律藏和法藏九部经和十二部经四阿含与五阿含四阿含与杂藏第四章,阿育王与大天第五章,部派佛教的分张第六章,大众部及有部的教义第七章,阿育王以后的王朝及佛教艺术第八章,初期的大乘佛教7月.9日看到第九章。进度慢,原因在于我不断在往前看,因为感觉陌生和复杂,所以想第一遍看的时候便多了解和记忆一些,所以每次看的时候都要回顾一边之前几章的内容。对我这种根器较浅的人来说,只有“笨鸟先飞”了。7月11日看完本书。已能够大致知道印度佛教的发展概况。细节深处,待今后在不断学习认识时加深了解。
  •     圣严法师这本印度佛教史非常适合下列读者:--对古印度哲学感兴趣的读者--对公元前四世纪至公元十一世纪印度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对佛教思想感兴趣又知之甚少的普通读者--对密教乃至金刚乘感兴趣且不怕被颠覆信仰的读者--对繁琐宗教仪式和非理性宗教崇拜抗拒却又向往佛学的怀疑论者--佛学研究者不适合:--原教旨主义佛教徒--一读汉译梵语名词就晕的人,如“阿毗达摩”、“阿毗昙”、“毗昙”、“对法”、“向法”、“无比法”、“大法”、“优婆提舍”、“邬波第铄”、“说义”、“广演”、“章句”、“论议"。以上种种都是指阿毗达摩(Abhidharma)。阅读本书的过程既可观览佛教在南亚次大陆的生息演灭,也可通透地了解如今佛教经典中常见的术语,所谓通透,就是将概念放置到其原始的历史语境中,研究它的缘起、发展和定型。以学术精神和历史意识做佛教史的人,宗教学界有之,社会学界有之,历史学也有之,但不是正信的佛教徒,或缺乏通读三藏典籍的佛学修为,则不可能做出令人信服的史论;而作为一个佛教徒,要做到有如如外科医生般剖开自己的头颅、观察并历历在目地描述自己大脑中信仰的脉络,这般的客观和冷静又和一个挚诚热情的信徒身份貌似不符。但圣严法师的印度佛教史让我相信,后者是存在的。这种阅读体验和鄙人早前读蒋扬钦哲宗萨仁波切的很相似,后者更直白地说出了佛教本质是理性的,佛陀的教育最终极是教人们放下一切执念,甚至是对佛陀、对佛教的执念。我尝试了许多方式(参加早晚课、了解各宗派的基本知识、听各宗各派的大德开示)让自己升起皈依的心,也深深明白“次第”的重要性,但实践证明,在这个没有神通的时代,在这个科学理性为主导的时代,对于我这种无可救药的怀疑论者(也可算是根器有问题的学生),“概念史”的学习方式是鲜少几条可依止的路径之一,并且也是必然。打个不恰当的譬喻,就像Lonely Planet之于一个不信任旅行社而独自上路的背包客。

精彩短评 (总计15条)

  •     为那最最朴素和廣大的慈悲,为那燦若星辰的思想的輝煌,為那重回愚昧而導致的毀滅,潸然淚下。
  •     从来没有谁讲得这么中肯明白过。第七第八识本来搞得我七荤八素的,现在明白了。
  •     讲的很长远,但我想多了解点佛经的流传序列。
  •     读的是广化寺版的
  •     :无
  •     苏州北寺塔的弘化社结缘的,又是圣严法师所著。时隔半年翻出来看,很多“原来如此啊”的感慨
  •     去广州时光孝寺得领一本,大学教材,窃以为是当时各书架上最好的一本。不过我领的这本居然没列出版社出版号。感觉这本书写得很全面,但太过简略,只能当一本大纲。另外没有列参考资料也是件令人头痛的事,想深入了解就不知道该去看什么了。
  •     虽然是法师所著,却很有学者的风范,取宏观开阔的视野,不失客观公允的治学态度。读的是莆田广化寺版
  •     广化寺版本
  •     越往后越读不懂。。上次听天台宗的课也听不懂直打瞌睡。。难怪武则天说无上甚深。。
  •     可能是最好的印度佛教史,作者圣严法师,与其说是法师,不如说说是严谨的、具有现代眼光的学者,在日本获得博士学位,具有西化的国际视角。全书脉络清晰,内容充沛详实。从行文来看,作者应是大乘佛教的支持者,而不喜小乘,并且并不推崇密教的推广。
  •     作业用,简明易懂。
  •     我读的是广化寺流通品,很重要的一部佛学史著作!
  •     定源法师给我们授课用的此教材
  •     不能够被质疑的信仰不是好信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