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字母的解法

出版日期:2014-7-5
ISBN:9787508646673
作者:刘禾
页数:248页

内容概要

刘禾,美国哈佛大学比较文学博士。2009年起同时担任北京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曾任美国威勒克(René Wellek)文学理论书奖及列文(Harry Levin)文学史书奖的评委,其英文著作已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产生广泛的影响。

书籍目录

序言(韩少功)
六个字母的解法
后记

作者简介

故事从纳博科夫开始,六个字母是人名NISBET,音译为“奈思毕特”。他是纳博科夫自传中的化名人物,爱抽烟斗,向往俄国革命,跟流亡就读剑桥大学的纳博科夫,政治上激烈争论,文学亲密投缘。 就此, 刘禾开始寻找六个字母后的人与事:剑桥学子间激烈理念的冲突和思想的交锋,充满了火药味,甚至于出现奥威尔“黑色笔记本”这样严重的事件。刘禾抽丝剥茧般解开最终谜底,伴生的愉悦也丰富而微妙。随着作者的表达变换,既像悬疑小说;又似亲切的散文; 或变为一出人类精神戏剧。从太平洋畔的湾区伯克利,到英伦三岛上的牛津剑桥,文学的轻灵,史学的厚重,文本与理论,当下与过往,穿梭于著者的笔下,不期而遇,融洽无间,一卷在握,兼具感性的欢乐与知性的满足。


 六个字母的解法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六个字母的解法》,是刘禾的“塔外”之作,亦即游离出学术圈,写篇跨界的长文章。为何说是长文章,未确切定义为散文,抑或小说?只因全不像,难以归类。就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让我想起作家格非的小说《青黄》,外国的某些学界小说及类型文学作品,另有,中国古代的笔记体札记。够混杂的,固然是一言难尽,不过无妨混杂着说,或许更可对应着这篇吊诡的“蝙蝠”文体实验罢。先横向比较谈谈,算是于交互映衬中,审视一番此 “四不像”。自《六个字母的解法》联想至《青黄》,表面看有些不搭界,内里倒是可以分析分析:《六个字母的解法》,起因是叙述人对纳博科夫自传中的一个化名:“NESBIT”,煞是好奇,欲找出此人的真实身份,由此开始了足迹遍及欧美的寻访之旅;《青黄》,“我”从《麦村地方志》《中国娼妓史》中获知“青黄”一词,于是,再访麦村,探查此词的庐山面目。从语词出发开始的寻觅或曰写作,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做派,这两篇作品的书卷气息是异曲同工的,且均采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种限制视角倒是给了作者以某种好处,即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在此之外的可有意无意避开。当然,两者的分野亦是显豁的,《青黄》的寻访之途,是一个消解、解构的过程,从迷雾中进入,终竟坠入了虚无之中;而《六个字母的解法》,作者未有弄玄虚的想法,她实实在在地一步步解密,尽管困扰不断,但沿途采撷的信息之果实却是扎实的,即使许多被证为探案中的“无用物”,却仍可作为轶事与谈资,而最终的导向,是朝谜底不竭地推进。在解谜的这一面向上,《六个字母的解法》与《达•芬奇密码》之类型的小说有着某种渊源。如同样存在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一环套一环的谜团,主人公为学界中人,奔波于不同的国度,破解之法主要运用的是学术知识的爬梳、整合及解析。只不过,《六个字母的解法》中没有幕后的黑手,惊天的阴谋,及血腥的谋杀与暴力的味道而已。自然,这种悬念的设置及探案的手段,源头在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那里,但老派的侦探或是喜静不喜动,如胖子波罗,或是活动范围通常在较小的区域内,如福尔摩斯,其所用的知识在日常化和极专门化一面,而《六个字母的解法》之当代特征及学界考据学问,是很明显的。除去与《达•芬奇密码》十分相似之处,其实我们还可以想到戴维•洛奇写的妙趣横生《小世界》,那种学界中人在世界各地奔波忙碌,口中满是莎士比亚、艾略特、黑兹利特等等,如此这般,《六个字母的解法》是不是与此暗合?尽管后者多是一本正经地寻访难题,而《小世界》皮里阳秋,嬉笑着大揭儒林的丑状。谈及与古代的笔记体之相类,这全然是我个人的阅读感觉,或大谬亦未可知,不过还是可以稍加解说的。如写一战后的巴黎和会,梁启超住在巴黎郊区,冻得够呛,且有文字详细记录之;《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不仅是著名的左翼人士,还是剑桥的康河里鼎鼎有名的裸泳爱好者,大白天也可见到其矫健的身姿;文学批评家李维斯在课堂上讲《尤利西斯》,被警察盯上,校长叫去训话,有个朋友福布斯听说了,害怕地将自己书架上的禁书搜罗一空,趁夜幕“一股脑扔进康河的绿波之中”;萧乾来剑桥读书,为每日早餐还有仆人用大木盘恭敬端来这样的服侍而颇为震动,而纳博科夫却浑不在意,在自传里全无记载,毕竟他俄国的故家里有五十多个侍从、车夫、厨子等,服侍一个七口之家。诸如此类,是我读这本书极大的乐趣,彷若读《世说新语》这样的古代笔记,有况味在其中矣。上下周边说了这许多,对《六个字母的解法》,似有隔靴搔痒之嫌,不过,顺带说一句,我是有意地不切题,或以这种不切题来切切题罢。为何要如此?是因看到韩少功写的序里,有道,“作者在这里以小案带出大案,从小题目开出大视野,终于走向政治思想史的世纪追问和全球审视,重拾前人足迹,直指世道人心,再一次力图对人格、价值观、社会理想、思考智慧给予急切唤醒”云云。于此微言大义,我不能说他讲得一点没有道理,但闻此还是有些犯晕,不适感油然袭来。看刘禾自己谈写此书的初衷,“面对这个纷纷乱乱、假象丛生、怪诞不义的世界,当代思想理论似乎显得苍白无力,甚至经常无的放矢”,于是想到象牙塔之外,写点别样的东西。那我是不是可以说,她是想放个假,或翘个课,总之改弦更张松快一下吧,那就不要一定说人家什么“世纪追问”,“全球审视”了,固然是大大地抬起拔高了这本书,但,不累么?说刘禾放个假,并非就是说她对“NESBIT”的探访之旅漫无目的,少却章法,自然不是这样,主线还是十分清晰的,即回顾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左翼一派。但我觉得好的,还是她的跑野马,为了一个“NESBIT”,拉进来李约瑟、贝尔纳、沃丁顿、艾略特、乔伊斯、哈耶克、奥威尔、梁启超、徐志摩、萧乾等等,东拉西扯,抖落许多八卦,好不热闹。可我觉得不太满足的,是她跑野马跑得还不够,学者的架子似没有完全放下,问题意识还是太强,落了痕迹,既然是文体实验,何妨再洒脱一点呢?且若能增添些幽默感,岂不是更好些。此书的封面有一人物漫画,知识分子模样,大头小身子,叼一烟斗,看来就是NESBIT了。须注意的是,他在奋笔疾书,将漫画倒过来,可看到写下的文章标题:The Nesbit Code。这是颇有幽默意味的,其实也是我对本书未得到的期望。(南都载。一种东拉西扯的写法。)
  •     Nesbit一个很简单的人名,但是因为出现在纳博科夫自传中而成为一个谜。刘禾以此为写作切入点,以叙事为主要写作手法,抽茧剥丝,为我们解读了纳博科夫自传中这个几乎隐形的Nesbit.刘禾如此费力气地解读纳博科夫自传中的Nesbit,大抵是因为纳博科夫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让人研究的作家:一生只租房子、大学教授、《洛丽塔》的作者,这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总是觉得怪怪的,与现在人的生活轨迹完全不一致!因了纳博科夫、因了剑桥大学,徐志摩、萧乾等等中国著名的作家都在刘禾的笔下一一浮现,作为类似于侦探小说的《六个字母的解读》,在文中阐释这些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作家是极其不容易的。首先考证要到位,在徐志摩等成名之前的生活轨迹极少有人注意,诸多年后,再去考究他们在剑桥等和纳博科夫的关系,就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那怕仅仅是牵扯到他们的一句话都是极富挑战性的,这和通俗意义上的侦探小说有着天渊之别。但是和学术著作又有着不同,至少不能拿来作为评职称使用。但从某个角度看,刘禾的这本《六个字母的解读》或许会成为学术侦探小说的开山鼻祖。刘禾的解读淡淡的,甚至有些时候觉得和本书的主题毫不搭界,但就是这种不搭界写法让我们在看到作者极强的驾驭能力的同时有看到了作者极富功力的考证能力。一般的侦探小说我们时常能够找出其间的马克,但是《六个字母的解读》是学术性的侦探小说,对作者考证的资料我们很少能够见到,所以也就没有马克一说。为了解读Nesbit,刘禾可谓是下足了工夫:考证、书信来往、约人聊天等等皆是为了主题服务。如此轻松、自由的态度似乎和学术不沾边,但就是这种不沾边让我们逐渐看到了当时剑桥大学的那种生活状态、思想意识及文学创作的痕迹。《六个字母的解读》,自然和中国传统的拆字不同,这里的解读,是对作家作品中文学意象的解读,Nesbit或许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人物,他可能是纳博科夫人生经历中众多任务的缩影也或许是和易卜生重名的另外一个“易卜生”,但不论如何,作者给出了我们一种态度,那就是对于任何文学意象的解读都应本着考证的态度进行,而不能想当然地解读!
  •      《六个字母的解法》的开头读起来很符合悬疑小说的惯常节奏:一个好奇的人因某个机缘(如旧书、手稿、密室等)发现了神秘的文字或符号,于是开始寻找它的含义。“我”在一次去瑞士英特拉肯开学术会议的时候,因会议想到1919年的纳博科夫,又偶遇一个自称奈斯毕特的人,联想到纳博科夫自传里提到的“奈斯毕特”(NESBIT),于是产生兴趣,试图破解他的原型。在这之后故事就进入了自己的节奏。“我”将六个字母拆开,从纳博科夫的生活入手,根据自传和传记的描述寻找符合条件的人。没想到由这个线头,居然勾连出一幅20世纪的剑桥学者群像。  刘禾  进行的一项文学实验  这本书文体杂糅,不完全像小说,不完全像游记,更不是学术文章,只能勉强看成一部长篇随笔,一次文本分析的长征记录。“我”探究六个字母背后的故事,不断发现新的联系和人物,信手拈来,随走随找,将相关故事长长写出的闲态,读着十分过瘾。这些20世纪初的剑桥知识分子大多左倾,他们鲜明的政治立场与人生和学术相接,交织成密密层层的经纬线条。他们洒脱的个性与生活,在博大学识的背景下,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这本书不止是一本逸闻趣事集。刘禾在后记中说:“我自不量力地想进行一项文学实验,看能不能创造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它既不同于学术研究,也不同于小说虚构,而是一个综合多重叙事元素的写作……也许只有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才能让我充分地、自由地讲述一个别人没有讲过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既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有关,也和我对二十世纪蹉跎岁月的整体思考有关,其中包含许多内心的困惑和纠结”。  于是就不能不严肃地重读本书了,奈斯毕特究竟是谁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刘禾通过“我”的寻找过程,写下了她的种种思考。书中说:“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流亡人士或持不同政见者,而是一些灵魂深处不安分的人,他们不切实际、耽于幻想,似乎只能在幻想中安身立命”。他们流亡异乡,不仅是地理的流亡,更是心灵的无从措置,去国几十年的刘禾肯定深有同感,因此她要写出这些“异乡人”的故事。  纳博科夫  流亡者的不安稳灵魂  对异见的不容造成了被迫的流亡,书中最典型的流亡者就是纳博科夫。纳博科夫是俄国贵族,毕生在欧美游荡。作为贵公子,剑桥的生活在来自庄园中拥有过五十多个奴仆的他看来艰苦无比。对俄语的乡愁让他买下一部俄语词典,每天疯狂地阅读俄国作家的书籍。他与左翼同学理念不合,又瞧不起右翼学生的肤浅。在柏林时他拒绝学德语,坚持用俄语;搬到巴黎以后开始用英语写作。他不屈从于左或右的政治主义,毕生追求艺术的纯美。纳博科夫在《塞·纳特的人生真相》里写自己在剑桥的感受,又影影绰绰地写到自己的弟弟塞尔盖。他是同志,决定和伴侣留在欧洲,却因为同性恋倾向被盖世太保逮捕,最后死于集中营。和纳博科夫一样,塞尔盖也是不宽容的受害者。作者写到北岛《乡音》里“一个人独自对着镜子说中文”,近乎疯狂的举动是为了弥合文化断裂的痛苦,当最基本的母语成为奢侈时,人就仿佛失去灵魂。书中列举的左翼科学家,又何尝不是流亡者呢,他们的灵魂不愿安稳,在意识形态的冲突中被迫成为异类。  20世纪初的剑桥学术发达,名家荟萃,允许裸体和各种怪举,但这样的剑桥,却有着古板的规矩和禁忌。剑桥将《尤利西斯》列为禁书,著名批评家李维斯曾经在课堂上念这本书,被执行校长叫去训话,说他“传播禁书、有伤风化”;李维斯的同事福布斯,害怕警察突袭,连夜将禁书扔进康河。剑桥规定未获学士学位的学生和女性不能横穿草坪,女性不能单独进图书馆;剑桥用暴力压制着对异见的不容。罗素因为反战多次遭到迫害,虽然享有皇家学会院士的荣誉,但仍然被三一学院解除教职,关进监狱。1920年,和平主义斗士安吉尔来剑桥演讲时,遭到右翼学生暴力围攻。意识形态对立而严峻,那个时代封闭还是包容,保守还是进步,确实值得再思。  奥威尔  曾向英国情报机构提供共产党黑名单的作家  二战后东西两极对立,残酷的冷战局势和极端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更为禁锢的偏见。与威权站在一起的合作者,直接造成了无辜的流亡者。本书关于乔治·奥威尔的内容应该是最颠覆的部分。作为预言了苏联极权主义的先知,对极权控制深恶痛绝的人,奥威尔居然和英国情报机构合作,为他们提供共产党员和同路人的黑名单,一共有135个名字,这份名单对其上的人带来了骚扰、拒签、监视、逮捕与驱逐,让他们因意识形态成为公众之敌。他的《动物庄园》起初屡屡碰壁,最后却大红大紫,荣登经典地位,原来是获得了情报部门的青睐,将它作为反苏宣传品在全世界翻译、出版与改编。一个声称“一个作家与国家打交道越少,就越是对他和他的作品有好处”的作家,居然和政治走得如此之近;一个声讨极权主义的作家,居然会投靠另一种极端意识形态,这不能不让人震惊,但人的思想、行为和动机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仔细研究肯定还会揭开更多真相。  新近出版的《帝国权威的档案》一书,讲述了冷战时期英美情报部门的“文化战”,第二章《奥威尔与文学的全球化》可以和本书互相参照。《帝国权威的档案》对于奥威尔黑名单介绍得比较详细,不仅有黑名单内容的摘录,还有各方面对奥威尔此举的评价,在声讨奥威尔的“变节”之外,也有些不一样的看法。本书也介绍了英国情报研究处(《六个字母的解法》里提到的IRD)和美国中情局对《1984》与《动物庄园》在全世界的推广,“政府力量”的操作,真可谓顺风顺水且规模庞大。奥威尔的信显示他也很关心出版情况,尤其希望能看到它们在苏联出版。奥威尔曾和女友、情报研究处的西莉亚·柯文就政府希望招募一批作家在海外宣传英国形象进行过讨论,他提出过一个名单,“将通过出版书籍突出良好、善意而文明的英国存在及其在国外的主导地位”,其中也有这位“奈斯毕特”。  《六个字母的解法》里提到“奈斯毕特”从支持列宁主义转向反斯大林,这本书里引用“奈斯毕特”的信证实了这点,谈到弗朗哥掌握西班牙政权时他写道:“斯大林可能已经对萧伯纳做了特殊安排,确保他不会受到伤害,但是我们这些在西欧的其他人对自己的命运就没那么有安全感,尤其是那些不像萧伯纳一样对独裁者有着奇怪仰慕的人”。  萧伯纳也是奥威尔黑名单的一员,这又建立起一个联系。虽然六个字母之谜已经解开,但是六个字母背后的故事还可能继续下去。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居然写得这么无聊,枉我恁万里送来。。只有骂徐志摩那段有点劲
  •     好看
  •     從納氏的拼字遊戲出發講紅色劍橋幫 體裁很新穎
  •     为什么这么难看呢
  •     未见意趣,也是这个花哨时代的产物。
  •     原来学术也可以变得这么好玩~去伪存真,见微知著。刘禾真是(对徐志摩)吐得一手好槽呀哈哈哈
  •     奈斯比特,纳博科夫笔下的人物,如何破解人物之谜,作者来到剑桥,开始了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的精神探险。假如,把奈斯比当作一个线索,而去观看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小故事,其实这也是单元剧的写法。从头到尾,都对奈斯比不感兴趣,而对于左派知识分子的心灵感到着迷。这里有两个右派,一个是大反派哈耶克,另一个则是告密者,我们右派们最喜欢引用的文学家之一。知识与道德也是一个谜团。
  •     一些八卦的集合,有的简直像是百度百科上抄过来的。韩少功的序言提高了好几个档次。
  •      刘文推荐,1978
  •     看这本书的原因是因为我喜欢解密类的故事,尤其是文字解密类的,所以在某家咖啡屋的室外桌椅旁,我晒着阳光看完了整个故事,老婆和她的朋友在室内闲聊。
  •     我们都没拿到幽灵的回执,永不会有历史彼岸的邀请,只能在黑暗中与自己相约,奔赴永无终点的求知长旅
  •     深夜读完,想到马上要去上她的课,很激动。
  •     新批评就是侦探小说 知人论世……
  •     政治、历史、文学、人生交织在一起,用悬疑小说的形式讲了一个好故事。
  •     作者自矜的“无往而不利”的文本分析,在小说的演绎下,却不过只是中西都源远流长的知人论世……
  •     素材都很吸引人,可是我觉得这个故事写的不好。对纳博科夫的看法嘛,除了对他写作能力的那种仰慕以外,好像一直在黑他嘛,咋回事咧。想看作者老师的其他书,但不希望是“侦探小说”的形式了,不好看。我觉得书背面韩少功的美言过誉了。
  •     思路特别好,笔触却很匆忙,不够细腻,少了点心里的东西。
  •     偶有灵光,但推理终究太牵强了,文笔也无甚可圈可点
  •     很不错的题材。借寻找奈斯比特八了一下牛剑那个年代的名人群体与轶事
  •     文笔很好,写法也巧妙
  •     算学术小说吧,侦探过程有趣,但(用小说来考量)写得一般。顺手黑了一把徐志摩和奥威尔。
  •     好后悔在火车上看了这个玩意
  •     虽然对专业读者来说就是一盘农家小炒肉,但刘禾为了查六个字母就买机票从纽约飞剑桥的图书馆然后吃了闭门羹再回来,就问一句,这种精神你服不服!
  •     介于学术研究与小说虚构之间的散文解密类文体,落点倒也不在于解密,而是现代学术象牙塔内的心态一种。旁征博引如巨大混乱线团,除主线外又岔开额外分支,竟能于结尾处圆上,正如那一日坐了疲劳驾驶的出租车,司机在终点说:我都不知道这一路是怎么开过来的。
  •     很好看。
  •     没什么意思
  •     信息量挺大的一本书 大概是因为我读书少
  •     不显山不露水的惊喜之作。
  •     比起李零或张承志还是有些距离,但里面的“废话”倒是很生动地还原了一个人文学者做业余研究时的东一榔头西一棒。做综述过程中的枝杈,竟以一种散漫而递进的浮现方式型构了时代图景。若说缺陷也在这种蜻蜓点水,波纹荡漾却终为浮光。已经提出的问题,却未在更大的图景中整合与分析。好在有韩少功的序,四两拔千斤的规划,为全书施加了一种“文压”,便于这略显单薄的一册导出流光。
  •     被这本书的简介吸引才读了一下,介绍说是文学类的侦探小说,好奇的是为什么作者会对纳博科夫自传里的一个角色感兴趣,并且不惜花费很多时间精力去推理现实中到底谁是纳博科夫书中的纳斯比特。总之觉得作者的思维很怪。整本书以作者思维推理过程为主线,中间穿插了那个年代剑桥的一些趣事(还蛮有意思),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展现了当时的剑桥。读完之后,还是不太清楚作者的研究推理的动机是什么,意义在哪里。仅仅是文学研究吗?不懂。理科生的思维理解不了文学人的深沉……
  •     3.5星 写作角度题材很新颖 但是读完发现不怎么喜欢
  •     看完有一絲悵惘,那個時代的故事似乎還在不斷重演,表面上如今看不出世界大戰的陰雲,然而異見與抗爭一般無二。雖然相似未必是重復和停滯,重復和停滯也未必就是“發展進步”的失敗,對於尋求意義的人生而言,還是令我心有慼慼焉。
  •     无聊的日子里就突然想重温
  •     聪明!
  •     没想到当年剑桥有一帮支持社会主义的学者。写法很有意思,如果是我,会让N先生早点出场
  •     奈斯比特究竟是谁并不重要,更为有趣的是剑桥帮以及战后西方世界文学社会的图景。书中提出但未深究几个有趣的命题:为什么战后青年千姿百态的社会实验最终未能够成功?西方国家“知识权力结构”形成的内因是什么?为什么纳博科夫和徐志摩记忆中的剑桥如此不同,又为何萧乾和徐志摩经历的英国如此不同。
  •     有趣的写法,不过写得不甚有趣
  •     看似考据式的散/论文其实也夹杂着虚构的质地,游于艺,难得的匠心,难得买书的第二天就把书读完。
  •     考虑到“学术推理”的定位,我完全不能接受此书的逻辑。首先此书有至少60%的篇幅花在作者毫不相关的历史猜想上了,描写了对徐志摩、萧乾、李约瑟等无关人等的大量八卦。其次是最后的结论。“Nesbit”倒过来写是“Tibsen”,去掉前面的T是“Ibsen”,那谁谁是写剧本的,所以可以成为“当代的易卜生”,而且他名字里有I和E,Nesbit里也有I和E,综上所述他就是Nesbit?普天之下我就知道有一个人敢冒着被天下人喷死的危险这么写,这人叫清凉院流水。
  •     八卦八卦我牵挂~
  •     八卦小集
  •     “我冥冥中感到..”这样的假设太多。有种宿命论的思想贯穿全文。可以说是《寻找纳博科夫》。。
  •     学术八卦也能写的如此高大上,对刘教授果断路转粉!黑徐志摩和胡适那把真是深得我心,另外对《性经验史》和“尤太”的译法简直魅力值爆表的节奏!
  •     “考证纳博科夫自传中‘奈斯毕特 (Nesbit)’ 的人物原型。...一种侦探小说的戏仿体。” 从对纳博科夫“租房子”习惯的好奇到他的小说人物及其流亡身份…作者历述自身研究经历,读来平易近人。更可贵的是涉及了当时当代的人文艺术及事件…
  •     很激发阅读欲和八卦欲的写作
  •     “放开了写”,反而没有作者“受限制”的学术文章好看。若以侦探小说来衡量,悬疑不够。对于关注过英国左翼的人来说,没什么新料。
  •     另辟蹊径的侦探小说——1919剑桥帮之谁是Nesbit
  •     我们都没拿到幽灵的回执,永不会有历史彼岸的邀请,只能在黑暗中与自己相约,奔赴永无终点的求知长旅。
  •     有点侦探小说的意味。
  •     为了寻找纳博科夫笔下的“奈斯毕特”到底是谁,作者煞费苦心。可我觉得真是费力不讨好,除了查查资料,拜访几个有可能牵扯到其中的几个人之外就只剩下名人八卦了。浪费纸,全书削减到只剩下第一章和最后一章就够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