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个字母的解法》书评

出版日期:2014-7-5
ISBN:9787508646673
作者:刘禾
页数:248页

塔外的弯弯绕绕

《六个字母的解法》,是刘禾的“塔外”之作,亦即游离出学术圈,写篇跨界的长文章。为何说是长文章,未确切定义为散文,抑或小说?只因全不像,难以归类。就个人的阅读感受而言,让我想起作家格非的小说《青黄》,外国的某些学界小说及类型文学作品,另有,中国古代的笔记体札记。够混杂的,固然是一言难尽,不过无妨混杂着说,或许更可对应着这篇吊诡的“蝙蝠”文体实验罢。先横向比较谈谈,算是于交互映衬中,审视一番此 “四不像”。自《六个字母的解法》联想至《青黄》,表面看有些不搭界,内里倒是可以分析分析:《六个字母的解法》,起因是叙述人对纳博科夫自传中的一个化名:“NESBIT”,煞是好奇,欲找出此人的真实身份,由此开始了足迹遍及欧美的寻访之旅;《青黄》,“我”从《麦村地方志》《中国娼妓史》中获知“青黄”一词,于是,再访麦村,探查此词的庐山面目。从语词出发开始的寻觅或曰写作,是典型的知识分子做派,这两篇作品的书卷气息是异曲同工的,且均采第一人称的叙述视角,这种限制视角倒是给了作者以某种好处,即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在此之外的可有意无意避开。当然,两者的分野亦是显豁的,《青黄》的寻访之途,是一个消解、解构的过程,从迷雾中进入,终竟坠入了虚无之中;而《六个字母的解法》,作者未有弄玄虚的想法,她实实在在地一步步解密,尽管困扰不断,但沿途采撷的信息之果实却是扎实的,即使许多被证为探案中的“无用物”,却仍可作为轶事与谈资,而最终的导向,是朝谜底不竭地推进。在解谜的这一面向上,《六个字母的解法》与《达•芬奇密码》之类型的小说有着某种渊源。如同样存在一个难以捉摸的“密码”,一环套一环的谜团,主人公为学界中人,奔波于不同的国度,破解之法主要运用的是学术知识的爬梳、整合及解析。只不过,《六个字母的解法》中没有幕后的黑手,惊天的阴谋,及血腥的谋杀与暴力的味道而已。自然,这种悬念的设置及探案的手段,源头在柯南道尔、阿加莎•克里斯蒂那里,但老派的侦探或是喜静不喜动,如胖子波罗,或是活动范围通常在较小的区域内,如福尔摩斯,其所用的知识在日常化和极专门化一面,而《六个字母的解法》之当代特征及学界考据学问,是很明显的。除去与《达•芬奇密码》十分相似之处,其实我们还可以想到戴维•洛奇写的妙趣横生《小世界》,那种学界中人在世界各地奔波忙碌,口中满是莎士比亚、艾略特、黑兹利特等等,如此这般,《六个字母的解法》是不是与此暗合?尽管后者多是一本正经地寻访难题,而《小世界》皮里阳秋,嬉笑着大揭儒林的丑状。谈及与古代的笔记体之相类,这全然是我个人的阅读感觉,或大谬亦未可知,不过还是可以稍加解说的。如写一战后的巴黎和会,梁启超住在巴黎郊区,冻得够呛,且有文字详细记录之;《中国科学技术史》的作者李约瑟,不仅是著名的左翼人士,还是剑桥的康河里鼎鼎有名的裸泳爱好者,大白天也可见到其矫健的身姿;文学批评家李维斯在课堂上讲《尤利西斯》,被警察盯上,校长叫去训话,有个朋友福布斯听说了,害怕地将自己书架上的禁书搜罗一空,趁夜幕“一股脑扔进康河的绿波之中”;萧乾来剑桥读书,为每日早餐还有仆人用大木盘恭敬端来这样的服侍而颇为震动,而纳博科夫却浑不在意,在自传里全无记载,毕竟他俄国的故家里有五十多个侍从、车夫、厨子等,服侍一个七口之家。诸如此类,是我读这本书极大的乐趣,彷若读《世说新语》这样的古代笔记,有况味在其中矣。上下周边说了这许多,对《六个字母的解法》,似有隔靴搔痒之嫌,不过,顺带说一句,我是有意地不切题,或以这种不切题来切切题罢。为何要如此?是因看到韩少功写的序里,有道,“作者在这里以小案带出大案,从小题目开出大视野,终于走向政治思想史的世纪追问和全球审视,重拾前人足迹,直指世道人心,再一次力图对人格、价值观、社会理想、思考智慧给予急切唤醒”云云。于此微言大义,我不能说他讲得一点没有道理,但闻此还是有些犯晕,不适感油然袭来。看刘禾自己谈写此书的初衷,“面对这个纷纷乱乱、假象丛生、怪诞不义的世界,当代思想理论似乎显得苍白无力,甚至经常无的放矢”,于是想到象牙塔之外,写点别样的东西。那我是不是可以说,她是想放个假,或翘个课,总之改弦更张松快一下吧,那就不要一定说人家什么“世纪追问”,“全球审视”了,固然是大大地抬起拔高了这本书,但,不累么?说刘禾放个假,并非就是说她对“NESBIT”的探访之旅漫无目的,少却章法,自然不是这样,主线还是十分清晰的,即回顾二十世纪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尤其是左翼一派。但我觉得好的,还是她的跑野马,为了一个“NESBIT”,拉进来李约瑟、贝尔纳、沃丁顿、艾略特、乔伊斯、哈耶克、奥威尔、梁启超、徐志摩、萧乾等等,东拉西扯,抖落许多八卦,好不热闹。可我觉得不太满足的,是她跑野马跑得还不够,学者的架子似没有完全放下,问题意识还是太强,落了痕迹,既然是文体实验,何妨再洒脱一点呢?且若能增添些幽默感,岂不是更好些。此书的封面有一人物漫画,知识分子模样,大头小身子,叼一烟斗,看来就是NESBIT了。须注意的是,他在奋笔疾书,将漫画倒过来,可看到写下的文章标题:The Nesbit Code。这是颇有幽默意味的,其实也是我对本书未得到的期望。(南都载。一种东拉西扯的写法。)

侦探和学生的完美契合

Nesbit一个很简单的人名,但是因为出现在纳博科夫自传中而成为一个谜。刘禾以此为写作切入点,以叙事为主要写作手法,抽茧剥丝,为我们解读了纳博科夫自传中这个几乎隐形的Nesbit.刘禾如此费力气地解读纳博科夫自传中的Nesbit,大抵是因为纳博科夫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让人研究的作家:一生只租房子、大学教授、《洛丽塔》的作者,这几个因素结合在一起,总是觉得怪怪的,与现在人的生活轨迹完全不一致!因了纳博科夫、因了剑桥大学,徐志摩、萧乾等等中国著名的作家都在刘禾的笔下一一浮现,作为类似于侦探小说的《六个字母的解读》,在文中阐释这些国内外享有盛名的作家是极其不容易的。首先考证要到位,在徐志摩等成名之前的生活轨迹极少有人注意,诸多年后,再去考究他们在剑桥等和纳博科夫的关系,就是一件非常繁琐的事情,那怕仅仅是牵扯到他们的一句话都是极富挑战性的,这和通俗意义上的侦探小说有着天渊之别。但是和学术著作又有着不同,至少不能拿来作为评职称使用。但从某个角度看,刘禾的这本《六个字母的解读》或许会成为学术侦探小说的开山鼻祖。刘禾的解读淡淡的,甚至有些时候觉得和本书的主题毫不搭界,但就是这种不搭界写法让我们在看到作者极强的驾驭能力的同时有看到了作者极富功力的考证能力。一般的侦探小说我们时常能够找出其间的马克,但是《六个字母的解读》是学术性的侦探小说,对作者考证的资料我们很少能够见到,所以也就没有马克一说。为了解读Nesbit,刘禾可谓是下足了工夫:考证、书信来往、约人聊天等等皆是为了主题服务。如此轻松、自由的态度似乎和学术不沾边,但就是这种不沾边让我们逐渐看到了当时剑桥大学的那种生活状态、思想意识及文学创作的痕迹。《六个字母的解读》,自然和中国传统的拆字不同,这里的解读,是对作家作品中文学意象的解读,Nesbit或许不仅仅是一个独立的人物,他可能是纳博科夫人生经历中众多任务的缩影也或许是和易卜生重名的另外一个“易卜生”,但不论如何,作者给出了我们一种态度,那就是对于任何文学意象的解读都应本着考证的态度进行,而不能想当然地解读!

六个字母编织的图景

 《六个字母的解法》的开头读起来很符合悬疑小说的惯常节奏:一个好奇的人因某个机缘(如旧书、手稿、密室等)发现了神秘的文字或符号,于是开始寻找它的含义。“我”在一次去瑞士英特拉肯开学术会议的时候,因会议想到1919年的纳博科夫,又偶遇一个自称奈斯毕特的人,联想到纳博科夫自传里提到的“奈斯毕特”(NESBIT),于是产生兴趣,试图破解他的原型。在这之后故事就进入了自己的节奏。“我”将六个字母拆开,从纳博科夫的生活入手,根据自传和传记的描述寻找符合条件的人。没想到由这个线头,居然勾连出一幅20世纪的剑桥学者群像。  刘禾  进行的一项文学实验  这本书文体杂糅,不完全像小说,不完全像游记,更不是学术文章,只能勉强看成一部长篇随笔,一次文本分析的长征记录。“我”探究六个字母背后的故事,不断发现新的联系和人物,信手拈来,随走随找,将相关故事长长写出的闲态,读着十分过瘾。这些20世纪初的剑桥知识分子大多左倾,他们鲜明的政治立场与人生和学术相接,交织成密密层层的经纬线条。他们洒脱的个性与生活,在博大学识的背景下,让人叹为观止。  当然这本书不止是一本逸闻趣事集。刘禾在后记中说:“我自不量力地想进行一项文学实验,看能不能创造一种新的写作方式,它既不同于学术研究,也不同于小说虚构,而是一个综合多重叙事元素的写作……也许只有这种开放式的写作才能让我充分地、自由地讲述一个别人没有讲过的故事,而这个故事既和现代知识分子的心路历程有关,也和我对二十世纪蹉跎岁月的整体思考有关,其中包含许多内心的困惑和纠结”。  于是就不能不严肃地重读本书了,奈斯毕特究竟是谁不是关键,关键在于刘禾通过“我”的寻找过程,写下了她的种种思考。书中说:“我不是指通常意义上的流亡人士或持不同政见者,而是一些灵魂深处不安分的人,他们不切实际、耽于幻想,似乎只能在幻想中安身立命”。他们流亡异乡,不仅是地理的流亡,更是心灵的无从措置,去国几十年的刘禾肯定深有同感,因此她要写出这些“异乡人”的故事。  纳博科夫  流亡者的不安稳灵魂  对异见的不容造成了被迫的流亡,书中最典型的流亡者就是纳博科夫。纳博科夫是俄国贵族,毕生在欧美游荡。作为贵公子,剑桥的生活在来自庄园中拥有过五十多个奴仆的他看来艰苦无比。对俄语的乡愁让他买下一部俄语词典,每天疯狂地阅读俄国作家的书籍。他与左翼同学理念不合,又瞧不起右翼学生的肤浅。在柏林时他拒绝学德语,坚持用俄语;搬到巴黎以后开始用英语写作。他不屈从于左或右的政治主义,毕生追求艺术的纯美。纳博科夫在《塞·纳特的人生真相》里写自己在剑桥的感受,又影影绰绰地写到自己的弟弟塞尔盖。他是同志,决定和伴侣留在欧洲,却因为同性恋倾向被盖世太保逮捕,最后死于集中营。和纳博科夫一样,塞尔盖也是不宽容的受害者。作者写到北岛《乡音》里“一个人独自对着镜子说中文”,近乎疯狂的举动是为了弥合文化断裂的痛苦,当最基本的母语成为奢侈时,人就仿佛失去灵魂。书中列举的左翼科学家,又何尝不是流亡者呢,他们的灵魂不愿安稳,在意识形态的冲突中被迫成为异类。  20世纪初的剑桥学术发达,名家荟萃,允许裸体和各种怪举,但这样的剑桥,却有着古板的规矩和禁忌。剑桥将《尤利西斯》列为禁书,著名批评家李维斯曾经在课堂上念这本书,被执行校长叫去训话,说他“传播禁书、有伤风化”;李维斯的同事福布斯,害怕警察突袭,连夜将禁书扔进康河。剑桥规定未获学士学位的学生和女性不能横穿草坪,女性不能单独进图书馆;剑桥用暴力压制着对异见的不容。罗素因为反战多次遭到迫害,虽然享有皇家学会院士的荣誉,但仍然被三一学院解除教职,关进监狱。1920年,和平主义斗士安吉尔来剑桥演讲时,遭到右翼学生暴力围攻。意识形态对立而严峻,那个时代封闭还是包容,保守还是进步,确实值得再思。  奥威尔  曾向英国情报机构提供共产党黑名单的作家  二战后东西两极对立,残酷的冷战局势和极端的意识形态造成了更为禁锢的偏见。与威权站在一起的合作者,直接造成了无辜的流亡者。本书关于乔治·奥威尔的内容应该是最颠覆的部分。作为预言了苏联极权主义的先知,对极权控制深恶痛绝的人,奥威尔居然和英国情报机构合作,为他们提供共产党员和同路人的黑名单,一共有135个名字,这份名单对其上的人带来了骚扰、拒签、监视、逮捕与驱逐,让他们因意识形态成为公众之敌。他的《动物庄园》起初屡屡碰壁,最后却大红大紫,荣登经典地位,原来是获得了情报部门的青睐,将它作为反苏宣传品在全世界翻译、出版与改编。一个声称“一个作家与国家打交道越少,就越是对他和他的作品有好处”的作家,居然和政治走得如此之近;一个声讨极权主义的作家,居然会投靠另一种极端意识形态,这不能不让人震惊,但人的思想、行为和动机往往不是非黑即白的,仔细研究肯定还会揭开更多真相。  新近出版的《帝国权威的档案》一书,讲述了冷战时期英美情报部门的“文化战”,第二章《奥威尔与文学的全球化》可以和本书互相参照。《帝国权威的档案》对于奥威尔黑名单介绍得比较详细,不仅有黑名单内容的摘录,还有各方面对奥威尔此举的评价,在声讨奥威尔的“变节”之外,也有些不一样的看法。本书也介绍了英国情报研究处(《六个字母的解法》里提到的IRD)和美国中情局对《1984》与《动物庄园》在全世界的推广,“政府力量”的操作,真可谓顺风顺水且规模庞大。奥威尔的信显示他也很关心出版情况,尤其希望能看到它们在苏联出版。奥威尔曾和女友、情报研究处的西莉亚·柯文就政府希望招募一批作家在海外宣传英国形象进行过讨论,他提出过一个名单,“将通过出版书籍突出良好、善意而文明的英国存在及其在国外的主导地位”,其中也有这位“奈斯毕特”。  《六个字母的解法》里提到“奈斯毕特”从支持列宁主义转向反斯大林,这本书里引用“奈斯毕特”的信证实了这点,谈到弗朗哥掌握西班牙政权时他写道:“斯大林可能已经对萧伯纳做了特殊安排,确保他不会受到伤害,但是我们这些在西欧的其他人对自己的命运就没那么有安全感,尤其是那些不像萧伯纳一样对独裁者有着奇怪仰慕的人”。  萧伯纳也是奥威尔黑名单的一员,这又建立起一个联系。虽然六个字母之谜已经解开,但是六个字母背后的故事还可能继续下去。

讲座场︱激活:韩少功、刘禾、格非谈《六个字母的解法》

时间:2014年7月5日下午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报告厅主题:“与文学重逢”作者见面会主办方:活字文化刘禾:大家好,看到这么多的文学爱好者来参加我们的新书发布会很高兴,我写了一本书,这个书是什么书?我自己其实也说不清楚,主要是想做一些文学实验。有人问我说在学术论文和文学之间你是怎么做的选择?我特别惊讶为什么会是这样一个问题?好像很自然的一个问题。我说我当时在做这个创作的时候,主要的选择还不在文学和学术之间,而是在英语和母语之间。我是30年前到美国去留学,30年过得很快,几乎一直是在用英语写作。所以对我来说,主要是如何重新进入母语写作的问题。还有就是我想做一点文学实验,而这本书《六个字母的解法》是我的一个初步实验的结果。因此,它有点像散文,但又不是散文;有点像小说,但也不是小说。它是一个混合体,有一位批评家说它是跨文体写作,也许没有更好的说法,我就先接受跨文体写作这个说法。我现在解释一下这本书成书的过程。这本书的繁体字版是去年秋天由香港的大出版家、牛津大学出版社的林先生出版的,他还设计了一个封面我非常喜欢。这次这个简体字版的出版是活字文化发布的,我觉得非常荣幸作为活字文化第一批书,和我们的大诗人欧阳江河的《凤凰》,还有北岛《给孩子的诗》这本书一起发布,我非常荣幸。因为时间有限,我简单说一下写这本书背后的一些想法。后面的幻灯呈现了这本书的一条叙事线索,我在刚写这本书的时候才逐步发现,纳博科夫在国内是有一大批粉丝的,我以前是不知道的。他基本上是作为我的叙述主线进行,但是这本书的确不是关于纳博科夫的。我主要想讲三点:第一我这个实验是想做一些突破。包括文体上的突破,还有就是中国和世界之间界限的突破,到底成功与否还是由读者自己来判断。第二有一些人物让我特别关注。比如说大家都熟悉的徐志摩去剑桥大学待了一年,留下了很多诗文。国内许多读者对徐志摩和对剑桥大学的了解都是通过这些诗文进行的。我把徐志摩放在20世纪20年代的英国和剑桥大学学院的氛围里面重新来思考当时的历史状况是什么样子,因此就出现了各种各样让人惊讶的人物他们之间的联系。我就说一点,纳博科夫是1919年到剑桥大学开始读书的,而且他在剑桥待的那段时间正好也是徐志摩去的那一段时间。还有很多其他的一些联系,比如大家都熟悉的奥威尔,奥威尔的《1984》和他的《动物庄园》大家都非常熟悉。但是我发现他的另外一个东西对我特别有用,那就是他还有一个笔记本,他去世以前的几年有一个笔记本,这个笔记本在90年代被英国《卫报》的记者发掘出来,发现他从中抄出30几个人的黑名单给英国的情报部门。我这本书里面在寻找一个人物,叫NESBIT,这个人是纳博科夫在自传里不愿意说出真名的一个人物。我发现奥威尔的这个黑名单可能对我来找这个人物有用,基本上这本书就是在这种寻找过程中展开的。韩少功先生给我写了一个序言,他在序言里说,这有点像思想的侦探小说。但是也很难归类到底是什么书。第三这本书的写作不是我一个人的作品。这个群体当时欧阳江河、李陀、徐冰、吴晓东教授提到有一个互动的过程,我的非常不成熟的第一稿是先给这个群体,包括韩少功先生,包括格非先生看过,还有北岛,北岛对这本书给予了非常大的鼓励。大家都参与了它的创作,有对我的第一稿的批评。因此这个群体是在努力重新想像文学是什么,我就先说到这里。韩少功:刚才刘禾做了一个简要的自我情况的说明,下面请我们的著名作家格非,清华大学的教授发言,他也是两栖的,又是创作,又是理论,是这本书很合适的读者和批评人,有请!格非:刘禾是国际知名的学者,大家都知道,她同时也是我们清华大学的兼职教授,我认识她已经有10几年了,非常长的时间,大家经常在一起见面,一起讨论问题。但是我觉得刘禾离我有点远,因为她的学术我要看起来有的时候挺费劲的,包括她第一次到清华来给我们学生用英文讲西方的理论,我当时也在,我担任那堂课的班主任,我也全程听了她这堂课,她嘴里出来的全是深奥的名词。后来慢慢地我就突然发现刘禾的英文水平已经远远超过了她的中文,同时我觉得她关注的一些东西,包括在海外这么长时间,时间长了以后,我们回国以后就聊起来。我就觉得作为一个学者,我非常想了解的是她怎么对待生活,怎么对待文学艺术,所有这些方面的东西。后来有一次我跟少功和一帮朋友,包括刘禾我们去印度。刘禾就把她的作品给大家来看,我当时特别兴奋,我记得北岛当时也特别兴奋,北岛当时非常得意得宣布说一颗文学的新星冉冉升起。我们都知道,她作为一个学者的地位当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自己看了以后,我觉得特别吃惊,我可以说一说当时我在印度读她这个书的时候惊奇之感。她这个书的写法很特别,大家知道中国现代有一个作家叫废名废名费明的写法我把它叫做词生词,像梦一样的不可琢磨,他是不断的通过一个词到达另外一个词。刘禾的这个作品有点像,但是不像费明那么深奥。她是有一个概念,从这个概念会到另外一个概念,一个人名会牵扯到另外一个人名,一个传说会到另外一个想像的场景或者片段。这么大的一个时空交错的结构方法,我把它称之为一种编织的,大家知道文学就是编织,你有经线、有纬线。在编织的过程当中眼花缭乱,里面既有纳博科夫这个人追溯的线索,同时还有大量的刘禾本人去瑞士、巴塞尔,去各种不同的地方她的感受。包括这个作品里面还写到她和北岛之间某些共通的,比如引用了北岛的一些诗,特别开放,特别?。我说刘禾什么时候学会了这么复杂的方法?这个不是重要的,重要的就是她运用得这么自然。刘禾在纽约悄悄的在我们不知道的情况下进行了艰苦的训练,这是一种可能。还有一种可能,她可能不知道这样一种方法。可是因为她所需要表达的这个材料,她要表达的思想,包括思想史里面重大的那些闪光点,她需要发明一个方法,而这个方法她又无所畏惧。因为她可能在文学上是一个新手,所以她在使用这些方法的时候无所畏惧,他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这样一来,我觉得一般在这种结构方法里面,很少能够找到那种最珍贵的自然的感觉。一般写这种文章很容易写得做作,但是刘禾写得非常自然。她有一小段写了之后你感觉好像还没有把意思表达完,她突然又停止了,然后开始下一段。这种停顿或者说这种跳跃,我觉得构成这个文本非常重要的一个魅力。我跟很多朋友都交换过这个意见,我特别喜欢这个作品。当然我也想向刘禾提一个问题,因为她这个书当中刚开始就提了一个问题,当然我们都知道纳博科夫。我跟刘禾聊天的时候,其实我知道她并不是特别喜欢这个作家。她选择纳博科夫是因为这个人正好他的经历,他的自传,包括他正好能够把刘禾所关注的那么复杂的一个思想和历史的内容包容进去,所以她选择了纳博科夫。可是我发现她跟纳博科夫之间还是有联络,比如说跟母语的联系,我觉得这个作品开始的时候,纳博科夫为什么一个人永远不买房子,他出名以后得了大量的钱,这个人后来很有钱,最后死在瑞士,死的时候他也是租在一个旅馆。在读这本书的时候也想了解刘禾是怎么回答这个问题的。在读的过程当中我发现了一个线索,纳博科夫为什么不买房子?他为什么东西感到恐惧?为什么他说要放弃母语的时候心里面会感觉到那种悸动。她提到北岛,北岛面对镜子说母语的时候,所以我想问刘禾的是,你有没有对失去母语的恐惧?是不是这样一种联系,使得你找到了纳博科夫,或者说找到了北岛?刘禾:我现在又回到了母语,的确是这样的,北岛的这首诗在我这本书里出现,这首诗可能大家都非常熟悉,是他在北欧的时候写的这首诗《我对着镜子说中文》。我倒是没有对着镜子说中文,但是我看到纳博科夫在英国剑桥留学的时候他对俄国文学的那种痴迷,好像他是要淹死的人。但是他一直没有回到母语,他始终在用英语写作,自从他写了《赛纳特的人生真相》那本书,第一本英文小说之后,他就基本上完全用英语写作了,没有回去。我是想做做努力,回到母语,所以做了这样一种实验。也非常忐忑,我不知道这种实验是不是能够达到我预期的那个高度。你提到了一个特别好的问题,我的确不是纳博科夫的粉丝。我为什么把他放在叙事的主线上?因为读过纳博科夫的读者都知道,在座的朋友都知道,纳博科夫是技术上非常讲究的一个写作家,我是琢磨过他的作品,我也知道他非常喜欢下棋,他年轻的时候设计过很多棋谱下棋。我发现纳博科夫是把读者的智力估计得非常高的,尊重读者的这么一个作家,我觉得很有意思。我就说通过我的写作跟他下一盘棋怎么样?通过这个是不是能够解一些谜,这个谜不仅仅是纳博科夫写作中的谜,而且还有他的写作带出来的那些人物,那些故事,有很多谜。而这些谜基本上是属于历史的谜,从1919年开始的历史的那些谜,这个东西让我非常着迷。这个幻灯里显示了一些人物,有一些是拿着烟斗的一些人物。我说的这个谜就藏在这些流动的人物中,我就不要多说了,因为这是一个阅读过程,基本上就是这样的状态。韩少功:谢谢两位跟我们做了一些深入的讨论。我刚才看到了这些画面,可惜没有字幕,如果能够配一些字幕,能够说是谁,可能就会更有意思。当时我读这本书初稿的时候特别惊讶,我特别惊讶刘禾用了这么大的精力,调查档案,寻访旧址,寻找、采访那些当事人,各个方面有关系的一些知情人,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来寻人,寻一个问号式的人物。是一个教授吃了饭没事干吗?跑遍了半个地球,包括中国、外国、欧洲、美洲,真是很不容易。现在这本书印出来也就是这么薄薄的一本,但是做了这么艰苦的工作完成这个作品,我非常的惊讶。刚才格非先生也提到了,刘禾是一个著名的国际学者,以前都是做很艰深的学术作品。在我们一般人的想像中间,学术是让人非常头疼、头大的一些文本。经常有一些人不高兴,就说什么是教授,什么是理论,那就是把一句话可以说清楚的事情说成十句话,说得你更不清楚,很多我们理论的泡沫是这样一个状况。但是在这个领域里面,做到在美国长期任教,而且在一个很高的位置上的学者,突然写一本充满着细节,甚至在有一些读者看来是一些八卦的、非常生动活泼的、像侦探小说式的文学作品的时候,我们会非常惊讶她为什么,她想干什么。而且我们读了以后发现,她牵扯到的人物是一长串,我们看似很熟悉的历史名人,但是读完这本书之后我们可能发现不是那么熟悉了,这些历史名人后面有很多的问号有待于我们去注意、观察和思考。这本书的意义我觉得非同寻常,深者得其深,浅者得其浅。像一个公园一样,有跟多的门,你可以从这个门进入,从那个门出去,或者再同另外一个门进去,从更奇怪的另外一个门出去,这是文字上非常令人愉悦的东西。总的来说,和我们今天的主题有关,是刘禾女士30多年的学术生涯以后重逢文学,从这本书开始她回到文学。但是我更看重的是为什么要回到文学?这个回到文学对刘禾女士来说,或者对于理论界来说,对知识界来说意义在哪里?我觉得并不是一个教授精力有富余,我也玩个票,我也玩一把,你们作家玩的东西,我也能够写细节,写闲笔,甚至写八卦,不是这样的东西。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我在序中间提到了有几个词,一个叫“还原现场”,一个是“激活思想”。后来在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的时候,那个编辑发现,因为简体转换繁体的时候用电脑软件转换的时候,把那个“激活”变成了“启动”,繁简相转的时候确实有些差异,我当时感觉非常遗憾,我说是“激活”,不是“启动”,激活是原来是一种死的,用一种方法让它活起来,变成一种活动的东西。刘禾他们原来接触到的很多概念,在我们的书本上出现的时候就像一个死的东西,好像有一个标准的、静止不动的一个解释,规定了这个词就是这个词,那个词就是那个词。实际上这些概念是由人说出来的,他当时是由谁说出来的?是在什么情境下说出来的?是因为什么样的一些原因使他说出来这些话?我们如果要了解这个词,了解这个概念的话,我们就是要还原。就是要还原到现场中间去,激活这个词内在活力的时候,我们要了解这个词后面的人,了解这个词后面的生活。这个生活就必然牵扯到细节,牵扯到当时的一些人物、故事、场景,各种各样的历史条件等等。如果理论变成一种活的理论的话,我觉得它迟早要重逢文学。当然我们现在文学好像名声不太好,学术的名声还很好,格非他们在清华大学当教授很牛,现在作家、诗人好像地位不太高。坊间有一句骂人的话,你就是个诗人,你全家都是诗人,你祖宗八辈都是诗人。这是骂人的话,好像文学变成了一个非常奇怪的东西。我们要真正的了解理论,像刘禾女士,用她的书,用她的工作给了我们一个很高的启示。我们要真正的成为一个优秀的思想者或者一个学术家的话,也需要重逢文学,要善于重返现场,善于激活我们的概念和思想,这是我觉得她这本书对于我来说一个很大的重要的意义。刘禾:你刚才提到了关于理论和文学之间的关系,也是我一直特别关注的,我自己的思考,到目前为止,理论解释世界,我们来看现在从理论上,无论是哲学还是社会理论,解释我们这个世界的能力现在是有限的。我在我从前的学术著作里面做了各种各样的尝试,但是我觉得这种写作很限制我的自由。一个是术语的问题,再一个就是当你在做学术研究的时候,尤其是做理论思考的时候,你不能自相矛盾,必须要统一。这个给我的限制很大,因为社会是非常复杂的,有很多自相矛盾的东西,包括一个人自相矛盾的东西,怎么去面对?所以我现在的想法是,我觉得文学和艺术恰恰是提供这种可能性。而且我在写作的过程中看到了其他作家的各种尝试,也就是说我自己想做的这件事是在其他的作家一直在做的这样一个笔记上前进着的。韩少功先生做的大家熟悉的《马桥辞典》,以及目前的《日夜书》这些作品,都是这样的尝试,就是打破各种文体的界限。还有我特别尊重的张承志这个作家的很多实验,他也是一直在追求。我去年在人大参加过一个关于张承志作品的研讨会,我们就在讨论他的写作是怎么发展的。其中有一位与会者说他是不是离文学越来越远?我当时说的是什么呢?我说他离小说越来越远,但是他从来没有离开过文学。因此看他们这些作家这几十年做的这些努力,我觉得我自己也需要突破一些界限,就是我自己的学术训练的一些界限,能达到某种思想的自由度。就可以回答格非老师刚才的问题,他说你这个写作是自己偷偷的练出来的还是因为你要处理这个难题,所以不得不发明的一些办法?这个叙事的线索,这种结构的办法。我想的确是后者,有一些问题,尤其是我们对当代世界的思考离不开历史,但是历史到哪里去找?这是当时的困境。历史不是在历史教科书里,到哪里去找?我在世界各地跑的时候看到了所有的这些场景,以及这些人物的生活轨迹的时候,我就想这个不是我所熟悉的教科书上的历史。我特别想把它呈现出来,跟大家分享,碰到了很多在写作上的问题。在克服这些困难的过程中,来想办法做这种叙事,格非老师刚才猜测得差不多是真实的情况。格非:刚才少功说的话我觉得也可以做一点补充。刘禾在美国教书,她的研究基本上是从英文开始,她主要是先写英文著作。有的时候我们聊天的时候,我问她最近做过的一些研究,当然她会跟我聊一聊。我很希望能够看到她的研究成果,但是因为翻译的问题,她做的研究是英文的,需要北大或者是社科院有些同行把它翻译成中文。所以我刚才为什么对母语的问题特别感兴趣,刘禾一般是英文写作,然后做学术研究,作为中国的读者来讲,恐怕你们要有耐心等待。但是很奇怪的是,她在写《六个字母的解法》的时候,她直接是用中文写出来的。我觉得对我们今天所有的读者来说,你们都非常幸运,为什么你来描述文学现象的时候要用中文?这个过程刚才刘禾做了解释,有很多的原因。还有一个刚才韩少功说到的原因,我觉得文学在今天还是有很重要地位的,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韩少功:时间有限,我们这个书的讨论就暂告一段落,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具体看这本书,看完这本书以后,以后还有机会通过网络或者是其他的方式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和互动。除了我以外,他们两位都是两栖的,既做创作,也做理论。但是在我们的教育体制里面,一个教授写这种文学是不算的,评职称是没用的,不算成果。在这里我们至少要感谢他们不计功利,不为了评职称和捞好处来为我们奉献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大家给一点掌声。下面是关于一本儿童的书,孩子的事情比较大,我们先退场。主持人:刚才韩少功老师提问为什么要回到文学,这也是我们这场活动和我们这一批书推出来的一个后面的想法。文学在今天可能不像有一些那么明显的领域有那么多人的关注或者是追捧。但是我想,文学的力量刚才格非也说了,就是在今天仍然是强大的。今天现场也给了我们一个证明,证明不是只有财富论坛那样的场合才会有这么多人来追捧。我们在这里大家也可以享受、分享和感知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惊吓了那只坐井观天的“青蛙”

对于一个没有什么文学素养的人来说,个人是很不喜欢看外国文学的,一来因为外国的人名、地名之类的太过拗口,读起来不容易记住,二来是外国的很多传统素养与中国相差太大,我太愚笨,无法理解和接受。但是这本书,我居然花了差不多两天的时间就读完了,这速度比我以往看任何一本书都来的快,简直把我自己都震惊到了。对于书中所提到的很多人,如博纳科夫,说实话,在这之前,我真的连这位大作家的名字都没有听过。整本书吸引我的,是作者对真相苦苦的追寻,在追寻过程中所付出的的各种努力,那种心情、迷茫在书中表现得那么生动形象,让我也跟着紧张、放松、随即又紧张。整本书,最开始震撼我的,是作者关于徐志摩和博纳科夫眼中关于剑桥大学的不同,那一句原来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剑桥大学、进入白人圈子,让我深深地震惊到了。原来我们一直引以为傲的诗人,竟然连剑桥大学的大门都不曾真正的踏入过,那么那些关于康桥的诗歌,在看完这本书之后,竟然显得有那么一丝丝地讽刺。其次,是关于剑桥本科生他们的党派划分,虽然知道在那样一个动荡的年代,出现党派划分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但是当看着书中作者描述关于左翼、右翼分子的一些事迹时,内心还是很震撼的。随即又回想起自己的大学生活,与之一对比,我觉得真的不好意思说自己上过大学。那种关于文学、诗歌的讨论、关于党派之间的辩论,仿佛在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个他们在绿草如茵的校园里高谈阔论的场景。最后,就是关于一些名人轶事。比如李约瑟和他的情人。李约瑟一直是我很崇拜的一个人,虽然我没有读过他的著作(这样子说崇拜人家是不是很不要脸)。我一直很好奇,能写出《中国科技史》的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人。但是看完此书,我再次被那些学识渊博、通晓古今、无所不知的科学家所深深震撼。也只能再次感叹,自己真的是井底之蛙。最后,我这只井底之蛙,真的被这本书震撼到。有兴趣的童鞋们可以看看,真的很不错。


 六个字母的解法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