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书评

出版日期:2015-2
ISBN:9787532768775
作者:[日] 村上春树
页数:258页

昨天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爱看村上春树的缘故,我发现我人生中有很大一部分像极他的小说。最先看的是《挪威的森林》,时至今日,在他所有作品中,还是我的最爱。那时刚大学毕业,整个人生就像渡边那些,有所追求又随波逐流,有所爱却无法承诺。十六年的时间过去了。像《昨天》中最后部分,我与十六年前的人和事全都交割了,没了任何联系。但回忆起来还是惘然若失。

而你变成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有一天,你突然变成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Coherence》片首,女主隔着手机听男友说有件事要与她谈一谈,接着电话信号变弱,她说“I lost you”——“我听不到你了”。而到片尾你会发现,她其实是在说,“我失去你了”。这一天的到来,从物理性的角度来看尚且是无迹可寻的。你握着水杯,切割光滑的横截面上沾着的不匀称的水珠和昨天是相同的温度与气味。你以为一切都正在发生,每一秒都仍在敦实地存在着。于是你坐在这里,凝视着她。她是如此美丽。可这已经是昨天的事了。你变成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对于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来说,世界是广阔而痛切的混合,一如月亮的背面。”于是你躲在孤零零的独角兽脚下,望向天上暂且闪耀着的行将枯死的星星——至少现在天空仍属于它们——等待着一个奇迹式的转身:她终究既不会被花言巧语的浪人水手们掳走她的心,也不会垂下悬挂着的海藻一般的长发藏进死去的发黑的土地。她会回来。可她没有。因为你是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你仅仅只是失去了这一个女人,却好像已经失去了所有女人。你失去了感知力,失去了口腹之欲,失去了走进发烫的夏天的愿望,失去了水分与头顶上的星星——那些行将枯死的星星。你也许不会怀念它们。为什么天空会属于它们?没有人知道。不会有人知道。在你停止呼吸以前,这样的事会一直持续追逐着你,而你永远也无法知道,会在哪一个时刻成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回看村上这本短篇集,七个故事六名译者,翻译风格的差异在读感上的确造成了一定程度的堵塞;在趣味性上也没有多少谈得上周到的地方。但我实在很是喜欢它的“概念性”,只不过倒像是用冷冰冰的自我体验去体会它的痛感。大概写的人回归原点,读的人独自孤独吧。

书名很吸引人 内容没有失望但也没有特别的惊喜

看的是电子书 没有完整的看完 6个人一起译我也是醉了 不过还是打算买本书回来择期细读,里面有两篇印象还是挺深的,为什么每个故事都是讲婚外情吗?没有村上往日的光芒和深邃啊 但也不至于让你失望,还是有让人满意的地方。居然说我的评论太短了。。。

依然寻找,如何在孤独中寻找独立自我?

村上春树最新小说《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两晚读完,作为一个没有女人的男人,感觉小说如同给自己量身定做,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似乎有某种共同点,深爱过,失去爱,然后陷入爱无能的孤绝。其实他们失去爱,大多因为自己沉浸在爱中,缺乏自我审视,小说中女人的失去,并非男人做错了什么,而是在爱人生命中,男人们某种自我存在的日渐消散,人格和精神的独立性逐渐消失,导致爱人无法衔接,如同“扣子扣错洞眼”。所以没有独立的自我人格,很难拥有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一直觉得村上小说中,最最重要的就是独立自我人格,而非爱情,但是完整的独立自我必须通过爱情来发现、确认和成就,爱是独立自我必经的一道砸门,穿过去,便获得独立自我的认知,穿不过去,便在爱情中失去自我,但是穿过不代表一劳永逸,还必须在爱情不断自我审视,以免自我的迷失。所以村上以往的作品男主人公,多是以孤独的力量,对抗世界对自己的改变,即使面对至爱的消失,即使疼痛不已,即使陷入如同与世隔绝的孤独,也要捍卫自我的独立性。《驾驶我的车》家福在妻亡后,试图通过妻的情人来寻找妻子出轨的原因,女司机一语道破天机“您太太大概并没有为那个人动什么心,所以才睡。”。妻子的出轨,是在女儿出生几天便早夭之后,在承受沉重打击之后,发现丈夫独立性和存在感的消失,使自己无法获得某种依靠和精神上的沟通,导致妻的离去,并非外界诱惑,而是在婚姻中灵魂无所依靠。之所以独立自我消失后,依然相敬如宾的生活,如好朋友般交流,因为夫妻都是演员,擅长表演,男主在寻找出轨原因途中,逐渐自我审视,感知原因,所以并不恨妻的情人。最后,渐渐找回独立自我,陷入孤绝。《昨天》里特立独行的木樽,因为没考上大学,而青梅竹马的美女女友考上大学,面临自我坚持和妥协的抉择,本来打算让好友谷村接手女友获得短暂的缓冲时间,但是作为正常的大学女神的女友,与学长进行了性的尝试,让木樽下定决心保持完整的自我,那怕失去至爱的女人,木樽放弃大学,学习厨艺,远赴美国,保持了自我的完整性,却失去女人陷入孤绝。《独立器官》美容医生渡会只与女人保持身体关系,直到50多岁,遭遇了爱情突然袭击,让渡会有种自我沦陷的恐慌,根本原因在于渡会50多年从未有过完整独立自我的认知,所以在遇见爱情时开始意识到“自己为何物?”,表面上渡会因为相思病或欺骗的伤害而绝食死去,其实是渡会希望通过自己无限接近于零,来获得自我认知。正是因为女性独立器官编织的谎言,渡会才开始自我审视“自己为何物?”。《山鲁佐德》更多讲述一个中年女人怀念自己花痴少女情怀。与世隔绝的男主只有中年女人这一条线,通过性爱与采购链接物质外界,通过故事连接精神外界。但故事终有结尾时,一千零一夜也有故事完结的时候,故事完结后,是不是会失去中年女人?失去后如何与这个世界连接?这种担忧,是独立自我的苏醒的开始。《木野》男主木野回家,撞见妻子赤身骑在情人身上,选择默然离去,即使如此锐利的痛感都难以感知,随后独自在偏僻处开了个小酒吧开始孤绝的生活,正是因为木野自我存在感的消失如同空壳,使酒吧成为某种舒适的暂避所,所有的外界力量都想侵入,木野最后逃离,在路途的小旅馆“疯狂持续的敲门声”想要进入,这时,木野终于感觉“我受伤了,而且伤得很深。”并内流满面,终于开始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恋爱的萨姆沙》如同卡夫卡《变形记》的开场,一个完全失去自我(包括意识、记忆)的男人感觉世界的无意义,直到修锁的佝偻女孩到来,让其陷入恋爱,感觉世界的美妙,其实这样也是为什么说爱情让人认识自我,爱情是自我存在感验证和自我审视的最好方式。《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像是全书的点题,情节较少,叙述较多,“变成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深爱一个女人,随后,她消失于某处,这就行了。”爱的缺失,让男人陷入巨大的孤绝,像无法洗刷的污渍,在孤独中,开始寻找,开始反思,开始感知和摸清独立自我的存在,穿过爱,终于实现独立自我的完整,这种完整放佛让人不再需要倚赖爱情,所以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从此无法走出孤绝,与其说无法,更确切应该是不愿。林少华在译后记说这部小说不同处在于,消失而不再设法寻找,刚一看非常认同,细想其实这部作品也是一贯的寻找,在失去女人后的孤独中寻找独立完整的自我,只是寻找的方式不一样。以往有明确寻找“目标”,尽管结局常常也未找到一直追寻的“目标”,但在途中总能感知到意义和对自我的认知。但这次,是在巨大而深沉的孤独黑暗中毫无方向的独自摸索,即使找到,也不愿走出这孤绝的暗黑。小胖微刊原创,微信号:xpweekly

鳖样的致敬

我一直觉得不写孤独的村上春树就是不务正业。这两年村上热,连几十年前的随笔杂文都被翻出来出版,甚是鸡肋。当然,《海边的卡夫卡》之后的十年他或许过的太滋润了,也没写出啥可圈可点的小说,《1Q84》是能看出一些奥威尔式的隐喻,但也显得为了致敬而生造,很牵强。《没有色彩的多琦作和他的巡礼之年》评价也不怎么样。这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倒还不错,至少名字本身能散发出点熟悉的味道。7个短篇半天就能翻过去,耐读,但基本上没啥惊喜。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确切的说应该是“失去”女人的男人们,失去的方式迥异(恋爱的阿姆莎暂且就算是隐约的预示消失吧),当事人的生活也因此受到了不同的影响。在从没有到有,再到失去的过程中,女人的存在势必给男人的生活带来了波澜,而她们的消失也意味着男人们无法再保持原先的节奏。这种变化正是故事的看点,但还称不上亮点——这些情节再怎么变幻形式还是太常见了。所以这本短篇小说集算是比那些描绘八十年代社会流行的随笔稍微有营养的鸡肋,当故事读读还好,放下可能就立刻会淹没在大同小异的现代文艺作品中,没有再翻的欲望。村上再次向我们展示了土鳖级的致敬,和海明威这样的大师比起来,还是洗洗睡吧。

储藏着不用的爱情决堤了

村上新的短篇用了一个很好的短句“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村上春树这个代名词的神奇的地方在于,因为概念的泛滥,一段时间会让人觉得谈他是在装,是在搜集一些看起来比较雅痞的话题来避免审视人生,而烘托浅淡的场景、意境抑或仅仅只是怀旧。但过了一段时间,我们又会在蓦然中发现,真要有个局外人,用无比诚恳的态度问起你“你说是从中学的时代就开始看村上,那你告诉我,他是什么”这样一来,还真的无法说出。毒舌一点的理解就是,虽然村上一直是具象化的架构场景和描述情景,但本质是一个意境,是虚无至上的。所以在很多高大上和深刻的剖析里,村上迷们说这些都是隐喻种种。又不是悬疑小说啦,所以即使在看完《山鲁佐德》和《木野》这样玄乎的故事以后,作为推理惯性,我居然都没有一丝纠结的心情,这点倒是很神奇。这样即便是这样了,文字本身比故事更有存在感,某些时刻。有人觉得失望,更多的人觉得不过不失。不过我最近比较在意的是,人们,无论是观众还是读者,都开始追求标新立异的任何存在。这似乎与大家逐渐接纳的商业世界守则一样,创新才会赢。所以当看到一个回归本位和原点的村上春树,很多人会感到深深的失望。我却没有,我觉得在很长一段时间都维持“雅痞大叔”的状态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很多上个世纪50后的人,在年轻时多少都向往过巴黎、轻音乐、露天咖啡、某个作家这样暧昧而遥远的东西,但在步入人生后半个三分之一的时候,会逐渐自然而然看到死亡看到现实的质感,而无法回到那些即便很遥远的憧憬。而村上春树,30多岁时就开始流露着对少年、爵士、爱情、奇幻和欲望的某种程度的怀念。这种怀念又和不断增加的年龄一起累积,一直到50多岁,居然没有被抛在身后。这是一种初心的静止的对世界接纳的美。在这种美感里,读者居然和一个大叔产生了共鸣,无论你是少女、少妇、少年、青年,这种种身份和年龄的杂糅。和很多人看到的精彩不同,我浅薄的喜欢着《yesterday》和《独立器官》这两个短篇。昨天故事里的男生,不知为何令我想起了森见登美彦的小说。青春这种东西,对于一般人和怪人,其实本质差别不大。你所认为的那个怪人,也许对爱情的掩饰并不比一个傻孩子做的更青涩,而失去了方知美好的烂俗说法,套用在任何人身上都不为过。你觉得他在爱情方面是个异人,但是他又何尝不在恋爱中,只是谁都说不出来,标准的恋爱是什么,而这个结果必然是一个转折带来的崩裂,带来大家对人生拘泥的谜团的终点。独立器官的故事则显得更有现世性,这样的优裕男,洒脱优雅不带走一片云彩,想必大家直接生活或者间接朋友圈中总归有那么一个。问题是,盲点在哪里,软肋在哪里,我们看到的不是一场闹剧,也不是一场出来混总要还的寓言。我们看到他前半生的日子过得有多潇洒,就不难发现他内心潜意识里为真的爱情留出的空洞有多大。爱和性终究不同,怎能单独拿出来,不用,不管,不顾。所以他相思病,病死了,储藏的不用的爱情决堤了。这个看着很戏剧,但真心一点不夸张。这世间真有人活到半百,经济优越,百花簇拥,还因为一个女人去寻死?有啊,因为除了相思而死,他便再也看不到任何人生当中还值得愉快地活下去的理由了。这份痛苦,便是理由。

没有女人的男人

(本来是发在人人上的日志,因此……)以前手机信号差的时候,总会打开校内网,刷一刷新鲜事。如果刷新了,说明网络尚能使用,反之,则确证真的断网了。不知从何时起,这招已经不再灵光了。但我想,这世上一定还有除我之外的人,也曾经,或者现在依然,对这个“小窍门”抱有期望。那么,我应该尽我所能,贡献一条新鲜事,以回馈昔日的友人。村上春树是我很早年时候就痴迷的作家之一。如同人类固有的初恋情结,我也对他的作品有种特别的青睐。当年花了大概一年的时间看完他的绝大部分书,尚且意犹未尽,从那以后发表的新小说也自然是一本不落地拜读。那天对于我是个特殊的日子。三年没回国的我昨天下午刚刚踏上故土。乘着一班已经不乏幽默地从1路改名为99路的公交车,我来到了阔别多年,却还是行不更名坐不改姓的图书大厦。不知是工作日的缘故,还是大家终于如梦初醒地察觉到了读书的无用,这里比几年前冷清了起码一个从北京跟西拉法叶的差距,尽管如此,书量依然很足。我如同探囊取物般地找到了当年常驻的那一小片领地,更加不费吹灰之力地辨识出越堆越满的村上春树专柜。显然日本作家在中国影响力远远高于在美国,译本出得也早很多。这本新的短篇集此时还没有英译本,中译本在国内却早已热卖。拿到《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后,我走进了附近一家星巴克,点了杯冰柠檬茶,躲进角落的沙发,翘起腿,开始细细品读……之所以能做出以上一系列豆瓣书评中常见的装逼举动,绝非是在追求什么气氛和品位。其实三年前的我根本没去过星巴克这种饮料价格超过一位数的地方。而这三年中,星巴克又是唯一一个只用花两刀半就能从上午耗到晚上十一点,既有空调又有无线网的收容所,因此我习惯使然地在故乡重蹈覆辙。本短篇集的第一篇讲了一个中年丧偶的演员和一个专车女司机谈心的故事,很好地呼应了书名,随着阅读的深入我们会发现每一篇都是类似的主题。这对于村上可以说史无前例的、标题与内容高度统一的短篇集,但同时又是史无前例地动用了六位译者的短篇集。那么下面,我们就来探求其中的隐情。亲爱的读者,我编不下去了。因为点评本书显然并非日志的写作意图,购买这本书亦非那天去西单的真实目的。事实上,那天在星巴克,我看书的频率还没有看手机高。终于,到了约定的时间。ようやくそのとき。我来到了地铁站口。一定是方才问路时脱口而出了几句蹩脚的英文,而不是别的什么原因,令我至今面红耳赤。我站在烈日的阳光下,我躲进树荫里,我回到阳光下,我躲回树荫里;我跺了跺脚,又站得笔直;我挺起胸膛,又怕挺久了会松懈,适得其反;一会儿我要如何开口,还是只需面带微笑?我把手中的手机攥紧,又把它塞到兜里;我把书放进书包,又拿出来看了几行。此时的我二十六岁,却又是三十六岁,是十六岁,又是六岁。时不我待,一轮淡绿色的光芒出现在我面前,是淡绿,还是嫩绿呢?我说不清,因为它越发耀眼。我看不清对方,看不清自己,也记不清后面的剧情。后来的几天,这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陪我度过了地铁九号线,地铁十号线,地铁四号线,地铁十三号线。陪我在五道口周游,陪我在某高校的宿舍楼下等待。陪我在鼓楼的灯影中,陪我一起吹空调。一周后,我读完了它,把同样的任务交给别的书。再后来,我把它留在国内,回到了美国。那么,我会因为读过《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而获得这个身份,还是会因为离开了它,而摆脱这个身份呢?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提起村上春树,人们首先想到的除了代表作《挪威的森林》就是他悲催的万年诺贝尔陪跑者经历了。每年临近诺贝尔文学奖发表日期,村上春树都免不了被媒体和评论家们拉出来溜一圈示众,唱衰者多过赞赏者,言语中不乏批评和嘲弄。而他本人似乎并不以为意,很少对此发表看法。说起来村上春树真的算是一个高产的作家了,基本上保持着一年一本的出书节奏,前年是《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去年则是《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对于这种有名的大作家写的书,我一般不会轻易去翻,心里总是有种小小的抵触,所谓名师大家不过是被他的拥趸们捧上天坛,奉为神祗的。实际上文章所表达的意思简单浅显,却因为他们是大作家而被各种深化曲解,变得晦涩难懂。就像粉丝们无法接受自己喜爱的偶像也会拉屎放屁,读者也无法接受心目中的精神领袖竟然会写出如此肤浅的文章,于是便在字里行间找寻背后的意义,虚构出一个理想的作家画像。如果不是因为要考试,可能我永远也不会去翻看《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吧。其中的两则短篇在我的抽屉里躺了三个月,终于在考试前夜才把它拿出来品读。《独立器官》讲述了一个事业有成,在风月场中无往不利的中年医生遇上了他的真爱——一个有夫之妇,却发现真爱其实另有备胎,于是心灰意冷,绝食自尽的故事。情节不算复杂,用当今的主流价值观去看,主角绝对不是一个值得称道的男人。可村上用了不少的篇幅去细细描绘他孤寂失落的心理变化和绝食期间日渐消瘦不成人形的模样,直到最后也没有对他多作任何褒贬,反而说“绝食,被饥饿折磨致死,这是要有相当的觉悟的吧。无论在肉体上还是精神上,他足以体察到那种痛苦。用期望让自己的存在接近零一般地深爱着一个女性,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是无比羡慕的。”村上春树对于孤独似乎有着近乎病态的崇拜,他总是会在自己的作品里不遗余力地,孜孜不倦地描述着“人生来孤独”的微妙心理状态。的确,关于孤独他写得很好,很多句子如同一根根棉针,直直地刺到人的心里。比如他这么描述中年医生恋慕上女性的心理状态:“她的那颗心一跳动,我的这颗心也随之被拉紧。就像用缆绳拴住的两艘小船一样。即使想要砍断缆绳,但到处都觅不到能砍断缆绳的刀具。”医生并不完全是殉情而死的。他试图将自己从社会角色中抽离出来,他想看看失去掉所有之后本真的自我为何物?这真是个深奥的哲学问题,所以直到最后作者也没有给出答案,他只说“临终时,他可能看到了类似答案的东西”。为追寻本我而死,也算是一种纯粹吧。《木野》这一篇就没有那么晦涩难懂,让人读不下去了。木野是个普通的公司职员,他老实诚恳,温柔善良,和所有的老好人一样好到让人对他予取予求,明明自己受尽委屈却还要顾及别人。就连撞破妻子出轨,他的第一反应也都是“要是没有比计划提早一天回家就好了”。他没有对妻子说一句责备的话,而是默默地提起行李离家出走了。他去投靠远方的姨妈,开了一间名为“木野”的酒吧。酒吧就像一个他为自己搭建的挡风遮雨的小小城堡,他把自己锁在里面拒绝与外界联系。酒吧里经常会来一个光头的神秘年轻男人,他总是坐在最里面的位置,一边喝酒一边看书。由于某次机缘巧合,木野知晓了神秘男人的名字叫做“神田”,他与姨妈相识,受姨妈之托时不时地来照看一下酒吧。神田经常会跟木野说一些看似深沉富有深意的话,他说自己喜欢来这件酒吧是因为木野的酒吧不完整,他说木野如今的境遇不是因为他做错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什么都没有做。木野似懂非懂。之后木野和常来酒吧的一位女客上床了,并非因为相互吸引,而是两只受伤的野兽相互抚慰罢了。女人有一个幽会对象,而最近似乎陷入了为情所困的境地。女人脱下衣服让木野看到她光洁的背上被烟头烫伤的伤疤,密密麻麻,触目惊心。木野总是那么温柔,无法拒绝受伤的女人急切地想要寻求安慰的要求。“他们就像两只饥饿的野兽,在赤裸裸的灯光下,什么话也不说,反复贪享着对方浴火燃烧的肉体”。本以为这是一篇现实主义的小说,没想到后来出现了非现实的隐喻。木野的周围出现了蛇。他在一周之内遇见了三条蛇,他感觉家的周围聚拢了无数的蛇,他好像被蛇包围了。姨妈说蛇是既善良又狡猾的两面性的动物,蛇为了不让自己被人杀死,会把心脏藏在别的地方。要想杀死一条蛇,必须找到它的心脏切成两半才行。神田告诫木野说最好赶在下次梅雨时节之前离开这里!虽然没头没尾,但他仍然完全相信了神田的话,于是马上收拾好行李,关掉酒吧,他逃到了熊本,住进了一家商务旅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感觉自己的身体渐渐失去重心,肌肤也变得透明,“就像刚捕捞上来的乌贼,内脏都能看见”。凌晨两点十五分,有人敲响了木野所住房间的门,把他从睡眠中拽出。敲击声短促,有劲,用力集中,让他无处可逃。“木野清醒地知道,这次来访的正是自己最祈求的,同时也是最恐惧的。”他回想起妻子出轨时,他拒绝受伤,于是把所有的感官知觉都封闭起来,竭力逃避现实,结果便是一直揣着这颗空洞的心,吸引了蛇们想把冷冰冰的跳动的心脏藏匿于此。他遇到了三条蛇,妻子,神田,和女客人。他们都从木野这儿得到了短暂的安慰,把木野当成了暂时的栖身之所,然后头也不回的离开,什么也没留下。敲门声笃笃,一声声撞击着木野的心,他无法再逃避,终于承认他也曾经受伤,而且伤得很深。与其说《木野》这篇描述的是中年失婚男人的寻找自我之旅,还不如说是麻木钝感的孤独症患者的自虐过程。心理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自我防御机制”,人在受伤时会下意识地忘记曾经受过的伤害,以此来保护自己。然而这本身就是一种自我压抑,越是逃避疼痛越是如影随形。而当某一天忽然想起的时候,悲伤便会如同洪水般从四面八方汹涌袭来,无处可逃。关于村上春树,网络上流传着太多关于他的传说,但是却很少有人真正地认真地读过他的任何一篇小说。我承认他是一个好的小说家,不管是语言技巧还是情节编织,处处可见虚实结合的精妙。至于能不能拿诺贝尔文学奖,其实也没那么重要吧。

大驰的读书笔记《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木野篇

其实没有把木野完全看懂,等后续同学补充交流木野讲述了一个温和的平凡男人出差回来在直面妻子出轨以后平静的走开,辞职,离婚到租下姨妈的小楼开起了安静的小酒馆。看似没有恨,没有愤怒,甚至自己都觉得理所当然。小酒馆有个频繁到访的光头客人,他叫神浦,每次都在角落里喝一杯啤酒+一点点威士忌,独自看着精装书。日子没有变化的进行着,木野在小酒馆陪伴着落户下的小猫,三两拨客人和一点小插曲。离婚办妥后妻子的到访,试探性的道歉伤害了他,那句“哪怕有一点点”就像一根刺划开了内心封闭的痛感。“我本来最容易受伤的时候却没有狠狠的令我受伤,当感觉真正痛苦的时候,我已经把我宝贵的知觉杀死了。”原来平和是另一种强烈的逃避。春树用接连而来的怪异现象和神浦的忠告把木野带离了那个环境,也许蛇和神浦的忠告都是木野内心幻化出来的逃离的指引,在出走路上和小旅馆中,那道缝缓缓的裂开,痛楚越流越勇难以自拔。

一个独身主义者的意外死亡--读《独立器官》

我最早在New Yorker上看到《山鲁佐徳》。奇怪的女人,奇怪的鱼,奇怪的关系。第一印象这是个奇怪的故事。后来,买到了译文出版社的短篇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被《独立器官》所吸引。男主人公叫渡会,五十二岁,单身,整容医生。整个故事中,“我”都在直接、间接地与渡会谈话,谈论他和其他女性的关系。渡会是“铁杆独身主义者”。他“至今未婚,也没有同居的经验”。他不结婚并非没有钱,没有地位。相反,他属于中上产:医生,“年收颇丰”。他“容貌还算过得去”;也会聊天,“话题也丰富”;“平时健身,”热衷于跑健身房“,打壁球。既然不是别人看不上他,那为什么独身呢?是不是他看不上别人?不是的,他对女性要求很正常。他对容貌不高--只要不用整容就好。他喜欢知性女性。他追求的“还是质量”。他和女性约会、做爱,但并不往结婚的方向发展。从年轻的时候便是如此。他也不想要孩子。他“性情温顺”,“谨慎”。他接受同一个肉体被不同的人享用。同有夫之妇也能处理好关系。他是理想的情人。也难怪三分之一的情人,在婚后的几年,试图恢复关系:“方便的话,到哪里去玩玩不?”他就这么自然却灵巧的活着。享受着和不同女人的关系,享受亲密关系中最甜的部分:吃饭、喝酒、交谈、做爱。三十年。不追求完美却享受完美的人,会遭天妒忌,以生命为幸运买单。“他出乎意料地坠入深深的爱恋之中。就像一只聪明伶俐的狐狸,一不小心掉进坑洞一样。”从不会“过分迷恋的他”,头一次没有拿捏好感情,迷恋上一位有夫之妇。他开始专注,因为“感受不到其他女性那种难以想象的魅力”。似乎是soulmate, 他们的心像牵在一起的两艘小船。他开始犯错,借给那女人一大笔钱。可万万没想到,她同另一位男人私奔了。犹如晴天霹雳,原来她还有别的情人。他的死亡过程缓慢又痛苦,最后只有三十多公斤。心力衰竭而亡。那女人是他镜子般的复制品,同他一样拥有独立的两个器官:头脑和心,也即理智与情感。他死在了自己手上。“我”拿着渡会未曾使用的壁球拍,似乎明白了什么:我们挥舞球拍,击出的球碰壁后弹回。好像墙的那边有另一个我,同样挥舞球拍。文中有一大段复述总结犹太医生Viktor Frankl的书《追寻生命的意义》。私奔后,渡会开始怀疑自己。他不知道自己是谁,多次问到:“所谓我,究竟为何物?”整形医生,不同于牙医、内科医生、心脏病医生。整形医生需要和患者交流,“你现在是什么样的?”“你想成为什么样的?”这都是隐约带有哲学意味的问题,尽管他们的交流表面上仅限于外表。从这个意义上说,整形医生和心理医生有接近的地方。这是个巧妙的设定。渡会追问的问题,也颇有哲学意味:如果去掉你外在的东西,如职业(医生、作家),消费(葡萄酒、西餐、寿司店),爱好(钢琴),外貌(对想整容的人而言),你是谁?(你们说他要再多读点哲学书,会不会好点?)他突然觉得以往的生活无意义。他坚信的价值轰然崩塌。可他已经五十多岁了,中年危机的年龄,一切都无法改变。他死了。西谚说,“You are what you eat.” 其实,"You are what you love."

在你的面具下是怎样的失落

听说这是村上春树的最新的短篇小说集。当初想要看这本书并没有注意到标题,仅仅是平安夜的时候为了打发时间,走进书店从书架上随意拿下的而已,没想到竟然会那么应景。书的封底写道,对于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来说,世界是广阔而痛切的。与月亮的背面一样,无声无息。以往村上的作品中大多是以遗失与寻找作为主题,弥漫着青春的迷茫和成长的执着。国境以南寻找的是自己的初恋岛本,挪威的森林迷失的则是直子。而这本短篇集,却充斥了一股不得不放弃的无奈。可以寻回的失落只是遗失,无法再去碰触的失落却是绝望。七篇小说里面,《昨天》的这种饱含绝望的失落竟贴切得让人心痛。女主角惠理佳给我一种是村上用薄薄的宣纸和铅笔覆在挪威的森林的初美上描过来的感觉,轮廓与谈吐无不带着那个知性的初美的影子。她美丽,出众,在这个世界熠熠生辉,如同名贵的蓝宝石一般。不同的是,惠理佳最后虽然自己一个人但活得好好而初美却因无法走出永泽的影响而自杀了。这么说来,过于执着并不是什么好事,即使无奈还是早点放下更合适,对吧?惠理佳的那个冰月亮的梦,和每个少女的公主梦既相同又不一样。她期待而且企盼着那个梦境,却又害怕冰月亮会像威士忌里面的冰块一样,最后还是融化掉,只留下回味与遗恨,别无他物。至少,她还是曾经有幻想要一直喜欢不成器的木樽下去的。然而惠理佳毕竟并不是直子,也不是初美,更不是虚无缥缈的岛本。她对于男主而言,只是现实中实实在在存在的不肯告诉木樽自己另有男朋友的追求男女之事幸福的别人的女朋友。她并没有执着于木樽、并没有消逝在幻想中,即使走了很多弯路,她最后仍是作为一名女人好好地坚强地活着,微笑着。因为选择消失的,是木樽。他知道惠理佳有男朋友了,知道他们之间有过结合了。他选择离开,选择一声不吭地消失。未必是因为微不足道的自尊忍受不了欺瞒,也未必是为了默默祝福对方,或许仅仅是为了内心没由来的失落和绝望。往往在这些事情上,男生比女生要敏感的多。这便是村上给出的答案。他说,因为这是你的人生。尽可能随心所欲地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没有必要去顾及他人。所以木樽放弃了补考,放弃了惠理佳。选择去追逐自己的梦想。表面上是这样。只是别人不会理解也不会理睬,在这微笑问候的面具下,是怎样的失落。

失珠之贝

看完前六篇的时候发了条微博,吐槽说搞不懂村上,这本书难道不应该叫《偷情都没有好下场的男人女人们》么?但是看完第七篇我不再这么认为了,因为第七篇里没有人偷情,而且确实留下了两位没有女人的男人。
……なんて、嘘だ。
因为我被最后一篇戳中了软肋,继而对前面的六篇也都释然了。在《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里,他写到:“哪怕M跟满满的两辆公交车的水手都交往过,但他始终强烈地嫉妒我得到的那半块橡皮。这不很正常吗?两车倔强的水手又算得了什么。M和我都是十四岁,在当时,只要西风一起,我就会勃起,而她把一半橡皮给了我这样的人,这下可不得了了……”,他还写:“失去一个女人,就是这样。当你失去一个女人时,就好似失去了所有女人。我们也就这样变成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我们还失去了帕西·费斯和弗朗西斯·莱,还有101管弦乐团,失去了菊石和矛尾鱼,当然连她漂亮的后背也都失去了。……现在所剩下的只有半块旧橡皮,还有从远处传来的水手们的哀歌。当然,还有喷水池的边上,支指天空,向孤独挺起角的独角兽”。是啊,这确实是再孤独不过的事了。
一本书里七个故事互不相关,又相互交缠、补充,像月亮的正面和背面,像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把从不同角度看到的同一事物放在一个画面里。所谓“没有(いない)”,无非爱别离、求不得。在这样的孤独方面,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和没有男人的女人们大概并没有太大不同。
村上也许太过执着于深度解剖内心来引起读者的共鸣,传达普世性的东西。村上笔下的离奇故事我没有经历过,但那种内里的东西——一些片段式的心境、思考和得不到答案的追问却莫名地真切,这令人觉得那些故事未必不存在于世上的某个角落。
这些让我想起熊德启写的《老菊的歌》,李宗盛的《怀珠》,里面的男人同样失去了也不再找寻,安于一份自舔伤口的伪装,愿赌服输一场。
“我的心再灰,终因你成怀珠的贝。”

情到深处人孤独

今天给朋友讲了之前讲的几个故事的结局,我一口气说完,却没有很好地表达我的想法。因为都是关于孤独的小故事,孤独,有时候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书中几个小故事,各种桥段,却都在讲一种感觉——孤独。我没看村上太多的书,但就读完的三本来说,他的灵感和情绪里都有深入骨髓的孤独,不然不会将这种感觉表达得如此淋漓尽致。“初夏的风吹过,柳枝轻盈地摇曳不停。木野内心深处一间又暗又狭的小屋里,有人朝他伸出温暖的手,想要叠放在他的手上。木野双目紧闭,想那手上肌肤的温暖,想那柔厚和深邃。那是他长久以来忘却了的东西,长久以来被他疏隔在一边的东西。没错,我受伤害了,而且伤得很深。木野自己对自己说。然后,他流泪了,在那间晦暗而安静的小屋里。”(《木野》)这样的句子随处可见。我看完后,睡眠特别不好,那些语句描绘的景象会在脑子里盘旋很久。闭上眼睛,是满身被烟头烫伤的女性躯体。闭上眼睛,是随着女人自杀而永远逝去的14岁。闭上眼睛,是佝偻女孩在扭动身体调整文胸。闭上眼睛,是沉默的女司机听话剧演员的自白。闭上眼睛,是死去时只有三十公斤的不婚主义者。闭上眼睛,是肥胖中年妇女在回忆青春时眼里闪动的光芒。或是闭上眼睛,是从船窗望出去那一轮冰做的满月。他们栩栩如生,仿佛就在我的身边。村上的各种奇思幻想,各种乱七八糟让我异常兴奋。我没经历过,却可以从书里得以感受,我觉得读书是最划算的事,带我体验人生百态,去思考去热爱。最近在看村上的小说和林语堂的杂文,不乏冲突,林老说不生孩子是人类的自私和倒退,但村上就不要孩子,用他的话就是“省去了三分之二的麻烦”。也算我读书里的一点小乐趣,两位大师截然不同的想法。在周四的夜晚,我独自一人,看着这些书,觉得那一摞一摞,都是我的时间我的青春我的一年又一年。有些人成长靠经历,但有些人成长靠书本。我的一个表弟,有社交恐惧症,他不爱看书不爱见人,只喜欢在家做菜。很奇葩吧。我在见过这种事后,相信书里写的一切东西,我坚信从作者笔下流淌出的思绪都是真实存在的,无论它有多么夸张。我庆幸自己没有社交恐惧症,喜欢看书喜欢见人也喜欢做菜。我庆幸自己的成长如此缺少波澜。我庆幸自己是个正常不过的平凡人,并且愿意去感受所有奇怪的经历。在周四的夜晚,外面淅淅沥沥下着雨,我听着歌,感受着可能是叫孤独的情绪。但我很享受。书总有看完的时候,情绪却反复萦绕,既然无法逃离,不如握手言和。村上说:感谢在过往人生中有幸遇上的许多静谧的翠柳、绵软的猫们和美丽的女性。我有时会犯我最讨厌的那种低级错误:这是他自己的经历吗?不然怎么会如此真实,如此触手可及。比如他半夜接到电话,14岁时初恋女友自杀死了,他回到床上,妻子问他什么事,他只说了一句打错了。我就会想,他的妻子是指阳子吗?或者,他有过那个时刻,睡在妻子身旁,却一再回味自己的14岁,青春的懵懂,西风吹来就会有生理反应。很多时候,我们怀念某一时候,不是怀念那时的人和事,而是对那时候自己的怀念。年轻,有爱,悲伤,那个时段特有的孤独。人的感官很神奇,不是说能享受到sex高潮才是值得骄傲的事情,享受美食享受故事享受孤独,享受与知心人的相视一笑,享受平淡生活里的惊奇,这些都会让人感到无比满足。当然,sex也很重要。村上的书里毫不避讳这些事,他清楚地意识到性和精神的区别。木野受伤了,再诱人的身体,也填补不了内心的空洞,只落得“乏味无趣”。而陷入暗恋的萨姆沙没有恶意的勃起却让人倍感可爱。我喜欢看村上的这些描写,一点也不色情,反而趣味横生。我今年不会再看村上的任何作品,我特别舍不得看完这本。因为我怕自己产生审美疲劳。大学和毕业后一直读安妮的书,读到《春宴》,我脑子里的那根关于她的弦绷断了,是的,我麻木了,不再惊喜于她的语言。我觉得我跟她的缘分也许不会再深一点,她说过:对喜欢的东西,要留一份清淡的余地,才能体会个中滋味。怪我怪我。夜晚,微凉。听了很多歌,有大学迷恋的黄建为,有最近大红大紫的邓紫棋。“是否这次我将真的离开你 是否这次我将不再哭 是否这次我将一去不回头 走向那条漫漫永无止境的路 是否这次我已真的离开你 是否泪水已干不再流 是否应验了我曾说的那句话 情到深处人孤独”(《是否》)。情到深处人孤独。

他醒了老半天才想起自己的心碎了

村上有一个特殊的写作技巧,就是把我们遇到的各种各样的困境置换成一个寓言式的故事,你不能说他是受了哪位作家的启发,但可以感受到的是村上对于“物语”有他自己的认知。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具体讲述的都是失去女人,或者即将失去女人的男人们所遇到的窘境。已经失去女人的男人们承受着失去女人的痛苦,还未失去女人的男人们在男女关系中不断地受到关系破裂后可能会遭受的痛苦的捶打。《昨天》刚才看到一张图片,内容是主持人金星早前的一段关于帮司机撸管的采访。采访里金星打车到家,司机却请求金星给他撸一管,是“请求”。金星在慌乱之余还是帮他撸了一管,这个动作的成因我们不用去猜测,重点是金星在采访中说道她触碰这个男人的肚子的一刹那,这个男人在生理上的波动让她非常吃惊,她好像从没见过一个男人会这样激动。等到他射精之后,出租车司机感谢了她,她也没说什么把车门关上了。在她回家的路上,她说她特别想哭,让她难过的原因是她好像感受到了每个人在生理上的那种孤独感。其实昨天讲的可能就是这种男女关系上,作为生理依靠的孤独感。木尊和女友青梅竹马,却无法在性上取得任何进展。木尊虽是一个健康的精力充沛的男青年,但他面对一起长大的女友,真的没有一点性上面的冲动,这当然是正常的,因为她和除去伦理之后的一个同龄妹妹一样。也是因为在两人关系上的理解的偏差,也是因为所谓生理上的孤独感的放大,两人最后还是分开了。情侣之间难免需要性事,所谓床头打架床尾和,就有一种粗糙的,性生活的巧妙作用的道理在里面。村上写了一对无法拥有性的情侣,便是将这种生理上的无依无靠的不安全感放大,让它成为男人失去女人的重要原因。《山鲁佐德》村上特别喜欢提一千零一夜,山鲁佐德这个事儿也说了不止一遍。在这部短篇里,他干脆就直接把男女的关系比作山鲁佐德和皇帝的关系,而这个比喻也确实恰当。男女之间的索取,很多时候就是希望共享对方的记忆。羽原像十七岁的山鲁佐德,用他人之物来慰藉自己。你想想,将自己放回到一个愉悦的,摆脱现世的情境里,其实这就是治愈,而治愈,有的时候就是男女关系的一个重要环节。我有很多与女友共享私人记忆的时间,那些记忆有的让人羞愧难当,有时的人唉声叹气,但每次共享这段记忆之后,对对方产生的震颤会让我感受到真正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的滋味。我们为什么去听故事,看电影,很多情况下就是寻求治愈。短篇里的男主角一方面享受着男女关系带来的这种他人记忆的无私分享,一方面却又担心自己像一千零一夜里的皇帝一样,无法自拔。因此短篇里加上了一个看不见的,一丝不苟的母亲的这样一个角色,她充当着爱情过程中理性的那一面:山鲁佐德多次私闯民宅最后被这个母亲及时发现,换上了门锁,致使她无法再进行下去,这让她既感到遗憾,也让她庆幸有一个这样的母亲让她及时收手没有把事情闹大。而这样的理性的一面也正是男主人公所缺少的,他不断地渴求山鲁佐德的故事,另一方面却也担心自己在这样的关系之中越陷越深。或许在恋爱里我们需要一个像妈妈一样那样的人?但无论如何,男人有时在男女关系之中是极为被动的,就像短篇结尾山鲁佐德没有讲完故事便匆匆离去。我们痛苦着,期待着,但也担心着。《木野》整个木野的故事让人摸不着头脑,但能感觉到木野身为一个木讷,且对世界没有任何看法的人,遭到了世界的报复。我想起来村上的另一个短篇小说,忘了叫什么,总之就是女人背叛丈夫之后开车跑到了一个无人知晓的停车场,到了黑暗浓郁的夜晚被不知道是人是鬼的生物开始掀车,在车体摇晃的时候意识到了生活中的什么东西错了。木野之妻同上司睡过,以及木野同他人之妻睡过之后,他没有意识到男女关系给他所带来的沉重,正如村上写的:“我本来最容易受伤的时候却没有狠狠地令我受伤,当感觉真正痛苦的时候,我已经把我宝贵的直觉杀死了。因为不想承受桶企鹅的感受,竭力回避与真实面对相遇,结果便一直揣着这颗空洞的新。蛇们获得这个居所,想把它们冷冰冰的跳动的心脏藏匿在里面。”他面对被加害和加害,都无动于衷,最后导致了他无处藏身的悲剧,我想这就是对木讷之人最严厉的裁决吧。《恋爱的萨姆莎》又是隐喻,而且似乎明显得不能称作隐喻了。这篇直接把故事情景定在变形记之后,格里高尔重新恢复人身,困住他的家人突然消失,布拉格被坦克控制着,格里高尔身处捷克前所未有的春天的前夕。我觉得这篇短篇是村上把爱情对于男人比喻得最妙的一篇了。他让恢复自由身的格里高尔身披睡袍,站在前来修困住他的屋门的锁的女人面前。女人佝偻,格里高尔仍然会勃起。但格里高尔极力抑制着他自己的性欲,用自己的真诚告诉这个女人他只想同她谈论天地,而这个让女人的离去也让格里高尔充满幻想。她会回来吗?和她在一起自己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呢?女人像民主一样到来的时候,这个刚刚摆脱了禁锢的人,在自由里学步的他,即使可能被随时到来的欲望所操纵,但仍然想冒这个险去接触这个女人。女人可能再也不回来了,但我们能够看到善良的格里高尔所拥有的,就是男人对于情爱的勇气。最后的短篇有一段:“失去了一个女人,就好像失去了所有的女人......可这些东西都已消失了,不知去向。现在所剩下的只有半块橡皮,还有从远处传来的水手们的哀歌。”看着感觉毫无头绪,但不知道为什么,让我想起同名海明威小说里的另一个短篇《第十个印第安人》的结尾:“早上,刮起了大风,湖水高涨,漫到湖滩上,他醒了老半天才想起自己的心碎了。”无论故事是什么样的,失去女人的男人们,终究是迷茫,可怜的。

用生命美学向大师致敬

这是没有得过诺贝尔文学奖的村上春树的最新的短篇小说集。收录了村上春树《驾驶我的车》、《昨天》、《独立器官》、《山鲁佐德》、《木野》、《恋爱的萨姆沙》、《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等7篇短篇小说。村上春树的文字非常有自己的味道,夹杂着对生命、爱情、命运的淡然与审视,夹杂着对男女关系、亲情、友情的态度。在村上春树的故事中,没有什么天长地久,也没有苦苦追求,有的只是来得清淡走得清淡的人与情。就算是痛苦,也是隐忍的。正如这本书收录的七个故事。每个故事里都有爱情上的背叛与原谅,也有生命的哀伤与平和。与其说村上春树在讲故事。不如说他一直在用文字描绘自己的生命美学。这本小说同时也是村上春树向大师海明威致敬之作——《沒有女人的男人们》是海明威发表于1927年的短篇小说集。也许会有人奇怪,为什么村上春树还没有得到诺贝尔文学奖?我想应该有以下几个原因:1.村上春树的小说也好、散文也好,都太清淡了,不够浓烈,也不够具有大时代的背景,这似乎与诺奖对作品的要求有一定距离;2.村上春树喜欢神秘,很少抛头露面,哪怕是签售,也是能不出面就不出面,如果他得了诺奖,却不去领奖该怎么办;3.村上春树不是科班出身,经历也有点复杂,开过酒馆、穷困潦倒到捡到钱都要用来还债,而且他没有孩子,也不想要孩子。总之,村上春树就是这样一个莫名其妙、文字奇妙的人。却让人忍不住去喜欢他。-------------------欢迎关注我们的公共微信book-life

短篇

3.29那个因为相思因为被辜负而想让自己成为集中营里那种趋于零的人,最后也可惜的从体面花心的整容大夫饿死成枯槁,追寻着所谓的人剔除掉社会之中的价值的本身的价值。还有一个在做爱后给人讲七什么的贴在石壁上像海草的动物,山鲁佐德3.31我觉得写的最好的是独立器官和木野啊,独立器官里那个活活饿死的整形医生,因为失去了情人而开始深究自己究竟为何物,描述的也够震撼,彩蛋是那个青年助理暗恋人家医生咯。木野是真正让我明白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的典型,过了这么久绕了一大圈终于释放出来自己的悲伤,张学友我真的受伤了。

消失的女人们

我的QQ网名叫且听风吟,一些人在加了我的Q后,第一句话往往就是:“你喜欢村上春树?”“你为什么喜欢 村上春树?”我并不知道怎么回答这样的问题。网名叫且听风吟,只是因为曾经在申请QQ时听了朴树的一首叫《且听风吟》的歌。至于村上先生,其实谈不上喜欢或不不喜欢。这样说,并不是对他的作品有想法,主要是看他的作品并不多。记得读他的第一部作品是《蛋白质女孩》,当然,已经忘记书中的内容。后来的《IQ84》,以及流传较广的《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然后就是现在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了》。书的封面设计的有点看不懂,显的有些混乱和抽象,这是我对它的第一印象。书中共讲了七个故事。《驾驶我的车》的将男主角家福的故事在他和女司机的对话中一一展开。福是一个死了妻子的演员,他非常爱他的妻子,即便知道他的妻子曾经和四个不同的男人发生过关系,在妻子生前,他也从未质问过妻子,但在家福的心中,这些事一直不能释怀。“一个人是否能够完全理解另一个人?”故事里一直在表达的核心问题,所有村上先生安排给家福的角色是演员,可以脱离生活本身进入另一个世界的状态。但最终“如果真要窥看他人,那么只能深深地、直直地逼视自己”,书里这样写到。《昨天》中,故事中的“我”在酒吧打工时和木樽认识。木樽是一个东京人,却说一口的关西话,他两次考试落榜,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漂亮女朋友。由于木樽一直的有些落魄,他想让“我”和他的女朋友交往,一来觉得“我”是一个不错的人,二来是想以后也能随时知道女朋友的情况。木樽的“如意算盘”当然没有成功,故事中的三个人都各奔东西。十六年后,“我”意外遇到当年木樽的女朋友,一起回忆年少时的往事。“回想我二十岁的时候,浮现 在我脑海里的都是孤独和寂寞。我既没有可以温暖自己身体的内心的恋人,也没有可以推心置腹的好朋友,每天都在无所事事中度过,对于未来也没有任何憧憬。”青春的忧伤扑面而来。中年整形医生渡会是《独立器官》的主角,他是一个生活十分开放的人,同时和十几个女性保持着良好地“性关系”,他从不过分迷恋女人,只喜欢和她们的身体发生关系。有一天,他好像爱了一个有夫之妇,这个女人在和渡会有一段时间的相处后,就和别人的开始了新的生活。在一种被爱恋受骗后,渡会绝食至死。“让自己接近于无”,渡会这样想的。一个女人,每次和羽原偷欢一次,都会讲一个故事,就像是《天方夜谭》的王妃山鲁佐德一样,于是,书中第四个故事就叫《山鲁佐德》。在故事里,这个常常下午3点睡在羽原床上的女人直接叫山鲁佐德了,他们在床事之前并没有太多交流,事后只听山鲁佐德讲故事,全是回忆在少女时期的对一个少年的爱恋。回忆与现实穿插而来,故事中的两个人各取所需,山鲁佐德提供给羽原的是身体的欢愉,而羽愿给山鲁佐德是一次次倾听地陪伴。接下来的三篇故事,《木野》《恋爱中的萨姆沙》和《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我是一起读完的。这三个故事相对于前面四个,稍微短一些,似乎在情感与写法上也没那么复杂。木野、萨姆沙、和最后听说自己前女友自杀的“我”,都在现实中显得孤单又奇怪。他们都有同样的感受:“当你失去一个女人时,就像是失去了所有的女人。对于没有女人的男人来说,世界是广阔而痛切的混合,一如月亮的背面。”作为一个女性读者来读这一群孤单地、敏感地没有女人的男人的故事,多少是有些不知所云的。如村上所说“一个人没法完全理解另一个人。”男人理解不了这些消失的女人为何就消失了,当他失去后,也没有去寻找,这一部分, 我想,是女人也不能理解的。男人与女人的关系,女人与男人的关系,男人与自我的关系,是绵延不绝的说不清倒不明的过程。文学就算有再大的魔力,有些内在的沟壑,依然是跨不过去的。文字能够做到的,就是让我们看清世态万象,再来理解自己。井上厦说,深奥的要浅显地写;浅显的要深刻地写。深刻的要有趣地写,有趣的要严肃地写。我在这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书里竟读到了这样的意味。

初读 没有惊艳 但仍然技压群芳

作为一个从来没有读过村上爷爷的书的人,我也很好奇为什么从来没买过他的书,只是对于日本文学真的没有太大的兴趣,也许是年纪的关系,对于成人世界的男女关系真的没兴趣。也仍然对于自己会买回一本短片小说集觉得略惊讶。不过村上爷爷对于描绘人的内心还是很独到的,没有太多高级词汇,仍然让我脑海中画面浮现。没有男人的女人们可以独立自主,获得依然我行我素。真本书也许真的给了独立女性很大的安慰,没有女人的男人是孤独,可悲的,失去所爱,终身难忘,心灵受创,其实你会发现没了女人的男人们一样需要呵护和保护。偶尔的一片故事,很适合配合一杯茶或者咖啡享受悠闲得下午。

阅读村上春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村上春树出新书了,时隔九年后再出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书名倒是直白的很,不过这不是村上大叔一贯的主题吗?稍稍读过几部村上作品的读者都知道,阅读村上就别指望能读到幸福美满的大团圆故事,他笔下的人物们无时无刻不是孤独着,因为孤独,而去寻找着。例如让村上爆得大名的那本《挪威的森林》,主角渡边喜欢的两个女人一个去世一个消失,再比如作者最近的一部长篇小说《没有色彩的多崎作和他的巡礼之年》里面的多崎作就这样莫名的被儿时的玩伴抛弃了,独自生活。新小说集里村上春树继续紧抓孤独这一主题,只是不再遮掩,抛弃那些七七八八的因素让主题更凸显罢了。似乎村上大叔也在心里暗暗思索,索性这次就彻底写个够吧,写那些没有女人的男人们。1999年村上春树出版了新的长篇小说《斯普特尼克恋人》,在这部小说里村上企图与他惯用的一种被称作“比喻的滥用”的文体告别,而他告别的方式是在小说里用尽这种文体。把那些复杂华丽的比喻都用在这部小说里,来一次彻彻底底的清仓大处理。所以当拿到这本新书《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时,我还在揣测是不是作者想以此告别孤独这一主题,准备写写其他的了。不久前,村上开通了个人网站,并在上面认真回答读者的提问。偶尔还贴上几张个人工作室的照片,回馈读者,满足大家对这位爱跑步爱爵士乐爱猫的作者的窥视欲。大作家稍有风吹草动就成媒体报道热点,恰逢新书的推出难免被扣上炒作的帽子,其实本书去年便已经推出了繁体版,其中《驾驶我的车》这个故事更是写于2013年,大叔哪里还需要自己叫卖图书呢。随便点击几个文化类的微信公众号,关于大叔新书的报道、评论一定少不了,我也就不打算将新书里的故事再复述一篇,转而聊聊我所读到的村上春树。读完这本新的短篇集后稍感失望,感觉它失去了村上早期作品的那股轻盈,不再是淡淡的风吹进读者心里,风里混杂了沙子等杂物,风力倒是大了,可也不是狂风一阵能将读者掀翻在地。我努力把原因归咎到译者身上,新书在翻译上也是大胆的使用了六位译者,企图给读者不同的阅读体验。同一道菜不同的厨师做出来会有不同的口感,同一位作家的作品不同的译者也难免带上个人的风格。虽说各有趣味,但也容易产生一种阻碍感,像在高速公路上加设了很多路障。一位译者翻译得更老派一点,下一位译者可能就译得新潮一点,阅读成了一场艰难得爬行,要不断的去适应。在一则相机广告里,父亲看着女儿年少时的视频泪流满面,观众正好奇这个家是否遇上了什么飞来横祸,镜头突然一转,成年后的女儿正坐在父亲旁边,儿时萌萌的姐姐grace长大后成了芙蓉姐姐。当对村上的新作感到失望时,便找来了他早期的作品重读,旧梦重温。这一梦就是好几个月的村上春树文字之旅。从首部小说《且听风吟》到最新的散文集《大萝卜和难挑的鳄梨》,读了村上的大部分作品。村上春树的作品里有一种可以称作“村上氛围”的东西,它没那么惊艳,但也决不俗气,如一阵微风,扫过山岗、河流、森林、城市、霓虹、人心......这是属于春秋季节和煦的风,想必是没人会拒绝,只要你耐着性子读一读,稍不留神就“滑”进了村上的文字世界。不管是刻画现实,还是建构虚幻,都是自然而真切,虚实的界限被模糊化,显得柔和。这片有山有水的文字森林,可能没有伟大的冒险,但也不会让人失望。作家都是有使命感的,自己赋予,或者读者强加。阅读村上春树,要忽略掉使命、意义等词,去体会那种“唯独风声涌满四周”的感觉。ps:本文首发于原创书评微信公众号“路上书”(aidushu0410)

Drive My Car

在阅读这篇小说的过程中,我留意到故事的真正起源是一个无法启齿的男人(“面对身受剧痛折磨与死抗争的妻,他到底没有办法说出口”)加上一个异常敏感的男人(他当即知道她在别处被别的男人抱过——那种直觉家福原本就不一般……那样的气味就算不情愿也觉察得出)。 事实上,当我叙述这两条,就算没有读过小说的读者也能知道一半的梗概了。另外,“妻子”这个词在文中始终被“妻”这个单字取代,这种区别是微妙的(也可能是林少华翻译的结果,此处不论,仅说我阅读的体验),结果是强调了“妻”作为他者的存在。 “妻”既已经死去,生前都不得相问,那么在这里的他者就是一个“不开口”的他者了,在这种情况下,这个敏感的男人要想获得理解,他选择了模拟——在自己的身上模拟对方的灵魂:他接触了那曾经游走在他妻子身上的男人和他的手。在这里,他客观上已经失去了“对象化”地去理解一个“他者”的机会,于是他用自己尚活着的身体去模拟他者有可能的行为,为了在自己身上试图“弄懂”他者。当然,他与妻的可能的关系中应该还有一种情况,即他可以“操纵”她的心智,不让她爱上或去邂逅其他男人,从家福的愤懑和嫉妒心完全可以推断出他是多么希望妻“从一而终”地与他在一起——然,这个也无可能,这点不仅仅是因为妻子已经逝去,而是就算妻还活着,家福也无能为力,小说中明白地说明“同一情况以同一模式反复四次”。家福不能操纵妻,不仅仅是因为他没有“法术”,还因为他始终同意和遵从妻的意愿(妻在书中唯一一次“开口说话”是在孩子不幸夭折之后,面对“对不起,再不想要孩子了!”,家福的反应是“明白了,就再不要孩子好了,你想怎样就怎样好了”)。 所以,小说呈现了这样的一个独特的格局:一个男人,在面对一个他甚为在意的“他者”的时候,他既无力“操纵”,也无力“让对方开口”,然而却想谋求心中疑惑的解答,这个时候他在自己身上模拟对方。 这让我想起英国人类学家弗雷泽(James George Fraze)1890年出版的《金枝:巫术与宗教研究》,在其中,弗雷泽比较了多种民族的宗教仪式,认为原始部落的一切风俗、仪式和信仰都起源于巫术,而巫术的要点在于交感,即人类试图凭借一些原则(弗雷泽把它归纳为“相似律”和“接触律”)来影响乃至操纵拟人化的自然,在“显然办不到”之后,人类发明了宗教,用来求取未知自然(神)的恩惠,最后,当宗教也在现实中无效的时候,人类才逐渐创立各门科学,以此来揭示自然真正的奥秘。弗雷泽据此提出了一个意义重大的人类思想发展式:巫术-宗教-科学。(站在反思问题的立场来说,如今我们有足够的思想和事实资源来指出弗氏这种把人类历史想象成一种“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观念的问题所在,而且所谓最高阶段的“科学”一旦被绝对化,“科学精神”就会堕落成为“科学主义”……学理干脆就此打住。)本文现在将试图从《驾驶我的车》来对上述理论模式做批判性的反思: 家福无法对妻实施巫术,也无法让妻子开口——科学就是让“沉默的自然开口说话”,那么按照弗雷泽,他就只剩下“宗教”的方式了。而家福的方式是在自己的肉身上进行模拟和感受以期待获得理解和解释,这点与弗雷泽提示的“获得恩惠”不同。我们来考察一下在小说中家福是否做到了这种理解。 非常不幸,家福失败了。因为这种模拟本身就让他矛盾,他作为妻子的丈夫的嫉妒心,和他作为丈夫的妻子的出轨欲合在了一起,于是他接触了那个男人,到此为止似乎还算进行顺利,但紧接着这种矛盾开始展示其威力,家福一度觉得两个人也可算是朋友,却又跟妻子一样突然拒绝那个男人的再联络;家福试着欣赏这个男人,但又毫不留情地指出他的平庸……可以说,家福的努力固然取得了某些“理解的成果”,但更多的则是凸显了一种根本性的矛盾,即他始终是他自己,妻始终是妻。他者的灵魂中始终有个部分是不被理解的。 这个时候,一位中性的、不怎么美、有点冷淡的女司机突然对家福说,妻是故意选择那些不足以让自己动心的男人的。不知道家福接受了没有,但是小说中仅有的答案提示了家福真正的目的:宽饶这个不再开口、又不能被控制的他者——或者说“宽恕”也许还处在一种“强者-弱者”的对话格局中,应该说是“寻求和解”:男女之“别”所呈现的矛盾被小说中的性事所挑明:无论男人如何坚硬,其硬度始终是因为女人的柔软才有意义,否则自然界比男性生殖器硬的事物比比皆是,可又见过哪位诗人认真地去赞美过“硬度”这东西呢?钻石备受瞩目亦不是因为它的硬。只有在面对女人,硬度才受到充分的歌颂,女人的柔软定义和成就了男人的坚硬,但离开了女人的柔软,男人只剩下亢进。而亢进是走投无路的绝望,君不闻,崔健的《花房姑娘》唱道“你说我世上最坚强,我说你世上最善良”,男人的坚强的对应物在这里被换成“女人的善良”,并非毫无意味。 这个世界上最显著也是最永恒的“他者-他者”关系,其实就是“男-女”关系,《Drive My Car》提示说,他们之间需要的不是控制与反对控制,也不是寻求让对方开口进而谋求“客观的、科学式”的理解,而是“宗教”式的对待关系,而这种关系的终极目标,所谓和谐,本质上即和解。 所以,家福未获得真正的理解,却因为一个契机获得了一些安慰,发现到原来“人人都是演员”。本着求真的心去获得理解的行动——就本故事而言,算不得太成功,但关键在于,这种模拟,和解家福之所以能获得安慰,并不是因为女司机偶然地说了什么,而是当他决计在自己身上开始模拟妻,他的心就已经承认了自己的局限,让渡出部分空间,纳入妻的部分,这个时候和解其实就已经成立了。 综上,家福对待妻的态度的不同:反对、控制、嗔怪 - 和解、纳入、怀念 - 观察、听取、批判似乎表明了一条理解何为神话、何为宗教、何为科学的进路,它不仅仅揭示了“爱”的不同含义,而且指涉出如今关于“科学”理解的局限性,因自然永是沉默——科学何尝不是人类在无力控制自然之后的一种与自然的和解呢。(事实上,在一项著名的关于“终极存在者,比如上帝是否存在”的调查中,理工科教授们点赞的比例要远远高于文科教授。)注:微信公众号|头痛医脚|(toutongyijiao2015),全部文字由N某以“拾贰进壹”为名执笔,本人排列编辑推送。不弃理想,体味诗歌与哲思之美好。不做转载,没有着力推广,朋友们有缘多多捧场,不吝赐教。近期推出系列文字,村上春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观后文(每个故事一篇,),欢迎关注!

失去女人的男人们

阴霾的午后,天空飘着细雨,感觉湿冷湿冷的。在小巷深处却有一个小小的酒吧,门半开半掩着,舒缓的乐曲若有若无地传来。这种氛围,很适合捧这本村上的新作,就着半杯红酒,消磨一些光阴。都说没有女人的男人是残缺不全的,那么失去女人的男人,就像身体被活生生地劈成两半。村上再次以舒缓细腻的笔调触及孤独,触及男人,触及存在的本身。书中七个短篇,讲述了六个关于失去的故事。也许,有的失去就像两个恋人一起在海边沙滩上堆了一座城堡,一方走了,带走了城堡下面的那片土地,于是世界轰然倒塌。《驾驶我的车》讲的是妻子去世后,丈夫久久不能释怀,一直想弄清妻子生前出轨的原因。而调查的结果是对方也是个普通的男人,没有任何特别之处。也许世间的事没有那么多为什么,用丈夫雇佣的司机的话说是:“女人是有那种地方的。那就像是一种病,那不是能想出答案的东西。”《昨天》失去的是女友,青梅竹马的男女朋友,一直以来深深相互依恋。但是却始终没有那种感觉和欲望,没有突破最终的防线,而这似乎也成了他们分手的唯一理由。“昨天,是明天的前天;是前天的明天。”于是,到了选择离开的季节,彼此走得无声无息,在这个陌生的世界上,就这么选择了孤独和漂泊。《独立器官》失去的是情人。一个独身主义者的男主,原本沉溺在花丛中,但就是拒绝婚姻。有一天,他突然发现自己平生第一次坠入情网,爱上了一个比他小16岁的已婚女子。那个女子有种特质强烈地吸引着他的心灵,引导他坠入无底的深深的漩涡。“相识犹恨晚,相爱费痴缠,爱恨纠结中,此心难复前。” 男主感觉到两颗心之间“好像被什么东西紧紧联系在一起,她的那颗心一跳动,我的这颗心也随之被拉紧。就像用缆绳拴住的两艘小船一样。即便想砍断缆绳,但到处都觅不到刀具。”后来,那女子离婚再嫁,新郎却是另一个男子。于是,男主开始不吃不喝,放弃了生存的兴趣,把自己无限度地归零。也算是为情而痴,殉情了。《木野》失去的是太太。也是因妻子有外遇而离婚后,男主在一个偏僻之处独自开了一间酒吧,以逃避那种深深的孤独与绝望。然而,“疼痛和愤怒、失望和看破”虽然一时被包裹在这个小小的温暖的酒吧之中,如同“为自己失去了深度和重度的心找到一个窝,将它牢牢栓锁住,而不至于不知飘到何处。”但是,那种来自内心阴冷,幻出了蛇的形体,迫使男主不得不逃离酒吧,踏上漂泊之旅。而那种心灵深处的叩击,竟在一个深夜如影随形地追上了他,不断地敲击着他。同时,“雨一直不间断地下着,冷冷地浸濡着这个世界。”《山鲁佐德》失去的不是恋人也不是情人。类似于《一千零一夜》的架构,男主听莫名的女子在床上讲故事。讲了四次,嘎然而止,不知结局。也许她下次不会再来了,“也许她的前世真的是七鳃鳗——吸附在石头上,藏匿在摇曳的水草里,等待鳟鱼游过。但是,无论等到何时,也没有一条鳟鱼游过。没有胖的,没有瘦的,什么样的都没有。不久太阳落山了,周围陷入深深的黑暗。”《恋爱的沙姆沙》是唯一一篇还没有失去的故事。有卡夫卡《变形记》的影子,甲虫又变回了人形,对人类的驼背女子产生了好感。也许他们会有一场惊心动魄的恋爱,也许他们就此别过,消失在布拉格茫茫的人海之中,今生今世不再相见。那么,从这种意义上来说,认识一个人,就注定了要失去她,无非是时间的长度长短而已。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永恒,爱情也没有那么神圣,不是有了爱什么都可以,而是任何一种外来因素都可以摧毁纯粹的爱,因为这个不完美的成人世界容不下这种爱。或者说我们自身不够完美,被爱所激发的那种对完美的飞蛾扑火般的追求,反过来用怀疑、嫉妒、软弱、动摇摧毁这种真爱。浴火之后,有人重生,有人化为灰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和书名相同,失去的是初恋吧。突然半夜接到电话,说:“她死了。”——14岁时的女友。从此感觉自己的一部分也随之离开了世界,剩下的成了“这个世界上第二孤独的男人”。男人,孤独,女人;这是个永远的不解之谜。也许男人不应该把女人看作对抗孤独的路径,这样就不会伤心,不会绝望。因为我们来自火星,而她们来自金星。另外,想不通的是,为什么找了七个不同的翻译者来翻译七个短篇,林少华不是很好吗?好奇葩。

亚当见到夏娃的那天

村上所有的长篇、短篇我都在高中时期看完了,他是很吸引又让我佩服的一个作家。我最喜欢《1Q84》,虽然不知道为什么差评很多。可老实说,鲁迅在世诋毁的人也很多,当然我无意要拿鲁迅同村上春树比较,只是想要说明看不懂作品就不要自以为比作家高明,不是有理有据的论点而是一味的跟风或是胡说八道,我都觉得你是在暴露自己的无知。同样我看完这部作品去豆瓣纪录书籍的时候顺便看了下评论,排在前面的都说村上老了,作品没了新意,没了灵感之类。是的,因为一个作家再怎么丰富他的认知和知识也是有限的,但这不代表他就没有写下去的意义和资格,只要他还具有影响力,只要他的灵感还未枯竭。就我来说,村上的这部最新的短篇作品仍然带给我新鲜,它不是如某个评论所说的随意拿出来的。村上对待作品是认真的。亚当被造是完全的,因为他是按照上帝的形象样式造的,并且上帝是爱的本体,亚当在爱里也是彻底满足的。然而上帝却说,那人独居不好。于是,上帝以亚当之骨造了夏娃。亚当见到夏娃便说了最动情的诗,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这并非说上帝的爱不完全,不能满足亚当的需求。上帝一定满足了亚当人性和本质上的爱的需求,但上帝仍然为亚当造了夏娃,说明夏娃对于亚当而言是特殊的存在。情窦初开的男生们会在路上突然大声讨论想引起女生注意,周围也不会缺少对于女人的讨论。但女人不是性,尽管男人们将两者都败坏了。夏娃的出现当然不是满足亚当的私欲,因为在伊甸园里亚当还未被罪恶玷污。性是爱情里最深的结合,如今却跟撒尿一样随便。丢失了圣洁的结果必然是彻底败坏。当上帝把夏娃领到亚当面前,亚当爱上了夏娃,夏娃的出现使亚当的爱有了对象。这就是我个人认为上帝要造夏娃的原因,上帝要让亚当去爱,同夏娃一起相互安慰和帮助,在爱里更加成熟和温柔,在艰难面前可以依靠和相伴。所以亚当看见夏娃就看见满足和幸福。而在这本书里,男人们都失去了女人们,陷入深深的困境与孤独里。甚至他们所爱的女人都背叛了他们,于是他们沉浸在伤痛里,痛到无法再忍受,无法再不歇斯底里的大叫。男人失去了女人就等于失去了爱和被爱,自身的存在就不再完整,就有了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缺失。这大概就是村上想要表达的东西。

追求着什么呢——读春上村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之《昨天》

《昨天》是一个青春的故事,故事里面的男主角木村,一个生活在东京却一口关西腔的哥们,莫名其妙地想要让好友与自己的女友约会。最后的发生,有种“知道也无可奈何啊”的无奈,追求着什么呢?木村自己不知道,女友也不知道。----------------------------------------------------------木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京人,却一口纯正的关西腔。“我”是地地道道的关西人,却说着一口标准的东京话。这样的“生活在别处”的情景,真真实实地,都在我们许多人的生活里上演着。自己所生所长的那个地方,总是有着一些哪里说不出、或者说得出的,不适合自己生活的边边角角。于是,某个另外空间里面的语言、生活、人物、故事,分外的吸引我们。这种吸引,不是许多人简单冠以的“逃离”当下,而是对当下生活的某种扩充,扩充着我们内在的感受的空间,扩充着我们现实的有限的体验。“就是玩命的学呀。也就是正儿八经地学习动词、名词、语音语调什么的呗。这和学习英语或者法语之类的外国语言,从根儿上说是一码事。我还专门去了好几趟关西实地学习呢。”这么玩命的木村,遇到了“我”,一个关西人,交上了朋友,就好像某个人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同类。而这份相遇带来的友谊,不仅让木村感觉到许多话题可以分享,甚至产生了更加奇怪的想法:“你要是无聊的话,想不想和我的女朋友认识一下啊?”“”她可是个不错的女孩子噢。长得漂亮不说,性格也温顺,脑子又聪明。这一点我打包票。你跟她在一起肯定没有亏吃。“既然由着她和别的男人交往,那不如介绍给你小子呀。对你这个人,我也知根知底,还可以随时从你嘴里打听到她的情况。”木村与女友是亲梅竹马,感情很好。这种好,在女友那里的感觉是:我发自内心地喜欢木樽,对他怀有深深的自然形成的感情,对其他任何人恐怕都不会有的。每当和他分开后,我的胸口那儿总是会一抽一抽的疼,就像闹虫牙似的。所以,木村这些看似疯了一样的想法,正常的人觉得简直是匪夷所思。但是对于木村这样一个人来说,似乎又是某个很矛盾的想法的合适的解决方案。他一直苦恼着:“我们俩从小就一起玩大的,所以吧,什么脱衣服啦,抚摸身体啦,正儿八经地做这些事情,我总觉得特别不好意思。换做别的女孩子,我倒不会有这种感觉。。。”“尽管有时也会兴奋,但再往前一步的话,实在没有那样的气氛。”“气氛”的这样的词,都被拿来用作描述,“我”觉得很奇怪:“什么气氛不气氛,这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不是需要男人努力去达成的吗?”“我”说到,人们称之为性欲。性欲这么平常的事情,在一个二十岁的男孩那里,成了一件对自己心爱的女友很难做到的事情。说奇怪,却也不是那么奇怪。青春萌动时的性欲,不仅仅是好奇,对男性而言,或许更是带着一些攻击和侵入的感觉,它还不是一件“亲密”的事。正因如此,不能接受自己对女友作出这样的事情的木村,想出了这样的想法。除此以外,因为“女友考上大学,而自己成为浪人”这样的现状,木村还有其它的想法:“另一个我,反倒因此稍微松了口气。我在想,如果我们俩没有一点磕绊、心想事成地作为一对相爱的情侣,顺顺溜溜地享受我们无忧无虑的人生的话,将来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与其那样,还不如趁现在早点分手,各走各的路呢。要是走着走着发觉还是需要对方的话,再复合也未尝不可呀。也就是说,我觉得也不是没有这样的可能性。”也许是因为年轻,所以木村不觉得,他会因此就失去对方,也不觉得生活绝对不会让人们过着顺顺溜溜、无忧无虑的生活。基于有限的体验预知未来的贫瘠,是我们的天真。然而我们只有体验到失去,才能体会到——拥有不是一件永恒必然的事情。追求着某种不一样的生活,也许只是在绕弯路而已。但是这个弯路,却不得不绕。这是一个无法从头脑层面认知而改变的事情。或许,这也正是我们想要的。我们想要失去,我们想要改变,我们想要探索已知以外的部分,跟随着某种自己都觉得不可理喻的冲动。就像在女友那里,也发生着同样的无法对他言语的欲望:“可是与此同时,怎么说好呢,我内心也有着强烈的欲求,想要发现其他不一样的东西,想要接触更多的事物。也许可以说是好奇心,或者探求心,或者可能性吧。这也同样是很自然的感觉,是想要压抑也压抑不了的。”于是,事情就这样不可控制的发生了,虽然木村曾经想用让他内心认定的“我”来替代他,与女友交往,女友最终却在与“我”见面一周后与追求自己的男人发生了关系,“第一次体验男女之事”,并一发不可收拾。尽管女友没有告知木村,直觉的木村却因此而远走他乡,真正成了一个“他乡人”。发觉自己走了弯路的女友,成了单身,木村,也单身。两人似乎都很难走进婚姻殿堂。二十岁,对一个女生来说,或许已经是清晰自己想要什么,比如性,比如爱,对于男生来说,看起来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样貌。“木樽可能是在认真追求着什么吧。”“他采用与一般人不一样的自己独有的方式,在他自己的时间之中,非常纯粹而执着地追求着。只不过自己在追求着什么,他自己也不是很清楚。所以做不到八面玲珑地去处理生活中遇到的各种事情。倘若连自己都不清楚自己在追求着什么的话,追求便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作业。”这种追求,甚至包括对女友吧。对这一种关系,走向一个以为自己一眼就看得到的幸福,那似乎是一件无法承受的事情。然而真的发生的时候,并不是那么容易承受。一声不吭地,木村就此从“我”及女友的生活里面消失了。而不是那个,“再复合也未尝不可呀”。到底在追求着什么呢?当本身对于生活有着要去挣脱而探险的欲望在的时候,是否也一并把这份稳定和亲近,当做了要一并挣脱的桎梏吧!这样想的时候,其实也只是把对方当做自己的一部分在思考着,而不是或许也会挣脱自己,去体验其未知的独立的人。人生,注定是不能预演的,不能安排的,只有现场版。无法预知、无法阻止、无法回头。只有向前。不存在“再复合”这回事,只有新的相遇,无法预设的相遇。-----------------------------------------------------||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用文字流淌心的交流。公众号文字和图片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如果你想心理咨询,请邮件至kaye-psy@qq.com(标明:咨询)。个人履历,可在公众号内查看。qrcode_for_gh_e1a3c0791fa6_258.jpg

做自己就好

前两年因为村上没有拿到诺贝尔文学奖的时候,我还有点不平。这两年渐渐不再关注此类信息,虽然还是有人拿这个老梗讲的不亦乐乎。但他本人应该是不在乎这种东西的吧,以性格、见识而言。因此旁人过度遐想也是枉然。这几年有很多评论,关于村上没有突破,一直如此等等。如果是马尔克斯的话,想必即使一直类似、水平不变的话,大家也会继续跪舔吧。对于天才,高到一定程度就只容人仰望,无法任意点评了吧。村上不能算是作家中的天才吧,只能是有个人特色,并且为了自己的职业一直磨炼,维持了较为平稳的写作水平。坚持其实是很不容易的事情,比如他的作家路,还有跑步的良好习惯。上高中时刚好他的《挪威的森林》在中国热卖,盗版都出的风生水起,想来不少少年少女是当小黄书来看的吧,可惜我看了没什么感触,也许是经历与年龄使然吧。最喜欢是大学是看了《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至今仍是我最喜欢的一部。后来也陆续看过一些长篇,后期一点喜欢《1Q84》,但更喜欢俏皮些的短篇。一直就这样断断续续看下来,从十几岁到三打头的年纪。不能说一成不变,但村上似乎就是村上啊。没有办法 达成某些评论要求的蜕变或者改变风格。可是要觉得这样的村上很好,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写想要写的书,跑想要跑的路,就这样才 好。

短篇小說也給個短雜感

身為一個偽文青,怎可不拿本村上春樹的書來裝逼,於是我看了「失去女人的男人們」,村上桑維持一貫的風格依然在文中充斥著黑膠唱片、美酒、與深沉的孤獨,但不曉得是他文風變了還是賴明珠收斂了,孤獨感變得更隱晦了。全書有七個短篇故事,〈Drive My Car〉〈Yesterday〉〈獨立器官〉〈雪哈拉莎德〉〈木野〉〈戀愛的薩姆沙〉〈沒有女人的男人們〉,〈木野〉〈戀愛的薩姆沙〉屬於超現實的寫作,若干年前的我看不懂,現在的我還是不愛這種敘述,要描述情感就正面來啊,用再煽情的文字都好,就是不要寫那種繞來繞去要想像老半天才能體會的東西,老子看書就是要爽,不是來看你耍弄技巧的;不過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村上春樹心裡大概也會想令伯從年輕就愛這樣寫,令伯都六十幾歲了還想要我改嗎,我想寫什麼就寫什麼,不爽是你家的事。一向都不愛短篇小說,因為總給人種故事還沒講完的感覺,就如同看韓劇結局看到男女主角相視而笑就會整個懶趴都是火一樣。但我真的很愛東尼瀧谷,是我看過最棒的短篇,不是之一而是惟一。<Drive My Car>我們都想要知道另一半的全部,但透過另一半的第三者就能知道嗎?這其實是種變態的偏執,人生如戲的家福對另一半開放自己了嗎?被阻絕於門外的感覺或許就是他老婆想從外界尋求慰藉的原因吧〈Yesterday〉木樽其實是很典型的村上春樹主角,有奇怪的個性,難以融入社會,幹我超愛這篇的。〈獨立器官〉該怎麼說呢,愛情與失戀這種事情或許應該要年輕時就體驗,老來俏這種事似乎衝擊太大了而難以讓人接受,〈雪哈拉莎德〉羽原其實蠻悲涼的,只能默默的等待雪哈拉莎德,情緒的起伏完全掌握在她手上,只能給他個慘字。〈木野〉木野無法接受妻子外遇的事實,壓抑了情緒並選擇了逃避,這有錯嗎?村上太殘忍了,居然給他這樣的審判與結局。〈戀愛的薩姆沙〉該怎麼說呢?其實對於駝背女可以很方便的從後面進去這件事,我都感到心動了〈沒有女人的男人們〉算是個總結,不過失去一個女人怎麼會等於失去所有的女人,媽的最好你失戀後就永遠都不曾再硬起來。

无题。

可能更喜欢的还是村上的长篇,记忆中每每读长篇的过程都是不断在期望与心碎交替进行的。这本短篇集,也许是因为多个译者译的,风格会相差很多,阅读感受比较一般。而故事本身也并没有很动人,回味欠佳。细想故事标题,着实好奇在我们周围是否也在演绎一个个失去女人的男人们的故事。比较中意的是《木野》一文,本身故事有悬念,也欣赏文中的主人公形象。此外便是《山鲁佐德》,当然关注的点并不是失去“山鲁佐德"的男主人公,而是她编造的这个故事,几乎病态的一种喜欢,但却不失真实。之所以给三星,固然还是更钟爱长篇。

失去肋骨的男人们

上帝用尘土造了亚当,当他看到这个寂寞的男人无所事事的行走于云海之间,心生恻隐,在亚当睡觉的时候,从他身上拆下一根肋骨,从此,有了夏娃。《圣经》告诉世人:女人是男人的一根肋骨。这个多少带有歧视意味的神话,却有一天成为对男人最大的惩罚。当那根肋骨彻底脱化为具有独立人格的人,当她不再依附于他的身体与灵魂,选择了自己的道路与生活,甚至选择离开,对男人来说,这个他曾颐指气使的纷繁世界便成了“广阔而痛切的混合”,天地失色,万籁俱寂,世间变成“月亮的背面一样,无声无息”。村上春树的这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便是用各不相同的七个故事,讲述了没有了女人之后,被抛弃的男人们所面临的精神处境。早在以前的长篇小说中(比如《奇鸟形状录》),村上就试图描绘夫妻关系的陌生化,妻子不知不觉间身体出轨,又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的离家出走,再也不归。直到《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本新作,出轨、背叛、死亡,更是成为了男女关系的一种恒定主题,在屡见不鲜的情变中,村上试图描写男人与女人之间存在的某种无法消解的隔膜,失去了女人之后的男人在茫茫黑夜中面临无尽的空虚与苦痛。《驾驶我的车》中,直到妻子去世,对妻从未间断的背叛心知肚明的丈夫家福,终未得知妻为何选择出轨。可是,他终究是爱她的,他们不仅有和谐的鱼水之欢,更有精神世界的契合,然而妻的背叛不仅成为对他永久的伤害,更是一个无从得解的谜团。家福开始与妻生前的情人高槻来往,他在高槻对妻的回忆和描述中探知妻另一面的生活细节,在与高槻的临别握手中,试图重新唤起妻子的体温。尽管他该恨这个男人,可当深爱的人化为一缕飞烟,这曾经的情敌,竟成了他与妻子唯一的联系。总说男人的爱来自下半身,这恐怕对男人过于不公,当他失去深爱的女人,道德标准与意气之争早已如云烟过眼,他宁可在那双曾触摸过妻身体的男人手上,最后一次感受逝者的温柔。读这篇小说时,我总会怀疑村上是否在致敬福楼拜。当爱玛去世后,包法利邂逅了她生前的情人罗多尔夫,他定定的望着这张夫人生前爱过的脸,她的目光曾充满柔情的望着眼前的这个男人。包法利宽恕了他,《驾驶我的车》的丈夫家福与包法利做出了相同的抉择,爱人已去,一切无可挽回,憎恨没有意义,失去爱人的苦楚,唯有独力承当,甚至包括死者遗留下的年深日久的伤害,以及那存于残生的长长的阴影。《昨天》中的木樽与栗谷惠理佳是青梅竹马的恋人,而男孩子迟来的生理欲望却使二人的感情产生了断层,木樽面对心爱的惠理佳无法产生性唤起,惠理佳终于在与他交往的同时,出于好奇而与一位学长交往并发生了关系。惠理佳曾梦到的冰月亮象征着心中美好的爱情世界,木樽给她的爱就像那轮纯洁无暇的月,冰肌玉骨,却悬于遥不可及的天空,只能成为触不可及的镜花水月。《木野》中,丈夫木野出差回家,妻子与上司偷情被他撞了个正着;与小说集同名的短篇《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我”也在瞬间失神时便丢了所爱的女人M。无论是“我”,还是M的丈夫,面对着那些可能随时随地出现、如海上水手般飘忽不定的情敌们,充满了嫉妒与不安,风声鹤唳却无从招架。如果说这两个故事里,女人的主动离去多少还让男人被背弃的爱情具有了悲情的意味,那么在《独立器官》中,一直走在爱情与理智的平衡木上的渡会,却一朝失手,万劫不复。也许对于不婚主义的男性来说,维持一段彼此有情感的身体关系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渡会对爱情理智到带有冷酷意味的姿态,在他的彬彬有礼之下便显得合情合理。任何渴望被爱的女性,恐怕都无法抵挡一个男人无微不至的温柔。渡会就这样在马不停蹄又无疾而终的爱情中行走得游刃有余。直到有一天,他动情了。渡会陷入了对一个女人疯狂的痴迷,这段关系让他重新审视曾经的爱情观,仿佛命中注定的生死劫,他最终在劫难逃。然而劫数往往不会来得轻巧自在,这个背叛丈夫出来与渡会约会的女人,却仅仅将渡会当做踏脚石,在耗费了他大量财富后,与另一个男人私奔了。在爱情中泥足深陷的男人从来不知理智为何物,造物把男人的敏感与细腻藏一往情深中,不可挽回的爱情对他们来说从来就不是小病小难,往往最终成为灭顶之灾。被欺骗背叛的渡会最终被势如破竹的疾病所击垮,死亡将耻辱与悲伤一同裹挟而去。《山鲁佐德》和《恋爱的萨姆沙》将悲伤的情感抽离出来,以女性为主角来讲述故事,这让整本书没有显得过于悲痛。《山鲁佐德》中的女人在年轻时迷上了私闯空宅,而那住宅正是她所暗恋的男生的家。她沉迷于这个男孩子所用的铅笔、所穿的衣物甚至上面的汗味,青春期女孩的性萌动让房间里午后的岁月显得格外安详,直到有一天她发现了他私藏情色图片的秘密,对他的迷恋之情瞬间豁然开朗,她懵懵懂懂的获得了免疫力,从此再不会因爱恋一个男性而过于失去自我。《恋爱的萨姆沙》是整本小说中的一个异类,读过卡夫卡《变形记》的读者能够看出这是一次反写。当甲虫萨姆沙在某个早晨突然变为人的时候,一个登门修锁的女孩就让他遭遇了人世的爱情。尽管很难说这个身体严重畸形的女孩子具有普通女性的性魅力,但初遇女孩的萨姆沙,还是产生了性冲动。这冲动不会显得龌龊下流,它更让人想到孩童的眼睛,没有歧视,没有轻蔑,这冲动如此纯洁,弃绝了一切肮脏与世俗。就像麦卡勒斯的《伤心咖啡馆之歌》,爱情不需要理由,因为爱,所以爱。这篇小说大概是这本书唯一明快的亮色了。小说集题名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其实这“没有”二字,换为“失去”更为恰当。书中的人物性格一如既往的被淡化,村上总是试图在看似离奇的情节中寻找一种符号化的普适性,而本书中的男性,就像荒芜的花圃中失恋的人,独自掩面长叹。也许男人太习惯了对女性与爱情轻而易举的拥有,当女人突然有一天对身体与自由宣布主权时,男人们开始变得不知所措,陷入孤立的处境,承受无妄之灾般的孤独。群居属性的男人从不习惯孤独,尤其当心爱的女人主动离弃,他们整个生命都将残破不堪,茫茫然不知所往。梅里美笔下的嘉尔曼因为追求爱情与自由而被唐何塞杀死,其实这何尝不是因为当女人脱离了男人的掌控后,男人恼羞成怒的慌张。当弱不禁风的肋骨们突然有一天行走安稳,处事妥当,世上所有的男人也终将成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也许,男人其实比女人更需要爱情,也比女人更惧怕孤独。

新瓶老酒,有喜有忧

看书不应该因为作者的名气而跪拜,我支持站着阅读,用批判的眼光阅读。就像一家老字号餐厅,就算它评分再高,你有权利说它不好吃,酸甜平衡没有掌握好,煎鱼煎过火了,水准下降了;你同时也有权利说它虽然很好吃,但是就是不合你的口味。看村上的书可以像看一棵树,它因为种种原因长成了那样的样子,但并不是非长成那样不可。然后你可以看它,可以抚摸它,可以坐在树下乘凉,也可以说:它好丑,我不喜欢。《恋爱中的萨姆沙》和《驾驶我的车》我认为一团糟。萨姆沙一文场景描写太生硬,作者努力想象出来了一个环境并且努力描述它,然而那些社会环境对小说本身的主旨表达毫无必要性,我只能说是村上老人家写着玩,就像一个心血来潮做回锅肉放点番茄肉酱意粉调味料,虽然能吃,但没个谱。《驾驶我的车》稍微好一点,但是依然是生硬,为写而写的文章,为造而造的人物。相比之下《昨天》顺畅得多,当然这也是他最擅长的东西嘛,三观开放又略带忧伤的年轻少男少女,咖啡馆意大利餐厅唱片店伍迪艾伦的电影与中年人的红酒会,挪威的森林之情景再现。冰月亮与年轮的比喻写入心坎,果然年轻人在经济发展和物质丰富的浪潮中怀疑自己每天生活的意义是一个普遍现象,我相信国内计划生育政策下同时面临市场经济飞速发展的年轻一代也面临这样的困惑。而村上把这种困惑诗意地描绘出来了。《独立器官》和《木野》我看得很喜欢,当然是夹带私心,因为我在生活中迷幻般地遇到了一个像《独立器官》的男主人公那样的男人,他是如此奇特以至于让我质疑他的动机与存在的可能,然而村上又详细描绘了一个这样的人,这削减了我的恐慌与孤独。《木野》中带有一种对宿命的服从,想要沉醉自己喜欢的事物而隐世生活的男主人公,却依然要面对种种从天而降的厄运,而从天而降的幸运也曾笼罩着他,你只能看见表象,并且服从你得到的运气,却无法看透世界运行的规则去冲破它,这种无力感,仿佛在说日本几十年来工商业的成功是时代的侥幸而非经营,而当好运来临时你欣然接受,当灾难来临时你只能毫无怨言地服从,因为你只是棋子而已。在这好运与厄运交替的服从中,你寻找一丝丝慰藉与珍藏,角落里的熟睡的野猫或能聊几句爵士乐或对自己敞开内心苦楚的陌生女郎,因为你从来不是运筹帷幄者,你只是灾难中的幸存者。《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或说是失去女人的男人们,点题之篇收尾如同晚餐的最后一道甜品,算是盖过了萨姆莎带给我的不愉快。该说的都说清楚了。知道的都知道了,不知道的也无从知晓了。至于拿它来剖析什么女权主义男女地位之类的,我认为是过度解读。看东西要结合语境,就像你去参加一个高桌晚宴完了在场上宣扬穿高跟鞋的女人都是性虐待的受害者,那我只能说你是来搅局的。最后说说林少华的译后记,“中文日文相互咬合并开始像齿轮一样转动的惬意声响,更能让我真切地觉出两种语言在自己笔下转换生成的实实在在的快感,一如一个老木匠拿起久违的斧头凿子对准散发原木芳香的木板”,这话简直是是村上上身啊。。。感觉看多了林翻译的村上的读者看到他这么写应该是会心一笑吧。还要吐槽,全书一贯的夹带私货,什么威士忌啦红酒啦爵士乐啦酒吧啦猫啦。。。首发于:村上春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本书怎么样?http://zhihu.com/question/29054593/answer/142587351

心上缺失的那一部分

花了不到三个小时读完了这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一次非常畅快又不轻松的一次阅读体验。读这本书实在是在计划之外的,不过是昨天买书时看到它的宣传,是村上春树的最新小说集,为了凑钱数,今天下课临时回寝室翻了个开头,就没能停下来。在这之前我从没有看过村上的书,买过一本《挪威的森林》,却一直都没有看下去。在离下课还剩十分钟的时候看完整本,开始写些感想。最大的感受是修辞和比喻用得实在太好。比如形容第一印象的破灭是“这美妙的第一印象就如同被生龙活虎的拉布拉多巡回犬踏平的沙城一般,瞬间崩塌。”;想要接触更多事物的好奇心是“就像花盆里已经容纳不下的蓬勃生长的植物一样”;女人到了三、四十岁决议结婚是“如同到了年底,挂历就畅销一样”……让人击掌称赞的比喻比比皆是。从第一个故事到最后一个故事,风格是越来越虚无缥缈。《山鲁佐德》看到结尾,我惊讶这就没了啊,山鲁佐德在护理二年级发生了什么故事,男主人公为什么会被关在“房子”里无法和外界接触?结束得实在太出乎意料,留下太多疑问。接下来的《木野》,就像玄幻小说加推理小说的合体,无声无息而来、无声无息离开的灰猫,神秘的神田,突然出现大的三条蛇,最后的敲门声,全都没有答案。《恋爱的萨姆沙》好像《变形记》的风格,“睁眼醒来,他发现自己在床上变成了格里高尔·萨姆沙。”,刚刚成为人,爱上一个佝偻的少女,世界还等待着他的学习。所有的男主人公都是孤独的,都有着或多或少的心理残缺,自己的女人不明原因地消失。主人公几乎都在任凭对方的消失,放弃了寻找,但似乎又在这个过程找到了一部分的自我。《昨天》里木樽和青梅竹马的栗谷惠理佳最终没有在一起,但木樽认识到对自己来说考大学是无用的,在世界各地做寿司。《木野》里承认“没错,我受伤害了,而且伤得很深。”开个脑洞,我倒是觉得这本书可以和最近流行的女权主义运动联系在一起,毕竟所有的主人公对自己的女人的离去难以释怀,《独立器官》里的渡会医生甚至是“使自己接近零般”地去爱,最后因为得了相思病而饿死。变成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到底有多悲伤,心有多痛,这只有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才能理解。失去了温柔的西风。”失去了女人的男人们缺失了爱,无法除去孤独的污渍,从此再无走出孤绝的可能。作者在几篇故事里不断追问,自己为何物?“如果失去目前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如果不附加任何说明,就将一个赤裸的我放逐到这个世界上的话,这里的我,究竟为何物?”(《独立器官》)“究竟什么才是幸福?”(《木野》)没有答案。失去女人的男人们,失去了不仅仅是自己的女人,更是自己身上最重要的一部分。作为自己命运的主宰者,身在其中,可能反而局限了必要的视野,对于重要而艰难的事实视而不见。旁观者再清楚也没用,必须本人亲自去寻找丢失的那一部分,即使再艰难。“作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中的一个,我衷心地祈祷。”衷心地祈祷。

要么游戏,要么归零——读《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之独立器官

村上春树这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真正的含义,是“失去女人的男人们”。各种失去,妻子、恋人、情人、某个时空里面的特殊的女人。。。失去了自己的女人的男人,世界对他而言就“广阔而痛切的混合,与月亮的背面一样,无声无息”。于是,有人因此而关上与世界的大门,如“驾驶我的车”的家福;有人因此而把自己放逐到另一种生活,如“昨天”里面的木樽。而做到极致的,便是“独立器官”里面的“渡会”,他因此而将自己的生命降至最低,直至消亡。经营着一家美容诊所的优秀中年男渡会,曾是这样一种人:"有一种人缺乏内在性的曲折和烦忧,却因而得以走过令人惊叹的富有技巧性的人生。""那样的人为了让率直的自己,能与周遭扭曲的世界互相妥协生存下去,或多或少会被要求做出各自的调整。但大体而言,运用了多少繁杂的技巧来打发每一天,其本人对此并无觉察。他们在头脑中坚信,自己无论何处何时都是以自然的方式,坦率而非精于算计地生活着。"基于自己的人生信条,渡会过着让人羡慕不已的单身生活。爱好清洁,雇人定时清扫。收入颇丰,生活悠游,会做美食照顾自己。注意身材,定期健身。最令人佩服的,是能够同时与多个女性交往,并且从来不陷入感情的漩涡,而仅仅是作为纯粹的欢愉。分手或者对方要走入婚姻而告别时,还能送上贵重的礼物,保持“适度忧伤的微笑”。之所以可以过着这样纯粹享乐的生活,是因为在渡会看来,女性是这样的:"为了编织谎言,所有的女性都天生装置着类似特别的独立器官的东西。怎样的谎言,在哪里,用什么方式编织,因人而异稍有不同。但是所有的女性在某个时刻必定编织环氧,而且是在重要的方式上说谎。当然,不重要的事也说谎。但这里说的是她们在最重要的事情上,毫不犹豫地编织谎言。而且那个时候几乎所有的女性都是面不改色,声不变音。之所以这样,是因为那个时候的她并不是她,而是她身上装置的独立器官随意驱动了起来。正因为如此,因编织谎言而使她们美好的良心遭受苦恼啦,她们安乐的睡眠遭受破坏啦等这类事大体不会发生。"秉持着这样的看法,渡会自己不知不觉中也成了某种独立器官:他可以没有任何的压力地同时处理与不同女性的关系,选择那些已婚之妇,或者已经有“真命天子”的女人,做一个出色的“第二恋人”。彼此不干涉过多的生活而仅仅是愉快的交往,一旦有不良征兆,便手法干净地悄然退身,不伤害对方,但也不给自己带来麻烦。但是,一旦成为一个“独立器官”,便存在着另一个风险,这个风险就是维持着这个“独立器官”的生命活力的源头,在哪里呢?性也好,交谈的快乐也好,这个器官要良好运转,仅仅是那一团纯粹的愉悦,不足以维持。所以,过了三十年这样的生活,渡会还是被一个“特别的存在”而吸引,这个“所拥有的全部资质都朝向一个中心,并紧紧相连”的特别的存在,如同强力的吸石,吸引着渡会。甚至于,因为对方与他一样,只想要纯粹的愉悦而不想要一个深度的关系,渡会觉得痛苦,并对自己产生了怀疑,对自己是谁,开始思考。“我们一直轻松愉悦地享受床笫之欢。活泼的交谈,二人独享的温馨秘密,长时间精致的做爱。我想我们拥有了一段美好的时光。她笑颜常驻,笑得非常快乐。可是一直持续着这种关系,渐渐越发深爱到不能自拔退回原初。我最近常常在思考。所谓我,究竟为何物呢?”“如果去掉作为美容整形外科医生的能力和经历,如果失去目前舒适的生活环境,而且如果不附加任何说明,就将一个赤裸的我放逐到这个世界上的话,这里的我,究竟为何物?”一本关于集中营的读物,让渡会思考得更彻底。“如果我也因某种理由——虽然不知道是怎样的额理由——有一天突然被拽出现在的生活,并被剥夺所有的特权,落魄到只是一个号码的存在,那么我究竟为何物?”“我总觉得至今为止所打发掉的人生,完全是无意味的、徒劳的。”渡会与那女人,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连接呢?“现在我感觉到,她的那颗心和我的这颗心,好像被什么东西紧紧地拴在一起了。她的那颗心一跳动,我的这颗心也随之被拉紧。就像用缆绳拴住的两艘小船一样。即便想要砍断缆绳,但到处都找不到能砍断缆绳的刀具。这是从未体验过的感情,它令我不安。”是啊!所谓的爱恋,原本就是那样的感觉。作者借“我”的口表达,变得不能自己掌控自己的理智,感觉到像被非理性的力量所翻弄。然而一直以“独立器官”生活着的渡会,完全不能承受这痛切之恋,他感觉到的是自己内心升起怒气一样的东西。这怒气,渡会不能明白是什么。其实,这怒气,仿佛是一种对自己不能继续“独立”存在、失去对自己的掌控的暴怒。"不过,或许失控的一天迟早会到来。为此或许真的会伤害某个人。我也害怕。如是那样的话,我还不如选择伤害自己。"这一天,还是到来了。当爱着的女人因为第三个男人(既不是号称不能离开的丈夫、也不是一直以“独立器官”彼此满足的渡会)而抛夫弃子、并卷走了渡会一大笔钱的时候,渡会的整个世界,都崩坏了。这第三个男人的出现,然后自己的身体(价值)被利用这个事实,好像对先生来说是相当致命的打击。被渡会认为是“独立器官”的女人,真的是把渡会也当做“独立器官”在利用。渡会逐渐不再经营诊所,不再乐于生活,不再与异性周旋,只是日益沉入自己的世界。不曾爱过的渡会,无法从中恢复,更无法找到维持自己这个“独立器官”生命的部分。正是因为,从来没有过那个“所拥有的全部资质都朝向一个中心,并紧紧相连”的特别的存在,才会被那样的一个存在所吸引。而当这个吸引他的存在是一个欺骗的时候,渡会这里,便也逐渐消弭于无。就像所有得“相思病”的人一样,若爱不可得,生不如死。渡会也选择逐渐让自己死去。“那时候渡会先生已经决心放弃继续活下去的意志,并将自己无限度地归零。周围的人即便做点什么,即便再注射多少营养液,也都不能阻挡这个趋势。”“死去的时候,先生的体重降到了三十公斤。。。像惨不忍睹的骨头架般。那使我回想起以前在纪录片里看到过的,从纳粹集中营刚被救出的犹太人囚犯瘦骨嶙峋的身姿。”临终时,渡会得到了自己为何的答案:人,如果真的没有那样一个所有的部分朝向一个部分并紧紧相连的存在,大概就是那一副躯壳。这副躯壳,能做的,要么游戏,要么归零。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都过着什么样的生活

这是我读的村上春树的第一本书听说名气很大的那人是《挪威的森林》,我没看过,也还不知道内容是写什么。但是这本随笔散文集,我只能说是还好吧。并没有让我觉得多么耳目一新。里面的7个故事都和书名呼应,讲的是一个个关于失去了女人的男人所过的和所要面临的生活。木野那一篇实在读不明白结局意味着什么。其他几篇倒还看的明白,不过也没有全部看完就是。总之就是觉得这本书还好而已。

极致的孤独

最后篇和书名同名,是我最喜欢的一篇,和译法无关,只是就内容而言。从开始到结束,在我脑中不断出现那句话“每经历一个恋人就像经历了一个朝代,不论朝代如何更替,每个朝代总会留下曾经存在过的痕迹”。主人公意外地接到了14岁时恋人的死讯,这个曾经让他刻骨铭心后又被遗忘的恋人,在接到死讯后,往事一一浮现,原来,他以为他已经忘了的恋人,在他的内心始终存在着,在他失去她后,她一直用某种方式存在他的生活里,比如每次听到《夏日之恋》就会性兴奋等等。哀悼的不仅仅是自杀的恋人,还有他的青春,他曾经第一个真正爱上的女孩,在他情窦初开的时候那种美好的今后再也不会有的爱的感觉。初恋之于我们,并不只是那是第一次,那也是最后一次,我们今后的人生里再也不会经历过如同初恋般那么彻底,那么纯净,那么美好的感情了! 至此这本书已经看了2/3了,村上这部短篇小说集似乎在证明他几次无法问鼎诺贝尔的遗憾,以此来证明他的实力,村上最崇敬的短篇小说家是雷蒙德·卡佛,这位身后才赢得无数赞誉的知名短篇小说家曾使村上获益良多,所以村上早期的短篇能略见模仿的痕迹,可是这本短篇体现的完完全全是村上本人。《木野》其实是男主人公在无意间撞见妻子和好友在家中做爱后受到伤害后整个自我治愈和救赎的过程。虽然一开始他始终拒绝承认自己受到了伤害,哪怕妻子当面道歉时也没觉得自己受到了伤害,在文章的最后主人公流下的眼泪,承认了“是的,我受到了伤害而且伤的很深”说明他最后走出了心瘴。同时也原谅前妻“她面对面向我道了歉,我也接受了她的道歉,我不光要学会忘记,还必须学会宽恕”村上很多小说中都有着很荒诞的情节,通过这些荒诞的情节来阐述他的理念。像奇鸟和国境,卡夫卡里都有荒诞的情节,还有表示某种象征意义的动物。无疑这篇里出现的蛇和猫就是一种隐喻,村上饱受西方文化的浸染,他当然对西方神话和圣经熟悉的很,蛇在圣经中引诱了亚当夏娃犯罪,在书中代表着主人公,正如主人公的阿姨说蛇的本性具有的两面性,而主人公在一边逃离危险的同时又渴望看见他所面对的危险,和“蛇”一样具有两面性。而猫代表的就是他所受的伤害,最后是消失了,暗示了故事的结尾。那个神秘的神田我觉得代表了一个类似“上帝”的角色,书中多次反复说明“神田”的正确读法就是一个很明确暗示。主人公喜欢呆在一个“逼仄”的房间代表着他的内心。看村上的书很累,尤其是小说,可是所有答案都隐藏在字里行间,如果你能了解村上,知道他喜欢的“小确幸”,了解他所有小说和杂文,散文中始终存在的那个“逃不掉的孤独”(这本书用他的话来说是“孤绝”,又进了一步)我想你肯定会喜欢他的小说也能看得懂他的小说。

不如《光棍儿》……

有趣的是,读这本书时,我正好看到一部电影——《光棍儿》~然后,看到这本书的书名,我下意识地想到,这不就是光棍儿么。村上的文字还是很细致,很曼妙。但是,格局还是太小呀。这年纪,这阅历,不能搞点新鲜的宏大叙事么?与其前辈川端比,也差了好大一截呐。不过,日本果然是外遇这么多的国家么?貌似前几天看到的新闻,那啥外遇网站,日本人注册的很多呐。小说中,山鲁佐德,略有看头。有点新鲜的趣味。有想了解后面故事的欲望。最后,不如那部《光棍儿》,真的不如。建议去看。

只想叹一句:真是聪明的作家!

村上春树绝对算得上是个聪明的作家。他总能娴熟地将大师们经典作品融进自己的写作,去表达他所要表达的思想。这样一来,作品之间有了互通,经典还原了,他的作品也被记下了。前段时间,我读村上春树新出版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就深有体会。比如从书名上看,它一字未变,就是大名鼎鼎海明威发表于1927年的同名短篇小说集。书中7篇短篇,《独立器官》和《木野》两篇是我比较喜欢的。《独立器官》用一种加缪《局外人》记录式的“零度风格”,试图用客观叙述“我”所认识的一位中年美容整形医生渡会的异常人生。故事中渡会是个绝对独身主义的男人,但却需要与女人保持一种微妙关系。与之交往的女性绝不能以与他结婚为目的,用他的话说,他选择的女友大多是有夫之妇或是其他拥有真命天子的女性,因为这种不必共担责任的关系,才能让他们双方保持最高的愉悦。然而正如其他的故事一样,渡会遇到了彻底改变他想法的女子,他深深迷恋上这位有夫之妇,并在这位女子选择离开他与另外的第三者私奔后,茶饭不思、不修边幅。渡会想通过选择身体与精神同时的轻与空,来忘记迷恋的重量,直至最终把自己给饿死。这多么像《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中的托马斯。他们都是医生,都有自己与女子交往时所守的规则,也同样因为一个女子而打破。米兰昆德拉在书中探讨了生命中轻与重,灵与肉的关系,村上春树也一样。只不过村上春树称述了自己的观点,下了结论:男人的迷恋源于女性天生所拥有的独立器官,这样的独立器官能使女性在各样的境遇里编织各样适宜的谎言,让特定的人着迷,使之最终完全丧失独立性。另一篇《木野》,则是确确实实的独。一个被妻子背叛抛弃的男子,一个酒吧里行为怪诞的客人,一个单身独居的姨妈,一个身上有诸多伤疤的女子……都是一,是孤独。村上春树把主题落在了记忆的力量,谈的是忘记与原谅的辩证。故事男主木野面对周遭,面对前妻原谅的请求,他只能嘴上说忘记。他的内心,却是像被新家庭收养的懂事孤儿,什么都明白,什么都谨记。我清晰的记得,村上春树在描述木野看到女子背上留有一串烟头伤疤的样子,脑中的幻象是雪白的背脊上一堆虫子在象四面八方蠕动,这实在是个精妙的表述。一方面木野在看到这些伤疤前刚刚见过前妻,另一方面他将要与这位非单身女子翻云覆雨,他内心是焦灼的,他想原谅却无法停止报复式的行为。木野既像是美国作家霍桑笔下的齐灵渥斯,有想要报复妻子背叛的恨,又像是丁梅斯代尔牧师,为隐藏胸前红A字而忍受救赎的煎熬。只是村上春树稍微温和,故事的最后木野以暗自流泪的方式自省,以不暴露伤痛的方式,去解答造成悲剧的种种。《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捕捉了太多经典作品的影子。《驾驶我的车》中说“每个人都是生活里的演员”,《昨天》里“昨天,是明天的前天,是前天的明天。”像这样的话语,我们是不是一点也不陌生?比如《山鲁佐德》,标题上让人联想起《天方夜谭》,但内容却有金基德《空房间》的即视感。再比如《恋爱的萨姆沙》,当你看到这个标题时,难道不会想到卡夫卡《变形记》里的那只甲虫吗?不得不说,村上春树可真是个聪明的作家,他再现经典作品时也表达了自己。爱写作的你们学会一种偷懒的方式了吗?

关于你的旋转音盒

说实话,读完这本短篇我很愤怒,所以不得不上来写下些什么好平息我心中的郁闷和生气。或许是我读书太少,但我想说这样讲到高潮便嘎然而止的方式好吗!这就像一个女人在远处故意挑逗性的露出精致的乳房,S型美妙身材,身后空无一人的在向你招手,你兴奋无比的冲过去却发现她跑远了。这完全是被调戏的节奏a!!!!一直以来也是很少读短篇小说,之所以读了这本大约是因为某个人的缘故吧。说真的,其实在内心里还是深深的被村上先生高超的讲故事的技巧所折服的。这种感觉就像某部影视剧里的反派角色因为演的出众到位、精准,所以回归现实生活的时侯竟会有遭遇被砸鸡蛋,或者在贴吧里被恶毒遭遇人身攻击的尴尬境地。这说来似乎是有些好笑的。关于人性的悖论。这本书里印象最最深刻的还是那句“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世界是广阔而痛切的混合,就像月亮的背面一样”失去和没有其实真的是两个太不一样的概念了。失去所带来的痛苦远比没有所带来的更为痛彻心扉。虽然我未曾体会过失去的痛苦,这是因为未曾拥有。但我曾遇到过那些曾拥有过而又失去的人,一如书中所说,他失去了一个女人,也失去了所有的女人。他变成了全世界第二孤独的人。这样的孤独总是更为深刻,因为带有宿命的绝望感。其实,我更希望的是能够像勃朗宁先生的失与爱中描述的那样,在爱中升华,在失去里追寻。唉,不得不承认我现在是在做无意义的打字,不过是心中无法发泄罢了。好了。愿你一切安好吧。那个因为你我才读这本书的那个人。

木樽

比较喜欢木樽这个人物吧,有个性。敏感。遗憾的是,和青梅竹马的女友没办法在一起了。女友在大学憧憬未来,寻求各种可能性。但木樽却没有考上大学。复读两年之后,放弃了,因为没有动力了。敏感的他觉察到女友和其他人上了床。于是学做厨艺去了。故事的结尾,木樽和他的前女友,在16年之后,都还是单身。前女友会收到木樽的明信片。很无奈的孤独感。比较难,经历了那么好的关系,估计就是 除却巫山不是云 的感觉吧。木樽还喜欢他心中的那个女友。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暂时是我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暂时是我不是你们的现在就是你们的未来说的很不负责任这在于我们一生需要遇见太多的人什么样才是没有什么样又才是失去呢失去女人就是让关于这个女人的一切消失失去女人的男人们的孤独与失去男人的女人们的孤独是一种彼此吸引的孤独当彼此孤独的存在都是形单影只冷冰冰的复数形式其孤独的色彩就会深深侵染你的身体对于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来说世界是广阔而痛切的混合与月亮的背面一样无声无息深深的理解一下吧那些失去女人的男人们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村上春树的一部短篇小说集,全书并不长,总共就7个短篇。7个故事,7个没有女人的男人。妻子、青梅竹马、有夫之妇、护工、开锁妹,还有14岁后开始暗恋的对象。有肉体上的失去,大部分,还是心的失去。在村上的文字中,性占了绝大篇幅。《驾驶我的车》中,不惜和情敌交朋友,也要知道妻子为何出轨。却被司机道破“女人是有那种地方的”——并不因动心而做爱。全文似乎都在讨论女人的问题,出轨的女人,始乱终弃的女人,所以刨去这些女人,剩下的就是“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也许有些许偏激,也许没有感悟到更深层次的含义,关于爱和性,除了一对一的爱,更让我心动的也许是《失乐园》那种可以为爱而死的爱,后者更多的应该是敬佩和一点点的羡慕。对于本书中某些无爱而性的情节倒不是很喜欢,只是觉得出于动物本能的一种欲望。也许是短篇的缘故,总觉得看到现在并没有很合我胃口的短篇小说出现,有种还未开始就已结束的不舍不甘。不过村上的文笔读起来还是很舒服,山林中的流水,细腻绵柔又透露点孤独,村上本人也说过,他是那种享受孤独,并不因孤独而感到不适的人。对我来说,独处就是最大的放松。所以某些程度上来说还是和村上蛮像的。【内容摘抄】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知都胜于无知,不管带来多么剧烈的痛苦,都必须知道那个。人只有通过知道才能坚强起来。哪怕再是理应相互理解的对象,哪怕再是爱的对象,而要完完全全窥看别人的心,那也是做不到的, 那样追求下去,只能落得自己痛苦。相识尤恨晚,相爱费痴缠,爱恨纠结中,此心难复前。她的那颗心一跳动,我的这颗心也随之被拉紧。就想用缆绳拴住的两艘小船一样。即便想要砍断缆绳,但到处都觅不到能砍断缆绳的刀具。这个状况必须靠我自己的力量处理,虽然很难,但是应该可以想办法挺过去,不是我独自待在孤岛上……不是,而是我本身便是一座孤岛。人生真是奇妙,有时自己觉得璀璨夺目、无与伦比的东西,甚至不惜抛弃自己的一切也要得到的东西,过一段时间或者稍微换个角度再看一下,便觉得它们完全失去了光彩。每当想起她,想起她的样子,萨姆莎胸口深处都涌起一丝暖意,并且庆幸自己不是鱼不是向日葵,用两腿走路、创衣服、用刀叉吃东西的确是一大麻烦事,这个世界上必须记住的事也实在太多,可是,如果自己不是人而成为鱼或向日葵,那么恐怕就不能感受到这不可思议的心的温煦,他觉得。一个转角,你知道自己在那里所拥有的东西,但已无法返回。如果一旦拐过弯,那对你来说,就变成了一个只属于你的世界。在这个世界里,你被成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无论到哪儿,都是形单只影,冷冰冰的复数形式。【结尾】作为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中的一个,我衷心的祈祷。除此之外,好像再没有能做的事,此时此刻,大概。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孤独,无外乎是人的一个强大的敌人。但,究竟人们如何能在孤独中坚韧却同时不乏创造性的活下去呢?它可不能让你简单的就以,看见某人做出超越逻辑,正常规范的行为举止来定义的那种变态划等号。我想,主人公,可能还会因这种公开性的昭告。为了得以让人看起来是位普通的良好的形象,去狠命地压抑自己,到头来换得的一种隐秘的发泄方式。就如手湟。他从中解决了性欲的要求。完事的时候,在潮退般的那种突兀的消失中,更多的是空洞,和夹杂在其中的莫须有的游离感。当然,这并不是一次能告两讫的。混沌中,他祈求的是有所为,有所不为。他欣赏那些肉体,可以说有那么些自私。他当然知道在同一个陌生女人相处的行为中,做到绅士是尽量的少谈一些诸如睡过的女人的话题。他会努力做到那么一点,总是因为他的强大超我。别人误解他,那是理所当然的,也是他想要看到的结果。他是那样的聪明,彬彬有礼。却没有像他外表表现的那样的快乐。这样的背景,发生在周末,在非工作日的时间。并且,通常是一日的午后,他带着沉重的脑袋从两个摞起来的枕头的凹陷处,缓缓的起身的那么一个过程。有那么一霎那,我会沦为他。那时,我是还沉迷于梦境中,想着之前的一个梦。可以关乎女人,也可以是让我想起的某位去世的同学。话头在梦里面,而身体处在现实中。那场景,是一种透过窗缝去窥探得的真相,或是投射出的自己的模样。一条七鳃鳗,没有上下颚。长着科幻片里那种钻地的虫子,有着一圈一圈尖牙的怪物的样子。那个时候,我从那些墙壁的裂缝中去远远地凝视它。一度羡慕它那颀长的身形,无忧无虑的晃荡着,自下而上,尤如一条海中的水草。然后,我同时还喜欢,在把自己变成它后又变成水草的样子,变成那一波一波,浩瀚前进的海流。不管怎么说,它们没有烦恼。因为,在这个发生的午后背景里,我渐渐地意识到自己是谁。虽然,还不曾能与我在清醒的时候相比。那些时候,我也是烦恼多多,却无可救药地一味地去解决它,随后,换来的结果,便是整天的徒劳。我能感觉到痛,是由心而发的。穿好衣服,打开房门,锅碗瓢盆,虽然有序的呆在它们的位置上,可那不是我想要的结果。我想有人,会连同我的那一份晚餐都给我预备好了。我想,我得不知道那盖着碟子以防菜凉了的味道是什么样的。我还得那人跟我说说她做菜的心得,谈谈她在这个房间以外,有想去的地方。这样子,我就可以顺带也陪她出去。这即是做为一个人的悲哀,和不同于其他生物的悲哀。不过,却是能让我体会到不一样的温煦的感受的方式。可令我真正感觉到痛的是。夹杂在那两片扇叶中的,狭小空间的局限感。人们会表现出他们生怕打扰到你的样子。“太不好意思了,太不好意思了。”这句话,没有你想象的,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更多的是,一种反应。触电般的,赶紧要把手缩回去。或是被什么高温物体烫伤了,急于要处理,一时想不到办法的,连连的,笨拙的方式。他们哪里知道,做为一个男人,尤其是在这种悠闲时光里的男人,是最不怕打扰的。他绅士般的给予帮助,可不想换来互不干涉的平等条约。虽然,他会尽力去配合对方的意愿。但他更愿意做为一个被动者,或他人意义上的“被害者”。从这一点出发,我认为别人都是想得不够彻底的。可想而知,做为独立器官存在着的他。必会思考寻求解决的方式。它若是能够让大家都很好的接受还好。一亘厌恶,就很容易堕入万劫不复的深渊。。。我想起了,我那位去世的同学在梦里对我说过的话,这时看来更像句忠告。当时,我很好奇还能够以这种方式见到他,中间便问了他很多关于死的话题。他说人死后可以以另外一种方式存在,但期间会有很大一段的空白期,就像一种“间”(五线谱中位于两条线的空白地带)。我说那是种什么状况。他说,就像你睡着了,做了一个很长的梦,长到你意识到这个梦幻的真谛而想要逃脱出来却无能为力的情况。

被抛弃崩溃/治愈指南

七个被抛弃的男人的小故事组成的短篇集 有六个译者驾驶我的车 以妻子癌症逝世为开头,身为演员的男主发现了妻子的出轨并与对象成为某种朋友。“我们都在表演” 故事的最后一句道出了故事的核心 某种坚硬的隐瞒流淌在 车子 这个封闭的场景里不在意背后的痛苦 被某种代入式表演隐藏 从而实现自我欺骗 与应该仇恨的人称兄道弟 作为某种被世界抛弃的人而存在 运用自身优势进行治愈 最后 达到某种 空白 状况 昨天青梅竹马的男女,怪异而有某种独特人生智慧的男孩,不愿意不敢进行所谓下一步的 角色停滞 给女孩带来困扰无厘头把女友介绍给朋友的男孩 学关西腔的东京人 乱改 yesterday 歌词的日本少年 某种带有趣味性的综合体 内部确实一种对爱情的害怕或者说尊重女孩有一个冰冷的可怕的梦境 象征着角色停滞时的死亡女孩成为了普通的成功女孩 男孩成了四处流浪的厨师 会寄来明信片算是善始善终 男孩却肯定在离开的某个瞬间 完成了崩溃因为他早已被抛弃 并不是在事情发生的那一瞬间独立器官左右逢源的风流医生,在不同女性间轻松游弋直到遇到某个所谓的 爱 被牵制的痛苦与煎熬 是钝刀与慢火独立器官于女人是始终用于撒谎的部分 于男人是某种对自身存在意义的问询在相思与自我问询中 男人饿死了极端又阴暗的死法 是某种被抛弃崩溃的极端山鲁佐德定位奇怪的 不能离开房间的男人前世是七鳃鳗的平庸女人床间女人像神话里的山鲁佐德讲着故事自己的前生 年轻时 阳光灿烂的日子 般的闯入式故事用 陌生女人的来信做比较或许更合适猎奇又有画面感的故事 伴随着某种青春期的发育与情愫故事在女人离去时戛然而止 黑暗降临这是一个从未被抛弃的男人或许 未得到就不从失去 他拥有的只是那些真实的故事木野 直面妻子出轨的普通男人 离开一切开了间酒吧充满象征意味的猫代表着和平与自我安慰那是他不断抚摸的破碎心脏突然出现与他交欢的被家暴女人 是他独自喝酒的时灼伤的心妻子的再次出现 是切开一切谎言的利刃猫的消失 蛇的出现 代表了他自我欺骗的幻灭宗教式的指引让他离开这一切 离开虚伪的和平 离开不疼痛和不在乎在某个类似于终点的地方 他终于放声哭泣 这是真正治愈的开始 恋爱的萨姆沙开始以为是印错的 变形记 隐藏的战乱背景 奇异的角色设定以换锁为核心的奇怪故事 本身卖点可能是 村上式的卡夫卡文风这是没有开始的爱情故事 一切都在变成了萨姆沙的奇怪男子的局促与胆怯中慢慢消失不明不白的情节 是不明不白的结束的映衬 或许某种程度的退缩与胆怯 也属于 被抛弃 不知道 日版 并没有这篇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突然 接到电话 M死了 我曾经的某个女友 我成为了全世界第二悲伤的人 最悲伤的是他的丈夫里面大量的音乐 与之相关的性描写“失去女人,就是这样。当你失去一个女人时,就好似失去了所有女人。我们也就这样变成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一篇点题式的回忆自白 应该放在第一篇 从而告诉你 这是一本被抛弃男人生存/死亡指南。孤独与都市社会的压抑 是真正的主题吧一眼就看到了书背的那样一句话"对于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来说,世界是广阔而痛切的混合,与月亮的背面一样,无声无息"

我的春树爷爷

这不是书评.从高中开始喜欢村上春树,一直到现在.基本一出书就马上买回来读.从来没失望过.对他的熟悉程度已经到不用看作者署名,看到文字就大抵知道是他了.一直接触的是林少华的翻译.后来1Q84看了香港施小炜的翻译,感觉也还好不过还是更喜欢林少华.春树爷爷是一个喜欢描写脑里各种奇怪的想法的人.我们常常都不断接收这个世界的各种信息,却很少独处一个人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听听自己脑里的小人的声音.只不过这个小人都是发自男人的脑里.

2015.3.30

一第一篇《驾驶我的车》刚读完。通过家福和渡利的对谈,我觉得我读到了我自己家里的经历,我也感觉到了家福也不能原谅又想试图理解他妻子的矛盾心里。整个感觉又真实又治愈,很舒服。我觉得一点都不奇怪家福会跟自己女儿般大小甚至可以称得上陌生人的渡利袒露心里话。二第二篇《昨天》对于交往了几个月的朋友,应该更加深刻吧。就像一个人很容易同只见过一面的人袒露心声一样。木樽和我之前比较特别呢。把自己曾经交往过并且很重要的女朋友介绍给我。可是三个人似乎并没有太多的交集和来往,过了16年以后我遇到栗谷惠理佳,问她那么私人的问题,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怎样,都让身为读者的我感到莫名的亲切。三第三篇《独立器官》是我最喜欢的一篇(之前读过赖明珠版本)渡会被描绘成处事圆滑波澜不惊的人,与其对他在女人间的游走自如感到惊奇,我更加对他最后对其情人的深情感到奇妙无比。他说女人拥有独立器官,我十分认同。并且我也发现在我身上的独立器官开始成形。感情中没有绝对的对错,只是一时兴起,却没想到痴情到要把自己吃掉,让自己接近为零。真是好不一样的感受。(虽然我还没有感同身受过)不过也蛮敬佩的,仅仅钦佩而已。四第四篇《山鲁佐德》私自闯入民宅只是为了冥想和闻男孩子房间里和衣服上的气味,我想这种奇妙的故事只有村上想得出来吧。最后羽田也变成了第二个山鲁佐德吗。我不太希望是这样。他们都是鳗鱼多好,滑溜溜的~

没有青春的大人们

“M和我都是十四岁,在当时,只要西风一起,我就会勃起,而她把一半橡皮给了我这样的人,遮瑕可不得了了,就像为了龙卷风先出一打老朽的库房一样。”——《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原本只想标记过已读就算自己到此一游的证据,毕竟读村上的短篇也好随笔也好,都可以毫不费力,甚至会心一笑。集中精神,也就是几个小时的事情。这点也许是一个作者和读者的不公平之处,即作者的创作时间或将远远超过读者的阅读时间,但反过来说,全世界那么多读者和译者加在一块的阅读、讨论、读后感,当然还有稿费和版税,也算是长尾回报。村上的作品多而繁杂,读者绵延不绝,他是否真的一如既往如书中的主人公般孤独,我们已无从得知。但,短篇集里最后这一个故事还是触动了我。“西风一起,我就勃起”。这要是放在我十四岁时读到,简直会面红耳赤,而且不解其中之意。少年们的性欲是不允许被谈起的,这种欲望会在未来的一生得到缓慢释放,但在十几岁的当口,这便是一种禁忌。女生们佝偻着脊背,生怕刚刚隆起的胸部会在操场上运动时跃起得过于明显,而男生们大概会想本书里提到的,在壁橱里偷藏几本色情杂志,大胆些的,就去追追班里好看的女生,但多数也仅仅限于拉手和亲吻。这是大多数人的青春,压抑、躁动、不安,也有孤独,也有嫉妒。全盘衡量起来,一不留神,就身心俱焚。但就这股灼灼烧着的劲儿,是大人们成年后不再有的,少数人会怀念的,极少数人会反复记录的,就那么一个人反复提及还能引起几百万人共鸣的。那人,叫村上。村上笔下的男主人公或多或少都有他自己的影子或重复的轨迹,比如出身关西成年后搬到东京,莫名其妙考到早稻田这样的私立名校,懵懂时期碰到一个爱着自己的且早熟的少女,失去少女后陷入与年长已婚女性的性关系中无法自拔,婚外情对象一夜间失踪或自杀。然而这种抽离的表述并不是全部的村上,他始终关注历史,关注体制,关注自己所处的时代,都市人是他不得不适应的身份而已。作为男人降生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能做的就是适应这具肉体以及生而为人的欲望,写作是对抗这种无选择的宿命的一种方法。如果说小说的前六篇还有完整的故事线的话,最后一个同名短篇《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则通篇都是隐喻。当然这种隐喻在读完前六篇,加上对村上一贯写作思路的理解后,就不再那么隐蔽。它更像是一个加长版的注解,暗暗诉说着创作者的初衷,这是介于自述和虚构之间的一种方式。那个从未成双出现的独角兽是人类自己,失去了M的男主人公也是人类自己,没有了青春的大人们更是人类自己。“少女作为一个总体——绝对不是一个部分——就在她的心中。如果凝神注目的话,我能偷看到在M心中来回晃动的少女身影。跟我在一起的时候,眼见她在我的怀里面老,又变成了少女。她总是自由来往于人间的时差中。我喜欢这样的她,在这个时候我会一下子把她紧紧地抱住,让她痛。也许是我用力过猛了,但我非得这样不可,因为我不想她交给任何人。”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黄老师赠林少华签名书。起先因为书名并不感兴趣,“没有女人的男人们”那该多无趣,然而,偶然睡前读了一篇,深深地被吸引了,发现我误会了作者,村上春树仍旧怪诞有趣但深情。如林少华后记中说的一样,更贴切地说应该是“失去女人的男人们”,甚至这些女人对男人们至关重要,“对于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来说,世界是广阔而痛彻的混合,一如月亮的背面。”《驾驶我的车》中失去妻子的舞台剧演员家福为了弄明白妻子出轨的原因和妻子的出轨对象交流;《昨天》中的木樽因为自己没有考上大学而无法将与青梅竹马的女友的感情更进一步,而请求好友去与女友栗谷惠交往,因为好友是一个好人,这样也能从好友那了解到栗谷惠的信息。16年后,两人天各一方,却又彼此无法忘怀;《独立器官》中的52岁的独身主义者渡会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一场恋爱,爱上一个已婚女子,结果这个女人不仅抛弃了自己的丈夫,也抛弃了他,最终和第三个男人不知所踪,失去恋人的渡会万念俱灰,郁郁而终;《山鲁佐德》带有一丝奇幻色彩,不过同样的是男人羽原为山鲁佐德神魂颠倒,时刻处于害怕失去她的不安中;《木野》目睹妻子出轨,辞掉工作,开始经营一家自己的酒吧,遇见奇奇怪怪的人。前几篇都令人难忘,反倒最后两篇《恋爱的萨姆沙》以及与书名同名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印象不深。从高中读《挪威的森林》后一直没有再读村上春树的作品,读《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又找到了读《挪威的森林》的感觉,于是高中的回忆也一同涌来。

书评/失去了的就失去吧——村上春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书评/失去了的就失去吧——村上春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作者/十生让她给我推荐本书,拿到手就是这本村上春树最新的短篇小说集。初见这书的名字,倒是有种被揶揄之感,这不就是在说我吗?不过,按书的内容来看,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指的并不是光棍,而是拥有过女人又失去了女人的男人们。只是孤独并不难忍受,难的是你享有过那些充实有伴儿的日子再回到一个人的孤岛里。“坠入了多深的深渊,一定是谁也不知道的。”村上春树的书,我读得不多,只是知道《挪威的森林》里那种爱情执着得让人心碎,不可能得让人心醉。而现在这本书里爱情却千疮百孔得让人不敢想下去。你能想象你陪伴到死,每日亲热的妻子至少和四个男人发生过性关系而你不得不装着不知道吗?而且你们之间没有任何矛盾,性生活和谐、精神交流愉快、物质生活充裕。你根本无法理解自己的妻子为什么要这样。你能想象你青梅竹马的女友将自己的初夜付与别的男人吗?你和女友都知道自己是彼此的一生挚爱,只是你觉得从小玩到大的她在心中太过圣洁不好意思做那样的事,她就因为对其他人与事物的好奇心、探求心或者可能性就那么做了。你能想象你在五十多年的一生中唯一热烈爱过的女人,却只是利用你的身份欺骗你的钱财,用你来为她真正想私奔的人遮掩吗?这个女人让你感受到“相识犹恨晚,相爱费痴缠。爱恨纠结中,此心难复前”。让你感到仿佛之前都未曾爱过。但最后她丢下了你。我无意一一复述这些故事,我想要注意的是故事并不是为了说这些背叛,背叛是个贬义,而故事里对女人的作为没有任何贬义。这书主要还是关于失去。一个个故事其实很悖谬,在大众文化或者说电影连续剧的叙事逻辑里,女人出轨要么是因为遇到了更完美的爱情,要么是因为现在的伴侣有缺点。一般认为她总得有一个内推力或者外吸力,然而村上的故事里恰恰相反,一一破坏了这些我们所习以为常的因果律。如果要有解释,只能说是人性难测估,情爱无因果,那这就是村上写出这些故事的逻辑吗,他就是为了传达这样的认识吗?姑且先算,那么那个和四个以上男人有性关系的女人应该只是为了体验性的新鲜感吧(就像《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中的托马斯和萨宾娜)。那个急于体验男女之事的女人应该只是好奇性的感觉吧(就像沈从文的《萧萧》中的萧萧)。那个跟别人私奔的女人应该是以为遇到了真爱(就像《安娜卡列尼娜》)。进一步可以说,村上在讨论有关于性的自由化、女性的性权力、爱情的不确定性与多变性。这些还不是重点,重点是借着这些来说失去。从正向角度可以说,失去是一种可以解释又难以解释的结果,种种故事里并没有给人留下补救的机会,失去都是必然的,无可挽回的,不可控的。和四个男人发生性关系的女人,故事里她的丈夫有什么错吗?把初夜付与别人的女人,故事里她的男友有什么错吗?因为没有错,所以没法更改,失去就不是可以商量的事,失去像是一种宿命般地灾难,如此就产生了古希腊悲剧的那种美感,关于失去的悲剧。从叙事动力学有一点要说的是,如果作者没有假设女人出轨是一个道德上的问题,没有预设男人都会为了女人的出轨而心碎,这个关于失去的小说集就推演不出来。只有“因为失去女人,所以男人痛苦”这个基本条件存在,这个小说集才会存在,要不然失去就不会被认为是失去,因为只有希望拥有才可以叫做失去。这里可以反思的是这种条件有没有道理。妻子跟四个男人发生性关系真的叫失去吗?但是妻子一直爱着他丈夫啊。女孩把初夜给了别人真的叫失去吗?你们的爱情还依然存在啊。最后一个《没有女人的男人》里突然消失的爱人又叫失去吗?她不是至死还记着你吗?这是关于失去能否成立的一个反思。读村上的书一个好处在于,这是关于他人的真相,是生活真相的镜象。有时候我们是不会承认一个女人什么都不为,就是因为想体验新鲜的性就跟别的男人上床,我们不敢承认。不敢承认性的欲望,所以女孩子把自己给了别人。不敢承认你撕心裂肺爱着的那个女人,根本不会在乎你的任何感受、不会在乎你的生死。你总是相信人间有真情人间有真爱会发生在你自己身上,你不敢承认这也许不可能发生了。而到了真正失去的时候,你方才不得不承认,真相确实很残酷,人生一点不美好,女人也不善良。那么,失去女人的男人,失去的实际上是什么呢,失去的是被种种文化产品道德观念所涂上的彩色眼镜,有了种种涂上的色彩我们会觉得世界更好把握一点。我们会相信爱着就有结果,坚持就有收获,付出就有回报。事实并非如此。失去女人的男人失去的是对这世界的天真和信任,失去的是一种愚蠢的乐观主义。女人的离开只是用来表达这世界运转的不受限性,你要意识到连最爱的人都会在突然之间失去,那生活中无论什么,还有什么不会突然消失不见吗?都有可能,所谓人活一世,就是不断失去,失去童年、失去青春,失去好友、失去挚爱,你对这些失去一点办法都没有,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你最珍贵的离你而去,而你说不出为什么,也做不了什么,或者你根本还不知道,只是一个恍惚就失去了。如此,我们就可以考察一下我们的生存,如果什么最珍贵的都会失去,那追求的意义何在?就像一个人用一辈子积攒下许多积蓄,最后却一个赌局失去所有。就像父母用一辈子养育儿女,最后却劳累而死。失去是注定无理由的,但这无理由不一定就带来虚无主义,如果不看重结果呢,失去就不那么让人难以接受。通俗点说就是“只要曾经拥有,何必天长地久。”是过程带给人生充实的意义,是追求本身,结果本身不是目的,人本身才是目的。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如同阳光失去了雨露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是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集,由7个不同的故事组成,主题都一样,以男人失去某个女人后经历的一切。我最喜欢的第5篇{木野}。他勤勤恳恳的一生里,如果没有在某日出差不打招呼就提前一天回家,没有看到自己的妻子与最好的同事在自己的床上苟且偷欢,木野余生都会过得安详与平和的吧。他以为自己可以放下,不去怨恨任何人与事,安然地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可是,他却始终没躲过这种背叛之情,他已经被伤到骨子里,无可救药了。相比起来,{驾驶我的车}里的家福,就能较好的控制这种情绪。虽然他一直都知道自己的妻子背叛了自己,可是他依旧不动声色地选择隐忍,甚至在妻子子宫癌期间继续无微不至的照顾。这会是什么感觉呢?他是怎么做到的呢?为什么{独立器官}里的独身主义者且是成功的美容医师渡会,一贯以交往各类女人却不以结婚为目的的男人,居然疯狂失控的爱上了一个有夫之妇。那种患得患失的心情,让他在这段感情里,被践踏得无地自容。他得知这个深爱的女人抛夫弃子选择了一位除他以外的男人,渡会疯了,以最不堪的手段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失去,是因为拥有过,每个人对待失去,都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形形色色的人群,多种多样的人格。多希望,人们在对待失去,能够更坦然一些,活着,远比伤痛都悲壮!死了,就什么都没有了。本书个人推荐指数:四颗心。

再读之书评——努力走进孤独的人的世界

上次没看懂,这次再说说。《驾驶我的车》:村上的主人公多寂寞,多无家庭,就算有,也是在平淡的叙述中一带而过。这里的两个主人公,也有这样的特点。女孩失去了家庭,但是她的反应是冷漠的接受,甚至说经常打她说她的妈妈的离去让她松了一口气,家福则是沉浸在丧气之痛,和不了解妻的痛楚的当中的人。文章的最后,是女孩解开了家福的心结,无论发生什么都要,不要求甚解,不要求知道所有,吞下去,要接受,不停的接受,像演员一样的在生活中演戏。但是书里也提到了两次,虽然在演戏,但是演完之后的返回,永远不能返回到之前一样的地方。《YESTERDAY》又是一个放弃自己我的故事,可是为什么村上的小说,都在看似放弃的表面,能看见一颗颗挣扎着追求自我的心? 主人公和木樽都是希望抛弃自己过去的孩子,看似肤浅(因为很多青春期的孩子都有这样的情况),可深究起来,却让人觉得心碎,那时一种在 社会判断人的价值下的一种无畏的挣扎。木樽有自己的爱好和才华,却因为做了浪人而 影响了和最喜欢的女孩子的感情,他是敏锐的,脆弱的,女生的背叛,他能够感受得到,所以他才派了自己的好朋友和女孩子“约会”,这是他自我审判的方式。而女生让我想起《海边的卡夫卡》里的佐伯,她们似乎都发觉了这个世界外界的那些污染,歪曲的部分,会影响两小无猜的恋情,佐伯反映在了开启了石头,而这里的女孩则是反映在了冰月亮的梦——冰月亮如此美丽,但所有人都知道,它是短暂的——这样在社会里无法存在的,会蒸发消失的,真正的爱情。《独立器官》一个风流的人在生活的每一个细节都能找到微妙的平衡的人,因为真正爱上了一个女人,那个女人却背叛了他而以绝食告终。我在想,那样深刻的对比,为什么呢?是不是是在说欲望和冲动,无论多么有纪律的人,都欲罢不能呢?而整形医生对于自杀的固执,是否在为他真正有感受的人生做了一个最好的了结? 《山鲁祖德》如果现在的人生变成七鳃鳗的人生,会怎么样呢?看似说得是女主角,实际上是在说男主角。我们不知道他为什么处于一种封闭在一个公寓,并需要一个主妇照顾的状态,我们暂且把这样的状态,当作一种隐喻:一种困境,生活像从外面锁住的盒子,像监狱,甚至像是水慢慢满了的浴缸,一切都无处可逃——七鳃鳗附着在石头上,而欲望和冒险是远处的铃声,是因回忆而激起的激情。那天之后,他失去了为他讲故事的人——其实他从来都没有拥有过她。《木野》唯一一篇主旨比较清楚的。主人公为了逃避丧失妻子的痛,把自己掏空,规避了各种各样的感受,而这样一个空壳确实危险的,邪恶的东西太容易逃进来了。好在主人公在最后一刻明白了这样的道理。人无论怎么样,都要面对自己的伤痛和过往。〈恋爱的萨姆沙〉其实我不是很理解这篇的意思,也许他就是说,在一个恐怖的,战火纷飞的城市里(物质都没有了),一个失去了所有感知,智力,记忆的,虚弱的人(作为人存在一些特征都没有了),唯一剩下在他心里的,是最纯洁的爱慕?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好美的文章,也是所有短篇里最出彩的,从青春期的爱慕开始,写男人对于女人的眷恋和失去的后果,把那些恐怖的丑恶的东西,浪漫的解释成了水手,把美好的女人诱惑到其他的地方去。最近在看韩剧鬼怪,虽然逃不出偶像剧的气质,但是却仍看到韩剧在哲理上升上面的功力,里面提到的女主角为男主角拔剑而另男主角可以解脱不能安息的痛苦——为什么一定要是他的新娘,战友不行吗?主君不行吗?仇人恩人不行吗? 至亲妹妹不行吗?都不行,一定要是一个他爱的人,配偶一样的人, 虽然有增加剧情矛盾之嫌,但是也说明了另一个道理,女人与男人的关系,女人解救男人的能力,是亘古不变的话题。孤独的男人们,没有第一第二之分,只有失去女人与不失去的女人之分。而这个女人,不是随便一个就可以的。文末点题。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驾驶我的车》:家福是个好男人,他也有个好妻子。【无论精神上还是性生活上,他都觉得两人脾性相投。周围人也把它们作为理想的好夫妻对待】,问题就在于他们两个都是演员。文章的冲突就在于妻子出轨,而家福即使对此一清二楚,却没有发飙,反而【一边撕肝裂胆任凭里面流淌看不见的血,一边总是面带平和的微笑;若无其事地处理正常杂物,泰然自若地说话交谈,在床上抱妻求欢——这在作为血肉之躯的普通人怕是做不到的。但家福是职业演员。离开活生生的自己完成表演是他的生意。他演得极卖力气。一种面对空场的表演】妻子死后,他开始和高槻接触,想要装出朋友的样子让他消除戒心,【那期间找出类似致命弱点的东西,巧妙地用来狠狠收拾他】,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他要好好修理下这个和妻子睡过觉的男人。从最开始,家福就没想过和高槻掏心掏肺,在聊到亡妻的时候,【高槻的眼睛时而隐约闪出泪花】,而家福想的却是【稍微用话一套,当即和盘托出】,为了多了解一点这个人,以便更好的收拾他。此外,接近他还有一个目的,想要弄清楚为什么妻子要去找这样的一个男人睡觉?渡利说的是【您太太大概并没有为那个人动什么心吧?所以才睡】。生活在一个处处是表演的世界里,她不可能没有察觉到丈夫的表演成分,因此,她想要去别处追求一种单纯的相处。相处时间不长,得过且过,但在一起睡得时候不需要想太多,没有动心,也就不用在意自己表现得怎么样,别人表现得怎么样,自然而然地过活。高槻和家福在酒吧的交谈也为我们提供了线索:我们是否真的能完全理解另外一个人?家福想要明白得很清楚,而高槻倒看得很开:【哪怕再是理应互相理解的对象、哪怕再是爱的对象,而要完完全全窥看别人的心,那也是做不到的。那样追求下去,只能落得自己痛苦···说到底,我们所做的,大概是同自己的心巧妙地、真诚地达成妥协。如果真要窥看他人,那么只能深深地、直直地逼视自己。】因为自己是演员,但心底却不想承认一切都是演技,总是想抓住某个自己可以依靠的东西,想全身心和某个孤单的灵魂捆绑在一起,想抓住生命中“真”的东西。演的越是逼真,在生活中越是有虚无感,越来越缺少安全感,也就越是想要从亲近的人身上得到。可是安全感无法通过依靠别人来获得,别人怎么说、怎么做,都是可以被曲解的,两颗心无法贴紧,只能靠近。妻子是否也觉得家福演技太好了?她在家是妻子,但为人妻子也成了演戏,她是在寻找一种演员之外的身份吧。【没有不想返回原来的自己的时候?】【此外别无返回的地方啊!】家福啊家福,演员最害怕的不是演技不够,而是全身心入戏之后无法全身而退,生活如戏,全靠演技。全靠演技的人,是一个好演员,但我可不想只是一个演员啊。《昨天》木樽的问题是:【我这个人好像有那么一点分裂哦】。一个他忧心忡忡,担心女友会有新欢而自己被渐渐抛弃;另一个他觉得,感情不能太顺利美满,要增加一点磕磕绊绊,先彼此各走各的路也未尝不可,以后【发现还是需要对方的话,再符合也未尝不可啊】。其实惠理佳也是这么想的。他想要一段丰满的感情,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有句话说得好,“男人要找受过伤的女人,女人要找玩够了的男人”,这个成长的过程必然伴随着伤害。木樽太喜欢惠理佳了,惠理佳也太喜欢木樽了,但他们都不想伤害对方,都想让自己的感情经历更丰富一点,等自己变得更成熟,再来好好经营这段感情。说他们还没玩够也好,说他们输给了距离也好,都已经回不了头。《独立器官》作为一个“独立铁杆主义者”,渡会【莫名地十分确信自己不适合结婚生活】,他【年收入颇丰,身材均匀,举止雅致,有教养,话题也丰富】,在与女人的交往中,即使是同时与三四个女人交往,他也处理得游刃有余。一般来说,我们把这样的人叫做花花公子,他们道德败坏,喜新厌旧,以玩弄女人为乐,永远是下半身决定上半身。【所以追求以结婚为前提与男性交往的女性】,他一开始就退而拒之,对待感情,他好像只是玩玩。对于他来说,与容貌相比,他更注重的是女性头脑灵活、富有幽默感、具备优异的知性感觉等。【和聪慧机智的女性交往,聚餐间的快乐交谈,或者在床上一边耳鬓厮磨,一边漫无边际地愉悦私语,渡会将这样的时光当成人生的宝物而惜爱无比】就是这么一个“阅女无数”的“浪子”,在“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之后,终于陷入了爱巢。对方是个有家室的平常女性,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但对于渡会来说莫名地就成了“特别的存在”,最后竟因为相思病患上了厌食症。最让渡会绝望的,是那个女性不仅抛弃了他,还抛弃了原来的家室,和第三个男人一起生活了,渡会从此一蹶不振,【看上去就是个活死人】,最后死于心力衰竭。“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玩了这么多场的游戏,渡会也没能全身而退。感觉描写渡会相思病用了太冗长的篇幅。在提到“独立器官”这一渡会的个人见解时,村上又开始打擦边球,说女性有为了编织谎言的独立器官,而这器官的寓意,村上还没有说明白就又把话题扯远了。突然想到一句话,总是把别人当做备胎的人,总有一天自己也会被当成备胎。在心力交瘁的单相思后,渡会放大了自己对感情。生活的幻灭感,剥下令人艳羡的表层,他生存的勇气也一点点丧失。天涯何处无芳草,不及门前一枝花。《木野》这是一个村上风格的捉奸在床的故事。男人的塑造也沿袭了他往常的风格:一辈子平平淡淡,没有什么起伏,也没有什么成就,当生活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时,他即使受到了强烈打击,也不会像常人一样奋起反抗——发呆一段时间,然后就以“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为由安慰自己,重新开始一个人的生活。这样的人是对感情迟钝么,麻木不仁么?并非如此,他们或许只是像木野一样,内心脆弱得很,受了伤之后并非什么都不做,而是不知该如何做,于是就只能跟着周围环境随波逐流。在当场发现妻子和前同事的囧事后,他没有丧失理智地采取报复措施,反而是顺理成章般办好离婚事宜,盘下店面装修成酒吧,过起了孤独而寂寥的生活。脱离了原先的生活轨迹,木野不得不重新审视出现在身边的一切:象征幸运符的灰色流浪猫,沉默寡言专注阅读的神田,闹事的客人,身体上留有烟头烫伤疤痕最终和自己激烈交合的女客人,在屋子旁接二连三出现的蛇。在神田的“指引”下,为了躲开眼前的不祥之兆,木野开始了长期的旅行,他躲在逼仄的房间里看书看电视,只有在觅食时才出门一趟,每一处都不久居,每个星期一星期四都给姑妈寄匿名明信片。谁能忍受这样一种像是被世界抛弃的生活状态?【因为不想承受痛切的感受,竭力回避与真实面对面遭遇,结果便一直怀揣着这颗空洞的心。】故事最后的场景定格在了那个下着淅淅沥沥小雨的夜晚,木野【像虫子般在被窝里蜷作一团,紧闭双目】,这些日子以来发生的一切都在他脑海中慢慢浮现,温暖的和阴暗的相互交错,他终于能够勇敢地面对自己所受的伤害。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在那间晦暗而安静的小屋里哭个痛快吧,天亮以后,小鸟会和你一起醒来。《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是散文诗,不是短篇小说吧。

没错,我受伤了——读《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之木野

木野,一个中年男人。在某个既定的轨道上走着的木野,原本可以就那样,投入喜欢的工作,拥有自觉幸福的婚姻,却因为偶然撞见妻子的外遇,将自己抛至某个与外界连接最低的境地——在某个喧闹的背后安静的所在,经营着一家安静的酒吧,听自己喜欢的音乐,接待为数不多、爱来不来的客人。看到这里,几乎要觉得,村上所描述的那个庭院,那样的生活,是多少人内心期待的啊!既可以不脱离于人群,隐匿其中,又不必真切地彼此牵连,保有一方清净,还有猫咪为伴,同样喜爱安静的客人——就像是某个想要达到的,与人也好,与这个世界也好,最适度的距离。但世界不依想象而存在。脾气不好吵架的客人扰了酒吧,默默存在地客人“神田”帮助木野扫清了障碍,然而客人离开时留下的威胁困扰着木野。经常来的神秘男女,也让木野有些头疼,其中,包括他无意中获知了女人的被虐并与其发生了关系。猫咪莫名其妙地失踪,陆续有蛇出现。。。就好像我们期望的那样,继续这种生活多好啊,与人保持着适度舒适的、无关联的距离。却不可避免地,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有着情绪,无论那情绪是什么,只要感知到对方的情绪,便会有自己的情绪产生。而那种无关联的距离,时不时地也会被自己内心不可控制的力量驱使着,被自己突破。说无关联,莫若说,是与一切与人相关的痛楚没有关联,最好。而那些舒适的感受,比如被保护、被陪伴、被需要、被爱、被深入地理解,依然是人存在所渴求的关联。一如木野,不能抗拒要去维护酒吧的清净而被客人的骚扰搅动了恐惧,好奇神田的自在与安适而尝试神田每次点的酒,无法不去看女人被烟头烫伤的疤痕而产生强烈的欲望,有过身体的亲密便不可遏制地期待着再次发生,享受猫咪的相伴而对猫咪莫名的失踪心神不宁。。。一旦有了关联,原先想藏着不去面对的部分,也必然显露了。就像是湖面被一颗石子掀起了涟漪。原先不解的部分,有些可以理解了,比如,妻子的外遇:“不过,好像缺少点让人心灵震颤的东西”接着,便是神田的劝告:我很高兴这儿开了这样的一间酒吧。不过遗憾的是,很多东西还是不完整呵。有些事情仅仅不做错事是不够的,有的人就利用这种空白来作借口。这儿不光对我来说是这样,对别人来说也肯定是个待着很舒适的地方。出去长途旅行吧!一个人的不完整是什么呢?对他人来说舒服且可以以此为借口乱来的是什么呢?长途旅行的意义是什么呢?木野带着这样的问题开始了他的旅行,离开那个舒适的窝,进入人群。进入人群,依然是独处,一个人在旅店待着。一个人待着,却终于忍不住要突破神田要他给姨妈写明信片不留自己信息的告诫,止不住在明信片上写下自己的近况,想让人知道自己更多的存在。“一定要在某个地方跟现实世界保持一丝联结,否则我就不再是我了,我会变成一个哪儿都不存在的人了。”在酒吧那个自己能够刻意营造的距离里面,木野没有能够守住,于是他不得不离开独自旅行。独自旅行,却依然没有办法守住那个不与人联结的距离,仍然想要与人联结、与世界联结,想要保持着一个存在于世的状态。所以,看起来妻子背叛他的事情,让木野一步步退,离开原有的生活,但,却让他一步步距离自己那个“渴望存在”的内核更近,也让他与一直想逃开的,“自己到底发生了什么”、“身上哪里不完整”,更近。近到无法逃离。像窗外不停敲着门的人,执拗地想让他开门。木野承认:我本来最容易受伤的时候却没有狠狠地令我受伤,当感觉真正痛苦的时候,我已经把我宝贵的知觉杀死了。因为不想承受痛切的感受,竭力回避与真实面对面遭遇,结果便一直揣着这颗空洞的心。回忆的痛楚让木野蜷缩着,就像是任何一个不想去再尝痛苦的人一样。可是,“记忆怎么说也是一种力量呵。”门外的敲击声继续着,村上在这里写到,“咚咚,咚咚,再是咚咚。不要把眼睛背过去,笔直地看着我。有人在耳边嗫嚅着。这是你心的形相呵。”那看起来令人恐惧的敲门声,其实是受伤的人内心深处渴求着被看到、被温暖的知觉,这份知觉,感知到隔离的部分,感知到“我”的逃离,努力地想要拯救自己。初夏的风吹过,柳枝轻盈地摇曳不停。木野内心深处一间又暗又狭的小屋里,有人朝他伸出温暖的手,想要叠放在他的手上。木野双目紧闭,想那手上肌肤的温暖,想那柔厚和深邃。那是他长久以来忘却了的东西,长久以来被他疏隔在一边的东西。没错,我受伤了,而且伤得很深。一个人,即使可以,在形式上控制与周遭的距离,也无法控制,与自己的距离。||本人是一名心理咨询师,用文字流淌心的交流。心理咨询,请邮件至kaye-psy@qq.com(标明:咨询)。个人履历,可在公众号内查看。公众号文字和图片均为原创,欢迎转发,如需转载,请联系。

不断失去中的我们

对于村上的喜爱源于初中,源于那本众人皆知的《挪威的森林》,那时我16岁。当然,我几乎拥有所有村上所写的书籍,甚至于关于他的评论也一应俱全,这已经成为自16岁以来的一种习惯,保留至今。说来奇怪,人的喜好这东西总是不停得改变,我们总在出乎意料的场所,遇到出乎意料的事情,从而产生出乎意料的情感。通常,那种情感好比地震后如期而至的海啸,来的时候摧枯拉朽,走后又一片狼藉,想必,这样的激情任谁都会在生命中遇见几次。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村上的喜爱怕也在时间的横流里慢慢地转化形状,是好,是坏,是淡,是深,现在我还无法正确地品评,那是岁月应该解决的问题。但,心境的改变却是实实在在。16岁的我,用坠子式的目光,将铅印的文字,牢牢地纂刻在我不怎么聪明的脑子里既然是纂刻,必定深刻、震撼、疼痛、细致且经久不灭那时,用村上式的语言,写村上式的文字,想村上式的心境,是一种虔诚的崇拜。但生活并非形而上学所有活物都必定在不知不觉中被推动前进不知在什么时候,村上的文字在我心里已经从纂刻变成了书法。那浓浓的墨汁,虽然厚重但不深刻,虽然型美却不疼痛,虽然我一直手不释卷地阅读,但却很难再次感受到强烈的共鸣,这怕是最使我觉得不舍的失却。《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一部短篇的小说集,文字不多,小说不长,竟然断断续续地读了2个多月,如果我用精彩绝伦来形容,怕是对作者的不敬小说中的男人们在各自的场所,经历着各自的失去,在各自的失去中回味曾经的拥有有着的心境,品尝着世界第一第二的孤独和痛苦我,同他们一样,也在不断地失去村上,失去阅读和体味,并有着无法向人诉说的惆怅从阅读而言,这本书的明喻和暗喻太多,朝向性和方向性不定,故事没有开始,没有结束;没有前因,没有后果;没有重音,没有节拍;那些类似用微型的针孔摄像头所拍摄并截取出来的生活片段,一如胶片本身,无声且安静地震从未停止,其威力大小完全取决于距离和媒介的干扰这不是你仔细认真地对准调频就能接收到的信号强烈的吸引需要有同等的经历。当然,即使没有同等的经历,有些故事读起来也有几分趣味。个人比较喜欢《独立器官》《山鲁佐德》《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三篇,虽说谈不上共鸣(这种共鸣不要也罢)但小说本身还是有趣《独立器官》里对饿死医生的描写细致入微《山鲁佐德》里对狂热但又短暂的青春爱恋又非常生动读这些文章时,感觉自己烦躁的内心逐渐平静和平和了下来仔细聆听,仿佛可以听见悉悉索索的落雨声伴随着第三人称的讲述,看远处的冬日风景冷固然冷,远固然远,所以看起来有点美

被抛弃崩溃/治愈指南

七个被抛弃的男人的小故事组成的短篇集 有六个译者驾驶我的车 以妻子癌症逝世为开头,身为演员的男主发现了妻子的出轨并与对象成为某种朋友。“我们都在表演” 故事的最后一句道出了故事的核心 某种坚硬的隐瞒流淌在 车子 这个封闭的场景里不在意背后的痛苦 被某种代入式表演隐藏 从而实现自我欺骗 与应该仇恨的人称兄道弟 作为某种被世界抛弃的人而存在 运用自身优势进行治愈 最后 达到某种 空白 状况 昨天青梅竹马的男女,怪异而有某种独特人生智慧的男孩,不愿意不敢进行所谓下一步的 角色停滞 给女孩带来困扰无厘头把女友介绍给朋友的男孩 学关西腔的东京人 乱改 yesterday 歌词的日本少年 某种带有趣味性的综合体 内部确实一种对爱情的害怕或者说尊重女孩有一个冰冷的可怕的梦境 象征着角色停滞时的死亡女孩成为了普通的成功女孩 男孩成了四处流浪的厨师 会寄来明信片算是善始善终 男孩却肯定在离开的某个瞬间 完成了崩溃因为他早已被抛弃 并不是在事情发生的那一瞬间独立器官左右逢源的风流医生,在不同女性间轻松游弋直到遇到某个所谓的 爱 被牵制的痛苦与煎熬 是钝刀与慢火独立器官于女人是始终用于撒谎的部分 于男人是某种对自身存在意义的问询在相思与自我问询中 男人饿死了极端又阴暗的死法 是某种被抛弃崩溃的极端山鲁佐德定位奇怪的 不能离开房间的男人前世是七鳃鳗的平庸女人床间女人像神话里的山鲁佐德讲着故事自己的前生 年轻时 阳光灿烂的日子 般的闯入式故事用 陌生女人的来信做比较或许更合适猎奇又有画面感的故事 伴随着某种青春期的发育与情愫故事在女人离去时戛然而止 黑暗降临这是一个从未被抛弃的男人或许 未得到就不从失去 他拥有的只是那些真实的故事木野 直面妻子出轨的普通男人 离开一切开了间酒吧充满象征意味的猫代表着和平与自我安慰那是他不断抚摸的破碎心脏突然出现与他交欢的被家暴女人 是他独自喝酒的时灼伤的心妻子的再次出现 是切开一切谎言的利刃猫的消失 蛇的出现 代表了他自我欺骗的幻灭宗教式的指引让他离开这一切 离开虚伪的和平 离开不疼痛和不在乎在某个类似于终点的地方 他终于放声哭泣 这是真正治愈的开始 恋爱的萨姆沙开始以为是印错的 变形记 隐藏的战乱背景 奇异的角色设定以换锁为核心的奇怪故事 本身卖点可能是 村上式的卡夫卡文风这是没有开始的爱情故事 一切都在变成了萨姆沙的奇怪男子的局促与胆怯中慢慢消失不明不白的情节 是不明不白的结束的映衬 或许某种程度的退缩与胆怯 也属于 被抛弃 不知道 日版 并没有这篇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突然 接到电话 M死了 我曾经的某个女友 我成为了全世界第二悲伤的人 最悲伤的是他的丈夫里面大量的音乐 与之相关的性描写“失去女人,就是这样。当你失去一个女人时,就好似失去了所有女人。我们也就这样变成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一篇点题式的回忆自白 应该放在第一篇 从而告诉你 这是一本被抛弃男人生存/死亡指南。孤独与都市社会的压抑 是真正的主题吧一眼就看到了书背的那样一句话"对于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来说,世界是广阔而痛切的混合,与月亮的背面一样,无声无息"

难道是日渐成熟的悲哀?

有机会先看到了译文版的书。也许是闺蜜事先告诉我这本书抑郁的基调,看书前就有了心理建设,读完之后反倒觉得还好。故事里那些失去女人的男人们不是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而是压根就没想过反抗,一味逃避现实,以为这样就不会受伤害,偶然有光照进来,才发现自己在流泪。然后呢,去死吗?是,真有人绝食而死… 凡事留有余地,不把问题说清楚,这样顾及了双方的面子,维持着表面上的和谐继续过日子。如果这就是成熟的表现,那着实令人感到悲哀。有多少夫妻就是这样错过了多少次修正的机会,慢慢将感情磨淡,等结局摆在面前的时候,才发现真的是一点都回不去了。如果在相处中,一开始就能养成定期开诚布公地谈一谈,哪怕是吵一吵,许是让感情保鲜长久的方法之一。村上的书里唯一能引起共鸣的只有《当我跑步时我谈些什么》,我想一是因为看得时候正迷上了跑步,二是自己经历得实在太少。不知道以后如果发现自己先生外面有人,我会不会也默默地窥探第三者,觉得自己哪里都不比她差,明明心里不甘,却不敢去问,去说破。告诫过自己不要再成为这样的人,希望能做到。真诚的让人心情愉悦的感情比委屈求全的表面平和来得重要,去直面,不要害怕。但可悲的是,我好像正不可避免地成熟起来…

孤独的男人们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我读村上的第一本短篇集,显然开篇没带给我太大的惊喜,铺垫很长,言语温吞,句子没村上的随笔精彩,剧情没长篇引人入胜。而前情的介绍,对于我这种没有耐心的人而言,有些赘言了。而对于村上来说,大概是刻意而为之,他对于文章的象征和隐喻是相当的看重啊。第一篇驾驶我的车,村上先是用随笔式的语调介绍了一下男主人公对于驾驶人的一种看法,这符合村上平时温吞,节制,从容不迫的写作手法,同时也有助于读者对男主人公性格的刻画,先入为主。然后剧情从这里开始起步,节奏加快。讲到男主人公家福要物色一个适合的专属司机。而平时信任有加的修理厂老板向他推荐的却是家福不太适从的女司机。这点村上在这篇文章一开始就用一面半的语句去说明家福对女司机的一个看法。修理厂老板和家福谈及这位女司机的状况时,很巧妙的,在几个字下面用了着重号。(这也是村上作品的一个特征,往往有着重号的词都需要仔细回味,可能在这个词里,村上还有另外想让你(读者)感受到的点)比如这段对话“不管怎样,开车是真有两手吧?”(家福)(修理厂老板)“那个毫不含糊。不是说作为女性而言,反正没得说的。”修理厂老板讲这句的时候,着重向家明表明了一点,这个女司机的开车技术并不只是在女性司机中算不错,对于男性而言,她的技术也是没话说的。这里可能还牵扯到一个男女平等问题,目前人们还是无法做到真正的男女平等,在考虑一个问题的时候,会自然而然的把男人排在前面。最后家福聘用了这位女司机,自然不仅仅是因为她的开车技术,还有的是和他相似的性格,沉默不多言,也不轻易表露感情。就光这一共同点,就足以使剧情继续发展,家福对去世的妻子生前出轨的事情一直心怀疑虑,但苦于到妻临死都没有捅破,故成为了心头上难以去除的钉子。这里有一点引导剧情继续往下,那就是家福的想法和人生姿态就是寻求真相。一定要找到那个真相,知胜于无知。不管带来多么剧烈的痛苦,都必须知道那个。(这点书中也有讲到)长期的困惑不解,注定了家福会向人提出问题,但是,对谁说呢?很显然,生人不可以,太过了解的人不可以,剩下的,自然是女司机渡利,同作为女人,或许她更能理解妻子的想法。要让一个与自己人生漠不关心的人回答问题,首先是要让她了解故事的全部情况。这也是向读者展露故事的大好时刻。和所有人相似,家福为了了解去世的妻子生前出轨的秘密,近似预谋性的认识了那个男人,但却可悲的发现,那个男人身上并没有他身上没有的东西,直接了当的说,就是没有特点。所以,家福始终没有找到答案,而这篇小说的重点,在于女司机渡利回答的一句话:“您太太大概并没有为那个人动什么心吧?”渡利极其简洁地说,“所以才睡。”(这可能是最接近答案的答案了,没有答案有的时候就是最大的答案)第二篇《昨日》印象不深,大抵是因为过于通俗的剧情。男主人公木樽因为与女朋友惠理佳在观念上逐渐呈现出的差异,或者说是某些方面感觉不对,以至于失去了长期继续下去的信心。因此单方面的想要叫女朋友与我交往,因为他觉得我很不错。而我与惠理佳关系的不错仅仅是朋友的基础上,故木樽失去联系以后,我和惠理佳也不告而别。十六年后再见,得到其答案。或许恰恰是因为两人的“青梅竹马”,而使得无法继续。对木樽而言,青梅竹马只能是少年时的美好情怀,沾不得一点灰尘。而对惠理佳来说,这根本没什么关系。所以,失去是必然。第三篇《独立器官》讲的似乎是一个现实版的故事,村上一直站在旁观者的角度,去观望美容医师渡会的不幸人生。在与一个又一个情人交往,直到最后爱上一个比自己小十六岁的有夫之妇,他逐渐找不到本体,一直在探寻“我是何物?”结果是在发现自己的身体(价值)被利用这个事实之后,他得到了一个解答,女性在某个时刻必定编织谎言,而且是在重要的事情上说谎。那个时候的她不是她,而是她身上装置的独立器官随意驱动了起来。为了印证这种观念,也为了逃避这种痛苦,渡会采用了死这种极其可怜的方式,将自己逼入了绝境。总的说来,这是一个相思成疾,陷入死循环的悲伤故事。啊,来谈谈第四篇《山鲁佐德》,整本书里我最喜欢的短篇,剧情有点像电影《朗读者》,每次做爱之后都要讲一个奇异的故事。当然,这不是最吸引我的地方,吸引我的是,山鲁佐德在其中的某一次讲述了一个关于她高中时代三次潜入自己暗恋的男生家里的故事,故事非常的生动,少年情怀十足,你压根想不起这是三十五岁的山鲁佐德,你会觉得她就是故事中那个十七岁的高中女生。一个故事,讲到让你觉得有穿越时空的感觉,你就知道山鲁佐德,是多么会讲故事的女人了。最最主要的还是剧情紧凑,环环相扣,在这个过程中,你会相当好奇后面的情节怎样发展,吊足人胃口。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村上还是选择了不紧不慢的讲完这个故事,慢慢的,慢慢的。真叫人爱不释手啊。在《山鲁佐德》之后,村上的故事让我觉得有味道起来了。不会像开头几篇一样,表达的观点太多,反倒使得故事单薄,不够精彩。《木野》写的也十分有意思。主人公木野回家看到太太和同事干的热火朝天,于是离家出走,租了姨妈的店开了个酒吧。最后谈离婚事宜的时候,太太还给出了一个更让人受打击的答案:我们的关系一开始就好像扣错了纽扣。呵呵,原来,是从一开始就是错的,而不是从撞破真相这一天开始。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古怪的事情,例如那个男子,例如那几条蛇,也许都是隐喻,大抵也是因为木野无法直面失去的痛苦。在离开逃避一段之后,木野经过了一系列的挣扎,他终于向自己承认,没错,我受伤害了,而且伤的很深。或许,只有承认,才能恢复。倒数第二篇《恋爱的萨姆沙》,故事想象性较强,有点类似于穿越,一觉醒来变成了萨姆沙,走路什么的,都得像原始人一样重新学起。然后自己所面临的,是一无所知的世界。唯一能告诉他答案的是一个弯着身子走路的佝偻女孩……最后一篇,引作标题的短篇我最不喜欢,剧情好散,基本上是在谈看法,讲没有女人的男人究竟是怎么样的……要有多悲伤,多孤独呢?就是这样,当你失去了一个女人时,就好似失去了所有女人。总的说来,就为《山鲁佐德》和《木野》,我给推荐分。

童话里都是骗人的 ▏读《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巧的是今天还在车上与父母讨论对于我儿时的记忆。父亲问我能记得最早的完整事件是什么,当时竟然脑子里一片空白。直到刚刚开始写这篇读后感。虽然也许不是最早的,但是确实有一个记忆非常深刻的片段,更像是书中山鲁佐德对前世七鳃鳗的记忆一般,那个片段也是关于“思考的问题”——其实并不复杂,小时候看迪士尼版的《海的女儿》,在知道自己搞错了爱的人而小美人鱼命悬一线,王子义无反顾地在惊涛骇浪中划着小船游向大海深处时,对着劝阻蟹管家说:我已经失去过她一次了,我不想再失去了她了。当时,我记得很清楚的便是,那时我心里捉摸着,“失去”这个词,这个在这句话里出现了两次的词,究竟是什么意思。------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失去或即将失去女人的男人们。村上这本书写了这样的几个男人。《独立器官》里的精致独身者渡会医生在坠入爱河之后受相思和爱恋的折磨,开始思考一个问题:"所谓我,究竟为何物?"。直至绝食而亡,似乎在用这样一种近乎于零的存在方式来探究自己为何物。其实我并没有理解这个问题从何而来。”有一天突然被拽出现在的生活,并被剥夺所有特权,落魄到只是一个号码的存在,那么我究竟为何物?“说实在的,这个思考显得有些没有道理。即使突然被纳粹抓去,失去现有的一切,那丢失的也只是可以丢失的、极小的一部分。而‘我之所以成为我’的那些时间和体验,才是所谓‘我’的内容和意义所在吧。或者说这个思考在我看来的不合适之处在于,我们竭尽一生就是要在这生命中画上几笔,使生来本相同的”我们“(白纸),成为所谓的独一无二的”我“,而却在这时突然擦去所有的痕迹而去询问白纸到底是什么,实在有点儿强人所难。渡会医生曾在女人之间游刃有余、有来有往的获得欢愉,而后却因为真正的爱上某人而抑郁而死,我们真正该问的问题不应是”所谓无可救药的恋上一个人,究竟为何物?“而关于这个问题,我的答案是《驾驶我的车》里渡利对与同妻子睡觉的男子成为朋友(以此努力弄清妻子何以背叛自己的原因)的演员家福所说的那句话:”那不是可以想出答案的事情。“家福的形象和《木野》里的木野有些重叠,不过两篇比较起来我更喜欢后者,毕竟有村上一贯的神秘和宿命色彩。也很憧憬叫木野的小酒吧,听自己想听的音乐,读想读的书,与一只猫保持着恰到好处的距离。这篇在我看来所要表达得尤为清晰,清晰地让我不习惯:在我们失去生命中一个重要的人或者一段重要的关系时,如果我们扭头过去在”本来最容易受伤的时候”把“宝贵的知觉杀死”,抱守两极的空洞而不去正视自己的感受,那我们终将被夺去生活本身。那个小酒吧就是那样一个场所,有着逃避所特有的舒适和空洞,因此被想要找地方藏匿自己心脏的蛇所觊觎。《昨天》里的木樽和惠理佳让人不自主的联想到《挪威的森林》里面木月和直子。但也只是看上去像而已。“倘若连自己都不清楚在追求什么东西的话,追求便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作业”,我想木樽为何能够将关西话说得出神入化,大概也不是能够想出答案的事情。而他失去惠理佳的原因,在我看来却是明了的:不合适。从这个角度来说,并不能说是他自身出现了什么问题或者做了什么导致他失去了惠理佳,而仅仅是生命的轨迹不同,彼此走向了不同的方向。这样的失去是生命的缺憾,有一种不可避免的宿命感。但是那又如何呢?也许失去的伤害固然深重,但若不把此作为生存的唯一目的,而各自都有所追求的东西,那么依旧可以热烈的燃烧着。即使偶尔会梦见冰做的月亮,厚二十公分;即使不清楚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很辛苦。《山鲁佐德》,充满了七鳃鳗式的想象。我对这篇倒是没什么特别的想法(可能写太久思考不动了)。《恋爱的萨姆沙》和《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两篇更是让我看得没头没脑,除却这两篇其余的故事我都读了两遍。但由于本就与前面的篇章作于不同时期,后者更属于即兴之作,也就不再重读。-----失去一个人,有两个层面:感受和原因。前者无论如何我们也需要去面对和处理,也许没有办法克服但却必须要去直面,因为失去一个人的感受归根结底是属于自己的,拒绝它就是拒绝自己的某一部分;而至于为何我们会失去一个人,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能永远没有办法获得答案,因为这是自己与另一个完全独立的个体之间的事,而这个个体也许是一个特定的人,也许是指“我”之外的世界。当故事里的这些男人失去某个特定的女人时,他们都或多或少的与周遭的世界渐渐远离,孑然一人的状态(这样“失去”后的孤绝状态要远比“从未拥有过”更加凛冽和冷峻),然后在这无声无息的月球背面,凝视自己。而童话里都是骗人的,失去之后,便是失去了。

不持褒意

乏善可陈的一本书。大学时代的孤独时刻,偶然接触村上春树,从此陷入不可自拔的迷恋之中。村上轻描淡写的揭示一种孤独的哲学,孤独与生活,没有人喜欢孤独,只是不喜欢乱交朋友。他笔下的主人公,就算孤独、绝望,仍能过着表面平和、规律的生活,就如同自身的写照。那时自己确实需要这样的营养,与其用消极、堕落对待孤独无措的心情,不如好好正视它、与之适应、接受自己,不以外物来改变自己的心情,即便明天世界末日,今天也要洗好该洗的被子。有条不紊的生活习惯跟有条不紊的思想一脉相承。所以就算不知道出路也无所谓,姑且隐忍的与孤独为伴,并积极的生活,起码表面的也好。《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却开始看不懂了,那是一种用村上文字包裹的、非村上思想的东西,几乎通篇拥有类似的设定,比如以各种形式出现女人的出轨、男主人公不善辞令被动接受的性格,看多了,就产生审美疲劳,不断出现类似《1Q84》《挪威的森林》的剧情。相较于他早期的随笔、短篇,这本书可谓作品生涯的滥竽充数之流,这令我很愤怒。除了剧情设定类似、平淡之外,另有更称之为崩落的一点,则是其思想的转变。乍一看似乎还是围绕着生而为人的孤独为主题的笔法,但正如前文所说,以前的他写着虽然孤独但生活仍要继续的、人道主义的文艺,而这本书,尤其《独立器官》这一篇,暗喻的却是一种放弃、认输、衰竭。他如同一个饱经风霜的普通中老年人,开始觉得与孤独对峙乃是徒劳。兴许对一本书的渗透度,与读者此刻的心境息息相关,感觉,就像一种类似于开花的容器,当它盛开之时,才能容纳与之契合的文章。此刻我的心境则紧闭着的吧,所以对于这本《没有女人的男人》的敏感度及其低。在昏暗灯光下握着kindle看完后,就像在火车上,路过一处平常风景,转身睡去,甚至没有梦境。就是这么平淡的一次阅读。

透过他的眼,看你,寻我——读《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之《驾驶我的车》

对于男人而言,女人多少有着些无法理解的部分。比如,同样身为演员的夫妻,家福实在无法理解妻为何会与他人发生关系,在他眼里,婚姻美满。没有机会找死去的妻来问,于是同妻的情人交友,来弄明白这里面发生了什么。小说是以家福同女司机的对话方式展开,讲述他与妻的故事。谨以此文,作为这一个阅读系列的结束。关系里面最悲伤的事情,莫过于背叛。源于背叛激起了我们对于自己的深深怀疑:为什么他/她要这样对我?另一层,则是某种“这个人原来不是我所看到的那样”的感觉,带来的整个自己对于和他人关系的撼动,撼动的是安全与信任。人到中年的家福,遭遇到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妻对那种事当然只字未提,但他当即知道她在别处被别的男人抱过——那种直觉家福原本就不一般。何况如果真爱对方,那样的气味就算不情愿也觉察得出。就连对方是谁都从她说话语气中一听便知。”“她为什么就非同别的男人上床不可呢?家福很难理解。至今也未能理解。因为结婚以来,作为夫妻和作为生活伴侣一直保持良好的关系。只要有时间,两人就畅所欲言地谈各种事,尽可能做到信赖对方。无论精神上还是性生活上,他都觉得两人脾性相投。周围人也把他们作为理想的好夫妻看待。”就是这样的无法理解,但是面对很快就被病魔折磨而临近生命终点的妻子,家福无法质问,只能眼看着她消失在自己的世界中,空留一个解不开的疑问。然而,真的那婚姻就如此完美吗?家福与妻子曾经有个女儿,出生三天便离世。面对这伤痛,夫妻二人慢慢承受:妻开始常常喝葡萄酒。他有好长一段时间异常热衷于练书法。在雪白的纸上黑乎乎挥笔写出各种各样的汉字,他觉得仿佛隐约看得见自己心的结构。由于互相扶助,两人得以一点点克服伤痛,度过了那一危险时期。他们开始比以前更多地将精力集中在各自的工作,近乎贪婪地进入分配给自己的角色。“对不起,再不想要孩子了。”她说。他表示同意:明白了,就再不要孩子好了,你想怎样就怎样好了。真的是就好了吗?家福回忆起来,妻子同他人有性关系,就是在那以后。他于是猜测,或许孩子的失去激起了她身上的那种欲望。仅仅是猜测,家福没有了解过,面对与疾病抗争的妻子,家福也没有办法问出口。却不得不把职业演员的功能带到生活中,痛苦地演着幸福的丈夫的角色。“一边撕肝裂肺任凭里面流淌看不见的血,一边总是面带平和的微笑;若无其事地处理日常杂务,泰然自若地说话交谈,在床上抱妻求欢。”“不过,只要除了这点——除了妻时而偷偷和别的男人上床这一事实——两人的婚姻生活大体是心满意足风平浪静的。”这种表面上的风平浪静,很快便被妻子去世之后带来的疑问而打破,家福终于开始行动——偶遇妻子的情人之一,与对方交朋友,了解妻子外遇的原因。尽管心情很复杂,却盖不住想要去弄明白的动力。人总是想要弄明白,为什么?更何况是自己那么深爱的妻子,到底有什么是自己所不知道的呢?不知情的情人说,家福的幸福的,拥有那样的女性,家福表示自己“惟其幸福,心情难受的事也是有的。”而更准确的是:“但归根结底,我失去了她。活着的时候一点点不断失去,最后失去了一切。就像由于侵蚀而持续失去的东西,最后被大浪连根卷走一样。。。”“对我来说比什么都难受的,是我没能真正理解她——至少没能真正理解恐怕是关键的那一部分。而在她死了的现在,想必要在永远不被理解中结束了,就像沉入深海的坚固的小保险箱。每当想到这点,胸口就勒得紧紧的。”然而,完全理解一个人那样的事,我们果真能够做到吗?哪怕再深爱那个人?那个与妻子曾经发生过恋情的男人问家福。“我们差不多共同生活了二十年。以为我们既是夫妻,又是信赖的朋友,以为可以相互畅所欲言无话不谈。起码我是这样想的。然而,实际上也许不是那样的。怎么说好呢。。。。。。可能我身上有一个类似致命的盲点那样的东西。”“我或许看漏了她身上某种宝贵的东西。不,就算亲眼看见,也可能实际上看不见那个。”被家福的这番自我折磨困惑住的男人,最终抛出了他的思考,仿佛从身上某个幽深的地方浮上来的,也让家福感受到妻子之所以可能被对方吸引住的好感:“女人在想什么,我们一清二楚基本上怕是不大可能的。无论对方是怎样的女性。因此,我觉得好像不是你有什么盲点,不是那样的。假如说那是盲点,那么我们的人生全部都有大同小异的盲点。”“哪怕是再理应相互理解的对象、哪怕再是爱的对象,而要完完全全窥看别人的心,那也是做不到的。那样追求下去,只能落得自己痛苦。但是,如果那是自己本身的心,只要努力,那么努力多少就应该能窥看多少。因此,说到底,我们所做的,大概是同自己的心巧妙地、真诚地达成妥协。如果真要窥看他人,那么只能深深地、直直地逼视自己。”这番古怪的交友体验,最终让家福不仅没有了要报复对方的愿望,似乎也获得了某种平静,直到没有必要再演戏,他就放弃了回应对方联系的努力——似乎是那样的类似妻子,与每个需要合作的男性演员在现实生活中也上演亲密的戏,直到合作结束,生活与虚拟同时结束。自己的太太被别的男人抱在怀里的场景在脑海里挥之不去,总是去而复来。就好像失去归宿的魂灵始终贴在天花板一角监视自己。本以为妻子死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那东西很快就会消失。然而没有消失,反倒比以前更执著了。作为我,需要把它打发去那里。而为了这个目的,必须把自己胸中怒气那样的东西化解掉。尽管如此,对于妻子为何要对一个什么也不是的男人动心,依然像根刺一样的扎在心头。直到他所雇佣的冷静的女司机简洁地回答他:您太太大概并没有为那个人动什么心吧?所以才睡。女人是有那种地方的。那就像是一种病,家福先生,那是不能想出答案的东西。我的父母亲抛弃我也好,母亲一个劲地伤害我也好,都是病造成的。再用脑袋想也无济于事。而我们都在表演。家福说。我想是那么回事,多多少少。至此,家福忽然理解,妻子身上发生的这一切,就像演戏:暂时离开自己,结束之后,又返回自己。但返回的位置,与原来不尽相同。就像家福在妻子离开之后,和妻子的情人交友、甚少与他人交往、投入到工作,或许也是一样:经历人生重大伤痛的人,往往都会选择暂时离开自己,以避免伤痛,演戏也好、隔离也好,而暂时离开自己,结束之后,返回自己,但是返回的位置,已经不尽相同,那部分伤痛,在不知不觉间,于另一个空间里面,在修复。--------------------------------------

不能跑超级马拉松的村上春树

记得当初读到《1Q84》,是在大学三年级。当时村上应该是60岁左右。整个《1Q84》读完,叹了好大一口气,叹气中有惋惜之情。当然,阅读《1Q84》仍旧有许多可以称作‘愉悦’的体验,比如里面写天上有两个月亮,一个黄的,一个绿的;比如那些为了宏大的种种尝试;比如那些音乐、性等。但为什么惋惜呢?村上说过他的文学理想就是写出一部《卡拉马佐夫兄弟》式的小说。《1Q84》像是一个尝试,一种冲击,一次超级马拉松。然而站在读者如我的角度去看,怎么都不能说他成功了。而陀思妥耶夫斯基写出《卡拉马诺夫兄弟》时,也正是差不多60岁的年龄。所谓集大成,所谓大师,正当其时啊。而到了今年,村上的《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出来了。忍不住,又买了又看了。于是,只能更深地叹口气。就算是说这是村上在跑完超级马拉松之后的一个小跑,可也总感觉村上跑得太过随意。他已经不再有任何惊艳之感了。可能性还有吗?谁知道呢?想想村上已经67岁了。但村上仍旧有可敬佩之处。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里面,村上在谈到‘作为小说家而言,最为重要的资质是什么’的问题时,他写了三点:才华;集中力;耐力。村上又写:“世上大半的作家并非巨人,我当然也是其中一员,只能各自想方设法努力,从不同的侧面弥补才华上的不足。”觉悟如此,清醒如此,我们又还能责怪他什么呢?‘超世之才’,乃是天分。‘坚韧不拔之志’,乃是人为。村上从33岁‘开始了长跑者的生涯,并且正式站在了小说家的出发点上’,这么多年如一日,不是苦行僧,也是匠人。他规律地生活着,戒了烟,每日跑步,参加马拉松和铁人三项,翻译菲茨杰拉德等美国作家的书,这一切,都是为写小说服务。在集中力和耐力上,他穷尽己身,此中悲喜,唯村上自知。巨人(才华永不枯竭,作品质量从不下降,真正才华横溢)有哪些呢?村上举了莎士比亚,巴尔扎克,狄更斯。我觉得还可以加上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马尔克斯......而最近阿列克谢耶维奇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关于村上是诺贝尔文学奖陪跑的说法又有人提起。说起陪跑,米兰·昆德拉(86岁)、阿多尼斯(85岁)、菲利普·罗斯(82岁)、托马斯·品钦(78岁)、汉德克(73岁)等人都还陪着呢。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记不清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看村上的书,不是最出名的那本《挪威的森林》,记得中学时拿到那本书我就看了几页,看不下去,就放弃了。我想想,应该是从《1Q84》开始的吧,三部头,看完后就迷上了村上,紧接着就把他的书都找来了,除了那本《挪威的森林》。《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已然看了很久了,一贯的村上风格,事情交代隐晦,以前一直不喜欢这样的散文风格,直到看了村上龙的书,才发现两位真的有相似之处。最后一篇看完,心情颇为沉重,这也是为什么一直没有写书评的主要原因。应该会再看一遍。

一如既往的村上风格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来来回回读了两遍,但对这本书没有想说的欲望。如果非要说一句什么,那就是“一如既往的村上风格。”在世的作家里我读的最多的就是村上这家伙了,大概是全都读过,所以对他的文体,他对题材的处理方式也都很熟悉,知道“村上会这样写。”,所以,读罢,稍稍会有反思,但不会有别开生面的新鲜感、震撼、或者久久回味的感觉。但村上以前写的那些好故事,依然是我心灵的庇护所。

四星。

我几乎没有读过村上春树的作品。最早,是从他的一本随笔,大概是叫《当我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开始的,书名可能记错了。因为跑步的时候我想没什么好谈的。更别说谈出一本书来。那本随笔我翻了十几二十页的样子吧,就放下了。印象中就是日本作家的那种絮絮叨叨,说不上不好,也说不上有多好。再读村上春树,是他发表的一篇短文。当时中国反日情绪高涨,据说各地书店已在下架日本作者的书。村上春树便忍不住出来说这真令人感到伤痛之类的话。言辞恳切。我还特地去书店来着,发现他的书——当然还有其他日本作家的书——仍放在原来的地方。我就舒了口气。那一阵许多事受到影响。我去买三菱的圆珠笔,柜台上已经没有了,服务员要悄悄地取给我。我对日本的感情复杂,排在最前的,应该也是敌对。但书店没有变化,我却觉得欣慰;也不是因为我喜爱村上春树的小说。我没读过他的小说。我知道村上春树的文字好,轻灵。我见过许多他的句子,被人抄下来,放在网上各个地方。有些确实让我心生欢喜。但始终没有契机让我去读。直到一家出版社把他跟海明威并列起来,出版了一套《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我觉得这事挺有意思。而村上春树的文笔就像一个老熟人似的。随便读到一个句子,就会让我微笑着想:看,我把你认出来了。可我是怎么熟悉了他呢?我越想越想不明白。这本集子的第一篇叫做《驾驶我的车》。我读完了,立刻望向书架上卡佛的那一本《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然后我想我读过的村上春树的那本随笔集应该是叫《当我们谈论跑步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或者,不是“我们”,而是“我”。天知道,我读的是PDF。书架上没有。是“我”。我去确认过了。我并不特别喜欢雷德蒙·卡佛的小说。我承认他的小说有味道。也有趣。也许小说这样子就足够了,我却觉得还少点儿什么。也许是少点儿什么特别带劲的东西。但我回想着,这一类小说本身其实也是带劲的。而在《驾驶我的车》中,村上春树截取的生活片段我以为并不像卡佛那样随意。这是我喜欢的。或者说是我所以为的卡佛的随意。“我所以为的”这几个字多浅薄。然后想到了与写作有关的事。斯蒂芬·金要我们摒弃副词,我尽量照着去做了。好在我领悟到动作并非副词,腾挪的余地变得大了些。这又联系到“行动即人物”的铁律。我不反对这铁律。剧本中是这样,小说中也是这样。但到了小说,我有一点不太会安放人物的心理了。我说的是,抛开行动,上帝视角的描述。在村上春树的小说里,我记下了一段与痛苦和忍耐有关的心理描写;接着发现类似的东西在我自己的小说里渐渐变少。当然这无所谓对错。只是,仅仅作为技巧,我这是在退化么?我想不是的,却又不敢确定。这件事,我得好好思考一番。《昨天》。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如果我有一个女友我会不会给她推荐村上春树的小说——但如果是这一篇,我想不会。也许会的。我不知道。我特别喜欢《秒速五厘米》,是因为它契合了我心中某种纯洁到透明的东西。与爱情似有关似无关的东西。与成长似有关似无关的东西。它令我陷入回忆。《昨天》这一篇也是。但比《秒速五厘米》浅。并不是说它触及我的灵魂的深度很浅,而是说,它描摹的情感是与涨潮时海浪拂过沙滩吞没的痕迹相似的那一种。而你很清楚这些痕迹是确实存在的。存在过的。《昨天》。多么精致的孤单啊。那“冰做的满月。厚二十公分左右、冷冰冰的坚硬而透明的月亮”,每天晚上,从船上的小圆窗户向外眺望,注视着它。谁没有有过这样的孤单?谁的孤单不是这般精致?正因为如此,这样的文字,竟显得像个骗局。《独立器官》。这不是一个我喜欢的故事。我不喜欢这个故事。这两个句子其实各有韵味吧。前一句多少偏向日式语法?我记得有一位翻译家——极大的可能恰恰是恣意放纵的余光中——严厉批判过使用非中文语法的问题;大概与翻译英文中过长的句子的断句方式有关。当时读到印象还蛮深的。这本选集每一个故事用了不同的翻译。所以以对故事的好恶来评断翻译的优劣是不对的。可我还是不怎么喜欢这个故事啊。这里几乎称得上“痛心”的事实是:这正是我应该很喜欢的那种故事啊。一个男人因为爱情、因为思念而枯萎、死掉的故事。而且,是因为一场被背叛的爱情和一场无果且无关他人的思念。翻译确实是有问题的。我的这个判断十分客观而准确。《山鲁佐德》。我挺喜欢这种没头没脑地扔过来一个设定,不管有没有道理,就这么展开讲起故事来的姿态。村上春树也喜欢(【干咳】我虽然没怎么读过他的书,但我还是知道这个的)。村上春树善用比喻。我听好多人说过。可在这本集子里我读到的善用比喻的村上春树善用的却似乎并非比喻。或者说,我不以为他是在比喻。他只是在描摹自己心中的一个或是几个意象。而且可以做到精准、致命。于是他便围着这些意象做起文章。他的故事其实是为这些意象服务的,扣除了这些意象,往往连故事本身也不成立了。就像《昨天》里的冰做的、二十公分厚的月亮、被改成关西腔的披头士的歌;就像《独立器官》里的器官。在《山鲁佐德》里,是一个谜一般的、会讲故事的中年妇女,以及猎杀鳟鱼的七鳃鳗。《木野》。有这么一种观点,说的是想要在街角开个咖啡店,或是书店,或是小酒吧。咖啡就只卖自己喜欢的咖啡,书店就只卖自己喜欢的书,小酒吧就只卖自己喜欢的酒。不去招揽客人,拒绝热闹,单纯地、静静地保持存在。挺好。就这种观点,我的看法是:冒充文艺青年的人们最好去死一死。文艺青年没什么了不起。在这个大前提底下,却也没有这么廉价。《木野》的主人公是我可以承认的那种文艺青年。当然被我承认也没什么了不起。《恋爱中的萨姆沙》。我脑海里有一个印象,是我曾经的一个朋友,我好久好久没见他了,也忘了他的名字和相貌,我只记得他是我的朋友,我们狠狠地聊过天,并对彼此的观点不以为然,不过,倒不至于互相看不起,我觉得他八成有一个跟我完全一样的想法,就是:以为对方的思想也存在于自己的身体里(不知道为什么不是在大脑)。而我的这个朋友如果读了这个故事,就会这么说:这是什么鬼?在我心里也有根深蒂固的偏见:我不需要任何一个人来告诉我任何一条大道理。村上春树这么有名……那也不行。压题、压轴的故事:《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哎呀。我叫道。有时候在想,我也许可以把自己读过的所有诗歌、所有散文、所有故事排一个非常非常主观的座次出来。第一喜欢的,第二喜欢的,第三喜欢的……可是会很累。而且一定会完不成。还会反复无常地反悔。哪一种状态都是我不喜欢的。我不能为了我喜欢的事进入一个我不喜欢的状态。啊,我找借口的本事总是这么令我陶醉。这一个故事,一定会排进我最喜欢的故事的前十名。至少,至少在今夜。

摘录

1.世间饮酒者可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为了给自己追加什么而不得不饮酒的人;一类是为了从自己身上消除什么而不得不饮酒的人。2.问题是,哪怕再是理应互相理解的对象、哪怕是再爱的对象,而要完完全全窥看别人的心,那也是做不到的。那样追求下去,只能落得自己痛苦。但是,如果那是自己本身的心,只要努力,那么努力多少就能窥看多少。因为,说到底,我们所能做的,大概是同自己的心巧妙地、真诚地达到妥协。如果真要窥看他人,那么只能深深地、直直地逼视自己。我是这么认为的。3.她的那颗心一跳动,我的这颗心也随之被拉紧。就像用缆绳拴住的两艘小船一样。即便想要砍断缆绳,但到处都觅不到能砍断缆绳的刀具。4.人类所拥有的情感中,恐怕没有比嫉妒和自尊心性质更恶劣的情感了。5.然而,女人的眼睛深处,有种仿佛欲望之光的东西。木野能看见那样东西,真的,她眼睛里的东西就像漆黑的坑道深处所看见的提灯。

别和一场病较真

刚刚读完这本书,一本很奇特的书。书中人疏离的人生,不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影子。如果一个男人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女人,他会怎样。他内心是如何的。也许,在日常里,我们根本无法去了解这些。而这本书,展现出了那些被腐蚀和伤害的心,是如何在身躯里挣扎和游荡的。不知为何,看到书里的男人,想起了我的爷爷。奶奶去世之后,爷爷好像变了一个人。变的顽固了,不易沟通了,然后一天天迅速的衰老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也许,他的内心,也像书中的男主角一样,找不到归宿,并不断去追问一个个没有答案的命题。直到有一天,我去探望他,突然发现他变的那么虚弱,蜷缩在床上,脸色苍白,整个人没了以往的精神,眼睛里空洞洞的。我知道他真的不行了,于是抱着他大哭一场,就像明天即将无法相见一样。而我明白,即使相见,他也不再是以前的他。我们遇见一个又一个人,去相见去离别,而我们是否真如表面一般,看到的是否是真实的,也许只有自己知道。失去的人,受过的伤,以为用时间、用冷漠、用回忆、用焦虑、用逃避、用追索,可以找回答案,可以抚平伤痛。最后,发现自己追索的并非真相,自己逃避的并未离去,自己焦虑的从未改变。而不变的是,仍然要努力的活下去。更可恶的是,自己想不通的事情,可能只是一场病,一场高烧。来的不知缘由,去的不知所以。然后留自己孤身一人站在原地,不知所措。去找寻原因,却走入了死胡同。是不是最终解脱的办法就是宽恕?去宽恕伤害、宽恕血与泪,因为你没办法去和一场病较真。病了就病了,好了就好了,没有为什么,没有凭什么。努力的大笑和大哭,大病和大愈。然后,继续向前走。爷爷告诉我,一个人如果要发挥到最好,唯有轻装上阵。

很失望,对里面第二篇的翻译

其中一句:第42页,“木樽这个名字很少见啊。” 我说。“那是,咱这名字特少见吧。” 木樽说。--------------------------------------------------------------------从,这个“咱”字!开始,失去了想要再看下去的兴趣。

昨天的昨天

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再一次被春上这些忧郁的日本作家所感染,带着一种的很沉重的心情读完。其中最有感触的就是这第二个故事了,可能是因为自己的年纪吧,对主人公朋友的爱情深有感触,在读完的时候我又感觉到那久违的疼痛感,无法呼吸,也不敢呼吸,害怕一呼吸眼泪就会带下来,诶~真是个矫情的人啊。我在这个世上已经走过了二十三个年头,喜欢过很多女子,也深爱过很多,走在路上,看着周围路过的情侣,我总会情不自禁的想到她们,带着悲伤地心情。每次看片的时候,在欲望喷涌的时候,我总会看着片中女主角的脸,想着她们,她们在男人身下是怎样的表情,是否已经和男人分享了那一刻,我却无法参与,只能在那一刻痛苦的想象,而这悲剧性在于你并不知道这些事情是否已经发生,只是徒增自己的悲伤。

书评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孤独是必经的劫数

第一次读村上春树的书,是看《挪威的森林》,美妙的文字,执拗的人物,以及唯美的爱与性的描述,让人记忆深刻。从那时起开始喜欢这个作家,和他心里温暖又固执的一面。时隔多年,村上的新书出来了,《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以同名小说致敬海明威。海明威写这部小说时,不到三十岁,血气方刚的年纪,似是表达“不需要女人的男人们”,而村上写这本书时,走过岁月沉淀,通过无处不在的女人们的身影、记忆,描述“失去女人的男人们”细腻的内心情感世界。七个独立的小故事串联在一起,共同刻画“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这一特殊群体,或失去妻子、或失去情人、或失去恋人、或还未开始就戛然而止的故事……女人们在男人的生活中烙下深刻的影子,即使她离去很久,即使消失不见,环绕在男人们心中的寂寞失落感、以及重重谜团依旧让其难以解脱。文中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山鲁佐德》。本生就带有一种童话故事般的奇幻色彩,并没有很清楚地交代着主人公的暧昧关系,或许是一种契约,或许连情人都算不上。但是山鲁佐德确实让人印象深刻了:先是帮住在孤岛的男主角羽原采购生活用品,后来顺其自然且主动地发生了关系。每一次做爱,都会给他讲一个故事,讲自己的前世或许是深海里的鱼……讲自己中学时暗恋一个男生做出的疯狂举动。偷偷溜进他的空宅,拿走他写过的铅笔,甚至偷走他带着汗味儿没洗过的衬衫。作为交换,将自己的几绺头发剪下藏在他家的隐秘处,把自己没有用过的卫生棉条藏在他抽屉内侧。一方面有种罪恶感知道这样是不对的,另一方面又疯狂地止不住地想要溜进他的家中,感受他的气息。直到他的家门换了锁。才无声地终止了山鲁佐德的疯狂行径。躁动的心也慢慢平复。或许住在孤岛的羽原生活寡淡缺少色彩。山鲁佐德这个谜一样的女人出现,她的每一个枕边故事随着她的一颦一笑深深扎入羽原心里。每一次期待着令人愉悦的欢爱,期待着她身上神秘故事的下文,又害怕有一天她不再来,故事、以及这所有的印记都将随之终结。所以羽原剪短地写下别人看不懂的日记用以记录,自己与山鲁佐德的所有羁绊。孤独贯穿始终,毕竟听的是别人的故事,感动或揪心的事情都是与自己无关的。想要把握的是不属于自己的一切,失去是必然的,这点羽原知道。但作为读者,居然也有一种和羽原一样的,想知道下文的冲动。山鲁佐德最后和那个中学时暗恋的男孩子怎么样了,和他的母亲又有怎样的交集?不得而知了,所以意犹未尽。另一个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是《驾驶我的车》。按照流俗剧情发展,这个代驾的女子应该会和“我”发生一点特别的故事才对呀。然而没有。只是她沉默地听完了我的故事,并帮“我”守着心里的这些秘密。主人公家福是个小演员。妻子是同行,非常漂亮,夫妻感情很好。妻子因故去世,家福却迟迟没有走出来。有一个问题在他心中困扰许久:妻子去世前和几个男演员发生过关系。一起拍戏时自然而然地上床了,拍完戏也不拖泥带水,终结了这样的关系。他一直知道,想要弄清楚妻子为什么会与这些男人发生关系。但妻子去世了,这些谜团始终困扰着他。为了解惑,他甚至主动与妻子生前发生关系的一名男子交朋友,一起讲述与妻子相关的话题。交谈中得知,这个男子应该还是很喜欢妻子的,但妻子和他分手的时候很绝决,甚至生病后也拒绝了他的探望,让他备受打击。这个男子很普通,并没有什么比自己更优秀更让人着迷的地方,为什么妻子会和他发生关系?他搞不懂。这些和妻子有过关系的男人,很多都“什么也不是”,可他却想找一个抚慰自己的理由。妻子为什么出轨?最后,代驾的女子说了这样一句话:也许正是因为他们“什么也不是”,所以妻子才和他们发生关系,没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原因了。谜团没有办法解开了。但这个中年男子落寞、孤单的形象却真实地呈现在眼前。生活还是会继续,但这些过往注定在他心中挥之不去。其中还有个故事,《木野》。里面最让人印象深刻的不是摸不着头脑的、丝丝缕缕的关联,而是那只经常来店里守护的流浪猫。发现妻子与自己的同事偷情后,木野开了这家店。开始生意并不好,后来这只流浪猫发现并喜欢上这里,成了常驻客。木野为它专门开了一个猫洞,但主子就是喜欢跟人一样从大门进出。好像这猫会招财镇店一样,它在的时候,似乎都不会有坏事发生。而不好的事情发生前,这猫却也失踪不见了。据说村上春树是超级喜欢猫咪的。自己家中也养猫。猫咪陪他度过了很多难熬的、孤独的时光。即使在冷冷的冬夜,抱着一只猫咪写作,也是件非常享受的事情。所以他的文字里总是温暖大过黑暗。而他将这些归功于有治愈功能的猫咪,甚至还专门写下《毛茸茸》,毫无保留地展现自己对猫咪们的喜爱之情。作为一个猫控,这点还真让我钦佩,于是也决定回家多拍一些关于猫咪的种种,有一天也许能集结成册,无论是毛茸茸,还是软绵绵,简直萌到没朋友。一本书,凝聚着作者的心血与各种小心思,读者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孤独是直观的感受。但是深刻的孤独感来袭过后,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们都选择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比如故事《独立器官》里,一辈子游走在女人堆里的不婚主义者,向来如鱼得水游刃有余,最终还是爱上了一个已婚女人,付出良多。最后害怕的这天还是来了,她以回归家庭为由终结了这段关系。然而呢?她却抛开丈夫,与另外一个年轻男人私奔了。那么自己呢?是一个被欺骗、被抛弃,什么也不是的老男人而已。最后他郁郁而终。为什么名为“独立器官”?因为交往中的女人带着面具,使用的是不同于自己本人的独立的器官,这器官不受自己掌控,这面孔翻脸时才能绝情。故事可能是少数特例吧,毕竟真正得相思病主动了结生命的人有多少?一辈子只爱一个人为之生为之死的人有多少?见过最有趣的一句形容是:要么这辈子活得太短,要么这辈子认识的女人/男人太少……毕竟世界太大,一辈子太长,每个人都还有很多次机会遭遇自己的劫数,邂逅自己的新生。没有强大到能成功渡劫的人消沉了。而邂逅新生的人回顾过往,一切不过是浮云。现在你的眼里,只有爱与光。

人生永远应该在得到和失去中成长

无论是已经失去,还是尚未得到,亦或是遍寻不到的后悔药。人生总是应该不断的经历和成长。在读完全书后,印象深刻的,反而是林少华最后的跋,写的非常的到位,多一分嫌肥,少一分嫌瘦。人在面对无处躲避的孤独的时候,往往是脆弱和痛苦的。但是深剖之后,却一定可以发现自己内心深处不为自己所知的所谓的“死角”。人的内心情感的复杂程度远远超过想象,如果说,最后还是无法安安静静地做一个混吃等死的猪,那就勇敢的去面对那些让自己辗转反侧的内心独白吧。不开心就不开心,痛苦就痛苦,等到走出了那一刻,一定会有巨大的收获等着的吧。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是不幸的,是悲惨的,是绝望的。但是,阅读到这些文字的读者,是幸运的。

【书评】村上春树:《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说实话我到现在还不知道我当初够买村上这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目的是什么,我是不知道它讲的内容是什么的,大概就是单纯想要了解一下村上先生的作品,因为在这之前在朋友那读了他的随笔,觉得很轻松、简单、且不缺乏细腻。我是在地铁上用来回的时间读完村上先生的这本《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读完后我就想应该也可以叫【没有男人的女人们】,这本书由七个短篇小故事组成,以第三人称和“我”来写。不同的章节写不同的故事,从不同角度来体现男人在失去女人们后的故事。第一章:《驾驶我的车》主角是演员家福,以表演为生,他失去了和他同样是演员的太太,太太是因为子宫癌而离世的。但是在他得知太太在世前与同是演员的朋友发生关系后,使得他不得不去了解清楚原因,正当他想要知道结果的时候,却还是放弃了调查。他自己没有得到答案,真正给他答案的是他雇佣的司机,北海道二十四的女孩给出的答案,最后家福自己也说了一句”我们都在表演“给人思考而结束。第二章:《昨天》男主人公木樽失去自己的女朋友。他和自己的女友从小青梅竹马,但是除了牵手与接吻,他不敢再更亲的进一步。甚至因为这样他把女朋友介绍给“我”,后来在“我”与他女友约会结束的第一周,她的女友和同社的学长发现了关系,可以说木樽的女友是在渴望某种关系对那些未知的一切充满着好奇。木樽是个直觉比较好的人,因此也因为这样离开了女友,离开了“我”们。木樽之所以失去女友,就像译者林少华先生所说是属于主动离开的关系。第三章:《独立的器官》讲的是男主人公美容医生,失去了情人。医生他已经五十二岁,但是他是不婚主义者,不结婚不同居,但同时会和女性约会。直到有一次他遇到一个比自己小十几岁的女人并且爱上她后而无法自拔。后来,女人离开了他,并不是回到了丈夫身边而是找到了另一个第三者。医生无法接受,开始不绝食销蚀着自己,最终死去。我觉得所谓的独立除了医生自己本身某一处以外,更多的是指他自己,他一个人来一个人去。第四章:《山鲁佐德》讲的是一个半软禁状态的男主人公羽原,他失去的是一个三十五六岁的女人(不等同于太太、情人、恋人)。在女主角山鲁佐德每次与他发生关系后都会给他讲一个故事,他自己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只是故事越来越离奇也是使得羽原自己越来感兴趣。直到有一天,山鲁佐德的故事即将要结尾的时候,男主角羽原不知道她还会不会来找自己而产生一系列猜想,村上先生在写到这里的时候也是停止的,给人无限遐想。第五章:《木野》讲的是一个本来做着销售的职业而后开酒吧的木野,他失去自己的太太。他是在出差回来后亲眼看到自己的太太与别的男人躺在床上,然后自己悄然离去最后选择离婚。后来,独自一人找自己的姨妈租下姨妈的房屋开了酒吧的,而后遇见神秘人神田等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其实这篇应该是七篇里面我唯一有疑问的一篇,不是因为木野失去他太太而产生疑问,而是因为我依旧没有搞清楚木野酒吧的那只猫突然不见与房屋周围出现蛇加上最后神田让他离去的有什么关联的原因,在这一块我是比较模糊的,与此同时更加喜欢村上笔下的故事。第六章:《恋爱的萨姆莎》讲的是一个不知道自己是谁的萨姆莎,失去的一个修锁的女孩。第六章是我在这七章里面读的第一篇,我是打乱顺序来读。主人公萨姆莎在睁眼醒来后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变成了格里高尔•萨姆莎,他就像个刚出生的新生儿一样,什么都不懂。他的房间里面除了床连一样像样的家具都没有,他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是谁就像失忆了一样,他不知道为什么屋子里没有人,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在这里。当修锁女孩来到的时候,通过与修锁女孩交谈自己身体明显出现一些症状,而这些异样他自己是根本就不知道是为何。他只知道他想要和修锁女孩一直聊天,想要一直见到修锁女孩。我想村上之所以这样来构思也是希望可以更多的给人以联想。译者林少华先生说:“这一篇男人公萨姆莎的恋爱如果能称之为恋爱的话——刚刚开始,失去的阶段尚未到来,至少文本中找不到任何可能的暗示。第七章:《没有女人的男人们》讲的是主人公“我”,失去了一个在十四岁喜欢的女孩M,得知她自杀而永远消失在这个世界上故事。“我”在十四岁喜欢上M,她自杀的消息是她的丈夫告诉“我”的,那为什么她的丈夫要告诉我关于她自杀离世的消息,大概是因为“我”和丈夫开始成为了世界是孤独的男人。她丈夫是“世界上第一孤独的男人”“我”是“世界上第二孤独的男人”同时“我”十四岁的自己也随之消失。读完村上先生的这本书,我更多的是联想到应该也可以叫做【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正如开头我自己所说,这本书里面不管是哪一篇故事,都是以男女之间的关系来写,男人需要女人,女人同样也需要男人。当然也正因为读完村上先生的这边书使得我更加想要了解到他笔下更多的故事,他更多的文字作品。林少华先生在最后用【失去的和没有失去的,不同的和相同的】总结了这部作品,说的真好。他说:“失去女人的男人们的孤独已不再是可以把玩的温吞吞的相对孤独,而成为了拒绝把玩的冷冰冰的绝对的孤独。男人和女人其实在某些事情上是想象的,都会对某种东西产生好奇与渴望。村上先生这部作品中大部分的故事都有着半结尾和突然中止的一个状态,给人无限的遐想,我觉得这是甚好。从而也让我对爱情或者进一步说对在男女关系的层面上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这种东西总是若隐若现,勾着我们每一个人。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村上春树歌单(转载)

《前言》披头士的《佩珀中士的孤独之心俱乐部乐队》沙滩男孩的《宠物之声》《驾驶我的车》沙滩男孩(TheBeachBoys)流氓乐队(TheRascals)克里斯登斯清水复兴合唱团(Greedence Clearwater Revival)诱惑合唱团(TheTemptations)《昨天》披头士《昨天》(Yesterday)《如沐爱河》(Like Someone in Love)电影插曲《独立器官》巴里·尤金·怀特(Barry Eugene White)的音乐《曼维》(MyWay)《木野》阿特·泰特姆(Art Tatum)的钢琴独奏柯曼·霍金斯(Coleman Hawkins)的《约书亚战斗在耶利哥》(Joshua Fit The Battle of Jericho)梅杰·霍利(Major Holly)的即兴贝斯演奏比利·哈乐黛(Billie Holiday)的《我心中的佐治亚》(Georgia on my mind)埃罗尔·加纳(Erroll Garner)的《月光》布迪·德弗朗克(Buddy DeFranco)的《说不出口》。泰迪·威尔逊(Teddy Wilson)维克·迪肯森(Vic Dickenson)巴克·克莱顿(Buck Clayton)本·韦伯斯特(Ben Webster)吹奏的《我的罗曼史》《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克利福德·布朗(Clifford Brown)的独奏珀西·费斯(Percy Faith)的《夏日之恋》曼托瓦尼(AnnunzioPaoloMantovani)雷蒙德·勒费弗尔(Raymond Lefèvre)法兰克·查克斯菲尔德(Frank Chacksfield)弗朗西斯·莱(Francis Lai)的《白色恋人》101管弦乐团(101 Strings)保罗·莫里哀(Paul Mauriat)比利·沃恩(Billy Vaughn)德里克和多米诺骨牌乐队(Derek and the Dominos)奥蒂斯·雷丁(Otis Redding)大门乐队(The Doors)亨利·曼西尼(Henry Mancini)转载地址:http://book.ifeng.com/a/20150324/13617_0.shtml

四星。

我几乎没有读过村上春树的作品。最早,是从他的一本随笔,大概是叫《当我跑步的时候我在谈些什么》开始的,书名可能记错了。因为跑步的时候我想没什么好谈的。更别说谈出一本书来。那本随笔我翻了十几二十页的样子吧,就放下了。印象中就是日本作家的那种絮絮叨叨,说不上不好,也说不上有多好。再读村上春树,是他发表的一篇短文。当时国内反日情绪高涨,据说各地书店已在下架日本作者的书。村上春树便忍不住出来说这真令人感到伤痛之类的话。言辞恳切。我还特地去书店来着,发现他的书——当然还有其他日本作家的书——仍放在原来的地方。我就舒了口气。那一阵许多事受到影响。我去买三菱的圆珠笔,柜台上已经没有了,服务员要悄悄地取给我。我对日本的感情复杂,排在最前的,应该也是敌对。但书店没有变化,我却觉得欣慰;也不是因为我喜爱村上春树的小说。我没读过他的小说。我知道村上春树的文字好,轻灵。我见过许多他的句子,被人抄下来,放在网上各个地方。有些确实让我心生欢喜。但始终没有契机让我去读。直到一家出版社把他跟海明威并列起来,出版了一套《没有女人的男人们》。我觉得这事挺有意思。而村上春树的文笔就像一个老熟人似的。随便读到一个句子,就会让我微笑着想:看,我把你认出来了。可我是怎么熟悉了他呢?我越想越想不明白。这本集子的第一篇叫做《驾驶我的车》。我读完了,立刻望向书架上卡佛的那一本《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然后我想我读过的村上春树的那本随笔集应该是叫《当我们谈论跑步时我们在谈论什么》。或者,不是“我们”,而是“我”。天知道,我读的是PDF。书架上没有。是“我”。我去确认过了。我并不特别喜欢雷德蒙·卡佛的小说。我承认他的小说有味道。也有趣。也许小说这样子就足够了,我却觉得还少点儿什么。也许是少点儿什么特别带劲的东西。但我回想着,这一类小说本身其实也是带劲的。而在《驾驶我的车》中,村上春树截取的生活片段我以为并不像卡佛那样随意。这是我喜欢的。或者说是我所以为的卡佛的随意。“我所以为的”这几个字多浅薄。然后想到了与写作有关的事。斯蒂芬·金要我们摒弃副词,我尽量照着去做了。好在我领悟到动作并非副词,腾挪的余地变得大了些。这又联系到“行动即人物”的铁律。我不反对这铁律。剧本中是这样,小说中也是这样。但到了小说,我有一点不太会安放人物的心理了。我说的是,抛开行动,上帝视角的描述。在村上春树的小说里,我记下了一段与痛苦和忍耐有关的心理描写;接着发现类似的东西在我自己的小说里渐渐变少。当然这无所谓对错。只是,仅仅作为技巧,我这是在退化么?我想不是的,却又不敢确定。这件事,我得好好思考一番。《昨天》。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如果我有一个女友我会不会给她推荐村上春树的小说——但如果是这一篇,我想不会。也许会的。我不知道。我特别喜欢《秒速五厘米》,是因为它契合了我心中某种纯洁到透明的东西。与爱情似有关似无关的东西。与成长似有关似无关的东西。它令我陷入回忆。《昨天》这一篇也是。但比《秒速五厘米》浅。并不是说它触及我的灵魂的深度很浅,而是说,它描摹的情感是与涨潮时海浪拂过沙滩吞没的痕迹相似的那一种。而你很清楚这些痕迹是确实存在的。存在过的。《昨天》。多么精致的孤单啊。那“冰做的满月。厚二十公分左右、冷冰冰的坚硬而透明的月亮”,每天晚上,从船上的小圆窗户向外眺望,注视着它。谁没有有过这样的孤单?谁的孤单不是这般精致?正因为如此,这样的文字,竟显得像个骗局。《独立器官》。这不是一个我喜欢的故事。我不喜欢这个故事。这两个句子其实各有韵味吧。前一句多少偏向日式语法?我记得有一位翻译家——极大的可能恰恰是恣意放纵的余光中——严厉批判过使用非中文语法的问题;大概与翻译英文中过长的句子的断句方式有关。当时读到印象还蛮深的。这本选集每一个故事用了不同的翻译。所以以对故事的好恶来评断翻译的优劣是不对的。可我还是不怎么喜欢这个故事啊。这里几乎称得上“痛心”的事实是:这正是我应该很喜欢的那种故事啊。一个男人因为爱情、因为思念而枯萎、死掉的故事。而且,是因为一场被背叛的爱情和一场无果且无关他人的思念。翻译确实是有问题的。我的这个判断十分客观而准确。《山鲁佐德》。我挺喜欢这种没头没脑地扔过来一个设定,不管有没有道理,就这么展开讲起故事来的姿态。村上春树也喜欢(【干咳】我虽然没怎么读过他的书,但我还是知道这个的)。村上春树善用比喻。我听好多人说过。可在这本集子里我读到的善用比喻的村上春树善用的却似乎并非比喻。或者说,我不以为他是在比喻。他只是在描摹自己心中的一个或是几个意象。而且可以做到精准、致命。于是他便围着这些意象做起文章。他的故事其实是为这些意象服务的,扣除了这些意象,往往连故事本身也不成立了。就像《昨天》里的冰做的、二十公分厚的月亮、被改成关西腔的披头士的歌;就像《独立器官》里的器官。在《山鲁佐德》里,是一个谜一般的、会讲故事的中年妇女,以及猎杀鳟鱼的七鳃鳗。《木野》。有这么一种观点,说的是想要在街角开个咖啡店,或是书店,或是小酒吧。咖啡就只卖自己喜欢的咖啡,书店就只卖自己喜欢的书,小酒吧就只卖自己喜欢的酒。不去招揽客人,拒绝热闹,单纯地、静静地保持存在。挺好。就这种观点,我的看法是:冒充文艺青年的人们最好去死一死。文艺青年没什么了不起。在这个大前提底下,却也没有这么廉价。《木野》的主人公是我可以承认的那种文艺青年。当然被我承认也没什么了不起。《恋爱中的萨姆沙》。我脑海里有一个印象,是我曾经的一个朋友,我好久好久没见他了,也忘了他的名字和相貌,我只记得他是我的朋友,我们狠狠地聊过天,并对彼此的观点不以为然,不过,倒不至于互相看不起,我觉得他八成有一个跟我完全一样的想法,就是:以为对方的思想也存在于自己的身体里(不知道为什么不是在大脑)。而我的这个朋友如果读了这个故事,就会这么说:这是什么鬼?在我心里也有根深蒂固的偏见:我不需要任何一个人来告诉我任何一条大道理。村上春树这么有名……那也不行。压题、压轴的故事:《没有女人的男人们》。哎呀。我叫道。有时候在想,我也许可以把自己读过的所有诗歌、所有散文、所有故事排一个非常非常主观的座次出来。第一喜欢的,第二喜欢的,第三喜欢的……可是会很累。而且一定会完不成。还会反复无常地反悔。哪一种状态都是我不喜欢的。我不能为了我喜欢的事进入一个我不喜欢的状态。瞧,我总是能够找到一个或者更多的借口。这一个故事,一定会排进我最喜欢的故事的前十名。至少,至少在今夜。


 没有女人的男人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