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透

出版社:郭瑞增 中国纺织出版社 (2013-03出版)
ISBN:9787506492003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原始章:修身养性 以立天命人际交往能力不够强,人际圈子不够广,是许多人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那么怎样与人相处才能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并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错综复杂、良莠不齐的社会中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得到幸福与安乐呢?黄石公从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方面教给了我们修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最佳方法。1.五种促使你走向成功的思想原文夫道、德、仁、义、礼,五者一体也。张氏注曰:“离而用之则有五,合而浑之则为一;一之所以贯五,五所以衔一。”王氏注曰:“此五件是教人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若肯一件件依著行,乃立身、成名之根本。”解译道、德、仁、义、礼五位一体、密不可分。“道”是早期的哲学思想,由老子首创,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起源,《道德经》通篇以道为中心而展开,论述修身之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是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老子认为道是宇宙万物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德”即“德治”。孔子提倡的“德治”是其核心思想“仁”在治国方略上的具体表现,老子的“无为而治”实质上也是“德治”。“仁”是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这都是要求人对别人要有爱心和同情心,要有关心他人的真实感情,要设身处地考虑他人的利益。“义”是墨家最先提出的,墨子认为“兼爱”就是“仁义”,并提出了“兼爱非攻”的主张。“礼”在孔子的学说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孔子极力维护“周礼”。礼是等级社会的典章制度,规定社会行为的规范、传统习惯。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孔子在《论语?为政》中强调“导之以德,齐之以礼”,就是要求以这样一个标准来教化民众,以维护社会的安定。一个有修养的人应该同时具备道、德、仁、义、礼这五种美德,因为这五种看似不同的道德标准,其实是一个相互依存的统一体,我们不但要系统地去认识它们,更要将其视为进入人生最高境界的谋略。老子说,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说的就是这个意思。“讲求道德,怀有仁义之心,以礼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的应有之义,也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但是能够严格要求自己认真遵循的人凤毛麟角,很多人都在寻找成功的捷径,殊不知,道、德、仁、义、礼正是成功人士所极力推崇并认真奉行的人生准则。有些人对这些精神因素不以为然,认为遵循这些精神的人都太迂腐了,聪明的人都不会这样做。其实这是一种完全错误的想法,因为这些人不但目光短浅而且也缺乏修养,在他们看来遵循这些是没有实际意义的。而实际上这五种美德是制胜的最重要的砝码,同时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光辉历史长河也因建立在道、德、仁、义、礼的基础上才得以源远流长。经典故事唐太宗注重修养成就大业唐太宗是历史上的明君之一,在他的帝王生涯中,虚心纳谏和光辉的政绩无疑是使他青史留名的关键原因,然而他之所以能够创造出令后世赞叹不已的丰功伟绩,实际上离不开他对道、德、仁、义、礼的严格遵循,施行“仁”政就是他在治国方面对这五种思想的借鉴和采纳。唐太宗时期的著名谏臣魏征曾劝谏他:“国君之所以圣明,是他能广泛地听取不同的意见;国君之所以昏庸,是他偏听偏信。古代尧、舜是圣君,就是因为他们能广开言路,善于听取不同意见,并不断完善自我,所以才深得人民的爱戴和拥护。而像秦二世、隋炀帝这些昏君,由于施行暴政,沉重的劳役、繁重的赋税负担致使百姓揭竿而起,所以他们的最终结果都是‘二世而亡’。”自此之后,唐太宗时刻都以历史为鉴,广开言路,并不断完善自我,注重提高自己的修养。因为他深知国君的道德修养对于江山社稷的重要性。太宗听取张玄素的建议收回兴建行宫的成命就是他虚怀纳谏的好例子。当时,唐太宗下令,要把洛阳破败了的乾元殿修饰一番,以备为到外地巡视的行宫。对于皇帝来说,想要修理一下自己的行宫,本来是小事一桩。历史上很多帝王也是通过修筑自己的行宫而建立天子的威信的,秦始皇就下令修建了众人皆知的阿房宫,阿房宫的宏伟气势自然不言而喻,但最终的下场是: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当时一位叫张玄素的大臣向唐太宗劝谏道:“秦始皇修建阿房宫最后的结果是二世而亡,隋炀帝大兴土木,迫使百姓修建东都洛阳城、修建大运河,这些工程不但劳民伤财,而且剥夺了百姓的劳动时间,所以隋政权不仅失去了天下民心,而且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地主阶级的支持,顷刻间土崩瓦解,也就不足为奇了。因而皇帝您若要稳定统治就必须把重点放在农业上,修筑渠道,促进农业的发展,使百姓老有所依,而不应该追求荒淫奢侈的生活。”张玄素的话可谓给了唐太宗当头一棒,让他立刻清醒了,明白了统治者就应该为天下黎民百姓着想。他不但没有对张玄素的不礼行为发怒,反而很赏识这样忠心耿耿、敢于冒着生命危险甚至是满门抄斩的后果来劝谏他的人。满朝文武看到这样的情况后,都坚定了一个信念,那就是:当朝皇帝绝对是一代明君啊!他们一定要为国效力。此后,进谏的人数不胜数,真的可以用《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齐威王接纳邹忌的劝谏后朝臣进谏的场面来形容了: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唐太宗还有一个优点,就是知错必改。有一次,他得到了一只非常漂亮的鹞鹰。他一时忘记了魏征平时说的国君不可玩物丧志的话,就兴味十足地把鹞鹰放在臂上,逗着玩。不料,巧遇老臣魏征。唐太宗一时情急,赶忙把鹞鹰藏在怀里。其实,魏征早已把一切看在眼里,却故作不知。走上前去,特意讲起古代帝王追求逸乐之事,旁敲侧击帝王不可玩物丧志。唐太宗担心时间长了,鹞鹰闷死。但是,魏征说个没完没了,唐太宗自知理亏,不敢打断。结果,鹞鹰还是闷死在怀中。除此之外,唐太宗还以历史为鉴,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也是他有修养的表现。贞观初年,有一次,唐太宗与群臣讨论防盗问题。有人请求用严刑重罚来禁止盗窃行为的发生,太宗微笑着回答:“老百姓之所以做盗贼,是因为赋役繁重,官吏贪财求贿,百姓饥寒交集,所以便顾不得廉耻了。朕主张杜绝奢侈浪费,轻徭薄赋,选用廉吏,使老百姓吃穿有余,自然不会去做盗贼,何必用严刑重罚呢!”经过数年以后,天下太平,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商人和旅客可在野外露宿。太宗常对身边的大臣说:“君主依靠国家,国家仰仗百姓,剥削百姓来奉养君主,如同割下身上的肉来充腹,腹饱而身死,君主富了而国家灭亡。所以君主的忧虑不是来自于外面,而是来自于自身,凡欲望多则花费大,花费大则赋役繁重,赋役繁重则百姓愁苦,百姓愁苦则国家危急,国家危急则君主地位不保。朕常常思考这些,所以不敢放纵自己的欲望。”正是由于太宗能够采纳群臣的劝谏,不断完善自我,才使得大唐王朝迎来了一个令世人瞩目的贞观之治(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初步繁荣,民族关系融洽,社会升平的治世局面称为“贞观之治”)。唐太宗的主要政绩有:政治方面: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沿用并加强三省六部制,确立新的宰相制度,要求三省官员各尽其责,真正起到互相检查的作用。唐太宗大力精简中央和地方各级行政机构和官员,提高了行政效率,节省了财政开支,有利于减轻劳动人民的负担。大兴学校,发展科举,扩大了唐朝统治的基础。经济方面:轻徭薄赋,发展生产。以上措施,符合历史发展的规律,广大农民定居下来,以辛勤劳动迅速改变农村的凋残景象,使经济迅速得以恢复发展,人民得以安居乐业。商纣王品德低下失去民心历史上出名的暴君商纣王(帝辛)在位前期其实是个贤明的君主。在他继承王位后,重视农桑,社会生产力发展,国力强盛。在国家经济发展稳定、农民安居乐业的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发展国势,他在军事方面实施强硬政策:首先对东夷用兵,打退了东夷向中原扩张的欲望,把商朝势力扩展到江淮一带。特别是讨伐徐夷的胜利,把商朝的国土扩大到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沿海。帝辛对东南夷的用兵,保卫了商朝的安全。在经济方面,帝辛统一东南以后,把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向东南传播,推动了当地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政治方面帝辛敢于革除先王旧弊,不再屠杀奴隶和俘虏,而是让他们参加生产劳动,补充兵源,参军作战,这不但扩充了商朝的兵力,加强了国防力量,同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以及社会的稳定。然而当商朝的发展有了一定的起色后,商纣王却不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以前的做法,暴虐的本性暴露了出来。商纣王在位后期,居功自傲,耗巨资建鹿台,造酒池,悬肉为林,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这也是他最后落得一个自焚下场的重要原因。那么商纣王是怎么走上杀身亡国的道路的呢?这不得不从他的奢靡荒淫的生活作风说起。一天,太师箕子入宫后发现商纣王在用象箸(象牙筷子)进餐,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性,认为这是纣王奢侈生活的表现,于是对纣王的这一行为进行劝阻。可是纣王不以为然地答道:“我身为国君,平日为国操劳,现在进餐用一双象牙筷子也不算过分吧!值得你这样大惊小怪吗?”箕子说:“你用上了象箸,势必抛弃瓷碗瓷杯而用玉碗玉杯,用上了玉碗玉杯势必不再吃普通饭菜而吃山珍海味了,吃山珍海味,势必就不肯穿粗衣麻布和住茅屋里了,而要穿绫罗绸缎住在豪华的行宫里了……”不等他说完纣王便嘲笑他道:“您老人家想象力可真丰富啊,我现在只不过是用一双好一点的筷子而已,这和江山社稷有什么关系啊!”他也不管箕子是自己的长辈,毫不耐烦地把他“请”了出去,并且破口大骂:“这老糊涂,真是小题大做,迂腐可笑啊!”箕子越想越害怕,因为他知道见微知著的道理,一个人一旦踏入了水里哪能不湿鞋啊!于是感叹道:“这小子迟早要弄坏我的国家啊!”事情果然不出箕子所料,商纣王从此以后的奢侈生活变本加厉了。商纣王特别宠幸妲己,命当朝的乐师师涓作靡靡之音,为他们的淫乐助兴。并且建酒池,酒池之巨大,达“二三十里”,“肉为林”,肉堆得像树林一样密,苏妲己和纣王就带着男男女女在酒池里长饮,不管白天黑夜,甚至男女赤裸着追逐,淫乱作乐。此外还建造了鹿台,鹿台历时七年,面积达4000平方米,并在鹿台上为苏妲己建了一座摘星楼,专门供苏妲己遥望家乡,还派人搜集天下奇珍异宝,遍铺鹿台。商纣王经常不理朝政甚至不知道日期是多少。为此,纣王曾经问他左右的人,但是他身边的人没有一个能答出来的,于是派人去问叔父箕子。箕子喟叹:“当一国的国君而不知道日子,国家危矣。当一国的国民而不知道日子,只有我一个人知道,我也危矣。”箕子为了表示自己也不知道日子,只好也烂醉如泥。商纣王与妲己这样奢靡淫侈不仅不允许旁人指责,而且要其他人与他们同乐,如果有人指责他们或不与他们同乐的话就要被砍头。有史书说,商纣王的大臣九侯的女儿,也是商纣王的妃子之一,非常讨厌商纣王这样糜烂的生活,商纣王就杀了她。西伯昌听到这件事,叹了口气,商纣王就把西伯昌关了起来。商纣王不注重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对于大臣的忠言相告不能够虚心接受,对待百姓暴虐无道,生活作风奢靡淫乱导致他最后杀身灭国的悲惨结局。

前言

前言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为我们后人积淀下了博大精深而又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在历史的长河里,有太多的文化和智慧,需要我们后人努力去学习和汲取。国学是代表中华民族智慧结晶的最高学问,也是产生民族向心力和人文精神的原始动力。国学包括经史子集、十家九流,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之学为根本,涵盖两汉经学、魏晋玄学、隋唐佛学、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和明清小说等一套完整的文化和学术体系。它铸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品质,书写了灿烂辉煌的历史,更集中体现了我们炎黄子孙的道德规范、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是我们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学习它,继承它,发展它,是我们华夏子孙需要终身奋斗的事情。学习国学,能够丰富我们的知识,开拓我们的视野,活跃我们的思维,净化我们的心灵。小到为人处世,大到齐家治国,都可以从中获得启迪和教育。所以,我们需要心怀憧憬,满怀热情地去接近国学,学习国学,体悟国学。并且要学以致用,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现实生活。为此,我们专门编写了这套“读透经典系列丛书”。本套国学图书本着这样的目的和宗旨,在结合现实生活和现代观点的基础上,对国学经典进行了新的诠释和解读。以可读性为支撑,文采不减,而故事性更强;以实用性为目的,新增了说理和现实指导,突出其现实意义,使国学更加贴近生活,通俗易懂,让读者真正能够看透、吃透、理解透,不仅读到国学智慧,更加看透现实生活。书犹药也,读书可以明智,读书可以医愚。一本好书可以影响一个人甚至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张良熟读《素书》后成为一个拥有大智慧的人就是一个好例子。张良是战国时期的韩国人,他出身于贵族世家,祖父连任韩国三朝的宰相,父亲亦继任韩国两朝的宰相。秦国在统一的过程中消灭了韩国,张良为报国仇刺杀秦王,结果失败,只好逃匿于下邳。在下邳张良得遇黄石公,经历了种种考验,张良终于得到了《素书》这部奇书。从此,张良日夜攻读此书,终于成为一个精通兵法、文武兼备的人。凭借这本书,张良辅助刘邦推翻了秦朝的统治,在楚汉之争中打败了项羽,最后建立了大汉王朝。《素书》作为一部国学经典,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它本身具有很大的阅读价值,我们要细细地品味它并从中悟出为人处世的大智慧。《素书》共六篇、130句,全书共计1360字。这部书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营养。据《前汉列传》《史记?留侯世家》记载,黄石公于圯桥授给张良《素书》,成就了他的一世功业。而张良一生也没有遇到合适的人传播《素书》,所以死后随葬墓中。500多年之后,西晋八王之乱,有盗墓贼打开了张良的坟墓,在他头下的玉枕中发现了此书。书上有这样一句话:“不许将此书传与不道、不神、不圣、不贤之人。若非其人,必受其殃;得人不传,亦受其殃。”从此《素书》广为流传。此书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之一,在现代社会依然有着重要的意义。如今,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年轻读者的新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并加上了宋代宰相张商英的注和清代王氏的点评,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让读者深刻地体会到古代圣贤的伟大智慧,并善于在现实生活中灵活运用。编著者2013年1月

内容概要

郭瑞增,河南某知名中学教务处处长,大学中文系毕业,从事教育工作十余年,有丰富的教育经验,深谙学生心理和沟通技巧,曾编著出版过《做孩子的心理医生》、《做自己的心理医生》等畅销书,中文专业出身的他对国学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原始章:修身养性 以立天命人际交往能力不够强,人际圈子不够广,是许多人成功道路上的绊脚石,那么怎样与人相处才能扩大自己的人际关系网并发挥自己的特长,在错综复杂、良莠不齐的社会中掌握自己的命运而得到幸福与安乐呢?黄石公从道、德、仁、义、礼这五个方面教给了我们修身立命、为人处世的最佳方法。1.五种促使你走向成功的思想 0022.有道事半功倍,逆道事倍功半 0063.有德走遍天下,无德寸步难行 0104.仁是一种关乎成败的力量 0145.君子以义待人 0186.以礼待人,彰显人格魅力 0217.具备五种思想,造就完美人生 0268.善于洞察盛衰与成败的规律 0309.“潜居抱道”等待时机 03310.学会把握时机便可一鸣惊人 03611.重视道德修养 038第二章 正道章:与其老谋深算 不如守正不回提到为人处世的道理,许多人马上就会想到“老谋深算”,认为只有那些有谋略的人才能够适应社会,更好地成就一番事业。是的,有些事情确实需要我们深思熟虑出一个好点子、好方法才能够做得滴水不漏、圆圆满满。但是,也有些事情不是单靠聪明就能够解决的,因为这些关乎一个人的素质问题,只有正直公道的人才能够胜任它。“正道章”想要告诉人们的就是“守正”的道理。1.道德足以使一个人威服远方 0422.诚实守信可以使不同的意见归于统一 0443.以古鉴今方能成为人中之俊 0484.用正、智、信、廉来规范自己的品行 0515.聪明有度、尽职尽责,你就是职场的赢者 0546.坚持自我,勇于负责 0577.用正当的手段追求利益 060第三章 求人之志章:千难万难,有了志向不难;千易万易,缺乏志向不易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的安静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纯净的思想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淡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没有明确的志向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志向犹如荒漠中的指南针,在我们束手无策的时候给我们指明前进的方向。1.放下欲望你就可以快乐地活着 0642.不做坏事,因而能避免灾祸 0673.美酒虽好,可不要贪杯 0704.避免嫌疑才能够免受伤害 0735.博学、善问、高行、慎言 0766.恭俭谦约、深计远虑才能守身不辱 0807.结交仁义、正直的朋友 0838.识人善用,做到人尽其才 0869.抑制邪恶,远离谗言 08910.以古为鉴才不致受迷惑 09211.揆情度理才能避免慌乱 09412.做人要善于应变 09713.会说话的人才能受到人们的喜欢 10014.坚定自己的信念,面对干扰毫不动摇 102第四章 本德宗道章:为人处世贵在有一颗智慧之心运用智慧,听起来好像是一件简单的事,但真正能做到善于运用智慧,确实是不那么容易的事。工作时难免会遇到各种困难与挫折,这时,如果运用智慧,想到一个解决问题的好方法,相信我们的工作就能够顺利进行。运用智慧,关键在于懂得变通,面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我们要采用不同的方法来对待。1.你是一个有谋略的人吗 1062.今天的忍辱是为了明天更好地负重 1103.做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1124.乐善好施、精诚待人 1165.透过现象看本质 1206.知足常乐才是福 1247.烦恼时就要静下来平复自己的心情 1278.不要因贪图一时的利益而背负骂名 1299.骄傲自大容易被别人孤立 13210.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13611.自私自利招致失败 139第五章 遵义章:把握做人做事的方法“义”是一种做人做事的方法和准则。如果一个人说话、办事时能够得到别人的认可,那他就是一个成功的人;相反,如果一个人常常让周围的人感觉他办事不力,那他就是一个失败的人。所以我们说判断“义”与“不义”的标准就是“做人做事的方法是否让人认可”。1.深藏不露是一种智慧 1422.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并及时作出改正 1443.出言不逊会招致恶果 1464.令行禁止,执法如山 1485.恩威并用才能使领导者树立权威 1516.当众辱人不可行,学会原谅他人的过失 1547.尊重自己所敬仰的人 1568.亲贤臣、远小人方能建功立业 1609.贪恋女色、远离贤臣是不明智的 16310.唯才是举、任人唯贤 16511.恃强凌弱、名不副实的人必败亡 16812.略己责人或厚己薄人都是不可取的 17113.因为一点小错误就否定别人的功劳是不明智的 17414.内讧会导致祸患 17715.对人才用而不任是不明智的 18016.信守承诺,论功行赏的人才能让别人归附自己 18217.只讲付出不图回报 18418.不能因为富贵了就奢侈浪费、高傲狂妄 18819.忘掉别人的过失才能用好人 19220.会用人,用好人 19521.失去优势就意味着失败 19822.决策失误或计划泄露都有可能导致失败 20023.多取少予的人没有好下场 20324.领导者要体恤自己的下属 20625.掌权者应该以身作则,杜绝贿赂 20826.领导者要深谙用人之道 21027.注重教化,用德义服人 21328.赏赐多于惩罚才能让别人心悦诚服 21629.严明赏罚任何时候都不能放松 21930.忠言逆耳利于行 22131.做人要学会安于清贫 225第六章 安礼章:为人处世要顺应事理本章所讲的“礼”即“理”,人生在世,做人办事只有讲究一定的方法和原则才能让别人乐于接受自己、承认自己的能力,也只有这样你才可能成功。1.做人要宽以待人 2282.你做到未雨绸缪了吗 2303.多行善事,少行恶事 2324.懒惰的人只能挨饿受冻 2345.重用人才 2366.不要错过了最佳时机 2397.做事要沉稳,做人要讲究操守 2428.对上级不轻慢,对下级不侮辱 2449.自信的同时也要相信他人 24610.狂妄邪恶的人交不到正直善良的朋友 24811.有什么样的领导就有什么样的下属 25012.好的环境才能吸引人才 25513.人可以自信但不可自满 25714.弃玉取石者不智,狐假虎威者不能长久 25915.领导者要为下属树立一个好榜样 26116.走路时要注意脚下的路 26317.领导者要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26518.不要让怨气越积越深 26719.以民为本国家才能兴旺 26920.前事不忘,后世之师 27121.做事情合乎道义才能事事如意 27322.有备才能无患 27523.是什么人就会交什么样的朋友 27724.顺乎事理才能无往不胜 279附录一 《素书》原文 281附录二 《素书》原序 283附录三 黄石公传 284

编辑推荐

《读透》编辑推荐:国学类图书是常销书,读者群广泛,市场需求量大。内容。精选文化精髓,结合现代理念,将文学性、趣味性、实用性完美呈现。理念。以可读性为支撑,以实用性为目的。让读者读透经典,看透生活。《素书》是一部关乎人生、人性、人道和谋略的书。全书共六篇,130句,1360字。虽然字数很少,但句句都是经典,无论是治国、处世,还是修身、待人,读者总能从中找到自己所需要的智慧。为了让读者更轻松地阅读和品味经典,我们结合现在读者新的阅读需求,对《素书》进行了全新的解读和编排,精准的解析和注释,配以丰富生动的案例,力求更好地展现国学经典的魅力,让广大读者更加轻松地领略它、读透它、运用它。


 读透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