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房子裡的人

出版社:遠流
出版日期:出版日期:2006 年 06 月 01
ISBN:9789573257851
作者:卡洛斯.M.多明格茲
页数:144頁页

作者简介

這是對肉體的渴求,還是對精神的纏綿?文/達利 常買書/讀書的人,對於書大概有兩種看法:
一、書是文字的載具、而文字是內容的載具,所以在書上做記號寫眉批折頁角畫重點──只要書還可以被閱讀,這一切都是可以允許的,這類人要的不是本漂亮的書,而是本耐讀的書。

二、書的本身是種藝術品:不可被損毀、需要被呵護,要被排列整齊、要被分門別類;同一本書的不同版本不同裝幀,都有不同的收藏價值,至於閱讀,那得擺在其次。

對於前者,大約可以視為讀者與書產生了精神上的愛情,而對於後者,我們大約不得不承認:這種迷戀,實在非常地肉欲。

剛開始知道《紙房子裡的人》這本書時,直覺地認定:書中的瘋狂藏書家卡洛斯,必定屬於對書產生「肉體愛」的那種人;但這本小書讀起來輕快無比,直至閱畢,才會猛地發覺,卡洛斯不止是個對版本裝幀痴狂的傢伙,他還是個對作者生平、作品內容、創作背景、名作軼聞等等瞭若指掌的「精神愛」支持者。

不過,《紙房子裡的人》當中出現的愛書人,不止這個傳奇的狂人卡洛斯而已。這個故事從一位買了艾蜜麗.狄金生詩集、邊走邊讀時遭車撞個正著的女教授開始,談論書籍會用如何神奇的方式改變一個人的命運。過了幾日,接替她工作的教授收到一本邊緣黏著水泥碎屑的書,扉頁有女教授先前的題贈詞,寄件人則是他沒聽過的、遠在國外的卡洛斯。教授主角於是開始一路追尋女教授與卡洛斯的過往,也一路聽聞各式各樣關於讀書與藏書的傳聞故事。

現實裡摻著魔幻的因子,《紙房子裡的人》所追索的,不止是一段不為人知的過去、一個隱在傳說中的奇人,也是關於寫書、賣書、買書、讀書... 一直到藏書這整段同出版相關的鏈鎖上,每個環節的反省與思索。讀完《紙房子裡的人》,我們不難體會:書不但是一個佔據書架位置的實體,也是一縷佔據心靈空間的魂魄。

「許多時候,要從一本書中解脫,遠比獲得一本書還要難。人和書被一種需要和遺忘的協商相互依附,書好似我們生命中永不復的某一片刻見證人,一旦它一直保留在那兒,我們便有依序的感覺,認為它是我們的一部份。」

《紙房子裡的人》一書如是說。不只是對肉體的渴求,也是對精神的纏綿;當您決定拿起這本書,您就將與之緊密地相互依戀。

一場閱讀的奇幻之旅,從劍橋到銀河流域,追尋傳說中的紙屋魔戀……

劍橋學者布魯瑪.藍儂曾預言自己死的時候正在讀艾蜜麗.狄金生詩集,兩年後當她在蘇活區舊書店買到這本詩集的珍本時,果然被車撞死。布魯瑪死後不久,她的愛人收到一個神秘包裹,裡面是康拉德的小說《陰影線》,扉頁有謎樣題字,書緣則有水泥糊過的痕跡。滿心好奇的他,跨越大西洋來到南美的銀河流域,展開一趟尋找寄件人卡洛斯.布勞爾的奇幻之旅。

卡洛斯是一位瘋狂愛書人,他的屋裡滿滿全是書,從地板到天花板,甚至占據臥室和車庫;書籍的排列則有嚴密而不可違背的規則:例如莎士比亞不可與馬婁並列,因為兩人互控抄襲;馬奎斯和尤薩也必須分開,傳說兩人有瑜亮情節。他堅持以德布西音樂伴讀波特萊爾的詩、點著蠟燭讀十九世紀小說,和《吉訶德》舉杯對飲,甚至有人窺見他的床上以書擺成人形……

本書是拉美文學中生代最受注目的作家卡洛斯.多明格茲囊括多項大獎的傑作,雖是趣味小品,卻有豐富的意涵,兼具文學懸疑和形上思索成分,在向魔幻寫實前輩大師康拉德致敬的同時,也對世間所有愛書成癡的讀者露出會心一笑。

書中搭配有十二幅充滿想像的插圖,由名畫家彼德.席斯精心繪製。

名人推薦

我本以為這是一本說書的故事。後來才發現,書在這個故事裡只是一種被物化了的道具。更明確一點說,那些書彷彿是在倫敦與拉丁美洲之間搭起的一座橋樑,多明格茲想告訴我們的,其實是懸在兩端的,一個悲慘的,詭異的,愛的故事。

多明格茲的文字簡潔流暢,敘述手法看似平淡,情節舖展卻步步為營,從一個劍橋大學女教授布魯瑪的車禍死亡開始,幾乎每個段落都藏著神秘玄機,有如一部驚悚的偵探小說。穿梭其間的經典書名,作家之名,鉅細靡遺的注解,以及各種特殊的閱讀儀式與偏執的藏書癖好,不但豐富了我們的視野,也給我們閱讀旅行的莫大樂趣。但多明格茲的終極企圖,是透過隱藏其間的人性追逐,結尾的愛情悲劇,嘲諷了學者的傲慢身段,藏書家的僵化思惟。讀破萬卷書,最難讀透的,豈不是人生這部大書!

──季季(作家∕印刻文學生活誌編輯總監)

一部關於「書與人」的曲奇懸疑小說,全篇充滿對書的熱愛與反思。從翻開首頁起,身為閱讀者的我們,即掉入作者所塑造「書能改變人的命運」主軸,並與之一起追尋一本書的出處:一如內文所敘「一個讀者,像一個旅行者在一個已然形成的景致中旅遊」。而我們也不由自主地與書中人物一樣反問:「『窮極一生都不可能跑完閱讀的旅程』,究竟意義為何?」

做為一個讀書人及愛書人,不容錯過如此一場與書息息相關的閱讀之旅。

──鄭栗兒(作家)

《紙房子裡的人》以水與火(紙張的宿命大敵)寫下了珍本的末日、愛書人的夢魘,而故事裡的藏書人布勞爾,則藉此代讀者先行了一段絕聖棄智、絕學無憂的旅程:他被藏書宰制;他企圖回頭駕馭不斷膨脹的書之宇宙;他的反撲行動失敗。

「要從一本書中解脫,遠比獲得一本書還要難。」在我們大處專注器利、小處專注肉體,唯用是務的時世裡,從器的耽溺中解脫,也遠比獲得它們更加不易。

搗毀紙房子,布勞爾即能從此抵達「道」嗎?如果抵達了,那將適合人們的期待嗎?我不知道答案,倘使知道,大約也不會在此時此地編派這些文字了。所以我要就地停止:詮釋是美妙的陷阱,而話語被使用太多,應該把你留給這本言辭安靜、情節微妙的無書之書。或許你看得見紙房子裡的人去到的神祕境地,能回頭告訴書中困惑的敘事者:越過了陰影線的布勞爾,究竟「是不是幸福快樂」?

──黃麗群(自由時報副刊編輯)

在書架上,我已經把《紙房子裡的人》放在卡爾維諾和迪諾.布扎第的作品之間。

──亞歷山大.梅可.史密斯(暢銷書《堅強淑女偵探社》作者)∕紐約時報書評

諷刺、趣味、雋永。《紙房子裡的人》開啟一趟神秘細膩的閱讀之旅。從閱讀與藏書探討語義學、哲學,以及個人心靈層次的問題。書是一個負擔?還是「時光之門」?

──《波士頓環球論壇報》

《紙房子裡的人》是「一間用智慧與魔力建造的房子」,搭配彼德.席斯的插畫,帶領讀者深思﹁書﹂的命運:讀過的書何時會再被讀第二次?第三次?長久以來不再閱讀的書為何仍然一直擺在書架上?書該被如何對待?

──《猶他州早報》

卡洛斯.M.多明格茲從一個類似偵探懸疑氛圍的筆觸出發,繼而導引出一個愛書人對書的激情與疾病,闡述書與讀者的命運交替影響的奧秘,引人入勝。

──馬德里《理性報》

阿根廷是一個孕育傑出小說家的搖籃,卡洛斯.M.多明格茲是波赫士、柯達薩、阿爾特、普易……等小說家之後,為阿根廷文學發聲的「新聲」。

──巴塞隆納《前鋒報》


 紙房子裡的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許多時候,要從一本書中解脫,遠比獲得一本書還要難。人和書被一種需要和遺忘的協商相互依附,書好似我們生命中永不返的某一片刻的見證人,一旦它一直保留在那兒,我們便有依存的感覺,認為它是我們的一部分。」似乎關於愛書的行徑都能在《紙房子裡的人》裡找到,故事本身只是由一件意外帶出追尋某個愛書人的過程,故事由種種文學和作者不斷串連,及道出那個愛書人愛到極致的行為,彷彿流動在他的血管裡就是字句和墨水。他不用溫水洗澡,避免紙張變質;莎士比亞和馬婁不可並列,因為他們互相抄襲;讀十九世紀小說必須點蠟燭;讀波多萊爾的詩一定要聽德布西,甚至,用所有藏書來建造一間房屋。書裡一切都是關於「書」帶來的生活,有人為了一本書而發生意外,書也改變了每個人的生活,甚至命運。而書亦見證了很多人的生活,他們在扉頁寫上日期,外借人的名字,彷彿書就在我們生活的旅程穿梭,書已然變了一個人的生活。而愛書人像布勞爾,他對書籍的忠心與執著令人折服,這種近乎瘋癲的行為,將愛化為物質本身。可是我只感到作者一陣嘲諷,布勞爾把書建構成牆角、屋簷,卻把「世界文學以一種骯破爛的方式在沙洲呼嚎」,他困在這紙房屋裡,困在這個象牙塔的中心,好像越在紙房子裡建構,就越在脆弱的世界裡打轉。而紙張伴隨所有世界文學,在這他用熱誠而創造的宇宙,一點一點地腐爛、死去。現在愛說「閱讀文化」、「愛書」,愛書買書才夠文化,內容和感受轉化成自己才最真實吧。或許作者說得對,「要從一本書中解脫,遠比獲得一本書還要難」。當我放下一本書,那種悸動和震撼能夠釋懷,那種對世界某一角落的滿足和渴望能夠得到解脫,便能安然地將書(物質)放下,變成我生命的過程,而這本《紙房子裡的人》,也將被我放進我藏書量極少的書櫃裡,大概有一天我會忘掉。不過可惜的是,所有書評都沒有說書裡很關鍵的康拉德的《陰影線》,究竟和此書有甚麼關係。
  •     故事劈头便一句:「书能改变人的命运。」彷佛只有书本具有这种独一无二的魔力,你要想入魔找死,就只能找书。但其实书本只是载具,把它换成爱疯面书微博金钱权力都一样说得通。嗜书狂卡洛斯 布劳尔家中藏书两万,他不但会藏,而且会看,他会彻彻底底读透一本书,在书上写满注解眉批。他还发展出一套复杂的书籍排序规则,以作者间的关系,以他所能想像出来的连结,把书本排序。每本书都曾伴他走过人生某段路,所有的书加起来就是他的人生总和。陈列在木架上的两万藏书,俨然就是一个赤裸裸的脑袋,展览着他的人生,展览着经过他诠释的世界。看着一排排的书架,抚摸着排列奇特的图书索引,他内心就会升起一种安稳感觉,一种对人生的掌控感。写下来的眉批白纸黑字,本来飘渺易散的记忆变得实在,犹如电脑硬盘对我们所做的好事:「记忆是不可靠的,人脑是不济事的,于是我们都假借看起来可靠的外物(文字照片声音等等纪录),去巩固那岌岌可危的人生。」我们交出了自己的力量,等待外物为我们除难解困,然后坐享其成或坐以待毙。后来,图书索引付之一炬,由于书本的排列依据过于任意即兴,他发觉自己已经失去检索书籍的能力,正如脑袋不能有意识地回忆过去某一特定场景一样,他再也不能从巨量藏书里找出任一特定书本。他觉得自己的整个人生好像从下水道流失掉的水,再也找不回来。绝望中的他带着两万藏书跑到荒郊野外,在浮沙上用他的「人生」建起绝命的「书屋」,自困愁城然后默默等待没顶。然而,就在他等死的时候,女教授的来信激活了他的意志。有那么一瞬间,他居然感受到来自书本以外的一种真实,一种久违了的真实。为此,他不惜毁掉「书屋」把女教授索要的书找出来,因为他暗自明白,这是他最后的机会,重新活过来的最后机会。寄出书本他同时寄出了希望,女教授或许可以代替书本填满他的人生,他暗暗带着这种想法,掉下半毁「书屋」离开荒野,等待那永远不会出现的人。
  •     剛剛從書架上拿下這本書,隨便打開:讀著自己劃過線的地方,猜測著閱讀當時為何輕輕劃上這樣一道線,畫的線真多哪!大概就是關於書的種種,很心有戚戚焉的感受吧。在指尖行走的字們:::有一道陰影線。特別是關於『書的走道』這種說法。(P.92:「他要我隨意翻開書的任何一頁,細心察看每個字的間距所組成的的圖案,仔細去尋找垂直的或是對角線的空白行距。我的確發現有很長的走道,一行接過一行,穿越每個段落,有時會中斷,然後又循著對角線走,從右到左,從左到右,或是自由行,形成垂直降落的走道。一個不懂斷句、韻律的作家沒有辦法達到這個境界。如果一個句子裡使用兩個或三個超過四個音節的單字,就會損壞這個語言,那一定會破壞這條走道,當然也就破壞了它的旋律。因此,你如果想在整頁裡找行間空白,你一定找不到。一個笨拙的排版,用一個太小或太寬的字體,都會毀壞那些我們用眼睛偷窺享受的字形之美。」)另,這本書裡,Peter Sis的插畫,真是棒透了!!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煮人婆礼物
  •     100409 讀書是有益的,讀書是有害的?
  •     对书籍的喜爱、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一旦偏移成为对书籍本身的物质追求,精神也就演变成了原始的欲望……
  •     欣賞作者的創意。
  •     对于魔幻现实主义这个东西……我,果然不喜欢
  •     ‧我想親眼目睹《陰影線》被拆卸下來的地方。 ‧很喜歡彼得休斯的插畫,是書中另一個魔幻之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