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制度

出版社:花千樹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9628971374
作者:張五常
页数:167页

内容概要

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个奇迹 我的学术生涯潇洒终结
張五常
为高斯的芝大会议提供的《中国的经济制度》一文,是我在学术上的严谨论著中最后的作品了。不会再写。专栏文字还会继续一些日子吧。不少旧文需要整理,三卷本的《经济解释》还要修改,但正规的学术文章──结构慎重、注脚详尽的那种──我是不会再染指的了。七十二岁,还有其它有趣的要做──书法也愈来愈有看头──以《中国的经济制度》终结学术生涯既有意思,也很痛快。
多年来我担心思考能力走下坡自己不知道,写出令人尴尬的学术分析。一些老了的朋友遇到这样的不幸。就算自己得天独厚,跟大自然斗法是斗不过的。《中国》一文是得意之作,向前看,这样水平的学术文章自己无法重复,再向前走,下坡必然,就此终结,仰天大笑,不亦潇洒乎?
我的《佃农理论》发表于一九六八,《中国的经济制度》二○○八,刚好四十年。加上《佃农》之前的创意争取,是四十三年。史德拉曾经以出版日期算,从一个经济学者的第一件重要作品到最后重要的,依稀记得,最长不到三十年。我达四十,上苍网开一面,于愿足矣。
二十个月前,高斯要搞一个中国经济改革的研讨会议,问我意见。我想,他九十六岁了,还能搞什么呢?当时大家都没有想到他选的日子刚好是中国经改的三十周年。我回信说:「如果你要搞,我可以提供一篇题为《中国的经济制度》的文章。」以为他只是说说,会议多半开不成,文章不一定真的要写。但我可不是信口开河。当时我肯定地知道《中国的经济制度》会是一篇大文,之前没有尝试过那么重要的。二○○四年底我大致上解通了中国经济制度的密码,知道这制度史无先例,写得深入全面此文的重要性自成一家,但题材复杂,牵涉到的理论与事实非常广泛,还有很多细节要再作调查或复核,恐怕自己不会有需要的魄力了。说说无妨,建议无妨,但真的动笔是另一回事。
殊不知个多月后,高斯的助手传来一个暂定的会议程序表。我的《中国的经济制度》开场,给我两个小时,跟着是两个诺奖得主评论该文,加上其它人的讨论占了整个上午,其它提供文章的是空白格子,要填上,每人仅得二十分钟。高斯跟着来信,说要以我的开场文章引导整个研讨会议的发展。一九九一在瑞典见过他,当时我的女儿刚进大学,今天已有两个懂得欺负我的孩子了。难道高斯忘记了我早就是个老人家?昔日他欣赏我的来去纵横的思想,还在吗?他怎可以假设我还宝刀未老?
我逼着去信,说:「答应你的文章我会写,但不少被邀请的人会来自中国,费用不少,会议的经费怎样,要我帮助吗?」他回信说不需要资助,他自己的基金足够。我想,那应该主要是他的诺贝尔奖金,很感动。跟着想,我欠他,中国也欠他,大家来日无多,他要搞,我就舍命陪君子吧。于是给他信,说:「我答应你的文章将会是我平生最重要的作品!」
是经过很长的调查与思考的时日了。一九七九我开始跟进中国的发展,时疏时密,没有中断过。八五年起深圳与北京的朋友给予很多方便,需要的资料有求必应。到了八十年代后期,发展愈来愈复杂,也很混乱,要到好些年后回顾,大手而又武断地简化,才得到一个自己认为是可靠的大略,怎样取舍我要集中于制度的发展,不少话题要被拨开了。我是一九九七才惊觉到中国经济制度的重点是地区之间的激烈竞争,史无先例。当然,地区竞争某程度世界各地都有,但中国的是一种特别的生意竞争,外地没有出现过。
我要到二○○三年才肯定县是地区竞争的主角,这种竞争是公司与公司之间的竞争,为何如此不容易解释。复杂难明的问题多得很,而最后一个难关要到二○○四年底,深夜彷佛睡着时突然想到一九六六年读到的马歇尔的一个注脚,才解通整体。要是我没有从始就跟进中国的经改发展,没有亲自替家传的拋光蜡到国内找地方设厂,没有深入地研究过佃农分成、公司性质、合约理论等,我不可能解通中国经济制度的密码。
解通是一回事,写出来是更头痛的另一回事了。不打算写出来,因为认为要用一本书的篇幅才能处理,而自己老了,体力应付不了。另一方面,我熟知高斯的固执品性:只要还健在,他说要做的一定会做,答应了他我是走投无路的。以一篇文章处理,反复考虑多处删减,一篇长文的结构想出来了。
重要的困难是要有一个一般性的理论来支撑着整篇文章。为此,去年四月起我一连写了十一篇关于经济学的缺环,是基于跟进中国的发展多年的思维,补充了自己早期的制度研究。这十一篇发表后,再多想两个星期,把心一横,我决定放弃自己多年来用惯了的产权分析,转用以合约约束竞争的角度,而交易费用则变为约束竞争的费用了。有这样的需要,因为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一连串的承包合约的组合──整个国家的经济制度是一个庞大的合约组织。这个有一般性的理论是后来文章中的第三节,是原创,高斯喜爱,认为重要,建议我把该节起名为《合约的一般概念》。这是制度经济学的一个没有人到过的层面了。
去年七月开始动笔。知道要一气呵成,但年逾七十,短暂的记忆大不如前,是长文,思维的连贯性不可以写一阵停一阵。于是决定不睡觉地一口气写了三个星期,减了五磅,写好了自己满意的初稿。其间每天稍事休息多次,昼夜不分,足不出户。
《中国的经济制度》的写法跟我以前的学术论著还有另一点不同。那就是我只写给高斯一个人读。四十年前在芝大校园我跟他怎样对话,这次动笔就怎样说。我要向他「汇报」一下从中国的研究得到的收获。此前对他说过,我认为新制度经济学的发展走进了一个死胡同,再不是有趣的学问了。一士谔谔,思想杀出了重围,何处觅知音哉?高斯还在,大家有共通的语言,高山流水一番有意思吧。
去年八月初稿传了给高斯,过了一天叫他不要读,因为将会有第二稿。他读第二稿后显得兴奋,对助手形容为powerful(后来蒙代尔在芝大评论该文时用上同一个字)。高斯跟着给我的信,只说:「不用担心,你的文章完全满足了我的要求。」
个多月后,高斯给我一封长信,说他和助手一起花了几天再细读我的文稿,提出了二十七处认为要修改的建议,但说改不改由我。其中大部分是文字上的小修,举手之劳。有七处比较麻烦,其中三处我认为不应该改。余下来的四处怎样处理我决定搁置几个月再想。
到了今年初,高斯催促要看第三稿。我见时间还多,再等。四月修改,第三稿花了两个星期,琐碎耗时的是加进五十三个注脚。四月底高斯收到第三稿,更满意了,对助手说我改了很多。其实不多,我只是把四处他不满意的地方再写,也删去了部分不易懂但不是那么重要的。没有听过高斯给其它文章更高的评价,但他认为该文难读,对读者的要求甚高,同时又说这难度看来是需要的。
高斯没有读过第四稿。那是在正式「交卷」前我从头复核一次所有用上的资料,作了几处小修。还会有第五稿的,那是要将一处常被误解的再加澄清,而一个重点我认为不言自明,但读者一般看不出其重要性:资源使用的权利界定(私产)重要,但不同的合约组织可以有很大的效率差别,单靠市场的自由选择是不可以达到中国制度的合约组织的。自由市场不成,计划经济也不成。成事要靠经济压力——资源贫乏十三亿人要吃饭的压力——也要有一个懂得疏导交通的政权。
中国的经济制度是个奇迹,既精彩又重要。一脚踏中这个题材是万中无一的机缘巧合,而我平生所学刚好全部用上。天助我也!


 中國的經濟制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张五常把他的分成租佃理论应用到整个国家,得到一幅生机勃勃的图景。县对应于其租佃理论中的地主,资本家类比佃农。县与县间的“同层的不同地区互相竞争”,就好像地主间的竞争。于是,作为地主的县政府开始灵活地安排合约,吸引资本家佃农来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耕耘。政府“地主”当然要收租,租金最大化是他的动机。不过形式上,政府是在收税。增值税率固然由中央固定,然而土地使用的租金却由县政府自由裁量,弹性够大,负地租也不出奇,于是总的来说得到灵活的地租率。更不要说政府的种种投资行为,水电气路的一条龙式的服务。总之,因为竞争,产生了灵活的合约安排,政府地主的利益和社会总体利益完全兼容,从而促成了帕累托效率。凭良心说,张五常的“图式”逻辑清楚,对于中国过往高速的GDP增长也算是别开生面的解释。然而,因为只是“图式”,就忽略了太多的经济事实、太多的利益诉求、太多的结构矛盾。如果现实中人们沿着这样的“图式”继续演绎下去,或许可以继续推高GDP,但是无数的问题也会不断的冒出来,与高飙的GDP相生相伴,把中国推向万丈崖边。因此,我不说张五常的逻辑是错误的、或者是正确的,而只说它是黑色的。“地区间的竞争”不是张五常的首创。早在1956年,蒂波特就提出居民的自由流动在事实上引起政府公共服务提供的竞争,从而保证了效率,即著名的“用脚投票理论”。张五常的理论虽然在论述主题上大异其趣,但是需要与前者相同的前提支撑:即充分的流动性。在蒂波特那里,是居民的流动;在张五常这里,是资本的流动。只有资本有充分的流动自由,引起地方政府的竞争,税才能仅仅是租。否则,政权对不可流动的资本就只会有强制性的征收,造成哈伯格三角的效率损失,而不会有灵活的合约安排。陶然、陆曦、苏福兵和汪晖2008年论文“地区竞争格局演变下的中国转轨:财政激励和发展模式反思”阐明,与形成全国竞争的工业用地“协议方式”交易不同,服务性行业因面向本地居民服务,流动性有限,其用地形成政府垄断的“局域性卖方市场”,土地交易多以“招拍挂”方式高价出让。也就是说,与工业用地“租税合流”的局面不同,服务业面临地租和税收的双重重负。在这种条件下,“地主间的竞争”安在?帕累托效率安在?抛开效率论公平——如果我们认为能实现有效流动的都是实力雄厚的大资本,而立足于本地服务业的都是流动性差的中小资本,则大资本对小资本拥有“税收优免权”岂非事实?此外,张五常对于是何种因素促使官员争做“有效率”的地主是暧昧的。他说,“有经济效率的土地使用,租金一定要算,不管是由地主还是由政府收取。收得的租金要怎样花是另一回事。”问题是,真的是“另一回事”吗?如果没有“花”的鼓励,官员为什么要拼命“挣”?如果他的把县干部描绘成“奖金率足以鼓励他们东奔西跑”的知足常乐者尚得自有所依凭的观察,则他所褒扬的那位工作拼搏的“葡萄酒”县长所提供的动力根源,“教授啊,我只想为国家做点事!”就绝对让人喷饭了!我们总不禁问,如果官员们把“有效率的”租金又非常“有效率的”入己彀中,与老百姓全无关系,则这种“有效率”的制度又有什么值得留恋?这种疑问并非全无凭据,试想中国超高的政府收入在教育、医疗和民生上投入几多?在面对农民时,张五常又像一位布道的牧师,耳提面命地灌输他那套“有效率”的“图式”。言语上,他对农民无限地同情,说他们的故事“永远是血,是苦,是泪与汗”;观念上,他认为农民的唯一资源就是贱劳力,并为农民描绘一个由农转工的桃源妙境:“天还未亮起程,天黑后才回家,带着面包与一瓶水,一天的工作可获七美元。”巧妙的是,这是假着一位憧憬工业的农妇之口说出的。当然,如果农民将来终究靠劳力谋生,则其土地权益就当不在他们考虑之列。张五常就没有考虑。在他的“分成的方程式”中,农民对土地权益的诉求仅仅被通约成政府地主要考虑的一项“土地的成本”:以百分之五的折现率对三到五倍农地租值的折现。在他那里,这自然是合理的,因为除农用之外,农民并无别的田面权。也许这正是中国制度的奇妙之处,否则怎样能有效率地实行他那套政府掌控的租佃合约?张五常对此认识深刻:“……说南方的县不竞争,而是他们没有北方那种调整土地使用的大弹性。这经验也教训我们,不用政府策划而单靠市场必然较有效率的看法是错的……”这种“土地使用的大弹性”真是拜特有的制度所赐!不禁让怹老人家遐想:“像北韩与古巴那样的国家,要尝试成功机会很不错。”总之,就张五常而言,当今中国有着最完美的制度:政府做地主、资本做佃农、农民不要产、工人是农民。他们合力,做一块儿最大的经济蛋糕,织一张别样的契约之网。也不管这契约是不是城下之盟,更没有公平正义的理念为这一纸契约背书。以怹老人家的意思,我们干脆宪法也不要,直接来个rule of contract,只要别忘了起草人是他张五常就好。
  •     张五常教授是研究制度经济学的,在回顾中国经济改革30年来发展奇迹的同时,张教授从经济制度的角度剖析了国家成功的原因。他认为中国的成功,归因于权利制度的转换。他的基础理论为:资源使用的竞争一定要受到约束,因为没有约束的竞争必然会带来租值的消散,从而导致人类的灭绝。约束可以有不同的形式,或不同的权利结构,而权利结构则界定了经济制度的本质。中国经济30年持续的快速发展,恰是缘于我们的权利制度从以等级界定权利转换到以资产界定权利的结果,而且这种转换是没有硝烟,没有经历血的革命的结果,堪称奇迹。在这场权利制度转换的变革中,分为三个部分,先是农业上,1978年承包责任合约的出现,是建国后第一次出现私有产权。之后是在工业上,1984年出现了层层分包。80年代后期,农业的承包和工业的分包组合在一起,为经济的腾飞奠定了制度基础。之后,这种组合被引用到地区发展中,就是我们现在的县际竞争的格局,而这就是张教授认为的今天中国经济制度的重心所在。县制度的核心在两个方面:一是县拥有决定土地使用的权利,这就决定了在地区的七个层级中,县的经济权利是最大的。二是94年采用了分税制的增值税制度,这鼓励了县与县之间的竞争。而且不同地区层面是垂直或上下串连的,所以同层的地区不可避免地产生竞争关系。张认为,正是这种县制度使得中国在90年代的困难时期经济依然有急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中国的经济改革从时间上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1980年到邓小平退休的1992年,这一阶段完成了从等级界定权利转到以资产界定权利的制度,发展集中在珠江三角洲。第二阶段是1993年到2000年,县际竞争制度的产生带动了长三角的发展,用8年的时间超越了先行的珠三角。2000年后,中国经济开始了新一轮的增长,但仍然是之前的延续。未来县际竞争一定会由强转弱,但更可能的是在招商上对科技创新企业的倾斜,相当于从量到质上的突破。用张的话说,《中国的经济制度》就是解释了中国这些年做对了什么,创造了经济上的奇迹。这个奇迹是否能延续,就看是不是仍然在做这些正确的事。1、县际竞争的制度我们在持续,已经从长三角推进到中西部了。2、私产的界定和保护已经有了更明确的表述。但我们同样也做了一些不那么正确的事:1、简单化的产业升级,以至于带来了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撤退。2、新劳动合同法的推出,劳动合同不再是自由的,而是由国家来严格规定的。表面看是保护了劳工权利,实际是更大程度上地损害了双方的权益,属于没有赢家的规则。未来中国经济能否象2000年那样,迈过90年代的恶性通涨、人民币崩溃和房地产价格2/3下跌的种种困难,重新恢复健康,或许经济制度是最关键的。
  •     从很多方面,这都是本好书。中国国内的经济学家在分析中国改革开放30年的经济史时,都在装进一个胡同里了,并没有什么让人激动人心的学术成果。那些话都被中国的经济学家,思想家们讲烂了。我听着都腻味 了。但是,张五常先生写的The Economic System of China 以及杨小凯先生写的《百年中国经济史笔记》在各个方面令人耳目一新,值得细读。他们两位先生作为最优秀的华裔经济学家在经济学上作出的成绩令人仰慕,而他们对中国的关心又令人感动。这两位老先生都是在垂暮之年才写出对中国经济的反思的文章,而且都不是很长,但却是那么的睿智,那么具有洞察力。好了,闲话少说。五常先生这本书提出了两个新奇的想法:一是中国的改革其实是合约的转换,即等级界定权利转到资产界定权利;二是中国改革的成功最主要的是得益于中国的县际之间的竞争。这些,特别是第二个,思维僵化了的中国本土经济学家是不会想出来的。第一个,它是从合约而想到权力到资产的转换,这个就结果而言很多人都想到了,只是不会以合约为起点思考。至于第二个,县际间的竞争是大家有目共睹的,但是却从来没有人将之理论化,或者最基本的将之作为一个论点。也许是在下的阅读量不大,我并没有听说过类似的观点。这两方面对重新思考中国经济都是启迪性质的。但是,从字里行间我也读到了五常先生似乎对中国官员及其依附者的腐败行为与其后果认识不到位。吴思先生的潜规则是历史性的大发现,潜规则理论揭露了中国的另一个被历史掩藏的真实世界。也许是五常先生在中国呆的时间不长,而且是童年,所以对中国的潜规则的体会并不深。也因此在听到官员们的话语时并没有警惕,并没有经过反思就相信了。我的经验,包括我看到的报纸上的公开的报道,我在实际生活中所遇见的,我调研时听到的,都显示出中国官员及其依附者的腐败是多么严重。另外,我并不认同五常先生的对腐败的认同态度。社会公正应当始终存在于社会发展的始终,对于为了效率,为了发展而牺牲公正,我向来都是反对的。我想这是一个思想者应该做的。我们应当为保持这个社会仅有的道义,精神而努力。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经济是精神,不是数据。
  •     如果此书的作者不是张五常,估计到了太阳变成地球时,也无法付梓,更无人阅读。
  •     哈耶克 弗里德曼 张五常 这一串人物如果让年轻人还不够悸动的,那说明你也老了。很喜欢张五常严谨的逻辑和推理,这个老家伙总是那么叛逆。说来说去还是县与县的竞争制度,本书有欠详实,让学生读来有些抓不住主题。也不像张五常的推崇的“为什么”无价值经济学风格。可以一读,不值得摘录。
  •     张五常 八卦倒是不少
  •     比神州大地版长得好看
  •     县域经济的竞争真的如此激烈? 中央政府是否大权在握?是否应该大权在握? 未来呢?
  •     还没看完,不能妄加评论。粗略看来内容不长也不晦涩。受不了的就是他一如既往的自我夸奖。办公室里闲来就翻几页,还不错
  •     喜欢张老师的文章风格以及他的研究方式~ 只是观点,还待我再思考一番...
  •     无论如何,论证清晰,化繁为简。虽不喜欢过分自吹的文风。
  •     对中国政府在经济改革中的评价印象十分深刻
  •     肺腑之言
  •     大师
  •     本想写书评,但无奈对制度经济学知之甚少,且经济观察报3月书评增刊已有一评,鞭辟入里。读罢此评方知,自己的思维方式离真正做学问的要求不是一星半点,关键在于缺乏批判性的独立思考能力。
  •     2009-09-22读完中文部分,这篇论文是《佃农理论》的延续,张五常提出了一个非常正确的问题:中国过去三十年什么地方做的对?但是张五常由于在国外生活时间太长,把某些人想象的过于美好,其难免要被利用。
  •     虽然看了,可能功力还不够,还不能全部理解
  •     神作
  •     断断续续 没像以前的著作那个深入的去读
  •     我对张五常把国家当企业运营这点很不满,但是似乎他提出的租值消散和县级竞争很有意义。
  •     一本总结性的文集,对于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一代,是一个回忆过程,视角独特
  •     唉。有良知的精英不好当
  •     从《佃农理论》衍生到整个中国的经济制度,一脉相承之作,经典!
  •     没有坚持下来。一直处于一知半解一章读三遍的状态,但却是受益匪浅。
  •     文笔不怎么通啊,看起来有点累
  •     解释了中国奇迹。。。不过貌似么有经济解释好看呀~
  •     不太喜欢张叙事的语气.
  •     张五常的名家之作,现在已经出版中文简体版,叫做神州大地增订版。
  •     不掌握基本概念,没看懂。
  •     这样的分析只能用教授自己的口头禅:蠢到死!
  •     一如既往交易费用的角度看待世事,县际竞争的角度看中国的改革,坚强有力!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