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

出版社:孙皓晖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2-08出版)
出版日期:2013-1
ISBN:9787208106765
作者:孙皓晖
页数:4880页(全六卷11册)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公元前362年秋,黄河西岸的少梁山地,打了一场罕见的恶仗。 战事已经结束。秋天的暮色中,红色衣甲的步兵骑兵已经退到主战场之外的南部山头,大纛旗上的“魏”字尚依稀可见。主战场北面的山头上黑蒙蒙一片,黑色旗甲的兵团整肃地排列在“秦”字大纛旗下严阵以待,愤怒地望着南面山头的魏军,随时准备再次冲杀。南面山头的魏军,也重新聚集成步骑两阵,同样愤怒地望着北面山头的秦军,同样准备随时冲杀。血红的晚霞在渐渐消退,双方就这样死死对峙着,既没有任何一方撤退,也没有任何一方冲杀,谷地主战场上的累累尸体和丢弃的战车辎重也没有任何一方争夺。就像两只猛虎的凝视对峙,谁也不能先行脱离战场。 这是一次奇特的战争,没有胜负,两败俱伤。 黑色军团由秦献公嬴师隰亲自统率,半日激战中斩首魏军五万。嫡子嬴渠梁率死士三百,直突敌阵中心,一举俘获了魏军统帅公叔痤。按照战国初期的用兵规模和评价标准,这算是一场特大胜利了。出人意料的是,魏军在统帅被俘后非但没有溃散,反而拼命回卷,力图抢回统帅。秦献公眼见长子嬴渠梁的三百死士陷入红色魏军的汪洋大海,情急之下,长剑挥动,亲自率领五千精锐骑兵冲入敌阵接应。两军会合,士气大盛。嬴渠梁一马当先,率死士冲出重围。秦献公断后阻击,眼见要脱离魏军,却被一支冷箭射中背心。秦献公痛彻心肺,一声低吼,几乎跌落马下。此时嬴渠梁已经将公叔痤交于后军大将,率死士反身杀回。秦军在嬴渠梁率领下大举冲杀,一气将魏军杀退到三里之外。回来再看公父,秦献公背心的箭头竟深入五寸有余,周围已经渗出一圈黑晕。随军太医急得大汗淋漓,却不知如何下手。 秦献公面色蜡黄,伏在军榻低声道:“渠梁,撤军……栎阳。”便昏了过去。 “是否毒箭?”嬴渠梁满眼泪光,却没有慌乱。 太医急忙点头:“这是魏国的狼毒箭,一时难解。” “敢拔除么?” “近箭疾射,铁镞深入五寸有余,断不可拔。”太医摇头。 嬴渠梁环视厅中大将,向一员威猛的将领拱手道:“大哥,断箭吧。” 青年将领是秦献公的庶出子,嬴渠梁的长兄,叫嬴虔。他手中那柄弯月形的长剑极为奇特罕见,听得嬴渠梁招呼,他走到公父身后,拔出长剑立定,双手不禁微微颤抖。要知道,箭镞深入肉体,箭杆的受力处便在背心伤口,稍不留神使箭杆晃动带动箭镞,公父立时便有性命之忧。况且魏国的兵器打造得极为精细,长箭杆用上好的硬木制作,又反复刷过几遍桐油大漆,锃亮光滑,寻常刀剑根本难以着力。纵然这柄弯月长剑是神兵利器,可也没斩削过此等箭杆,安知没有万一?嬴虔紧张得头上冒汗,内心暗暗祷告:“天月剑也天月剑,救公父一命了。”凝神定力,扬起天月剑轻轻一挥,只见一道光芒闪烁——剑刃尚未触及,箭杆已被剑气悄无声息地切断!嬴虔左手疾伸,凌空抓住断开的箭杆,再看公父,竟是丝毫没有察觉。嬴虔长嘘一声,不禁跌坐地上。 厅中大将们也同时轻轻地“啊”了一声。 嬴渠梁镇静如常,吩咐道:“立即班师。谁愿断后?” 嬴虔一跃而起:“断后我来。不杀暗箭魏狗,嬴虔提头来见!” “大哥,”嬴渠梁低声道,“公父重伤,目下当以大局为重,不能恋战。敌不追,我不动。坚守一夜,明日立即撤回,万莫意气用事。我在栎阳等你。” 嬴虔猛然醒悟:“好。大哥明白了,明日回军。” 嬴渠梁立即吩咐幕府诸将:“前军子岸开路,长史公孙贾领中军护卫国君,其余诸将皆随中军护卫,我自率三千骑士殿后。立即拔营班师。” 众将一声答应,大步出帐,少梁北面的山地顿时紧张忙碌起来。 乌云遮月,秋风萧瑟。秦军壁垒依然是军灯高挑,刁斗声声。对面山头的魏军也是篝火军灯,一片严密戒备,等着在明日的激战中夺回主帅。魏国军法:主帅战死,将士无罪;主帅被俘,三军大将并护卫兵士则一律死罪。如今丞相兼统帅的公叔痤被秦军生擒,不夺回主帅,谁敢撤军?魏国将军们判断,秦人好战,国君受伤后定然是恼羞成怒,来日一定会进行复仇大战,绝没有乘胜撤军的道理。今夜第一等大事是养精蓄锐,明日大战,才是真正的你死我活。那时候,人们还不大擅长偷营劫寨之类的雕虫小技,还延续着春秋车战时期堂堂之阵正正之旗的正面决战传统,休战就休战,绝少有一方会乘着黑夜休战之机偷袭对方营寨。戒备归戒备,那是大军驻扎的必然形式,魏国军营还是迅速淹没于无边无际的鼾声之中。

前言

中国文明正源的强势生存——序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一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大秦帝国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个时代。不幸的是,作为统一帝国的短促与后来以儒家观念为核心的官方意识形态的刻意贬损,秦帝国在“暴虐苛政”的恶名下几乎湮没在历史的沉沉烟雾之中。有限史料所显示的错讹断裂且不必论,明清小说《东周列国志》、《二十四史演义》等通俗史话作品,对秦帝国的描述更是鲁莽灭裂,放肆亵渎,将这段历史涂抹得狰狞可怖面目全非。这种荒诞的史观,非但是官方正统意识形态的形象化,而且流布民间,形成了中国民众源远流长的“暴秦”口碑。事实上,对于酷爱说古道今的中国老百姓而言,话本小说、评书戏剧、民间传说等对民众意识所起到的浸润奠基作用,远远大于晦涩难懂的史书。两千年来,在对秦帝国的描绘评判中,旧的正统意识形态与旧的民间艺术异曲同工,或刻意贬损,或肆意涂抹,悠悠岁月中众口铄金,中国文明正源的万丈光焰竟然离奇地变形了。这是中国历史的悲剧,也是中国文明的悲剧——一个富有正义感与历史感的民族,竟将奠定自己文明根基的伟大帝国硬生生划入异类而生猛挞伐!悲剧的深远阴影正在随着历史的进步而渐渐淡化,儒家式的恶毒咒骂也已经大体终止了。但是,国人乃至世界对秦帝国的了解,依然朦胧混沌。尽管万里长城、兵马俑、郡县制、度量衡以至我们每日使用的方块字(请注意,人们叫它“汉字”),都实实在在地矗立在那里,人们观念的分裂却依旧如斯。秦为何物?老百姓还是不甚了了。即或在知识阶层,能够大体说叨秦帝国来龙去脉与基本功绩的,也是凤毛麟角。于是,就有了将秦帝国说叨清楚的冲动。在漫长艰苦的写作中,这种冲动已经慢慢淡了下来,化成一个简单的愿望——将事实展现出来,让人们自己去判断。虽然如此,还是想将研究与写作过程中形成的一些基本思想大体说说,给读者与研究家们提供些许谈资,以做深究品评。二通常意义上,“帝国”是一个历史概念。它一般包含三个基本特征:其一,统一辽阔的国土(小国家没有帝国);其二,专制统治或高度集权(民主制没有帝国);其三,强大的军事扩张(无扩张不成帝国)。秦在这三个方面都表现得极为鲜明,可算是典型的古典帝国,而不是一个普通的王朝。所以,这部描述秦兴亡生灭过程的长篇历史小说,就叫了《大秦帝国》。秦之作为大帝国,略早于西方的罗马帝国,但大体上是同时代的。在古朴粗犷的铁器农耕时代,大秦帝国与西方罗马帝国一起,成为高悬于人类历史天空的两颗太阳,同时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正源。但是,大秦帝国与罗马帝国的历史命运却是截然不同的。这里有两个基本方面特别值得注意:其一,秦帝国统一大政权存在的时间极短,只有十五年;而罗马帝国却有数百年大政权的历史。其二,秦帝国创造的一整套统一国家体制与文明体系,奠定了中国文明的根基,而且绵延不断地流传了下来;具有数百年历史的罗马帝国,却在历史更替中变成了无数破碎的裂片,始终未能建立一脉相承的统一文明。一个是滔滔大河千古不废。一个是源与流断裂,莽莽大河化成了淙淙小溪。历史命运的不同,隐寓着两种文明方式内在的巨大差异。详细比较研究这种差异,不是文学作品的任务。《大秦帝国》所展现的,只是这个东方大帝国的生灭兴亡史的形象故事。与罗马帝国的比较只是说明,秦帝国是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东方帝国,是创造了一整套不朽文明体系的大帝国。在整个人类文明史中,这样的大帝国是独一无二的。这是我创作《大秦帝国》的信念根基。我对大秦帝国有着一种神圣的崇拜。三先得说说那个伟大的时代与伟大的时代精神。秦帝国兴亡沉浮的五百多年(从秦立诸侯国到帝国二世灭亡),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充满活力的大黄金时代。用那个时候的话说,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烈变化时代。用历史主义的话说,那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从而在总体上大转型的时代。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的转型,隶农贵族经济向自由农地主经济的转型,联邦制政体向中央统治政体的转型,使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达到了农业文明的极致状态。这个辉煌转型的历史过程,就是秦帝国生灭兴亡的历史过程。春秋战国孕育出的时代精神是全面竞争,强势生存。用当时的话说,就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所谓大争,就是争得全面,争得彻底,争得漫长,争得残酷无情。春秋三百年左右的纷争组合,就像春水化开了河冰,打碎了古典联邦王国时代的窒息封闭,铁器出现、商业活跃、井田制动摇、天子权威削弱、新兴地主与士人阶层涌现,整个社会的生命状态大大活跃起来。于是,旧制度崩溃了,旧文化破坏了,像瓦罐一样卑贱的平民奴隶雷鸣般躁动起来,高高的山陵塌陷了,深深的峡谷竟然崛起为巍巍大山!进入战国,这种纷争终于演变为大争,开始了强势生存的彻底竞争。弱小就要灭亡,落后就要挨打,成为几乎没有任何缓冲的铁血现实。彻底地变法,彻底地刷新自己,成为每个邦国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由此引发的人才竞争赤裸裸白热化。无能的庸才被抛弃,昏聩的国君被杀戮,名士英才成为天下争夺的瑰宝,明君英主成为最受拥戴的英雄。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中华民族的所有文明支系都被卷进了这场全面彻底的大竞争之中!经济、政治、军事、文化、民俗,乃至生活方式,举凡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在这种大争之中碰撞出最灿烂的辉煌。战争规模最大,经济改革最彻底,权力争夺最残酷,政治生活最阳光,文化争鸣最激烈,民众命运与国家命运的联系最紧密,创造的各种奇迹最多,涌现的伟人最多……所有这些,都是后来的时代无法与之比肩的,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在这样的历史土壤中成长的秦帝国,是那个伟大时代强力锻铸的结晶。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包容裹挟了那个时代的刚健质朴、创新求实精神。她崇尚法制,彻底变革,努力建设,统一国家,统一文明,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最伟大的帝国革命,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使中国农耕文明完成了伟大的历史转型。作为时代精神汇集的大秦帝国,最集中地体现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的强势生存精神。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相续如大河奔涌,秦帝国时代开创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强势生存精神,可以概括为六个基本方面:其一,彻底的不断的变法革命,以激发民众最旺盛的活力与国家最强大的实力为生存之本。“求变图存”,此之谓也。其二,对外部野蛮民族与愚昧文明的冲击,实行“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战略。其三,整合统一,霸气巍巍。其四,统一架构文明载体,使不同习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载体下凝聚起来。其五,兼容并蓄,消解融会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其六,崇尚法制,实行英才治国。这种强势生存的基本精神,已经在中国文明的历史发展中一以贯之地表现了出来。否则,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根本不可能在统一文明中顽强地生存数千年而成为世界唯一。大秦帝国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黑洞,一个巨大的兴亡之谜。她只有十五年生命,像流星一闪,轰鸣而逝。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中,隐藏了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以及伟人名士的悲欢离合。他们以或纤细,或壮美,或正气,或邪恶,或英雄,或平庸的个人命运奏成了这部历史交响乐。帝国所编织的统一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支柱。这些,就是《大秦帝国》要用故事去表现的最基本内涵。

名人推荐

这一百多年来,一代中国人、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反而对自己文化的根和祖先看不起。孙先生的巨作站在自己国家民族的立场上,有名有据,这样的学者独立而不倚,了不起。——文化学者 南怀瑾《大秦帝国》运用形象思维在读者心目中激活了一个历史久远的时代,把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自然而然地有机结合起来,让读者的历史感受与审美感受得了到双重满足。且不说作者十几年潜心创作的执著精神,单看《大秦帝国》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含量、所立足的文明史的创作高度,就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部经过认真研究、思考、沉淀而完成的作品,也是一部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作家二月河《大秦帝国》虽为小说,却体现出深厚的文化积累和深邃的历史见解;且恢弘雄健,通过对政治家秦始皇和改革家商鞅的形象塑造,寄托了作家对历史的思考与发现。——中国作协副主席、作家 陈建功大秦帝国这段历史最需要写,又最难写。鲁迅当年说,三国宜于做小说,春秋战国不宜于做小说。鲁迅准备了好多年,终于没有写春秋战国,可见其难。这段历史,文学艺术上一直没有反映过,很遥远,很辉煌,工程很大,这在过去是不可能的,只有新时期改革开放了,才有可能。看《大秦帝国》,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前文化部副部长 陈荒煤我读完了《大秦帝国》第一部,很激动,也很高兴。从中国历史角度看,春秋战国和秦帝国是最重要的一段,也是变法强国的历史主流最充分强大的一个时期。所以我一直认为,这个历史题材不亚于任何当代重大题材,因为她是中国文明的根。——秦汉史专家 林剑鸣孙皓晖能坚持在一块净土上写纯粹的历史小说,难能可贵。我想这与作者的写作志向,有着莫大的关系。这部书的目标是要填补中国历史小说上的先秦这个空白,因为这是中国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重要的空白。这是很新颖而且有大目光、有时代精神的想法,尤其当我们这个国家、民族,焕然一新地屹立于新世纪的这个星球上,重温这段古老的历史,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作家 李国文我认为《大秦帝国》取得了史笔与文笔、叙事与思辨的双胜。与其说它是历史小说,不如说它是历史文化小说,中国原生文明成功地经由《大秦帝国》的宏大叙事复活与行走。从历史观上看,《大秦帝国》不是将历史道德化,而是坚持以是否推动历史前进臧否人物,所以它对历史人物的评价是客观公正的。《大秦帝国》“进入”历史又从中“走出”来进行人物塑造,因而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达到了更高意义上的文史不分。——《文艺报》总编辑 范咏戈这是对中华文明内涵的一种再定位。孙皓晖写这部书,是照亮历史,而不是呈现历史的方式。它是一部"照亮"的作品。《大秦帝国》从精神与理性的层面理清那个时代,这也是他的作品引起轰动的重要原因。——评论家 胡平《大秦帝国》的问世,彻底颠覆了“暴秦说”,是一次有根有据的翻案。作者以其特有的凝重笔触,无比丰富的史实,再现了大秦帝国在那个中华文明转折点上发挥的无可替代的作用,以及大秦帝国为中华文明所做出的无与伦比的贡献。在这个意义上说,长篇历史小说《大秦帝国》的历史认识价值,远远超出了小说文本和文学的价值。——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 李荣胜现在每年出版1400部长篇小说,真正能引起评论界和读者关注的凤毛鳞角。《大秦帝国》确实是力透纸背、才华横溢的一部大书。它以宏大的历史意识,要为历史溯本清源。我现在想象,现在有红学,有儒学,以后很可能有秦学。——评论家 孟繁华对这部小说的接受是对当代文学的一部试金石。很多小说感觉是苍白,因为作者对他所写的时代缺乏必要的研究。这部作品站立起来一批雄浑坚定、神采飞扬的人。在晦暗的历史布景里,站立在我们面前。那些人物形象生动饱满,这批人物在大争之世的血气、精神,都写出来了。作者通过这部小说,完成了与一种文明的深度对话。他以一种学者的方式来写小说,他把大秦帝国看作一个气场,一个精神实体。作者还突破了很多小说传统的陈规陋俗。从这部小说看,它不受常规的小说限制,反而极大地开拓了小说的空间和容量,表现出更好的更有表现力的小说形式。——评论家 谢有顺《大秦帝国》里既有秦与六国之间的政治、军事斗争,又有六国之间的联合与斗争以及以儒、法、墨、道、阴阳诸家为代表的诸子百家的思想文化竞争,朝廷、战场、商场、学堂、都城、山野、酒肆、密室,虚虚实实,真真假假,阴谋与阳谋,构成了一副多姿多彩的战国生活图画。孙皓晖以学者的丰瞻、小说家的才智从容地驾驭了如此浩繁复杂的历史局面,有条不紊地抒写了150年间从秦到六国的历史演变,出色完成了一部大结构、大气象、大内涵的战国末期史和秦帝国兴亡史。以一部本原意义上的中华民族史诗,为沉寂已久的中国史传文学,竖起了一座具有时代高度的巨碑。——评论家 李星我在读《大秦帝国》时首先感受到的是对知识分子直接参与方式的肯定。今天,我们反省知识分子问题,呼唤建立知识分子的现代品格,不应该简单地否定传统文人精神,如果上溯到中国知识分子的源头,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士”阶层的行为中提炼出有益的精神资源,无疑对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现代品格的建设是一种难得的补充。——评论家 贺绍俊一部作品让我连续十几天心潮澎湃,这是第一部。孙皓晖首先是一位学者,然后才是一位作家。他对战争的描写让我非常震撼,他有自己的独立见解。他能把自己的全部感受化为文字,化为画面,极有激情,极有想象力。我拍这部电视剧的时候,如履薄冰。《大秦帝国》再现那个大开大阖、自由奔放的时代,如果把握不住,那种气吞山河是出不来的。——导演 黄健中

媒体关注与评论

这一百多年来,一代中国人、中国学者研究历史,反而对自己文化的根和祖先看不起。孙先生的巨作站在自己国家民族的立场上,有名有据,这样的学者独立而不倚,了不起。。——文化学者南怀瑾《大秦帝国》运用形象思维在读者心目中激活了一个历史久远的时代,把历史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自然而然地有机结合起来,让读者的历史感受与审美感受得了到双重满足。且不说作者十几年潜心创作的执著精神,单看《大秦帝国》所蕴含的丰富的文化含量、所立足的文明史的创作高度,就完全可以说这是一部经过认真研究、思考、沉淀而完成的作品,也是一部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作品。——作家二月河

后记

秦统一文明的光焰永恒照耀中国一朋友,您在读的这部《大秦帝国》,是上海世纪的全新修订版。这次新版,我作了一次新的全面修订。这次修订,主要是两个基本方面:一则,对知识性的错误与模糊,以及未被发现的笔误,进行了全面纠错;二则,对原来靠拢通俗话本的某些写法,进行了文风的校正。可以说,上海世纪版的《大秦帝国》是历史知识进一步精确化明晰化,叙事文风进一步整肃化厚重化的一个版本。一部大作品一旦定型,任何修订都只能是修葺性的,而不应该是结构性的。我们中国人历史意识的基本缺陷,不在事实不清,而在是非不明。我们有庞大的史料库,对历史事件的记载与研究之丰厚,无疑为世界之最。可是,我们对中国文明历史的总体认知与阶段解析,以及对文明坐标式历史人物的价值评判等,既像是一片严重荒漠,又像是一个巨大泥潭。说荒漠,是因为我们几乎还没有文明史研究意识,说泥潭,是因为我们的历史意识充满了矛盾混乱陈腐臆断,纠葛交错,说不清任何一个文明史的基本问题。在这样的社会历史意识条件下,一部历史文学作品,最大的难点不是其所叙述故事的史实性,而是能否以新文明理念重新解读历史。解决了这个最大难点,这部作品的基本面就完成了。《大秦帝国》全新修订版的问世,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与北京世纪文景公司作出了巨大的努力,辛勤的劳动。重新排版、重新校订、重新设计、再度编辑,等等等等,时间紧迫,工作量极大。在世纪集团总裁陈昕先生的统筹指导下,在集团副总、世纪文景总经理施宏俊先生,副总经理王蕾女士的率领下,世纪文景的一群年轻朋友们蓬勃劳作,一体作战,殊多辛苦。责任编辑李文青及其所属小组成员杨越江、闫柳君,审读室何晓涛博士,营销编辑邓宇等,更是在具体工作中奋发认真,令人铭刻在心。在此,我对上海世纪出版集团的领导得力,对这些年轻朋友们的奋发劳作,再次表示衷心的感谢!另外,集团郭志坤编审提出了高水平的审读报告,在此一并感谢。二理清中国文明史,有两个最为基本的问题。第一个是如何评价秦帝国,第二个是如何评价儒家。从中国历史意识在“前现代”时期的呈现方式看,一个是“非秦”问题,一个是“独尊儒术”问题;从“五四”以来的近现代思潮看,一个是“评秦”问题,一个是“批孔”问题。也就是说,中国文明史的这两个基本问题,一直贯穿秦帝国灭亡之后两千余年的历史意识。从中国五千年历史看,所有涉及文明史的问题,都不具有这两个问题独具的普遍性与深远性。对夏商周三代的认知,对秦帝国之后两千余年文明史的认知,尽管也有普遍性问题,但其对我们民族历史意识的深远影响力,无疑远远逊于“非秦”与“独尊”这两个最基本问题。这部《大秦帝国》,正是基于澄清“非秦”烟雾而问世的。对于秦帝国及其赖以生成的春秋战国的评价,则有三个基本问题。第一个,对这三大时代文明史地位的总体认知评判。第二个,对秦帝国统一中国文明的总体认知评判。第三个,对秦帝国政权性质及其施政实践的总体认知评判。依据我们在秦后两千多年形成的历史意识,这三个问题的基本答案,几乎都是否定性的。第一个问题,我们已经形成的传统的普遍认知是:春秋战国秦帝国三大时代,都是中国历史上的黑暗时代。对这一理念的表述,二十五史中比比皆是。第二个问题,我们的传统普遍认知是:统一中国文明,开于秦而成于汉。事实上,我们将统一中国文明的历史功绩,更多地赋予了汉代,又以否定秦帝国施政实践的方式,实际否定了秦帝国作为统一文明正源的文明史地位。第三个问题,我们的传统普遍认知是:秦帝国政权是专制政权,秦帝国施政实践是暴政,秦始皇是暴君。总而言之,秦之为秦,“暴秦”两字足以蔽之。传统认知构成的事实是,我们对自己民族与国家文明历史最基本坐标的确立,绕过了春秋战国秦帝国三大时代,而在事实上将夏商周三代与西汉看成了一个完整延续的文明史序列。中间最重要的枢纽时代,被我们全部确认为黑暗时代,一体否定了。文明历史的真相,果真如此么?对隐藏于深远历史烟雾之后的遥远时代,我们果真不能甄别么?三假如我们民族没有系统的史料,没有坚实的历史遗迹,而只有遥远模糊的碎片传说,也许,我们不会提出对传统认知的历史质询,而只能以传统的认知为认知,以传统的评判为评判。可是,事实恰恰相反,我们偏偏有世界罕有其匹的各种形式的详尽史料,文字的、考古的、实物遗存的,等等等等,林林总总,无比丰厚。对于技术性的事件研究、编年研究、局部细节研究而言,当然还有许多不清楚的时段与细节。但是,对于寻求社会基本认知的大视野的文明史研究,我们的史料对于理清自己的文明历史足迹,已经足够扎实了。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自囚于旧时代对中国文明史的陈腐认知,无疑是文明的悲剧。一个显然的要害是清楚的:我们的历史脚步是历代史官记载的,既往对这些历史事件与历史人物的评价,自然也是依据过去时代的价值理念作出的。我们可以不怀疑被记载事件的基本真实性,可是,我们对那些陈腐的评价标尺,则完全有充分的纠正理由。不是事实清楚,而是是非不明。这是我们的基本状况。在既定史实(史料)被普遍认知的情况下,以新的理念去整理历史,去重新解读评判历史,是每一个时代必须做到,而且能够做到的。任何一代人,都必须必然要用自身所处时代的文明理念来重新评价历史,借以确定该时代前进的历史根基。战国时代,如果没有当时思想家群体秉持“法后王”理念而立足现实对历史作出的深刻反思,就不会有一浪接一浪的变法运动,从诸侯分治到统一国家的文明跨越也不会完成。从更为广阔的意义上说,人类各个国家的思想史与学术史,都显示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作为人文领域的基本阵地,历史学第一要做的大事,是理清一个国家的文明历史脉络,并确立该国该民族最基本的文明历史坐标;国家民族以这种文明史研究为基础,进而形成国家民族的文明话语权。我们的现状,远远不是这样的。我们的历史研究,在明清两代思想禁锢下形成了考据主义传统,对历史基本上只作技术性研究。1840年之后,直到今天,将近两百年,我们仍然没有从根本上走出这一传统,长期沉溺于事件研究、编年研究、技术细节研究。当然,这些研究是需要的,也是各个国家都有的。但是,任何文明发达的国家,都没有因为具体的技术性研究而忘记文明史课题。只有我们,被历史这壶老酒灌醉了,失去了清醒的文明评判,呼呼沉睡在传统的大梦里。梳理文明史并给国家民族提供文明话语权,是一代学人的基本使命。漠视这一使命,是我们的文明悲剧。四《大秦帝国》,是一部历史文学作品。作为基于澄清历史烟雾而创作的一部文学作品,人们自然有理由认为它是理念先行的。对此,我的说法是:《大秦帝国》是一部精神本位的作品。尽管,当下文学的沉沦,已经使人们对“文以载道”这样的命题嗤之以鼻了。但是,我赞赏这种精神。文若无道,人何以堪?虽然如此,作为历史文学作品,除了基于连接历史断点而生发的必要的文学虚构,以及基于集中体现历史精神而对局部人物关系的调整之外,《大秦帝国》对历史的叙述是忠实的。惟其忠实于历史的真实,《大秦帝国》连绵不断的激烈冲突与无数烈士英雄的风骨节操,是战国历史真相的实然,而不是我所“想象”出来的。所以选择文学形式,是因为那个时代太过遥远,人们已经很难有真切的感觉了。文学的细节真实是根基,大量的鲜活细节在历史研究著作中是无法呈现的。通过文学的细节真实与生活质感,特定的历史风貌与历史精神,会以涓涓细流渗透我们的感知,使时尚而沉沦的当代人有亲切的认同。当然,未必人人感觉如此。但是,作为走进后人精神世界的一种历史生活,大约这是最为合适的方式了。秦帝国的根本伟大处,不在于统一了国家,而在于统一了文明。惟其有统一的中国文明,我们的民族虽历经劫难,但生命永恒。体验秦帝国历史的骄傲感,正在于她穿越历史而照耀我们精神的生命力。正因为如此,作为深度再现帝国文明创造力的文学作品,无论因为作者的局限而有多少缺点,它的历史精神与基本理念,都是经得起历史考验的。是为全新修订版《大秦帝国》跋。

内容概要

孙皓晖,1949年生,生于陕西三原,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现任西北大学特聘教授、秦文明研究院院长。中国当代四大历史小说家之一。同时以创建“中国民族强势生存”、“中国原生文明”理论,成为整体研究中国文明的重要理论家。历时十六年,创作了长篇小说《大秦帝国》。2011年,《 大秦帝国》入选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并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和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

书籍目录

第一部 黑色裂变(上、下卷)
第二部 国命纵横(上、下卷)
第三部 金戈铁马(上、下卷)
第四部 阳谋春秋(上、下卷)
第五部 铁血文明(上、下卷)
第六部 帝国烽烟

编辑推荐

《大秦帝国(全新修订版)》编辑推荐:1)限量精装毛边典藏版,高端礼物,经典藏品,极致工艺,奢华呈现,附赠铜质书签裁纸刀。2)近十年最畅销长篇历史小说,作者首次全面修订。3)一部精神本位的大国兴亡录,让当代中国人为之振奋并受益的战国版《大国崛起》。第一次以“大争精神”和“阳谋”风格架构历史小说,着眼于国家文明的全面竞争,而非重复宫闱密事官场阴谋的老套路。4)第一次正确厘清国家文明的基本方面:将战国时代的万千气象理成一串环环相扣的兴亡故事,以一种全新的视角,再现了大秦帝国生灭兴亡的历史过程,借此回答了关于中国文明史的若干基本问题。5)从政必备,从商必读。《大秦》细致地整理了诸位精英们的做事方略,充满了奋发惕励的进取精神与旷达潇洒的人生态度,无论领袖或普通人都能从中获益。

作者简介

精装毛边典藏版   附赠铜质书签裁纸刀
高端礼物 经典藏品
极致工艺 奢华呈现
近十年最畅销长篇历史小说 作者首次全面修订
-------------------------------------------------------------------
《大秦帝国》(全新修订版)是一部描述秦兴亡生灭过程的长卷历史小说,小说从政治、外交、军事、思想文化、风土人情等角度,对秦与六国做了全面对比,将战国时代的万千气象理成一串环环相扣的兴亡故事。具体分为:黑色裂变(上下)、国命纵横(上下)、金戈铁马(上下)、阳谋春秋(上下)、铁血文明(上下)、帝国烽烟,共6部11卷。在那个豪杰并起,铁血竞争的时代,强大统一的秦帝国的创立,可谓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它成功实现了中国疆域的统一,成功创造了中国文明的统一,给我们的国家与民族奠定了永恒不朽的历史生存范式。虽然它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历程,可它的璀璨足以照亮历史。在这雄浑奇壮的帝国命运中,有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有难以计数的英雄壮士,满覆尘埃却屹立不倒。这部鸿篇巨著,艺术地再现了这一艰辛悲壮的历程。
此次出版的《大秦帝国》(全新修订版),对原书知识性的错误与模糊,以及未被发现的笔误,进行了全面纠错;对原来靠拢通俗话本的某些写法,进行了文风的校正;新版《大秦帝国》的历史知识进一步精确化明晰化,叙事文风进一步整肃化厚重化。除此以外,新版《大秦帝国》还重新校定绘制了所有地图;对整体装帧进行了全面调整。
本书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入选作品奖,新闻出版总署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奖。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作品。


 大秦帝国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1条)

  •     好,值得收藏,有古籍的韵味。
  •     纸质太差,全是毛边,需要自己去裁剪,悲催啊!!!
  •     毛边是指书页联在一起,要一边看一边拿着小刀裁开书页码?才到手书就降了一百元纸张不错,字太小,印刷一般,是为了省纸吗?精装只是指的外壳和套子,插图既少,所选字体不好看,印刷不精美,排版不好,只是平装书的档次。
  •     总体来讲挺好的,适合收藏!就是等发货的时间有点长
  •     一个很不错的网站,书记质量很好
  •     质量不错,是特别的毛边,买家注意.但值得收藏.
  •     很不错的书籍。地图少点。
  •     这套书当当900多入的,毛边需要里面配送的一个裁书刀裁开,尽显高端大气上档次。=。=更重要的是书写的不错,虽然在很多问题上笔者写的太主观,,,但是!巴特!mais!我想说啥来着,但是历史结构与转呈安排还是很见功底的。一本好书,至少我读爽了~啊哈哈
  •     就这破书还出毛边本?
  •     毛边本,边看边割。
  •     从封面到装帧,考究大气,印刷精美,铜质书签极具个性。送货及时。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