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五代传奇集

出版日期:2015-7
ISBN:9787101108431
作者:李剑国 辑校
页数:3560页

内容概要

李剑国,山西灵丘人。1943年1月生。1967年毕业于南开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1979年考入南开大学中文系,师从朱一玄、宁宗一先生攻读中国古代文学专业中国小说史方向研究生,1982年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留校任教。1991年被国务院学位办和国家教委评为“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硕士生”,事迹收入国务院学位办编《华夏沃土育英才》一书(1991)。现为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简介

本书是唐五代传奇作品之总集。所收作品上限为唐初,下限为五代十国。得传奇作品六百九十一篇,编为五编,分一百卷,其中作者可考者九十八人,另有阙名作者近三十人。编次以作者或作品时代为序,同一作者作品排列一起而次其先后。时代不可确考者大致确定其上下限,编在相应位置。每篇作品,以作者介绍、正文、校勘记、按语排列。正文之末注明所据版本或出处,其余重要版本或出处,亦酌情注明。校勘用详校之法,各种校勘资料力求齐备。异文较重要者皆出校,诗歌异文则全部出校。校记于歧异文字多有辨证。按语考证说明该篇或原集之著录、版本、题署、篇目等及其他相关问题。


 唐五代传奇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之前一直想在李时人先生的《全唐五代小说》(以下简称小说)和李剑国先生的《唐五代传奇集》(以下简称传奇)里选择一套收藏,苦于《传奇》在网上能找到的介绍资料不足,而《小说》的初版虽有pdf流传,然而中华书局新版有詹绪左教授的复校,价值又有提升,只好都入手了一套,自己来比较一番,时间有限,只能先选择两书篇首的《古镜记》做了一番对读,有以下感想:1.《传奇》的校记较《小说》全面了很多,《小说》的出校部分《传奇》已全部涵盖,并增补了大量校记,具体到《古镜记》这篇,《传奇》出校68条,超《小说》21条校记三倍有余,网上有批评《传奇》校勘过度使用电子检索,导致校记冗杂,滥充篇幅且价值不足,从《古镜记》看,这一批评是有根据的,很多校记确显冗余,于文意无碍的校改也要引长串书名,一些取舍也有商榷余地,例如李剑国先生多次在“便”“更”两字中取前者舍后者颇令人费解,要知道在古文中两字本可同意互用且“更”字更常见;2.《传奇》的标点断句胜过了《小说》,《小说》初版在“周髀九章”处未做句读,且认为是一本书,修订版一仍其旧,《传奇》更正了此处;3.《小说》正编收1313篇,外编收801篇,合计2114篇,《传奇》收692篇,《传奇》限于体例,收录远少于《小说》自是情理之中,然而《传奇》也收录不少《小说》未收的篇目,不能完全被《小说》替代。总的来说,已有《小说》者大可不必再入手《传奇》,若只有《小说》pdf,补入一套《传奇》亦可。
  •     张国风:李剑国先生所校《唐五代传奇集》中的问题 时间:2015年11月26日 作者:张国风(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来源:学术批评网 我对李剑国先生一向非常敬重。早在20年前,我就曾经撰文,盛赞李君的《唐五代志怪传奇叙录》(1995年《文学遗产》第4期《竭泽而渔的基础工程》)。11年前,我在《太平广记版本考述》的前言中,再一次对李君的研究表示敬意和谢意。 今年5月,李剑国先生的力作《唐五代传奇集》出版,草草一翻,一面为李君的功力之深、用力之勤赞叹,一面也为其中的一些问题感到惋惜。虽是白璧微瑕,但提出来,或许对李君会有一点点的启发。 一、底本问题 如李君所说“传奇作品之辑录,以《太平广记》为主要依据”。而《太平广记》的众多版本中,一向以博学严谨著称的李君,不取现成的谈本,而取汪本,称其校改“较为谨慎规范”。确实令人不解。汪本对于《太平广记》的整理,自然是功不可没。但是,限于当时的条件和氛围,汪先生没有见到孙潜的校宋本和古朝鲜的《太平广记详节》。 对于陈本和沈本的吸收也非常有限。校勘时基本上不出校记。按照常理,李君应该直接取谈本做底本。或许李君为图方便而取汪本?对于李君这样一个行家里手来说,似乎是不可思议的事情。再说,国家图书馆,早在2009年,就已经将谈本影印出版。李君完全可以加以利用。由于底本的选择有误,这就给李书带来一系列不必要的麻烦。 二、异文的来历 辑录作品的时候,自然要遇到异文的处理问题。异文的主要参考,自然是孙本、沈本、陈本和《太平广记详节》。李书的凡例中说:“限于条件,明钞本、明活字本、许本、陈校本予皆未能寓目”。北京与天津之距离,高铁不过半个小时。从北京南到国图,有地铁可坐,也不过半个小时。从北京的一地,到国图所消耗的时间,也未必比自天津来更少。在最不应该偷懒的地方,李君却用了二手材料,这实在是非常奇怪的事情。这些二手材料的来历,李书也没有说明。 异文的取舍,各人见仁见智,自不必多说。事实上,常出现两通的情况。如果想为读者提供唐传奇的原貌,自然是应该向宋本倾斜。李君反对迷信宋本,自有其道理;但是不是也应该尊重宋本。毕竟宋人比明人离唐更近一些。 三、四库全书本的底本 李书的凡例中说:四库全书本“所据为谈本,以黄本校,然文字多有擅改”。 首先,必须说明,四库全书不同阁本的《太平广记》,文字并不完全相同。如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的《太平广记》,文字并不完全相同。 其次,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的《太平广记》,它的底本不是谈本,而是黄本。有关的论证见于拙著《太平广记版本考述》。有关四库全书编辑时急如星火的进度要求,黄爱平先生的博士论文里有详细的说明。钞写者根本没有时间据谈本而以黄本来校。文渊阁本为了节省时间,连总目录都省略了。有关文渊阁本与文津阁本的区别,李君可参看著名学者、国图前副馆长杨讷先生的有关研究。 四、校勘的繁琐 李书的校勘,一字之校,动辄引出一大堆古书。可是,许多书并不具有校勘的价值,引书过多,徒增纷扰,乱人耳目。凡例开首,引到《唐人说荟》的例言,而与鲁迅的有关论述并列,使人觉得非常别扭。李君不会不知道,鲁迅非常蔑视《唐人说荟》之类的书,特意写了《破<唐人说荟>》一文,对这本误人子弟的烂书痛加揭露和抨击。 以上意见,未必妥当,仅供李君与学界参考而已。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用冗余的电子数据库垃圾检索结果直接拷贝粘贴,把篇幅抻的死长
  •     唐传奇部分收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