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明理学十五讲

出版日期:2015-10
ISBN:9787301221592
作者:杨立华
页数:287页

内容概要

杨立华,哲学博士,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哲学史、儒学、道家与道教,近年来主要着力于宋明哲学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出版专著三部:《郭象〈庄子注〉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气本与神化:张载哲学述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和《匿名的拼接:内丹观念下道教长生技术的开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译著五部:《王弼〈老子注〉研究》《近代中国之种族观念》《宋代思想史论》《章学诚的生平与思想》《帝国的话语政治》等,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

书籍目录

“名家通识讲座书系”总序
本书系编审委员会/
序/
第一讲 韩愈与儒学复兴运动/
一 中晚唐的文化氛围/
二 古文运动和儒学复兴运动/
三 韩愈的贡献/
四 韩愈的思想/
五 小结/

第二讲 北宋士大夫精神与宋初三先生/
一 北宋的开国规模和士大夫精神的觉醒/
二 胡瑗的著作与思想/
第三讲 诚体与太极:周敦颐的哲学/
一 太极与诚/
二 人与万物/
三 圣人/
四 教化与治理/
五 志学/
第四讲 《易》兼体用:邵雍的思考/
一 观物/
二 体用/
三 体以四立/
四 用因三尽/
第五讲 自立吾理:程颢哲学的精神(上)/
一 对佛教的批判/
二 道学话语的建构/
三 天理/
第六讲 自立吾理:程颢哲学的精神(下)/
四 生之谓性/
五 以觉言仁/
六 定性/
第七讲 气体与神化:张载的哲学建构(上)/
一 虚与气/
第八讲 气本与神化:张载的哲学建构(下)/
二 形与象/
三 参两/
四 感/
五 人性论/
六 性与心/
第九讲 形上定体:程颐的思想(上)/
一 形上形下/
二 体用一源/
三 生生之理/
四 道无无对/
第十讲 形上定体:程颐的思想(下)/
五 公与仁/
六 人性论/
七 主敬/
八 格物致知/
第十一讲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上)/
一 体用/
二 太极/
三 理与气/
第十二讲 理气动静:朱子的哲学(下)/
四 人性/
五 心性情意/
六 涵养/
七 致知/
第十三讲 自作主宰:陆九渊与朱陆之辨/
一 陆九渊的生平/
二 陆九渊的思想/
三 朱陆之辩/
第十四讲 无善无恶:王阳明的心学/
一 心外无理/
二 心外无物/
三 格物/
四 知行合一/
五 致良知/
第十五讲 理只是气之理:罗钦顺的思想/
一 异学驳论/
二 理只是气之理/
三 论性/

四 格物观/

作者简介

宋明理学亦称“道学”,是指宋明时代居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传统。从中唐开始,面对佛道二教的强势冲击,以韩愈为首的儒者开启了以重树儒家主体地位为目标的儒学复兴运动。至北宋,儒学复兴的思想自觉,落实在为儒家生活方式奠定哲学基础这一根本的时代课题上。基于这一思想自觉,周敦颐、邵雍、二程、张载都做出了杰出的哲学贡献,并在南宋被整合进朱子集大成的理学体系当中。本书详细介绍了理学产生的社会文化背景,理学发展中的重要论题、人物及文化事件,展现了这一期儒学思想的蓬勃景象和精神气质。


 宋明理学十五讲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中国哲学历史发展中的一块基石文/米雪素质教育已成为现如今高等教育以及社会公民教育必然趋势。倡导人格全面发展,力求造就更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复合型人才,是现今教育的重中之重。《道德经》中曾言:“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通识教育正是“授人以渔”的“渔”。通识教育,“是高品位的学科普及读物,能够满足社会上各类读者获取知识与提高素养的要求……可以作为大学本科生通识课(通选课)的教材和课外读物。”定位于“通识”的“名家通识讲座书系”由北京大学发起、全国多所重点大学和科研单位协作编写的大型多学科普及读物,《宋明理学十五讲》即出自该书系。作者杨立华博士系北京大学教授,近年来致力于研究宋明哲学以及魏晋哲学的研究,《宋明理学十五讲》是根据2013年秋季学期“中国哲学史”课程宋明部分的讲义整理而成,是杨立华博士个人多年来讲授宋明理学的心得总结。在书的序言中,杨立华博士说道:“强调北宋儒学的复杂多歧,并不等于找到了否定以‘北宋五子’为核心的道学谱系的根据;同样,发现了湖湘学派的重要影响,也并不能动摇朱子在哲学史上的地位。”从中读者可以看出,杨立华博士十分推崇朱子,“以辟王学为己任”已然不言自明。万事万物讲究一个根源,宋明理学的发展,在历史上不可能一蹴而就,它必然经过了懵懂探索,渐成体系,完善,发展的高峰等等。中晚唐道教佛教兴盛,士大夫们的精神世界非佛即道,真正有儒家正统观念的人越来越少,这一背景下,理性生活的提倡便应运而生。于是,杨立华博士的第一讲便是“韩愈与儒家复兴运动”。著名的古文运动可以说是儒学复兴的一个先锋,而作为先锋中的弄潮儿韩愈,他的贡献是巨大的。在这里,杨立华博士引用了陈寅恪先生的《论韩愈》,总结了韩愈在这一场复兴运动中的主要贡献,分为六个方面:盛倡华夷之辨、排击佛教、发明道统、古文运动、表彰《大学》和奖掖后学。北宋初期,很多士大夫中的重要人物如欧阳修、苏轼等,无论是写作风格还是人格建设上,都不同程度受到了韩愈的影响。从唐代韩愈的复兴运动,直至明代的王阳明、罗钦顺等人,作者按照历史发展的脉络,对宋明理学的大体发展趋势进行了细致的梳理和讲解。首推朱子,这是作者很明显的一个学术倾向,还有其他如二程、张载等,对于这些历史上著名的作家和学者,作者分别用单独一章甚至几章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和总结。尤其在语言上,因为是授课形式,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相对于难懂的各类深奥的哲学史、周易等,这一本《宋明理学十五讲》确实是作为通识教育教材的好材料。中国哲学史发展中,宋明理学是一块重要的基石。想要全面深入了解中国哲学的发展,就不能避开宋明理学这一块。在当今这个时代,金钱重要,学识和修养更同样重要,重读经典,修身,治国,平天下。
  •     从小是理科出身的我,对于文科的知识,历史啊地理啊,政治啊。这些学科都不感兴趣。看到文字多的书就会觉得头晕,可是看了杨立华老师的《宋明理学十五讲》这本书,感觉心静了,似乎也想明白很多事情。宋明理学,也就是宋明时代居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传统。它的代表人物很多,比如韩愈、程颐、朱周敦颐,等等。这些人拥有渊博的知识,也有一手好文采,能写文章,谈诗作画,真可谓是才子。正是这些才子的带领下,中国古代的哲学才有了发展。从小就喜欢这些人物的文章,像韩愈,朱熹,还有周敦颐的作品。以前只是欣赏作品的文字内容,优美动听,或者婉转流畅,或者千回百转。文章似行云流水,让人不得不称赞,有好多的文章也被收录到语文课本中。现在看来,这些文章,不仅是作者对景对物的描写,也是对自己思想的阐述。宋明理学博大精深,有一种无穷的吸引力,让我们在明白道理的同时,也反思自己的思想,让我们的心灵更加沉静。思索世界,宇宙,人生这些大的话题。这些正是哲学的作用所在,在前辈的带动下,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世界,认识自己。《宋明理学十五讲》这本书,杨老师用他渊博的学说,为我们展现了宋明理学的开始,发展,以及著名的思想学派。让我们对宋明理学有了初步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对于我们这种平时对哲学接触甚少的人来说,宋明理学也是一个很好的参照。看这本书,让我们在明理的同时,能够思考著名人物背后的思想,同时也完善了我们自己的思想。果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的更高,看得更远。看《宋明理学十五讲》,了解宋明理学背后的知识,更了解韩愈,周敦颐,朱熹等等这样知名人物的思想和作品背后的渊源。
  •     关于宋明理学的书近些年来并不少,关于王阳明的研究更像是有一点烂大街了,时不时都会看到一两本关于王阳明的书籍出现在亚马逊的邮件广告中。当然,如此之说并非说宋明理学已经被研究透了,或者王阳明被研究透了,恰恰相反,可能正是因为没有人能够把它们看透,所以才不断有人走上研究它们的道路,期许把其中的精妙之处挖掘出来,展现给世人一个可视性更强的宋明理学,一个更为直观的王阳明。杨立华的这本《宋明理学十五讲》无疑是一本帮助我们入门宋明理学的书籍,或者说是讲义。这本书的结构严谨,对人物以及思想虽然大部分是点到即止,阐述之中也有不少作者的私货,总的来说倒是给诸如笔者这样的宋明理学小白一个不一样的启迪以及一些阅读上的一些警醒。关于宋明理学,杨立华从韩愈与儒学复兴开始讲起,这一点填补了笔者对宋明理学的脉络不清的一个误区。从韩愈到最后罗钦顺,一共十五讲,脉络却没有中断,将整个宋明理学串联得有条理,并且把重要的时期的思想阐述。我们对于中国古代的哲学总是认为没有太多形而上形而下的思考。然而,却是不然。虽然儒家的思考更多在现实社会的运转,并不认为世界的存在不存在需要被证明。但是其中的哲理或者世界观还是存在的。不管是“格物致知”或者是“心外无理,心外无物”都在阐述对世界的看法,对“天理”的探求。在宋明理学中一个“天理”一个“生生不息”都会关于形而上形而下,并且贯穿着整个宋明理学的发展。这对于认为秦汉之后没有哲学的言论来说,宋明理学的发展和一些观点的提出无疑是提供了反面的佐证。这本书并不仅仅在阐述一个个学者的思想,还将人们“常识”的误解说清楚,避免我们这样的“圈外人”糊里糊涂就相信了谬误,而忘却原本的意思。比如说,教科书上常用的一个批判宋明理学的一个理由是“存天理,灭人欲”认为宋明理学全然就是要消灭人的本性,要消灭人的追求。其实,不然。在这本书中,作者一再告诉我们,“人欲”是人过度的欲望。显然,儒家或者宋明理学在强调修身的过程中,是要克制自己的不应该有的欲望,而不是说消灭人的欲求。另外还有一个点就是关于“饿死事小,失节事大”,认为是对妇女的一种贞节绑架,其实真实在《二程集》中的说法却是“极为厚道”,出妻要考虑将来的出路,要让她有再嫁的可能。作者在讲述介绍这些思想的时候,不忘提醒我们,阅读,不仅仅是知道了一两句,断章起义之事在流传中很容易形成,因此我们对这样的事情,读者或者受众应该有的是谨慎,就像我们在面对这本书的时候,如果可以,我们不妨阅读原本探讨古人原本的思想。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自有宇宙以来,已有此溪山,还有此佳客否?
  •     对于自学的我来说,这样的课堂记录书再搭配上一本义理明晰的书就基本能让我入门了。因为是课堂实录,所以能感受到一种内在的情感。有两次被感动,一次是讲程颢《定性书》中在体认“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之后爱有差等但没有边界的讲述,一次是程颐涪州三年之后修养更佳的例子。
  •     杨老师想必也是一个有趣的人,嬉笑怒骂间可知搞理学的人也是可以很活泼的。一本宋明理学的入门书,深入浅出,能大致了解理学诸夫子的一些主要思想,要想深入研究,还得读语录,更重要是得“自行理会”。
  •     为了中哲考试我也是把这书看完了。
  •     很“正”的写法,因为是讲义,难免不太精练,学术史的东西有点少,邵雍那篇挺有趣。
  •     喜欢
  •     老师我给你五星考试让我过好不好WWW
  •     讲的算是深入浅出吧,最可贵的是弄明白了一件事,那就是自己和中哲这些人的价值观真是完全拧着的。。。
  •     未尝不生欢喜赞叹之情!
  •     虽然是讲稿,有很多口语化的内容掺入,但下周三就要考试了,不打个五星我觉得说不过去......
  •     杨子出的新书,觉得写得很清楚,关键是杨子很帅!
  •     对 无极而太极 的解读可参考
  •     张载的气是什么,波?粒?还是场?他的四因是啥?
  •     课堂实录,好处在于代入感,不足在于知其大概,作为入门书还是不错的。对人的分析较多,而其他各种条件的分析的就很少。也是铺开一条路,更待后来人。一些灵光妙语倒是很启发人。
  •     有了一些国学西哲的底子,再看这种书是要好受得多。随着作者的叙述不时与自己心中所想加以印证,偶也会有拨云见日之感。另外思想史这个东西,倒真的是时代越晚毛病越少,翻到最后竟然最赞同罗钦顺。
  •     入门可读。然实在不喜欢杨立华各种跑偏以贬低为乐。
  •     不够系统,这种无体系的书还是少出的好。。
  •     清晰简明,非常好的入门书
  •     心体与功夫。果实的核心与“仁”
  •     挺好的入门书,脉络梳理得很清楚,看得出特重张载和朱熹,认为王学乃是理学末流,正好与钱穆对照起来看。对儒家“生生之德”的概括很有启发。不过太重儒学内部脉络,极力排斥佛道的影响,未免不够客观。照作者的讲法,既不愿了解佛学,因为据说读多了会信教,又坚持理学未受佛学影响,这逻辑上不通。另外,对待其他文明传统的态度偏狭狂傲,反而显得不够自信。
  •     杨老师这本书是讲课稿,比较适合中哲初学者和一般读者阅读。
  •     有气象、有生机的“讲”
  •     杨立华评说哲学与思想史:思想史有利于我们疏通一个观念的来龙去脉,以及这种思想与当时社会的关系等等。但是思想史不具原创的动力。你要真想为一种生活方式、生活安排提供背后的哲学理由,是不可能通过思想史来实现的。无论如何,我们要坚守哲学史。”(p128)
  •     翻翻这本大热门著作,再回头看看上个世纪游学美国的那位朱学权威写的入门著作。学力、学养的差异令人感慨。
  •     醍醐灌顶!
  •     娓娓道来,从朴素的人情事理说开,不装逼。
  •     作为课堂讲稿,质量还是非常高的。不过做成了书,深度上就逊色了些
  •     主干酣畅淋漓,虽是北门一派风格,不失初入门径之循循善诱,读来深入浅出,很是畅快。另,杨氏黑陈寅恪大师真是处处黑到点子上,一黑胜十粉。
  •     “好人得坚持下来。”
  •     受用不尽。需时常翻看。
  •     这是杨立华师的讲课稿, 通俗易懂, 如果再能深入一些就更好了。
  •     学到了很多知识。
  •     导学教材,已经很好。
  •     ”涪陵吃榨菜“。。。讲稿的好处就是可以抖机灵
  •     适合通识课。大致上按照其主干过了遍理学丛书,重刷没第一次惊艳了。
  •     很大程度上扭转了我对宋明理学,特别是朱子的误解。
  •     一家之言 不太喜欢书中一些趾高气扬的地方
  •     狠喜欢!!一点逼也懒得装,拉拉圣贤家常,正反好坏都写。还特别热心,为各类脆弱痛苦迷茫精神动物操碎心,很想用理论影响人啊。还把各类屌货的理论评了一遍,踏实真诚,我看了什么我体会了什么,好邻居好队友一样,特别可爱。没那立牌坊的骚味,也没那哥通知你神马是真理的狂。
  •     杨教授深入简出 幽默风趣
  •     翻过。虽然不乏鸡汤段子,但是并不浅。
  •     我想入门王阳明
  •     杨子课堂讲稿,读起来活泼泼的
  •     “儒家从来不矫情。”
  •     有人说杨子的哲学偏鸡汤,其实也是对的,所以适合入门,所以杨粉群庞大。但鸡汤并不妨碍他的学术功夫、文本功夫。拿这些功夫做底,不经意间挥出些高浓度鸡汤,也是蛮可亲的。
  •     马哲入脑,中国哲学对不上号。
  •     应是杨先生的讲稿录音誊抄的吧,对话感很强,深入浅出。只是先前开了陈来先生的《宋明理学》,所以反倒觉得杨的这本浅了一些。但里面一些观点真是不错的。
  •     身心注入
  •     杨老师太赞,灵思妙想,间见层出~不愧男神
  •     获益何其多...静观万物,沉心思辨,全有平正气 读起来感觉都能听到声音> <
  •     杨子对于宋明理学的诠释,一直站在“辟佛老”这一基本立场上,由此确立了从韩愈经宋初三先生、北宋五子而到朱熹阳明的思想谱系。这样,宋儒的基本任务就是要重新讲出先秦儒家的道理,具体就是为儒家生活方式奠定“形而上学”的基础,并且奠定以“敬”为内核的生活方式。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与古为新”恰恰是吸收了佛教思想的成果。宋儒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将自己的道里探寻落实为敦厚的生活方式,伟大的灵魂成就伟大的思想,宋儒为过着“影子般的生活“(杨子语)的现代人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榜样。不过,宋儒的生活既不是奠基于柏拉图式超越道德教条的eidos,也不是尼采-海德格尔式的生机主义生活,所谓人伦日用中的道理构建,实质意涵是什么,才是真正令人困扰的,也是真正值得探寻的。对于这一核心问题,开掘仍有待深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