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

出版日期:2012-4
ISBN:9787802347599
作者:袁浩
页数:247页

内容概要

男,1973年7月出生,重庆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曾涉足快速消费品、医疗、广告、房地产、私募基金等多个行业,喜读书、好思考。现从事房地产投资、咨询、项目策划等工作。欢迎交流。

个人邮箱:flp713@163.com

书籍目录


第1章 宏观经济管理的真相 / 1
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 / 2
保8的秘密 / 3
宏观经济目标似高实低的秘密:增量依赖症 / 5
可怕的分配体系 / 6
1.1的劳动供养率意味着什么 / 7
政府职能的错位 / 9
政府主导经济的后果:百弊而无一利 / 10
垄断央企:吞噬财富的黑洞 / 12
国进民退意味着什么 / 14
思考:老百姓的日子为什么越来越难 / 18
城市反哺农村:农民得不偿失 / 21
中国经济基本特征:增量依赖症 / 23
我们能否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 27
第2章 宏观管理的两难:保增长还是控通胀 / 31
第一架马车:低迷的消费——民穷 / 32
第二架马车:尴尬的投资——饮鸩止渴 / 35
第三架马车:出口的隐患——通货膨胀 / 37
扭曲的汇率与尴尬的人民币 / 38
官方思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 39
尴尬的人民币(一):升还是贬 / 43
尴尬的人民币(二):对内贬值对外升值 / 45
为什么中国制造的同类商品的国内价格远超国外 / 47
扭曲的汇率与通货膨胀阴影 / 49
宏观决策的两难:保增长还是控通胀 / 49
中国经济会崩溃吗 / 50
第3章 宏观管理者的思路 / 53
强大的中国政府 / 54
为什么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长期增长乏力 / 56
对中国经济崩溃论的驳斥 / 57
第一阶段货币蓄水池(1994~2000年) / 59
第二阶段货币蓄水池(2000~2011年) / 60
第三阶段货币蓄水池(2011~2020年) / 69
通货膨胀:悬在我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 / 70
第4章 中国经济未来发展趋势 / 75
是什么决定中国经济的未来 / 76
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之路:要素价格市场化 / 77
股改方向:股市规范化 / 79
股改深水区:股指期货与融资融券 / 82
汇改 / 84
“三化”时间表 / 89
10年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背后的原因 / 90
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几个难点 / 93
惊天动地的土改 / 94
惊人的9个中央1号文件 / 99
城乡统筹、新农村建设核心:土地确权 / 101
土改倒计时 / 103
土改关键三步棋 / 105
土改绕不过的坎:愤怒的户口 / 108
户籍新政:破冰之旅 / 111
转基因迷局 / 119
农民成为有产者 / 120
土改全景图 / 122
“三改五化”前景 / 124
第5章 步履艰难的中国经济 / 127
以史为鉴 / 128
分税制之痛 / 130
民生产业市场化的失败 / 135
加入世贸:扭曲的汇率与悲剧性成长 / 141
稳定压倒一切:2011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相关政策解读 / 143
一条可怕的经济链 / 146
危机四伏的制造业 / 150
产业空心化危机 / 154
宏观调控:畸形经济结构下的恶性循环 / 156
中国经济未来给我们提供的机会 / 161
第6章 未来10年的六大危机 / 165
人口红利还能享受多久 / 166
社保的危机 / 168
社保未来能给我们提供什么保障 / 171
国进民退的危机 / 175
产业升级:一个遥远的神话 / 179
资源透支危机 / 182
水资源的危机 / 184
粮食危机 / 189
第7章 对策与出路:怎样走出中等收入陷阱 / 193
通过理论创新来获得制度红利 / 194
中央向地方让渡财权、事权,鼓励地方改革创新 / 196
西部大开发与东官西调 / 198
减税刻不容缓 / 199
深化几个关键领域的改革 / 205
贯彻落实“国务院新36条” / 207
用宪法来维持稳定 / 210
附录一 中国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正面临着在2013年以后
越来越高的硬着陆的风险 / 213
附录二 2011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内容(节选) / 223
附录三 遭遇阴谋论恐吓的社会——小评《货币战争》 / 229

作者简介

本书从宏观经济政策解读入手,先后分析了GDP保8背后的就业压力,国进民退的结构性原因,产业空心化的形成是关键要素的非市场化等众多经济社会问题。力图为读者展现一幅中国经济的宏观画卷,希望大家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找到自己的位置。


 你所不知道的冰冷经济真相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1奥肯定律 gdp 失业率2gdp分配 税收 土地出让 社保 国企 房地产 cpi 20 80 8580 20 153保8 1000-1500万4劳动供养率 1.1 1.38 1.48 1.685国企 税收 补贴 利息 地租 账面利润5% 体制内循环64万亿 财政赤字 印钞机 10万亿 债务 中央债务 印钞机7高储蓄率 m2/gdp货币供应量90万亿gdp47万亿8零售业巨头 流通成本 挤压9对内贬值 货币超发 对外升值 政府控制利率1014万公里收费公路 10万公里11硬着陆1280行业 72央企 42民企 61外企13西方发达国家 a人口负增长 老龄化 劳动力不足 社保压力b债务 国家 个人c调控手段 独立性14货币蓄水池 a民生产业化 教育 医疗 房地产b股市 房市c土改 垄断开发 人民币国际化15房地产 20%-25% 王石16粮食价格 2倍17市盈率 50倍 卫生纸 经营 盈利 分红18融资 买空 融券 卖空19土改三步 土地确权 扩权强县 农村金融体系20分税制 1994 所得税 关税 流转税 营业税 55 4521荷兰病22增量 存量 23土改全景图a产业结构转移 货币蓄水池 房地产 b城市化问题 内需问题 c春运 留守儿童 d户籍
  •     看了两页就知道是假的了。一看划分GDP那段就知道是扯淡。具体数值我就不查了,土地出让金怎么就不算财政收入了?是不全算,但净收入(30%左右)还是纳入财政预算的啊?后面一句:“当然会有重复计算”就没事了。严重的危言耸听嘛。学工管的就别玩票嘛。现在明显的是谁说的严重谁火,太不正常了。懒的多打字,下面摘自《环球财经》副总编,央视及中经网评论员张捷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c1101d0102dypx.html最近网络上流行一篇文章,叫做《冰冷的经济真相》,被各种势力疯狂的炒作,不断有人问我对于这个文章的看法,因此本人也就在此说上几句。中国政府的忍耐力和韬晦还是有的,有些问题不是外界想象的那样,但是政府没有必要说明,因为说的不好于中国的外交谈判是不利的。对于这个帖子,首先我们要看帖子的前提是站不住脚的,比如他说:还有个无法监督的印钞机:年平均CPI算15%(仅2010年我们的GDP40万亿,货币发行量(M2)却是70万亿,相当于我们每创造1元钱财富,央行就发行了1.8元人民币。)这个基本出发点就是有问题的,因为GDP对应着每一年经济的增量,也就是这一年财富的创造额,财富的创造不等于总的财富量,而货币总量需要对应于社会的总的财富量,我们中国的积累率是非常高的,达到40%左右,也就是说按照40万亿的GDP我们要有十多万亿的积累,这个积累就是要对应于货币的增量的!中国货币必须增加那么多,反之就是紧缩。西方的积累率经常不到1%,对于美国的十多万亿美元的M2而言,也就是每年增加不到2000亿美元的财富量,所以美国的广义货币M2就不能增加那么多!而美国的广义货币可以比中国少是因为其金融机构的资产证券化,流通中的债券和衍生品等市场可以替代货币的流动性,如果计算衍生品市场的话,美国的超广义货币M3、M4、M5是比中国货币多太多的东西。中国每年的广义货币百分之十几和总量十多万亿的增长,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快速崛起的高积累率带来的,这是中国财富积累的必然结果,没有巨大而迅速的财富积累,中国又怎能快速崛起呢?这里这个帖子把当年的GDP财富增量与社会流通当中的财富总量两个概念偷换,成为全贴立论的基础,以其该帖笔者的水平应当是明知这样的偷换问题的,如果存在根本性的逻辑问题,整个理论就是蛊惑人的理论了!而很多蛊惑人的理论之所以能够迷惑人,不在于其后的逻辑推导,而在于前提上偷换概念,以错误的前提公理化,让人们被错误的前提所引导。再如他说:美国一个产业工人的劳动收入可以供养4.8人,德英法是1:6.8,韩日是1:3.8,我国劳动供养率为可怜的1:1.1。这个前提也是有问题的,中国的劳动力供养如果仅仅看中国的劳动力人口构成确实是1:1.1。但是这个出发点还是有问题,中国是世界的制造业工厂,中国的劳动力所生产的产品实际上是供应全球的,而美国等西方国家之所以制造业这样低,也是因为能够从中国购买廉价的商品,这里西方已经为他们的制造业空心化而感到担忧了,我们再想一下在中国解放后的农业时代80%的人口是农民的时代,20%的工业人口一样满足中国的制造需要,我们能够说在那个时候是一个中国产业工人养活五个人吗?因此文章中的中国制造业人口养活的人口比较少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这个帖子再一次在立论上构建了一个虚假的似是而非的前提。还有他说:在中国,一个GDP增长点大致能创造2000万个就业岗位,保8就是保证每年能新增1.6个亿就业岗位,基本解决就业问题,所以保8的核心是就业问题。这个说法从不同角度看还是有问题,我们可以从另外的角度解读,那就是中国当前是人口红利的阶段,需要更多的就业,而且这些就业是在进行基础建设,这些基础建设将成为中国社会的财富和资源积累,我们想一下等到60、70这一代人口高峰的人群老去以后,中国还有足够的劳动力进行国家大规模建设吗?我们的80、90后又有多少是建筑产业工人?中国如果有大约2亿人的人口红利,那么按照他的逻辑很合理的就是中国在建设期就是要增长8%以上的,所以中国保8保就业非常正确!这个建设期和建设投资的回收期肯定要收费公路等多多的!中国现在需要建设,需要增长!而且我们还可以从另外的角度看,中国的保八是支持中国贷款利率百分之五六的保障,只有增长高于利率,大量的投资建设才是合理的,而中国要崛起不是GDP有多少,而是社会财富有多少,因此前面说的积累率高是非常重要的,所有这些都是紧密联系在同一个体系之中的。最后说一下所谓的政府税收过多和央企垄断的问题,他说:2010年GDP大致是40万亿的规模,首先是财政与税收的抽水机:8万亿以上,去掉20%。再是垄断央企的隐性掠夺:大致是10%(2桶油、电信、移动、电力、金融等等)。这里面存在根本性的问题。这里我们要注意到的就是中国的油价比日本、欧洲、香港等低都要低,只比美国高,美国的石油能够价低的背后是美国为石油投入了多少军费?电信的收费美国是100美元左右的包月,中国的平均电信费用能够有人均500块以上吗?电费和银行手续费等收费标准中国也是低于美国的,这里为什么他们这样的攻击中国的国企和政府税收呢?外国会给中国的老百姓当雷锋吗?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这样的税收和大型国家企业是要扒外国资本的皮的!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产业链条当中的一个环节,这些都是在中国加工生产产品的硬支出,也就是说这些服务的成本是要全球买单的,西方使用中国制造的产品,就要为中国买单的!如果中国这些服务成本低,就是要补贴全世界的!所以外国的舆论家不让中国涨电价,以所谓的民生为名,其实中国的电价合理以后,对于居民用电的增加费用国家很好补贴,而中国的低电价让全球进口中国的高耗能产品,中国才是真的吃亏呢!而前面的说中国的收费公路等,中国收费公路最多的就是外向型的经济区,这些公路的收费会转移成为出口产品的成本是全球买单的,但是如果是中国是税收支持公路建设而公路免费的话,就是国内的税收同时也补贴了出口产品,而油价的问题更是如此,中国的轿车保有量不足一个亿,考虑到富人不止一辆车还有公车和企业用车,那么油价高收到影响的只不过是中国的TOP5%最多不到10%的人群,但是这个5%的人群话语权大,这有车群体与外向型的关系大所以外国人舆论支持,中国的油价就应当涨起来多收税,以此补贴公共交通才对。他文章中还说:在中国的GDP当中房地产要拿走一大块(15%—20%),物流还要拿走一大块(全世界收费公路有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加上名目繁多的进场费用——有媒体报道,农民卖1分钱的白菜进入终端后售价变为1.4元!但是这个前提也是有问题,因为中国房地产业的GDP不对应于房价,而是房地产当中的建设,土地的价格变化不是GDP!中国的房地产业的产业链是非常长的,不但有建筑还要有装修,还要有建材等等,中国的房屋建设过程当中的GDP有大量是劳动者的收入,建设成本当中工资成本也是很高的,这不仅仅是建安当中的施工人工费,制造建材当中的人工费也是老百姓取得的收入。建设当中的资源成本价格是资源原有的价值,在计算GDP当中是不计算的,因此你知道了建造房屋的造价当中的资源价值是不计算GDP的,你就可以知道建造当中老百姓取得的收入有多少了,这里很多农民工的收入在统计当中没有以工资的方式显现。所以说房地产分流了GDP没有老百姓和实体经济的利益是别有用心,这里在宏观上我们更要看到中国的城市化是世界时间的几分之一,中国的城市建设速度就是要世界的几倍,而中国处于建设期世界是建成期,建设期又要是建好后的建设量的几倍,再加上房地产是要讲人均的,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在中国崛起期的建设规模是现在西方的几十倍也是正常的!因此妖魔化房地产GDP的问题是错误的,曲解房地产GDP和房价的关系是有阴谋的。而我们的农产品渠道费用高并不是问题的全部,农产品的问题是价格暴涨暴跌不稳定,不能光看菜烂在地里的时候,也要看拱猪、姜军、蒜狠等价格疯长的时候,而更根本的是中国的粮食产量是一万亿斤按照1块钱每斤的产值也就一万亿元,粮食的主要在于安全而不是利润,中国农业的GDP比例只有5%左右,而外向型经济却要十几万亿,中国的收费公路等费用服务于外贸出口和外资企业等出口买单的是大部分,至于农业的问题是国家可以另外补贴的,中国的基础建设收费是中国外向型经济组成部分当中外国资本没有定价权的部分,在外国资本通过定价权把中国出口产品价格一再压低的时候,中国的各种收费公路等收费是他们无法压低的,如果中国的收费降低,他们就能够进一步的压低中国制造的出口价格,这里还有一个定价权博弈在其中,所以西方的吹鼓手要不遗余力的攻击中国的基础建设投资运营模式,因为这个模式下他们要埋单一大部分。做宏观经济,在全球化和大崛起的背景下,一定要有一个全球的视角,国内的一个经济环节,在全球化的形势下已经成为了全球博弈的一个环节。这个帖子还指责政府的效率低下,帖子的说法也是有不当之处,政府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也有避免市场恶性竞争的地方,但是他的举例是有问题的,帖子说:这么一个严格的体系,你一定认为食盐应该管理得很好吧?那么,请你去趟超市,买袋盐巴,看看规格——一般都是500克一包,再看看价格。大致是1.5元——1.8元。贵不贵?可能你觉得不贵。好吧,请你按照这个规格换算成一吨食盐零售价是多少?哈,很多文盲都算出来了,是3000多元一吨,现在我告诉你食盐的生产成本大致是300元/吨,不知道你做何感想。这就是政府直接管理商品的效率!但是这里最起码的要说这个帖子是举例不当,食盐的零售和批发的价格是否合理不能简单的一个小学生乘法算数,这里不是小学生在解题,对于批发到零售有些成本是固定的成本,比如一件商品在超市销售基本的零售固定成本是一块钱的话,那么你在计算总成本的时候就要先在零售售价当中把这个零售固定成本减去再做乘法,就如零售店买一瓶成本不到5毛的矿泉水,一般也要2、3块钱,你能够说这是零售店民营经济的低效率或者是零售店是暴利吗?而出售矿泉水还是食盐是占据同样的货架需要同样的人工的,固定零售成本是一样的!这里进货的资金成本等按照资金20%的收益也就是一毛钱在2块左右的售价当中比例很低,也就是可变零售成本差别不大,这里减去一块多的固定零售成本,马上专卖的食盐就不贵了。如果没有营销的常识就来做这样的运算,与故意骗人是没有区别的,此贴的又一个前提站不住脚了。由此看来这文章立论的基础认识是有问题的,是建立在似是而非的假象上的推论,中国10年的发展真正的问题是资源瓶颈,中国经济发展很快,但是资源价格增长更快,大家看一下大宗商品的涨幅,哪一个不是快过中国的经济发展,而在这10年当中,中国是世界大宗商品的主要购买者,中国的4万亿救市,导致铁矿石价格维持在高位,这几年下来给铁矿石厂商的利润就要超过4万亿了!现在中国需要的就是硬着陆让资源的价格下来,就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样,世界的大宗商品价格在跌,中国硬着陆但是老百姓的工资涨上去了,从九十年代初的大学生工资200多到九十年代末的2000多上涨超过10倍,而人民币汇率下跌不到一倍!中国的分配问题是被资源价格挤爆的,包括国内赚钱的也是开矿的和搞房地产的,对于中国矿产和土地都是稀缺资源,他们实际上就是搞资源的,是资源先占者得利,是食利和套利行为,中国要大发展,必须让中国的生产者战胜食利者,必然是要通过经济的调整使得资源价格体系下降,只有资源价格降下来,在产品价格不通胀的情况下才有老百姓工资上涨的空间,这个过程就如上世纪九十年代一样,中国的老百姓将在硬着陆的调整当中迎来收入增长的周期。而这个调整的过程对于哪一个人来说都是痛苦的,现在不是以前比的是谁比谁好,而是比的谁让谁更不好!中国的经济问题多多,肯定很痛苦,但是世界其他国家问题更多更痛苦,在08年以后进入到全球危机,想要生活的比危机前舒服是不可能的,关键是看谁更能够坚持,等到让对手崩盘才是关键,中国不舒服而竞争对手更不舒服,因此不能以中国的问题而失去信心。中国当前已经迎来了最重要的历史发展战略机遇,也就是说在世界危机发展到现阶段,西方的证券市场还充满了泡沫,西方的政府为了救市已经赤字连连危机不断,西方的央行为了救市已经是宽松殆尽,利率已经降无可降,再印钞则可能让资源涨上天得不偿失,西方在欧债危机和美国赤字、评级下调的压力下已经不得不开始紧缩,但是中国却是政府财政盈余超过预期,财政手段丰富,政府负债是有财产抵押为支撑的与西方的政府债务没有资产支撑是不可比的;中国同时还有巨额的外汇储备,外汇储备抱死了美国国债,而美国国债是美元发行的保障,中国抛售美国国债是美国受不了的;此时中国央行紧缩后想要宽松的空间无比巨大,利率在高位,准备金超过20%更在历史高位区间;证券市场挤泡沫非常成功处于低位,股市未来涨幅空间肯定大于下跌空间,不要说中国的股市回到10年前,世界其他国家在如此宽松刺激下与10年前也差不多,更关键的是10年前为外资在进来,现在为外资在出去;中国的通胀已经达到了拐点,中国疯长的楼市最近也被合理的控制住,是可涨可跌全看政府的政策和经济的需要!简单的说就是西方在危机当中已经是全部的把大牌打光了,他们的经济还没有起色;中国是全部的大牌拿在手,经济虽然压力和危机重重,但还在高速发展。都是危机当中困难重重和社会痛苦巨大,但是手里有牌和手里没牌可是天壤之别,这样的情况如果坚持下去,等到谁倒下释放资源度过危机和萧条后,世界进入下一轮经济发展周期,中国就将是最有扩张能力抢占资源和世界经济制高点的。在下一轮的大发展当中,中国已经拿了满把的大牌,为进一步崛起蓄势待发了。所以对于本届领导人执政虽然有未能尽善尽美的地方,但是还是给未来的领导人留下一手好牌,因此在这些所谓的冰冷的经济真相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中国火热的崛起希望、政府韬晦的智慧和各种势力颠覆中国冰冷的心,对于这些似是而非的问题那些攻击中国的专家们是不懂吗?以他们的水平而言装不懂的可能性是更大的!
  •     以作者的思路,当下中国宏观经济管理的目标:1.保8保就业2.抗通胀两者难以兼顾保8保增长的话:1.投资,产能过剩,财政负债2.出口,扭曲的汇率和出口退税使得贸易顺差,人民币超发3.消费,民生产业市场化/低社会福利,使得消费一直在gdp比占很低的比例抗通胀:作者提出了3个蓄水池的概念1.1994-2000年,教育、医疗、房子市场化2.2000-2011年,房市+股市3.2011-2000年,土改、股改、人民币国际化(其中土改是指土地确权、扩权强县、建设农村金融机构)作者的其他关键词A.发展增量带动存量改革B.分税制对地方财政的影响,靠卖地获得收入C.分配体系不均衡,政府和垄断央企拿太多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居然能出版~赞
  •     …我太无知了
  •     棒棒棒!
  •     看的PDF版的,思路清晰,清晰的阐述了作者的一家之言。还有个经济的逻辑一文,13年写的,不知道出书没
  •     部分概念和对管理者思路的解读还不错,但有些地方逻辑有点牵强。了解学习结合国情的宏观经济,解开之前的一些疑问。
  •     对中国当前宏观经济的解释、预测进行了接地气的阐述。
  •     对自己扫盲
  •     作者是个典型的资产阶级改良派。①张口闭口制度体制问题,解决问题就是全部私有,全部市场化!要按改良派的思路一路作下去结局只有和平演变;②作者对国内经济问题很有研究,蓄水池模型,也懂研究中国经济离开政治就是个扯,但对国际政经环境就搞不定了。分析中国政策离开国际环境也是个扯呀!
  •     没有太多新意啊
  •     写的很不错的 在论坛上看了 又买了书一直看
  •     三阶段货币蓄水池,祸起分税制。
  •     可能大神觉得这书很简单,但书第一次让我稍微了解了经济。作者机缘巧合还有点缘份。
  •     从宏观经济角度解读经济动态 前面还好 至于后面的分析各抒己见
  •     能出版真是件神奇的事情
  •     观点明确,思路清晰,虽然是三年前的书,但是很多症结分析的挺到位。算是最近看的比较认真的一本书了。
  •     秉烛夜读。股市、房市——通胀的蓄水池;消费占GDP下降;低效国企;制造业空心化;市场要素自由化建议——股改汇改土改。
  •     以这种口吻写作的作者一般来说都是靠不住的。。。但是我读了一下居然发现这货说的跟我说的讲课内容基本一致。。
  •     帮助了解现状
  •     浅显易懂!
  •     傻瓜式的高级书 当真如此
  •     几十页帖子就能说完的内容,非要再加10万字废话,你倒是对得起出版社编辑了,可对得起付费的读者吗?!
  •     神预言啊 现在几乎都实现了
  •     很难想象这是四年前的书
  •     振聋发聩,自己的经济学素养还是不够。
  •     接地气,比“主流”经济学家分析的更符合国情。作者有思想~
  •     读得感慨万千,不管里面的观点是否完全正确,在我看来,至少给我了更多,看中国经济政治的立场和角度。
  •     读完确实浑身一冷。尤其这是三年前的书了。
  •     呃,竟然出书了,还是天涯原帖看得畅快
  •     两个小时读完第二遍,这种文章真是一气呵成,看出来作者写的爽,读者读的也爽啊,不乏干货,对于“文盲”算是开眼了。
  •     我理解中国经济的启蒙书
  •     观点比较明确,提出了土改的重要性,这个就值4个星
  •     读的是论坛版本,学习了
  •     作为一本科普性质的经济读物宏观的解读了一些内容,部分内容难免有过度渲染之嫌。以现在的目光再去看还是有一定的前瞻性(人民币国际化、土地的流转),为什么这样一本书“喷”你国的书还能出版呢?哈哈不得其解!!!
  •     作为一名工科生,看完第一遍之后有很多东西都不理解,不过这本书成为了我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钥匙,现在已经开始系统学习经济学了,这本书也让我深刻认识到认识和理解这个社会的运行是多么重要,所以现在正在着手建立一套知识体系,设计经济学,社会学等,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个社会,在这个意义上,这本书就值五星,接下来,打算再读第二遍。
  •     我的第一本经济学入门
  •     没有什么干货,比较通俗易懂
  •     大洪水 你国药丸 。不要存银行 不要炒股 不要接盘三四线城市房产 换美元 换加元 换澳元。总体上都对 但有一点 作者认为是教育医疗市场化之后变得道德沦丧 其实不然 我这种富逼 再怎么利诱都坚持操守 我要是穷逼就难说了 不搞市场化只会越来越穷逼 越穷逼越道德沦丧礼崩乐坏
  •     天涯热贴
  •     蓄水池的观点还是很make sense的呀
  •     通俗易懂,紧扣现实
  •     浅显易懂,明白了很多当下的经济现象
  •     只是看了一点点,读起来有种大型mind fuck的味道,果断弃了
  •     20105.06.15-2015.07.15读过第一遍,只看明白了中国的分配体系问题以及行业链条的顺序。
  •     宏观经济
  •     看了之后能活得更明白系列
  •     对国家2013年以前经济政策的解读,有独到的见解和上佳的表达能力,精彩
  •     语言幽默又易懂,站在大局宏观层面解决了我的好多疑惑。
  •     易懂
  •     全书观点很鲜明,结论也很简单,没有过多专业的数据和专业术语,试图通过有逻辑的推演和例证说明问题。有见解、有观点、有依据,并不哗众取宠,读完有收获。不足之处在于内容有点啰嗦,不够简洁,算是对中国经济扫描了解的一本入门书籍,也提供了不错的观察视角。学习。
  •     刚开始读以为这又是一本卖噱头的地摊书,越读下去越感受作者对政府宏观政策和经济调节的灼见,奇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