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德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2年8月
ISBN:9787500403654
作者:(英)斯克拉顿
页数:162页

内容概要

罗杰・斯克拉顿是当代的一位最具代表性、也是最具争议的保守主义理论家。1975年,斯克拉顿加入保守主义哲学小组,1976年又成为索尔兹伯里小组(Salisbury Group)的重要成员。1982年,斯克拉顿开始主编《索尔兹伯里评论》(Salisbury Review),该刊很快就成为英国乃至西欧最有影响的保守主义刊物。斯克拉顿全面阐述了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强调传统的作用,主张加强法治,维护社会秩序,强化国家的权威。
作者还著有《从笛卡尔到维特根斯坦》、《艺术和想像力》、《保守党的意义》、《文化之政治》。

作者简介

本书据牛津大学出版社1982年英文版译出。
本书只述及“批判时代”,要指望通过本书全面了解康德,无疑是失望的。然而,作者抓住三大“批判”,高屋建瓴的切准了康德。本书以清晰、简介的语言,考察了康德与莱布尼茨和休谟的关系,以及康德建立了一种既非唯理论又非经验论但却能显示人类理智界限的哲学的企图。
这本小书无论对于初次涉及康德哲学的新手,还是对于造诣颇深的康德专家都将不枉一读。


 康德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生平】康德的家庭虽然贫寒,但精神上却十分富有。他的家庭弥漫着浓重的虔诚派(新教一支,以强调宗教的精神,特别重视虔诚的信仰感情,注重对宗教经典的理解,注重个人行为的道德与修养为特征)精神。这种精神为康德的成长提供了良好的土壤。沐浴着这种精神雨露,康德自幼就养成了一种道德与宗教的神圣情感,这种情感长久地在他心中滋生,以至成为他生活与学说的支柱与基础。所以,晚年的康德常常以一种感激肃穆的态度,谈论他的家风和手工艺人的教育,他不止一次对别人说:“我从来没有听到我的父母说过一次非礼的话,也没有看见他们做过一件卑贱的事。”“我的父母(出身于工匠)那样正直的态度、道德和礼貌,都可为后人楷模,他们辞世的时候,虽然没有留下一点产业(可是也没有一文的债款),但是给我这般的教育,从道德方面来看,是再没有能比这更为高尚的了。所以我每次想到这点,心中便非常感动。”由于天分受到善良的牧师的赏识,康德八岁的时候得以进入一所教会学校进行学习,这对于家境贫寒的康德来说,是十分宝贵的。大学毕业后,康德没能立刻获得教职,而是做了十多年的私人教师。他在柯尼斯堡大学的第一个职位也没有薪水,只是能够公开授课。柯尼斯堡是普鲁士动不得商贸城市,却因为偏于一隅而鲜为人知,以至于1839年菲特烈大帝以王储身份造访时,留下了“更适合训练熊而不是科学”的评价。第二年腓特烈登基后,就开始竭力把代表其执政特征的高等文化和知识包容理念传播到王国的此一角落。于是,故土情结加上开放的学术态度,促使康德一辈子留在了这里。散步总是独自一人是因为他觉得与人说话会通过嘴巴呼吸,在露天环境下会损害身体。讨厌噪音,两次因躲避邻居声音而搬家。甚至有一次给警察局长写信要求禁止附近监狱里囚犯吟唱赞美诗。除军队进行曲外讨厌一切音乐,对视觉艺术也毫不在意,只有一副画,朋友送的卢梭画像。每天只吃一顿饭,中饭,且会邀请客人一起吃,聊天到下午,并以笑声结束,因为觉得笑有助于消化。1781出版的《纯粹理性批判》构思了十二年,只写了四五个月,对内容很用心,没太在意理解难度。1787出版的第二版重写了最晦涩的部分,却还是很晦涩。喜欢身边有女人,前提是不要对他的哲学不懂装懂。两次考虑结婚,最终却还是没下决心。将婚姻描述成两个人为了“相互使用对方的性器官”。柯尼斯堡后来并入苏联,变成了加里宁格勒。【现象】《纯粹理性批判》关于真(认识),《实践理性批判》关于善(道德),《判断力批判》关于美(审美)。现象是科学的对象,是可知的,实在的,本体不是对象概念,而是否定性概念,限制性概念,其职责是限制对象的范畴,约束情感的浮夸,提醒我们科学研究永无止境。【纯粹理性】纯粹理性试图通过概念来了解先验世界,以形成积极的本体概念,这是注定要失败的。【实践理性】如果没有自由,实践理性将无法实现。从康德的认识论出发,理性必须被看作最高的认知能力,所有具有自我认识特征的能力都应归于理性。除了用于知性(形成判断),理性还能合理地以另外两种进一步的方式应用:一种是用于实践,另一种是用于推理。实践理性不能被视为知性的分支,因为它不形成判断(不论断真与假)。但是,实践理性的应用是合理的:我可以理性地思考去做什么,而且我的行动可以是这个过程的合理结果。作为使一项判断导出逻辑结论的实践,推理也是合理的。但是与知性不同,推理并不应用任何属于自己的概念(因为推理似乎给前提“添加一个概念”,因而是无效的)。我的合理性表现于一个事实,即我的一些行动是故意而为的(用康德的话来解释就是,它们来自我的“意志”)。对于所有这样的行动,都可以问这个问题:为什么那样做?这个问题并非寻求原因或解释,而是在寻求理由。假设有人问我为什么在街上打一位老人,若答“因为我大脑的电脉冲促使肌肉收缩,进而导致我的手触碰他的头”,这个回答会显得荒谬且答非所问,不管它作为一种因果解释有多精确。若答“因为他惹恼了我”,也许显得不够充分,因为没有给出很好的理由,但却一点也不荒谬。理由是用来使行动合理化,而不是主要用来解释行动的。它们指向行动的根据,那是一个主体决定做什么的基础。休谟认为,理性是且仅是激情的奴隶。实践思维可分为假设律令和绝对律令,"如果……就……"是假设律令,是有条件的,“应该……”则为绝对律令,即行为本身即为其目的。其基础只能是理性,而不能是欲望,需要,利益等其他“经验条件”。康德认为,道德只能通过绝对律令来表述。“绝对律令之所以可能,是因为自由观念将我变成理智世界的一员”。绝对律令的原因植根于其本身,如遵守诺言。若普遍违反诺言,则诺言并不存在,该行为本身与理性矛盾。【判断力批判】写这本书时,康德已经71岁了,故这本书存在着条理不清,多出重复等问题。19世纪见证了现代美学的诞生,伯克提出了著名的“美和崇高”的区;法国的巴特和德国的莱辛与温克尔曼试图为艺术作品的分类和批判提供普遍原则,“审美”这个词的现代用法即归功于康德的倒是鲍姆嘉通。与前人相比,康德突出地认识到了没有审美的形而上学与伦理学是不完整的,没有美的经验,理性的运用是不完善的。康德指出,只有通过对自然的审美经验,我们才能把握自身能力与世界的关系,才能理解我们的局限以及超越这些极限的可能性。鉴赏力的二律背反:审美判断不可能既是审美的(主观经验的表达)又是判断的(宣称普遍的同意)。康德认为审美鉴赏是先验演绎性质的,却又语焉不详,没有充分论证。比其自然,康德不太重视艺术,尤其是音乐,因为其“仅仅以感觉来演奏”。我能听到音乐,是因为我有想象力,其知觉不是随意的,而是理性本质的表现。从音乐中获得的预约,归根结底是一种“共感”,即直接基于经验且为所有理性存在者共有的倾向。“自由美”完全不依靠概念思维即可被知觉,而“依附美”则需要先将对象概念化,如建筑,绘画。依附美没有自由美纯粹,它只对一种人算得上纯粹,即那种对所见事物的功能和意义毫无概念却又可以沉醉其中的人。而自由美可以让我们卸下普通科学思维和实践思维的重担,进入作为审美愉悦之基础的自由游戏。这类自由美大量存在于自然中,艺术中是鲜见的。我们在自然的自由美中感知到的统一排除了一切利害目的,它是不涉及任何确定目的的统一,却反映了一种源于我们自身的秩序,即有目的的存在者。审美的统一性显示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即以自身为目的,而这也是自然的意义所在。审美观念是一种超越了可能经验的界限的理性观念,试图以“感性”的形式去表达彼岸世界无法言表的特点。我们对于崇高和美的感觉结合起来,不可避免地呈现出了一幅神创自然的图景。【律法】康德对于罗马法怀有崇高敬意,因为其是趋向普遍法则的尝试,既重视当地传统和历史制度,又考虑对全人类适用的哲学原则,特意把人创法和自然法分开来,给予理性重要地位。persona原指面具,用于描述舞台上演员所呈现的性格特点。罗马法借用这个词指代法庭中的当事人。【私有制】财产权的本质显现于这种权利遭到的侵犯。这种侵犯拒绝认可一个人的存在以自身为目的,因而拒绝人的自由,理性主体的本质。黑格尔随后采纳了康德的论点,认为私有财产制是理性主体和自我身份在客观世界中得到实现的工具。【后人】对费希特来说,康德的功绩在于表明心灵只有通过其自身的活动才能获得知识。但他认为自己比康德更加唯心:康德还承认诸多表象,他则认为其皆为人类的心灵通过创造力创造的。对于叔本华来说,时间,空间,因果律这些科学概念只适用于表象,它们将秩序强加给表现世界,或者“玛雅面纱”——叔本华借用东方神秘主义的术语。黑格尔认为,精神,geist,通过假设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来逐渐认识自己,其过程是“辩证的”。康德的三大批判所展示的并非理性的错误,而是猜想与反驳的动态过程,理性不断通过扬弃自身而获得前进,逐渐获得关于“绝对精神”的实在图景。哲学,一方面描述了知识的限度,另一方面又企图超越这些限度。对于这一点,维特根斯坦《逻辑哲学论》的最后一句话说得很清楚:对于那些无法说出的,我们必须保持缄默。从康德哲学中产生的第一个重要的思想派别,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主观唯心论”。在费希特的哲学里,先验自我变成了一种宇宙精神,各个独立的经验自我,同它们在其中消耗精力的“现象界”一起,就是由这种宇宙精神建构的,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一种把自然从“自在之物”这个无穷无尽的蓄水池中产生出来的不可认识的综合。 先验演绎问题。康德对此很不满意。但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的“私人语言”论证中,维特根斯坦证明,不可能有不以指称公众世界为先决条件的经验知识。我能直接地且偏执地认识自己的经验,仅仅是因为我对它使用了概念,而这些概念是从公共用法中获得其意义的。公共用法描述了除我以外其他人也能观察的实在。我的语言的公共性保证了它的指称的客观性。维特根斯坦的论证--在许多人看来很有说明力--和先验演绎具有共同的前提和结论。然而它赖以为基础的不是时间的形而上学学说,而是指称和意义的学说。(而康德在他的论证中开启了现象学) 康德说,“本体”概念只能被消极地使用,即标示我们认识的极限;而不能被积极地使用,即标示自在存在的事物。
  •     一本篇幅不长的书,集中在批判时期。阅读时注意与作者的简述保持距离,避免对于康德的简化。p4 康德的父母老实本分,是虔诚的虔信派教徒(Pietism)。p10 众所周知,除进行曲外,康德不喜欢音乐,对视觉艺术亦毫无兴趣--他仅有一幅版画,一张朋友赠给他的卢梭肖像。p17 康德喜欢同妇女交际,他也曾两次打算结婚,然而,每次他都犹豫很久,直到最后决议不婚。。。看来康德无法使自己相信婚姻--他曾把婚姻说成是两个人的“各自性器官的相互利用”的协议--是人之常情。然而,在他的早期著作《对于美和崇高的感情的观察》()1764中,康德令人信服地论述了两性之间的区别。p25 康德的两个先驱,莱布尼茨和休谟。莱布尼茨断言对于世界我们可以有不带任何观察者个人观点的客观知识;而休谟却断言(至少在他的同时代人看来是断言)我们不可能有任何东西的客观知识。莱布尼茨的思想被沃尔夫构筑成了一个体系,并为沃尔夫的学生,以前的虔信派教徒鲍姆加通所应用和发展,并在得到腓特烈大帝支持后成为德国启蒙运动的正统形而上学。p31 休谟的怀疑论所引出的客观性问题和因果必然性问题对于康德的推动。p55 先验演绎问题。康德对此很不满意。但维特根斯坦在《哲学研究》中的“私人语言”论证中,维特根斯坦证明,不可能有不以指称公众世界为先决条件的经验知识。我能直接地且偏执地认识自己的经验,仅仅是因为我对它使用了概念,而这些概念是从公共用法中获得其意义的。公共用法描述了除我以外其他人也能观察的实在。我的语言的公共性保证了它的指称的客观性。维特根斯坦的论证--在许多人看来很有说明力--和先验演绎具有共同的前提和结论。然而它赖以为基础的不是时间的形而上学学说,而是指称和意义的学说。(而康德在他的论证中开启了现象学)p70 康德说,“本体”概念只能被消极地使用,即标示我们认识的极限;而不能被积极地使用,即标示自在存在的事物。(康德的此种在运用中的定义,是否能够摆脱存在论与后现代学者们的双向攻击?)p86 休谟死后出版的《关于自然宗教的对话》曾使康德坐立不安。p88 康德对本体论的驳斥由于预示了现代逻辑学说而闻名于世。这一学说是,存在不是谓项。p131 《判断力批判》写作时康德已71岁高龄。p153 从康德哲学中产生的第一个重要的思想派别,是费希特、谢林和黑格尔的“主观唯心论”。在费希特的哲学里,先验自我变成了一种宇宙精神,各个独立的经验自我,同它们在其中消耗精力的“现象界”一起,就是由这种宇宙精神建构的,而这一切都依赖于一种把自然从“自在之物”这个无穷无尽的蓄水池中产生出来的不可认识的综合。p157 作者显然认为维特根斯坦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康德的继承者。p158 进一步阅读书目有趣的是,作者对于捷克的民主化颇有贡献,而本书也是他在布拉格活动时的讲座内容http://en.wikipedia.org/wiki/Roger_Scruton

精彩短评 (总计2条)

  •     说实话 看完之后像在云里雾里 完全不知道康德想的什么 也许看多两遍就能把这个东西整清楚吧。
  •     简明的小册子。开篇对康德生活的简单描述充满了一些陈旧的错误。不过后面的阐述至少理路还是较为清晰的,当然更适合初学者读。可以对照英文版再学习一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