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出版日期:1983
ISBN:SH10256-68
作者:夏目漱石
页数:259页

内容概要

夏目漱石(なつめ そうせき,Natsume Souseki)
(1867~1916)
日本近代作家。
夏目漱石在日本近代文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地位,被称为“国民大作家”。他对东西方的文化均有很高造诣,既是英文学者,又精擅俳句、汉诗和书法。写作小说时他擅长运用对句、迭句、幽默的语言和新颖的形式。他对个人心理的精确细微的描写开了后世私小说的风气之先。他的门下出了不少文人,芥川龙之介也曾受他提携。
【生平】
本名夏目金之助,生于1867年(庆历三年)2月9日,东京人。夏目家在江户地方有庞大势力,金之助身为家中幺子(排行第八),由于在他出生前家境已逐渐没落,双亲并不希望这位幺儿的降生,所以出生后一度被寄养在别人家,两岁时便被过继为严原家的养子,此后因养父母情感不睦以及养父的工作影响而经常迁居。十岁时才总算回到亲生父母身边,然而这样的幸福日子极其短暂,父兄一向与他不睦,并对他浓厚的文学志向不以为然;其母在他十五岁时便因病去世,金之助十九岁时就已离家开始其外宿生涯。
这些遭遇相信对于金之助的心境及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影响。从几部带着浓厚自传色彩的小说如《少爷》、《三四郎》、《之后》、《道草》等等都可见其端倪。故事里的主人翁多半有着良好的家世,却不受父兄所重视,也因此他们往往是孤独地,很早就意识到要自力更生,但内心里则无不渴求亲情的温暖。有人说文学是“苦闷的象征”。作家因自身的遭遇或基于悲天悯人的情怀而意识到真实世界的不完满,呕心沥血发而为文,才有感人的作品问世,但这份感动人心的力量往往来自于苦痛与不幸。重新回顾夏目漱石的生平,便知此言不虚。
1874年,七岁,入浅草寿町的户田学校。夏目自幼喜欢汉学,14岁开始学习中国古籍,少年时曾立志以汉文出世。1888年考入东京第一高等中学。与同学——后来的俳句运动倡导者正冈子规结为挚友,22岁那年,便以汉文来评论正冈子规的《七草集》诗文集,并以汉诗体作游记《木屑集》。
就在这年,首次使用“漱石”为笔名。这个颇具汉学意涵的名字据说其典故取自于中国的《晋书》孙楚传,相传孙楚年轻时想体验隐居生活,便对朋友王济说要去“漱石枕流”,王济对曰:“流不能枕,石不能漱。”孙楚于是辩称:“枕流是为了洗涤耳朵;漱石是为了砥砺齿牙。”这个故事显现了孙楚的不服输。金之助以“漱石”为笔名正符合他坚强的意志,但也有另一说法是金之助和孙楚均被视为怪人,故以“漱石”的典故以自喻。
从此明确了“以文立身”的人生宗旨。同时他察觉到学习英语成必然的趋势,唯有精通英语才得以跟上时代潮流、强化国家,跻身为社会菁英份子。
1890年,23岁夏目漱石的进入东京帝国大学文科大学英文科就读,成绩斐然,并不时发表学术论文,因此1893年大学一毕业,他就在校长的推荐下顺利进入东京高等师范任教,同时积极参与正冈子规的俳句革新运动。两年后他辞职到爱媛县松山中学任教,次年转入熊本第五高等学校。此后便一直担任教职到33岁(1900)。
1900年,夏目漱石奉教育部之命前往英国留学两年。夏目漱石不以在英文的优异表现自满,相较于明治维新之后时人竞以西学为尚的举动,夏目漱石却以他原有的汉学及日文基础,积极创作,发表了不少诗歌、俳句。
苦读的生涯自然也影响身心健康。27岁罹患肺结核,为了养病,赴鎌仓圆觉寺参禅,参禅的生活丰富了日后创作的题材,但他的病情并未十分好转,再加上神经衰弱,厌世的心情由是萌发。回到东京后没多久与中根镜子结婚并于同年升任教授,但镜子后来因歇斯底里而企图自杀,平静的家庭生活也染上了阴影。留学时期,夏目漱石体认到所谓的英国文学和他以前所认识的英文有着极大差异,精通英文不足以增强国势,这使夏目漱石赖以生存的理想几乎幻灭,再加上留学经费不足,妻子又因怀孕而极少来信,他的神经衰弱因此更为加剧,一直到回国后他始终为神经衰弱所苦,但也刺激他更专注于写作。
1903年返回日本,任第一高等学校英语教授和东京大学英国文学讲师,并常给《杜鹃》杂志撰写俳句、杂文类稿子。
1905年,38岁时在(杜鹃)杂志发表短篇小说《我是猫》,备受好评,应读者要求而一再连载。深受鼓舞的夏目漱石因而有了创作的力量,此后十年是他创作的高峰期。接着中篇小说《哥儿》、《旅宿》和短篇小说集《漾虚集》等接踵而出,夏目漱石一跃而为日本文坛的知名作家。
1907年,他辞掉教职,从事专业创作,为《朝日新闻》写连载小说。探讨爱情与遗产问题的长篇小说《虞美人草》开始连载,接着又陆续发表了《三四郎》、《其后》、《门》三部曲。《门》付梓不久,赶上大逆事件冲击文化界,他的创作由批判客观现实转向披露主观世界。代表性作品有《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他一生中最后的作品是自传体小说《道草》和未完成的《明暗》。
1911年曾拒绝接受政府授予的博士称号。1916年因胃溃疡去世。
夏目漱石死后将他的脑和胃捐赠给东京帝大的医学部。他的脑至今仍保存在东京大学。
1984年,他的头像被印在日元1000元的纸币上。
【主要作品】
我是猫(吾辈は猫である)——1905年
哥儿(坊っちゃん)——1906年
虞美人草——1907年
三四郎——1908年
从此以后(それから)——1909年
门——1910年
过了春分时节——1912年
行人——1912年
心(こころ)——1914年
道草——1915年
明暗——1916年,遗作
作品集
漾虚集——1906年
梦十夜——短篇作品集
长篇小说
《我是猫》确立了夏目漱石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小说采用幽默、讽刺、滑稽的手法,借助一只猫的视觉、听觉、感觉,以主人公中学教员珍野苦沙弥的日常起居为主线,穿插了邻居资本家金田企图嫁女不成、阴谋报复苦沙弥的矛盾冲突,嘲笑了明治时代知识分子空虚的精神生活,讥讽他们自命清高,却无所事事;不满现实,却无力反抗;平庸无聊,却贬斥世俗的矛盾性格,鞭挞金田等资产阶级人物及帮凶的势利、粗鄙、凶残的本性。小说构思奇巧 ,描写夸张,结构灵活,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
《哥儿》的素材,取自作家离京去外地任教的坎坷经历,叙述了一个憨厚、单纯,富于正义感的青年哥儿在一所乡村中学四处碰壁、饱受委屈的遭遇。小说语言机智幽默,描写手法夸张滑稽,人物个性鲜明突出。《旅宿》是作者浪漫主义手法的一次尝试。描写一个青年画家到大自然中寻找远离现实、超越社会的纯粹美的世界的故事。
《三四郎》写一位乡下青年小川三四郎来到东京,受到现代文明和现代女性的冲击,不知所措的窘态。《其后》继续《三四郎》爱情悲剧的主题。小说塑造了代助这个具有叛逆意识却又优柔寡断的知识分子形象,谴责了违背自然感情的所谓侠义、道德,流露出反抗世俗伦理的进步意识。《门》是三部曲爱情悲剧的终结。男主人公野中宗助和朋友的女友阿米相爱结合,招致社会唾弃。他们隐居在不见阳光的房子里,一方面品尝着真诚相契的甜蜜,一方面体味着负疚于人的苦涩,陷入一种进退维谷的窘境而不能自拔。这是一部自由真挚的爱情不为社会所容的人性悲剧,也是知识分子追求个人幸福又无法摆脱道德规范羁绊的心灵写照。
《过了春分时节》、《行人》、《心》三部曲侧重刻画知识分子多疑、厌世的心理。集中体现作者后期创作思想的是《明暗》。小说以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津田和阿延夫妇之间的微妙关系,暴露人们自私自利、苦闷无望的心态,告诫人们去掉私心,顺应天意。
夏目漱石一生著有两部文论、大量俳句、几百首汉诗、若干随笔和书信,但在文学上的最大贡献是以他十几部长篇小说和大批短篇小说竖起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丰碑,给后来的作家以深刻的启迪。


 心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时我买入手的第二本二手书,第一本是在高中时候学校个人图书晒太阳节上捡的一本关于解读旧约的书,第二本就是这本TB来的漓江出版社0.85元的书,现在无论如何都找不到再版的这本。最近看过的夏目老爷子的书的是广西师大出版的《梦十夜》,那些在英国留学的日记,在寺庙和郊外旅馆最后喘息的岁月拼拼凑凑出他的仕途和晚年,这些都和《我是猫》读完后的感觉大相径庭。记得看《我是猫》的时候是夏天吹着风扇啃着西瓜一个人拍着大腿笑得让家人莫名其妙,再看《心》这样子的调调 感觉就和太宰治先生 靠近好多,这些人都燃烧的太浓烈太迅速了,不过当然我以为太宰治先生有他魅力所在,夏目老爷子有他招人喜欢的地方 不能同比,哪一位的作品读完都要让人长叹一声。没有做过啥专业研究,他们的生平也是从书的简介里面知道的,看作品认识作家才是我喜欢的方式,那些大学时候扑图书馆写论文的气势早没有了,我现在就是就着性子感觉涂鸦文字的懒惰态度了。能为了自己的错误一直纠结到自杀这样子的故事 只有在这些人的笔调下可以写得那么绵长暧昧,那些一个人的内心对白在时代聚光灯的打着下空出的距离感不近不远,我想能够如此折磨自我拷问自己为人的除了“以前人”(可能也会有人说是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无病呻吟,摊手)能这样自残外,现在的人可没有这么好的“兴致”,这故事搁如今那估计98%就会被写成一个和“师母婚外恋”,“死人复情仇的悬疑推理”之类的小说了,然后卖得好就卖了版权去改编电影,电影卖的好就继续电视台请了名脚本改了电视剧,然后一茬接一茬的热闹下去,过两年还可以翻拍。脑内小剧场是不能放上台面的,对夏目老爷子的作品也是不太尊重的,因为我没有那时候的政治气压下的感受身同,读着别人的沉重也怎么也不能少年不知愁的附庸下,但是我却能隐约感到一些片断 是无论古人还是我的子孙都会有的情愫:在喧闹人群里面忽然想要追随某人身影的眼光、想要探知对方秘密却总是克制自己好奇心的假装平静、不安心将自己的秘密告之对方(哪怕是及其信任的人)的焦虑…… 明治天皇去世的那年,主人公“我”的父亲去世了,因为仿佛一个好年头就这么结束而以后也不会再碰上这样的岁月,就如当年我们的总理主席去世一样,就印度小姑娘因为欧装粒子对撞机的开启前就自杀,气势汹汹的金融风暴一样,绝望无论那个时代都逃离不开的阴影,不过99年的时候世界没有毁灭,毁灭的是信仰这个“毁灭”的人们,“先生”也在这年去了,可能是为了要告诉“我”他的秘密所以才死的,或是因为要死了所以才告诉了我他的秘密,在先生身上似乎因果没有必然逻辑上的先后顺序。“先生”就像产卵完的蛾子,“先生”希望这些临死前的话对“我”的未来有用,不至于重蹈他的覆辙。被亲人背叛过的心是这般自怨自艾,以至于我在看的时候不得不感叹,果然这个小日本“自责心理”很久前就达到了一种让我觉得有点自虐的境界了,日本人抱着“不要为他人添麻烦”的心理准则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但是有时候也过头到需要国民大讨论这种自责限度的时候,之前就阅读到过相关的文章。扯到这点远远离开了作品,只是我不由得经常联系到一些日本人共性的结果,但是可能作为不同社会、时代的人读来总归是不同味道,也许当我抢了别人的老公逼得好友自杀的时候我可能连这篇文章都回忆不起来了,自己也会将自己送上道德审判台,那个时候我要是忏悔自己的行为会追究到自己以前被亲人背叛的历史上去么?什么理由都开脱不了自己的间接责任吧,这点是同样。因为有不变相同的道德准则存在,所以这样的故事就会不断出现。想着贯彻自己执念的K和先生都没让自己最爱的人知道自己的秘密,但是先生又是幸运的,因为“我”的出现,最可怜的是先生的妻子,最幸福的也是先生的妻子,而“我”就这样仿佛看了两幕舞台剧一般始终旁观者先生的人生,从始至终。这文章按着“我和先生”“我和父母”“先生的过去”这样子的安排来进行,最后的结尾是先生那封信的结尾,这么个开放式的情景让我百嚼不烂,人心啊~~~~~就如我们在谈论到什么事情后总要来这么句感叹当结束或者停顿,但是这判断句却不出现关键部分,因为可能说的人都不知道该怎么来下个定论能涵盖谈话人心里玩味的意思,漏了哪个可能都是不完整,所以永远都没有下文,所以人心才永远是个话题,套用这样子的题目才最容易套住那一眼撇之不尽的世态。唉,能说啥呢,人心呗,说得完么,不可能,所以才有这书 和 看这书的人。
  •     我在25岁以前都不喜欢夏目漱石,觉得他行文平淡,情节有如白开水,也没有让人过目不忘的才气。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唯一印象比较深的一本就是《三四郎》。去年去重读这本,契机在于有人反映此书很基,堪称明治的《跑吧美乐斯》。真正读下来之后,才发现不管学生和先生之间的感情到底是师生还是超越了师生的柏拉图,本书都是不可多得的佳作,而夏目的功力也正在于用平淡的语言讲述一个没有什么波澜的故事,故事表面之下的人心暗潮涌动,最是精彩好看。据说漱石以前在英国留学的时候因为患了视线恐惧症相关的神经官能症而不得不提前归国,他的小说的确是对人物内心的细腻描写到了一个登峰造极的程度。虽然日本作家都很擅长写细节,但比起来三岛那种似是而非的猜想式的纯文学写法,夏目这种由于天生性格使然的工笔画般的描写更胜一筹。夏目漱石很多小说的主角都是先生这样的知识分子,经济上无忧无虑,学问上可以不受学界的拘束,任意地购买自己喜欢的书籍,做自己喜爱的研究。当然他笔下不可能有如此美满的生活(或者说身为文人本身就不会让自己的生活美满),于是主人公往往在感情上出问题,又因为自己的软弱和无作为,往往把事情搅得更一团糟。《此后》是这样,《心》也是这样。这些悲剧的根源往往在于主人公本身缺乏面对冲突,面对矛盾的勇气。但现在看来,这也是只有明治时代才能产生的知识分子的特权。大正的知识分子已经沾染了了仿佛竹久梦二绘画般的奢靡与颓废,昭和的知识分子大多数波澜万丈地投身时代的洪流。只有明治的知识分子仿佛冬天的初雪,有着一种清正而无用的特殊气质。整本书最令我感动的,是先生写给“我”的遗书。先生虽然背叛了友人K,并导致了友人的自杀,但他无时无刻都是想做一个正直纯洁的人的。我并不认为在对小姐的追求上,先生有耍什么手段,他只是无法面对自己一个不当的行为(和夫人直接提亲)造成的意想不到的后果。那之后的先生,到底还是憧憬着少年时代那个单纯的自己的,所以才会在天皇去世之时,决定与时代殉情。当然近年也有一种解释,说先生之所以会故意破坏K的恋情,但婚后对小姐也不过如此,是因为先生真心喜欢的是K,只是恐怕先生自己都没有察觉。这样其实也很美啊,更能显现明治知识分子的懵懂可爱。故事到最后,先生还是坦然接受了学生对他的感情,并终于向学生坦露了自己的内心,这也算是漱石对于世间最后的求爱了吧。以上另,前一阵的《青之文学》,对这个的改编和诠释也非常精彩,虽然我觉得K应该不是肌肉男,而是故意把自己搞得很糙的美男子就是了...

精彩短评 (总计23条)

  •     插图美
  •     有那么一瞬间我感觉先生和K要互相坦白然后一块儿到北冰洋去。。
  •     跟青の文学很不一样啊
  •     读一本夏木的书 年华老去5岁
  •     极端
  •     重读一遍还是发现不了所谓基情,大概我gaydar很反感这种捕风捉影,倒是发现了插图画家关于日本人的想像,小姐和她母亲任何场合的打扮都是盛装的艺妓,主人公我是永远穿夏季浴衣拥有炼钢工人体魄的憨直青年…
  •     200多頁的小書連帶封面、卷頭畫、每章題圖搭配近20幅原創插圖,且構圖頗為精心,灕江出版社威武!翻譯流暢,小說好看,少年在喜歡女人之前先傾慕先生、探求消沉厭世的先生深埋的往事。可惜我先被電影劇透,不然真相很是衝擊的。漱石對人性的洞察太深
  •     想想小时候是啥时候看的呢?小学。当时在爸爸的书柜里翻呀翻,翻出封面有个漂亮的姐姐。。。
  •     最热爱的小说,没有之一。准备读第二遍。
  •     中学图书馆里借的。反反复复读了多遍。唏嘘不已。
  •     纠结
  •     有些描写当时就触动了我的毛孔
  •     可以当成了解那时期社会风气的作品。学生与“先生”来往密切的情节在夏目漱石的小说中经常能看到,或者说在那时期的其他人的作品中也能看到,现在很罕见了。而寄寓的学生与房东家的女儿那啥事,大家可以当成那时期学生猥琐的一面看待,其实真实情况大多是学生拐走了房东的女儿。还有客宿他乡、留学他国,对楼上楼下其他人家的女儿出手,最后抛弃掉之类的,那时候很常见。每个人都是利己主义者,具体则看哪方面及程度而已。小说中涉及的那种思想意识距今已有百年,只能当是了解下那时代。那时候道德审判还存在,现在的社会风气,还是不说了,这就是资本主义。最后我想对先生和他的好友K说一句,想自杀那是病,得治
  •     小说是完美的明治时期菊与刀的映射,但是主人公清正无为的人生观我实在无法认同
  •     我觉得如果写续集,主角和先生的妻子的故事可以由谷崎润一郎来写写。。。。。。
  •     总感觉有些地方叙述过繁,最后总结挽回了些。还行。
  •     前半部分总是有种耽美的味道。。。
  •     “那么你可以殉死啊” 是活在世上的三十五年痛苦呢,还是举刀剖腹的那一刹那痛苦呢?
  •     一口气读完好畅快
  •     虽说据说是描写知识分子在社会中的挣扎,但于我,更是对感情的鞭笞与反省,真是不该看啊。
  •     昨天看了《都是我的儿子》,今天读了《心》,真是太沉重了。底限就是任何时刻也不允许放弃的东西,明白这一点,并且尽最大努力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但如果我赞同了他,那就多少负有责任,我虽然还是个孩子,这点我还是知道的。”(p175)活着绝不仅仅是活着,个人的生命也时刻与他者的存在发生着微妙的联系,这是我们生而为人的罪孽,却也是最大的福祉。叙事结构出彩,语言浅白而有力,虽然声音的单一化是白璧微瑕,不过人物形象丰满(应该说难以磨灭),视角的转换也算得上是一种补偿。杰作之所以成为杰作,就在于它既是述行语也是述愿语:它“毫无顾忌地向你投去一个黑暗人生的阴影”,又让你“不要害怕,请你定睛凝视着这黑暗的东西,从中攫取对你有参考意义的东西。”(p136)
  •     可能是这学期以来最得我心的小说。好奇林译本是什么样子。回家要把《海边的卡夫卡》重看一遍,有这个必要。
  •     怎么和照镜子似的 切记切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