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引论》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 精神分析引论章节试读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1997-2
ISBN:9787100022910
作者:弗洛伊德
页数:377页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29页

“说话和巫术最初本来是同一码事”语言需要去验证其真实性吗?不需要。仍旧是放大镜摆哪的问题,客观这件事本来就像一个面坨,在所有人不同方向上的主观意愿之力下拉扯出一张圆饼。不要害怕谎言,因为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是谎言。除非你更愿意去相信它,它就是你的真理。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二十七讲 - 第二十七讲

....通过所谓的“移情作用”反抗医生和治疗。假使他是一个男人,他便常借助于他和父亲的关系,而使医生权代其父;他力争个人独立和思想独立以示反抗,或由于野心而反抗,野心的最早期的目的就是争取与父亲平等或胜过父亲,或且因不愿再次负感恩图报的责任而反抗。有时候我们觉得病人想找分析家的过错,使他自觉无能,企图击败他,并完全消灭他的治疗疾病的好心好意的愿望。妇女们为了达到抗拒的目的,便巧于移爱于分析家;当这个爱好达到了某种强度,则对于实际治疗的一切兴趣及治疗时的一切束缚都消灭了。随此而来的妒忌以及受到无论如何婉转的拒绝后而发生的怨恨,都不得不破坏她和医生的私人关系...
不看原著的后果就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随后应该有更多的不知其三不知其四。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281页

神经病致病的第三个因素,即对矛盾的易感性,其与自我发展的关系正等于它与力比多发展的关系;于是我们对于神经病起因的见解就扩大了。第一是性的剥夺这一最普通的条件,第二是力比多的执着(迫使性神经病进入特殊的途径),第三是自我的发展既拒斥了力比多的特殊的激动,于是乃产生矛盾的易感性。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二十三讲 - 第二十三讲

你们要知道人类的自我因受外界需要的训练乃逐渐赏识现实的价值,从而追求唯实原则,而且知道要这样做,便不得不暂时或永久放弃种种求乐欲望的对象和目标——不仅是关于性的。但是摈弃快乐常很困难;要做到这一层,势必不得不求有所补偿。因此,他乃逐渐产生一种心理活动,在这种活动里,凡属已被摒弃的快乐的渊源和满足的途径,都容许继续存在,脱离现实的要求或脱离所谓“考验现实“的活动。每一渴望都立即变成了满足的观念;在幻念中求得欲望的满足当然可以引起快乐,虽也明知这并不是现实。因此人类仍能在幻念中继续享受着不受外界束缚的自由,这个在实际上早已舍弃了的自由。他于是更迭地忽为求乐的动物,忽又为理性的人类;因为得之于现实的微乎其微的满足是不能救饥解渴的。丰唐说过,“有所作为就会有连带而来的产物”。
社会化是一种以牺牲个体完善发展为代价的过程和无原则释放欲望是不是必然无法共生这个矛盾究竟可不可解。如果又要回到“既要考虑A又要考虑B才行”类似的论调,那世界上所有事情都不用思考了是不是但是往往又会证实“过由不及”的可靠性。大概也是完全被“极端是一种负性思维模式”的标签洗脑了。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二十五讲(未解) - 第二十五讲(未解)

通过对精神神经病,尤其是癔病的分析,可得到第二种线索。我们知道焦虑常常是这种病的症候之一,而没有对象的焦虑也可长期存在或表现于发病之时。病人不能说出他究竟害怕什么;于是常借润饰作用(见第十一讲)使之与最可怕的对象如死,发狂,灾难等联系起来。我们若分析他的焦虑或伴有焦虑的症候所由发生的情境,往往不难发现那横遭阻挠而为焦虑的表现所代替的,究竟是何种常态的心理历程。换句话说,我们可揣想潜意识的历程好象未受压抑,毫无阻碍地进入意识之内。这个历程本应当伴有一种特殊的情感,现在却奇怪的很,这个理应伴随心理历程而进入意识的情感,无论何种都可为焦虑所代替。因此,我们面前若有一种癔病的焦虑,那么它在潜意识中的相当物,也可以是一种性质相类似的兴奋,如忧虑,羞愧,迷惑不安,也可以是一种“积极的”里比多的兴奋;也可以是一种反抗的,进攻的情绪如愤怒。所以每当相当的观念内容受了压抑的时候,焦虑简直是一种通用的钱币,可用以为一切情感的兑换品。
还不是很理解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二十四讲 - 第二十四讲

其实,一个人原不必在各色各样的生活情境里,都视健康为最重要的事;他也知道世上除神经病的病痛外,还有他种痛苦,一个人出于需要的要求,也可牺牲自己的健康;他还知道一个人若有了这种病痛往往可以避免许多人的其他种种困苦。因此,我们虽可说每一精神病人都已逃入疾病,但也不得不承认有许多病例,这种逃遁有着充分的理由,医生知道这种情形,便只好默许了。然而我们可继续讨论,不必管这些特例。大概地说,自我既逃入神经病,便在内心中“因病而获益;”在某种情形之下,还可兼有一种具体的外部的利益,在实际上也稍有价值。
二级获益证实的是旁观者清于当局者迷是根本毫无用处的。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241页

人类的自尊心曾先后从科学手内受了两次重大的打击。第一次是知道我们的地球不是宇宙的中心,仅仅是无穷大的宇宙体系的一个小斑点,我们把这个发现归功于哥白尼,虽然亚历山大的学说也表示过近似的观点。第二次是,生物学的研究剥夺了人的异于万物的创生特权,沦为动物界的物种之一,而同样具有一种不可磨灭的兽性:这个“价值重估”的功绩成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查理·达尔文,华莱士,及其前人的鼓吹,也曾引起同时代人的最激烈的反抗。然而人们的自尊心受到了现代心理学研究的第三次最难受的打击;因为这种研究向我们每人的“自我”证明就连在自己的屋里也不能自为主宰。
在任何科幻片里看到的只能是越来越孤独的人类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10页 - 内容:第一编 过失心理学 第一讲 绪论

读书会提点:注意控制时间;每人读章节后开始分享
1. 前三段——与医生看病来举例来引起读者兴趣,同时论证疗法的有效性。
2. “我们要告诉他这个方法如何困难,如何需要长久的时间,如何需要他本人的努力和牺牲;至于疗效如何,我们告诉他不敢确定,一切成功都靠他自己的努力、了解、适应和忍耐。”——如何理解?
 建立信任很难,来访者的倾诉也不会容易,咨询师挖掘潜意识也很困难——综上,说明如何困难。
 与医药治疗(特点:不需要额外投入和突破,医生主导)相对比
 什么是潜意识?认为用冰山来比喻可能不够精准。对应到大脑神经生物学来说,大脑皮层、松仁体、神经递质等表明情绪反应不受控制,而有些是受控制,如精神分裂,强迫。认为潜意识里面还要分得很细。应该说潜意识是一个综合的发现,用来诠释语言系统等无法解释的东西。环环相扣体现潜意识---意识的过程,作为咨询师去体验别人头脑中的“过程”,是很艰难;且打破旧的神经回路,形成新的神经回路同样艰难。
 如何理解长久和困难?克服焦虑,来访者愿意尝试才有可能有结果。作为咨询师来体验来访者,告诫后来者:尽管艰苦,但是有价值。
3. “第一是精神分析的教学和说明的问题。你们作医学研究时,惯于用眼睛,你们看见解剖的标本,化学反应的沉淀物,神经受刺激后所有肌肉的收缩。……”——反应西医是循证主义,中医则是整体概念。
4. “病人说出他的以往的经验,目前的印象、诉苦,并表示他的愿望和情绪。医生则只有静听,设法引导病人的思路,迫使他注意某些方面,给他一些解释,观察他因此而引起的赞许或否认的反应。”
 精辟地将精神分析的过程介绍出来
 第一步:过往、现状、痛苦、未来--倾听;引导病人的思路——引发思考,认知调整;迫使他注意某些方面——如反应、解释
5. 如何学习精神分析?从接受精神分析开始
6. “说话和巫术最初本来是同一件事”
 来访者看到的是他的真实的世界(有时不需要完全论证客观事实)
 治疗师可以用暗示来启发来访者
7. “借以满足分析的需要”
 可能是建立移情的关系后,反应了医生的分析的需要
 出卖自己的人都是自己——经典名言
 很多大师在某个问题上突破,都是在这个问题上痛苦挣扎了很久——成果是将潜意识某部分的东西具象化,我们能看到。
8. “假若有一个与他无关的第三者在场,他就又沉默无言”
 是否沉默是依据来访者的类型
 由于弗洛伊德是基于经验的研究(当时面对是神经衰弱、臆症的来访者),见到的情形都是第三者在场时,都沉默无言。
9. 知识框架中缺失的一部分――精神病药物治疗书籍替代药、轻重度
 精神病药物一般需要经过准备期,然后逐渐加重分量到服药期,逐渐减低分量到最后停药——不能自行停药,也不能马上停药。
 综合医院:半小时倾听然后开药
 精卫:接收大部分病人是精分,常由家里人送过来,通过数量化符合的症状以及与监护人沟通进行诊断。
10. “所谓“自我研究”讲不完全是内省”——内省,自我觉察,360度评估(参考旁人评价) + 思考
11. “更有甚者,我们认为这些性的冲动,对人类心灵最高文化的,艺术的和社会的成就作出了最大的贡献”——创造力,可以认为是“追求美的东西”;弗洛伊德造一个新词“力比多”,把新的含义赋予它,帮助更多人理解。[完]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X讲 - 第X讲

教育的理想就是要使儿童的生活化为“无性”,久而久之,就连科学也深信儿童是没有性生活的了。为了使已有的信仰和目的不与事实相抵触,于是儿童的性生活被忽视了——顺便说,这可不是一个小成就——而科学也自圆其说以求自足。小孩子于是被假设为纯洁的,天真的:谁说一个“不”字,谁就是非圣侮法的诽谤者。只有孩子们才不管这一套常规;他们都顺其自然地暴露自己的兽性,可见所谓“纯洁的天性”实由学习而得。
顺便联想到罗杰斯的“机体估价过程”,有机体的一切经验都是把实现趋向作为参考系来评估。罗杰斯称这种对个人经验的评估方法为“机体估价过程”。那些同实现趋向相一致的体验是令人满足的,因此使个体产生对它们的接近和保持。那些同实现趋向相矛盾的体验是令人不快的,因此引起个体的回避或消除。所以,机体估价过程会产生一种使有机体有可能把经验和自我实现相协调的反馈系统。在罗杰斯看来,健全的人就像一个婴儿,他是按照自己机体估价过程而不是价值条件来生活的。这种“忠实于自己”的生活是完善的生活,它标志着一个纯洁的自我和真正的善。
现在还远远不是下结论的时候。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二十三讲末 - 第二十三讲末

在本讲结束之前,我还想请你们注意大家同感兴趣的一种幻念生活。幻念也有可返回现实的一条路,那便是——艺术,艺术家也有一种反求于内的倾向,和神经病人们距不远。他也为人强烈的本能需要所迫促;他渴望荣誉,权势,财富,名誉,和妇人的爱;但他缺乏求得这些满足的手段。因此,他和有欲望而不能满足的任何人一样,脱离现实,转移他所有的一切兴趣和里比多,构成幻念生活中的欲望。这种幻念本容易引起神经病;其所以不病,一定是因为有许多因素集合起来抵拒病魔的来侵;其实,艺术家也常因患神经病而使自己的才能受到部分的阻抑。也许他们的禀赋有一种强大的升华力及在产生矛盾的压抑中有一种弹性。艺术家所发现的返回现实的经过略如下述:过幻念生活的人不仅限于艺术家;幻念的世界是人类所同容许的,无论哪一个有愿未遂的人都在幻念中去求安慰。然而没有艺术修养的人们,得自幻念的满足非常有限;他们的压抑作用是残酷无情的,所以除可成为意识的昼梦之外,不许享受任何幻念的快乐。至于真正的艺术家则不然。第一,他知道如何润饰他的昼梦,使失去个人的色彩,而为他人共同欣赏;他又知道如何加以充分的修改,使不道德的根源不易被人探悉。第二,他又有一种神秘的才能,能处理特殊的材料,直到忠实地表示出幻想的观念;他又知道如何以强烈的快乐附丽在幻念之上,至少可暂时使压抑作用受到控制而无所施其技。他若能将这些事情——完成,那么他就可使他人共同享受潜意识的快乐,从而引起他们的感戴和赞赏;那时他便——通过自己的幻念——而赢得从前只能从幻念才能得到的东西:如荣誉,权势和妇人的爱了。 
所以达芬奇还有陀思妥耶夫斯基都陆续中枪了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1页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世界
最近,我遇到些心理上的困惑,我认为会跟我成为好朋友的一个人,瞬间蒸发,杳无音讯,这似乎证明了一个残酷的现实——绝交!或者,也不是这样。对此事,我百思不得其解,猜忌、怀疑、各种矛盾油然而生,瞬间涌上来压迫我的神经。当我回顾记忆,却不明白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我的错误真的到无可原谅的地步吗?能让一个人从此不理一个人,那是一种怎样的心理,我全然不知,可是我却受这结果所影响,于是我选择了拿起心理学的书,想从中找到答案。好在事如人愿,现在我的困惑多半得到了解决,思维豁然开朗,我的世界重见光明了。
我所读的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引论》,之前基本从未接触过关于心理学的书籍,对心理学我总是有偏见。在遇到心理困惑后,我首先是想回顾一下课本里的心理学知识,可是偶然里一个同学那里有此书,后来,就看着此书了。我对心理学的偏见在于,深怕在洞察了隐藏在人的行为背后的心理真相后,就难以维系更加纯洁的社会关系,我不想让理性的分析来侵占感性世界里的真是。所以,我对心理学不屑一顾,认为它太隐秘、太诡异、太阴暗。这样的刻板固执让我对心理学毫无认知,哪怕我曾上过一门叫,“普通心理学”的课程,我还是不知道任何的心理学知识。因为我的思想对它充满抵触、当然也跟上课的老师有关,要是她上课有魅力些,也许那扇门早已打开,我便在她的指引下迈入心理学的殿堂了。
从介绍和百度可知,弗洛伊德在心理学领域的地位是极其高的,是一位泰斗级别的人物。在心理学领域里,没有一个人像他一样备受吹捧,同时又惨遭诋毁,既被视为最伟大的心理学家,又被痛斥为知识诈骗者。他1856年出生于奥地利,1881年获得医学博士,1895年与布洛伊尔合著《癔病研究》,这标志着精神分析的诞生。他自认为自己是继哥白尼和达尔文之后完成了第三次革命的人,即“心理学革命”,前两位完成了,“宇宙革命”和“生物革命”,西方一些学者把他誉为“心理学界的哥伦布”和“精神领域的达尔文”他的两个足以触怒人类最基本的发现是“潜意识”和“性本能”理论。
萨特曾说过,有三个犹太人,对整个人类的现代思想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是马克思、爱因斯坦、和弗洛伊德,由此可见,弗洛伊德是一个心理学界的大人物了。他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受众的价值观和思维模式。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主要成就在于,在人格方面,人的心理是由潜意识、前意识和意识构成的。但是他晚年的书《自我与本能》又把此理论修正为人格的组成包括,自我、本我、超我三部分。他把人的本能划分为,自我本能和性本能,到晚年,又更改为生的本能和死的本能。鉴于理论的高深,深敢难以驾驭,不过收获很大,试着写此文。
《精神分析引论》主要收录了弗洛伊德与1915—1917年其在维也纳大学所作的演讲讲稿。全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较短,讲过失心理学,第二部分是对梦的解析,第三部分对精神病病症进行分析。
一、过失
在第一部分里,作者给我们介绍了所谓的精神分析和精神分析遇到的阻力与困难。其困难在于绝大多数人无法参与到精神分析治疗中,只能通过道听途说这种间接转述来来了解它,这也会使得准确的判断变得困难。所以,没有几个人能窥见精神分析的奥堂,但也是有章可循的,那便是从分析自我的人格开始。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熟悉的心理现象可以用来自我分析,通过自我分析和高明者的指点,不断体验自我分析的效果,就能得以提高。
精神分析的另一个困难在于人们对它的态度,因为我们接受的教育和学识的原因,难免会误解和对其产生偏见。首先,精神分析认为,人的精神活动大部分是潜意识的,我们能够意识到的东西只是全部意识的一小部分,只是冰山一角。其次,精神分析认为,人类本能冲动都是性冲动,有一种被称为“力比多”支配着人的行为,性本能不仅是性欲,也包括对欲望的满足。性冲动是造成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性冲动也是人类创造文化艺术和社会成就的最大动力。
作者所探讨的过失,即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口误、笔误、误读误听、误看,也包括暂时性遗忘和永久遗忘导致的记忆过失。语言学家梅林格和精神病学家迈耶尔,将口误分为“倒置”“前移”,“留置”,“混合”,“替代”等情形,这些情形大多是下意思或不自觉中出现的,绝非“注意了分散”那么简单。
生活中,类似口误这样的过失无处不在,这些口误本身都是有意义的,我们可以通过口误探测说话人的潜意识中的某种愿望。对于生理的以及心理生理上的条件可以略而不谈,把注意力集中于过失的研究。过失背后的秘密是与潜意识有关的,过失的本质是一种潜意识的流露,过失并不只是“注意力分散”和受到干扰,而是有意义的,是受潜意识影响的。或许,是因为我们不喜欢某人而忘记了某人的名字,这就像初恋总是美好的一样,是因为我们潜意识在作祟。生活中的小的过失大多像所谓的预兆那样被言重,如果能在萌芽状态下防患于未然就可以避免很多痛苦和烦恼。
过失是普遍有意义的,作者假设过失是两种不同的意图或动机互相作用,相互干扰而产生的心理现象,其一可以称为干扰的意图,其二可称为被干扰的意图,这两种不同的意图是同时存在的,这是精神分析所得到的第一个结果。生活中也还有一些动作现象和过失有着密切的联系,但是不可称为过失,可以称为偶然的和症候性动作,它们似乎是有动机,无作用和不重要的,而且显然是多余的。
过失是有意义的和有目的的心理现象,是由两种不同的意图互相干扰牵制而产生的,单一的意图不可能产生过失,一方强大能压倒另一方,就不会发生过失,当它们力量相当之际,就要经过调和、折中、与妥协,这时候就会出现无所适从的过失行为。大多数例子证实,遗忘是一种“相反意志”互相干扰的结果,动作错误也和其他过失一样,通常是为了满足一个被禁止的愿望,可是这种意图被伪装了。一个人有某种意图,而自己对此一无所知,这种隐蔽的意图会在内心不断活动以至于造成过失。


二、什么是梦
弗洛伊德指出,梦是在睡觉时通过幻想来保护睡眠的一种心理活动,梦与过失一样,也是一种神经病症候,梦具有潜在的意义。梦是一种睡眠中的心理活动,与清醒是的活动有很大的区别。梦和睡眠有密切的关系,我们往往从睡眠中因做梦而惊醒。梦在心理的目的则是对外界刺激的拒绝和逃避。
梦是对睡眠中刺激的反应,这是梦的第一种共同特征;第二是,视觉形象(visual image)我们梦中的经历大部分是以视觉形象呈现的,虽然也混杂着感情、思想、和其他感觉,梦以图画和图像存在,难以转化为语言。梦的不同则在于,时长,清晰度,情感力量、保存的可能性等。人越是清醒,对梦的感知越充分。
白日梦,是一种幻想的结果,它与梦有共同的心理特征。有下面三个假设,首先,都是一种心理现象;其次,做梦者确实明白他的梦的含义,只是他往往意识不到,因此,以为自己一无所知;再次,做梦者的第一联想就是对梦的解释。梦常常与前一天的印象有联系。同类的联想不仅取决于所受到的刺激,而且受制于联想者的潜意识,即某种没有意识到的具有强烈感情的思想和念头。布洛伊尔和荣格所领导的苏黎世学派,从持续联想入手,请被实验者说明奇异的联想,结果发现异常的反应都严格取决于被实验者的心理情结。就梦而言,做梦者的心理取代了刺激词,而这些不为做梦者所知。
释梦,是通过代替我出发,利用一连串的联想,找到隐含在梦背后的东西。梦的本意如同潜意识藏在过失背后的意图,梦者是意识不到的,梦的本意和梦的隐意,能告诉我们梦的表明意义绝不是我们要探究的潜意识思想,梦的本意后面往往隐藏着梦的隐意。一些重要的梦的隐意未必在梦的显意中出现,如果不加以分析,则发现不了隐意的存在。梦中有好多思绪念头凌乱地,无意义地结合在一起。它们的关系变不简单,绝不是一个显的元素永远代替一个潜在的元素。
潜意识指的是没有知觉,全无意识的心理活动,是潜意识下的思想,其意义相当于遗忘等过失行为背后的隐蔽意图。一个明显的元素可以代替隐蔽的思想,而一个隐蔽的思想也可以为几个明显的元素所代替。通过分析儿童的梦,得出关于梦的基本性质的结论:
1、 梦是对日常生活经验的反应;
2、 儿童的梦是有意义的,是完整的可以了解的心理活动;
3、 儿童的梦也有伪装,只是程度不是很深;
4、 侵扰儿童睡眠的心理刺激是那些未曾满足的愿望,它们通过梦来弥补。
5、 梦不是睡眠的干扰者,而是睡眠的保护者。梦的功能是保护睡眠,如果梦是对心理刺激的反应,那么梦的作用就是发泄兴奋,消除其刺激而使睡眠持续下去,当然梦对睡眠也有略带的干扰。
6、 梦的主要特点:梦是因为愿望而引起的,梦的内容就是未实现的愿望,并且是借幻觉经验的方式来满足愿望。
7、 在过失里,存在一个干扰意图和一个被干扰意图,两种意图的妥协调和就导致过失发生。梦和过失发生的机制是一样的,其中,睡眠是一种被干扰的意图,寻求满足的心理刺激是干扰意图,梦就是两种意图妥协调和的结果。两种意图各有成功和失败,这样梦才能产生。
8、满足愿望是梦和白日梦所共有的特点,白日梦主要是通过想象的方式来满足人们的愿望、野心和情欲,但梦里所经历的心理幻觉经验是截然不同。梦的作用在于保护睡眠,梦是富有意义的心理活动,梦有两个重要特点,即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的经验。
有时候,梦也会被伪装,它要故意隐藏一些东西,这就是梦的伪装。梦也具有检查功能,一般来说,梦的检查功能具有三种方式,第一种是用省略的方式直接删除不被赞许的内容,第二种是通过修饰、暗示和隐喻来乔装;第三种是,把梦的隐意重新移植改头换面。正是因为梦具有检查功能才造成了梦的伪装现象。梦的元素与潜意识思想有三种关系:以部分代替整体;暗喻;意向。梦具有象征功能,象征是一种固然的解释,梦也不以象征代表任何事物,其象征的只是梦的隐意部分。
梦的功用在于保护睡眠;
梦是由两种想互冲突的意图相互妥协调和的结果,一种要睡眠,另一种要满足某种心理刺激;
梦是富有意义的心理活动;
梦有两个主要特点,即愿望的满足和幻觉的体验。
梦的工作在于把隐梦转化为显梦,而释梦就是从显梦追溯梦背后隐意的过程。
梦的工作的第一个成果是压缩作用。压缩的方法主要有:某种隐意的成分完全消失;隐梦中只有一部分情结转化为显梦;某些相同的隐意成分在显梦中混为一体。
梦的第二个成果就是“移置作用”,移植作用有两种方式,第一、一个隐意的元素不是由自己的一部分为代表,而是由没有多少关系的其它事物代替,其性质和暗喻相似。第二、一个重要元素移置于另一个不重要的元素之上,梦的重心被转移,以不同的重心和异样出现在梦里。
梦的工作的第三个成就就是将思想转化为视觉形象。
第四个成就就是“润饰”,即将颠倒和破碎的片段粘合,成为一个完整的梦。
原始的梦与幼稚的梦,童年早期的记忆称为“适萌性记忆”可由此召回一切已被遗忘的经验。不仅被遗忘的儿童期经验可以入梦,而且儿童的心理生活及其特点都还存在于梦之中,也就是潜意识之中。
梦具有回忆作用,它不仅将我们的思想转化为一种原始的表达方式,而且唤醒了我们的原始心理活动的一些特点,如性欲的原始冲动和自我的古老支配权。
在梦理,梦不能完全实现欲望满足,对欲望满足的程度也是因人而异的,同时欲望的满足也会带来不愉快的事件:惩罚。
三、神经病通论
作者以自身在给的精神病人治疗时遇到的病人忘记关门为例子,阐述了,精神病人小小的动作也是有动机、意义和意图的,这种动作的背后的心理背景可以一一指出,通过像这样的微小的动作还可以推知更为重要的心理过程。
神经病是一种症候,我们对症候要特别注意,没一症候背后都有其强烈的心理根源,伴有强烈的心理体验。精神病人的一个共同点就是“妄想”,一些观念虽然没有客观的根据,但病人却坚信不疑,精神病人的心理会存在一种“嫉妒妄想”,如果一种妄想并不因了解事实而消除,那么无疑不起源于事实。
精神分析认为,症候本身各有其意义,并且与病人的生活体验有关。神经病症候的意义是由布洛伊尔首次提出的。精神病学家劳伊莱特认为:精神病症候是占人内心的“隐意识观念”的表现,强迫性神经病是精神病的一种特殊表现,没有癔病那么普遍,好像患者内心隐藏的心事,几乎没有什么身体上的表现,只在心理上有些症状,强迫性神经症主要表现为:病人内心充满了自己实在不感兴趣的思想,时常觉得有一种奇怪的冲动,而且被迫去做一些毫无乐趣而又不得不做的动作。
神经病的症候实际上与病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在治疗时,要注意到每一个细节,即使是一些无聊的并不起眼的小动作也不能放过,然后从这些细小的动作去探知他们背后的心理原因,只有深入了解患者的生活经历,才能有所发现。
强迫性神经病患者的特点是:总做某些动作,不断地作有规律的排演,以至成了一种癖好。每一个病人的症候都差不多,都深深沉溺于过去的某一段生活而走不出来,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往往发生在一个人的童年期,甚至是更在的哺乳期。创伤性神经病是一个特殊的例子,这种病症常常发生于一种非常时期,比如火车出轨,飞机失事等。创伤发生时的执著是发病的原因所在。所以要分析治疗这类患者,要能够召回他对创伤产生情景的记忆,找到根源。
每个精神病患者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潜意识在活动,正是这种潜意识才是那些神经症的根源所在,从作者所发现的一些事列来看,症候形成其实是潜意识中一些思想的代替,治疗方法就是要耐心地引导患者,让他们能够回想起过去的经历,让那些深藏不露的潜意识材料进入意识领域。把潜意识导入意识之内,就可以消除患者的症状。
症候的形成其实是那些没有发生的事情的一种替代,一些特殊的心理必须要患者意识到时候才能停止,即使这些心理历程被阻而成为潜意识,那么症状就会出现并代替潜意识。在对神经病的分析和治疗时,有两种特别明显的现象引起了作者的注意。第一、在给病人治疗时候,他们不但不配合,还常常表现出一种抵制态度,同时,他们也不承认这种抵制的情绪。从抵抗可以推到出来的历程称为压抑。
引导人们把强烈冲动付诸实践的可以称为“自我”意识,最后决定使自己停止这个冲动的也是一种自我意识。于是两种自我意识在头脑中互相斗争,一个想去实现某些冲动,一个又要压制这种实现,当阻止的意识占上风时,就形成了压抑。压抑是症候形成的一个必要的先决条件,症候是由于压抑作用而被阻止的某种东西的替代。关于压抑作用,症候形成和症候的意义都得自于三种神经病的研究,即焦虑性癔病、转变性癔病和强迫性神经病‘通常把他们合在一起称为“移情性神经病”。
“性”是指两性的差别,生理快感的刺激和满足,生殖的机能,还有不正当的而必须加以隐匿的观念等。另外,“性倒错”也存在,比如同性恋。性倒错又分为两类,一种是在现实中寻求满足,第二种仅仅是在想象中寻求满足,根本不必有现实的对象,而是用幻想来代替。
通过研究,身体器官除了身体本身的机能外,都还有性的意味,一切性倒错的现象都起源于儿童期,儿童不仅有性倒错的倾向还有性倒错的行为和其尚未成熟的程度相符。“力比多”和饥饿一样,是一种力量、一种本能,即性的本能,饥饿时则为营养的本能。
“力比多”,机能在发展的过程中会遇到两种危险,从而导致力比多不能发展而发生病变,这也是引起神经病的一个重要原因,第一个危险是停滞,第二种危险名叫退化。力比多的退化大致有两种可能,即退回到以亲属为对象的乱伦阶段;整个性的组织退回到更早的阶段,如肛门期。力比多也会遭到压抑,这就会导致神经病的发生。焦虑分为两种,一种是真实的焦虑,另一种是神经病的焦虑。性的节制或节欲势必造成力比多没有满足的途径,而力比多又坚持要发泄,这样就会导致焦虑。
这是我前久的读书笔记。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6页 - 引言

我修改了这页中作者说的"神经病",更正确的说法应该是"神经症",我的能力有效,提出供大家参考和讨论。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1页

因为这本书,爱上弗洛伊德,他真是个有个性的老头儿

《精神分析引论》的笔记-第191页 - 神经病通论

有人说辩论是真理之源,我还不能以此话为然。我以为此话源出于希腊诡辩派的哲学。而诡辩派则错在过分夸张诡辩术的价值。我以为所谓科学的论辩大概没有多大效果,更不要说辩论时几乎总是纯持私见的。


 精神分析引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