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尔王》书评

出版社:外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9-9
ISBN:9787119022642
作者:(英)莎士比亚
页数:446页

真爱如言

“我是个笨拙的人,不会把我的心涌上我的嘴里;我爱您只是按照我的名分,一分不多,一分不少。”——考迪利娅。很多流行的电影,电视剧,小说都会有一些关于“爱的误会”的情节,往往产生悲剧效果,推动情节。看多了这些刻意制造的苦情,不免厌烦。然而,莎士比亚却早了几百年就对这样的故事轻车熟路,那后世的作品又怎能不因循效仿呢。且不说莎士比亚,追究中国几千年的文学创作,“爱的误会”始终是一个符合大众口味的话题,这也是众多文学作品都围之产生的原因吧。把考迪利娅的台词写在前面,算是一则题记,也因为这是剧本中第一次真诚的爱的告白。考迪利娅在整幕戏中戏份不多,但她的每次出现,都对剧情的发展有所改变。以致李尔后来种种的悲惨遭遇,也与她有关。这并不是把考迪利娅当作罪魁祸首,但毕竟是她坦露了真爱,导致了一场悲剧的发生。那么,如果考迪利娅不坦露自己的真心,悲剧就不会发生了么?显然不是。这悲剧的始作俑者,是真爱。什么是真爱?年迈的李尔在高高的皇位之上混沌了他本因该睿智清晰的思想。他觉得,高纳瑞是爱他的,里根是爱他的,甚至那两个女婿也比这个小女儿对他的情感真挚。李尔失去了味觉,这使他品不出那加了太多糖的水竟有多苦,他吃不出来味道上好的佳肴——盐放的适中。真爱如盐。多了咸,少了淡,只有适中方才是美味。可是,喝足了糖水的李尔,怎会觉得这盐放的好呢,在他那里,这成了败坏了兴致的残羹。真爱如盐,这份爱要怎样给与就像用盐一样需要仔细把握。整个故事都围绕着这个关于爱与牺牲的话题,与李尔和考迪利娅平行的是葛罗斯特伯爵和他的两个儿子。莎士比亚以他巧妙的叙事手法将两家的故事融为一体,互相推动着向前发展。值得注意的是,正是由于体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两个大有相似却又不尽相同的故事,才让读者们更深刻的体会到,爱有多么的盲目,在爱的面前刚愎自复的我们又多么的愚蠢。莎士比亚的《李尔王》写于一个自我意识逐渐觉醒的年代,李尔和葛罗斯特荒野中的独白就可以看做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觉醒。但这种觉醒却不得不建立在疯傻和瞎盲的基础之上。就像现实容不下诚实的考迪利娅一样,现实也容不下清醒的理智。于是痴狂和残缺的身体给了人们认识自己面对自己的勇气,狂风暴雨中,失去光明时,大声的呐喊才刚刚开始。荒野中,迎接着狂风暴雨的李尔说“你以为让这样的狂风暴雨侵袭我们的肌肤,是一件了不得的苦事;可是一个人要是身染重病,他就不会感觉到小小的痛楚。……当我们心绪宁静的时候,我们的肉体才是敏感的;我的心灵中的暴风雨已经取去我的一切感觉,只剩下心头的热血在那儿搏动。……尽管倒下来吧,什么大雨我都可以忍受。”爱,为什么是盐。这是撒在伤口上最让人痛不欲生的感受。李尔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这样的痛苦,以致他麻痹了所有的感官,连泪都不想流。那道伤口最初源于考迪利娅的不敬,现在,那道血肉模糊的裂痕,向人们讲述的是一个老父亲奉献出自己全部的爱,得到的却是一把残酷的盐。葛罗斯特在荒野中遇到疯癫的李尔,除了咒骂命运无情的捉弄,最大的感叹却是“还是疯了的好,这样我可以不再想到我的不幸,让一切痛苦在昏乱的幻想之中忘记他们本来的存在”。两个老人都不敢去面对自己做过的糊涂事,和这些是所造成今天这般悲惨的后果。只有痴傻才能麻痹这些痛楚和现实。至爱的盐也撒向了考迪利娅,她与李尔再次相见,李尔面对失而复得的考迪利娅,他告诉她“请你不要哭啦;要是你有毒酒为我预备着,我愿意喝下去。我知道你不爱我,因为我记得你的两个姊姊都虐待我;你虐待我还有几分理由,她们却没有理由虐待我”。人们常说,爱在心里就好,说出来就显得肤浅不够真诚。其实哪是这样。爱是最需要表达的,你不把自己的爱告诉你爱的人,他从哪里知道,你的爱,至真至纯。当考迪利娅听到李尔的这番话,内心一定无比凄凉,她深爱她的父亲,甚至愿意付出自己的生命,怎能承担的了那沉重的一句“我知道你不爱我”。这是爱带给人世间最大的误会。这罪恶的源头是爱的本身。付出真爱的人被那些利用情感的人所轻蔑和利用,真爱竟然在欺骗和隐藏之中被践踏和毁灭。当我们走过曲折的情感之路,看到那些波折,恍然大悟,错失真爱的原由,是我们没有把爱表达清楚。悲剧何在,这不就是么。《李尔王》的悲剧使用了大量的铺垫。光看这些铺垫,无法感受到悲剧的力量,倘若没有这些铺垫,却也达不到悲剧的效果。而这悲剧对我来说,把它推向悲剧的,是考迪利娅的死。考迪利娅死了,死在不认为考迪利娅爱他的李尔的怀里。面对死亡,李尔比疯癫的时候更富于理智,他怀抱着自己心爱的女儿,幡然悔悟。再多的悔恨,再多的咒骂也无法换回鲜活的生命,考迪利娅死了,李尔的生命似乎也到了尽头。“哀号吧,哀号吧,哀号吧,哀号吧!啊!你们这些石头一样的人;要是我有了你们的舌头和眼睛,我要用我的眼泪和哭声震撼穹苍。她是一去不回的了。一个人死了还是活着,我是知道的;她已经像泥土一样死去。”我曾多少次以为,李尔的爱那么愚蠢和专制,可当他怀抱中的考迪利娅缓缓死去,他那无法表述的悲伤,将他对考迪利娅的爱,赤裸裸的展现在读者面前。“我的可怜的傻瓜给他们缢死了!不,不,没有命了!为什么一条狗一匹马一只耗子,都有他们的生命,你却没有一丝呼吸?你是永远不回来的了,永不,永不,永不,永不,永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痛无疑是巨大的悲剧,这比李尔遭到背叛和遗弃更让人难受。听到那轰的一声了么,那是心碎的声音,也是生命的倒塌。李尔的死,尚且可以让人不留同情的认为是咎由自取,考迪利娅却真是这悲剧的牺牲品。可以指责这里的每一个人有罪,可是,考迪利娅又有什么过错呢。难道最大的错误是她付出了远远超过她所说的“一分不多,一分不少”的爱么,为了这份爱,她付出了自己的生命。人们习惯歌颂母爱的伟大,正是因为母亲给与了我们每一个人生命,并且为了能给与我们生命可以放弃自己生存的可能。考迪利娅做到了,她甚至逾越了支配亲情的权限。如果说还能有什么比生命更重要,就当属这能够用生命去成全的真爱了。真爱无敌。可是这真爱倒是毁灭了一个又一个完整的人生。因为真爱如盐。这盐首先要用出来,其次要恰到好处。真爱需要我们用真心去表达,真爱需要我们坦诚去面对,真爱需要我们把握分寸使它完美无瑕。不由得想像。倘若,当李尔最初问考迪莉娅她有多爱李尔时,考迪利娅将自己“一分也不多,一分也不少”的情感换一种表达,这个故事会怎样发展呢。但有一个结果是必然的,就是我一定不会坐在这里,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去体会所谓“爱的误会”和“真爱如盐”了。这就是莎士比亚悲剧的魅力吧,让我疯狂的理智着。

为老不尊的轮回

为老不尊,小孩子也从小教着全无尊严。李尔王是怎么带三个女儿的,不知道,没说。但他怎么专横地划分国土,翻脸无情,又要求女儿心中全无他人只有他,就属于被狂妄迷住了双眼,自然也就被谎言糊住了心。好多人要的就是这个迷糊,不是有难得糊涂一说嘛。老的揣着明白装糊涂,慢慢就真的糊涂了;少的倒透着精明,耍着老的玩,老的不以为杵,反到十分开心。将来,更小长起来,一样耍着老的玩。莎士比亚毕竟是皇家写作班子,家事与国事搅和在一起。只能说,一个专横了辈子的老国王李尔到了八十岁终于真的糊涂一回,将国土一份为二,给了两个甜言蜜语的女儿,驱逐了小女儿。他的报应也就来了。一辈子的专横早就逼得两个大女儿对其冷漠无情,而且让小女儿这个纯洁的孩子也一并殉葬。合该着继续专横糊涂下去吧?有些斗争意志坚强的就是这么做的呀。无非是延长了回报的期限。所谓悲剧,就是看着人着了道,着了不归的道,却让我们看那结局;如果不是结局,也就不是悲剧。所以,继续糊涂也无妨,如果只是为了生下貌似精明的成箩筐的儿孙,只是每天爬起来有口饭吃躺下去有张床睡,只是为了所谓的“成功”或举世的同一个梦想。人性的幽微放大了是多么面目可憎。每一个家庭解剖出来都是破絮烂衫。好在没个国家拿来耍耍,否则真是了不得。


 李尔王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