薇若妮卡想不開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00
ISBN:9789571332130
作者:保羅.科爾賀
页数:218页

内容概要

繼《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爾賀再領我們探討生命的意義。少年時期的保羅•科爾賀曾因精神疾病三度入院,年少的奇特行為,夢想成為藝術家,1967年他最後一次離開醫院,決心呈現這段經歷。

薇若妮卡是出生在 slovenia 的年輕女子,芳齡 24。她相貌出眾,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眾多追求者。她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既無太多歡笑,也沒有什麼悲傷,但她是不快樂的。她發現自己日復一日地過著同樣的日子,放眼未來也不見任何新鮮事,只有無窮無盡的枯燥無聊。

1997 年某個清晨,她決定去死,她認為這個決定也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她吞下大量安眠藥,但又在一家精神病院醒來。因為心臟已嚴重受損,她只剩一星期的生命可活。然而就在這裡,她開始思考精神病的定義,以及我們是否有權對那些不合於所謂「正常」定義的人強制用藥。也是在同院的病友身上,在曾受暴力攻擊而自殺的律師、在違抗父命投入藝術的大使之子身上,她首次發現了自己的熱情與好奇心所在。

虛虛實實,科爾賀製造了一個夢想與真實並存的國度。幻想與夢想,正常與瘋狂,同情與悲傷,追求與死亡,保羅•科爾賀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生命經歷,讓我們明白即使平淡的生活也有奇蹟。與其說這是一本探討「死」的小說,不如說它是一本探討「生」的哲學之書。

作者简介

繼《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保羅•科爾賀再領我們探討生命的意義。少年時期的保羅•科爾賀曾因精神疾病三度入院,年少的奇特行為,夢想成為藝術家,1967年他最後一次離開醫院,決心呈現這段經歷。
薇若妮卡是出生在 slovenia 的年輕女子,芳齡 24。她相貌出眾,有令人羡慕的工作和眾多追求者。她一直過著平凡的日子,既無太多歡笑,也沒有什麼悲傷,但她是不快樂的。她發現自己日復一日地過著同樣的日子,放眼未來也不見任何新鮮事,只有無窮無盡的枯燥無聊。
1997 年某個清晨,她決定去死,她認為這個決定也是生活的組成部分。她吞下大量安眠藥,但又在一家精神病院醒來。因為心臟已嚴重受損,她只剩一星期的生命可活。然而就在這裡,她開始思考精神病的定義,以及我們是否有權對那些不合於所謂「正常」定義的人強制用藥。也是在同院的病友身上,在曾受暴力攻擊而自殺的律師、在違抗父命投入藝術的大使之子身上,她首次發現了自己的熱情與好奇心所在。
虛虛實實,科爾賀製造了一個夢想與真實並存的國度。幻想與夢想,正常與瘋狂,同情與悲傷,追求與死亡,保羅•科爾賀帶領我們進入一個生命經歷,讓我們明白即使平淡的生活也有奇蹟。與其說這是一本探討「死」的小說,不如說它是一本探討「生」的哲學之書。


 薇若妮卡想不開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1条)

  •       玛丽的信上写道“生活不应该是一团死水,应该像一眼活泉,永远溢满再向外涌出;去感染别人。
      维罗妮卡什么都不缺,有一份还不错的工作,有健康的身体,有爱她的父母,长得也还不丑,按照我们现在来说,这是小康生活的节奏,她没有理由去死呀?
      越能生活的幸福,越无法得到幸福。生活中条条框框的规矩,道德准则把我们困住了,无法挣脱,我们害怕不一样,所以屈从着跟随大众的脚步,害怕自己是另类。
      永远守着规则过日子,自然也没什么意思,有时候疯子好像更幸福,想做什么就做什么,不用在乎别人的眼光。
      乘着年轻一定要疯狂一次,为自己。也许疯狂以后,会发现生命的另外一种意义。
      
  •     頭半本一直想給五星。到後半本就失望了,因為我知道「礬」中毒是不能透過此方法治癒的。誰說這是happy ending。
  •     @谢朴
    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也是不同的吧 叔本华认为痛苦是肯定性的 而快乐是否定性的 于是幸福并非是不停追求快乐 而是尽可能消除痛苦
  •       读这本书的时候,正是我人生第二个低潮期,甚至也曾经想过decide to die,我理解维罗妮卡那种感到未来无意义的心情,也第一次理解了什么叫羞愧至死,以及为什么说羞愧是人类最负能量的情绪。这本书确实有一定治愈的效果,虽不敢说理解了人生的真谛,能够明白的是“死亡的意识会激励人活的更久”,也许对于我来说,更加期待的是“置之死地而后生”、“厚积而薄发”。结局依然很“保罗柯爱略”,恩,虽然略显平庸,但充满了希望和美好。
  •       柯艾略又一次用轻松的文字去探索人物的心路历程。过程中总是通过人物的丰富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的变化,不断的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甚至可以说是惊喜。从不同的视角去看待生活,也许是对我目前涉世不深,没有多少阅历的阶段中需要做的事情。阅读过程很轻松,也值得慢慢的回味和思考,值得推荐。
  •     很有道理,受教了,谢谢。
  •        这是一本要你去活的书。
       整本书的主题,无论是主人公维罗妮卡,还是泽蒂卡,爱得华,玛丽安,抑或是伊卡尔医生,他们的故事,都是要让你感受到生命,让你去活。
       生命即信仰,这五个字在书中无处不在。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时间已经相当久远,久远到人们似乎已经摒弃了自己身上的人性---此处的人性并不是道德意义上的,而是生理意义上的。
       人们以为那所谓文明所谓秩序才是自己所与生俱来的,在这个世界里,人们给自己,给别人套上层层枷锁,人与人之间隔着厚厚的保护罩相互摩擦,而在这个世界,还没有完全麻木的人们,举步维艰。于是他们反抗,抑或选择死亡,最后他们在疯人院相互遇见。
       追求自己,尊重人性,不去做所谓的成熟的对自己的压制,释放自己,做自己愿意做的事情,不再总是顾虑别人的反应,去经历不同的自己,疯狂的,喜悦的,伤悲的,幼稚的,可爱的,把紧绷在我们身上的那层不变的皮破开,真正的我们才能从中出来。这些,便是最后维罗妮卡所领受到的,之前二十四年都为曾领受到的,关于生命的含义。
       而这个触发点,便是她的自杀。她为了父母,为了自己,为了一些连自己都不知道的原因,努力维持着一层不变的生活,而正是这一层不变的生活,让她丧失了生活的热情,认为生活不过这般,“她得到了生活希望得到的一切,便得出了一个结论:她的存在没有任何意义。因为所有的日子都一模一样。”于是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她没有死成,她当然没有死成,因为她后来到了维雷特精神病院。在这里,医生把她救活,却又告诉她,她的心脏严重衰竭,她只有几天的生命了。这无疑是残酷的,但是对于维罗妮卡来说,这却是无所谓了,她一心求死。精神病院的大部分人都远离她,害怕唤起她生的意识,她们认为这对时日无多的她来说是件残忍的事情。而维罗妮卡呢,她在等死。在她等死的这些天,她遇见了不同的人,抑郁症患者,恐怖症患者,精神分裂症,还有形形色色的精神病患者和躲在病院里逃避现实的正常人。伊卡尔医生,我不得不说,他是个专家,也是个好人,虽然是把维罗妮卡当成了实验品,却也算间接的救了她。他和病院里的患者引起了她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让她有了生存意识,让她正视了她自己。而只有在这个地方,精神病院,做什么都不足称奇以及不用负责的地方,维罗妮卡可以好好的思考,可以去尝试,为自己而活。而她的这股逐渐壮大明显的生存意识,也对精神病院里其他的患者产生了积极影响,甚至直接治好了他们的病。由此来看,无疑,伊戈尔医生的试验是很成功的。
       这本书中最美丽的地方,在我看来的话,是维罗妮卡和爱德华的爱情。他们在月下弹琴和听琴,在维罗妮卡以为的生命的最后阶段出逃,去做所有维罗妮卡想做的事情,去像个疯子一样快活的活着。正是因为以为这是生命最后的时光,所以才可以抛却顾虑,才可以选择尝试,才可以不管不顾的告白,这些的这些,都使维罗妮卡真正的活了起来。
       而这本书呢,这本小小的薄薄的书,却让我断断续续花了一个星期才看完。这类书,其实是很吸引我看下去的,可是这本书,看了开头,便不敢往下看了,因为它正逐渐的毁掉我精心建构好的自己。压制自己,建筑堡垒,远离世界。这便是之前的我,之前的我一直追寻的目标,不悲不喜,不动声色,以为这才能不被伤害,以为这才是成熟,以为这就是人生哲学。
       可是呢,这本书告诉我,这一切都是错的,生命怎能这样被束缚!人性怎能这样被压制!而这所谓人生哲理的追求也不过是我懦弱逃避的借口罢了,我不敢正视生活。“做汩汩而出的泉水,不要做一潭死水”。这便是我所学到的,生命有无数的可能性,我应该去尝试,去珍惜,去寻找真正适合自己的,而不是端坐在一口枯井之中,让狭窄的圈子勒得我喘不过气。
       伊戈尔医生最终都没有告诉维罗妮卡病情的真相,他认为这样是最好的,让维罗妮卡活着的每一天,都成为奇迹。
  •       《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作者的另一本作品。虽然故事不同,但你依旧会被作者的对于生命活着的意义的阐述吸引住!一个一心寻死的二十四岁少女,原因并非失恋、家庭分裂、经济危机,仅仅因为她不想过着日复一日波澜不惊得生活而决定去死。但她的计划并未能实现,她被救回人世,被送进精神病院,被告知她的心脏因安眠药的损害而只剩下五天到一个星期的跳动时间。她活在人间的时钟,开始倒计时。然而尽管她依旧想死,但不想死在这个地方,她想回归正常的社会正常死亡。我不愿意剧透,我只讲到这里。
      被迫留在精神病院里,她问的第一个问题是,疯子是什么?被精神病患者告知,疯子就是活在自己世界的人。哈,如此一来,诸位想活在自己世界里的人,都是疯子,包括我自己!多特别的回答啊!在精神病院里,原来不止有精神病人,还有正常的但不愿意面对正常社会而躲进来的人,我想起了那部影片《飞越疯人院》,我一直照着影片的场景读着这个故事。我们在这个社会总期望能与别人一样,关注同样的问题,追求同样的价值观,但不免发现自己无论如何努力,总是与之格格不入,我们不得不怀疑自己是精神病人而不是坚信自己是与众不同而已。
      书里讲到一个故事,一个国王统治的国家里,崇拜国王的臣民们都误喝了下毒的井水而精神失常,一反常态地认为国王种种都不好,无奈之下,国王也去喝下这些有毒的井水,为了使得自己变成臣民理想的国王。谁说众人皆醉我独醒是好状态?维罗妮卡在精神病院的短短几天之内,找到了她生存下去的目标,而那些原本健康的人因此受到刺激,自愿离开医院去面对虽然痛苦颇多但能参与其中的真实社会。
      主治医生最后获得他想得到得胜利,通过死亡暗示,激发患者的生存意志,进而让患者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迎接倒数人生路途上每一天必将升起的旭日。活着的过程,它本身不具意义,因为它就是全部所有的意义!
  •     仅仅是2篇评语,竟然使我产生了要为你做一切的想法,是写到我心去了
  •     2010年我做了所有我想做的事,从米其林一星吃到三星,看很多动画,画很多画,曾经写下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无拘无束地生活”的梦想,就这样成为现实。
      
    很震惊……
  •       原本是书名吸引了我。然后开始阅读电子书,用了很短的时间一口气读完,确实被内容吸引了,一个只有24岁的年轻女子为什么想要去死?后续的内容揭示正常人和精神病人的模糊区别,以及珍惜生命,真实面对自己和生活。
  •     瘋的是世界,不是她。讓你體會害憂鬱想自殺的那份心情。
  •       虽然上帝推倒了人类建造的巴别塔,并顺便打乱了人类统一的语言,意图让隔膜与障碍永恒存在于世,但这并不妨碍讲着不同语言的人会有着一样的经历与一样的想法, 相对独立却又相互连接。
      
      这本书里的每一个人物都让我倍感亲切,是的,他们共同生活在一个疯人院里,他们一个个剥开自身,讲述自己的故事,这故事让读者感同身受。疯人院和外面的世界是一样的。
      
      有人会害怕一成不变,向往脱离常规;
      有人会看透法则与权威,却又无力打破;
      有人纵然爱着身边的一切,但同时又不可抑制的厌倦这一切;
      有人在追寻梦想受阻后便丢掉了激情与斗志,转而窝在避风港里。。。
      
      人人都想要一个完全自由的,能够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世界,这样看来疯人院果然是一个很好的归属地呢,躲在里面吃饭冥想晒太阳,高谈阔论拯救世界,而且没有人会要求你负责,真是快哉。
      
      是在资助你的人为你营造的避风港里做一个正常的疯子
      还是亲身到真实的社会生活里做一个疯子似的正常人?
      
      后者无异于一场冒险。
      但是一次冒险抵得上一千次舒适安逸的日子。
      
      很遗憾,本是想看一个毁灭的悲剧故事的,但是负能量在得到最淋漓尽致的宣泄后,却还是不可逆转地被拉回到希望与光明的一面。
      
      你害怕,没关系;
      你厌倦,没关系;
      你看透,没关系;
      你失败,没关系。。。
      
      活着吧,活着就是冒险,去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的与众不同些。
      
      真的吗,真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生活吗?可明明有一个鄙夷的声音:“别闹了,如果每个人都像你这样自私的话,你的生存将会是个问题。”
  •        这部书才209页,但是深深地撼动了我。
       想起了日剧《爱情洗牌》,那个有求死本能的女孩,为了拯救她,医生让她爱,让她死一回(假装死亡)。于是,她发现死后,她的爱人落魄、痛苦,然后,开始淡却她——于是,她伤心、妒忌——第一次有了活下去的念头。
      
       维雷特(精神病院)给这些厌倦单调、害怕改变、不被理解的“病人”筑起了高高的围墙,他们在里面,可以肆无忌惮地张扬自己是一个疯子。他们在外面,需要层层包裹着自己,因为爱的故事,因为生活的桎梏,因为害怕改变。
       然而,维罗妮卡携着死亡的介入,他们开始发现,这样假装疯狂,拒绝现实,拒绝内心的行为,需要终结。
      
       维罗妮卡,她决定去死,是因为,现在很好,即管很好,她仍然不觉得快乐。而将来呢?将来也许仍然很好,但肯定比现在糟糕,因为现在她已经有了她想要的一切,将来,她只会越变越老,将来只会失去现在拥有的一切。如果拥有也不快乐,失去更不快乐。
        她决定去死,是因为,她不知道她还要什么。有什么是必需得到的呢?得到了又能怎么样呢?有什么是不可失去的呢?失去了又会怎么样呢?既然如此,那么,还有什么值得追求还有什么值得珍惜的?痛苦似乎也没了,但是快乐也变得飘渺起来。
        她决定去死,是因为,生活的布景轰然倒塌,在她面前呈现出千篇一律永劫轮回的废墟。她看到自己在这个简单的圆里面单调的绕了一圈又一圈。她已经知道这一切周而复始,像西绪福斯的巨石,没有推上去便已经知道会滚落下来,推上去还有意义吗?像最可怕的恐怖片,像最惨痛的悲剧,她对生活已经绝望,她觉得生活已死。
       于是,当她被告知会在七天后死亡,她开始思考自己的过去,那些夭折的愿望,如藤蔓地爬满她的内心,她说“我是要死的人了”,于是她可以愤怒、可以弹琴、可以爱、可以逃离。
       于是,她明白活下去的意义。
      
       也许,我们都死一次,才了然——真正的健全,是保有内心的疯狂。
  •     生存
  •       维罗妮卡因为生活平淡无奇所以决定去死,虽然没有死成,但是她在疯人院经历了死亡的恐惧,从而催生了她生的希望,她的生活仅仅是平淡无奇吗?我觉得不是,她只是没有做她自己,疯人院很多人都是这样的,所以他们喜欢呆在疯人院里,因为在那里他们可以做真实的自己,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不用担心别人嘲笑,因为都是疯子,做任何事情都是可以理解可以接受的,好吧,这本书给我呈现了一个不同的世界,不同的故事,但是却是最接近人本真思想和欲望的世界,我想,会不会那些不快乐的人得了精神病之后就快乐了呢?
  •        听人们议论谁与谁一起外出了,谁正在为什么而忍受折磨,谁如何因为丈夫的缘故而痛哭流涕。每当这种时候,我就产生一种得天独厚的优越感:我长得漂亮,有一份工作,只要愿意就能找到一个情人。傍晚时分我又回到酒吧,一切都再度重新开始。
      
      对我企图自杀应该感到极为不安的母亲会渐渐从惊恐中恢复过来,并且会继续问我将怎样生活。说到底,既然世事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复杂,为什么我不能和其他人一样呢。她会说,"你看我,我与你父亲结婚多年了,一直千方百计使你受到最好的教育,为你做出尽可能好的榜样"
      
      将来的某一天,我厌烦了总是听她呼叨同样的话,为了让她高兴,我会与一个我强迫自己去爱的男人结婚。我和他最终会找到共同梦想的未来的生活方式:别墅,孩于,孩子的前途。第一年我们将做许多次爱,第二年就减少了,从第三年开始,我们也许要十五天才想到做爱一次。比这更糟糕的是我们将几乎无话可谈。我会强迫自己接受这种局面,并且会自问我做错了什么,因为我已经无法使他对我产生兴趣,他不再注意我,却总是谈论他的朋友,仿佛他们才真正属于他的世界。
      
      就在婚姻真要险些破裂之时我将会怀孕,我们将会有一个孩子,在一段时间里,我们彼此之间会比过去贴得更近,然而情况很快又会恢复到从前的那种老样子。
      于是,我将会像昨天——或是几天之前,我说不准——与我讲话的那位护士的姑妈一样开始发胖。我会开始节食,但是每一天、每一周都将以彻底失败而告终,因为无论我如何控制,体重却一个劲地增加。这时候,我将会有几个孩子了,为了不在转瞬即逝的做爱之夜感到压抑,我将服用某些神奇的毒品。我会对所有的人说,孩子们是我生存的理由,但实际上,他们的生存将取决于我的生活方式。
      
      人们将总以为我们是一对幸福的夫妻,而没有人知道在幸福的外表后面所存在着的孤独、痛苦和抵触。
      
      直到有一天,我的丈夫有了他的第一个情妇,这时候,我也许像那位护士的姑妈一样大吵大闹,或是再度想到自杀。然而此时的我已经变得又老又胆小了,而且还有两个或是三个孩子需要我的帮助,在我能够舍弃一切之前,我应该使他们受到教育,使他们立足于社会。我不会去自杀,我会大吵大闹,威胁要带着孩子们离去。和所有男人一样,他也会让步,会说他爱我,会说那种事今后再也不会发生了。他从来没有想过,假如我真的要离他而去,推一的选择就是回到我父母的家里,在那儿我的余生就将是整天听我母亲的抱怨,因为她认为我失去了惟-一次幸福的机会。她会说尽管有些小的缺点,可他还是一个最好的丈夫。还有我的孩子们,他们会因为我们离异的缘故而将会忍受许多痛苦。
      
      两三年之后,又有一个女人闯入了他的生活。我会发现此事——或是因为亲眼看到,或是因为有人告诉了我——,但这一次我会假装不知道。在和他的前一个情妇的斗争中我已耗尽了全部精力,一点也没有余下,最好是按生活的实际而不是我想象的那种样子来接受它。我母亲是有道理的。
      
      他会继续对我和蔼可亲,我会继续在图书馆上班,在剧院前的公园里吃我的三明治,读我永远也未能读完的那些书,看那些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之后也依然是一成不变的电视节目。
      
      只是在吃三明治时我会有一种负疚感,因为我已经是个胖子。我不会再去酒吧,因为家里有个丈夫在等着我去照管孩子。
      
      此后便是等待着孩子们长大,整天都想要自杀却没有勇气去做。在一个美好的日子里,我终于得出了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结论,它不会向前发展,一切都不会改变。于是我听天由命了。·····················
      
      以上,
      如果现在在有人问你为什么不结婚,你就告诉她,因为我不想像你一样过一生。这样的悲催一生的总结,然后就浑浑噩噩的去死,怎一个悲哀了得!!!
  •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这本书好呢?是看完他教会了你什么吗?还是你看完真的能改变什么吗?一个因为厌倦一成不变的生活而去自杀的人,如果最后领悟到生活的真谛而认真活下去的话,那还有点看头。可是维罗妮卡是怎么做的呢?她在疯人院打人,当着那男人的面手淫,疯狂了一把后就能找到人生的意义了,就可以活下去了。这个故事无法说服我,也许现在大多数人的生活都如维罗妮卡一般循规蹈矩,了无生趣,所以才会产生共鸣。
  •     前后呼应啊。生命真的脆弱,所以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奇迹。
  •       
       小說提出一個問題,展現一個世界。它解決不了的問題,關於它的批評同樣解決不了。或者說小說從來不解決問題,而是構造出一種新的生活結構以及種種不同的人物,他們有著各異的人格,他們代表人的種種可能性和他們背後的無限世界。有時候讀後感或者說是評論之類的東西就是這些問題和可能性的延伸而已,在這裡我們做的也不過就是帶來新的問題而已。當然技術性的批評也是另外一回事了,這是專家關心的東西。
      
       這本書與死亡和精神病醫院有關係,很难不勾起了我的興趣。这本书开篇就是——維羅妮卡服用安眠藥,她決定去死。
      
       我記得海德格爾還是荷爾德林有一句話:真理與死亡一樣,是不死的。
      
       每當我們接近死亡就是離真理越近。
      
       為何選擇死亡?不是因為痛苦。不是因為不公平的遭遇——而是因為生活的無意義。人類的生存結構是由焦慮構成的,這是自由和死亡的代價。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死亡使得我們的生活毫無意義,然而維羅妮卡選擇死亡也是因為她認為生活毫無意義,其實生活的種種毫無意義就是死亡所帶來的,因為死亡而選擇死亡,不得不說有某種循環論的味道。可能一切哲學都是因死亡引起的,很顯然維羅妮卡自殺時顯現出來的焦慮讓她對雜誌上的事顯現出反感與厭惡,還有那封信無一不是焦慮的體現,然後她第一個開始關心的事就是——上帝是否存在?
       然而這樣的存在問題,只能在生活的無限可能性中尋找,所謂真理也不是科學明天或者僅僅是那些民諺警句和那些妙語連珠的東西。我們大多數人希望得到的不是關於世界是如何如何的。而是我們與世界是什麼樣的關係?也就是說我們希望有人能告訴我們如何去生活。關於死亡,雖然孔子說:未知生,焉知死?但是,思考生活就是從思考死亡開始的,連死亡,連人的有限性都沒有作一番深思,我們怎麼可能知道什麽是生存呢?
      
       科學無法教會我們如何生活。這個問題就像倫理問題一樣,沒有確切的答案,只有個人美好的希望。人的有限性是不可能窮盡真理的;真理一直處在變動之中。
      
       死亡是絕對的東西,可是維羅妮卡沒有死,她進入了另外一個世界——或許是一條通向真理的道路?作者用代表死亡的行為象徵著死亡與真理的關係?在病床上,她想像著自己之後的生活,卻依然一心尋死,還是爲了那個大多數人都深深體會到的理由——生活一成不變,對此我們無能為力。不過正如維羅妮卡所自覺到的,其實並不是生活一成不變,而是我們本就希望如此。究竟是這種一成不變使得我們漸漸養成習慣使我們漸漸安逸懶惰下來,從而養成的一種惰性的希望?這種隱隱約約變異成希望的心態?還是一開始我們骨子裡就希望生活能夠安定能夠一成不變?
      
       維羅妮卡自身的矛盾確實是對我有所觸動——我們渴望著生活出現新的東西,能有新的東西告訴我們生活或者是世界;我們在這個世界上(in-der-welt-sein)到底是怎麼一回事。雖然很多勇士們樂於挑戰,但是很多人總是害怕改變,因為每次改變總意味著適應,這是個痛苦的過程。明白這個矛盾,但是離上升到行為仿佛隔著一道三途川。日復一日地被同一個東西困擾著,每天這樣地思考著,就像禪修一樣。每次介入現實世界是一邊在抱怨為何沒有改變,一邊卻在暗暗慶倖今天依然是那樣平靜。
      
       然而這個新的世界也給她設定了一個界限,那就是她只有五天的生命了。這使得她開始恐懼與憎恨,還是漸漸地融入了這個世界,這是個精神病醫院,人們有絕對的自由,他們會被寬容,可以做一切想做的事情,維羅妮卡被限制了,但是她顯得更加自由了,只有界限的存在使得自由更為自由,她立馬改變了。通常在精神病院,自由確實是被剝削了。不過看起來並我們好像更自由了。不,不是這樣的。我們無法為自己的自由負擔後果,這隻能使靈魂更加空虛,這是不能承受之輕。在醫院里我們處處受到保護,我們把自己的責任全部都給了醫生和護士,而什麽都不用管,仿佛卸下了自己的擔子。這使得維羅妮卡更盲目了,她開始有些後悔,又意識到自己活不下去。
       她覺得,父母從前的愛過於不求回報,使得她心生內疚從而想努力回應他們的愛,然而自己做不到她期望回報父母的那種結果,她很難超越這種局面和狀況,就是這樣不求回報的愛給了維羅妮卡自由,然而這種輕卻是不能承受的。但是到了醫院,她才開始意識到,自己恨這些東西,一切都是看上去使人幸福的自由所帶來的。大家從不期望她什麽,她也從不期望別人什麽。這種消極的自由早就消除了她的慾望。(事實上這並不是真正積極意義上的自由)
       幸福意味著某種程度的自由,這也間接地說明了書中醫生的那份報告——“越是幸福的國家,越是有某種不幸。”
      
       只有當限制變得離我們非常近我們才能意識到自己是自由的,我們焦慮是因為看不到那個界限。事實上,正是因為死亡離我們過於遙遠,使得我們覺得每一個選擇都是永恆的,一旦決定就會造成無法挽回的影響。我們要為自己的自由付出永恆的代價。然而在這個精神病院里沒有什麽是不能挽回不能被原諒的。你可以嘗試著任何東西。
      
       那個世界和正常的世界某種程度上是重疊的,我們需要服從某些權威,但是我們總也能被原諒。只是那種原諒在醫院里是如此簡單,而在現實世界是如此困難。在精神病院里死的界限被拉近了,自由的代價被減少了。然而現實世界卻相反。這種對稱是否是一種巧合呢?也就是說這種雙重世界又意味著什麽?
      
       因為每当存在一个界限,它就是意味著被超越。这是自由最高贵的体现,維羅妮卡越是接近死亡,她越是覺得自己的當下越是有著自己的意義。
      
       就像瑪麗所說的“你的死亡改變了我們,那一晚獲得了無數人窮極一生在追求的東西。”在死亡這個界限逼近的時候,維羅妮卡對於生的感受就越是強烈,面對死亡她才找到活下去的理由,爲什麽?就是在那一晚她超越了這個界限,做了她一輩子可能做不到的事情,釋放了自己。
      
       這本書通篇到最後,人們都是因為進入了這個瘋人院,這另外一個世界,從而似乎找到了活下去的意義。她們是最接近于死亡的人。死亡在這裡不是肉體上的而是社會上的,對於社會上來說他們是不被需要的存在。
      
       這些人的結癥就是——精神鬥爭的矛盾。作为一个社会人的理智要求他们遵循秩序,然而作为个人精神的需求却要求破坏它们。这种对峙让人陷入无尽的斗争之中,然而当他们进入医院,他们不需要斗争了,因为他们的一切都会被原谅,这里的唯一规则就是:他们是疯子,他们需要被原谅。一切这样的矛盾被这样化解之后他们于是看清了自己。
       上述种种困境的最大原因其实也就是这种个人精神与处境的矛盾,也就是我们和这个世界的对立——希望改变又还怕改变。
       在脱离正常社会的秩序之后,面临死亡,面临着界限,终于不得不做出真正的超越。死亡使得人成为真正自由之人,而不是一个永恒的概念,千年万年之后,都要保持自己前后一致不出差错,没有任何选择的机会。
       最后,有几点不舒服的地方就是,人物心理的活动还是过于平淡,总特么让我觉得越到后面越他妈心灵鸡汤。开头还是很精彩的,在死亡之前的维罗妮卡的状态,还有她醒来时,我总是期待一些出乎意料的发展,不过越到后面这种俗气的感觉越浓。之后,这满满的正能量越发让我确信维罗妮卡根本不会死,而且说不定是医生治疗她而采取的诡计——果不其然,还真是这样。
       然后疯人院显得太正常,一点疯狂的元素也没有,不诡异不有趣,和一般医院没有区别。
      
       但是只凭借这本书要说科埃略是什么伟大的作家那我也只能呵呵了。我只能说作者还不错,起码这本书涉及的主题还是可以谈论一番的。
       不论什么小说,只要一般技术上没出什么大错,结构完整。只要涉及的主题和元素是值得谈论的,这本书基本就不会失败。像乔伊斯德里罗这样作家毕竟不多,他们能揭示更深层的生活结构和心理活动的逻辑。三星吧。
      
      
      
  •     有些人其实并没有疯,但他们还是选择住在精神病院内,假装自己是精神不正常的,因为如此一来,他们就能随心所欲的去作自己想作的事,说想说的话,即使他们所作的事, 所说的话,在别人看来根本跟疯子行径没什麼两样
  •     生病之后才知道不生病时是多么的幸福,其实这正常的状态只是一种过渡的状态,算不上你感到的幸福。这也是因为欲望,因为希望获得而感到美好,只能说是欲望的美妙罢了。叔本华也赞同并且强调了这样的观点:我们幸福的原因存在于我们的自身内在,而不是自身之外。
  •       
      
      这实在是一本表征意向非常浓的书
      讽刺生活中的雷同与琐碎
      呼吁人们去打破厌倦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
      所以这本书也如此有名
      
      但是书里面的情节还是有意思
      作者借着不同的人物
      去表达不同的感受
      比如表达对胰岛素治疗和电击治疗精神病的看法
      写得非常生动
      另外还有玛丽和爱德华如何成为了精神病的描述
      原来是生活的折磨与打击
      还有就是维罗妮卡的一些独白
      从对生活的厌倦感的无力抗争
      到后来希望去抗争却被人拖拽
      特别是维罗妮卡当着爱德华的面手淫的一段
      很有意思
      而且到后来拖拽者是被象征着科学与挽救的医生拖拽
      种种对比
      果然是精彩
      
      不过这本书的结尾还是选择了开放式
      维罗妮卡是健康的,没有受到心脏病的威胁
      还收获了爱德华的爱情
      难道一定要像童话里的王子和公主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吗
      或者他们是面对更大的灾难和挑战
      这样很好
      
      
      
      
      
      
  •        老实说,我是看了《牧羊少年奇幻之旅》之后才选择看的这本书。保罗有一种魔力,他总是能够讲出读者心中所想,并且给予最宽宏的鼓励,鼓励我们完成自己最想做的事。
       维罗妮卡就是个很普通的社会人,和我们大家所有人一样,每天过着千篇一律的生活,没有什么天大的馅饼,也没有什么一地的狗屎。我们不够好运,也没多么倒霉,生活就是这么勉强的一天天过去。可维罗妮卡意识到了,自己这样不行,一点都不幸福,这样的生活让她厌倦,厌倦到死了才能解脱。
       为什么最后她又渴望继续活下去呢。有些人说是因为爱,是爱让她给了她希望和勇气。这话不假,但不是全部。仔细想想她之前为何寻死的,她厌倦了每天相同的人,相同的事情,觉得生活已经没有意义了,才想死的。其实她是想改变的,改变自己死气沉沉没有新意的生活方式,可是她不敢,有种叫做类矾”的东西束缚着她的身体让她逃避去改变。
       而在疯人院,在那些疯子中间,她可以无需顾虑地释放自己,这种刺激感,这种不需付出代价的改变让她愉悦。虽说刚开始,她很抗拒自己开始产生求生意识,既然决定要死了又说想要活下去那不就是否定自己吗。可是,不行啊,外面的生活太有趣了,第一次感觉到外面的生活太有趣了 绝对地不想死了。维罗妮卡一定是这么想。爱情只是一个很微妙的因素,不想死是她早就想明白的事。
       至于那两个女人最后为何离开疯人院。我想是她们想通了。疯子之所以是疯子,是因为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在他们的世界观里,他们的世界就是最棒的世界,他们想要怎么做就怎么做,他们想要怎么改变就怎么改变。而那两女人正是明白了自己的病已经治好了并不再是疯子,明白自己和疯子不一样,自己的世界和正常人的世界是相通的。既然已经不是疯子了,继续呆在疯人院,就又会变成苦病的奴隶,又是逃避现实的一种表现。为了不再让苦病重蹈覆辙,她们必须离开,必须离开这个与世无争的收容所。
       要想像样地活下去,不是腰缠万贯,不是万人敬仰,而是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内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虽说人多多少少迫于生活的压力,被类矾折磨着伪装自己的情绪,但只要一点点就够了,为自己最真实的欲望做一点点努力。你就能比现在幸福很多倍了。
       你看世界上不幸的人那么多,他们觉得自己苦吗,一定觉得自己很苦啊,但为什么不去死啊?因为他们还有事情要去做啊,养育自己的孩子也好,照顾父母也好,再或者让自己继续活着也好,都是他们拼命想要实现的事情。
       人真正为苦难而自杀的人并不多,更多的是因为空虚。可能这就叫生无可恋吧。但,同样,如果你的生活中开始出现一些新事物,你会立马丧失想死的念头。人,就是够简单啊,有欲望就够了。什么无欲则刚啊,你知道无欲的痛苦吗。
       为什么活着我不清楚。不过我猜,还是为了可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吧。
      
  •        已经看过三遍了。
       我怀疑过以后会不会抑郁,要是真这样,我希望我的人生轨迹和那个一度抑郁的律师差不多。如果我会困顿于生活的一成不变,而后我应该被允许拥有很长时间思考生命并被激活起生存意识,最后逃脱出我内心的维雷特。每个人生活中都应该有个像维罗妮卡一样的人,她的苦难唤醒你使你从容不迫。这么说并不是我的曙光建立在她人的困苦之上,这本书恰恰可以取代维罗妮卡这个人。
       仅仅是把这本书当作故事来读。以前我说以后想读哲学/中文系,不久就有很多人反驳,他们都吿诉我要现实一点,那样会就业很难。现在我仍在理想与现实中徘徊,一方面我想让我的灵魂圣洁,可一方面我又相信所谓的"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我羡慕爱德华,他放弃财富和社会地位去追寻天堂的影像。我多希望我以后能坚定地遵从自己的内心,可又被现实所困扰,因为我也害怕与他人与众不同。我倾慕大海的平静并且想拥有像海一样波澜不惊的内心,正如我常常喜欢一潭死水的生活,而不是做汩汩的泉水。在家长的压制下我应该看得到我未来的样子,有一份安稳的工作,度过我平淡幸福的人生。那些所谓看透人生脚踏实地的人不过是喝了魔水的人,但我还是不愿看到我将魔水一饮而尽的样子。
      其实我真的也很想冒一冒险,抛弃我一千个舒适安逸的日子。
       我只能把这本书也视为我的天堂的影像,我想大多数人都是如此,如同我一样不甘心。
  •     2011年3月份读完,比较冗长的读书过程,anyway,值得
  •        疯子与正常人之间的区别?疯子之所以成为疯子,只因为他与众不同。
       故事中,疯人院和正常人生活的城市之间,可以自由出入。但有些已经痊愈的“疯子”,却不想返回正常人的世界,宁肯一直呆在疯人院——这里,他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不用承担社会责任,不用被条条框框锁死。有人选择离开,有人选择留下。离开未必比留下高明,谁知道所谓正常人的世界,岂不是另一个有更多“疯子”的世界呢?但离开至少比留下有勇气,想去看看另一个世界,是不是有更多不一样的精彩。
       人生需要冒险,或许不妨成为一个“疯子”,抛弃世俗,抛弃约束,大胆追求所想所爱。别人笑我疯癫,我笑别人看不穿!
      
  •       It's not a new idea to live each day as if we should die tomorrow. 但是死亡太近反而让人觉得无事可干,所以不妨把时间拉得长一点,在最后的一年、或者三年里,你会做什么?
      
      我是一个自懂事的时候起,就没有什么欲望的人,如果你跟我说好好学习,以后就可以有好工作、赚大钱,对我来说没什么太大吸引力,这无法成为我学习的动力。也许是在年幼的时候就习惯了,想要而得不到的东西,比如培乐多的橡皮泥,比如gameboy,比如不能看电视,比如必须天天弹琴,很想要的东西,喜欢的东西,随着世间的推移,也就变得无所谓了。而无法拥有的东西,反而会变成心头的一粒朱砂痣,赋予其无限想象,敬若神明,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对于金钱缺少欲望,对于物质也缺少欲望,当时想如果以后有钱了,要买很多数码产品,装家庭影院,这是唯一需要点钱的东西。但是今天科技那么发达,数码产品变得那么便宜,一部手机就等于mp3、照相机、摄像机,电脑就等于电视机,更何况我曾视之如瑰宝的电视剧都开始不看。我曾经觉得贵的数码产品,一下子就全部拥有,而且觉得没有更新的必要。
      
      2009年也许是第一次产生了想要做某事的强烈欲望,才会不顾一切地坚持。因为我喜欢做的事情,不过吃喝玩乐,没有一样可以为我带来收入。而事实证明,这件事情成为我人生第一个明智的决定,我也终于把命运抓在了自己的手里。
      
      2010年我做了所有我想做的事,从米其林一星吃到三星,看很多动画,画很多画,曾经写下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无拘无束地生活”的梦想,就这样成为现实。
      
      终于有一天,人生不再有遗憾,即使曾有遗憾也不再有所谓,这是否就是人们所谓的幸福的境界?但人真的是一种麻烦的生物,我因为缺乏欲望而感到无聊。知足者是否能够常乐呢?知足者会不会感到无聊呢?说知足常乐的这个人是不是一个知足者呢?我这个知足者开始视死如归了,把末日放在明天、放在一年后、放在三年后,我都想不出想要干却还没干的事。伊戈尔医生说,死亡的意识激励我们活得更长久,那适用于一个心中仍存有欲念的人,比如想要成为钢琴家的韦罗妮卡。但如果韦罗妮卡并没有这个弹琴的愿望,死亡的意识能否激励她活下去呢?作者在这一点上表达错了,更为准确的说法是:死亡的意识使人勇于成为他自己。一个并非因成为不了自己而决定去死的人,“死亡的意识”能阻止他吗?
      
      人为何惧怕死亡?那个在寒风瑟瑟的冬天赤裸着双脚披头散发躺在大街上的乞讨者,日复一日地过着这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的日子,他有没有想过去死?那个电影里被吸毒的父母抛弃,被人强奸,与老鼠为伍,过着牲畜不如的生活的女孩,为何仍然坚定地想要活下去?当我们说起死亡,我们好像说的是极度的不幸,即使是那些相信有天堂的人,有没有对死亡产生憧憬(这是否可以说明任何害怕死亡的人其实都不相信存在天堂呢?)。但事实上,没有人知道死亡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既然我们对它一无所知,又为何认为它是天大的恶呢?
      
      人活多少岁就够了呢?有人希望长生不死,有人自杀提早结束生命,而大多数人顺应自然。一个做自己的人是否也应该决定自己的寿命呢?当某一天,他觉得他想做的事都已经做了,他觉得人生可以完结了,他是否可以选择去死?一个直面人生的人,意味着他会去直面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按照自己的原则生活,但并不保证,他就会热爱生命,因为他可能因此而接触到生命的残忍与丑陋而依然将其抛弃。
      
      直面死亡可以帮我们认识真实的自己,但真实并不意味着善与美,有没有人因意识到自己内心的丑恶与不堪而变成疯子了呢?那些荒淫无度的人,是不是屈服于自己的本性而变成那样了呢?人们说一个对金钱孜孜以求的人贪得无厌,他并非不满足,他是陷入无聊之中了,金钱对其不再是难以企及的梦想,他觉得金钱来得太容易了,必须在现在的数字上再加上几个零才具有挑战性,才不会让他觉得无聊。而被认为是最聪明的苏格拉底,仍觉得自己有许多不知道,知识是无尽的,而且变化多端,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永远也不会感到厌倦。所以,与其说追求知识比追求金钱更高尚,不如说前者比后者更不容易使人厌倦,两者的差别不是value,而是duaration。
      
      一个自由的社会里,追求金钱、追求名利、追求享乐、追求知识、追求真理,并无高低贵贱之分,人们只是选择自己需要的。你可以鄙夷金钱,他也可以鄙夷尊严,如果我们希望人们能够成为他们自己,就不应该去设置一种普世的价值观。当然自由并不意味着没有约束,因为克己也是人性中的一部分,于是教育强化我们的善恶观,引导我们克制物欲、培养精神力。自由的社会里,约束人们行为的,不是法律,是内心的道德观。不作恶,不是害怕法律的制裁,也不是害怕死后入地狱,而是作恶并非我为人的原则。
      
      我并不摈斥追求金钱与名利,反而我有点羡慕那些充满着欲望的人,他们的人生有着清晰的目标与动力。人当然可以追求自己想要的,但同时必须不能危害到他人,人可以自残,但无权残害他人的生命。人也有权结束自己的生命,但要以不妨害到别人为前提。比如一个跳楼者可能造成目击者精神失常,如多米诺骨牌一般引起一连串不幸。尽管该人也可能因目睹一场车祸而精神失常,但两者性质不同,前者是有意的必然的,后者是无意的偶然的。当然,对于死亡心神向往的人可能无暇顾及那么多,毕竟又有多少人愿意为他人牺牲自己呢?
      
      任何一种想法,比如思考死亡,不过是给我们的人生多一个选项。但这个社会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心灵鸡汤”,仿佛是一种包治百病的万能药,仿佛唯有我格调最高,仿佛众人皆醉唯我独醒。而任何一种励志的言论,不过是一个得了绝症的人对其绝处逢生历程的阐述,而我们并非都得了绝症,即使是绝症,也各有各的病,吃错药比放着不管可能更危险。一个视力正常的人,不会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眼睛上;一个排泄正常的人,不回去思考调整饮食防止便秘。我们不会去关注身体中任何一个运作正常的器官,直到有一天,牙疼了,胃疼了,我们才意识到它们的存在。于是幸福也是这样一种和谐而不自知的状态,直到有一天我们感到了痛苦,我们有了对比,才产生了要留住幸福的想法。一个真正幸福的人,不会写一本书告诉大家获得幸福的途径,因为他不知道什么叫不幸,他只是觉得一切自然而然地发生,他幸福而不自知。
      
      思考死亡,认识自己,并不意味着从此就会比现在幸福,特别是对于一个习惯了由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的人,如同家养的鸟放生会反而会饿死。当然我们有足够的理智作出我们认为较好的选择,但是我们没有权利评判他人的行为,“如果我是你,我会……”永远是一句废话,我们只能评判自己。对于他人,我们可以有看法,有意见,但不能说:我的做法是对的,你的做法是错的,所以你不能那样做,必须按照我的来做。很遗憾,我们之中没有上帝。
      
      失去后才懂得珍惜,这是人之常情,如同人开心就笑,伤心就哭,人生就是有悲有喜,无悲的人生也就不再有喜。如果重新选择,可能我不会走当时的路,这也是人之常情,就像玩游戏时每次总想玩出不一样的结局,我们对未知总是充满好奇。在这条单行道上,我可能曾经后悔进入一个沼泽,但是我并不知道另一条路是不是通向悬崖,而悬崖下面是万丈深渊还是世外桃源,我不知道也不会知道,只有我所经历过的生活才是真实的,其余不过是想象。我无法倒退,也无法与他人调换灵魂,如果我想体验更多、知道更多,就必须不断变换道路。做自己的选择,可能不会使我走上一条更好的道路,也可能会后悔,但是我记得当时自己这么选择的原因,这是我行事自己意志的后果,我不会埋怨他人说:是你逼我这么做的,因为我是自由的人。你的路看上去不错,祝贺你,但我还是要根据自己的价值观选择自己的路。人生是每个人自己的修行,如鱼饮水,冷暖自知。你们都是很好很好的,可偏偏,我不喜欢。
      
      
  •       我就觉得整书都在营造一种表面很安静,但却觉察不出哪里不对,总之很不安,很空,很不坐实的气氛。
      
      后面一大半我都没仔细看
      
      原因是看了 前面大约能猜测出这书是讲什么的
      
      我觉得这种主题的艺术作品有很多,已经被不少作家,电影讲了很多遍的类似故事
      
      不过考虑到成书时间 ,作者这么写还是有一定意义的
      
      书的名字很洋气,完全是被书名吸引来看的
      
      但我想 也许是我现在浮躁了 所以才没耐心能读完这个故事
      
      也许是 书中所阐述的价值观 和我喜欢看到的略有不同
      
      但如果你也觉得人生空虚,每天都安静的度过,似乎什么也不缺,但总有一种无法坐实的感觉
      
      那就读读吧
      
      还好我不会有这种感觉,这难道叫做幸福!!
  •     破釜沉舟,在人生当中是如何可贵。在我看来这本书对我讲的就这一句话。不过故事非常值得一看,特别是作者如何描述这些“精神病患者”。
  •     愿每个人都有第二次机会。
  •     结尾在整本书孤独气氛的烘托下更像是一团渐渐散去的雾。无法忘怀的是如水银色月光照耀唯乐地,精神分裂症男孩观看即死的裸体少女弹奏钢琴,不带一丝肉欲
  •       维罗妮卡没有应吞食过多安眠药而诱发心脏病。但是她在维蕾德时已被告知她没过几天就要死去。
      只是她总是不断地活过了一天又一天。
      就像爱德华对她说的:奇迹发生了,你又活过了一天。
      而这句话通过她爱的爱德华来说,或许更加充满能量。
      维罗妮卡就在奇迹的每一天活了下来,或许会一直到老到生命自然衰老。
      然后,我想,她是幸福的。因为她把活着的每一天都当作了奇迹。
      或许正因为如此,她能真正地活出自己的姿态,随心所欲。
      反正,她说她也是从维蕾德疯人院出来的,大不了就让别人叫做疯子。
      于是她给每一天赋予意义。多活一天,就要多一天的精彩和不同。以为人之将死总是有别于以为自己活很久来得快活。
      正所谓,把每一天当当作最后一天来过。
      
      
      回到故事的开头。维罗妮卡决定去死。她想了各种死去的方式。
      最终选择用最优雅的死法——吞食安眠药。
      而她是决定要去死的,所谓决定就不是犹豫不决。
      所以当她吞下一颗安眠药,她就多一份的坚定。
      那她为什么想去死?
      维罗妮卡曾有一段独白,她想生活会随着不断衰老而变差,现在她24岁,花样年华,却会随着年龄的增大而不断变坏。
      有一天她受够了她母亲为了她付出一切的说辞,然后找个男人,强迫自己爱上他,与之结婚生子。
      她想的都是现实,都是理智。她说:
      第一年,他们会经常做爱;第二年,少了一些;第三年,估计一个月一次;
      然后在婚姻濒临无望的时候生孩子。然后斗小三,挽回婚姻。然后丈夫再遇到一个女人,可惜她老了,无力斗争。
      唯一活下来的理由就是为了孩子,甚至其实是因为孩子给了她活下去的借口。那是她也失去了自杀的勇气。
      因为为人母的责任。世俗的压力。
      
      这段话看出她是相当理智地预想到了自己未来的走向。
      可预知的无趣,每天做一样的事情,去同样的酒吧,在同样的地点吃面包。
      于是,死亡只需要一个理由,那就是无聊,单一,重复。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
      
      可惜,她的自杀没有最终中断她的性命。
      她被送到了维雷特疯人院。
      
      
      在里面因为被嘲笑,她竟然做了以前从不敢做的事,刮了一个老男人一巴掌。然后不畏惧地离开,她觉得很棒。
      又不断地在夜晚弹琴,甚至于在爱德华的面前手淫并多次达到高潮,她想这是她这辈子最接近快乐和天堂的事。
      也许后来的她也有羞耻的感觉。但是,她还是爱上了不计较她这种行为的爱德华。一个懂她理解她的精神分裂者。
      
      后来她慢慢想清楚了这一切,以及她所认为的疯人院里的自由其实和外面的世界没有任何地不同。
      因为同样所以快乐,因为不同所以是疯子。这里如是,外面也如是。
      
      后来,爱点燃了她生的希望。
      于是,携手爱德华逃出疯人院。
      
      书里面还有两个重要人物,我认为也是灵魂人物,那就是泽蒂卡和玛丽。
      泽蒂卡说了一句充满哲理的话:一切都不是偶然发生的。
      
      玛丽和医生的一场对话说得非常引人深思,
      医生说: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特质与天性,追求快乐与寻找冒险的方式各不相同,
      然而社会却把一种统一的行为方式强加给人,而为什么这样行事?人们居然连问都不问。他们只会接受。
      
      是的,人类生活着,不是单一的,而是群体的。社会性在我们的生活中表现得淋漓尽致。
      就比如每个人到适龄了都要结婚生子,每个人一毕业就要
      进入社会工作。年纪大了单身就要招亲人逼婚沦为别人口中的剩女。
      似乎人们都在根据一种规则生活,只有遵循这些规则才会
      活得体面,否则没有面子,脸上无光。
      于是,大众化与随波逐流就是每个人最好的选择。甚至于,诚实都变成了一种伤害。
      
      而敢于与他人不同的人,或许会被扣上疯子的名号。都说,想改变世界的是疯子,但是推动着世界前进的也是疯子。
      每个人都应该各司其事,天生我才必有用才是。
      在现代的社会里,已经不再是 以专长和爱好来选择大学专业和工作职位。也不像孔子说的因材施教。
      而是什么热门读什么,什么能赚钱做什么。
      世界趋向大众,供过于求,于是不平衡,谁都做不好自己。
      
      中国为什么没有创新,是因为很多年轻人都沦为了教育机器,很会读书,却没有专长。
      这个世界,总有人做这些有人做那些。如果
      每个人都做一样的事情,社会怎么进步?一方面缺人才,一方面人才过多。
      
      所以,在物欲横飞的日子,没有安全感的人越来越多。所以很多人都不再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而是能赚钱的事情。
      有人说,我要生活,不要谋生。正因为没有安全感,所以很多人都在做着谋生而非生活的事。
      生活就是这样,你怎么看待它,它就怎么对待你。
      
      正因为,独特的人想要跟向周边的人一样,受欢迎,融入群体,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所以现在这个社会,
      抑郁症愈多,精神压力也很大。
      文中有一段玛丽告诉爱德华:我要去犯错,从前我只是想想而已,从没有勇气付诸实践。恐惧症也许会卷土从来,但这次只会让我疲惫
      而已。我会交道新朋友,把他们教成疯子,让他们拥有智慧。我会告诉他们,要去发现自己的生活、渴望与冒险。人要好好活着。
      如果你活着,上帝便与你同在。如果你拒绝冒险,他会回到 遥远的天国,变成一个仅在哲学上讨论的课题。
      
      进入维雷特,面对死亡,他们都不恐惧。反而恐惧一成不变。后来,在维雷特遇到那个不怕死却生机勃勃美丽的维罗妮卡,
      让他们有了各自的思考,于是,后来他们就像疯子一样,逃离了维雷特,充满希望地重新新生活。
      
      最后,他们都决定不死。
      活着的每一天,都是奇迹。
  •       “她说自己谈不上很幸福,也谈不上不幸福,正因如此,她再也没法忍受这种生活了。” 这是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句话,我相信这也是每一个平凡人,包括我们眼中生活的五光十色的人们,的生活写照。
      
      维罗妮卡对于自己以后生活的展望,也是每一个即将踏入婚姻的年轻人的未来。
      
      保罗柯艾略对于生活的描述,引起了我强烈的共鸣,因为这种生活正是你,我,他的生活,维罗妮卡也正是现实世界中活生生的你,我,他。
      
      可是,究竟怎么样,才能让我们觉得生活是有滋有味的,是充满乐趣和希望的呢?保罗柯艾略没有给我们确切的答案,或者至少维罗妮卡追寻自由和爱的方式,不能适用于生活在普通世界的我们。那么答案到底是什么呢?是爱情,是疯狂,是勇气,还是心灵的自由~~
      
      写下这些可能答案的同时,我想起了生活的枷锁,想到了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逃脱不了的命运。可是,我又马上乐天地在心底重复:爱情,疯狂,勇气,自由。因为只有心底里抱着希望,生活才有别样的可能。
      
      《维罗妮卡决定去死》让我第一次觉得,也许多读书并非一件好事,因为我们会想太多。
  •     我也在思考死亡,也考虑过自杀,但现在我觉得一下子就自由了,是尼采还有黑塞激励了我,既然生死无凭,何不放开来,放下自己心中的执念,去看看这个世界,一切都那么温暖美好
  •       【有剧透】
      看到30%的时候,我就在想,医生或许是在框维罗妮卡吧。
      或许,维罗妮卡不会死吧。
      当时真是非常希望维罗妮卡能够活下去。
      但是,又觉得,她要是真的活下来了,那不是很俗气很大团圆吗?
      整个故事就变得像个笑话了。
      结果,还真是很俗气很大团圆。
      开心维罗妮卡没有死的同时,也感觉很遗憾。
      这样廉价的骗局,连我都想到了。
  •       我有一次谈恋爱生出了一瞬这样的想法:我可以为他去死,真的。
      
      接下来我就跟他分了手。
      
      我自己都纳闷,曾经疯狂成那样。
      
      事后经历了很多,当然不止恋爱方面的。才慢慢发现,有时候自己的感受,在不久之后都会归于平淡。
      
      维罗妮卡想死的理由:她生活中的一切没有任何变化,青春一旦逝去,就意味着将一天不如一天,老年期便会开始在她身上打上它不可逆转的印记,疾病来了,朋友们离去了,总而言之,继续生活下去不会增添任何新意,相反,忍受痛苦的可能性却大为增加了。
      
      另一个,维罗妮卡阅读报纸,看电视,了解世界上正在发生的一切。一切都是荒谬的,而她又无法改变这种局面,这就使她产生了自己一无所用的感觉。
      
      我估计她要真死了,现在一定在地狱里后悔。
      
      尽管她为逃离思考而庆幸,为见证上帝是否存在而兴奋。
      
      可她不知道的是,知道了上帝存在又能怎样呢?
      
      先理一下要素:
      
      地点:维莱特精神病医院
      
      角色:维罗妮卡 泽德卡 埃杜阿尔德 马莉 医生伊戈尔
      
      维罗妮卡【由努力做个完美自己到勇敢无畏的接受自己】
      
       维罗妮卡因为上述理由,选择浪漫的方式——服用安眠药,进行自杀。未遂,进了维莱特。
      
      当维罗妮卡得知自己即将真正死去时,她开始了转变。
      
      看到年轻医生公布她即将死去的消息,“韦罗妮卡已经察觉到,有一大批人专爱谈论发生在别
      人身上的灾祸,似乎他们十分想伸手相助,但实际上却是对别人的不幸感到幸
      灾乐祸,因为这能使他们相信自己是幸福的,生活对他们而言是宽宏大度的。
      她讨厌这种人,不会给那位年轻的医生任何机会来利用她的病情掩饰自己的失
      意。她注视着他的眼睛,微微一笑说道:
      ‘那我就如期而死。’”
      
      之后,她开始考虑,因为嘲笑,她想要抗争,却在纠结自己以前就不会这样在意别人的看法。但终究还是对兄弟情谊会的动了手,她感到痛快,这是她以前从未有过的。
      
      这一次她想要重新来过,可很快她就认命了。
      
      紧接着她见识到了泽德卡注射胰岛素。感到歇斯底里。之后,维罗妮卡像一个有着她这般大女儿的护士,哭诉。她不想死,她喜欢另一半的自己。
      
      她努力把自己打扮成谁都不需要的形象,可是她希望为了追求到幸福而寻求其他人的帮助。
      
      可她要死了。她只剩下了仇恨。她可以任意妄为,一是因为仇恨,而是因为这里是维莱特。
      
      她仇恨遍了所有人,所有物。她敲打她喜爱的钢琴。折腾完了,她平静了。她开始弹奏,为月亮,为群星,为山峦。
      
      听到苏菲派讲座,觉得不该浪费时间害怕,而是做一些以前没做过的事。
      
      在埃杜阿尔德面前手淫。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感。
      
      最后俩人逃离维莱特。感受着又赚了一天的喜悦。
      
      有人说俩人是爱情。我更觉得是超越爱情,不好形容的关系,灵肉双修的感觉。。。
      
      泽德卡【勇敢无畏到顺其自然对待身边一切】
      
       泽德卡是个行动派。但属于想什么行动什么。她已经有了幸福的家庭,好丈夫,好子女。她能为了名族的荣誉而进行大无畏的斗争。于是,这种勇敢让她觉得她该去追寻远方的那个男人。她利用各种方式,像是在找救命的解药一样疯狂。最终,压抑症,进了维莱特。
      
       在那里,人们无需再承担什么责任,无需为一日三餐而奋斗,无需照管那
      些循环往复令人厌烦的琐事,却可以几个小时之久地观看一幅画,或是动手胡
      乱画上一通,而这一切都可以被容忍,因为归根结底他们是精神病患者。正如
      她本人有机会看到的那样,只要跨进一所精神病医院,多数人的情况都会有很
      大的好转:他们无需隐瞒自己的病症,"家庭"的气氛有助于他们接受自己患有
      神经官能症和精神病的事实。
       开始时,泽德卡曾迷恋过维莱特,甚至想到病愈之后也加入"兄弟情谊会"。
      但后来她明白了,只要具有某些智慧,在应付日常生活挑战的同时,在外边照
      样可以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一切。正如有人讲的那样,只要保持一种"可控制的疯
      癫状态"就行了。你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啼哭、不安、生气,但是切不可忘记,你
      在空中的灵魂正对所有的困境嗤之以鼻。
      
      
      埃杜阿尔德【决定去做天堂的幻影】
      
       好出身,好未来。想成为一个画家,画他的天堂的幻影,不想成为外交官,却因想体谅父母,为了忘记天堂的幻影而进了维莱特。
      
      马莉【我自认为是最成功的一个】
      
        律师,却讨厌道貌岸然的法律。最后决定去帮助波斯尼亚的人民。
        
        司法,权利,虽然为了帮助无辜者此乃必不可少之物,但其运作方式并不总是能令所有的人感到高兴。啊,假如所有的人都能了解自己内心的疯狂并且与之和睦相处,那该有多好哇!世界难道因此而会变坏吗?不,人们的生活将会更加合理与幸福。
      
      
      伊戈尔【一个疯狂的医生,唯一的精神病患者。】
      
       有一身抱负,对苦味剂感兴趣,于是将自杀不想活的维罗妮卡通过注射费诺塔尔假装成心脏病,然后通过生存的意识来治好苦味剂------死亡的意识激励我们活得更长久。
      
       在今后许多天里,那位姑娘会不会不得不为自己马上就要死去而担惊受怕呢?
      伊戈尔医生久久地思考着各种各样的理由,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不是
      什么严重问题。她会认为,每活一天都是一个奇迹——考虑到我们脆弱的生命
      每一秒钟都有发生各种意外的可能性,情况的确如此。
      
        其实到最后会发现,人物好像都是矛盾的,你追求的,他放弃的。与其叫《维罗妮卡决定去死》不如叫《大家都决定去死》。可是正因为这种矛盾,才表达出了这样一个观点:不要怕与众不同,你不必向任何人解释你的行为。
        
        有的时候,人们的想法都很多。但他们不去做的理由更多。比如责任、压力、失败、时间、自卑等等等等。
        
        都觉得伊戈尔医生是个无德的医生,当然是站在人类道德加职业立场,的确。不过要是你自己这么逼自己,最后能有维罗妮卡的勇气,你觉得自己卑鄙么?
        
        不是每个人都是维罗妮卡,也许是马莉,也许是泽德卡,也许是伊戈尔,也许是维莱特的其他人。那又怎样,只要自己能容忍自己。
  •     sorry,其实很引人入胜,但不知为什么那个不太坏的结局却让我觉得有点失望。也不是说无绝对悲剧而不人生,只是,在不知道解决前我期待它会完全无法预料猜想。
  •        染上这种病的人渐渐对一切都失去渴求。内心并未任何激情冲动。
      这本书值得我再读一遍。也想买一本。
       我想我们并知道如何去生活,是的。我们都想逃离这个世界。我不知道应该去如何适应。最近很多东西都让我觉得非常不安全。
       没有生机,只是活着而已。
  •        几日前,接到一个电话,认识了十几年的同事41岁,突发疾病,36小时后不治身亡。到死都没有确诊是哪里致命。放下电话许久受此震动。脆弱的生命,年轻的躯体就这样永远的消失了。随手在图书馆借到了这本书,随意的在阳光明媚的早晨拿起阅读,中午近一点阅读完毕,饱胀的灵魂,充盈的头脑,站在31楼阳台上,展开双臂,昂起头颅让肆意的太阳照得更久点,片刻憋足了底气向前方空旷的大地发出了呐喊。眼泪也不经意的流出。是在泄愤?是在抱怨?是在感叹?是在感恩?都有吧,但更多的是感到幸福,是因为看到了这本书,是因为自己拥有的一切,自己感同身受认同作者的观点,自己也努力去做着。为当下所拥有的及努力去做的而感到骄傲和幸福。
       24岁的维罗妮卡服用安眠药自杀,未遂被送到了维雷特(疯人院),医生检查断定五天或一个星期后心脏受损骤停会死亡。维罗妮卡必须面对走向死亡的这几天。当知道生命限期,好像其他也都无所谓了。什么自我控制,什么戴面具做人,什么举止要适当,通通够了。维罗妮卡希望怎么不适当就怎么来。人怎么会憎恶自己呢?可能是因为懦弱吧,或者是因为永远害怕犯错。害怕达不到其他人的期望。她就是这样小心翼翼的活着,为了爱她而牺牲幸福的父母,这种不求回报的爱让她充满自责,总是想达到母亲的期待,尽管这意味着放弃自己的梦想。正是这种爱数十年来不让她看到世界的污迹和挑战,全然不顾有找一日她会自己发现,而且没有任何能力面对与抵御。也从未满足过隐藏内心的欲望。一日过着一日,所有的感情,恨也好,爱也好。绝望也罢,激动也罢,好奇也罢,都不再会表现出来,过上一段时间,也就将不会有任何渴望。美丽优秀的维罗妮卡是幸运的,得救来到了维雷特。知道了恐惧,反抗,泄愤,体会到了从未有的高潮,爱上了男人。勇敢的表达,感知了恨,爱,害怕,好奇,活下去的渴望。当然最后结局是美满的,医生善意的谎言让维罗妮卡得到了重生。
       65岁的玛丽,成功的律师,积极完美,不得已跟自以为是,自命不凡的疯子们混在一起。她一度迷失了自我。她想放弃职业做一些自己想做的公益事业,想去冒险,想去做以前没有做过的事情。但毕竟现实:完美的家庭,工作,优秀的子女。可能面对放弃一些还是没有勇气。最后得了恐惧症,三年病情没有发作也没有勇气选择出院。把自己与世隔绝开来,通过维罗妮卡入院到知道死亡时限反思自己的以后,决定出院,决定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用自己的经验举办讲座,开始新的生活,告诉所有人:好好活着!
       还有因为无望爱情抑郁的泽遆卡,精神分裂的富二代爱德华。每个人都是这个社会人浓缩的典范,因为工作的压力,爱情的问题,自我梦想不能实现,家庭父母爱的束缚和压力等等因此有这样那样的痛苦。至使每个人逐步的成了“疯子”(定义:就是不能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就像你置身于外国,你到的一切,你明白身边发生的一切,但是你无法张口,也无法得到旁人的帮助,因为你不懂那里的语言。)我们只有在人生的道路上去灵修,会面对最艰难的两次考验,一是要耐心的等待正确时刻的来临,二是勇敢的不对遭遇的事情失望。最后找到真正的自我(定义:就是你到底是什么样,而不是别人觉得你是什么样)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有自己的特质与天性,追求快乐与寻找冒险的方式也各不相同。然而社会却把一种统一的行为方式强加给人,而为什么需要这样行事呢?人们居然连问都不问。你与众不同,却希望与别人一样。这可称得上是一种恶疾。如果人们没有勇气与众不同,只能选择违抗天性。那又将我们的灵魂将置身何处?因此生活中的一切责任在于我们自己。我们要好好生活,我们要去犯错误。不要对淑女或绅士守则亦步亦趋。要去发现自己的生活。渴望与冒险。我们应该疯狂一些,应该更疯狂一些。但要确定疯狂和失控是有区别的。人的一生从未满足过自己隐藏内心最深的欲望,就如从来没有走过一生般。要是每个人都能学会与自己的内心疯狂并存,那该有多好。难道世界会因此而堕落?不,人们只会更公正,更幸福。只要确定有两件事不能做:一是人的法禁止的,另一个是神的法不允许,除此之外,你是自由的。我们的灵魂是自由的。无论是外面还是这里,都是人已群分,大家建构起自己的城墙,不允许异类打扰自己的庸碌,因为习惯而去做事。因为被迫而去娱乐,学习完全无用的知识,其他人爱发怒就发怒吧,我要去冒险,一次冒险抵得上一千个舒服安逸的日子。要做汩汩而出的泉水,不要做一潭死水!
       不要当生命走向尽头,我们才有这样的生存意识,不要当生命尽头方知珍惜当下。我们脆弱生命的每一秒钟,都会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因此每一天都称得上是奇迹。好好活着!!!
      
  •       阅读小说的速度,往往始料未及,可能是儿时养成的坏习惯吧。
      老是想看到结尾,所以中间很多段落未能好好欣赏。
      花了不到三个晚上就看完了。
      保罗给了我们一个童话般的结局,王子跟公主最后过上了我们
      以为的美好日子吧。
      这本有着淡淡忧伤的小说,却一直在阐述一个我们一直以来所
      追寻的答案,人生的意义何在?
      有的时候,想到这个题目,或是这句话突然窜进脑子,都会不
      自觉的嘴角上扬,暗自嘲笑自己。
      现实的社会给了我们太多的框框与规则,我们不停的前行,很少
      驻留停步抑或回头。我们总是为了满足外界给予我们的标准,而
      去辛苦的拼搏,可是这真正是我们想要的吗?外界的成功与内在的
      幸福,到底哪样才是我们想要追求的呢?
      或许我们生来就必须要适应并遵守前人已设定的游戏规则,可是在
      这场游戏里,胜负是由我们自己决定的,如果依靠他人来评定成败
      的标准,那或许我们终生所求的也不过是他人强加给我们的结果。
      有的时候,疯狂痴魔一点未尝不是一件幸福之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