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勋说宋词(修订版)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508647572
作者:蒋勋
页数:256页

内容概要

蒋勋,福建长乐人。1947年生于古都西安,成长于宝岛台湾。台湾文化大学历史学系、艺术研究所毕业。1972年负笈法国巴黎大学艺术研究所,1976年返台。曾任《雄狮美术》月刊主编,并先后执教于文化大学、辅仁大学及东海大学美术系,现任《联合文学》社长。
其文笔清丽流畅,说理明白无碍,兼具感性与理性之美。著有小说、散文、艺术史、美学论述作品数十种,并多次举办画展,深获各界好评。近年专事两岸美学教育推广,他认为,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种信仰,而自己用布道的心情传播对美的感动。

书籍目录

第一讲 李煜
唐诗何以变成宋词
前半生的醉生梦死,后半生的亡国之痛
富贵繁华都幻灭了
命运的错置
俗世文学自有其活泼与力量
有如流行歌曲
对繁华的追忆
唐诗的规矩被打破
人间没个安排处
无奈夜长人不寐
《浪淘沙》:李后主在美学上的极品
第二讲 从五代词到宋词
诗和词之间的界限
词长于抒情
词是视觉性非常高的文学形式
从风花雪月到《花间集》
“自恋”的美学经验
以一朵花或一枚雪片的姿态体会宇宙自然
文人的从容
包容之美
深情存于万事万物
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第三讲 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
“分裂”的知识分子
享受生活中的平凡和宁静
超越感伤和喜悦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感伤与温暖并存
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中国文学中的夜晚经验
庭院深深深几许
白发戴花君莫笑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
富有而不轻浮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天赋与轻狂
行人更在春山外
率性令生命优美
第四讲 柳永
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慢词”自柳永开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今宵酒醒何处
第五讲 苏轼
可豪迈,可深情,可喜气,可忧伤
不思量,自难忘
偷窥——中国文学少有的美学经验
融合儒、释、道
可以和历史对话的人,已经不在乎活在当下
绵中裹铁
文学重要的是活出自己
第六讲 从北宋词到南宋词
具备美学品质的朝代
雾失楼台,月迷津渡
音乐性与文学性
文学的形式有时代性
形式上的完美主义者
阳刚与阴柔没有高低之分
一旦讲求形式,也就是没落的开始
向两极发展的美学品格
第七讲 秦观、周邦彦
优雅文化的发达
桃源望断无寻处
每个诗人都有自己最爱用的那几个字
“大典故”
耽溺之美
再造美学空间
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南朝盛事谁记?
第八讲 李清照
李清照与苏轼
知己夫妻
李清照有点儿“野”
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
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懒懒的情绪是南宋词的重要特征
多少事、欲说还休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物是人非事事休,未语泪先流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宋代文人的生活空间
第九讲 辛弃疾、姜夔
辛弃疾与姜夔——南宋的两面
“江南游子”
辛弃疾的侠士空间
却道天凉好个秋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村居老人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
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
杯汝来前
悲壮美学
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
只讲自己的心事

作者简介

本书系在《蒋勋说宋词》(2012年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
蒋勋先生按照五代、北宋、南宋的时间脉络,将李煜、冯延巳、范仲淹、晏殊、晏几道、欧阳修、柳永、苏轼、秦观、周邦彦、李清照、辛弃疾、姜夔等重要词人的佳作一一道来。
在宋词当中,既有简练、淡雅、不夸张的情绪”,也不乏豪放、浓烈与激扬。美从无定规,却皆可成为个人生命的色彩。这是宋词带给我们的启发,以及慰藉。
阅读宋词,就像在阅读生命本身,饱满与孤独、喜悦与感伤各具其美。记得花间晚照,记得金戈铁马,豁达面对得失起落,好好珍惜自己。
蒋勋先生潜心于艺术与文化之美,“出之于小说、散文、艺术史、论述、绘画,苦心孤诣,重构民族美学与历史记忆,启蒙俗民生活中的感官审美享乐,献身为美的传道者,谦卑明亮,气象恢宏,给了我们欢喜感动与荣耀自豪”。台湾著名作家张晓风曾这样描述这位“美的布道者”——“(蒋勋)善于把低眉垂睫的美唤醒,让我们看见精灿灼人的明眸。善于把沉哑喑灭的美唤醒,让我们听到恍如莺啼翠柳的华丽歌声。”


 蒋勋说宋词(修订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条)

  •     最近在看《蒋勋说宋词》和《人间词话》,突然冒出了很多想法,遂计划写个系列出来,浅谈一下自己的拙见。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从初中语文课本开始,就已经在考察我们对宋词的理解,但那时我们的理解只是局限在其文学意义上面,更直白一点说,是局限在脸谱化的文学意义层面。比如,我们看李煜的词,脑海中的第一印象便是南唐后主,即便他的词再美,老师也会补充强调一下他的玩物丧志、衰败颓废之感;比如,看柳永的词,总有种异类的感觉,只能另眼相看,为何不能将他与苏轼、范仲淹、欧阳修等正统一视同仁?在学校里,老师最爱强调的就是规矩,所以大概不能忍受柳七的无拘无束、放荡不羁;比如,我们看李清照的词,特别是南宋以后,为何表达的多为闺愁、幽怨?如果了解宋室南迁这段历史的国仇,了解她与赵明诚这对知己夫妻的患难与共,并将这两种生命体验结合起来,我们大概便很容易接受她的这种愁,这种怨;再比如,看周邦彦的词,总感觉读起来不是那么流畅,可却又说不出个原由,便以为他的水平一般般,但如果了解他对音乐的追求,或许我们便会增加一份敬畏,如果放在现在,或许他应该算是方文山、林夕那样的词作家,专门为音乐而生的词作家;但是,在学校里,宋词赏析可能只是应试教育的一种手段,因此我们不需要去读史,也不需要去了解词人的个人生命体验,更不需要去研究音律,只要记住老师教的那些脸谱,我们也可以答对那些试题。但是若脱离了文化传统、脱离了时代背景、脱离了个人生命体验,宋词便大失光色。如果把宋词比喻成一轮明月,我们可能看到的只是初一的月亮,而蒋勋则站在美学的角度为我们呈现出了十五的月亮。如果对宋词中出现的所有意象进行词频统计,“花”这一泛型意象,估计可以排到TOP 5。所谓泛型,即不特定指代花的品种,就是泛指花,对世间千千万万的花的抽象。央视有个《诗词大会》栏目,出题者有一个很重要的套路就是张冠李戴,即A诗的某一句置于B诗当中,或是将A词和B词混在一起,以此来考察选手的对诗词的熟知程度。从结果来看,大部分人都会落入张冠李戴的陷阱中,泛型意象便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因为此诗与彼诗的意象可能采用了相同、类似的泛型,而这类意象或是这类意象所表达的意境其实大多是相通的,因而答题者觉得选项两可,只能凭感觉择其一了。花,这一泛型意象是载体,可以将人类内心不可见的情感具象出来。所以无论是探讨花的文学意义,还是花的美学意义,个人认为其实都是在分析人的情感。通常,我们会将人的情感划分为喜怒哀乐,但是真的就这么简单吗?如果我们的内心只是由这四个象限构成的平面,那我们的世界岂不是太单调乏味了吗?人是立体的,因而情感也是多维的。花的种类千千万万,因而所能承载的情感也有千千万万。喜怒哀乐,可以作为父类情感体验,由他们会衍生出很多复杂的子类情感。比如“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宋祁,《玉楼春》),王国维说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表达了词人对于当下自然情景的喜爱之情,也突出了生命的活力和律动。比如“白发戴花君莫笑”(欧阳修,《浣溪沙》),欧阳修在步入中年之后,用一朵花插在头发上,还跟同行好友说不要嘲笑我疯癫,这反映出了作者对生活的一种情趣,总之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就对了。再比如,“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 ”(柳永,《鹤冲天》),明明应该是落榜后的失落,作者却不以为然,而是一种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的潇洒和欢乐。以上都是在讲喜和乐的,可是细细体味,还是有很多差异的,这个差异是与时代背景和个体生命体验密不可分的。其实,于宋词来说,我最想谈的是哀这种心情,词里虽然写的都是花,但此花非彼花,那是将宋朝的国势和个体经历相结合的最多元化的生命体验。在这种条件下,哀可以有很多种。如果一个人经历了从繁华到幻灭的过程,会感觉到一种哀,那是一种极度失落的感情。从“临风谁更飘香屑”(李煜,《玉楼春》)到“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虞美人》),虽然香屑、春花都是花,但却截然不同,我们可以看到南唐后主在亡国前后所经历的从繁华到幻灭的生命体验,但即便是幽禁他乡,作为一国之君他所哀叹的也仅仅是金碧辉煌的宫殿与莺歌燕舞的宫娥。从“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 ”(李煜,《相见欢》) ,到“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李煜,《望江南》),再到“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李煜,《浪淘沙》) 。一路漂泊来,最终失去自由, 李后主的这种哀以花作为载体,情感不断加深,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一种感性的层次感。但是,他通过不断的追忆极力想让时间定格下来,他抗拒时间,因为时间只会给他带来过多的感伤。最终,感伤演化为一种终极的生命体验,对命运的发问,我到底会去往何方?李后主留下了这最后的谶语。对于这样一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多情男子,可能没办法苛责他太多,甚至有些可怜。他在命运错置中所表达出的哀的生命体验,绝对是独一无二的。于我来说,总感觉李煜的这种有些单调,哀的这种感觉一直在加深,一直到无以复加的程度。如果说李煜的哀是对于失去物质追求的哀,那么李清照的哀就是对于人的哀。是对逝者的悲伤,也是对逝者的思念。如果了解他和赵明诚这对知己夫妻的故事,便能理解这份哀。这种哀伤与苏轼的“十年生死两茫茫”截然不同。比如“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 ”(李清照,《点绛唇 》),这是女性视角中的花,深闺之中那一份浓浓的思念之情,犹如熬不化的糖浆,久久无法消散。李清照,作为历史当中一位独特的女词人,很值得我们去好好研究。其实,以上都只是哀的一个侧面,它应该还有另一个侧面。花开花谢,皆念恩泽。既然从繁华到幻灭这是一种自然规律,那我们就与他们安静的共存,既不必刻意逃避,也不必抱憾终身,珍惜一点就好,宽容一点就好,心底留一点温存就好。比如,“百草千花寒食路”(冯延巳,《鹊踏枝》),一边是花,一边是寒食节,对比之间道出了从繁华到幻灭的客观规律。 再如,“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宋祁,《玉楼春》),晚照所代表的夕阳本来是感伤的,因为是要入夜的落日,但与花间的结合又呈现了截然不同的一种状态,一种在美好结束前的珍惜之情,在失去后,这种珍惜也化为对生命的祝福。这其实不是在讲结束,而是说要在结束前不负自己,不负他人。“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花落是无法逃避的现实,但与此同时又看到新的希望,花的逝去与燕的重逢之间揭示了两种并存的生命状态。心底有哀伤,也有温存,两者不冲突,不对立,都是属于自己的生命体验。“今年花盛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红,知与谁同?”(欧阳修,《浪淘沙 》),更是直接点出了对于这两种并存生命状态的豁达,你可以有不同的生命体验,也不必执念于原来的生命经验。再比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欧阳修,《蝶恋花》),词人与花展开了一场饱含深情的对话。花开终究是要花谢的,大自然的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即便了解这样的生命本质后,词人还要以泪眼想问,此种深情,或许也是让我觉得宋代知识分子可爱、迷人的地方。对于哀来说,在黑与白之间,还有一种灰色地带,这大概就是蒋勋所说的“颓废”之感。当然,当下的颓废并非彼时的颓废,因此在这里打了引号,这个可能也是那个时代某种独特的烙印。从历史进程来看,唐到五代十国再到北宋、南宋,这是一个由外向内收缩的过程,由向外征服到向内自省。这可能是在经历过巨大繁华之后必然的心理变化。从繁华到幻灭,我们开始从享受繁华到思考繁华的意义,生命的意义又何在。比如“ 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冯延巳,《鹊踏枝》),就属于这类情感,没有大喜大悲,有的只是说不清的无助、道不明的倾诉。有些人可能认为这是矫情、无病呻吟,但不管你接不接受,这都是多元的词美学的一部分。只是我们没有机会生活在他们那个时代罢了。当然,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宋词亦如是。就像“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 ”(晏殊,《临江仙 》),几乎是纯粹的意象描写,至于意境如何就完全取决于我们的心境如何。我们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世界可能就是什么样。
  •     前面几篇话词中,基本上都在讨论单个意象,或2个意象的搭配,那么当多个意象组合在一起呢?这就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词人通过营造这种空间感来表达情感。空间大体可以分为两类:生活空间,自然空间。前面也提到过,从唐到宋,由于时代背景的不同,文人眼里的意象逐渐从比较大的山水、天地转变成周遭的日常之物。我们会发现,日常居家之中所形成的空间常常出现在词人笔下。比如,“庭院深深深几许? ”(欧阳修,《蝶恋花》),叠字的使用直接点出了家居的空间感,通过描述,我们可以猜测词人所在的是一个大户人家,多个院落形成了不同的层次。古代的宅院根据纵向的扩展可分为一进、二进、三进、四进等。一进,一般由四面或三面房子围成的院落,房间又分为正房、耳房、厢房等,不同的房屋类型有不同的功用。二进,在一进基础上沿纵向扩展,即在东西厢房的南侧加盖一面墙,可将原来的院落分为内、外两重。三进,在二进的基础上,在正房北侧加盖一排后罩房,可穿过正房两侧的耳房到达后院的后罩房。一般,三进来说,已经可以算是比较大的宅居了。当然,房屋的主人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和喜好构建个性化的大院。我们可以看到,从一进、到二进、再到三进,是依靠隔断划分出来的。隔断最常见的形式便是墙。比如“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苏轼,《蝶恋花》 ),像东坡这样的高手,即便是在白描时,也会用很高级的手法把它表达出来。这种高明之处就在于空间感,一道墙分出了两种空间,一边是道,一边是秋千,道上有行人,便是东坡自己,秋千上有个姑娘,正在欢笑。正因为这种空间感,东坡才会循着声隔着墙去看另一侧的情况,这才会有后来的“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的唐突。但是,就我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墙这种隔断形式其实出现的比较少,词人笔下更多的是纱、恋、幕、屏风这种更加具有美学意义的形式,似透非透的感觉,隔断之中有连接,连接之处又形成隔断。比如,“翠叶藏莺,珠帘隔燕 ”(晏殊,《踏莎行》),一藏一隔之间点出了珠帘所形成的那种空间感,将生活起居的空间与草长莺飞的自然空间划分了出来,但似乎划分地又不是那么明显。再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李清照,《醉花阴》) ,只要大自然稍加外力,便将生活与自然这种界限变得更加模糊,人在屋内,便也感到了几分凉意,而这种凉意则直达心底。再如,“碧纱秋月,梧桐夜雨,几回无寐! ”(晏殊,《撼庭秋》),此时划分生活与自然的界限由帘变成了纱,透过纱赏月,更凸显出了一种朦胧之感。再比如,“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晏殊,《蝶恋花》),此时隔断的形式又变成了罗幕,这是这种似透非透的感觉,这便使词人形成了一层心幕,想看清外面的世界,却又无可奈何。相比于其他几种隔断,屏风,我个人认为是最具美学意义和文化价值的一种形式。更准确地说,它已经从日常居家之物上升为一类工艺美术作品。比如,“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 ”(晏几道,《蝶恋花》),看似在描绘吴山的景色,实则是在描绘屏风的画作,真假之间也反映了词人酒醉后的一种状态。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很好地了解宋朝的家居布局。由窗到床,屋内的小空间通过屏风又形成了一种层次感。再比如,“淡烟流水画屏幽 ”(秦观,《浣溪沙》),所谓的淡烟、流水,并非实景,而是屏风上的虚境。词人看似在外赏景,实则在屋赏画。恰恰是屏风这个隔断,让词人写出了一种“幽”的感觉,躲在屋里可能有一点烦闷,有一点无聊的感觉,那是一种沉湎的生命状态。其实,宋词中也不乏有大意象所组成的空间,一般是山、水、天的组合。看到这些词,脑海里瞬间就可以浮现出那种空阔的画面。比如,“一重山、两重山,山远天高烟水寒,相思枫叶丹 ”(李煜,《长相思》),一和二的使用,凸显出了空间渐变的层次感,从水望到山,再望到天,李后主的那种思念浓得形成了不同的层次,所以我们才能理解下文的“相思枫叶丹”,那种思念把叶子都染红了。再如,“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范仲淹,《苏幕遮》),水连接着山,山又连接着天。在这种空间中,词人以斜阳作为参照物,斜阳照着山,可是芳草却又在斜阳之外,为什么呢?因为芳草无情,那是一种空间上的不可及所描绘出来的感伤。再比如,“提上游人逐画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欧阳修,《浣溪沙》),这是一幅更加细腻的空间景致。天下堤,堤边水,水上船,船中人,如此多的层次表达了词人水上春游的一种喜气。欣赏这些词人所描绘出来的空间美学,就好像卞之琳在《断章》中所说的那样:“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王国维也曾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这话放到空间美学的意义中同样适用,内心有怎样的格局,笔下就会写出怎样的空间。
  •     夜晚或入夜时分,大概是词人最重要的创作时段。在这段时间,人可以由社会角色转变为个人角色,退回到本身。没有了周遭外界的干扰,人们开始找寻自我,因而夜晚美学的意义多半在于自省。月和梦大概是夜晚创作时最常出现的意象。比如,“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李煜,《玉楼春》),宴会结束之时,吩咐旁人不要点灯,而是踏着美丽的月光回宫。这一点美丽的月光,都不能浪费,李后主对美的享受近乎偏执,如此追求,亡国的宿命大概是注定的。再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听到了东风,看到了月明,这是李后主失眠后的一种状态。缘何失眠?从贵为君主,到沦为阶下囚,生命的落差,让他不安,更让他难以入睡,夜晚时分这种怀念着远方故国的心情更是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再如,“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李煜,《乌夜啼》),睡不着,便独自凭栏远眺,似乎在跟月亮说着悄悄话。再比如,“无奈夜长人不寐,数声和月到帘栊”(李煜,《捣练子令》),难以入睡时,李后主便数着窗外捣衣的声音度过漫长的黑夜。像这样的在夜晚中创作的诗句,李煜还有很多,换句话说,李后主大概算得上是一位失眠的重度患者,但失眠的原因却各有不同,这取决于当时的生命状态,由亡国前后的诗句便可见一斑。当然,也有很多其他词人偏向于夜晚创作诗歌。比如,“独立小楼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冯延巳,《鹊踏枝》),这是很容易入画的场景。风吹袖起时,再看月亮,感觉又会不一样,似是一种饱满的生命状态,但同时又带着一丝孤独空对明月。似乎矛盾的两种状态在此时共存,,这或许不难理解。当你感受到生命中最大的喜悦时,或许也怀着最大的感伤,这种双重感情估计也只有在夜深人静时才能体悟到。后半句的人归后,虽提到了人,但词人其实并没有看到人,只看到人归后的一种自然的状态。不从人的角度去看景,是宋词别于唐诗的特点,所谓“万物静观皆自得”,这促使词人以一片叶、一瓣花的姿态去融入自然,成为其中的一部分。再如,“明月高楼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范仲淹的思想之情,借着一壶酒,被明月照的一干二净。再如,“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晏殊,《蝶恋花》)和“斜月半窗还少睡,画屏闲展吴山翠”(晏几道,《蝶恋花》),晏殊父子二人的生命体验既有相似之处,又有所区别。父子二人失眠时不像其他的词人四处游走,凭栏远望,而是安静地躺在床上。父亲将离恨之苦寄托在明月之上,透过窗户照进了心底;儿子却将注意力放在了床旁的屏风上,心之所想似乎映射到了屏风之上。如果说月亮是失眠者的伙伴,那么梦就是伙伴送给失眠者的礼物。比如,“路遥归梦难成”(李煜,《清平乐》),被俘后对故国日思夜想,但这却是一个绝望的梦,李后主彼时那种憔悴、哀怨已经到了顶点,以至于在梦里都觉得归期难料。再如,“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李煜,《浪淘沙》)。蒋勋曾说中国文学史上宗教感和哲学感最强的一句话莫过于此。它适用于任何人的一种生命形式的告白,踟蹰于那些最深的感情,包括对父母的依恋、对爱人的眷恋,好似是“一晌贪欢”,因为你已经看到了生命的终极归宿。也只有在夜晚时分,在梦里,心境才能完全沉淀下来,不带一丝杂念去体味这样的谶语。到最后,李后主对故国的思念变成了对人生的终极思考。有人在梦中思考,有人则在梦中去经历现实中无法实现的事情。比如,“夜来幽梦忽还乡 ”(苏轼,《江城子》),东坡对亡妻的思念也只有通过梦境获取一丝慰藉了。再比如,“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辛弃疾,《破阵子》),稼轩做梦都想再战沙场,收复山河,可惜这也只是一场梦。一边是抵御外辱的决绝,另一边则是壮志未酬的遗憾,辛弃疾只能在梦中实现自己的理想了。除了凭栏赏月,或卧床望月,词人的失眠还有很多种表现形式。比如,“遥夜亭皋闲信步”(李煜,《蝶恋花》),李后主这次失眠后却走在了河边,或许这样,让他觉得离大自然更亲近些。再比如,“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此种场景,对于我们或许再熟悉不过了。失眠后的最直接表现便是辗转反侧,因为被子上绣着红花,所以被词人描绘为“被翻红浪”,形象至极。蜡烛是夜晚最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也是词人常用的一类意象。比如,“念兰堂红烛,心长焰短,向人垂泪”(晏殊,《撼庭秋》)和“红烛自怜无好意,夜寒空替人垂泪”(晏几道,《蝶恋花》),父子俩在蜡烛面前又一次地心有灵犀。所谓心长焰短,即烛芯还很长,只是蜡烛快要烧完了,而蜡烛所滴下的蜡油如同垂泪一般。张爱玲说这是一种生命状态,空有一腔热情,却没有燃烧的机会了,因为生命可能马上就要结束了。那种无奈、那般不甘,通过“心长焰短”被变现的淋漓尽致。而晏几道则通过红烛表达了心底的那份孤独空寂之感。以上都是在讲入夜之后的情境,而从白到黑的入夜阶段,也就是夕阳西下的时候,词人也经常以此作为创作契机,通常表达的是惋惜、珍惜之感。比如,“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祁玉,《玉楼春》),词人和夕阳之间似乎展开了一场对话,向天边的晚霞问道:可不可以在花间多停留一下?词人想把在花间的美好体验再延续一下。可是,夕阳就是要入夜的落日了,留不住的。“花间”和“晚照”让词人产生了一种珍惜的深情,那就是在入夜以前,至少还能够和繁华在一起,虽然美好势必要结束。此种深情最终也变成对生命的祝福,生命也会因此变得更加从容。再比如,“向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周邦彦,《西河.金陵怀古》),又是夕阳西下,想到彼时的王谢堂前燕,却看到此时寻常百姓家,作者将对国家兴衰的感叹在即将入夜时表达了出来。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看完之后 只想好好读读宋词
  •     特别适合我这样需要扫盲补课的
  •     即使是小时候尝过的篇章,现在这个年纪读也真是不一样的感受,以前其实是浪费了如此美的意境的,现在看了蒋老师的讲解,感觉在凄美的词句中也能感到不一样的豁达的心境,真的是什么的人就有什么样的世界啊
  •     最喜欢有关宋东坡和李清照的。
  •     以前爱宋词是因为它不像唐诗般“上纲上线”的,崇尚它的自由奔放,又不矫揉造作。读蒋勋的这本才发现,词原来还有另一种感官、触觉、甚至嗅觉的韵味,那是一份内心的宁静,平实到融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很感谢,不是在死板的课堂上认识了宋词,否则那份喜爱真的要“更吹落,星如雨”了。
  •     很适合闲起来随便从书架上拿下来看的一本书。BTW我一直就是喜欢宋词远多于唐诗,比心^ω^
  •     从此,于我,宋词有了新的维度.
  •     一开始看,觉得蒋勋啰哩啰嗦,甚是有点不耐烦,但越看越痴迷。整个人都被他带到宋时,带到宋的文化氛围里。且越看越佩服蒋的人格,他会用“无聊”来表示喜恶,会用“损失”来表达心情,却不会用泾渭分明的“不好”来评价一个作品,也不会用尖锐如“伤害”来惋惜一个东西。
  •     最美不过长短句,看完诗经到陶渊明一书后,深深领略到蒋勋的魅力,所以第二本就直接看了宋词,果然不失所望。印象最深是说苏轼和李清照的章节,如果当年读中学时有老师能这么讲,那该多好。。。
  •     宋词,文化瑰宝。读书,美的享受。
  •     宋词之美是一种繁华落尽后的孤寂,是静观生命无常后的包容与接纳,传达的是意境,短短几个字便可以镌刻出一幅秀丽的图画。
  •     还是那句话:啰嗦,不过瑕不掩瑜。
  •     蒋老关于文化艺术的书必须一读。他的观点主观得偏颇近乎偏执,绝对失真。但他那种赏析物事的角度、态度,是绝好的范本,能让人学会审美审视一个时代一种生活一种文化的方法。起码我是获益太多太多,思考永远比结论重要。突然很有兴趣学蒋老的方式去理解林夕黄伟文周耀辉的词,宋词之后,眼下也是盛世啊。
  •     只能是雅俗共赏,偏向俗说。2017.2
  •     好书,可反复阅读,五星
  •     比起唐诗,更爱宋词
  •     宋词之美,美不胜收。跟着作者,重走一次那美妙意境。
  •     相比唐诗的熟知程度,宋词就像一个配角,出现在我的世界里。蒋老的说宋词打开了我对于一个朝代新的认识,对于这个朝代的人新的认识。宋朝制度的特殊性造就了一批真正的可以做自己的知识份子。可以在朝廷之上勇于表达自己,大胆辩论,为国造福。也可以在生活中感受生活的美好,表达生活的美好,表达自己内心柔软的一面。
  •     因为自己不懂,跟着学者的引领学习学习。
  •     很少单从文化的层面去看待宋朝,也忽视了宋朝内省从容的文人修养。
  •     娓娓道来,有自己个人的感悟在其中,关注到词的过渡过程。但有些观点也值得探究,比如苏轼对柳永的态度一篇
  •     从美学角度重新审视那些小情小调的宋词,是啊,亡国了南渡了也依然可以体察生活入微,也依然可以爱活着的每一天。这没有错。
  •     以前只会觉得某首词写得好好啊 看了这本书 从作者从时代背景从一些细微的方面去了解读 会发现每一首词都更有意义
  •     涉及宋词起源、南北宋词过渡、其美学架构、音律性、视觉性、细微之处的刻画、 风格上的波澜壮阔和柔情细腻、词人的生活和情感状态等。蒋勋老师还挺厉害的,剖析角度特别,我尤其爱他对词里细微处描写抽丝剥茧的解析。
  •     蒋勋用自己的生命体验将词解读出了自己的经历
  •     结合宋代的历史文化讲宋词,从盛唐的外放到宋朝的内省追求,让我认识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宋
  •     学术性稍嫌不足
  •     把词放在历史背景和个人命运之中
  •     记得读的那个高二的深秋,抬起头来世界都不一样了。很多情感一直存在,只是难言。罢了,欲将心事付瑶琴。
  •     难得的娓娓道来,让人爱不释手的书籍
  •     這是演講稿嗎?有些語句是重複的。再深入一點就更好了。
  •     易读。学生时代学习的历史大多都不过是政治,很少能学到文化历史,这本书里浅谈一二反倒让人有些恍然大悟。
  •     书封面设计得挺不错
  •     还行吧有点乱
  •     沙河读
  •     喜欢
  •     雾失楼台 月迷津渡 桃源望断无寻处
  •     大学期间读过的书
  •     在网上查了一下,书里的文学错误还真的不少。另一本<说唐诗>也一样。蒋勋的文学功底确实欠佳。不过,对于我这种国学素养比较平平的人,还是很有营养。想要提高,还是要多看唐诗,宋词,慢慢看,长期看,反复看。尤其是名家的,李白,杜甫,李煜,苏轼,李清照……
  •     适合普通读者,有一些是在学校学过的词,温故知新,有一些是第一次读到,蒋勋讲得很白话,很有趣,很感性,也很主观。不宜做课本,就是闲来无事随手翻翻的,我喜欢。
  •     比较浅
  •     三星半。蒋勋擅长情感体验,说宋词比说唐诗要讲得到位。
  •     讲解通俗易懂,思路清晰,有理有据,不堆砌辞藻,阅读体验流畅,非常认同作者的观点!社会环境和个人体验成就了不同的词人们……
  •     了解不同作者的生平,大的历史环境,不仅仅看一首词,还看不同朝代词的变化。非常有启发
  •     中国古典诗词真的美。读书的时候只为了背而背,翻译而翻译,根本没有理解诗词的美,老师的责任到底是让孩子们有东西填到答题卡上,还是建立孩子们的古典艺术鉴赏水平
  •     看到最后车上正好在放《太委屈》,有点像李煜的自白
  •     总之很喜欢!
  •     太棒了这本书,顺着历史发展的脉络,作者把每个时间段的宋词特点与文化、政治的关系联系起来,宋词成了一种记叙人生的文体。看完我觉得要给上初中的小孩都买一本
  •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     应该算2016的残念,入词的好开端,靠意念拥有美,需重读——2017.1.4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