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出版日期:2015-3
ISBN:9787544752232
作者:(美) 威廉·福克纳
页数:354页

内容概要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1962)
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瑞典学院对他的评价是:“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书籍目录

烧马棚
两个士兵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干旱的九月
夕阳
殉葬
瞧!
调换位置
荣誉
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
山上的胜利
阴间
清晨的追逐
花斑马
明天
沃许
路喀斯•布香
莱巴嫩的玫瑰花
后记

作者简介

★ 浓缩福克纳一生短篇创作精华
推荐《纪念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是因为我几乎立刻就想到了它。一个人的记忆中,总是会有几篇你无法忘记的东西。 ——叶兆言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短篇小说集》集中了福克纳创作的短篇小说中的优秀之作,如《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干旱的九月》等,代表了福克纳短篇小说创作的风格和主要成就。
写长篇小说时可以马虎,但在写短篇小说时就不可以……它要求几近绝对的准确……几乎每一个字都必须完全正确恰当。 ——威廉•福克纳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与陕西师大版的《致悼艾米丽的玫瑰》对比读完。译林版的优势(或者说劣势)在于篇幅较多(18篇),有更多的选择,但质量仍差强人意。论翻译和措辞的精准,还是推荐陕西师大的悦经典版。该版本额外推荐《明天》、《清晨的追逐》以及《路喀斯·布香》三篇
  •     去年读的 相去时日不算多但完全忘记书里的内容
  •     没想到福克纳的短篇小说也如此精彩
  •     March 27,2016. Metro Reading ④. 当年小说选读的阅读材料,译文似乎有些怪怪的。
  •     献给艾米丽的玫瑰这篇很高级,故事结构和叙事手法全藏在人物、事件之下,在故事最后迸发。其余的很无趣,福克纳说自己写短篇就是为了钱。
  •     从宽阔的角度来讲,是南方与北方的碰撞冲突,从狭窄的角度来说,是作者对心目中被唤醒的某一样东西的追求,这篇小说打破了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艾米丽不是一个艾米丽,是南方的艾米丽,以玫瑰花向她致敬。
  •     不常的爱。
  •     烧马棚;两个士兵;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干旱的九月;夕阳;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山上的胜利;花斑马;沃许。
  •     短篇写成这样,真是了不起
  •     看到了不一样的福克纳
  •     个人还是更喜欢福克纳的长篇小说,特别是他的意识流短篇小说,由于篇幅所限,比较难领略到其中的思想与风味,也许是翻译问题,或许读一遍终究是很难读懂福克纳的小说。
  •     福克纳的短篇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少点什么
  •     每日一本书(这本读了三天…
  •     四星半
  •     南方,偏执、保守,有着由生到死不值得改变的信念,种种执念与俗世卑微中的百转千回混在福克纳的叙事技巧里是一场并不美好却十分值得的阅读体验。
  •     福克纳的短篇质量良莠不齐,符合他对短篇的态度。翻译也是良莠不齐…
  •     晦涩难懂
  •     这翻译。
  •     不是很习惯这种文风
  •     我自己的问题,原本想来拜读经典的,才发现压根读不下去。
  •     很棒的书,内容有深度,丰富,文笔好,力荐
  •     虽然今天只是这个月的1号,但我还是要说:这是我这个月读过的最好的一本书。
  •     “我又要写那些卖淫的短篇小说了”
  •     技法大师!看他讲故事,竟然可以学到电影视听。
  •     魔性。福克纳像是从文化隔阂中挖掘着共鸣,他不断写着美国南方,写着那个杰弗生小镇,写着那些土生土长、亘古不化的人,南方,它的封闭、敌意与冷漠,它的驯服、乖张与绝望,从老到少,从生到死,从黑到白,凛然于时代嬗变的狂澜。他不停地描述、絮叨又打断,仿佛传达着农民对庄稼的愤怒,这片热烈的土地,沉默的土地,广袤下的逼仄,丰饶下的荒芜,热血下的绝望,就像迎接清军入关、八国联军进京的旧朝人,他们失败了,他们死去了,但他们永远阴魂不散。福克纳的小说技巧完全是碾压式的,乔伊斯的都柏林人在他面前几乎显得柔情,即便偶尔插入的生硬抒情暴露了雕琢痕迹,但贯穿在语言、剧情与结构的节奏如此暴烈,让读者唯有臣服,要么看不进去,要么多看几遍。
  •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 高中课本里出现过的 经典
  •     只喜欢暗黑风格的《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福克纳的叙述方式真是让我厌倦,尽管他得了诺贝尔文学奖。20161005
  •     cult
  •     原来重点是种族跟南北战争...【要总结任何一个人的一生的经历,你并不需要太多的字;有人已经用十二个字概括了:他生了下来,他受了苦,他死了。】
  •     福克纳的短篇虽不如长篇精彩经典,却也别有味道
  •     每见高山,总会赞叹不已……
  •     有几篇给人一种你不看参考答案及解析就看不懂的感觉uncertainty and symbolism
  •     2016年读的第32本中短篇小说集。南方老农太过厉害了。大二的时候为了交论文和小组展示快读了《喧哗与骚动》和《我弥留之际》,说实话什么都没看懂,留下的印象就是累,换句话说就是一种基于愚蠢生长出的“这样写有没有必要啊”。每一篇都反刍了,连读两篇以上必须停下来喘口气读一读大学生の公众号调节内分泌。译者了不起。
  •     还是最喜欢书名的这篇(和《八月之光》有点微妙的相似
  •     略晦涩
  •     没读完
  •     嗯,文章很喜欢。来写短篇实在是因为译林的这版翻译有几处明显的错误。
  •     昆汀九岁
  •     浓浓的南北战争之后南方的颓败之气,人物刻画真切的要找原版来看,作者到底是怎么写的。
  •     区别于描绘精致颓靡的中产阶级生活的其他美国小说,福克纳笔下构筑的美国南方故事体系似乎带有一种原始的野蛮和生命力。其实这种风格近乎同质化的短篇集子读来是一件容易审美疲劳的事情,最后匆匆看罢过于囫囵吞枣了。
  •     文集的质量可以说是层次不齐,曾经一本《喧哗与骚动》惊艳了我,叙事的角度,意识流。但是这本书有的文章给人的感觉就是很冗长,很啰嗦,有点看不下去。不过那篇炎热的七月倒是很好,我个人觉得那是文集里面最好的一篇了,那种戛然而止,和事实案情由读者评断的感觉,还有福克纳正本书都在说着平等。
  •     不要为别人而活着
  •     老头的短篇真真好
  •     献给爱米丽的一朵玫瑰花|干旱的九月|似乎是昆汀视角的夕阳|调换位置的上尉和少年|曾有过这样一位女王|阴间|沃许|不可抑制地爱上了最后两篇路喀斯.布香&莱巴嫩的玫瑰花
  •     看完后心情有点压抑,特别是最后一句在情人尸体旁边的枕头上有着一缕银灰色的头发,真的是一种极致到变态的爱。是多扭曲的心理让她为了和情人永远在一起不惜杀死他,又是多深沉的爱让她与尸体同床共枕几十年而无所畏惧。如果说她是心理变态的杀人犯,不如说旧观念和流言才是最大的杀手。
  •     有几篇没觉得多艰涩,却死活读不进去。没瞧几行就飘,以为自己走神了,咬着牙重来,还飘,索性作罢。能觉出味儿的,像«荣誉»,真心好。
  •     不是我的茶,偶有惊艳
  •     看来一遍不够
  •     一个故事好坏很大部分取决于讲述它的方式,也即结构。在这点上,福克纳的短篇还是有很多可取之处。这本短篇合集中,喜欢的也就是三四个。但从很多里面都可以看到他讲述故事的技巧和魅力。
  •     《两个士兵》里充分体现了福克纳在叙述视角使用上的才华,很多篇都很好,有时间真的可以把他的长篇《喧哗与骚动》读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