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1970-1
ISBN:9787208079151
作者:王亚柯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已历经五十多年的培育与发展。此间,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历经了从初步构建、停滞、恢复和调整、根本变革等四个阶段(见附表2.1)。至今,中国企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初步确立了新的养老保险模式,《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再分配效应与储蓄效应》从新制度经济学的视角出发,对这一制度变迁过程进行了分析。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变迁是制度供给方和需求方共同作用的结果。制度供给方是政府,它选择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以促进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制度需求方是养老保险制度的参与者即企业和职工,他们对养老保险制度提出要求,保障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在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过程中,制度供需双方相互博弈,共同促进了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进行。                                                   建国以后,中国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并在这一制度背景下建立了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我国借鉴前苏联的国家保障理念和运行模式,在城镇地区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中逐步建立养老保险制度。(1)建立企业养老保险制度。1951年2月,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确立了中国第一个正式的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条例对劳动者退休的条件、待遇和基金管理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男性年满60岁且工龄达25年, 女性职工55岁且工龄20年方可领取退休金。退休待遇根据工龄按职工退休时标准工资的35——60%发放。1953年1月, 政务院对《条例》进行了修改。劳动部同时颁布了《劳动保险条例实施规则修正草案》。

前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转型过程。与此同时,对中国城镇养老保障制度的研究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学者们对养老保障制度中的问题,面对的挑战和未来改革的方向都提出了有价值的研究成果。然而,鉴于城镇养老保障制度自身的复杂性和它产生的社会经济影响的多样性,需要研究的问题还有很多,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养老保障项目的付费和支付,不论是作为一种“强制储蓄”,还是一种“延期支付”,它无疑会产生两个效应。第一,作为一种“强制储蓄”,成为一种家庭资产形式,它对居民财产分配会产生何种影响?它是扩大财产分配的差距呢,还是缩小财产分配的差距呢?对此,我们所知甚少,这方面的研究也是相当有限的。第二个问题是未来的养老金作为一种“延期支付”,它会影响到居民户的长期储蓄行为,不言而喻,是否有养老保障是否会影响到一个人和家庭的长期储蓄行为,这种影响是否会导致对私人储蓄的替代呢?对这个问题,我们也是缺少相关的研究,特别是这方面的规范的数量分析更是少之又少。对这两个非常重要的经济问题,又与养老保障制度密切相关的问题,在国内研究相对不够的情况下,王亚柯博士的这本著作可以说是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内容概要

  王亚柯,1977年1月生,河南省新郑市人。2006年7月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获经济学博士学位。现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保险学院讲师。曾在《管理世界》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书籍目录

1.引言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2 主要内容1.3 创新之处2.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实践与研究现状2.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变迁2.1.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初步构建2.1.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停滞时期2.1.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和调整2.1.4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根本变革2.1.5 结论2.2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研究现状2.2.1 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收支2.2.2 养老保险制度的适用性2.2.3 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2.2.4 养老保险制度对要素市场的影响2.2.5 结论2.3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实践2.3.1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模式2.3.2 国际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状况2.3.3 国际组织的政策主张2.3.4 结论3.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分析3.1 数据处理3.2 家庭财产的估算3.3 养老金财产的估算3.3.1 基础养老金3.3.2 过渡性养老金3.3.3 个人账户养老金3.3.4 平均养老金财产和现有养老金财产3.4 财产描述及分布3.4.1 财产数据描述3.4.2 财产分布3.5 养老金财产的再分配效应估计3.5.1 基尼系数3.5.2 十等分组法3.5.3 基尼系数分解3.6 结论4.养老保险制度储蓄效应的研究综述4.1 养老保险制度储蓄效应的理论研究4.1.1 养老储蓄和生命周期理论4.1.2 借贷约束4.1.3 遗赠动机和收入再分配4.1.4 预防性储蓄动机和不确定性4.1.5 短视和拇指原则4.1.6 结论4.2 养老保险制度储蓄效应的经验研究4.2.1 现收现付制储蓄效应的经验研究4.2.2 数值模拟分析4.2.3 基金积累制储蓄效应的经验研究4.2.4 结论5.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分析5.1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与国民储蓄5.2 数据、变量和估计模型5.2.1 数据处理5.2.2 估计模型5.2.3 变量设定5.3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私人储蓄效应的经验分析5.3.1 线性模型估计5.3.2 对数模型估计5.3.3 养老金财产替代效应的相关分析5.3.4 养老金财产替代效应的敏感性分析5.3.5 估计结果的解释5.3.6 养老金财产替代效应的国际比较5.3.7 结论5.4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国民储蓄效应分析5.5 结论6.课题结论附录附录1 国务院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附录2 国务院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附录3 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附录4 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附录5 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附录6 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附录7 国务院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附录8 城镇居民生活调查问卷(2002年)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再分配效应与储蓄效应》主要内容:1997年,中国建立了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制,在这一制度模式设计中,现收现付的社会统筹具有再分配功能,基金积累的个人账户具有储蓄功能。《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再分配效应与储蓄效应》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2002年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和储蓄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来测度中国养老保险体制改革的经济绩效。首先,《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再分配效应与储蓄效应》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再分配效应进行实证分析。我们估算了企业职工家庭的养老金财产,并分析了养老金财产对家庭其他财产分布的影响,以此检验养老保险制度对城镇居民家庭财产分布的再分配效应。《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再分配效应与储蓄效应》分析认为,养老金财产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养老保险制度内职工家庭财产分布的不平等程度,并使得少数极富有家庭占有的财产向大多数中低财产家庭转移。同时,养老金财产的再分配效应取决于本身的分布状况和财产数额大小,在两个分项中,与第二支柱相比,第一支柱养老金财产的分布更加均等,但所占财产数额相对较小,因此,两个支柱对家庭财产分布的再分配效应相差不大。其次,《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再分配效应与储蓄效应》对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储蓄效应进行了经验分析。估计结果认为,现收现付的养老金制度会在很大程度上减少居民私人储蓄,这一替代率在70—80%之间,个人账户养老金对家庭私人储蓄并不产生替代效应,反而会促进居民私人储蓄。同时,个人账户空账运行,没有形成真实的公共储蓄。这表明,在转轨的过程中,养老保险制度的目标模式被扭曲,个人账户制的储蓄功能没有实现。尽管如此,《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再分配效应与储蓄效应》的结论也证实了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私有化改革的理论基础,即基金积累制比现收现付制更有利于促进私人储蓄和增加国民储蓄。

图书封面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经济绩效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