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话的泥沼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1
ISBN:9787549550234
作者:陈丹青
页数:312页

内容概要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辗转赣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其间自习绘画。1978年入中央美术学院油画系深造,1980年毕业留校,1982年定居纽约,自由职业画家。2000年回国,现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组画》,近十年作并置系列及书籍静物系列。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纽约琐记》《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续编》《荒废集》《外国音乐在外国》《笑谈大先生》《归国十年》。

书籍目录


艺 术
绘画与写作
艺术与野心
春宫与图像
时尚与模特
演员与画家
肖像与灵魂
媒 体
言说与距离
艺术与国情
经验与表达
奇崛与华丽
批评的两难
泥沼的泥沼
社 会
苦难与人性
咒骂与实情
市民和语言
读书与推荐
上流与上级
性向与人权
婚姻和女性
影 视
电影与导演
原著与影视
当代中国电视剧漫谈

作者简介

本书是陈丹青近年来接受采访或与人对谈所整理出的文字,精心挑选后结而成集,书名“谈话的泥沼”似乎暗喻了交流的不可能,书中的部分篇章也刻意保留了这种媒体狂欢与个人表达之间的谈话困境,这种陷入“泥沼”的状况本身值得深思,另一方面,书中的大部分篇章则反映了在去除媒体预设立场之后,交流的可能与必要,比如陈丹青与王安忆的对谈,两人的思想和学识互相激发与阐释,读来很有收获,这是一本有内容的对话录,同时也是对对话本身的思考。
编辑推荐
1.陈丹青首部访谈集,了解艺术、文字之外的陈丹青。陈丹青以绘画和写作闻名,最显个性的却是其言语机锋,本书收录陈丹青受人采访、与人对谈的文字整理稿,相较于他的散文写作,更加率性、自由而真实,是了解陈丹青的写作、绘画和个性最好的文本。访谈指陈现实,也反映社会。陈丹青与人对谈或受人采访,往往直指社会现实,本书也是了解我们所处社会现实非常好的途径,就连记者提问本身,也反映了光怪陆离让人啼笑皆非的媒体语境。
2.特别收录王安忆、陈丹青五万字深度对谈。“非典”时期,王安忆与陈丹青通过电子邮件的方式,围绕着影视与小说,进行了一场深入的对话,对谈文字稿长达五万余字,曾连载与《上海文学》,现已很难找到,经王安忆同意,本书全文收录,此次对谈极具知识性和思想性,如陈丹青所说,也是“了解、探究一位小说家的好文本”。


 谈话的泥沼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0条)

  •     这是部访谈集,感觉有点出晚了。但终究还是出来了。排版装帧,封面设计,一如既往的优秀。陈丹青先生的品位,绝对不容人怀疑。但书更重要的是内容。坦白的讲,《谈话的泥沼》初读,感觉有点让人失望。因为草草翻上一遍,发现书内的相当一部分内容,是熟悉,看过了的。感觉并没有什么新东西。当然,这毕竟只是对之前的访谈做了一个总结收录。对陈多有关注的人来说,很多内容都并不太新鲜,访谈、散文一出来,就已经看过。现在买书来看,无非是复习一下。复习的感受,无非是该难过的还是难过,该愤怒的还是愤怒。但似乎又多了那么一点点。再翻一遍,仔细看看,发现不少地方有玄机。比如第八十三页《奇崛与华丽》的“注”。这是一篇之前看过的访谈。当时看,让人心烦意乱,但心烦意乱之余,觉得有些难过,替陈先生难过。因为说了一大通,记者比陈先生说的还要多。不知道当时的记者是否自觉了呢?这本书,到是给了陈一个诉说的机会,这诉说全在那“注”里,尽管只有那么一两句话,但你一看,便知道发生了什么,所以也不必劳神心烦了,陈先生自己心里清楚的很。但我也因此大概知道了,这本书是为什么而出。全书让我有深陷沟通泥沼之感的在于安忆和丹青二人的访谈对话。说句实话,两个人说的都有各自的水平,无心去贬低谁褒扬谁。不做评判。而看罢访谈,我并没有觉得很畅快。因为感觉二人的语境总是不一致。并不是太有效的沟通,此说此话彼说彼话,有碰撞,火花却难见。两人都没什么“媒体习气”尚且如此。难想记者采访,能访谈出什么东西。也确实没有什么东西。现代的中国媒体,大概都如这本书里的表现。哦不,比起这部书里的表现,大部分可都还要差远了吧。回想一下,反观很多名人接受访谈,并不代表这些名人就有话语权。因为记者的访谈,领悟的水平所限,其所思所想,往往表现不出来。这些名人若真要发声,只能靠自己动笔写,真正的自己说话,讲演。不需要他人的低级引导。当然,这似乎不太可能。因为即使他们不受引导,我们可能也逃不脱啊。
  •     倾听、接话、展开、反诘,委婉暗示、索性挑明、中道迂回、劈头道破…..访谈理应是快乐的,访谈也是陷阱。-----《谈话的泥沼》陈丹青很难说当谈话被限制在一种模式中时,能否相互延伸思考的空间。这里的“空间”决不是以设计为先,在事先制定好的结构中去强化和装饰。而是两股激流的较量,在话语的碰撞中,看两股力量如何周旋如何争辩如何奔流再如何交融。你表达了你最真切的,他表达了他最认同的,但彼此又不会因为观念的差别而厌恶,反倒因为各自秉持各自的真实,各自洞察各自的深刻而相互尊重和欣赏。如果谈话不能如此酣畅淋漓的表达观点,无法深挖细掘的摄求本质,语言最终会被凝固在客套的“修辞”中。大概这就是本书名字的来历。有人评价,陈丹青的文甚于他的画。文则是一种更准确更直接的表达。画可以描绘出心境的意象却无法承担尖锐的批评。不能表达一个迫切的观点、愤怒的驳斥。相比写作,绘画的刺穿力相对薄弱。而他的文更像一根不大不小不长不短的刺,扎进这个时代,虽然没有像《丑陋的中国人》那样踩住整个民族的尾巴招人恼怒,却也闷着一股子拧劲儿向溃烂之处一寸一寸的长进去,让人不疼也难受着。他的执拗和耿倔的样子就表现在两颗圆瞪的眼珠中,“分明就是不买帐。”不能断言是时代俘虏了众人还是众人捧坏了时代,在利益支撑理想高度的今天,偏偏他的“愤青”情怀从始自终没有变。这让时代怎么和他谈判?在诸多外界的定位中,他是艺术家、学者、评论家、知识分子,是社会语言权威,他谈鲁迅敬木心,源于两者的相似之处“不妥协”。在潮流趋势所引的当下,“坚持”、“不妥协”成为人性中难能可贵的品质。他不在意身份的变幻和舆论的争议,并坦承自己是个“傻逼”,喜欢写就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不避讳不迎合不随流不奉承。和作画不一样,“写”更容易得罪更吃力不讨好。但他却一直在坚持,从《退步集》到《退步集续》再到《荒废集》直到《谈话的泥沼》。从绘画到写作,从教育到国情,从流行到艺术,他以粗糙的语言表达着最认真的思考,他的严肃体现在“不识时务”的态度上,在独立的行走中不愿与时代的大路交错。难免会因背离主流而招人嫌弃。正如他书中所说“人们有效消解了严肃话题,嘻嘻哈哈,然后笑咪咪给你一顶帽子:瞧啊,这个老愤青。就这么一句,大家没事了、摘掉了:这个人是愤青,我们不是。”就这样,时代潜伏在个人身上的痛感在围观的热闹中自我消解。即使认真起来,异类也不免被人混淆成小丑,最终以滑稽的表演惹人发笑。所以,他对这种现象的解释为:“这是共识,是长期被管制的集体心理,类似自宫者的笑容。当年我在纽约读到对王朔的嘲讽围攻,我很惊讶,现在明白了。凡人群中说几句真话的,立即遭遇这种集体笑容。”但也未必就是高尚。一味强调高尚终归会使“高尚”沦为滥用的广告词。说了真话、批了人性、骂了制度、最后辞了清华,也不过是性情使然。当有记者问道,你的言说,是基于对社会和时代的责任感吗?陈丹青的回答是,谈不上“社会和时代的责任感”,一个人被强迫做他厌恶嫌烦的事,犟了几下,骂了几句,就算责任感?太严重了。他是个反感被外界定义的人。他的拒绝粗俗无礼,性子里透着少年的“不服气“,言说中又露着那么点江湖的”草莽气“。他自认为是个粗人。不喜欢被人当做艺术家。但艺术又确确实实的是他生命里不可缺少的主要部分,除此外,他也坦言”一定有比艺术更有意义的事物,更有意义的时刻。前提是,艺术必须在,不然人活着一点没意思。“大概这里的”意义“更是一种承担。不针对具体的角色和头衔,做踏实的事说真实的话,”承担“着良心的份量,不至于失去重力轻薄的被时代华丽的车轮带起,没入一片呛人的尘土中。  
  •     内里大部分是陈丹青的一些访谈记录。有人说他很愤怒,我不这么认为。就像尼采说的那样,在自已的身上克服这个年代。当面对很多不公正的事情,就应该说出来,站起来。尤其是一个公众人物。如果只求自保,连事实也不敢言语,何谈理想?何谈世界观。时下,更需要陈丹青这样的人,时刻提醒我们,不要伤害他人,保持自我个性,不被世俗偏见拉低自已。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读他的访谈比随笔好,与交锋中见机智与犀利。
  •     有点意思 泥沼啊泥沼 谈话处处是陷阱
  •     清冽专注的眼神
  •     庄婧问的不错。愚人太多,先生也说不出来什么,慢慢地变成一件商品了。
  •     这样都能出本书?
  •     感情不重要,感情是最低级的,是分泌物。重要的是尊重,彼亦人子也
  •     看了一篇就被这个人所吸引了,敢说真话。虽然陈丹青自己总说自己也受于体质,有些话也不能说。相比于这方面,野夫更像个一个痞子,洒脱的让人欲罢不能!
  •     丹青老师的访谈集,最精彩的部分反而是与王安忆老师的闲聊电视剧,好有意思,还有得看王安忆老师的小说了。。
  •     在自己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     是真喜欢看访谈录 临场反应最有意思
  •     口涎集粹
  •     你怎么看待韩寒?你怎么看待徐静蕾?你怎么看待新版红楼梦?陈丹青是我看走眼最深的那一个人,因为他的所有书名都起的太有意思了,只是打里面一看,就通通不是那么回事。
  •     最后一篇最有意思,先前一些问话的提问者太蠢,没给对话制造什么养分存在的可能性,但王安忆不一样,两人像老友可以意见相左但又不妨碍谈话的畅快
  •     挑了最后两位大咖的对话,很有启发性,不过看到王阿姨被绕进去了差点笑出来。
  •     浅薄无聊
  •     陈丹青的访谈好看,文字耐看
  •     访谈也能编成书 新奇 读来却略枯燥 我只读了自己感兴趣的篇幅 有点深刻 我这种年轻人该看
  •     看过木心的文学回忆录之后,再来体味其弟子与提问者之间的机锋交错,很有意思。
  •     看了一点点,还特意买的电子书,然而…
  •     其实陈丹青的书还是谈话录好看。不过有些问题回答的还是有刻意模仿木心的嫌疑。毕竟他没有木心的灵性,说得再多听起来也只像抖机灵。
  •     还真是啥主题都有。多人欣赏的最后与王安忆的往来邮件我很多没看懂的地方…写周立波那篇 陈先生该是不怎么看网络 要不定能发现他抄了一堆的梗。陈先生喜欢的大概是上海人那种独有的腔调吧。最讨厌奇崛与华丽和婚姻与女性二篇。看书的时候是不是就发笑,陈先生的有趣和直接 真挺好的。
  •     有些问题无聊或浅薄得令人发指,还好回答基本都不错
  •     有资本的吐糟。毛笔蘸着墨,画到宣纸上,触纸之际,无比性感,流转行笔,极尽淫荡。
  •     高二(也许是高一)读的吧 当时觉得蛮好玩的……不过现在里面的内容是一句也想不起来
  •     挺好玩,老有人想勾搭他说出点大新闻式话语。
  •     你猜最后黑了谁?谁大气彰显,谁小气外露?多读多看多想,总归是好的。
  •     重温,补分。
  •     后面和王安忆的谈话比较有深度,可看性强,前面的采访过于零碎,无营养。
  •     不知是他见过世面多呢,还是有国外生活经验,看问题的角度总是独到而有深度,甚至一针见血,很倾佩
  •     有的地方挺有意思,犀利
  •     主要是收编访谈的内容,有些访谈还算不错,有些就比较无聊了,不过犀利的话总是有的,发现豆瓣的读书笔记功能还不错
  •     算是陈丹青的访谈录,很有种陈氏谈吐的既视感。嬉笑怒骂间告诉人一些简单但深刻的道理,未必完全认同但总能从这种文字中产生出一种剥离的快感。终章合王安忆的对谈最为精彩,有很多精到之论。
  •     这本书所记录的陈丹青现在也是个旧人了 里面谈及韩寒作为公共知识分子的好 同性恋议题 观看 周立波 但也有很多偏颇
  •     于我,陈丹青的话特别容易入耳
  •     有城府,有才华。讲绘画正在失去的言说功能,给媒体时代的退位,都是一种头脑清醒的艺术家身在庐山、反观庐山的努力。陈丹青这书好看,人也好玩。
  •     陈丹青真是有够无奈,什么乱七八糟的问题都要找他回答。采访稿都很差,赵国人爱为自己塑造道德偶像,问的问题都假大空。稍微好点是和王安忆的对谈。
  •     读的很悲观
  •     脑残粉
  •     你能从这里看见陈丹青的泥沼——自愿的不自愿的
  •     虽然大部分对谈可能也只是自说自话,可有些话,说与不说也是两个意义。
  •     看到最后会觉得无法交流,与谁都不免陷入谈话的泥沼。前面有些对话看得出陈只是在应付,后面与王安忆的长篇对谈竟然也常有自说自话的感觉。大家对概念的理解不一样,越说离得越远……
  •     翻查评论可以加快阅读进程
  •     王安忆的部分好看,其它的都一个路数。
  •     多是杂志对陈丹青的访谈,访谈对他来说,应付,将就。
  •     在自己的身上克服这个时代。
  •     收获最多是书中推荐的影视剧与书籍
  •     陈丹青对于我来说有一种网络启蒙老师的引导作用,当年上学看了他很多视频,真是太爽了,他对一些事物看得很透,也说得很透,敢说没人讲的大实话,真正可爱善良的人,钦佩不已。
  •     一个艺术家讨论中国文化甚至整个社会似乎片面
  •     陈丹青虽不尽完全正确,但贵在很直很白又很谦虚,任何试图包装等动机,都被一眼看穿。在与他的对话中,记者等狡黠、无知暴露无遗。更精彩的是与王安忆等对谈。王安忆的矫情、浅陋、固守也都暴露无遗,她完全靠那些故作高深等名词包裹一探即知的思想深度,在缺乏思考等论断周围不依不饶。相反,陈丹青思路清晰,一次次把话题扯回正题,论述清楚,又不囿于所谓流派、意识形态、思维定式。这一对谈,高下立判。高居庙堂的作协副主席是怎样的水平,被体制排斥的又是什么水平?还谈什么文艺复兴。
  •     前半部分很受用,后面越来越无聊。告诫自己:话说出去得收得回来。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