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达之谜

出版日期:2016-9
ISBN:9787544259897
作者:[英] V. S. 奈保尔
页数:335页

内容概要

V.S.奈保尔(V.S.Naipaul):英国著名作家。1932年生于特立尼达岛上一个印度移民家庭,50年代进入牛津大学攻读英国文学,毕业后开始出版文学作品。著有《米格尔街》《毕司沃斯先生的房子》《大河湾》《自由国度》《游击队员》《非洲的假面剧》和“印度三部曲”“美洲三部曲”等。2001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书籍目录

杰克的花园 1
旅程 89
常春藤 173
乌鸦 269
告别仪式 323

作者简介

诺奖得主奈保尔十年隐居笔记
现代版《瓦尔登湖》
《抵达之谜》像《瓦尔登湖》一样,字字句句都如空气一般清透,同时又伸手可触。
—— Goodreads

世界急速流转,一切都在不断被拆除、重建,每个生命都疲惫不堪,
去往何处寻找自己的精神家园?
奈保尔赤裸裸地展现了他生命中的孤独、脆弱、焦虑,以及他敏锐细腻的感受,这是作为作家的他所拥有的资质,也是作为人的他所承受的负担。——《出版人周刊》
这是奈保尔的自传体小说。他远离尘嚣,栖居在英国的一座乡村庄园。回忆这段宁静单纯的岁月,他写下了平凡生活中被忽视或遗忘的人和事,他写死亡和离去,写更迭的四季、盘旋的乌鸦、映衬在蓝天下的奶牛。忧伤而优雅的记叙和深邃的所感所思融合在一起,意蕴无穷。如果说这位文坛大师的其他作品让你畏惧,那么《抵达之谜》会让你深深地爱上他。
"我感觉时间在变。最初来到这里,时间是如童年时期那样被拉长的。第一个春天包含了太多清晰的东西:苔藓玫瑰、孤零零的蓝色鸢尾和我窗下的牡丹。我期待季节更迭,新的一年到来。接着记忆开始混杂,时光开始飞驰,岁月开始交叠,使我难以分辨回忆中的时间。我看到世界在流动,人的生命是一系列偶尔交织在一起的轮回。"


 抵达之谜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V.S.奈保尔是一位著述丰厚的作家。《抵达之谜》并不是他最重要的作品,但却是有着独特地位的作品。奈保尔被人称为“无根的作家”,而《抵达之谜》恰恰记载了奈保尔“寻根”的心迹。文学评论家弗兰克•克默德说,《抵达之谜》蕴藏了奈保尔对他居于其间的威尔特郡的深情,他已把索尔兹伯里平原上那一处乡野当做了自己的家园;这是一位已经同化的移民对生活的动人描述,“一位殖民地居民在压迫者古老的土地上扎下根来,与那位压迫者残存的荣光共度余生。”翻开《抵达之谜》,首先进入眼帘的是大段大段的英伦乡村景色:湿草甸、山丘、雾气、河谷、小屋……奈保尔是任性的,一部小说开场的十几页就把笔墨播撒给了风景,细致入微地描摹看到的、嗅到的、摸到的、碰到的,一点一滴、一丝一缕,考验读者的耐心,唯其等你进入了这个世界,你才方始能够靠近奈保尔。我想起乔治•奥威尔,他将自己置于巴恩希尔沼泽的石砌茅屋之中,荒野放肆的环境和他笔下的灵魂,彼此影响,奥威尔写出了他最具预见力的小说《一九八四》。我相信环境对小说家的创作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像《抵达之谜》这样一种审视内心的作品,它的确需要静谧的、安详的,可以与自己展开对话的场所。1932年,奈保尔出生在特立尼达。写作《抵达之谜》时,1987年,他已经在英国生活二十多年了。奈保尔一直在观察、思考,特立尼达、印度、非洲、加勒比、西班牙和英国等,纷纷涌入他的笔下,他在《我们的普世文明》中说道:“我不打算去定义这种文明,只想以一种个人的方式谈论它。首先,是这种文明让我有了关于写作这种志业的概念。也只有在这种文明当中,我才能成为作家。”所以,对于“压迫者”如英国,奈保尔表达了和解的姿态,他的作品如“印度三部曲”等都以反映殖民地独立后面临的种种问题而闻名。萨义德因此激烈地批评奈保尔,说他以助西方中心论为孽,对第三世界实际上根本没有兴趣。《抵达之谜》包括五个章节,第二部分“旅程”发生地不在英国,这是处于更阔大的、更开放的精神区域里的奈保尔的内心独白。在2001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演说中,奈保尔引述了普鲁斯特以探讨“作为作家的作家和作为社会存在的作家之间的区别”。他说,我们要明白,作家的传记、包括自传,永远存在不完整性。“生活、怪癖和友情的所有细节可以为我们展开,但是写作之谜依旧。文献资料,不论多么迷人,都无法解开写作之谜。”而在《抵达之谜》中,奈保尔说:“常人与作家原本是同一个人,但这是作家的伟大发现,认识到这一点,要花去多少时间——进行多少创作!” 奈保尔是一个文化意义上的旅行家,“我为了写作旅行,关注体验、渴望经验,但我把自己抽离,将体验从记忆中抹去。”我们的确可以发现,在离开某地之后,奈保尔才能自如地进行关于某地的创作——在他和他的经历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感是奈保尔创作的前提。我想这是奈保尔一种无声的自我辩护。不管在西印度群岛还是英伦三岛,他都深切意识到自己活在“借来的文化”里,与其因失落的认同感而徒生“乡关何处”之叹,他更愿意在写作中自由切换几种文化身份,这也是他的作品给予读者的复杂体验。刚开始写作时,奈保尔使用第三人称叙事,作家的自我并不出场,但在后来的创作中,奈保尔逐渐让“我”恰当地融入文化,同时隔出距离,审视自我和世界。在《抵达之谜》里, 奈保尔将“杰克”作为切入点,而不是将自己作为主角,便是要刻意地制造出人为的疏离,在我者与他者的变动视角中让作品具备多重意象化。《抵达之谜》打破了虚构与非虚构、小说与散文的边界,它甚至有时显得逻辑失序,但这种失序本身是否正可以表明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动?小镇传统伦理的丧失,乡村在工业化面前的溃败,致最后的最大的帝国,致所有逝去的旧时光。如果说奈保尔失根无着,那么,这就是更广大意义上的人们的共同的失根。PS:奈保尔作品,一角风景。《重返加勒比》尚未翻阅,其余已读,借我时间~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还是很耐奈保尔的,他的文字总在亲近与疏离间游走
  •     自然,清淡,把乡村写得好美。
  •     看看
  •     让“我”恰当地融入文化,同时隔出距离,审视自我和世界,这是奈保尔观察和叙述的一种方式。
  •     向往这种生活
  •     续作一改前作温暖阳光的色调,众人在失去所爱之后的迷失,振作。逝去的已然失去,留下的要加倍珍惜。
  •     奈保尔的每一本书读来都如同一场漫长的时空旅行,无法言喻的感受。
  •     这个版本的封面也太丑太low了吧 我打0分 就像一本心灵鸡汤畅销书的封面 完全没有get书中的意境
  •     生活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谜呀,最终你会抵达谁的岸边。
  •     奈保尔的细腻悠长,柔软坚定,全在里面了。颠覆人以前对他的认知。
  •     “我们走出了梦魇,却无处可去。”因为最后一章,才决定从开头看起。
  •     因为贫乏与幻想,渴慕外面的世界。告别亲人漂洋过海,满怀抱负来到英国这座梦想的国度,开始了漫长的作家和人生的双重旅程。从伦敦到牛津,最后落脚在巨石阵边的一座乡村庄园。二十多年里,经历挫败与伤痛,治愈与重生,反反复复。四季更迭,时光由慢变快。目睹草木枯荣,万物流变,庄园由盛而衰;见证普通人的生老病死。岁岁年年跟随大自然的节律,感悟死亡与轮回,终于明了:原来,人和生命是真正的谜团。
  •     封面设计得太离谱。
  •     我一直知道这个世界的存在,但要接近它必得付出高额路费!
  •     想读这本书的想法由来已久,不知道我是怀着怎样的心情阅读这本书的,在我的写作刚刚开始的时候去读奈保尔在写作生涯二十多年之后写就的文学回忆,写作需要不停审视自我和这个世界,用写作抵达灵魂深处,在这一点,我和奈保尔是一致的。
  •     这本随笔集文笔很细腻,为免迷失情绪,最宜台灯下一口气读完300多页。细腻之处,就跟书中评价狄更斯一样:“不用会干扰不成熟,或者没知识的读者的词语”。别说是拿来和《瓦尔登湖》对比,就说胜过后者也无伤大雅
  •     还可以
  •     奈保尔所有的书都几乎有点儿“启蒙”色彩。他习惯从边缘去观察中心;从过去审视现在;从失败见证永恒的变化……这本书笔触略柔软,洞察却依然犀利。是一个作家对创作心路的梳理,也是对死亡的沉思。通常而言,乐观主义者被目为肤浅者,奈保尔或许是一个例外,尽管他常常表现得容易感伤,但他的感伤几乎都是建设性的。
  •     奈保尔随笔。还是那么犀利。然后居然呈现了自己孤独焦虑的一面。还有温情的一面。真是难得。
  •     不错呢。读奈保尔的第一本。内容可近可远,松松散散的,又互相关联。一个庄园里的琐事,串联起这十多年。感觉看原文的会更好点。
  •     “我看到世界在流动,人的生命是一系列偶尔交织在一起的轮回。”
  •     如果说前面四章叙述者更加突出了自身的旁观者视角和距离——尽管其间镶嵌了许多适时而精准的自省碎片——的话,终章《告别仪式》里的叙述者尽管仍是旁观者,但参与感更强了,因为逝者是他的亲人。也许这“告别仪式”亦是全书的总结仪式,那些作者隔着一定距离旁观的他人之死——物理性死亡的杰克和菲利普斯以及精神性死亡的皮通——所引发的疑虑、悲哀感在这里显化。看到最后一句话觉得简直就觉得可以将它隐去然后出一道以它为标准答案的题:本书的中心思想是什么?——“生命和人是谜团,是人真正的宗教,是灰暗和灿烂。”
  •     读到98页,我尽力了,诺贝尔作者的书真的不是一般地难读
  •     第一章是游记般的散文随笔,下一章开始进入回望和自省。这本书是进入奈保尔的通道,也是写作的范本,更是心灵的读本。
  •     从特立尼达到牛津到伦敦,20多年的苦痛与历练
  •     腰封上的“通透”二字是最好的概括。
  •     还不错
  •     这是一本除了书名——还是借用基利柯一幅绘画名称——诱人之外,内容实在枯燥得让人脱皮。四、五年了,我一直试图把它读完,冬天在寂寞的阳台上,春天在嫩绿的绮窗前,可就是还剩30多页没读完。为本书叫好的,你们太幸福了
  •     来来回回,出了好多个版本的书。好是好,妙是好。。。只是今天把老版本拿出来翻了翻,才开始佩服自己当初的耐性。有闲情的尽管去看吧。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