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谈科幻

出版社: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4-3-1
ISBN:9787535263407
作者:刘慈欣
页数:184页

内容概要

刘慈欣,男,1963年6月出生,中国电力投资公司高级工程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新生代科幻小说的代表作家,被公认为中国科幻文学的领军人物,作品因宏伟大气、想像绚丽而获得广泛赞誉。其科幻小说成功地将极端的空灵和厚重的现实结合起来,同时注重表现科学的内涵和美感,努力创造出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科幻文学样式。

书籍目录

第一部分 在科学的边缘  1.一个和十万个地球  2.远航!远航  3.技术奇点二题  4.越小越好  5.电子诗人  6.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 第二部分 文类纵横谈  1.从大海见一滴水——对科幻小说中某些传统文学要素的反思  2.国内科幻文学的现状和思考  3.西风百年——浅论外国科幻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影响  4.天国之路——科幻和理想社会  5.无奈的和美丽的错误——科幻硬伤概论  6.混沌中的科幻  7.消失的溪流——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科幻  8.SF教一论科幻小说对宇宙的描写  9.当科普的科幻尝起来是文学的  10.快乐的科幻  11.我最喜欢的科幻电影  12.被忘却的佳作 第三部分创作手记  1.重返伊甸园——科幻创作十年回顾  2.超越自恋——科幻给文学的机会  3.《球状闪电》后记  4.《球状闪电》访谈录  5.《球状闪电》再谈录  6.《流浪地球》再发表序言  7.第一代科幻迷的回忆——写在《超新星纪元》出版之际  8.《超新星纪元》后记  9.重建对科幻文学的信心  10.青春杂语  11.大会归来 第四部分 书人书画  1.科幻与幻想的对决  2.2007年的中国科幻小说  3.三维的韩松  4.也祝柳文杨生日快乐  5.《水晶的天空》序  6.布拉德伯里,把科幻变成诗的人  7.奇点前夜的科幻小说  8.中国科幻划时代的理论建构

作者简介

《地平线未来丛书(第1辑):刘慈欣谈科幻》本书有作者在创作科幻小说时的心路历程,有作者对一些经典科幻作品的精彩书评、影评,还有一些对话与访谈,折射出作者作为一个科幻迷对科幻、对未来的看法,也展现出科幻作家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刘慈欣谈科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记忆中读到的第一本可以称为科幻小说的长篇作品,应该是凡尔纳先生写的。然后在很长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接触过第二位科幻小说家。凡尔纳先生就是我童年时期对科幻的全部印象了。我确实是喜欢凡尔纳的,较之科幻作品这个概念,我更喜欢的是凡尔纳这个作家。后来,我看了能看到的凡尔纳的全部作品,包括非科幻的部分。凡尔纳笔下的世界是奇妙的,无论是他的硬科幻作品,还是他的幻想冒险系列,又或者是他的地理科普系列,在现在的我看来,依然是妙趣横生的,在我的眼中,凡尔纳就是一个天文地理无所不知的神人,可以讲述一千零一个神奇的故事。后来,在一些人的强烈推荐下,读了《三体》,一开始的时候是呲之以鼻的,如果不是那么多小伙伴强烈的推荐,我认为我可能会在50页之前就把这本书丢在一边了,因为我认为这本书的文笔和叙述故事的能力实在是太差了。。。完全没有让人读下去的欲望。。。但我还是把它读完了,第一部末尾的时候,我就坚定的逆转了,读完了三部,我认为它是一部奇书,是我以前从未读过的科幻小说,而且作者是活着的。。。我可以继续读到他的各种作品,这在我的读书史上是很神奇的事情。但事实上是,三体打开了我对科幻小说的认识,让我知道了原来还有那么多好看的科幻小说,还有那么多经典的科幻作品,已经不在了的和依然在创作的那么多科幻作家。我喜欢上了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喜欢上大刘的作品,以后还会喜欢更多各个时代的科幻小说家。在书店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本来是想快速翻完它的,后来发现信息量太大了,一时间翻不完,就把它买回去了。喜欢里面对科幻充满希望的那些评论,我也认为无论是科技还是科幻,都应当是充满希望而且向光的,没有人可以抵御未来科技发展带来的各种福音。至少我不能抵御,我也希望我能永生,可以看到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各种不可思议场景在不久的未来得以还原,触手可及。我虽然爱极了历史,爱极了中世纪骑士精神,爱极了大航海环球航行的岁月,爱极了维多利亚蒸汽时代,爱极了文艺复兴启蒙时期黄金年代,但如果让我选,我一定还是会选择穿越到未来,与那些历史的真相相比,未来无比发展的科技所带来的神奇体验对我而言远远更诱人,我想看见通天梯,我想看见冷冻人,我想在木星基地上看见木卫二升起,我想坐着太空船飞过土星环,我还想看看未来的地下世界,我还想看看人类客服地心引力在各个方向上如履平地……所有的这些,我都想亲眼看见,我想看见,我想看见我的32个克隆人因为内心的震撼而惊讶的张大嘴巴的样子,像在照镜子,哈哈。刘说的没错,科幻作品远比魔幻更诱人的原因是,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那些科幻作品中的未来,都是有希望可以实现的!而希望,是人类拥有的最美好的感情。
  •     如果是铁杆磁铁,经常关注大刘的动态,那么这本书中的文章基本都已经读过了。像《一个和十万个地球》、《远航!远航!》,还有一些关于柳文杨和韩松的文章,都曾经在大刘的博客里出现过。不过,还是喜欢纸质书的感觉。其中有几篇文章好像以前真的没见过……这几篇还是挺有意思的。《被忘却的佳作》,谈了一些很早以前国内的科幻作品。虽然我觉得自己看了很多科幻作品了,但是这篇文章里提到的大部分作品都没有听过……《西风百年——浅论外国科幻对中国科幻文学的影响》,梳理了科幻文学进入中国的过程,外国科幻对中国科幻创作的影响,还有外国科幻对中国读者的影响。读了之后收获还是挺大的。记得谁谁谁说过,天才使人崇拜,勤奋受人尊敬。国内的写科幻的人还是很多的,大刘能脱颖而出,成为没有之一的最好,读了这本书后我想我找到了一部分答案。《西风》一文,提到了近70个科幻作品,从清末到21世纪,从欧美、苏联到国内,从小说到电影电视剧。能做到这些的,国内的科幻作家里有几个呢?
  •     注:【】部分为笔者心得,非原文摘抄。* 在死亡面前的不公平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初露端倪,当部分富有的幸运儿在无梦的睡眠中踏上永生之路时,尘世间那亿万双嫉妒的眼睛让人不寒而栗。* 从社会学角度看,一个永生的世界充满着我们现在难以想象的东西,可能在政治、经济、哲学、文化等方面彻底颠覆现有的人类社会形态,出现一个全新的文明。* 不要嫌养生麻烦,不要拒绝健康的生活方式,多活一年就多一点机遇,差一步差万步。* 只要民主理念被大多数人所认可,国家机器就不会被独裁者控制。* 以线性思维预测未来是危险的。* 要对文明的未来进行稍稍严肃些的超远期预测,都必须在数学和物理规律限定的范围内进行,否则就不是预测而是神话了。* 对于生命和文明在宇宙中的前景,任何想象都是软弱无力的。* 主流文学描写上帝已经创造的世界,科幻文学则向上帝一样创造世界再描写它。* 小说必须有细节。* 人类的社会史,就是一部人的地位的上升史。* 中国社会面临的真正灾难是科学精神在大众中的丧失。* 科学的力量在于大众对她的理解。* 创新是文学的生命,更是科幻的生命,面对着这个从大海见一滴水的文学,我们首先要有大海的胸怀!* 从社会使命来说,科幻不应是一块冷冰的石头,无情地打碎人类的所有梦想,而应是一支火炬,在寒夜的远方给人以希望;从文学角度讲,真正的美最终还是要从光明和希望中得到。* 把美好的未来展示给人们,是科幻文学所独有的功能。* 最美的科幻小说应该是乐观的。* 科幻文学所需要的知识结构是一种“顶天立地”型的结构。“顶天”是说作者需要对最前沿最深刻最抽象的知识内核有透彻的理解,“立地”是需要作者对最底层最繁琐的技术细节要有生动的感受。* 科幻与主流文学的一大区别在于,它所描写的现实大都是“非凡”的很难亲历。* 要在自己创造的宇宙规律下使世界自洽,这是写科幻时最难的思想体操,是造物主的活儿。* 任何一门艺术的存在,都是因为它有着某种别的艺术不具备、并且无法代替的东西,这种东西就是这门艺术的灵魂。* 科幻小说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幻想的奇丽与震撼的程度。* 科学之美和技术之美,构成了科幻小说的美学基础。离开了这个基础,科幻小说很难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美。* 科幻的宗教感情就是对宇宙的宏大神秘的深深的敬畏感。* 在忙碌和现实的现代社会中,人们的目光大都局限在现实社会这样一个盒子中,很少望一眼太空。* 科幻小说最大的优势和魅力是描写人和宇宙的关系。宇宙在科幻小说中,应该是和人同样重要的主人公。* 科幻文学是唯一在科学和理性时代能够给读者提供真实感的幻想文学,这种真实感是科幻魅力很重要的一个方面。* 文学要做的是表现和感受,而不是思考。* 科幻的世界设定需遵循科学规律,它是超现实的,但不能超自然。与奇幻相比,科幻的世界设定简洁严谨,有科学定律的影子。* 科幻是内容的文学,不是形式的文学。* 黑暗中丢失了爸爸妈妈的手,是每一个孩子最恐惧的事。* 科幻小说所描写的灾难,往往是整个人类种族的灾难。——詹姆斯·冈恩* 写小说的技巧在于,你拉着读者的手带他们进入一个黑暗的世界,并安慰他们说不要害怕,但当他们真正感到害怕时,你就把手松开。——尼尔·李察·盖曼* 如果一篇科幻小说想表达的东西能够被作者或读者用几句话总结出来,那这篇小说肯定是失败的。* 记忆中的过去不一定是真实的。* 平行宇宙是一个超越一切的藉慰,当每一个抉择都使宇宙分裂为二时,抉择便也不存在,就像只手遮住刺眼的阳光并没有熄灭太阳。在被不可穿越的时空之膜分割的所有世界泡中,所有可能都在发生,于是错误和遗憾也不复存在,每一个痛苦都在异世界投下幸福的影子。当这种藉慰最终被证实后,不知是幸运还是不幸。* 科技神奇感的消失,是科幻文学所面临的最致命的打击,也是科幻衰落的最根本的原因。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老文合集,刘慈欣的小说创作违背了他自己的理论,三体三部曲任何一本换了主角,结局都完全不一样
  •     对科幻史科幻发展有清晰的介绍,阐述了他自己的科幻理念,透着思辨的光辉。看他的书知道他写了什么,看这本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写。
  •     刘慈欣是真热爱科幻。一个人有自己所热爱并不断追求的东西,真让人羡慕。三体火了以后,网上关于刘慈欣的各种争论,刘慈欣其实早已说得很透彻。
  •     刘电工的文学科幻系专业博士毕业论文
  •     作为《三体》的辅佐,算是弥补少有看过科幻小说的遗憾,以及研究三体的一本资料。与其说是科幻理论,不如说提供了一些宇宙尺度上的哲学思考,有点意思。
  •     20151206@新书阅览室。读《三体》《球状闪电》《流浪地球》,你只知道大刘写了什么;读《刘慈欣谈科幻》,你可能会知道大刘想了什么。
  •     一个优秀的科幻作家同时还能忧国忧民,大刘诞生在这个时代真是我们的幸运,也真心祝愿祖国和祖国的科幻事业都能真正的繁荣富强
  •     很感动,在对未来抱有一份无限深沉的爱和希望的同事保持着对显示的冷酷和冷静。“末日体验”的快感是从三体中最早带给我的。在宏观上看待按问题或者说习惯用不同尺度看待问题也是“三体”教会的(之前只是不同角度)然而就是这么一个人,坚信着奇点理论,很期待看完Kevin Kelly的the inevitable后与本文观点的思想碰撞。
  •     大刘的文章集,其中有很多科幻背后的故事。以及大量大刘读过的好科幻,科幻迷可以一读。
  •     大刘对科学思考最深的就是科技伦理对人伦道德的挑战,人性是动态的而非永恒的,技术能够解决一切。部分观点相左,一定程度源于我本身的悲观主义,思想上还是很有启发价值。至于科幻创作方面倒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对于纯粹的读者而言并没有多大意义。
  •     可怕
  •     「这本书会纠正一部分人的谬误,那就是:大刘只是点子特别多。如果你读了这本书,就会发现,仅仅凭借着不断变幻的『点子』显然是不能够赢取他在当今中国的科幻界如此高的地位的。书中大刘不仅对几乎所有的科幻大家作品烂熟于胸,甚至包括许多散在角落中的作品,也能品评一番优劣,其中还包括中世纪的历史,人文主义哲学,文学巨著乃至尖端物理等等,都有足够多的涉猎……」 http://www.duokan.com/review/69336/437514
  •     随笔,但当中看到了大刘的思路历程。启发良多。
  •     刘老师一定对自己发明的“宏细节”这个词特别满意 所以创造出了水滴 集子不是什么认真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东一篇西一篇的拼凑 估计只有真·大刘粉才会买吧
  •     系统地领我这个科幻小白入了门,内容稍微水,阔以。
  •     刘慈欣老师对于传统文学地位的那种不乐意可真是……(忍笑)谈到了很多内容,从科幻这个巨大的题材入手,从科幻的历史变迁(中外),到非常个人化的对科幻文学的看法,自己的创作心路历程应有尽有。看的时候十分感慨:一面觉得,即便是刘慈欣老师这样的人,仍旧会有失意的难堪瞬间啊;一方面觉得,刘慈欣老师能够成为“老师”(在我这里这真的是非常尊敬的称呼了),完全不是凭空得来的冠冕。羡慕嫉妒,想成为刘慈欣老师这样的人。
  •     对技术的展望和对科幻的思考都挺有见地,后半部分的圈内吹捧索然无味。有些观点在不同时期的文章一再表达过,汇编成集的时候就显得炒冷饭
  •     刘慈欣中短篇小说集,看了三体后,大刘的短篇小说都黯然失色了。就好像刚吃过华丽丽的自助大餐,那些一道一道单独的小菜在你眼中只能微不足道了。而且科学幻想的瑰丽仍然掩饰不住文学描写和科幻内容衔接上的硬伤啊。
  •     好书 讨论的观点深 大刘真棒
  •     大刘对传统文学和科幻文学的分垒早就有成熟的观点,网上一些一次声讨大刘的文章,真是颇为无聊。
  •     书中描写的是刘慈欣小说中的理性思考,深刻,睿智,充满无限想象
  •     宏细节、奇点理论、科幻的发展脉络
  •     从本书可以了解到很多刘慈欣的创作思想和思路。此外,著名的『刘慈欣谈论吃女主持人以延续文明』的轶事便出自此书。
  •     第一章最好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集子选的不是特别好,有的文章有凑数的嫌疑。看到了大刘对科幻做出了多么大的努力,他今天的成功和他这样深入而系统地思考剖析过科幻有很大的关系。能跟大刘生活在一个时代真幸福。
  •     采访用书。当科幻作为一种文学类型时,它与科学、小说有着不可割裂的联系,这既可以是它的原罪,也可以通往被救赎的道路。说到底,中外无数科幻作家都在探寻科幻小说的去留,如果我们把疆域扩充得更广,也许可以看到不一样得风景。刘慈欣虽然曾被吐槽“三观”有点红专,但深入读完之后,他对整个宇宙本质的思考是朴素的,犹如天真的古希腊人。
  •     进一步了解了大刘还有他眼中的科幻
  •     大刘的很多思想,都非常真实和个性,直抒胸臆,与不同意见抗衡。他是真正的科幻天才,而且很有独立思考,在这一点上很符合他这个年龄的特质。受益匪浅
  •     喜欢作者的可以读读
  •     见解还是挺独到的
  •     惊叹,又能论理又能写的老刘,高龄中二患者。五颗星吧。
  •     科学幻想的视角是最大收获
  •     2016年第25本书。184页,电子书,百度阅读。本书关于科幻的方方面面,其中尤其佩服大刘对中外科幻作品的如数家珍,希望大刘能挑起中国科幻领军人物的担子,使中国科幻的受众面越来越多。
  •     结尾惊现Ray Kurzwell....大刘的很多想法都值得热炒概念的人看一看。 另外,其实可以找田渊栋他们写科幻小说不是么。。
  •     可见大刘不是个一般作家,而是有理论追求的,虽然还不完善。但正是本书中的《为什么人类还值得拯救》解决了大刘创作给我的一个困惑:为什么他对于社会发展的看法(生存高于人权)与我党如此高度一致呢?大刘是站在繁殖角度上的,有点变种道金斯理论的味道;大刘是个目的论者,目的崇高则手段无所谓——典型地深受俄国民粹派影响,应该没听说过赫尔岑说的“不能因为明天的光明而用黑暗去追求”这样更震撼人心的话;大刘特别强调极端恶劣环境下的极端措施(往往是低人权甚至是反人权的),问题是有些居心叵测的统治者会人为延长这极端恶劣环境以延续极端措施而谋私利。
  •     一般,大刘文笔在国内科幻大牛里面可能要排倒数。
  •     怎么办呢,严肃讨论的部分一目十行,只挑了与作品相关的部分和回忆的部分细看。 还是不适合看短篇,雁过无痕。
  •     一个工程师(而非作家或科学家)的自信、和过于自信。
  •     大刘的观点有时是很偏颇的。典型的唯物主义。
  •     和三体小说有些重叠,前面几篇很刷三观,后面的编辑略粗糙……
  •     对创作来源和过程做了详尽阐述,很有收获的书,了解到其丰富的内心,脚踏实地的努力,很激励人心
  •     认同大刘的大部分观点。
  •     刘慈欣关于科幻的看法,截选了部分文章,大多是比较旧的内容了。很快就读完了。
  •     读了一部分,主要是第一部分,讲各种科幻思想的,很喜欢,后面讲写法发展现状之类的就没兴趣了。
  •     基本是早期评论集, 那时大刘明显是倾向于给文明以岁月...后来不知为啥转变成给岁月以文明了
  •     启发
  •     虽然很多文章都是十多年前写的,但其中透露出的许多思想和观点放到今天来看依然很具有启发性。可以说,从这本书中,我们能够真正地去了解一个科幻作家的内心世界,对科幻有一个更为全面的认识。
  •     重要的是思维,而思维的培养必须从小开始,科幻正是以一种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这种能力。
  •     感觉离大刘更进一步了
  •     一本对对科幻感兴趣的人有很好的启发的一本书,看过之后才知道之前对大刘的其他作品理解的并不深刻甚至有误解。大部分可以组成一个书单影单,而后半部分是作者朴实的观点以及一些早期的朴实的作品,相比之下三体系列真是有了很大进步。希望大刘会走的更远。
  •     14年尾读过 在去往墓地的路上。不需要了解的最深刻 但最好大略知晓所有知识领域 因为要虚构整个世界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