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猎疑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出版日期:1991-06
ISBN:9787542604781
作者:金克木
页数:254页

书籍目录

目录
文化猎疑
作者前记
我们的文化难题
范蠡商鞅:两套速效经济软件
――读《史记・货殖列传》
从《三寸金莲》谈“挖根”小说
玉梨魂不散 金锁记重来
――谈历史的荒诞
高鹗的八股文
爱是不存在的
――关于19世纪俄国小说的对话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关于19世纪法国小说的对话
有情争似无情好
――关于19世纪英国小说的对话
试论近代英印冲突的政治文化意义
东方美学或比较美学的试想
东方美学研究末议
文化中的神秘主义思想
书城独白
作者前记
读书――读语言世界
谈“天”
“律”的符号世界
烽火・鸿门宴
“道、理”・《列子》
虚字・抽象画・六法
台词・潜台词
古“读书无用论”
食人・王道
日本是怎样现代化的?
小人物・小文章
说“梦”


 文化猎疑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书店内各类小册子曾风靡一时,也许是为了跟上改革开放的步伐,小册子以其“短平快”的特色成为那个时期满足人们知识需求的主要选项。这些小册子的内容有承继,有接续,有泊来,有仿冒,各种知识如走马灯似地让人眼花缭乱。而那些大部头的著作因来不及整理、翻译和写作则要慢一步出现。比较典型的例子是那时有一套著名的走向未来丛书,清一色的以小册子面目出现,其中不少是那些大部头著作的摘编或者编译。又过了若干年后,人们才陆续读到那些原著。当然小册子也是出版界的一个传统。如三联书店前身的几家书店当年都有大量小册子出版。  在那个年代里,后来被人们景仰的大家作品也以小册子形式出版,如巴金的《随想录》等。已经去世的金克木老先生当年出版了好几种有关文化的小册子,我曾买过几本,(后来这些小册子好像重新结集出版)。在这些小册子中老先生从不同角度对一些文化具象进行了探讨,并利用他对中西文化知识的底蕴对这些文化现象进行比较分析。当年阅读这些小册子主要是了解和学习,因为在一个文化被革命的年代里成长起来的人,当时知识的贫乏程度就像一块被压缩的干海绵,对知识的渴求简直可以用贪婪来形容,只是吸收水份更无其它能耐。如今想来,老先生谈文化并不仅仅是文化知识普及,更不是炫耀他的文化修养及知识分析层面的创新,实际上他是在寻觅,寻觅发生在这个国度里各种问题的文化症结,或者说从文化的角度来分析问题的症结。那一代知识人并不是坐在书斋中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究,他们从切身体验出发对历史现象从深层次进行剖析,就像巴金写作《随想录》所要达到的目的。  其中老先生所著的小册子《文化猎疑》就是很好的例子。里面所收十来篇文章从一篇篇看互不相关,如从司马迁《史记》的货殖篇谈商业文化,到对冯骥才写《三寸金莲》、《神鞭》等小说的议论,从对法、英小说的探讨到中印日等国接受西方文化不同的比较,虽然在空间上有点与点的比较,在时间上有对点的历史考察,那些文章基本上不是宏观叙事,只是对点状文化的分析。而且老先生的文风非常独特,虽然谈的是高深的文化,却不拿架子吓唬人,非常随意,张口就来,或叙事或议论,说到哪里算哪里,里面信息量又特大,真给人以恣肆汪洋之感。  不过,还真不能在此淹死了,多年后,我在重读这本小册子时,作者前记中的一段话给我猛然一击,:“我越来越觉得,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相遇时的变化中主体和选择性是首要的。这是由承受外来文化的一方的内部决定的。这内部倾向又是由其中绝大多数人的千百年积累下来的习惯决定的。”他还写道:“这大多数人和只占少数的读书人不同,但又不能截然分开,文化并不专属于知书识字的。不读书本的自认没有‘文化’其实在文化中地位也许更重要。”看了这些话,我感觉到老先生书中对那些点状现象的分析探讨其实都是注解。  一百多年来,国人对文化好像一直在选择中,不少文化打着普世的旗号进入社会,还未见成为大多数人自觉选择的对象。能让人不讨厌的基本属于那种“新瓶装旧酒”抑或“旧瓶装新酒”的形式。在学术研讨上能够夺人眼球的基本也是这一类做法。老先生从文化角度对这一切做了解读,听老人话,没错!因为这是他们从人生经历中得来的经验,而不是像现在一些人只有从书本或者外来文化运作下得出的经验。

精彩短评 (总计1条)

  •     这本书是身为语言大师对语言和语言背后的文化的深刻反思。诚如佛家语所言:“不异旧时人,异旧时行履处”。这种彻底的反思和彻问是很危险的,但也许人这一辈子,真的总是在不断追求。通过他外向的,可视的的学识,那内在的勇气和智慧就更加使人难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