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台儒学源流

出版社:福建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2
ISBN:9787211057740
作者:陈名实
页数:402页

章节摘录

  福建儒学是中国传统儒学传入福建后,经过福建历代儒学家的传承与发展,在传统儒学基础上吸收各家研究成果,形成带有地方特色的儒学思想体系。因此,要阐述宋、元、明时期的福建儒学,就必须了解儒学的发展过程。  儒学是孔子所创立、后儒所继承发展的以仁义为核心,以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仁、义、礼、智、信)为主要内容的儒家学说。它形成于春秋末期,由孔子与其学生共同创立,在当时成为显学。到战国时代,孟子发展成仁政学说,即以仁义的思想来治理社会。  先秦时代,儒家为诸子百家之一。《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流,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游文于六经(《易》、《书》、《礼》、《诗》、《乐》、《春秋》)之中,留意于仁义之际,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宗师仲尼,以重其言,于道最为高。”①  汉初,学者认为秦因“不崇儒家、不施仁义”而迅速败亡,因而大力提倡儒学,儒学的社会地位因此不断提高。特别是汉武帝采取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方针,开始以儒书为经典,以通经取士,建立了文官制度。

内容概要

  陈名实,1953年出生,教育学硕士,编审。现任泉州师范学院闽南文化生态研究中心研究员,兼任福建师范人学硕士生导师。曾长期从事福建省地方志编纂工作,主持国家116重点科研项目子课题《台湾省开发建设与地名研究》,著有《福建爱同名人》,参与主编《基督教教育与中国科学文化》、《文化台湾》等。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宋、元、明时期的福建儒学第一节 宋代闽学的思想渊源一 北方的理学派别二 福建早期的理学家及其思想第二节 朱熹及其考亭学派一 朱熹的生平事迹二 考亭学派主要学者第三节 闽学的基本内容一 哲学思想二 道德伦理观念三 主敬的修养功夫第四节 元、明时期的福建儒学一 元、明时期程朱理学的发展概况二 李贽的反传统思想三 黄道周的儒学思想第二章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闽台儒学的传承第一节 福建儒学在台湾传播的人文基础一 明末清初大陆向台湾移民二 移居台湾的硕儒名士第二节 郑成功的儒学思想一 郑成功求学的时代背景二 南明隆武政权对郑成功的知遇之恩三 郑成功的儒学内涵第三节 明郑时期台湾的儒学思想一 台湾儒学的创办二 明郑时期的闽台儒学传承第三章 清朝统一台湾后闽台儒学的发展第一节 清治时期台湾府县儒学的发展一 清朝的教育政策二 台湾府县学的创办三 清朝对台湾府县儒学的管理第二节 台湾儒生的选拔一 台湾儒学的学额与贡额二 台湾儒学生员的待遇与学业三 台湾贡生的选拔四 台湾乡试与会试第三节 清代朱子学在闽台的复兴与传播一 清代朱子学复兴的背景二 朱子学在闽台的兴起三 闽台朱子学的传承四 台湾文化教育中的儒学思想五 台湾儒生的儒学思想第四节 隐存于清代的明郑儒学思想一 明郑儒学思想隐存的社会基础二 遗民思想与反清起义三 崇尚忠义的精神寄托第四章 鸦片战争后闽台儒学的演变第一节 民族危机与台湾儒学的重构一 鸦片战争前后闽台的民族危机二 福建经世致用实学的兴起三 沈葆桢治台与明郑儒学的复兴四 台湾儒学风气的变化第二节 台湾建省与儒生的反割台斗争一 台湾建省经过二 刘铭传治台与实学传统的发扬三 反对割台的抗争四 参加武装抗日斗争第三节 儒学对日本在台湾实行殖民文化的抵制一 办书房以传儒学二 结诗社以砺气节三 开鸾堂以崇儒教四 建祠堂以显宗族五 修通史以存历史结语附录一 清代台湾贡生名录二 清代台湾历科文武举人名表三 清代台湾历科文武进士名录参考文献后记

作者简介

《闽台儒学源流》阐述闽台儒学源与流的关系,分析不同时期闽台儒学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20世纪50年代以后,闽台两岸联系中断。台港新儒家提倡新儒学,以发扬儒学中优良传统为宗旨。60年代中期,大陆爆发“文化大革命”,福建的儒学传统销声匿迹,而台湾当局提倡中华传统文化,使儒学中的合理成分得以发扬。当前,儒学仍是台湾民众道德的主要规范,对台湾的社会文化有重要的影响。80年代后,随着福建思想文化的拨乱反正,闽台儒学思想在两岸民间交往中相互影响,其中的民族认同、大一统等思想对祖国的统一大业正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书封面


 闽台儒学源流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