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疴

出版日期:2016-3-1
ISBN:9787506089254
作者:赵月斌
页数:313页

内容概要

赵月斌,1972 年出生,山东滕州人。1987 年开始发表诗歌,1996 年开始发表文论、小说等。著有文学评论集《迎向诗意的逆光》(入选“21 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11年卷)、《暧昧的证词》,小说集《雨天的九个错误》及随笔、诗集多部。曾荣获泰山文艺奖(文学创作奖)、刘勰文艺评论奖、齐鲁文化英才等多种奖项。

书籍目录

卷上 沉疴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卷下
一九六○年的月饼
十年怀胎
寻父记
后记

作者简介

一本当代中国农村的病历,一部中国农村的礼俗与方言真实记录。  赵月斌的小说立足于对历史和现实的思索和拷问,不仅追求内涵的凝重深邃,在形式上也勇于进行大胆的实验和探索。这部小说大胆运用了真实的手记与素材,不留虚构成分。《沉疴》以爷爷的病为轴心,记录一位老人生命最终阶段,家族的亲情与冷漠、坚守与纠结,是一部关于死亡的众生相;本书的编排独出机杼,如一份全方位的细密档案,在叙事以外,编入了当事人的真实手记,更从礼俗、方言方面留下了珍贵的考据记录,使文本具备了一种自足的形式感。


 沉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一个老人的沉疴,一个家族的苦痛纠葛,一个地域的种种礼俗,几代人的人性(也是人生)选择……这样的人和事就在你我的身边,家庭,村庄时时呈现,选择的纠结已像遗传疾病渗入我们的基因。父辈们深受“病”苦,却无力挣脱。正如爷爷的沉疴,并不是不治之症,只是服下了“愚昧”这付药,纵有神医也无力回天。而我们,对这愚昧,自私,在亲情人性的挤压下,一步步妥协,此种悲哀,最是无奈。
  •     原文链接原发《文艺报》2016年06月06日,作者: 宋 丹   《沉疴》聚焦于中国北方乡村一个普通农户虚伪的亲情表现之中。它既没有像张炜那样去精心编织和深刻透视一张张盘根错节的家族关系大网,也没有像莫言早期那样汪洋恣肆地书写高密东北乡的民间百态,而只是叙述鲁西南地区一个偏僻乡村里的一户普通农家之生存常态。长期的平静生活和平衡节奏一旦被打破,亲属之间所有的内心积怨便会不可遏制地爆发出来,血缘亲情的虚伪面纱被彻底撕破,传统的道德伦理观念迅速崩溃。何斯爷爷何参丘从病重到去世的时间背景,正是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市场经济大潮猛烈冲击着中国城乡的每个角落,引发了社会面貌和社会心理的巨大变异,应当说何斯的故乡亦不能例外。然而我们在《沉疴》的叙事中,却鲜见同类题材作品中的那些时代弄潮儿的形象刻画,亦无农村改革过程中生死搏弈的情节演绎。我以为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通过爷爷之死所引发的家庭变故,将社会伦理道德的巨大变异投射到一个普通农户成员身上,从中引发我们不断感知和追问曾经存在的或已然失去了的人性表现。  在上卷全九章的叙述中,内容几乎都是爷爷的病重护理及其丧事办理的具体过程。长期以来中国北方农村形成发展的民间习俗——包括那些关乎个人生老病死的风俗习惯,于此期间不但没有减弱,反而上演得愈加热闹异常。再如第二章叙述爷爷去世后的“五七”场景,我们在“换服”、“腰席”、“齐喇叭钱“等民间祭悼仪式中,所看到的却是接连上演的撕破脸皮的哭闹和打斗,直系血缘之间的夙怨被亲情表相所长期遮蔽,而挑起争端的又多为不起眼的区区小事。虽然这里是个近乎封闭的小小乡村,但前来奔丧的外地亲友等诱因却无法使它与世隔绝,在上世纪90年代激烈震荡的社会发展态势中,作家从更深层面上揭示出传统伦理道德的沦丧,血缘亲情关系的解体,隔代人难以适应的精神困惑等等,从而凸显出作品较为深刻的蕴意所在。  赵月斌在《沉疴》的艺术布局和结构安排上,花费了相当大的精力。全书分为上下卷,卷上共九章,每章又分为四个部分,均以三、二、一的倒计数方式排列,且采用了不同的叙述人称视角,而最后的“○”则为不可或缺的注释,分别对此前叙述中涉及到的礼俗和俚语做出解释。卷下则分为“一九六○年的月饼”、“十年怀胎”、“寻父记”三章,叙事互相独立又有关联,而上下卷之间亦可互文但叙述内容及方式却又俨然不同。在我看来,赵月斌显然是在尝试着他的长篇小说文本实验,这的确比我们常见的那些采用传统方式的文本结构要复杂得多,其艺术探索是值得充分肯定和赞赏的。  卷上每一章均以第三节开篇,所采用的第一人称视角“我”即何斯。他作为长子的长子,亲眼见到父亲在爷爷病重和治丧期间的尴尬和无奈,且遭遇了奶奶和三个姑姑的哭闹和滋事,因此由“我”来述说事由经过并且坦露晚辈的情绪心理,是再合适不过的了。而各章的第二节,则是作家在题记所声称的以前发表的中篇小说《沉疴》文本,何斯曾对它大为不满,他指责“小说太单薄了”,还认为作者“不应该只注重死本身,因为对于个人来说,死是次要的,重要的还是活”。因此何斯“再一次动情向我诉说,有时还拿出他的笔记本加以佐证”。由此看来,上卷每章第二节的文字内容,已不能简单视为已发表过的同名中篇小说原文本,而是成为与前一节即何斯自述的互文材料,并且完成了由第一人称向第三人称的视角转换。排列其后的第一节则颇为另类,是何斯父母对子女的“痛说家史”,声泪俱下地数落上一辈老人对他或她的虐待和不公,叙述对象又变成了“你”。这种匠心独运的结构安排,实际上弥补了此前叙事中缺失的重要环节,即直系血缘关系失和是长期形成的,随着爷爷的病重与去世,便会自然显露真相而成为后人心中永远的痛。  在《沉疴》这部构思独特的“非虚构”小说中,作者于上卷每一章后面均设置了“礼俗”和“俚语”这两部分内容,成为文本结构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表面看来,它是前面叙述内容的补充和说明,并且形成互文,但经过认真审视,我们会愈加感到它已经聚合了特定区域乡土文化风俗——尤其是民间丧事的诸多礼仪细节。从作品所叙述的地理环境和民俗风情来考察,它无疑属于鲁西南地区乡土风俗的真实写照。而下卷各自独立的三个篇章,即“一九六○年的月饼”、“十年怀胎”和“寻父记”,又分别属于该地区的饥饿年代叙事、村妇生育叙事、父子寻亲叙事,既扩充了整部作品叙述的时间与空间维度,又与上卷内容有着千丝万缕的互文关系。不必讳言,由此则明显加大了普通读者对这部长篇小说接受的难度与困惑。  《沉疴》凸显了鲁西南地区民间文化风俗的独特存在形态,那么我们就不能不注意到它与毗邻的孔孟故都之地理环境关系。儒家文化历来作为庙堂正统的强势地位毋庸赘述,经过千百年来的不断教化和极力维护,儒家学说早已成为社会道德伦理的核心支柱。然而我们在赵月斌的《沉疴》里,看到的却完全是一副“礼崩乐坏”的乡村图景。作者在《后记》中曾经由衷感叹:“我不仅亲眼看到了病重的爷爷痛苦万状的样子,也看到了爷爷的病、死产生的巨大冲击,原本一团和气的亲情关系瞬间倒塌,亲人们反目成仇,乱成了一锅粥。现在回过头去想,应该是爷爷的死打破了原有的平衡,大家惊慌失措,不知如何接受爷爷缺损的现实。”然而,我却认为其写作动机并非如此简单,爷爷的病重到死亡只是创作上的某种诱因而已。只有对这部结构独特的长篇小说文本予以深度解读,才会领悟出其蕴藏的丰富而深刻的寓意。
  •     赵月斌以一个犀利的批评家的面貌为人所注意,实际上他的小说也写得好,且颇具风骨。《沉疴》是一部很有批判精神和人文情怀的诚挚之作。他以真切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辨,为我们呈现了一幅人性的斑驳图画。 ——张炜《沉疴》在有限的篇幅中充分展示了独出机杼的创造性。作者从乡村生活的细部出发,为我们制作了一个有待索解的乡村套盒。——吴义勤《沉疴》是赵月斌少有的离现实生活最近的作品,同时也是最具文体自觉意识的一部小说。 ——施战军即使用挑剔的眼光来看,《沉疴》精微的语言与同样精微的叙述方式也足以让人赞叹,而二者的内在联系与对称性几乎让人惊讶。在这个意义上,如何将日常生活复杂化,提取出具有形上意义的形式,甚至重塑小说观,赵月斌在这部小说中都做出了有益且无所畏惧的探索。 ——宁肯由一斑窥豹,赵月斌调用他的智识与才情,恰应而独特的设计方式,带我们走向生活的巨大阔芜以及生命和伦理深处。它迫近问题核心,追问死也审视生,加之多个声部的交响纠缠,从而使得《沉疴》成为一部有着丰富未尽之意和不绝回声的大书。 ——李浩

精彩短评 (总计5条)

  •     好。
  •     好书,值得一看
  •     这部小说语言很俗故,写作手法很有探索性,适合七十年代前的读者阅读。那个时代,那个村庄,那个村庄的家族,都是真实存在过的。
  •     小说太注重文本实验,故事情节上稍显不足,形式掩盖了故事本身的重量,注定这本书不能大放异彩
  •     具有一定的地方色彩。越是地方的,越是典型的。很喜欢这个形式。内容不新,形式新。新的形式赋予了老旧话题无穷的活力。大概很多人能从里面看到自己家庭的影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