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世纪有关死亡的生活

出版社:山东画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2
ISBN:9787806039748
作者:(法)达尼埃尔・亚历山大比东
页数:244页

书籍目录

引言第一章 设想死亡  《圣经》
书籍
图画
《圣经》教育
创新和持久 古代异教 新的信条
圣人和修士
布道 自我死亡
家庭和个人的礼仪
葬礼教育
死亡景观 教会的援助
死亡日历
宣告死亡第二章 大转变 活着的时候
立遗嘱
预备死亡
临死之人枕边的神父
忏悔
领圣体
临终敷油礼 灵床

作者简介

作者对历史资料的搜集、整理工作,实在是做得非常充分。且不说他在讨论每一个问题的时候所列举的论据有多么翔实,单只看他在文中所引用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小故事,无不加以详细的出处说明。作者参考的资料来源很多,其中的一部分是各种专业期刊、会刊。要想在这么多涉及神学、考古学、教育学、历史学、哲学、地质学、社会学、心理学、文学等范围的资料中,找出能为自己所用且与主题紧密贴合的只言片语来,需要多么大的阅读量和投入整理工作的时间啊!相比起来,笔者本人所花的心力就太微不足道了。我相信,作者所引用的资料,对于国内从事同一领域研究的工作者们而言,也是非常有用和具有指导意义的,因此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最难得的是,在这本书中,诙谐 、幽默,甚至是离奇的参考资料也时有出现。


 中世纪有关死亡的生活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这本书倒是写的蛮有意思的,翻译上语句也比较通顺,算是比较不错的了。现在国外方面关于日常生活史的研究已经蔚为大观,国内这方面的东西还不算很多。尤其是在语言上的限制实在是很重大的一个障碍。其实在中世纪史这方面,法国的研究是很厉害的,不过国内对于法国学界的状况的介绍和了解还是比较落后的,虽然年鉴学派在中国的名声不小,但是总体来讲中国学术界对于法国学界的重视远远不及英美。一方面是由于国际地位的潜层影响,另一方面也是语言的限制。在中世纪方面,中国很需要向法国学习。这本书里面的东西写得有点琐碎,然而很有趣味性,对于中世纪和死亡有关的社会生活的了解很有帮助。唯一的一个不太满意的地方就是书中的引用书目都翻译成中文了。当然翻译成中文有利于大家的理解,但是假如能够在翻译基础上保留原文的话则更有利于大家借之进行检索。
  •     “死亡正在流行”,这是我在这本书上看的第一句话,在1980年的时候,雅克・勒高夫这个我不知道的作家给一本书写的序言中一句话。流行本身就是残酷,何况流行死亡。只是,临近40的时候,会发现,确实开始习惯死亡这件事情。时间总是无情流逝的,长辈们陆续凋零,清明去扫墓的时候,树林的远处,水岸旁弯着一片静水,油菜花成片的开着,点点的坟茔,袅袅的纸钱烟火。目睹那一刻,油然的肃穆。据说标注在中世纪的公证文件上,是取自西塞隆的《德色内克图特》里的一句话,叫做,没有什么比死更确定的了,也没有什么比死的时间更不确定。在小时候,最恐惧,便是死亡这件事。当一个人开始具备理性的时候,必然去思考生命的问题,比起好奇是怎么出生的,更为担心的是终将如何死去。前者是迷惑,后者是宿命。如今想,那时那种思考,是多么的肤浅,但是直接。死亡是一种过程,从恐惧到渐渐的习以为常,或者说是麻木。但事实上,也没有任何学问可以安慰这场恐惧到麻木的发生,往往更多的阅读,只让死亡这件事情,从单纯的恐惧到悲悯,或者说,转移到悲悯的时候,一场情绪的转化,甚至叫人乐此不彼。伤感是一种奇怪的愉悦,足以麻痹自己。我忽然理解人类为什么热爱悲剧,因为悲剧比死亡更忧伤。就如同人们在葬礼上的哭泣,其实又有多少是因为死亡。可是12世纪,如何消除死亡的恐惧,靠的是修道士们散布的那些令人安心的言论,如塞勒人皮埃尔的《隐修院学校》一书里说,死亡应该是旅行者的客栈,而不是临终之人的寓所,死亡是放下负担,而不是捣烂枷锁等一系列的铺陈排比以后,他说我们要彬彬有礼的接待死亡,而不是怀着恐惧……。其实比之中国的务实来说,中国人永远活在世俗的层面,所以更为相信的是世上总会有一种物质或者有一种修炼,可以使自己活得更久。大家希望延续时间的长度,所以小时候,偶像是孙悟空,因为他可以打破炼丹炉,吃那么多丹药,把所有的蟠桃都给吃了。在追求延年益寿的卓有成效上,我忽略了孙悟空行径只是一个流氓。他肆意妄为,他也不择手段。但是,他成功的活了下来。其实在中国,一个人的大部分人生,只是想着如何活下去,但忽然有一天,便会放弃这个努力,我承认这里有财富的原因。但大都时候,还真是一种冲动,似乎等待一个谜语的答案,因为猜的 太久,所以有些等不及了。我目睹许多人的死亡其实是那样的草率,当然被解释为,是一种解脱。因为草率,所以我们也没有什么像样子的忧伤。葬礼是那样的快乐,吃吃喝喝,吹吹打打。我们祈祷,亡者有一个好的来世。所以他只是与我们暂别而已。会有某个时刻,我们总将重逢!或者在人间,或者在阴间,或者在梦里,在神巫的附身中。我们信任肉身与灵魂的分离,于是将一切安置如生前一般光怪陆离。其实想来,我更疑惑人们该是多么恐惧死亡这件事情,不然何以搞得这样的轻浮。缺乏沉思,也不相信永恒。只是一了百了推卸责任的轻松感去换取离别之痛。用离别之痛去填补空虚。我读的这本书名叫《中世纪有关死亡的生活13世纪到16世纪》,作者是法国的达尼埃尔・亚历山大比东。如书名所示,里面有大量关于死亡的细节。但这不是我喜欢的书籍。那些死亡的枝节,都是叫人不快的因素。但这叫你不可避免的去想到死亡这件事情,如小时候每当夜深人静,灯火熄灭一刻,便自然而然的去想此生如何终结,以及死去又是怎么样的一种状态。虽然四月一日愚人节这天去思考死亡,其实该是一件多么无聊的事情。但张国荣是这一天去世的,我奶奶也是。世间的荒谬在于,死亡更像是一场玩笑,一场欺骗。用整个人生编织出无限美好的景象,无非是在当你生出期待的时候被无情戳破而已。是的,针对死亡,其实哪有那么多的说法。当你百无聊奈内心郁闷时候,忽然想去书写以上的文字,也便会理解。总会有一个时间,让你什么不用做也能安静下来。所有胡思乱想,是浮光掠影!是烟花余圾,是临渊之哀,是歧路悲绝!更是一场废话之酝酿,虽说仅此而已,岂是内心甘心如此。
  •     中世紀有關死亡的生活(13~16世紀)關于死亡的生活。作者的寫法很傳統,前面是死亡的觀念,中間是死亡的儀式,後面是關于死亡的一些相關職業。死亡觀念這部分沒什麽新意出現,儀式也寫得普普,后半部分相關職業倒是很系統,算是比較有趣的部分,可以一讀。這本書主要的毛病是斷代斷在13~16世紀,而歐洲歷史上很大的轉折點,1337年的黑死病大流行正處于這個時代。這場災難對整個歐洲造成了深重的影響,人們的觀念也好、習俗也好都發生了巨大的改變。按照作者這個斷代,她本是無可囬避地應對黑死病流行前和流行后的整個歐洲關于死亡的生活作出對比,然而作者避重就輕,很多時候就一筆帶過了,那與其這樣不如就乾脆在標題裏將自己書寫的年代斷在14~16世紀,更貼切一些。一些有趣的細節摘錄:P24西賽隆的《德色內克圖特》中的格言:“沒有什麽比死更確定的了,也沒有什麽比死的時辰更不確定的了。”P3215世紀,《紡錐福音》重新提到了這種現象:“……如果一個人把從母腹中帶出來的那一小塊皮隨身裝着或帶上戰場,要知道,這樣他的身體就不會受任何創傷。”作者沒有解釋爲什麽是出生時的皮,我覺得應該有其背後的意義。P37青年人和成年人的日常生活一樣,其中都有許多機會去馴服死亡。從12世紀至13世紀起,學習下棋——貴族階級從具有理性的年齡起便開始學習的游戲,可能就是這些機會中的一部分。看起來正是從那個時代起,象棋方面的文學和肖像學傳統便与死神固定在了一起。多少世紀以來,原先是紅白兩色的棋盤變成了黑白兩色的方格面盤,也就是說變成了死亡的顔色。(到底是什麽時候的這個改變?)P45死者節就在諸圣瞻禮節的后一天,這不是毫無道理的。死者們得以接近他們各自專門的替自己向上帝說情的聖人,這是很有用的,信徒們在向圣人們表達了敬意之後,就開始向他們企求。時至今日也是一樣,所有的俗教徒都不區分11月1日(這不是我兒子的生日嗎?!)和2日,經常可以看到,活着的人和死去的人在相互一致的苦心下得以重逢的這兩天都被人們搞混了。P104因此,就像勃艮第或艾納烏地方上的習俗那樣,負債之人的寡妻將自己的腰帯和錢包,甚至是鑰匙,一起扔進敞開着的墓穴中,就丟在剛剛埋下的丈夫的尸體上,表示她拒絕繼承丈夫的財産,同時也一并擺脫了丈夫的債務。P131着黑服喪是這種豐富的象徵機制的一種邏輯意識,但却很少見。黑色染料十分昂貴,在15世紀之前這項染色技術都不好控制。因此,喪事往往是繽紛多彩的。窮人們只能獲得一些發藍的次等染料,這類色澤比其他顔色更像死亡的顔色,但這種藍色也許讓人感覺像黑色一樣,自古以來喪事的象徵色就是黑色。P171布料(裹尸布)選擇最終還是取决于技術問題——漆布可以有效地避免讓人看見因骨肉肢解和血膿流溢而造成的斑點,以及死者的宗教熱情。紀尭姆·杜朗曾經談到過一種“痛苦”的裹尸布,那也許是指用馬鬃或粗布做成的。就算是死尸也同樣可以經受肉體的苦修。P173如果死的是修士,則要通知他的同僚們。雖說修道士們隱居在隱修院里,可他們的團體幷不缺乏一些大範圍的交流手段——將某位同伴謝世的消息通知給分散在全國各地的所有修道院的全體成員。從9世紀到16世紀,在法德兩國全境以及意大利的一部分領土內,這種信息是通過“死者卷軸”的中轉手法傳遞開來的,有人也將其稱之爲“生命書”,由指定的信使一站一站地輸送出去。……當某位僧侶去世的時候,他的名字便會由圖書管理員或神父登記在一卷羊皮卷軸里。這捲卷軸開始游歷四方,每到一處歇脚點,都會加上幾行詩句作爲頌詞和墓志銘。P17513世紀時,按照習俗應爲女性鳴锺兩下,爲男性鳴锺三下,因爲三位一體發生在男人的身上,而不是女人的身上!=___=P178人們經常能够在已亡日課經上看到這項職業,大家對它表示出了直接、苛刻的蔑視:掘墓人的頭髮是紅棕色的(表明其父母性生活荒淫無度[維薩?],也可能意味着對惡魔力量的眷戀),或者乾脆是禿頂(發瘋的顯著標記)。P198保護墓地不受人爲的破壞也很有必要。有些人想把這塊矌闊的空間改成垃圾場——市政當局時不時就要禁止一下——或公共厠所,是否正是由于墓地自然散發出的味道的緣故,人們才把這些想法算做了最主要的願望之一呢?有幾則逗趣的謎語,以最不雅的方式提到了這種行爲“問題:‘人平常爲什麽要小便?’‘爲了過世的人’(或許是在影射潑洒圣水的行爲),又或是‘爲什麽要對着(墓地的)墻小便呢?’‘因爲無法尿得更遠……”這些笑話都好冷=_____=P218無論禱文的性質如何,念誦某些禱文是最有把握縮短煉獄時光的方法。讀一遍“耶酥受難經”可以赦罪一年——每天都可以念;“肋部傷口”祈禱則可以赦罪一千年;“十字架上的基督”的祈禱超過兩萬年;如果在復活的耶酥于復活節現身期間進行“聖母的喜悅”的祈禱就是八萬年;每日在帯耶酥像的十字架前念誦五遍《天主經》和五遍《聖母經》,則是11.4萬年以上,甚至是八十萬年!唯一的缺點是,15世紀時,擁有一串念珠或一個帯耶酥像的十字架的信徒還極少見,那些上面寫有“傷口”祈禱或“十字架上的嫉妒”祈禱以及“耶酥受難經”的日課經,則是留給精英人士的,特別是女士。人們由此自然聯想到了一幅畫面:煉獄里男性越來越多,女性越來越少,因爲所有的貴族婦女都漸漸被從煉獄中清除了出去。(這個笑話也好冷……)

精彩短评 (总计19条)

  •     哥儿
  •     下地狱的人被扔进一口小土锅或一口带盖子的大锅中油炸或干炒,甚至穿在烤肉扦子上烘烤——鸡奸者的下场#人啊人啊人#
  •     很独特
  •     写的很细,所以也很散的感觉~看完没有一个整体的逻辑线和发展趋势,就记着一些零散的细节了~
  •     就是喜欢这种与哥特相关的东西
  •     译本有少许不严谨之处
  •     书很有意思;翻译很烂。
  •     下回出個縮寫編年版把這套書湊在三百頁裏就行了。
  •     恩,暂时不知道他要说什么!
  •     涨姿势
  •     水了。
  •     写得一般,译得一般,浪费了好材料。另外,把reference都译出来,好辛苦,可是没什么用吧?也不利于读者参考。
  •     死亡正在流行。流行本身就是残酷,何况流行死亡。
  •     翻译好像不太通畅
  •     挺有意思的 特别是生活在墓地里这一部分
  •     把死亡当作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这样,我们才会更注重当前的生活
  •     类似于这样的切入角度正中下怀
  •     记得上课看danse macabre看入迷 后面半堂都不知道老师在说什么
  •     00000000000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