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梁政治制度考论稿

出版日期:2014-9
ISBN:9787101103553
作者:杨恩玉
页数:476页

内容概要

杨恩玉,男,汉族,山东泰安人。南京大学历史学系博士毕业,现为山东社会科学院历史所副研究员。从2005年迄今,在《历史研究》、《文史哲》、《东岳论丛》、《齐鲁学刊》、《史学月刊》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其中,在《文史哲》刊载的《北魏离散部落与社会转型》一文,收入《新华文摘》的“论点摘编”。主要著述有:《治世盛衰:“元嘉之治”与“梁武帝之治”初探》《“元嘉之治”局面的形成原因》《梁武帝的骄盈心理与“梁武帝之治”的衰败》等。

书籍目录

成功的转型(代序)
前言
一、选题的目的与意义
二、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 萧梁皇储制度
一、梁武帝的皇储立长
(一)南朝皇权的脆弱
(二)皇储与皇帝立长的传统
(三)梁武帝皇储立长的现实原因
(四)梁武帝皇储立长的正确性
二、萧粱太子监抚制
(一)太子监抚制求证
(二)太子监抚制的内容
(三)太子监抚制的渊流
(四)梁太子监抚制与北魏世子监国制之比较
第二章 萧梁宗室制度
一、宗室的任用制度
(一)宗室任用制度的创新
(二)宗室的起家官职
(三)宗室的起家年龄
(四)重用宗室的消极影响
二、宗室的管理制度
(一)宗正府与宗正卿
(二)对宗室的优容
(三)对宗室的惩治
三、宗室的封爵制度
(一)宗室爵位的等级
(二)宗室封爵的管理
(三)宗室封地的地理分布
第三章 萧梁封爵制度
一、梁武帝时官员的封爵制
(一)梁武帝对开国功臣的初封
(二)梁武帝授爵的特点
(三)梁武帝对官员封爵的管理
二、梁元帝时官员的封爵制
(一)梁元帝对官员初封的类型
(二)梁元帝授爵的特点
三、梁武帝与元帝时封邑的地理分布
第四章 萧梁官班制度
一、官班制的性质、编制标准与作用考论
(一)官班制的性质
(二)官班制的编制标准
(三)官班制的作用辨析
二、萧梁官班制渊源考辨一以流内十八班为中心
(一)官班制起源说辨析
(二)粱官班制来源于魏晋宋齐的官班
(三)萧梁制定官班制的文献依据
三、萧梁官班制的形成考论——以流外七班、三品勋位及蕴位为中心
(一)宋齐勋位制度考辨
(二)梁流外七班与三品勋位及蕴位的形成
(三)流外七班与三品蕴位及勋位的关系
(四)地方长官的班次
第五章 萧梁官员起家制度
一、官员起家的途径
(一)直接入仕
(二)经学生策试入仕
(三)察举入仕
(四)征辟入仕
(五)州迎主簿与推荐
(六)军功与吏绩
二、起家官职
(一)中央官
(二)王府与军府参军
(三)王国常侍与侍郎
(四)州郡僚属与郡县长官
三、起家年龄
(一)萧齐的起家年龄
(二)萧梁的限年起家制度
(三)萧梁官员起家年龄的实况
第六章 萧梁教育制度
一、南朝太学考辨
(一)对《建康实录》史料的辨析
(二)南朝存在太学的史料证据
(三)太学是南北方官学的首选
二、萧梁国子学与太学考论
(一)国子学的开办时间
(二)国子学的入学条件
(三)国子学与太学的关系
(四)国子学与太学的办学方针
三、五馆、士林馆与地方官办学校
(一)五馆与五经博士
(二)士林馆与集雅馆
(三)地方官办学校
四、私学、讲学与辩难之风
(一)私学的繁荣
(二)讲学之风的盛行
(三)辩难之风的盛行
五、经学生策试制度
(一)策试的时问与地点
(二)策试成绩辨疑
(三)成绩等级考索
(四)策试方式
(五)策试腐败问题
第七章 萧梁赠谥制度
一、萧梁赠官制度
(一)赠官的类型
(二)赠官的特点
(三)赠官的条件
(四)赠官的意义
二、萧梁给谥制度
(一)给谥的分类
(二)给谥的程序
(三)谥号的特点
(四)赠官与给谥的关系
第八章 萧梁部曲制度
一、萧梁部曲制的盛行及其原因
(一)萧梁的集兵方式
(二)萧梁部曲制的盛行
(三)萧梁部曲盛行的原因
二、萧梁部曲制的特征
(一)部曲的招募方式
(二)部曲的成分
(三)部曲与世兵的差异
三、萧梁部曲的作用与影响
(一)部曲的积极作用
(二)部曲的消极影响
(三)萧梁败亡与部曲的关系
参考文献
古籍
著作
论文
后记

作者简介

这是一部断代政治制度史研究论著,作者通过对萧梁封爵制、官班制及教育制度等八个方面展开探讨,基本廓清了萧梁政治制度的面貌。作者每研究一个专题,皆从清理相关学术积累着手,进而通过对史料的整理、辨析,或商榷、或立论,学风严谨、论述依据充分,许多认识突破旧说,超越前人,不少方面可以填补以往研究的空白,对于深化六朝史研究,无疑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萧梁政治制度考论稿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岡部毅史、杨恩玉对读记——读杨恩玉《萧梁政治制度论稿》第一章“萧梁的皇储制度”杨恩玉《萧梁政治制度论稿》前言部分对于前人研究状况的讨论非常简单,并指出“对萧梁政治制度的研究,尚未引起学者的重视……萧梁的政治制度就成为当今史学研究的薄弱环节”(3页)。具体到其书第一章“萧梁的皇储制度”第一节“梁武帝的皇储立长”和第二节“萧梁的太子监抚制”,除了在对比北朝时稍引曹文柱、李凭文外,其主体关于萧梁太子部分的讨论仅仅参考了曹道衡《昭明太子和梁武帝的建储问题》(另,本文新收于曹道衡《中古文学史论文集续编》)以及何祖敏《试论寒人政治下的南朝皇权》。翻看其书脚注,基本上都引的是史料。这就让我有所思考,因为我并不太相信萧梁的皇储制度,特别是萧衍立萧纲为皇太子一事没有别的讨论。正好这几天翻书,看到了《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国中古史青年学者联谊会会刊》(第二卷)中刊载日本学者岡部毅史《梁简文帝立太子前夜——关于南朝皇太子历史位置的考察》(《梁简文帝立太子前夜-南朝太子の歷史的位置に関する一考察-》,原载《史学雜誌》118-1,2009年)一文。此文亦是以萧纲被立为太子这一事件为中心的考察,且发表时间早于杨文。下面简述岡部文的内容。第二章“萧统逝世后的皇嗣问题”第一节“立萧纲为太子的经过、情形及过去学界的理解”反驳了“出于当时在天下统一不久之际不能立少主为君”的情况。并且判断萧纲的外族社会地位更高,且其有更高的素质。第二节“立萧纲为太子的问题点与南朝皇太子的选定”指出,要阐明选萧纲为皇太子,就要回到根本性的问题:皇太子到底是怎样的存在。第三章“皇太子的存在样态——以‘在位’与册立太子的时期为中心”。本章对秦至南朝陈间的太子情况、太子即位情况等进行了归纳分析,包括“20岁以上即位的皇帝从即位到册立太子所需时间”,“皇太子位即位年表”、“汉六朝时期皇太子在位比率”等等,指出南朝高达83%的太子在位率,即呈现南朝时期皇太子的通常在位。第四章“皇太子的政治地位与政务参与”(案:书误作第三章)对刘劭、文惠太子、昭明太子以及萧纲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一不管是元嘉之治、永明之治还是梁武帝时代,南朝皇帝权力的稳定,至少在政策决定方面,是有了有才干的皇太子的存在才成为可能;二皇太子作为监国履行政务,分担皇帝的部分职务;三,六朝时期在政务运营上皇太子是最可信赖的存在。所以说,武帝不惜违反礼制立萧纲为皇太子,应该在于他决定的标准是能否代替自己履行政务。杨恩玉文则是从曹道衡的观点出发。曹道衡认为梁武帝立萧纲的原因是“恐不可以少主主大业”,而杨文则称“何以在太平盛世的情况下,会产生‘恐不可以少主主大业’的思想,以至于背弃儒家的嫡长子继承原则呢?这一决策是否正确呢”(1-2页),显然这两点是杨文的问题意识所在。杨文的框架如下:一、梁武帝的皇储立长(一)南朝皇权极为脆弱,幼主频被害,政权更迭严重。(二)讨论皇储与皇帝立长的传统。举了历史上各朝代的例子,然后认为梁武帝又浓厚的以史为鉴的统治思想,所以立长君的成功经验是立萧纲的重要依据。(三)讨论梁武帝皇储立长的现实原因:(1)梁武帝本人的忧患意识;(2)梁武帝子侄的雄才对皇权构成的威胁;(3)萧统长子萧欢的早亡。并且推测梁武帝立储问题经过较长时间的讨论,是因为他在萧纲与萧纪之间举棋不定。(四)梁武帝皇储立长的正确性:(1)此后南北朝皇帝固守嫡长子继承制的悲惨结局;(2)北周立长君的成功事例。二、萧梁太子监抚制这一制度的基本意图是皇帝在世的时候,就让太子负责处理一般性国家政务。并列举萧梁的情况,以及这一制度的渊流:刘宋、萧齐、北魏。还与北魏的世子监国制度进行了比较。当然杨文没有在注释和最后的参考文献中列出岡部毅史的文章,我们暂不去讨论其是否有参考过。(本书出版于2014年,据作者导师胡阿祥序言可知本书所依据的是作者2010年答辩的博士论文,而岡部文原发于2009年,不参考实在说不过去。另外,据岡部文可知,对这一问题还有更早的讨论,如森三樹三郎的《梁の武帝》等。)但就直观感受而言,作为后出研究,无论是讨论梁武帝立萧纲为太子,还是讨论萧梁而对皇储监抚制度等,在几个关键的地方杨文基本上并未超过岡部文。而岡部的文章显然有更大的关怀,其考虑的是皇帝权力结构的问题(见其文结语部分),杨文则似乎是纯就制度而展开的讨论。另外,个人感觉杨文仍别有几个问题。(1)讨论立萧纲正确与否似乎并无太多意义。(2)似乎没有必要列举如此多前朝事例。特别是与北魏的比较我感觉意义也不太大。(3)没有充分援引前人研究,至少没有体现出。例如在讨论北齐高百年被杀,虽然只是为了通过北齐的事例证明梁武帝立长的“正确性”,但文章简单指出“这不是孝昭帝的过错,而是由于武成帝的猜忌残忍太甚”(26页),未援引一条史料,其实辛德勇先生有一篇长文讨论此事。又如第30页讨论到“万机”一词,直接说萧统的“省万机”与北魏太子“总万机”、“副理万机”含义类似。当然,推定含义类似问题并不太大,但日本学者窪添慶文讨论过北魏“万机”一词(见《魏晋南北朝官僚制研究》),应该被作者注意才对。(4)杨文说“由于魏晋南朝的皇权都是通过篡夺而来,在封建礼法社会,这缺乏合法性与正义性,而且后人纷纷效法前人,形成恶性循环”。这一说法感觉很有问题。(5)至于说梁武帝又以史为鉴的思想,我觉得每个人都有吧,不是有句话说“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记取历史教训”嘛?而且就作者《梁武帝的统治思想试探》一文来看,作者也承认正是由于梁武帝接受宋、齐皇帝猜忌杀戮宗室子弟加速前朝灭亡的教训,奉行宽大为怀的政策,一味优容宗室子弟,才造成王侯的骄横不法与内讧。可见“以史为鉴”也未必全是好的嘛。(6)杨文也基本上没有将监抚制度与立太子事结合起来考虑。其实我还在想另外一个问题,立嫡长子作为一种被强化的制度性考虑,发生在什么时候。当然,对于南朝皇太子制度的讨论还有很多,肯定还有别的涉及问题,像师兄就研究过两晋南朝皇太子的朝政介入问题,限于学力,就不再多说了。以上是读本书第一章的一些感想。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随便翻翻
  •     学界需要这种中规中矩的作品……有其存在的价值
  •     还不错的一本书,匠气还是重了点。
  •     填補了相關領域的空白。不過,書中有多處文字錯訛,如頁二一「中火通四年」當為「中大通四年」, 應是編輯錯誤。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