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章节试读

当前位置:首页 > >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章节试读

出版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2-1
ISBN:9787501946976
作者:Keith E.Stanovich
页数:348页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51页

心理学不会去寻求由事后可以解释一切,但事前作不出任何预测的解释系统所提供的安逸感。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0页 - 弗洛伊德盛名之累

事实上,现在心理学研究完全没有被弗洛伊德的思想所左右,更没有被他的想法所限定。只有媒体和一些人文学科领域才会这么认为。在种种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论题、数据和理论中,他的工作只不过是沧海一粟罢了。更不幸的是,心理学与弗洛伊德的过分认同,给这门学科带来的是夸张和曲解。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212页

那些无法在模糊的氛围里工作的人通常都不会从事科学工作,因为科学就是充满了不确定性。它所呈现的模糊幻灯片可以破坏了某些人的美感。然而,科学家应有的态度是,对那些目前还很模糊但最终将会变为清晰的影像保留一种强烈的好奇心。这就是布朗诺斯基所描绘的那种“科学是对我们可能知道的东西的一种奉献,虽然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有可能犯错误”。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51页

……也不接受那些永不需要更新,并可从一代转给另一代的世俗智慧系统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60页

大脑这部机器,不是为了理解它自己的,而是为了延续生命。这两个目的在根本上完全不同,如果没有从科学中所获得的事实知识的帮助,大脑也只能看到世界的一些小碎片。为了要考虑明天如何能继续生存,它必须把注意力放在它必须知道的世界的一角……这就是为什么即使到了今天,人们了解他们的汽车比了解他们的大脑还要多——以及为什么对于人类思维的基本理解还是停留在是一中##实征性的层次##,而并没有上升到哲学的或宗教的层次(Wilson,1998,pp.96~97)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52页 - 第二章 可证伪性

允许“承认错误” 和开放性思维
一个真正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人是那些愿意跟随者证据走的人。这种人尊重客观公正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受制于个人的偏见。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与跟随世界的真相来调整自己,而不是要与我们个人的想法保持一致性。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39页 - 第二章 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标准是:要说一个理论是有用的,那么根据它所作的预测必须是具体的。也就是说,理论在告诉我们如果它是对的话,哪些事情应该发生的同时,还必须说清楚哪些事情不会发生。一旦后者发生了,我们就可以清楚地知道:这个理论有些地方出错了。这时就有必要对该理论进行修改,或者提出一个全新的理论来取代原来的理论。这两种做法都会使我们提出的理论更接近真实情况。相反地,如果一个理论的预测包括了所有可能观察到的数据,那么这个理论就如张五常所讽刺的“套套理论”,套套逻辑永远不需要也不会修改。因此,一个成功的理论并不是那种可以解释或预测任何一个可能出现的事实或现象的理论,因为这样反而恰恰丧失了该理论的预测能力。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233页

当我们面对和过去持有的观念相矛盾,同时又是强有力的统计数据时,无所不在的“张三李四”总是会立刻跳出来否定这些证据。因此,我们可以说,实际上人们比我们想象的知道的更多,他们只不过顺手把“张三李四”当做一个工具,来把与他们观念相违背的事实给否拒掉而已。然而,研究人类决策和推理的心理学家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之所以使用“张三李四”,不仅仅只是因为它在争论时是一个很有用的战略手段。反而,这一错误的争论模式之所以被应用得如此频繁,主要在于人类不知道如何处理概率信息。决策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概率推理可能正是人类认知的死穴。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204页

这个现象(“袖手旁观现象”)是指,在紧急事件发生时,人们不向受害者施助的现象。拉坦和达利(1970)发现,在许多紧急事件发生时,旁观者会向受害者施助的可能性,会因为有其他旁观者在场而降低。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20页

有相关并不表示一定有因果关系。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7页 - 在科学上达到一统

其实只有两件事可以让心理学有成为是一门独立学科的理由。那就是,用科学的技术手段来研究人或非人的所有行为,以及把这些研究成果在付诸应用时,也通过科学的方法来达成,如果不是这样,那么心理学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57页

用普通大众的话来说,开放性就是指,为了追求真理,对一个现象的所有可能解释,都持容忍及开放的态度。但是对科学而言,开放性思维不仅仅意味着开放的态度,它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哲学家乔森纳.阿德勒这样教导我们:科学更看重开放性思维的另一面,即“一个真正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人是那些愿意跟随着证据走的人。这种人尊重客观公正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受制于个人的偏见……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与跟随世界的真相来调整自己,而不是要与我们个人的想法保持一致性”
————————————————————————————
太糟心了,这几天才看了几页。太慢了!!!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28页 - 那么,科学到底是什么

对宇宙的任何一方面的研究都可以发展成为一门科学,当然也包括对人类行为的研究。科学方法绝非是指一套生硬的规则,而是指一些非常通用的原则。最重要的三点是:①科学采用了系统实证主义的研究方法;②它是以可以公开验证的只是为研究目标;③它努力寻求实证方法可以解决的,而且可以发展出可以付诸验证之理论的研究课题。1.实证主义意为「基于观察的做法」,系统的实证主义即为「有结构地去观察」,所以其结果能够解释世界运行的规律。
2.可公开验证的知识,具有重验性和能同行评审,即能让其他科学家重复相同的实验,并得到相同的结果。
3.能用实证方法解决的问题。「无知」分为问题(problems)和谜团(mysteries)两类——史蒂文·平柯。如果是问题,就有可能找到答案;而谜团,我们就无法预想会找到答案。我们可以把科学看作是把谜团转变为问题的过程。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8页 - 在科学上达到一统

心理学试图给公众两方面的保证。其一是心理学研究所得的有关行为的结论是从科学实征(证之误?)中得来;其二是心理学的实际应用都源于科学方法。心理学之所以为心理学,就是因为它是一门以数据为根基的行为科学。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88页

历史上提供了许多事实,显示公众对科学知识是有抗拒的。也就是说,公众更倾向于用哲学的思辨,神学的预言或是民间的常识来解释世界。每个学科在其发展的过程中,都曾经过这一抗拒阶段。例如,与伽利略同一时代的其他学者,居然拒绝使用他发明的新式望远镜来观测星空,因为有环绕着木星运行的卫星存在,这一事实冲击了他们的哲学和神学信念。
心理学是一个主题非常广泛,但相对松散的学科。它包括一些不能用同一个内容来概括的众多研究主题。然而它可以通过“都是用科学方法来研究行为”这一标准被整合为一门学科。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9页 - 第一章 充满活力的心理学

公众更倾向于用哲学的思辩、神学的预言或是民间的常识来解释世界。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87页 - 关联原则

一个新的科学理论必须与先前已建立的实证数据相挂勾。只有在解释新现象的同时又能很好地兼容原有的事实证据,这一理论才会真的被认为是一个进展。新的理论可以用与先前理论截然不同的观点来解释旧证据,但是它必须能解释得通。这一要求确保了科学能够不断地积累、向前发展。除非一个理论的解释能力所适用的领域能被大大拓宽,否则不会有真正的进步。如果一个新理论能够解释新观察到的现象,但却无法与大部分的旧事实兼容,那么人们不会承认它是对旧理论的全面更新,也因此不会立刻用它代替旧理论。相反地,在这种情况下,旧理论合新理论会在观念的角斗场上继续搏杀,知道有一个可以整合两者的新理论出现,从此两个较力者都被淘汰出局。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71页 - 为什么科学家不是本质主义者

本质主义认为能称之为好的科学理论必须根据现象背后的本质或内在属性对现象做出终极性的解释。事实上,真正的科学家从不认为自己是在追求本质主义论者孜孜以求的那类知识。本质主义者喜欢咬文嚼字只有在广泛地研究了与某个术语相关的现象之后,而不是在此之前,才能确定相应科学概念的含义。对概念性术语之定义的修正源自于科学研究过程中所积累的、具有内部一致性的数据和其理论基础之间的互相修正,而不是源自对词语用法的争论。简言之,科学家的目的是解释现象而不是分析语言。操作主义者将概念和可观测的事件联系起来操作主义就是指科学理论的概念必须以某种形式植根于,或可联系于,可以通过测量而观察得到之事件的那种观点。将理论概念与可观测事件相联系就是这一概念的操作定义,同时也使得这个概念公开化了。科学概念的定义并非一成不变的,而忽视随着对其观测的不断积累、丰富而逐渐在演变。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6页 - 多样性的意义

对于跨度如此之大的心理学,建立一个大一统的理论基础确实是相当困难的。实际上,许多心理学家都认为这种建立大一统理论体系的目标是不可能达到的。划分一个学科的领域范畴往往是历史的偶然,与学科本身没有太大的关系。例如大学的院系很多时候并不是按照知识的本身结构来设置的,而忽视按行政管理上的方便来划分的。……而心理学系居然还能存在下去,恐怕更多是处于管理上的方便,或者只是为了能让系内成员方便地接收自己的邮件罢了。 :)一旦我们理解了决定学科结构的社会和历史因素,我们iu可以认识到,要求所有领域完全统一整合并不合乎逻辑。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208页 - 第八章

向更精确的方法前进
研究从有趣的个案研究转化为相关技术(通过统计技术等排除其他因素干扰),再到更复杂的相关技术,最终达到可操纵变量的实验研究。科学构念在不断向前发展之中,趋向不断发掘具体、精确的关系,理论构念被不断细化和发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56页

一个真正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人是那些愿意跟随着证据走的人。这种人尊重客观公正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受制于个人的偏见……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与跟随世界的真相来调整自己,而不是要与我们个人的想法保持一致性(Jonathan Adler,1998,p.44)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50页

波普尔经常谈到“这些(不可证伪)理论之所以会在理论上对人们产生这么大的吸引力,其奥就在于它们能够解释一切。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情,你事先都可以找到解释它的答案,不仅让你觉得你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它还给了你应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安全感,”然而,获得这种安全感并不是科学研究的目的,因为它是以知识发展的停滞为代价所换取来得。科学是一个不断挑战先前存有观念的机制,通过实征研究来设法证明前有理论的缺陷。这一个特点常常使科学,尤其是心理学,与所谓的世俗智慧或一般常识发生冲突。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29页 - 第五章 相关和因果

我们前面的讨论主要是围绕着两变量的相关常常涉及的两类问题:第一类叫做方向性问题,当变量A与B有相关时,在下结论这一相关是由A导致B之前,必须想到这种因果关系的方向很可能是相反的。第二类问题是第三变量问题,两变量之间的相关或许不能告诉我们任何一方是另一方的因或果,很可能只是由于两个变量均与第三变量有相关而导致的。所谓选择偏差就是指:某些人与某些环境存在着一种关系,是由于具有某些特定生理、行为、心理特征的人会选择生活在具有某一特定的环境居住。
请你很快地告诉我们美国哪一个州,由呼吸道疾病导致死亡的人数最多。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是亚利桑那州啰!为什么呢?亚利桑那州的空气不是已经净化得很好吗?……或许亚利桑那州的空气也很清新,或许只是有呼吸道疾病的人喜欢移居到那里,然后就在那里去世。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0页

中文名应该直接叫《为心理学正名》
一个假说、理论、说法或疗法,如果不能在学科内部经过同行评审发表出来,那么它就是有问题的。
这些(不可证伪)理论之所以会在心里上对人们长生这么大的新引力,其奥秘就在于它们能够解释一切。知道无论发生什么事,你事先都可以找到解释它的答案,不仅让你觉得你掌握了知识,更重要的它还给了你应对这个世界所需的安全感。
一个真正具有开放性思维的人是那些愿意跟随着证据走的人。这种人尊重客观公正的研究成果而不是受制于个人的偏见。科学的研究方法是与跟随世界的真相来调整自己,而不是要与我们个人的想法保持一致性。
在现代思潮中有一股危险的趋势认为:我们要力量避免让一般大众知道事实的真相——在大众面前遮上一层无知的面纱是必要的,因为他们不曾学会如何处理事实真相。
科学的独特力量并非在于它是一个与错误绝缘的过程,而在于它提供一个途径以消除存在于我们知识体系中的误区。科学也从来不试图去回答关于宇宙的“终极”问题。科学家们认为这类“终极”问题是科学研究无法回答的,所以一贯质疑那些声称已经发现终极答案的说法。
所有科学发展的关键都在于抛弃本质主义而采纳操作主义,而这在心理学中尤其明显。
江湖郎中的骗术往往得逞,是因为他们随时可以找到一些病人愿意为他们做见证,这些病人总是满怀诚心地,告诉他人自己的确在治疗中有所康复。
有人曾经这样说:“在这个世纪以前,医学史只能说是安慰剂效应的历史罢了。”
巴楠姆效应:每一秒就有一个容易上当受骗的人出生。
绝大多数人认为泛化的人格特征描述都是正确的,并把这些特征视为是自己所独有的。这一巴楠姆效应令制造见证式证据变得非常容易,所以手相占星术才会广为流传。
实验法的中心思想:用操纵和控制分离变量。
由触摸所带来的舒适感远比温暖感更重要。
用一个简单道理来总结:在评估心理学的实征证据时,心中要想的是“科学共识”,而不是“重大突破”,是“逐渐集中”,而不是“飞跃进步”。
虽然我们生活在“有时”和“也许”的世界里,而我们的愿望却是要生活在“总是”和“一定”的世界里。
概率推理正是人类认知的死穴。
基于群体的特征所做的结果预测常常称为是总体统计数字(aggregate)或精算预测(actuarial prediction)。
个人的经验不足以让人们获得对世界的基本理解。
当一个社会变得越复杂时,我们就越需要概率思维。如果一个普通市民想要对其生活的社会有一个基本的理解,那么,他在最低的限度上,必须具备可以运用统计思维的最基本能力。
每18250包烟中有一包是与众不同的——里面装满了炸药(这个很形象)
尽管大量的证据表明,个别面谈这一考试方法实际上事无效的,但在入学,应试,保释等选拔等方面,还是有许多人在使用这一方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38页 - 第二章 可证伪性

可证伪性原则:从理论推导出的各种预测要有被证伪的可能性。在评价某一理论的新证据时,必须看在收集该新证据时,是否有可能也证实该理论是错的。
01-02年在厦大读书的时候,上过周昌乐老师的一门课,当时周老师就提及科学和伪科学的差别就在于可证伪性,印象深刻。时隔10余年后带着多年工作经验读这本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20页

许多行为和认知疗法,都曾通过相当严格的心理学检验程序来支持其有效性,但是有关这些疗法的书籍却很少出现在书店的书架上。电子传媒的情况就更糟糕了,电台和电视台几乎没有任何正儿八经的心理学报道。相反地,他们总是请来许多伪"疗法"的散播者和爱出风头的媒体名人来上它们的节目,而这些人与心理学这个领域可谓是风马牛不相及。媒体之所以会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正规的心理治疗法从来都不会声称自己能令病人马上痊愈,甚至不会担保治疗一定成功,或者夸大其治疗的范围(例如,"你不仅会把烟戒掉,而且你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得到改善! ")。同样地,现在互联网上也出现了类似的情形一一缺乏严格的同行评审,在网上推销的治疗方法通常都是不可靠的。
……
最后,自助类的读物使公众棍淆了心理学的目标和多数心理学研究所追寻的知识类型O 心理学家利·夏法( LeighShaffer) 认为这种读物留给人们一个深刻的印象,认为心理学研究者所追求的是那种"食谱"式的知识(Shaffer ,1981 )。食谱式的知识是指那些只知道如何去使用某物,但对其背后运作的基本原理一无所知的、"知其然,而不知其所然"的知识。
……
多数自助读物只提供关于人类行为的食谱知识,它通常是以下面这样的形式来呈现的,"你只要做X ,你就会变得更加Y 了",或者"做A ,其他人会对你更B" 。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16页 - 第四章 见证和个案证据

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在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初期是有用的。因为那时我们去发现可以进行研究的现象和变量是至关重要的。虽然个案研究在早期的、理论形成前的科学研究阶段是有用的,但是在研究的后期,亦即对提出的理论进行特定检验时,它就变得毫无用处。在心理学中,个案研究和见证叙述对理论检验没有价值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有安慰剂效应在作祟。安慰剂效应是指人们有报告任何治疗对他们都有帮助的倾向,不管这种治疗是不是真的有疗效。安慰剂效应的存在使我们不可以采用疗效见证来作为支持一个心理学(或医学)治疗的有效性。原因是安慰剂效应保证:不管什么治疗方法,都有可能获得有关它的疗效的见证资料。
尽管见证证据对理论检验毫无用处,心理学研究还是发现:这类证据犹豫鲜活性效应而被人们格外看重。鲜活性效应是指:人们过分看重更鲜活和更容易从记忆中提取出来的证据。对大多数人来说,见证证据就是一种极具鲜活性的信息。这带来的后果是:人们在验证某一心理学的理论说法时,往往过分依赖这类证据。实际上,见证叙述和个案研究型证据根本不能用来支持任何理论或说法。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页

总述
壹:心理学与其他被普罗大众公认的科学学科是相同的。无论是从困境还是理论架构,成就。虽然发展的阶段不一样。
贰:一本科普读物的citation 竟然如此丰富,可见,写好一本书,说好一番话,都需要严密的考证。
摘抄:
第一章:充满活力的心理学
1 哈佛大学心理学家 william esters :(F)
实验心理学家们所面对的困境(理论缺乏整合,笔者注), 在这个科学领域并不鲜见。物理学在20世纪早期也是出于四分五裂的状态,即使本科教学也是讲授不同的观点。以至于我是从机械学,热力学,声学,光学和电子学等不同课程中去把握物理学的。同样化学也曾被分为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当时这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并不比现在的心理学分支少。物理和化学都是在出现了更高层次的数学理论之后才实现整合的。与心理学相似,医学现在出现了很多分支,也没有出现大一统的迹象。( ester ,1979,pp:661-662)(experimental psychology: an overview.In E.Hearst (eds) ,the first
2 任何人要理解心理学,第一要知道的就是,心理学之所以为心理学,就是因为它是一门以数据为根基的行为科学。
3 历史上提供很多事实,显示公众对科学是有抗拒的。
4科学是一套理解宇宙的思考、观察方式及程序,它让我们更进一步去了解宇宙的运作。
感想:
加深了对科学的理解,谨记不盲目崇拜又不迷信。科学也试试一样东西而已,一种想法罢了。
第二章:可证伪性
意义在于:1 辨别世俗智慧经验 2允许承认错误,不管被证伪或者证实,都是一种知识的增长,逐步接近真理。3光有想法是不值钱的。
摘抄
1 心理学不会去寻找由事后可以解释的一切,但事前做不出任何预测的解释系统所提供的安逸感。
2 科学家总是努力描绘世界的真实面目,而不是去描绘我们固有的信念所认为的世界的真实面目。
3 当我们身边充满了对人类行为有误解的人时,我们都遭受损失。世界是由公众对教育、犯罪、健康、工业生产、儿童福利,以及其他很多关于关键问题的众多态度所塑造的。如果这些态度都来自不正确的理论,那么,我们所有人都会受到伤害。
4 任何稍微有智力的人都可以在吃早餐的时候想出几个答案(宇宙从何而来,生活的本质是什么,时间的起点在哪里etc.)。科学家也有能力就这些终极问题提出各种想法,但是我们不能这样做(或者,可以反过来说,我们尽量避免思想中出现这种空泛的念头),因为我们无法想出办法及程序来验证这些想法。
感想
很多所谓有思想的人言之所及都是自己觉得应该是怎样的。但每个人都有权利过自己正常心智水平下想过的生活。但凡规定必要谨慎。
当然,如第三条所言,公民的发声也是相当重要的。我们在塑造着我们自己的世界,不可懒惰。这是道德的要求。
更有,告诫自己不要沉湎与奇思妙想之中,自大,目中无人,不虚心是通向灭亡之路的。
第三章:操作主义及本质主义
摘抄
1 知识之所以正确,并不在于它是否有个别人士对该知识所持的感觉及相信程度。这个基本特征事实上是推动人类历史视线人性化的主要力量。所有建立在直觉基础上的信念体系,都有一个共同问题:当此类知识出现相互矛盾时,它们没有一种机制来判断哪一个是对的,哪一个是错的,因为人人都凭直觉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当大家的感知有矛盾时,我们该怎样判断谁是正确的呢?历史告诉我们,这类矛盾通常,很不幸的,要靠权力斗争来解决。
2 (F)针对人们无法理性地对待机器可能会思考这一问题,计算机专家艾伦图灵(Alan Turing)设计了一个测试计算机能否思考的著名实验,这一实验对于我们当前的讨论尤为重要,主要是因为图灵说设计的测试属于操作性测试。图灵以“自我提议考虑这样一个问题“机器会思考吗?””来 作为开场白,开始了他那篇著名的论文——《计算机与人工智能》1950 (Turing,A.(1950).computing machinery and intelligence.Mind,59,433-460.)
3 操作性定义是指,以可观察、可测量的操作给一个概念下出来定义。
第四章 见证和个案证据
1(前面是越战中纯粹数字与给出照片的差距)作为一个社会成员,我们应该克服这种不相信数字,而必须亲眼目睹才相信的习惯,绝大多数影响我们社会的复杂因素都是只有靠数字才能捕捉的。只有当公众学会重视以数字表达的抽象材料,如重视形象表达的材料一样时,公众的意见才不会随屏幕闪过的最新形象而左右摇摆(安慰剂效应)。
2 个案研究和见证论述在心理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研究初期是有用的。但是到了研究后期,亦即对提出的理论进行特定验证时,它就变得毫无用处了。
感想:
第二条,提醒我要打破之前的想法,把统计学学好,建立数学的思维,这样才有真正的智慧,而非一时冲动之类的举动,理论经不起探究。
第五章相关与结果
1 选择偏差是行为科学中许多虚假相关产生的原因。所谓选择偏差是指:人们总是或多或少人工地选择自己居住的环境,因此造成某些行为特征与某些环境变量之间有相关。排除选择偏差的唯一方法就是在严格操纵各变量的情况下来进行真正的实验研究。
第六章一切尽在掌握之中
1 (关于节约原则与关联原则) 节约原则指出当两个理论具有相同的解释力的时候,较简单的(涉及较少概念及概念之间的关联的)那个理论是比较可取的。这里存在争论的两个理论——一个认为汉斯具有计算能力,另一个则认为汉斯在辨别行为线索——在节约原则上是截然不同的。后者不需要在先前的心理学及大脑理论上做出巨大的调整,仅仅要求我们对马的视觉线索上存在的敏感性(现在看来这一解释的可能性很高)稍微调整即可。而前一理论这需要我们对进化论科学、认知科学和脑科学等方面的十来个概念进行比较大的修改。这一理论显然极端不经济。
2 我们最初关于运动的通俗理解是非常模糊及混乱的,而且最终将被更成熟的理论所取代。我们早期关于理论的结构及活动的通俗理解也是完全离谱的,他们之所以依然存活下来,只不过是作为一些历史的教训,让我们知道我们可以错到什么地步而已。我们关于火的本质以及生活本质的很多通俗理解也同样愚蠢。由于我们过去的许许多多的通俗想法都被推翻了,所以我们可以这样一直数落下去。。但是有关人类心智活动这一现象要比刚才提出的任何一个现象都要复杂和难以理解。如果我们对其他事情的理解都做得这么糟糕,那么,想要在一开始就能正确地认识心理学知识,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感想:
第二段,我可以figure out that 作者经常采用的一种策略或者说一种角度是,把心理学与其他硬科学相比,如物理学化学等,然后“为心理学正名”.justified it 而且有一个理论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心理学正在发展的时代,即我们的时代,大众传媒的发达,世俗力量的强大,使得精英的声音更显弱小。而物理学等诞生成熟于精英主导的年代,所以,这也是心理学被社会误解严重的地方。我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观点。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页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页

尽管心理学似乎得到了很多媒体的关注,但是心理学这个知识体系的绝大部分内容仍不为公众所知。那些通过大众媒体传播的“心理学”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一种幻象。很多人不知道他们在许多书店里看到的大部分所谓心理学书籍,都是由一些心理学界根本站不住脚的人所写的;很多人也不知道多数在电视上被贴上“心理学家”标签的那些人,根本得不到美国心理学会(APA)和美国心理协会(APS)的承认;他们更不知道,大多数出来混个脸熟的心理学“专家”,对心理学领域知识的积累未曾做过任何贡献。………………
——————————————————————————————
难道现在不还是这样的吗?说的是美国,只怕在中国更是严重。
即便我是学心理学的,都不敢说自己对心理学没有误解,都不敢说我真的知道怎么分辨那些在媒体中不断涌现的心理学信息的真伪。
我不想作为一个学过4年心理学的本科生,到最后,却依然干着“伤害”这门专业的事,自己带着误解,还要向别人传播谬论。。。
一篇序言就击中了我,好好研读。握拳!!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46页 - 弗洛伊德与可证伪性

例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就是用复杂的概念结构对人类行为进行事后解释,而不做事前预测。波普尔认为,正是它可以解释一切已发生的事情,所以该理论在科学上毫无用处,因为它不作具体的预测。精神分析学派的追随者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使该理论能够解释所有已知的人类事件,从个人的怪癖到广泛的社会现象。但是他们令该理论成功成为事后解释的实厚依据,却使其丧失任何科学价值。与其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看作当代心理学的一个理论,还不如把它当作是文学创作的灵感,更为恰当一点。正如一位知名评论家指出的那样,「不正确但被广泛传播的有关心理学的想法,无可避免地会对整个社会带来灾难。由于精神分析学派的声望一度被人为地提高,令社会上许多有疾病及遗传缺陷的人延误了有效的治疗,转而从个体早期经历中寻求自己现有痛苦的根源」。比如:抽动秽语综合征(Gilles de la Tourettte syndrome)的治疗史。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35页

宁可犯太过挑剔的错误,也不要被相关数据所欺骗,误认为两个变量有因果关系。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201页 - 第八章

证据集中:在缺陷中进步
三类研究各有其缺陷,相关研究变量之间存在虚假联系的可能性很高;实验研究虽具有高度控制,但被试往往是动物而非人类;临床治疗等研究虽然是在真实的环境中,但又有许多因素没有受到控制。但当用这些不同方法所得到的数据都紧密聚集在一块的话,研究者有理由去肯定这个高度集中的结论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64页 - 米德瓦

一切事物是从哪里开始的?我们都到这个世界来干什么?人干嘛要活着呃……我口头禅就是人干嘛要活着……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42页

事实上,一个理论如果被置于“不可被证伪”的保护下,它便不再是科学。简洁明了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0页

科学是用来解决可以解决的、具有明确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科学家所解决的问可能用现有的实征技术找到答案的问题。如果一个问题是不可能有答案的,或是一个理论是目前没有技术可以来验证的,那科学家就不会去研究它了。例如,"在照顾3 岁以下的小孩子时,给予结构化语言剌激的孩子,其日后的阅读学习水平是否会比不给剌激的孩子要好呢?",像这样的问题就是一个科学问题,因为这个问题可以利用现有的实征方法来获得解答。而"人性本善还是本恶呢?"和"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则不是可实征的问,也就不属于科学的问题了。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40页 - 理论与可证伪性标准

科学家只能研究「可解决的问题」。科学家所说的「可解决的问题」通常意指「可验证的理论」,他们通过保证理论在实证观察时,有可以被验证时错的可能性(即「可证伪性」),来确保其可验证性。在表述科学理论时,必须遵循这样的一个原则:从理论推导出的各种预测要有被证伪的可能性。在评价某一理论的新证据时,必须看在收集新证据时,是否有可能也证实该理论是错的,这个原则就是可证伪性标准。可证伪性标准是:要说一个理论是有用的,那么根据它所作的预测必须是具体的。也就是说,理论在告诉我们如果它是对的话,哪些事情应该发生的同时,还必须说清楚哪些事情不会发生。科学的「理论」是指一套具有内在联系的概念,这套概念可以解释一组已有的数据(所反映的事实及现象),并且能对未来尚未进行的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假设」则是指由理论(相对假设而言具有较概括和较广泛的意义)所推衍出来的更为具体的预测。科学意义上的「理论」,它是有大量观察数据支持的构念体系。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52页 - 第二章 可证伪性

事实上,如果我们在处理个人日常生活中的事务时也使用可证伪性原则,也许我们的生活质量也会得到很大的改善。这就是前面我使用“具解放性意义”一词的原因。解放性是特别针对其对个人的意义而言的,因为由可证伪性原则所引发出来的意义已经超过了科学意义。如果我们明白,当我们所深信的事情与所观察到的事情相悖时,最好去改变我们的信念,而不是去否认事实的话,那将会令这个世界减少很多社会和个人的问题。物理学家J.罗伯特.奥本海默曾说过:
在任何一个人的推理思维过程中,总会有一个时候他会回顾自己的过去说:“这个问题我当时没想明白”。靠其行业过日子的人们也都需要能克服自己的羞耻感,勇敢地承认,“我的看法是错的”的能力。科学研究是让这个认错的过程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往往你会在思考了很长时间的一个问题上,发现了矛盾及不寻常的现象。由这些现象所带来的震惊,可能会促使你去重新思考。这与有些自认为见识很广的人不断地试图去寻找一些合理说法,来为自己最初所犯下的错误辩解相比,可谓是大相径庭。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的笔记-第110页

绝大多数人认为泛化的人格特征描述都是正确的,并把这些特征视为自己所独有的。


 与“众”不同的心理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