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穆与七房桥世界

出版社:社科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1998-03
ISBN:9787800506833
作者:[美]邓尔麟
页数:169页

内容概要

关于这本书,美国历史学家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在其《中国纵横》(Chinese Roundabout)中撰文《做中国人》作了精彩的介绍。
大凡研究中国的人都不免要问这样的问题:“做中国人意味着什么?”究竟是怎样一种价值观念,或者说是怎样一种文化,与历史的经验和共同的民族起源互相影响着,将中国人紧紧的维系在一起?
杰里·邓尔麟的著作《钱穆与七房桥世界》是迄今我所见到的对上面这个问题最精细、最理性也是最合理的一个回答。邓尔麟给我们讲述的是历史学家、哲学家钱穆的故事。钱穆自1895年出生至1949年解放,一直生活在中国大陆,后来他相继寓居香港和台湾。钱穆是在江苏省一个名为“七房桥”的小村长大的。这个祖业辉煌的家族,它的晚辈在商业上的广泛投资,它所拥有的巨大良田资产,以及这个家族的慈善宽厚和慷慨,都使得钱氏家族,不论在精神上还是在经济上,一直都被七房桥的乡亲当成自己的领袖。在清王朝行将崩溃瓦解、专制统治即将灭亡的时代里,钱穆在思想上,已经属于哪个“向前看”的时代群体了。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随后清王朝的覆灭,虽然这为中国开创了一个新的纪元,但是随之也爆发了连年的军阀混战,以及日本对中国的侵略。
邓尔麟并没停留在钱穆的历史背景里,这对他的探讨并不重要,他想要梳理清楚的是钱穆是如何信仰了他所相信的一切,而且在那个“最黑暗的年代”里,钱穆是如何坚守住他的最为核心的价值观念的,由是如何保存这些价值观念并将之解释给新一代的中国人的。所以说,邓尔麟这本书,既是一部思想史,也展示了七房桥世界生动的历史片段,它需要读者随着书中内容的跌宕起伏而细心的思索。在写这部书以前,邓尔麟曾对17世纪40年代生活在江南的江苏知识分子们对清朝取代明朝而统治中国的反应进行过深入的研究,而这为他研究两个半世纪以后、具有同样深远历史影响的钱穆和七房桥世界奠定了基础。

书籍目录

译者前言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第一章 初访素书楼
第二章 “学而时习之”
第三章 水乡
第四章 《八十忆双亲》
第五章重访素书楼
注解
参考书目

作者简介

本书试图来解释为什么钱穆先生这样一位现代知识分子能笃信某些真理并且毕生致力于传播这些真理。从早年起,钱穆先生就面临着这样一个文化相对论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就如对所有的中国知识分子一样,是由西方政治、经济扩张强加在身在。可是钱穆与一些倾向西方启蒙并摈弃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不同,在过去的七十年中,他坚持不懈地发扬振兴中国的传统价值。钱穆的“对立面”既不是文化的过去,也并非“现代的”今天;被钱穆认为与中国现实格格不入的乃是西方文化所颂扬的趔标准。


 钱穆与七房桥世界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http://bigteeth.yculblog.com/post.427092.html《钱穆与七房桥世界》作者邓尔麟先生夫子自道有云,他蒙余英时先生惠赠钱穆先生的回忆录《八十忆双亲》,原本只想把它当作研究无锡地方史的参考资料,但是读了之后思索了几个礼拜,突然领会到这本书原来竟然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在实地调查之后,作者写成了这本书,试图通过对钱穆先生老家风土人情的记述,“说明地方风俗是如何体现文化准则并如何使它们合理化的”,同时也解释“为什么钱穆先生这样一位现代知识分子能笃信某些真理并且毕生致力于传播这些真理”。 我才疏学浅,读完之后没发现作者是否真正回答了他自己所提出的问题。书中有革命、有学界争论、有七房桥的风俗人情,说来说去拉拉杂杂就复述了钱穆先生的思想而已。钱穆先生认为,中国的发展模式与西方不同,中国史有如一首诗,西洋史则如同一出戏剧。前者总是遵循着和谐的节奏按照同一个规律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其中出现的波折只能视为小小的插曲,正如钱穆先生对于闻一多的死的看法;而后者,则是从一幕到另一幕,剧情时时转换,在动荡中前进乃至到达悲剧的结局。五四之后乃至今天研究中国史的中国人或多或少的有西洋史的模式作为背景底色,以西洋史的模式作为批判中国史的绝对标准,这是大大不合适的。 这么一段论述,毫不新鲜,我在余英时先生的《中国知识分子论》中其悼念恩师的一文中已经领教过了。如今印象最深的只有他为其师所作的挽联,曰:一生为故国招魂,当时捣麝成尘,未学斋中香不散;万里曾家山如梦,此日骑鲸渡海,素书楼外月初寒。诚如余英时先生所云,钱穆的思想如果真的能用两个字概括的话,不过“招魂”耳。魂者,国魂也,钱穆先生后来换了个名目叫做“中国历史精神”。 于是,竟然真的没什么好说了。 然而我真正的兴趣其实并不在于作者为我指定的方向,正如我买李敖的《我最难忘的事和人》一样,我对于其中的小故事小细节——所谓“八卦”有着真正浓厚的兴趣。世人对于钱穆先生的评价如何,我并不十分关心,余英时大唱赞歌,李敖历数其罪状,余杰跟着瞎起哄,仿佛红卫兵小将叫嚣着要剥钱穆先生的皮。其人如何,其学术成就如何,再过百年自有公论,虽然偶读到诸如《屡蒙总统召见之回忆》、《总统蒋公八秩华诞寿文》此等文字也不由得浑身起鸡皮疙瘩。 我有印象,并且读得时候兴趣盎然的部分如下,全部出自其中的引文,即都出自钱穆先生《八十忆双亲》和《师友杂忆》。 其一,(读《水浒》)“一遍又一遍,全书反覆几六七过,竟体烂熟。此后读其他小说,皆谓远逊,不再读。”我承认,“不再读”三个字强烈的刺激了我的视觉神经,若有所悟而又茫然不可索解。细想下来,此处似乎牵涉到“为何读书”的问题,李敖引杜甫诗,称他自己读书就是为了“写写写”,我是为何读书呢?又有:假使我真的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是作出“不再读”的决定,怕也大费踌躇,盖因此话是钱穆先生说得,似乎缺乏可比性。正如写作,鲁迅先生说写不出来就不写,难得林语堂老先生这一次竟然与他意见相同,说作文有五忌,前夜睡得不好、上句接不来下句、文句不出意料之外,乃至精神不足,肚量不够都不可为文。他们说得自然是有道理得,可惜,我又不是鲁迅或者林语堂,奈何?同理,钱穆先生说“不再读”,只怕我也只能尴尬笑笑继续读书。 其二, 钱穆先生他老爸钱季臣先生真神人也,十六岁中秀才,读书破万卷,却不是胸中无一策的书呆子。一身正气,教育子女又循循善诱,读之忍不住想起偶老爸。一些事情,这种父子之情实在熟悉。我常以为父子之间的感情真正是感性中不失理性澄明、冷静中不失温情脉脉的极品。钱季臣先生之死委实传奇,夜半的时候告诉家里人说自己明天中午就要上路了,于是对亲人一一嘱咐,黎明时分,说镇上也有很多人挂念自己,“当告就近一家,他家必相率而至。”等人家来了,一个个拱手作别:“来生见”,上午十点,说了声“我走了”,于是走了。当真感觉外儒内玄,名士味道十足,来去潇洒的紧。 其三,钱穆先生字宾四,是其父所取。他家兄弟与伯父家兄弟联合排行,中间夭折不育的也计算在内。钱季臣先生有四女,仅余一女,有五男,余其四。钱穆先生的大哥排行第一,字声一。两个弟弟分别排行老六、老八,分别字漱六、起八。 其四,钱穆先生的大哥钱声一先生有一子,名字是钱穆取的,叫钱伟长。钱穆老母亲有云“长孙亦已考入清华大学,我家子孙,首有入大学者。”说得正是这位如今的上海大学校长。复旦多有鄙薄上大者,然当下校长这一职上,资历威望复旦有所不及上大也。
  •     在前往无锡的路上,我时断时续地读着美国人杰里·邓尔麟的《钱穆与七房桥的世界》。 车窗外正是江南的阴郁天气,小雨下下停停。平坦宽阔的一级公路已把那些布满蜿蜒河流的小镇联结到一起,沿途上不时出现的玻璃幕墙、金属框架厂房、三五成群的青年工人,表明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已是新的工业革命的重镇。 穿过了昆山,绕道阳澄湖。在一家临湖的餐馆里,我第一次吃到了阳澄湖大闸蟹,湖面上寒风瑟瑟,烟雾渺茫,屋内一壶黄酒温暖滋润。这是一次意外的旅程,大约一个月前,我迷上了钱穆。 9年前,在选修的历史课上,一位姓罗的青年教师给我们讲授中国历史,时间来到魏晋时,他戛然而止,决意让另一位老师讲述接下来的课程——因为中国历史的青春期到魏晋时终止,再无心醉神迷之处。在告别前,他推荐了钱穆的《国史大纲》。 在刚刚开张的北大南门的风入松书店里,我找到了黄色封面的商务印书馆版的《国史大纲》。这是一次注定夭折的阅读历程。竖排的繁体文字、文言语句、布满正文的注解,中国人熟悉了上千年的行文到了我这一代已变成了陌生的丛林。我对于钱穆的身份仍有质疑,出生于1895年的他,在五四之后的那两代中国知识分子中,身份不明。 新文化运动中让我沉醉的是他的激进因素,是那种将传统一股脑儿扔进“历史的垃圾桶”的豪迈。“进步”,在我们的词典中是至关重要的,不管大学与中学政治课是多么空洞乏味,我们其实都是黑格尔的线性历史的信仰者,我们要不断??弃陈旧,进入一个新阶段;为了一个更光明的明天,我们可以对昨天与今天毫无眷恋,甚至残忍异常。 中国传统看起来早已无力面对现代挑战,我们何须要了解与学习它。鲁迅的大部分篇章我都没了印象,却始终记住他对青年的告诫——多读外国书,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线装书理应被扔进茅房,儒家礼教中只写满了杀人,传统中国就是裹着小脚的媳妇……“传统”与“现代”在我的谈话中被滥用,似乎真的存在着那么一个时刻,所有的东西都改变了,带有现代意味的都值得赞扬,而任何“传统”都是阻碍,必将被历史的车轮碾碎。 在我阅读所及的20世纪中国文化史中,钱穆混杂于一群人名中,他被提及,却似乎从来不与时代旋律相关,他是少量对旧世界如此钟情的顽固派,在李敖的记录里,他在晚年时还为蒋介石唱颂歌…… 对钱穆的初次探索不了了之,甚至罗老师在我内心短暂地激起的中国文化的青春期热情也迅速消退了——诸子百家、魏晋风度与我所生活的现代中国看起来毫无关联,阿诺德·汤因比或者Google兄弟比他们更有力地影响了我的思想。   二 是史景迁促使我再次对中国传统产生了兴趣。“做中国人意味着什么?”在对邓尔麟的《钱穆与七房桥的世界》的书评中,史景迁询问说,“究竟怎样一种价值观念,或者怎样一种文化,与历史的经验和共同的民族起源相互影响着,将中国人紧紧地维系在一起?” 在一个标榜全球化的时代,认同危机却覆盖到每一个角落。在一个你可以随心所欲地克服地理障碍的时刻,人人都在为自己的身份焦虑不安。 这些危机有一些来源于古老的传统,另一些则是由于一个崭新的全球性的时代所带来的。人口的快速流动、相对价值观的普及、不同文化间的融合,这一切却使人们更加迫切地想知道,“我是谁,我的截然不同之处是什么……”不同的国家依赖不同的方式寻找独特性,撒母耳·亨廷顿最近写道:“日本人在痛苦地思索,他们的地理位置、历史和文化是否使他们成为亚洲人,而他们的财富、民主制度和现代生活是否使他们成为西方人。伊朗一直被描述成‘一个寻求自己特性的民族’。南非也在‘寻求特性’……土尔其处于‘独特的特性危机’……俄罗斯处于‘深刻的独特性的危机’……” 中国依靠的是什么?在这一轮“中国热”中,中国被描绘成世界上最富潜力的市场,最大的生产基地,中国人像40年前的日本人一样蜂拥到世界各地,拍照、购物、参观历史遗址……成长的经济力量赋予中国人一种新的自信与不切实际的骄傲,但他们身上却看不出令人欣赏的品格,生气勃勃为中国社会注入了活力、却没有让人心生向往的魅力。更紧要的是,作为个体的中国人与由众多个体连接在一起形成的中国社会,似乎正失去他们的灵魂,金钱作为这个社会运转的主要润滑剂与兴奋剂已被过度使用。 历史最终还是报复了我们。我们这一代人粗暴地理解了历史,将世界看作一幅实用主义的图景,把任何事物都当成了手段,最终我们要承担缺乏生命意义的痛苦。 钱穆心目中的中国则是另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同样是课堂时光,我在为历史不可避免的方向性与残酷性而辩护,而钱穆则在让他的学生描写红烧肉的味道,描述风穿过松树的声音……在我们为今日中国信任网络的坍塌而叹息时,却通过钱穆发现那个封建礼教的社会通过“礼”来维持了一个值得依赖价值系统与保障体系。    三 好笑的是,我对钱穆的缓慢了解,是从这两位来自美国的汉学家开始的。在邓尔麟那本1988年由耶鲁大学出版的著作中间,印刷着十几幅钱穆家乡无锡七房桥的黑白照片,水乡气息与中国古建筑的上翘房檐,亲切不已。到无锡时已是夜晚,小雨仍未停。霓虹灯与汽车烦躁的鸣笛声,打破了我的遐想。那些丑陋的、千篇一律的建筑又出现了,几层的小楼,白色瓷砖墙,深蓝色玻璃,中国所有的市镇,不管是南方还是北方,西部还是东部,总是惊人地雷同。在这座盛产文人风雅的城市,同样到处都是房地产的广告,园林风格早已被遗弃,人们最热心的是“剑桥风格”、“北美别墅”。毫无例外,市中心被太平洋百货这样的购物中心占据着,在路边散步时就像走在缩小一号的上海淮海路上。 如果你一时找不到路,没关系,麦当劳总是处于市中心,而离麦当劳不远处必有一家肯德基连锁店。历史悠久的无锡小吃店与麦当劳遥相呼应,圣诞节刚过,给我们端上灌汤包的姑娘们都戴着红色的帽子,她们都在为圣诞老人尽未完成的义务。夜晚在东林书院的遗址喝茶,雨打窗外的竹林沙沙作响,400年前的读书人也正是在同样的情景下谈论国事的吧。世界早已改变,我们身后的一桌人正在谈论他们的新生意,过去几年中在中国兴起的商业用语弥漫着整个空间,他们在说“团队精神”、“执行力很重要”、“细节决定成败”……临睡前打开电视,所有电视台都在进行卡拉OK大赛,年轻一代们都在把不费吹灰之力的一夜成名视作人生理想。 第二天清晨,我们前往七房桥。在钱穆成长的年代,从无锡县城出发,如果走水路,需要四个小时,就能到达钱家门前的傲啸泾,这是由钱穆的祖先所修建。这个家族漫长的历程,正是中国社会的一角,它之所以能够面对种种社会动荡,是因为家族遵循着“礼”,它为家庭生活提供准则、价值观,它为弱小的人群提供救助,当“礼”由家族扩展到整个社会时,它就变成一个国家的准则,支配着政府与人民、国家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但这套价值还可以应对19世纪末开始的、被张之洞称为“三千年为有之大变局”吗?作为“礼”的化身、一心要成为道德楷模的君子的中国知识分子,被中国政治革命中的兰波式人物邹容称为“实奄奄无生气之人也”,钱穆从一开始就要面对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的拉扯——一方面是现实的国际环境的残酷,中国面临的亡国之灾,而另一方面,他依旧看到了那个存于诗词典籍中的士大夫的风雅世界。 16岁起,他成为了一名乡村教师。接下来,他展现了与那个时代的主流知识分子截然不同的路径。没有海外留学的背景,也未追随喧嚣一时的各种新思潮,他在古籍里寻找另一个世界。他是一名伟大的自我教育者,从小学教师最终成为了北京大学的著名教授。难能可贵的是,他似乎从未从线装书中逃遁,远离现实的痛苦。他也从未将古代中国世界想象成一个乌托邦,而只是在一片文化虚无主义的论调中,重申中国文化的独特性——它是由特别的历史际遇与地理环境所致。它的内在生命力,可以保证它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仍能保持自身,最危险的情况是,我们忘记了保持这种内在生命力。 自小迷恋司马迁的钱穆相信,没什么比历史更能寄托中国人的智能与情感。在抗日战争最为激烈的1937年与1938年,钱穆手不停挥笔写着《国史大纲》,它跨越了几千年的风雨,不断重演着外族人入侵与被同化的历史、中国人在面对外来挑战时所表现出的气节与智能……在一个西方世界占据优势时,中国正在跌落自信的谷底时,钱穆希望我们对于自己的历史保持着“温情与敬意”。像邓尔麟一样,我大学的那位老师也称《国史大纲》是“国家的骄傲”。   四 钱穆的故居如今是一片空地,昔日五世同堂的旧宅只剩下残缺的根基,冬日雨后的灌木蔓延其上。“我们一直想重修它。”钱煜对我们说。他称钱穆是他叔公,在1949年钱穆离开前,他经常见这个很有学问的叔公在小巷里散步,“他矮矮胖胖的,对小孩子很好。” 钱穆在1949年之后的故事,似乎更为单纯,他成为了流亡海外的中国传统文化坚定的领导者。在马克思的线性历史论支配了中国时,他的思想不仅不合时宜,而且应该遭受批评。 我去了桂林街,这是香港九龙的拥挤之地,像半个世纪前一样,这里仍是贫民窟。1949年10月时,钱穆与他朋友们在这里创办了新亚书院。余英时是二年级第二学期来此上课的。他在1950年春天从北京的燕京大学来到这里,他发现“整个学校的办公室只是一个很小的房间,一张长桌子已占满了全部空间”。而钱穆给他的第一印象则是“个子虽小,但神定气足,尤其是双目炯炯,好象把你的心都照亮了”。 在这个租来的三个单元两层楼仅有的四间教室里,钱穆想保存中国文化的气韵。在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天,余英时发现钱穆正躺在地板上,他病了。他叫余英时去买《二十四史》给他读,仿佛这足以驱逐所有的痛苦。 新亚书院最终成为20世纪后半叶中国教育的奇迹之一。而钱穆的故事从香港到了台北,他再未回到大陆。在他的家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侄子钱伟长比他更声名显赫——他是一名杰出的物理学家和人大副委员长。 但如今,一切似乎又转变了。北京的书店里摆满了钱穆的著作,他对孔子的理解,注释的论语,对中国历史的再考察,甚至他在新亚书院时期所随意写的小文章都被整齐地收集好,精美地印刷出来。钱穆的历史哲学甚至都与西方主流的后现代历史观有了关系——历史不是对规律的探索,而是对意义的寻求。 但是钱穆所赞美的那个“礼”的世界早已崩溃。没人再以君子为楷模,人们把道德理解成不切实际的空洞话,只有利益才是理解人际关系与社会关系的钥匙。钱煜说,一位本地企业家想出资重建钱穆的故居时,镇政府却要求,这笔钱必须通过政府来使用,计划落空了。 社会也充满了重振儒学的口号,但那种粗暴的复苏传统的方式,像是一出滑稽剧。风范可以被传递,却不能被机械地模仿。中国传统看起来就像是博物馆中的展品,人们不知道如何赋予它现实的生命力,尽管人人都觉得这很迫切,中国的古典思想可能给我提供一些令人振奋的启发。 本文摘自《祖国的陌生人》,许知远著,中信出版社2010年1月第一版
  •     此书最大的功劳在于抛砖引玉,能把一个不知钱穆为何人的平常人引导到书店里去,买先生的书来看。它已经成功了。本书写得不拖沓,常有点睛之笔,应用钱穆的文章也恰倒好处,而且引用的又是上佳片段。假设作者摊开了写,凭他的笔力应该无碍,可是寡水毕竟不如浓汤。回味应在掩卷三日之后。

精彩短评 (总计25条)

  •     作者说,革命可以使中国独立,却无法使中国统一,无论是梁启超、胡适抑或马克思的革命,都如此,统一需要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
  •     作者的视角和命意都是好的,可总觉得可以有一种更惊心动魄地展开~
  •     书译得狠降了一个等第|错别字也多
  •     写的不错,不过不全面
  •     构思精巧,角度独特,一个小小个案研究,就把复杂的问题——中西方角度看中国文化的矛盾——说清楚了。
  •     "但如果要把这些真理运用到风云多变的今天,我们就首先要找到一种合适它们的新语言,然后写出如何运用这些真理的历史。只有当这部历史被阐释后,逝去人物的激情和尊严才能激励现在而不是否认现在。"
  •     这本书很不错,堪称一流。自己就是在这本书的吸引下去翻阅了钱先生的一些著作。
  •     五块钱,地摊书,精品。
  •     严格来说,算不得传记,只是一本人物分析。
  •     ?
  •     小书谈的不仅是钱穆,还深及他的精神(新儒家的期盼)。小书切入的视角、所谈的主题、所表达的思想,皆是上品。
  •     读的是1995年12月版
  •     向一代国学泰斗致敬
  •     十多年前,因为某师的缘故,同学间皆读钱穆。当时购入不少钱穆自己的作品,也有这本七房桥。因其书相简薄,又是译作,故久久搁置。今日补课。最感兴趣的还是钱穆对自己办学、教书的记述。看他回忆自己当年如何教引小童,觉得他真是这是践行了educate一词的本意,将人最好最善的方面引导出来。 读的1995年初版。纸张黄薄,印刷粗劣。有许多不该有的错字和错排。
  •      上课的时候我在看这本书,讲考古学通论的老师突然说,一百年人们可能记住鲁迅,两百年可能记住陈寅恪,但五百年人们会记住钱穆,只有中国文化的构建者才能永远留存。其实看先生的书很久了,但没有碰过《国史大纲》,可能我现在还不能达到那个心境,却完全的融入那个从宋明以来的儒家世界,有一天我会珍藏先生的那本书,会的。
  •     平平稳稳,普普通通,可以看做《八十忆双亲 师友杂忆》的导读,提供了许多背景材料。给洋人看的,中国人看钱穆回忆录即可。
  •     不如直接去看八十忆双亲和师友杂忆
  •     比较典型的海外汉学家笔法……但是各章节不成体系,甚至有一部分直接把钱穆先生的《八十忆双亲》全文贴过来了(而且还不是在书的结尾作为附录),我是看不明白了。去宾四先生故里无锡七房桥查考的设想很好,可惜写作效果平平,大多数文字只是交代背景,为宾四先生的名文作注罢了。
  •     第三章为《八十忆双亲》作注
  •     四年前
  •     逝去的不一定都好,但值得回味是一定的。
  •     八十忆双亲
  •     此书可谓“杂交”,前段清晰似不是习中国学之西人之言语,中间部分回归西人写作方式,其后偷懒引用钱穆自传,再后又是己说。借用顾颉刚评胡适的前半句话“此人读中国书不多”。
  •     作者用自己的实地走访结合钱穆的自传回忆,努力理解先生的思想形成的社会背景。书中的义庄制度给人的印象很深刻。
  •     与80忆双亲参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