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菓》书评

出版社:湖南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6
ISBN:9787535662194
作者:[日] 米泽穗信
页数:195页

好书,顶了~~~

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变成了密室的教室,每周必定会被借走的书,坚称本应存在的文集并不存在的少年。以及在名为《冰菓》的文集中所隐藏的,33年前的真实——尽量不让自己与任何事情扯上关系的“节能”少年折木奉太郎,因为诸多原因而不得已加入了古籍研究社。之后,受同个社团的成员所托,他接连解开了潜藏在日常中的不可思议谜团。爽朗但又带有一丝苦涩的青春推理“冰菓”系列(又名“古籍研究社”系列)开幕!纪念碑一般的出道作!!

这是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

虽然本作带着推理的标签,其实上并没有多少推理。在推动“节能”少年折木奉太郎去推理的过程中, 千反田爱瑠(吃蛋挞)居功至伟,但是你可以发觉折木越来越主动。作者并没有将推理写的多出彩,在书中被折木的改变所吸引。折木和其他处于高中的学生一样,想着摆脱在初中的种种幼稚(中二),却不知道自己想干什么,能干什么,梦想是什么。就和牛姨在银之匙中八轩一样,他们并不知道。八轩是在整个农高中的环境下,发现学业并不是唯一的方向,但是农业真的是他所想要做的吗?加入某种社团,在社团的环境下,大家互相影响对方,有人变成了回忆,有人发现自己的特质在此,找到青春,以此为生。折木恰恰是在吃蛋挞的推动下,发现了自己的特质,他对这种工作得心易手,乐在其中。结果就是,越来越主动,因为这是他现阶段最想要的。一个人能够找到自己的特质是多么的幸运,特别是在吃蛋挞的帮助下。去使用它,解决各种各样的难题。这种成就感使“节能”的折木奉太郎越来越不“节能”,在这种情况下,折木成长了。感谢京阿尼,并没有在推理上着墨更多,这种成长的故事,才是让人想看的青春。作者写推理,结果变成这种属于歪打正着,就按这个思路写下去吧。让我们不仅仅能看到折木奉太郎的青春故事继续,也看到吃蛋挞、福部里志和伊原摩耶花的青春故事。“我很好奇。”

致我们死了好久的青春

老人曾说“少不看水浒、老不看三国”,如此厚黑的民间谚语,在当年又岂是人人争当三好学生的无知正太能够理解的,在那个除了“十万个为什么”就乏善可陈的年代,四大名著简直就是中国少年的标准课外书。 现在想想,吴承恩《西游记》就是一部标准都市职场奋斗记,《三国演义》实乃集中华五千年文化之精髓的谋略大全,《水浒》讲的全是对抗体制的呐喊,唯有剩下的那本《金瓶梅》堪称青少年生理卫生入门,让人获益匪浅。在一步一回头的大叔之年遇到《冰菓》,不免让人有一种小儿读红楼的错位喜感。《冰菓》以及之后的《愚者的片尾》,与其说是推理小说,不如把它当成文字版的恋爱养成游戏,以灰色节能少年为第一视角的主人公,在玫瑰色校园里和好奇大小姐展开的告白故事,在看惯了杀人、连续杀人以及大屠杀的校园推理后,连割破手指头贴上OK绷都没有的《冰菓》从头到尾都给我一种重玩《秋之回忆》的错觉。在流行集体缅怀曾经的季节里,早已长满蔺草的青春墓碑之上,烧一本《冰菓》以作祭奠真是再合适不过。“冯唐易老李广难封”,一本轻小说让我看出横亘千古的悲凉,还是老老实实回家去读《脑髓地狱》吧~

《冰菓》——青涩而质朴

人物大体说来,《冰菓》系列塑造了主要四个人物,即折木奉太郎、千反田爱瑠、福步里志、伊原摩耶花,这四个人物在第一作即全部出场。但也许是看过动画的我先入为主,这本书里的人物描写我觉得没有纳兰说的那么不堪,里志和伊原的性格也比较鲜明。这四个人的组合也突破了传统小说中笨蛋助手叙述,天才侦探主导的模式,而是由最聪明的人直接叙述,同时另外三人从旁辅导。这一模式在本书后部的“古籍研究社过往”中体现的由为明显——三人提出证据和假设,并进行讨论,最终由主角得出结论。在这一情节中,多次由里志和伊原进行反驳或者从旁补充,浑浑噩噩的折木反倒是最后才突然发威。作者又想从这些人物中说明什么呢?我觉得作者最终落实的意图在书中的“玫瑰色”与“灰色”的关系上,秉持节能主义的折木被三人拉向玫瑰色的高中生活,却又踌躇着不知道是否真正适合自己,直到最后才坚定了自己的信念。各种清闲的自由的时光早已过去,玫瑰的日子恐已不在,唯留灰色的天空却依旧令人期待。希望来者能享受更加纯粹的玫瑰色生活,因为这轻快的年龄,自然要体会轻快的事。情节书中前几卷各自出现一个小谜题,并被主角迅速化解。但这些小谜题的解开也在一步步加深主角团队之间的关系,并且从各个角度给最后的事件提供线索。最后的事件篇幅远超前面的短篇。这种介于短篇集和长篇之间的写法比较讨巧。作者要着重体现的是最后一个事件,所以写成纯粹的短篇连作自然是不合适的,但是如果写成长篇,缺少联系的主角团队让情节很难展开。我不清楚这样的写法在轻小说中是否出现,但在短篇集中我可以想起《死亡草》的前面案件使侦探最后得到了充分的信任,《解体诸因》中最后百川汇海让人耳目一新。同时,有心的各位必定注意到本书的时间延伸相当长,从开学到期末考试,再到暑假。也冲淡了日常之谜出现的频率。毕竟如果在很短的时间内校园内的各种日常之谜接连发生——即使这些谜题都是好奇心旺盛的千反田发现的——也会让人觉得不太自在,同时也会过于色彩化高中生的日常生活,毕竟社团活动再丰富,学习也是不能丢的,世界各地应该都是这样。推理本书所写都为日常之谜,毕竟生活中发生谋杀的概率实在是太过小,所以这样的谜题让人觉得十分亲切。同时这对作者观察生活的角度有着一定程度的考验,毕竟不能写的过于明显露骨让人一眼看穿,更不能故作高深或无中生有。本书算是比较好的做到了这一平衡。有心人可以看破书中的谜题,而这些谜题的解答也真实自然,让人觉得有可能在身边发生。书中每一案件的线索可以说是交代清楚,虽然某些推理在逻辑上存在跳跃性,但总的看来依旧是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吧。另外,我也同意,关于最后的留言相当巧妙。简单直接,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想象力才能猜出这是什么意思,但一旦看破就觉得不会有第二种解释。顺带一提,有人曾提出标题下的英文“The niece of time”虽然看上去很像《时间的女儿》,也能让人回忆起“真相是时间的女儿”,但实际上属反讽。因为若非奉太郎孜孜不倦的追求,这一段历史就几乎要湮没在历史的长河中了。动画化冰菓的动画化是相当成功的,不仅体现在动画对原著的还原上,也直接掀起《冰菓》热潮。简体《冰菓》的出版很难说与动画《冰菓》的成功没有联系。动画里的人物形象贴近人物,让我读原作时脑海中还可不停映出动画片段,不过无法很好的顾忌折木的心理过冬。同时京都在《冰菓》中还加入了不少的动画情节来反映往昔的故事或者思想,非常贴切可爱,而且效果十足。情节方面动画稍好于原著,最为突出的一场在最后的解密过程中,动画里的气氛以及人物描写细腻感人,原著把重心放在了真相上,作者也笔力稚嫩,没有动画中的那种感染力。所以各位有闲心的同志还是可以去看看动画的。

ice cream

当时先看的动画,脑海中已经产生了声画同步的画面感。知道这只是讲关谷纯这一个故事,也是最初让我迷上奉太郎的故事【悠一君也有很大作用~看文字的时候真的脱离不开动画的感觉,因为脑内会闪现动画里的场景和对话,也许先看书再看动画可能会更好。目前已经看了两遍,看完了之后有种强烈的想去再看一遍动画的欲望!灰色的人生被渲染了玫瑰色的时候,最后谜底解开的时候,即使已经知道步步走向也佩服的五体投地,很好看!动画也很好看!ps.书第9页还有某一页有错别字;校历那点的排版如果是竖着的感觉会更好一点...

ice cream

当时先看的动画,脑海中已经产生了声画同步的画面感。知道这只是讲关谷纯这一个故事,也是最初让我迷上奉太郎的故事【悠一君也有很大作用~看文字的时候真的脱离不开动画的感觉,因为脑内会闪现动画里的场景和对话,也许先看书再看动画可能会更好。目前已经看了两遍,看完了之后有种强烈的想去再看一遍动画的欲望!灰色的人生被渲染了玫瑰色的时候,最后谜底解开的时候,即使已经知道步步走向也佩服的五体投地,很好看!动画也很好看!ps.书第9页还有某一页有错别字;校历那点的排版如果是竖着的感觉会更好一点...

11

在神不知鬼不觉之间变成了密室的教室,每周必定会被借走的书,坚称本应存在的文集并不存在的少年。以及在名为《冰菓》的文集中所隐藏的,33年前的真实——      尽量不让自己与任何事情扯上关系的“节能”少年折木奉太郎,因为诸多原因而不得已加入了古籍研究社。之后,受同个社团的成员所托,他接连解开了潜藏在日常中的不可思议谜团。爽朗但又带有一丝苦涩的青春推理“冰菓”系列(又名“古籍研究社”系列)开幕!纪念碑一般的出道作!!

ice cream

只看了动画片。这是一部脑筋不好使的人看了会很崇拜折木的故事。节能定理,还有被玫瑰色渐渐浸染的灰色生活。每个案子都能给人很不可思议,又觉着理所应当的感觉。和所有关于社团的动画片一样,学院祭似乎成为了主要的线。这个看似恶俗情节却发生了些不俗的事情。ice cream=i scream 这个解释让我觉得很惊叹。冰果开始看的时候,一直就在猜测它的意思。但最后还是折木给了我答案。

ice cream好吃

看完了冰菓第一集,很奇妙的感觉,各方面来说,这本书的内容都不是我喜欢的类型,简单到无法吐槽的解谜桥段,大段大段毫无意义的文字表述,却能让人一路追读完成。很奇妙,确也印证了高销量的事实。“冰菓”,一个英雄的舅舅留给侄女的谜题,贯穿这一集故事的始末,传承的是一份勇敢的信念,ice cream = i scream,简单,直白,却在意料之外,那一刻确实是有温馨和感动。暂且期待下在路上的第二集吧

狗血的情节

尽量不让自己与任何事情扯上关系的“节能”少年折木奉太郎,因为诸多原因而不得已加入了古籍研究社。之后,受同个社团的成员所托,他接连解开了潜藏在日常中的不可思议谜团。爽朗但又带有一丝苦涩的青春推理“冰菓”系列(又名“古籍研究社”系列)开幕!纪念碑一般的出道作!!

青涩而又温馨的校园推理小剧场

   “我很好奇。”  2001年,当一个名叫米泽穗信的年轻人获得角川学园小说大奖的少年推理小说&恐怖部门奖励赏时,恐怕没有太多人会想到,这部看似平缓、波澜不惊的作品会在之后引发销售狂潮,而米泽穗信这位来自日本岐阜县的小伙子,更是经过数年的厚积薄发之后,一跃成为了日本现今推理小说界的翘楚人物。  《冰菓》,米泽穗信的出道作,正是这部名字看起来颇有点甜蜜、梦幻感的作品,将米泽引入了推理的三千世界。当初刚刚面世的时候,其实本作并未收到太大的反响,这之后米泽推出的续作《愚者的片尾》也人气平平。然而,随着米泽创作经验的积累,并随着创作其他作品逐渐在推理小说界站稳脚跟之后(先后获得了第60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候补、第8回本格推理大赏候补、第63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候补、第10回本格推理大赏候补、第64回日本推理作家协会赏受赏、第11回本格推理大赏候补、第24回山本周五郎赏候补等多个奖项),人们也开始重新审视这个作为其创作原点的系列。之后,他又先后创作了《库特利亚芙卡的排序》、《绕远路的雏人偶》、《两人距离的概算》等数个续篇,使得《冰菓》系列重新回到了人们的视野之中,成为米泽最具有代表性的校园推理系列了。  比之现行的诸多血液横飞的推理小说,《冰菓》系列可谓“口味清淡”。其中,没有恐怖诡谲的杀人事件,也没有处心积虑的阴谋诡计,更多的时候,是对日常生活中一些让人略存疑虑的小小谜题的解析。这些常人可能不以为意的小小纠结点,在《冰菓》的故事中,都成为了主人公们缓解好奇心的源泉,通过分析各种线索,抽丝剥茧,最终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虽不惊天动地,却又工整巧妙的真相,或许不见得能让人拍案叫绝,但赚取读者一两个会心微笑,想必亦非难事。  推理小说剧情是骨架,包袱则是灵魂。《冰菓》的故事,设定在了日本一所相对普通的高中——神山高中里,并且围绕着社团“古籍研究社”展开。写实的背景使得不论是剧情还是包袱都不太可能有什么天马行空的表现,但就是这种看似平淡的写作手法,更能见得作者的工夫与技巧。米泽很擅长从日常生活中发掘灵感,任何角色一个小小的动作,都能成为他推理的源头,他为读者展现的是非常纯粹的推理过程所带来的乐趣,没有夸张的外表,只有单纯的追根溯源的爽快感,可谓另一种意味上的华丽。一场场简单直接的头脑游戏连续上演,让读者应接不暇之余,已经深深地沉迷于遍布谜题的神山高中日常生活之中了。  虽然推理故事往往不太注重人物的描写,但是作为一部舞台定在学园之中的作品,面对势必数量众多的年轻读者,魅力角色的塑造依旧是很有必要的。米泽从系列的第一集开始,便在这方面颇下苦功。不论是以“我很好奇”为口头禅的好奇心化身女主角千反田爱瑠,还是秉承节能主义却屡屡被拖入事件之中的男主角折木奉太郎,抑或是自称“资料库”,从来只提供建议而不总结结论的福部里志……每个角色的存在感都极其强烈,一言一行均跃然纸上,给人深刻印象。使得读者在读毕故事之后,感慨情节安排巧妙之同时,也会对于各个角色精彩的表现产生深深的代入感。毕竟,本系列虽然主题是推理,但有充裕着一种青春时光独有的青涩与喜悦感,这对于几乎每个经历过学生时代的人来说,都是心有戚戚焉的吧。将青春文学与推理文学加以糅合,也是米泽在创作伊始的一个大胆尝试。  现在看来,这种尝试十分成功。2012年的动画化,将《冰菓》系列的人气推至了顶点。这部由日本京都动画公司制作的作品,制作阵容华丽异常,一经播出,好评如潮。与作为纯文字作品的小说不同,动画依凭画面与声音这两个媒介,除去剧情本身以外,也非常强调角色本身的卖点。而米泽早在小说原作中就苦心营造的角色魅力此时进一步大放异彩,配合豪华到炫目的声优阵容,再一次证明了当代Mix Media其无可匹敌的感染力。可以说《冰菓》动画的成功,不仅仅是小说本身的成功,也是奉太郎、千反田等一干角色的成功,而这一系列成功的缔造者,自然便是《冰菓》之父——米泽穗信了。  动画的成功进一步也刺激了小说的销量,截止今年年初为止,原作小说系列的销量已经突破了150万。更有甚者,日渐膨胀的狂热粉丝群之中更是出现了“圣地巡礼”的现象,作为小说中舞台原型的日本岐阜县高山市,近年来迎来了大量的读者观光客,大大刺激了该地的旅游产业。作为Mix Media的末端衍生,这可谓是未期之喜吧。   如今,《冰菓》的故事依旧在继续,已经功成名就的米泽穗信,其创作手法也较之往日更加成熟。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他所构建的日常之谜,会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地带给我们新的头脑挑战——与惊喜。

不夸张,很实际

嗯,只看了动画化的,不过呢,一般能被出成TV版或是电影之类的作品,好评如潮的话,除却本身的拥簇读者,那么本身自带的魅力和内涵也是最值得说一个“赞”的。可以说冰果一校园作舞台,更贴近了部分年轻读者的生活,同时也无形中为自己设立了一个挑战,因为更贴近生活化的故事设定,怪谈和玄幻就不能融入太多,故事不拖沓,奉太郎的推理都是由周边的细枝末节入手,不脱离实际,不瞎掰,最重要的是尊重读者智商。

说一点无关的

昨夜看《热风》,有一则《即小见大》,说:“北京大学的反对讲义收费风潮,芒硝火焰似的起来,又芒硝火焰似的消灭了,期间就是开除了一个学生冯省三。”“现在讲义费已经取消,学生是得胜了,然而并没有听得有谁为那做了这次的牺牲者祝福。”注曰:“1922年10月,北京大学部分学生反对学校征收讲义费,发生风潮。该校评议会议决开除学生冯省三一名。其实冯省三只是风潮发生后临时参加的,并非真正的主持者。”

先看小说再看动漫的选择是明智的(评冰菓第一卷,无泄)

大陆版第一时间的阅读体会与感受《冰菓》原本我以为是类似阿加莎的《死亡草》或者宫部美雪的《继父》(尤其是后者)那样的用几个公共主角的日常生活与交往串联起来的长篇外套下的短篇集。不过这种现象仅限于第一卷的前四章。第五章开始直到第一卷尾,都是讲的一个故事,就是吃蛋挞她舅舅当年冷落蛋挞君,而给她留下的“童年阴影”之事。而这个故事之所以能提出来,之所以能解出来,则依赖于前四章这些个不起眼的小故事里,作者反复强调的蛋挞君表现出的好奇心以及折木君表现出的解谜能力。说实话,米泽穗信这个出道作终究只能归为“校园青春文学”,顶多算“带有一定推理元素的校园青春文学”,和恩田陆出道的《第六个小夜子》是一个原理。《冰菓》的推理其实是做得不好的,所谓“推理”,我觉得更应该被成为“观察力”。这几个小谜团,包括5-9章蛋挞舅舅的谜团,其解答都依赖于生活中“观察细心”,观察并意识到这些个问题,并临场能联想得到,谜团就能解出,观察不到这些东西,纵然有林肯莱姆的智力和技术手段,也不好破解。折木奉太郎并不是推理好手(这点他自己也承认,虽然观众都普遍会觉得他是自谦),不过他是比较厉害的“观测者”。不过私以为,前中盘,恩田陆的小夜子写得比米泽穗信的《冰菓》要好看(不过小夜子结尾收得非常草率而坑爹)。米泽穗信写冰菓第一卷时,毕竟只有23岁;文笔稚嫩,花招简单,人物形象普遍乏味问题显而易见。——而文笔、布局上的花招、人物形象的塑造在米泽穗信成名之后却成为了他的招牌绝活,这不能不说是造化弄人。再说冰菓的主线故事:冰菓第一卷,其实从本格眼光讲,并不是很合格,能够称道的地方也就是5-9章主线故事的那个留言诡计(类似“临终遗言”),这个谜语质量很高,属于解答起来很通俗易懂,但要破解不怎么简单的那种。私以为和奎因《他生命中最后的女人》以及《X的悲剧》里面那两个临终遗言的质量是同一水平级的。不知道这个谜语是不是米泽穗信首创(因为记忆中似乎有些即视感,好像是新东方的老师讲过),如果是,这可是相当了得的了。看来先看小说再看动漫是非常明智的。正如前面几位冰菓吧的童鞋所述,角川喜欢把卖得不好的书丢给京都做成动漫,而京都总是能很好完成任务。冰菓的动画之强毋庸置疑,因此若是先看的动漫,目测我再看原著没准会摔书(仅限第一卷),即使不摔也可能像《fate zero》那样,辛辛苦苦买了书却束之高阁(老虚主刀的FZ非常紧凑,但FZ的轻小说却很拖沓,很喜欢无病呻吟)。——除了蛋挞君和她舅舅,其他几个人物,包括男主折木奉太郎,全部都苍白得很,宛如大号的路人甲路人乙。虽然说折木奉太郎故事里给他的定位是灰色的人,一个很不惹人注目,不喜欢交往,无比中庸的人。但作为小说的作家,你不能在小说里把主角真写成灰色的人,不能因为角色是不惹人注目、看过忘的人,你就真把他写成不惹人注目、看过忘的人。推理小说名作里,太多太多的凶手是不惹人注目的、看过忘的中庸角色,但这些名作里,凶手的存在感却往往是很强的。远的不说,最近两年看的《恶魔的泪珠》里面的“掘墓人”和《燃烧的电缆》里的“驭电人”也是类似折木奉太郎这样的灰色的节能主义者,平时极不惹人注目,就算走在大街上,也不会被人记住相貌。但掘墓人和驭电人却是上两部作品中最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的角色,这些印象虽说有小说逆转崩坏时呈现的强大诡计的功劳,但更多的是因为作者塑造他们的时候花费的心血。类似的角色还有阿加莎笔下的马普尔小姐(无比中庸的乡村老太婆)、森村诚一《人性的证明》里被戴绿帽子的窝囊废柴小山田武夫、《X的悲剧》里面那位凶手等等,太多太多了。角色性格中庸不是理由,作者欠火候才是真理。米泽穗信写这本书的时候是23岁,比我现在还年轻两岁,这个年龄有这等功力我相当佩服。10年后,他以33岁的年龄砍下推理协会奖也丝毫不必惊讶。不过尽管如此,终究是出道作,而且打着的旗号是校园青春小说,文笔和叙事明显显得有些稚嫩,人物塑造和各种描写的功力和他后来的作品《寻狗事务所》是没法比的。冰菓第一卷发表于2001年,但折木奉太郎和千反田爱瑠大红大紫却是2011年京都动画放映之后。我入门推理也有6年,相信吧里大部分朋友也同我一样,是冲着动画的鼎鼎大名,而不是因为是米泽穗信的出道作而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甚至看了《冰菓》。平心而论,这本作品中,我本以为折木奉太郎和千反田爱瑠的人物形象至少应该比不是以文笔见长的绫辻行人笔下同样被翻拍成动漫的《another》原著要强很多,但结果发现,就主角刻画而言,another原著甚至还做得比冰菓原著(限第一卷前四个故事)出色。至于案子,都是小把戏。写得好像是本格的谜面,解答都是极为简单的一分钟破案型,很像两个月前我看的一本推理小说《犯罪界七大奇迹》。不过犯罪界七大奇迹谜团华丽到天上,解答可行性又极低,属于飞得高跌得惨的落差型坑爹作。冰菓由于不是谋杀案,谜团虽然伪造得像本格谜团,但本质上这些谜团属于生活谜团,作者没有像霍尔特在七大奇迹中那样往天上吹,解答可行性又很高,因此落差感不是很强,顶多算是平淡+略失望。生活中发生的几率比起其他推理小说(比如谋杀)大得多,但即使真发生了,平时多多观察的人通常是能想通其中原理的。吧里去年有两位女生,看了TXT或台版,以“解答坑爹+极度失望”给这本书豆瓣两星或一星的极端评价。这个说一说,《冰菓》如果是名侦探系列的凶杀案短篇,这等程度自然只能给一到两星。不过人家既然没有把谜团往天上吹,又是校园小清新风格,那么不能用衡量阿加莎、卡尔、东野、霍尔特的标准来衡量这一本。打一星怕是有赌气因素在里头。前三个故事如果是以我对日常推理的要求来衡量,我最多给三星。最后一个故事虽然质量高不少,而且有个还不错的“临终遗言”,不过它已经是长篇故事的范畴了,我们拿对长篇推理的衡量要求来衡量第四个故事,它依然是中庸的。考虑到:1.后面还有五个故事,2.这个米泽23岁写的,3.这本本来就定义为校园清新故事。因此,我也不给更极端的评分,我认为三星是比较中肯的。最终评分:情节:77(中等略上)谜团与诡计:75(字谜遗言诡计有看点,其余日常生活的小谜团意思不大)推理与解答:73(推理很短且平淡,解答倒是很不错)逆转与意外:77(有逆转有意外,但水平趋于普通)文笔和人设:74(文笔不好也不差;吃蛋挞和她舅舅塑造得不错,但也就不错而已,离“传神”距离很大;其余角色包括折木在内,都是基本功程度)总评:376结论:介于一流下与二流上之间(380以上是一流下,380以下是二流上)同分数段的类似作品:九九神咒、云中命案

ice cream

先看的动画再看的小说。当初动画看完就一直想找小说来看,结果过了半年才真把这本看了。和动画细腻精致的刻画相比,小说非常简练,前两个“案子”做了点铺垫,然后直奔主题,调查、分析、交流,然后主角推理一番,得出了结论后小说就飞速地结尾了……所以人物上的刻画不是太够,不过还有续篇。其实千反田的经历和她的感受都是相当个人的东西,了解了全部真相也不明白她为什么哭泣,不明白其它人的叹息的情况也很正常。《冰菓》并不是想把什么东西告诉读者的故事,只是简单地把什么东西呈现出来,它戳到了我,而且戳的非常深。关谷纯作为替罪羊,被冠上了本应不属于他的罪名,成为了学生抗争的牺牲品,最后他离开了学校,离开了本应是“蔷薇色”的青春,留下了名为“冰菓”的刊名。时光流逝,如果不是千反田执意去寻找答案,如果不是社员们的积极配合,如果不是折木有这个能力,这件事只能埋在那一辈人的心底再也浮不出水面。蔷薇色也好灰色也好,这段令人唏嘘不已的故事终将被遗忘,“kanya祭”这个太过讽刺的名字却流传了下来。不过这也无妨,他存在过,生活过,体验过,思考过,然后呐喊过,即便这“呐喊”没有声音,它也是一个并非是行尸走肉的人,青春的证明。


 冰菓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