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扎尔辞典(阴本)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0-15
ISBN:9787532762941
作者:(塞尔维亚)米洛拉德·帕维奇
页数:488页

内容概要

米洛拉德•帕维奇(1929-2009)
塞尔维亚作家,文艺学家,哲学博士,贝尔格莱德大学教授,塞尔维亚科学和艺术院院士,全欧文化学会和全欧科学与艺术家协会成员。曾被美国、欧洲和巴西的学者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代表作《哈扎尔辞典》开创了辞典小说的先河。1967年发表了诗歌《羊皮纸》。1971年发表的长诗《月长石》奠定了他在前南斯拉夫文坛的地位。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集《铁幕》(1973)、《圣马克的马》(1976)、《青铜器》(1979)、《俄罗斯猎犬》(1979)、《贝尔格莱德故事新编》(1981)、《翻过来的手套》(1989);诗歌散文集《最后时刻的灵魂谷》(1982);长篇小说《哈扎尔辞典》(1984年获南斯拉夫最佳小说奖)、《用茶叶画的风景画》(1988年获南斯拉夫最佳作品奖)、《风的内侧,又名海洛和利安德尔的小说》(1991)。 近作有剧本《永恒之后的一天》(1993)、长篇小说《君士坦丁堡最后之恋》(1995)、短篇小说《鱼鳞帽——艳史》(1996)。

书籍目录

目录
卷首导语
一、 《哈扎尔辞典》编纂始末…………1
二、 《哈扎尔辞典》版本溯源…………10
三、 《哈扎尔辞典》使用说明…………14
四、 达乌勃马奴斯母版序言残片(译自拉丁文)
达氏母版于1691年面世后被毁…………17
红书
——基督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1
绿书
——伊斯兰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129
黄书
——古犹太教关于哈扎尔问题的史料………231
补编一
杰奥克季斯特•尼科尔斯基神甫
——初版《哈扎尔辞典》的编纂者………367
补编二
阿布•卡比尔•穆阿维亚凶杀案证词
笔录(节录)……………………397
结束语……………………407
附录 作为一名作家,我出生于200年前 ——米洛拉德·帕维奇访谈录……………………415 哈扎尔,哈扎尔人,盗梦哈扎尔 ——解析《哈扎尔辞典》的历史、传奇和谱系……………………441

作者简介

哈扎尔国王要皈依一种宗教,从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三教中选一个,君士坦丁堡这三大教的代表都汇集到哈扎尔首都,举行了一次“哈扎尔大论辩”,对结果三教各有说法。哈扎尔人自己写的历史已淹没无闻,只能通过这三大教的文献来佐证这次大论辩的结果,但三个宗教记载的结果相互矛盾,都认为自己一方获得了胜利。于是在十七世纪末,也就是几百年后,有一本哈扎尔辞典面世了,包括三大教关于论辩的记载,这本书分成三部分,分别是红书、绿书、黄书,记载了三教的各自说法。但十七世纪这本书也已佚失,很难看出它的原貌。况且,这部书难道仅仅是要记录这次大论辩吗?在这些结构下,作者巧妙地加入了另一条隐秘线索:哈扎尔人在改宗前的原始宗教:捕梦者的宗教。捕梦者能在不同做梦的人的梦中跳跃,所有人的梦自成一个世界,在那个世界里也有人活着。捕梦者采集人的梦,从而整理出关于阿丹•鲁阿尼的知识。阿丹•鲁阿尼是个天神,有人认为即是亚当,神性低于上帝,人们可以通过获得阿丹的知识,借助阿丹无限接近于神。但阿丹的神性时大时小,需要找到合适的时间,在阿丹神性最大时接近它。十七世纪红、绿、黄三书作者(他们是从哈扎尔大论辩时期的人托生而来),就是在这个特殊宗教影响下,通过捕梦联系在了一起,并逐渐拼凑出哈扎尔宗教的情况和历史,具备了接近阿丹的条件。可他们却在见面时死去了。同时还有三个魔鬼作为破坏者而存在,他们要防止人类得到关于阿丹的知识。十七世纪末这危险不大,因为阿丹•鲁阿尼正处于神性较弱期。到了一九八二年,正是阿丹神性的高峰,此时从三个十七世纪辞典作者转世的三位学者又开始集拢这神秘教理的知识,并有可能再次获得这个知识,害怕人类接近阿丹的三个魔鬼组成的“圣家族”杀死了两位学者,使另一位坐了牢,这个知识再次成为断片。这些断片汇集成了第二版,也就是如今读者手中的《哈扎尔辞典》。


 哈扎尔辞典(阴本)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因一些配送的原因,直到前两天我才收到这本等待了一年的《哈扎尔辞典》阴本。因为是珍藏版,不但附了精美的书壳,还采用圆脊皮面烫金竹节精装,书脊上粘了一颗红宝石,而且是毛边本,种种奢侈的装帧方式自然是此前亲民的阳本所不能及的。它的美使我小心翼翼,诚惶诚恐,到手至今只翻看了最前面的部分和后面的附录,正文的毛边几乎还没裁过几页。我自己身为一个《哈扎尔辞典》发烧友,很是欣慰:这本神书在中国,终于得到了它在装帧上应有的待遇。不过省掉了瑕不掩瑜的溢美之词后,我想就这个版本的装帧和编排谈一点自己的看法。首先,圆脊皮面烫金竹节精装的做法非常符合这本书的气质,但是粘在书脊上的那颗红宝石不免显得有些突兀。如果可以的话,将整个石头镶嵌到书脊里是比较可取的做法;或者直接拿掉也好。这颗怪怪的“红宝石”,整体看上去总觉得有些不太协调。其次,毛边本的做法也很值得商榷。虽然毛边无疑提高了收藏价值,我自己也在边看边裁的过程中乐此不疲,但我本人是很反对将《哈扎尔辞典》制成毛边本的做法的。理由即是因为《哈扎尔辞典》独一无二的阅读方式:即可以从任何页码翻读,享有无数排列组合的辞典体的阅读方式。制成毛边本后,给这种阅读方式造成了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试想:本来是可以随意翻阅的书,一旦制成毛边本,还会有多少人不是从头到尾一页页裁开一页页读?窃以为,能体会到《哈扎尔辞典》新奇的阅读方式的读者,应该不会很赞成毛边本的做法。第三,我认为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阴本收录了许多附录和插图,这其中包括了《鹦鹉图》藏书票、斯基拉师爷练刀示意图、人物关系简略图拉页,还有几张对书中人物的插图。此外,阴本保留了前面的译者序,并在小说结束后附录了一篇作者帕维奇的访谈,还有郭建龙先生关于哈扎尔历史问题和该小说内容的评述。这些插图和附录都十分精美,好看,有意思。不过我认为,以上所有这些东西,除了原版里就有的斯基拉师爷练刀图以外,都可以单独做成一本小册子,跟小说分开,一起放在书壳里。原因自然也是因为《哈扎尔辞典》的内容本身:作者帕维奇处心积虑地在小说中虚构了一个世界,不仅在故事上,在小说的排版上也是如此。我认为,编者应该明白作者“假装这本‘辞典’是真实的”的想法,陪作者一起玩这个游戏,在内容的编排上尽量做减法,而不是做加法。这样做的目的是使整本书看上去就完全像是一本“辞典”,而不是久负盛名的“小说”。依我个人的理解,这也可能是帕维奇老头子最希望见到的形式。至于译者序、作家访谈、评论家述评,和那些五花八门的插图(关系图最好不要出现在“辞典”里是为了让读者自行厘清;人物图最好不要出现则是为了让读者自行想象其容貌),则通通可以另附一本小册子解决。这样一来,既保证了《哈扎尔辞典》作为一本以假乱真地“辞典”在形式上最完美的呈现,又不会丢失其他必不可少的介绍、评述和插图的内容。而编者完全不必担心读者会因此看不懂,因为我相信,这个作为珍藏版的阴本,绝大多数的受众是已经看过阳本的读者。很遗憾,这本贴心的小册子并没有出现。以上是我个人对于新版阴本《哈扎尔辞典》一些个人的看法。然而前面已经提到,瑕不掩瑜。跟编者的呕心沥血比起来,这些“瑕”都不算什么。何况啊,我们读者总是最难以取悦的。在我们这些站着说话不腰疼的读者之视线外,编辑面临的是大量装帧外的问题:成本和定价要控制在什么范围才能实现性价比合理化;市场考虑下应该加上那些作者推荐或说明才能让读者看得懂这本书;宝石的镶嵌在成本可控的范围内是否可行;定价低做出来的书不好看,铁杆粉丝不乐意,定价高的精装本被一些第一次接触此书的大众读者喷;收藏爱好者对于毛边书的情有独钟是不是一定要考虑进去……一卡车诸如此类的问题,都复杂到我们这些游手好闲的读者难以想象。我个人,由于对《哈扎尔辞典》的狂热,因缘际会认识了本书的责编龚容,从一个自诩“模范读者”的角度来看,我因而可以很负责任地宣称,她是最适合担任这本书责编的人选。虽然我在此对阴本的装帧和编排颇有微词,但我很明白引发这些微词的各种缘由都不是龚容老师能够决定的。比如作者序和评论家的评述,比如毛边本的制作。和龚容老师大概一年的私信聊天记录中,她曾向我透露了一些本书在装帧上难以处理的种种困难。显而易见,一本书的出版不是责编可以完全掌控的,它还取决于市场、时机甚至规制其社会的文化图式的影响。但只要我们对比此前98年的阴/阳/阴阳和合本和去年比较亲民的再版阳本,就会发现上述四个版本在装帧质量上跟这个珍藏版的差距是绝对的。此外,容我负责任地说,在我拥有的几个外国版《哈扎尔辞典》(英、美、俄、德、法)中,这个版本不仅毫不逊色,而且比这些版本——即使是我曾对龚容老师提到的“白富美”,即1988年美国knopf版——都要精美,出彩。这本书在装帧上终于配得上内容的美丽和精彩,都与龚容老师无所保留的付出有关。我极少,其实是根本就没见过有一个编辑会为了一本书付出如此多的心血。前年阳本还没出的时候,她就着手进行各种调查,编到今年的阴本,她还在为同一本书竭尽全力。一个编辑三年只编同一本书的两个版本,这在当今中国的出版界,在我看来不说唯一,也是凤毛麟角的“一本书痴”才能做得出来的事。然而身为自诩的“模范读者”,我自然很能够体会龚容老师之所以为一本书如此倾尽心力的原因。我们谈论的书中的内容:那些哈扎尔人千年不倒的废墟下的房屋的影子,那些巨大的盐块、在盐快上呼啸而过的风所形成的动人旋律,那些被称作“库”的鱼型水果,那些哈扎尔人视为生命本源的梦境,那些邪恶又可爱甚至跟人类做奴役奏诗琴谈恋爱的三个地狱的魔鬼,那对将对方生命互补而日夜颠倒的基督教老爷和犹太青年,甚至那些黑海沿岸据说是唯一继承下哈扎尔语的金刚鹦鹉。对我们来说,都是存在的。这些梦境中的世界没必要是现象地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然而他们是“真实”存在的。而只有首先迷醉在这个想象力肆意的迷宫梦世界的读者,相信这个梦幻世界的读者,才会为这本“辞典”的出版付出宝贵的整整三年时间。我自己得知这本书的时间很晚,已经是08年底读高三的时候,距中文本第一版的出版已经有十年的时间。当初阅读的震撼无须赘述。只是,从那时起直至去年,即使心中暗暗为帕维奇在中国的待遇鸣不平(无论在小说的知名度上和小说的装帧上),我都未曾想过这本神书还会有再版的机会。更没想到的是,我因此认识了最适合编辑这本书的责编。我们因对同一本书的热爱而彼此有了交集,这不得不算是一种书逢知己的缘分。而在此,虽然辈分颇小,我也自认为可以代国内的哈扎尔迷们,对责编龚容老师表示感谢。正是她的努力,让这本神奇得不得了的“辞典”得以重新焕发活力,也因此得到了它在装帧上,完全应该享有的,恰如其分的扮相。我想,倘若有哪个土豪读者实在有心又有空,烧一本最新的中译珍藏版阴本给帕维奇老爷子,他老人家(如果身边恰巧有中文翻译的话)也会感到欣慰的。至于前文那些“瑕不掩瑜”的“瑕”,我相信作为哈扎尔世界创世主的帕维奇则完全不会在意。毕竟,正如书中所述,“创世主看重的是你的意愿,而不是你的举止。”
  •     艺术设计方案,原本还不错(反正也是扒来的)。工艺太差了,材料非常劣质。还没拆塑封,就看见书脊上贴的塑料假宝石已经脱落。没有粘假宝石的技术和本钱,你使用它作甚?其它的粗恶之处,随便列举:封面材料使用廉价涂塑纸(涂了一层塑料的纸,low逼到家了),定价可不低,不用布更用不起皮,可见出版社只是为了圈钱的无良抠逼。(“涂塑纸”,即使你是外行,光听名字也知道是多么下流淫贱的材质。这本书用的涂塑纸,上头涂的塑料比较厚一点——是要冒充皮子吗?一个人得瞎到什么程度才会觉得这劣等材质像是皮子?)汉字用电脑字,罢了,不说了,封面顶上英文字母烫银字口线条带着毛茬,可见烫料跟那种劣质涂塑纸的物理性质还不匹配。封面不够方,是里面的衬板没裁方。衬板里头糊的花纸,花纹都带着锯齿边缘————正经PS修个片又不是难事,把片子修干净会死还是要死?这技术毫无难度,就是不做,可见其质量无良。扉页拉页印刷的图版线条很模糊,颜色也不正(废品收购站的垃圾解析力),还印了个很丑的exlibris(藏书票)在拉页边缘,真是莫名其妙,因为这印的很粗恶的东西,也不配被当作藏书票对待。内文纸大概是五千五一吨的劣质胶版纸(山东小厂产的吧),是市面上印刷纸张中最廉价粗恶的一档。纸张大概六七十克吧,也是拼了命往廉价里压的,再薄连擦屁股都会漏一手,更别提印刷了。因为纸张分量不足,所以有些“透明”。当然,中国常规书的纸都透,背后的字都有点透过来,不过拜托,您这是做死贵的精装本好吧,出来忽悠的时候牛逼吹那么大发,还好意思用这种纸?你当世人都是瞎子,没人认得出纸张的好中差吗?按制作成本核算,这东西纸张、衬板、涂塑纸、印刷、装订加在一起大概每本还差一点到10元(假如印务不贪污吃回扣的话)。可惜,这王八蛋出版社定价是128元。(国营大社的印务不贪污吃回扣大概也是天方夜谭。)当然,你若是喜欢这种廉价货的调调,也无妨(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嘛)。不过这不入流的玩意儿是当正经货、高端货忽悠销售的,没人出来戳穿这“精品图书”的假皮,我出来说呗。不要指责我说我恶意抹黑你。是出版社自己做的东西质量不行。自己不要脸,就别怪人家说话难听。建议出版社去查查字典辞典,学两个词组/词,一个叫“不要脸的奸商”,一个叫“自取其辱”。+++++++++++++++++本评论不涉及书中的文字内容,仅谈论其材质和制作工艺。
  •     在结束语中帕维奇臭老头说,他对四只手同时翻阅书页的阅读方法尚未流行深感内疚,他欲将功补过。毫无疑问帕维奇做到了。而我辜负了他的一片心意,环顾四周没发现有女子感到孤独,更没有顾盼生姿﹑头发蓬乱的漂亮女子。低头一瞅,只有我的两个五指女友。我竟然靠着两个五指女友一个人前前后后把这本书读了两遍,我感到了孤独。这是我阅读这本书犯下的最大过错,欲给后来的读者提给个醒,我把这段话写在了开头读者们千万别像我这样,阅读时请带上你那可爱的女友吧,两双眼睛四只手翻动书页体验最美好的阅读。在第二遍读完《哈扎尔辞典》后,我在网上花了一天时间看了关于哈扎尔的读后感和评论。我很失望,除了赞美外竟然没有看到对这部小说不满意的地方,千篇一律的歌颂。其实这部书的评论根本不必读者自己写,帕维奇这个可爱的臭老头早已经把评论写在《哈扎尔辞典》的各个角落了。我不相信有读者可以超越帕维奇写的评论,不过帕维奇他老人家相信。平庸如我只能写读后感。不过,才华出众的读者甚至可以继续编纂《哈扎尔辞典》,增加几个几个词条,写几个补篇。为了让自己和别人有一点点不一样的地方,我必须说出目前对这部小说不满意的地方。(我谨慎的加上目前二字是因为我现在才读了两遍,当我读到第十遍的时候或许观点会发生变化)在《哈扎尔辞典》中我很少被文中人物感动,也很难发现作者强烈情感的流露。吸引我读下去的是心中一个个的疑问,在解密中获得快乐。那些富有哲理的句子虽然让我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但是转瞬即逝。我一直认为作家写作是对自身情感的强烈宣泄,是对这个世界的思考与认知。遗憾的是《哈扎尔辞典》中这两者都很少;出乎意料的是帕维奇臭老头自己构建了一个世界,他让文字在小说中流动,呼吸。只是帕维奇所构建的世界缺少人类世界最美好的特质——情感,他更注重的是构建这虚幻的世界。这便是令我失望之处。 纵使这样,仍旧不妨碍我把《哈扎尔辞典》放在我内心文学圣殿的最高层。因为我觉得这本书根本不像是人可以写出来的,当之无愧的“魔鬼之作”,《哈扎尔辞典》让我真切的看到了一个世界。以前我把最喜欢的作家博尔赫斯形容成会捕捉时空的人,现在我要这样形容帕维奇臭老头,“看,那老头把捕捉到的世界藏在了书中。”。 我描绘不出自己看到的那个世界,我只能讲讲在那个世界看到的内容。(有剧透,建议想自己寻找哈扎尔之谜的读者还是跳过这段吧)1.勃朗科维奇,马苏迪,合罕。红绿黄三本书的编纂者是莫加达萨(捕梦者,最初的哈扎尔辞典阳本编纂者)的三个魂魄。2.阴阳本区别,阴本P352斜体字,阳本P280斜体字。这十一行不同,帕维奇是想说明通过改变几个句子,一篇小说就会有不同的结局。阳本那段不同的句子是为了说明重建犹太教的亚当喀蒙的肉身才可以最接近上帝。阴本则是在阳性手指和阴性手指背后建立亚当之躯才能更加接近上帝。从而可以猜测当初的该宗在阴本中是基督教最为合适。阳本中则是犹太教。(个人观点)3.创世主看中的是你的意愿而不是你的举止。我的理解是,不管是信仰基督教﹑犹太教、伊斯兰教,还是哈扎尔教(捕梦者)只要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靠近上帝都是正确的。4.《哈扎尔辞典》最好的阅读方法帕维奇写在了结束语中,建议大家多看几遍。如果有像我这样只能自己一个人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我希望咱们创造一种同样正确的阅读方式。一起把阅读过程中自己所理解和不理解的内容和大家分享,然后取走你认为有用的。不知道是否有可能实现?(我现在已经画了一幅人物关系的简图,还有好多要补充,在读第三遍的时候边读边补充,完成了就发出来。)阅读《哈扎尔辞典》需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孤独,(如果没有还是放弃吧)更需要仔细品味漫长的前戏,当你脱掉最后一件衣服,开始做爱了,迎接你的是一次又一次的高潮。2013.11.17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近三周的时间,我都在阅读这样一本装帧精美,史料浩瀚,说话像谜语的书,不读到最后,真的很难想象这本书会带给你怎样的惊喜,尽管这样,谜一样的预言,层层叠叠的人物和故事,我难以理解它,四颗星是对这本书的尊重,留下一颗星给我未来读这本书的时间,希望我从中继续读出更多
  •     陷入无法分辨虚实的奇潭里。
  •     传说他言谈拘谨,常有一副已离茅厕却便意未尽的样子。
  •     类似《百年孤独》。可汗,公主,总督,学士,教主,刀客,乐师。
  •     梦与诗——词典与建筑之歌
  •     此书结尾,附有帕维奇的对话 拉:你能想象没有梦想的生活吗? 帕:我想你是在谈论生活的毁灭吧。对我而言梦想意味着生活。 拉:梦想在生活中是必须的吗? 帕:生活在梦想中是必须的吗?通过梦,人可以再一次接触到他的初善。通过他的梦想,人可以再一次经历他曾经失去的善。 正如文中所说:谁说有半条命?若有的话。那就是半条命在天堂,半条命在地狱。人间从来没有半条命。 这是作者的生命观,也是本书的生命观。
  •     我被书的装祯给吸引住了,从看到它的那一刻起,我就知道它是一本是让我和其他人惊讶的书。
  •     奇书!阅读体验全方位的好。2016-1-5
  •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     这书挺让我害怕的,我应该等自己再老点再看。。==
  •     在学校图书馆借到,还是遇见的太晚,非常非常奇特,以及梦幻(似梦非梦)的一本书,无与伦比。
  •     东欧国家出天才,出奇葩。看完《哈扎尔辞典》后觉得自己是在看《石榴的颜色》……
  •     第二本百年孤独
  •     不洗新版!不上当!
  •     捕梦者的忧郁
  •     并不知道讲什么 超出我能力范围
  •     2015-09-04-15:26 我以为《百年孤独》、《看不见的城市》就是文学世界里人类想象力的极限边界,而《哈扎尔辞典》的存在则把我的眼界带到了更远的地方,出神入化的想象力,太过瘾了。
  •     作者好狡猾啊!!!实验文学也烧脑
  •     特别有想象力 言语简单且风趣幽默 迷幻 有趣
  •     看过,令我感到很挫败的书...因为看不懂啊!历史文化的隔阂真是文学的死敌。
  •     P352的十一行是阴阳本不同之处。装帧很不错,非常像一本辞典。行间距很舒服,那颗红宝石。。。最后附的解读挺有意思的,自己一下子把书看完也差不多能理解。不过出乎我的意料,这故事还不是完全虚构的, 哈扎尔在历史上还是存在的。
  •     混沌邪恶
  •     帕维奇肯定受过博尔赫斯地影响,但是,也许在博尔赫斯开辟出来的这条全新而奇异的写作之路上(同行者还有卡尔维诺、埃科等),帕维奇是走得最远的那个。
  •     囫囵吞枣地看完了,深深地觉得智商不够用。极其慢热的一本书,非常喜欢作者最后的结束语。
  •     看完阴本,看阳本。想象维度有多宽啊。
  •     翻了一下附录两篇
  •     神性的想象力
  •     一本辞典小说最大的魅力在于,随着阅读的开展你可以将破碎的片段拼接成越来越完整的拼图,而这本书通过这种方式为我们展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     啊啊啊啊啊好狡猾的作家啊啊啊啊啊!好玩极了!玩形式玩到这样(当然内容也是顶呱呱),我以后不会再轻易鄙薄实验文学了。不过,同意一评论指出的,这本书有意思之余,其实是“无情的”。也许,也许,也许,这是因为它是宗教的。“在读书的时候,始终有一种异样的感觉萦绕于心,即人类对于知识的焦虑感。”(郭建龙,p467)
  •     政治隐喻最后通过补篇二破除掉了,本书就是谎言词典,因为谎言就是回忆,而回忆又是魔鬼,只有P293这个历史循环的钥匙,生死一瞬(对比阴阳本),能够找到打碎过去和未来间鸡蛋的基督复活,从而将破碎如哈扎尔陶瓶的本书拼合起来,找到“我置身之处便是我之极限”,同时也是作者未说的“我置身之处便是亚当之开始”。
  •     重读。私人最爱书单排名15
  •     盗梦空间
  •     看了书评才看懂
  •     我读的正是这阴本。经典的辞掉小说,在这里,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细节中看到了一个哈扎尔王国的全貌。
  •     我买了纸质版的阳本,电子版的阴本。我也没看出阴阳版本的差别。但阴本最后有篇帕维奇的访谈,还有一篇郭建龙的解读。这篇解读很有用,把我脑子里散乱的线索组合在一起了。我最终明白了本书的逻辑线索。《哈扎尔辞典》真是把形式、结构、文字的优美写到了一个极致了。作为读者,这书可以每年看一遍。,这是对一本书经典地位最好的注解。
  •     哇!
  •     玄而又玄
  •     还真是本奇书
  •     你迟早会明白你在做梦
  •     好看。获得的趣味大于困难,虽然我没可能说自己读懂。充满了blingbling闪光的句子,新奇的隐喻在宗教性和诗意之间游移不定。三分之一过后放弃做书摘,不然非要把整本书划下来不可。通篇都是庄生梦蝶的意味,读完最后一篇雨夜已深,不禁猜测是否因某人的贪睡让我深夜无眠。
  •     恩……
  •     看到结束语的时候,才发现阴阳本的设定是如此浪漫。
  •     装帧是亮点
  •     有点用脑,不过很是有趣,帕维奇说读者比作者要聪明得多得多,这话搁中国现今文坛才适合不过了……我得说图书馆这本皮面精装阴本书脊上贴的红宝石借来时就是没有的,上面只有红宝石的粘痕,我可没偷这玩意
  •     解谜,拆散重组,一门有关捕梦者的宗教,逻辑可解。
  •     这是一本神奇的书,从三条线展开,刚开始读确实有些吃力。这本书的文字让你置身于迷宫中,不知道下次再翻开读时又会有怎样的感触
  •     真是好玩呐,买了好久一直束之高阁实在惭愧
  •     一本关于国家改变其指导思想的政治哲学书。
  •     用宗教来一本正经的逗我玩
  •     读起来太费脑子。自己的宗教知识不够。太多暗示看不懂。但是能看懂的部分,对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折服。文字流畅,读起来很享受。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